腰椎的辨证论治

合集下载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辩证治疗规范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辩证治疗规范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辩证治疗规范定义: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某些因素,主要是劳损引起的脊柱内外平衡失调而造成纤维环的破裂,髓核突出压迫马尾和神经根部,产生腰痛和坐骨神经痛。

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⒈诊断标准:(1)多数病人有腰部外伤或慢性损伤史;(2)下腰部疼痛或腰痛诱发一侧放射性坐骨神经苦,症状时轻时轻;(3)脊柱姿态改变和不对称性运动受限;(4)病变棘突压痛,叩击痛伴患肢的放射痛;(5)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阳性;(6)患侧腰5或骶1神经根性感觉、肌力和散射异常;(7)腰椎平片和ct检查提示信息。

⒉证候分类及实事求是化疗21气滞血淤证候特点:多有明显外伤史。

伤后即感腰部不能活动,疼痛难忍,脊柱侧弯,多有固定压痛点,并向下肢放射,咳嗽时症状加重,舌紫暗或有淤斑,脉弦紧或涩。

治法:活血祛淤,行气通络止痛。

处方:立安散(《伤科汇纂》)加减。

常用药物:当归、元胡、肉桂、茴香、杜仲、乳香、没药、丹参、桃仁、苏木各10g,三七6g(研细冲服)、川芎8g、木香5g等。

按语:腰脊损伤,淤血阻滞,气血失畅,故腰部剧痛,痛有定处。

舌质紫暗,脉涩均为淤血之症。

方中当归、元胡、肉桂通行气血止1痛;木香、茴香行气止痛;当归、桃仁、苏木、丹参、三七、川芎活血化淤,通络止痛;诸药合用有活血化淤,行气通络止痛之功。

22风寒湿痹证候特点:多无明显外伤史。

多说不出发病原因,系逐渐感到腰腿部重着疼痛,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不减,时向下肢放射,遇天气变化症状加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缓。

治法: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散寒止痛。

处方:皂独附姜汤加减。

常用药物:皂刺、薏苡仁各30g、姜黄、苍术、桑寄生各15g,独活、制附子、防己、牛膝、地龙、土鳖虫、川续断各10g,肉桂6g等。

按语:肾气本虚,风寒湿三邪气卤至,风寒领着腰部,寒主收引,湿性沉静,故腰腿轻着,转侧有利。

苔白腻,脉沉缓均为风寒短诗之象。

本方以皂刺居多,具备较好的通经活络消炎促进作用;制附子、独活、肉桂、姜黄、苍术等广记阳散寒、活血通络;独活、桑寄生、川败酱补肝肾,舒筋骨,通在经络,活血烫;牛膝、地龙、土鳖虫活血活络,通痹消炎;大枣、防己健脾杀菌。

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如何辨证论治的?

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如何辨证论治的?

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如何辨证论治的?中医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分为四种:气滞血瘀证、寒湿阻络证、湿热阻络证、肝肾亏虚证。

1、气滞血瘀证症状:症见近期有腰部外伤史,腰腿疼剧烈,刺痛,腰部僵硬,俯仰活动困难,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白薄或者黄薄。

治疗方法:应行气活血,祛瘀止疼。

药方:身痛逐淤汤。

秦艽、川芎、当归、炒桃仁、红花、菟丝子、补骨脂、独活、没药、五灵脂、香附、川牛膝、地鳖虫、地龙、杜仲、甘草。

注:淤重而痛甚者,加三七或乳香、没药、延胡索等,增强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的功效。

气滞重而痛甚者。

可加川芎、香附、郁金等,增强行气止痛的功效。

2、寒湿阻络证症状: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痛有定处,虽静卧亦不减轻或反而加重,日轻夜重,遇寒疼痛加剧,得热则减轻,舌质胖淡,苔白腻。

治疗方法:温经散寒,祛湿通络。

药方:独活寄生汤加减。

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细辛、当归、芍药、川芎、熟地黄、杜仲、牛膝、人参茯苓、土鳖虫、炙甘草、肉桂心。

加减:寒胜,加干姜、炮附子;风胜,加秦艽、羌活:湿重,加苍术、薏苡仁、木瓜、威灵仙;寒重,加桂枝、肉桂、附子等。

3、湿热阻络证症状:腰腿疼痛,痛处伴有热感或见肢节红肿,口渴不欲饮,遇热或雨天疼痛加重,恶热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疗方法: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药方:大秦艽汤加减。

秦充、甘草、川莓、当归、白芍白芷、白术、生地黄、熟地黄、白茯苓、独活。

加减:湿重,加车前子、茵陈:热重,加大黄、知母等。

4、肝肾亏虚证症状:腰腿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乏力,不耐劳,劳则加重,卧则减轻。

偏阳虚者,四肢不温,形寒畏冷,筋脉拘挛,舌质胖淡,脉沉细无力;偏阴虚者,面色潮红,五心烦热,心烦失眠,口苦咽干。

舌红少津,脉弦细而数。

治疗方法:补益肝肾。

偏阳虚者,温肾壮阳为主;偏阴虚者,以养阴通络为主。

药方:偏阳虚者,右归丸加减;偏阴虚者,虎潜丸加减。

加减:腰痛明显,加续断、淫羊霍;关节痛甚,加独活、羌活;下肢无力,加丹参、鹿角霜。

腰痛辨证论治

腰痛辨证论治

腰痛辨证论治1、寒湿证主症:腰部冷痛重着,每遇阴雨天或腰部感寒后加剧,痛处喜温。

舌象:舌质淡,苔白腻。

脉象:沉紧或沉迟。

辩证:寒湿之邪留着,痹阻经络,气血不畅,因寒性收引,湿邪重着,两邪相合,故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

阴雨寒冷天气或感寒后寒湿之邪更甚,故疼痛加剧。

湿为阴邪,得阳始化,故痛处喜温。

湿为阴邪,其性凝滞,静卧则湿邪更易停滞,故虽卧其痛不减。

寒湿停滞,脾阳不振,健运失司,化源不足,故倦怠乏力,或肢末欠温,食少腹胀。

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紧或沉迟,均为寒湿留滞之象。

治法:祛风湿,止痹痛,补肝肾,益气血。

方剂:独活寄生汤方药:独活10g、桑寄生18g、秦艽12g、肉桂6g、川芎10g、牛膝15g、杜仲12g、当归12 g、茯苓12g、党参12g、熟地15g、白芍10g、细辛3g、防风10g、甘草6g2、血瘀证主症:腰痛如刺,痛处固定,日轻夜重,痛处拒按。

舌象:舌质青紫,或紫暗,或有瘀斑。

脉象:脉涩。

辩证:瘀血阻滞腰部经脉,以致气血不能通畅,故腰痛如刺,痛处拒按,轻者俯仰不便,重者不能转侧。

瘀阻部位固定,则痛处固定。

血为阴,夜亦为阴,入夜阴盛,愈致瘀凝气滞,故疼痛日轻夜重。

因外伤而突然发病者,若伤及于肾,血络受损,则可伴有血尿。

面晦唇暗,舌质青紫或紫暗,脉涩,均为瘀血停滞之征象。

治法:活血祛瘀。

方剂:复原活血汤方药:柴胡12g、花粉15 g、归尾10 g、红花10 g、穿山甲6 g、酒大黄10 g、桃仁12 g、牛膝15 g3、湿热证主症:腰部弛痛,把柄伴有热感,每遇热天或雨天或腰部着热后疼痛减轻,遇冷痛减。

舌象:舌质红,苔黄腻。

脉象:濡数或弦数。

辩证:湿热壅阻腰部经络,经脉弛缓,经气不通,故腰部弛痛,伴有热感。

热天或雨天或腰部着热后,热增湿多,故腰痛转重。

热为阳邪,遇寒热邪得以缓解,故疼痛减轻。

因于热,则口渴;因于湿,则不欲饮。

湿热蕴中,故口苦烦热。

湿热下注膀胱,故小便短赤。

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均为湿热之象。

我国中医辩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我国中医辩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辩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转载)西医:腰椎间盘突出症俗称“腰突症”,是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

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碎、髓核突出压迫或刺激神经根、马尾神经,而惹起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内因: 1.椎间盘天生发育异样。

2.椎间盘退变髓核含水量减少,弹性和抗负荷能力减退。

外因: 1.一次较重的外伤。

2.频频多次轻度外伤,累积性伤害。

3.严寒刺激。

症状与体征: 1.腰痛与放射性腿痛特色:根性放射痛;疼痛与腹压相关;痛苦与活动、体位有显然关系。

2.跛行:患肢不可以正常迈步及负重,常需扶拐行走。

3.腰肌痉挛、脊柱畸形和活动受限。

4.棘突间旁侧压痛与放射痛。

5.神经功能伤害。

运动:受累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发生萎缩。

感觉:受累神经根散布区可出现感觉过敏、减退或消逝。

反射: L4 一 5胫后肌 L5 一 S1 跟腱 L3 一 4 膝。

中医:本病属偏痹,腰痹,骨痹,腰腿痛范围。

中医学以为:气血、经络与脏腑功能的失调解腰痛的发生有亲密的关系,引起本病的原由,一是外伤;二是劳损;三是肾气不足、精气衰微、筋脉失养;四为风、寒、湿、热之邪流注经络,使经络困阻,气滞血瘀,不公则痛。

《灵枢 ?百病始生》:“是故虚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则传舍于输,在输之时,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痛腰脊乃强。

”《诸病源候论. 腰脚痛苦候》:“肾气不足,受风邪之所为也,劳伤则肾虚,虚则受于风冷,风冷与正气交争,故腰脚痛。

”《素问·刺腰痛篇》中说:"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行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 ",又云: "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够咳,咳则筋缩急。

"《医学心悟》也说: "腰痛拘急,牵引腿足 "。

以上均说明,本病可由外伤惹起,咳嗽加重,表现为腰痛归并下肢痛。

1.气滞血瘀型:原由:多半因腰部扭伤惹起。

症状:腰痛症状显然,脊柱侧弯,腰 4-5 间有显然压痛点,向下肢放射,患者在咳嗽、大笑时症状加重,疾病后期可见患者肌肉萎缩,直腿抬高试验阳性,逼迫体位,脉弦数或细涩。

腰痛辨证分型以及治疗方

腰痛辨证分型以及治疗方

腰痛辨证分型以及治疗方按语:腰痛属常见病,亦是多发病。

不少人因之而选择了手术,实在令人遗憾。

其实多数情况下,腰痛是不需要手术治疗的。

兼于此,我整理出中医治疗腰痛的一些资料,其中列举诸多实用处方,可供临床参考,以方便患者临床所需。

一、针刺治疗腰痛有效长期以来,西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腿痛是必需手术治疗的。

因此发明了各种切除术,融核术等等,临床效果如何呢?不少病人手术后仍然疼痛,甚至于反复两三次手术后还是疼痛不休。

我在奥地利用针刺的方法治疗过不少例术后仍然腰痛的病人。

举两个病例:SORAPERRA YUERGEN,男,意大利人,44岁,十个月前发作腰痛,西医发现是腰四五间盘突出,并已经手术。

但术后仍然腰痛,且因某次走路滑倒而加重。

结果又手术一次,仍未解决疼痛问题。

西医说因为局部有关节炎,无法用钉子固定脊柱,嘱其只好多服止痛药片缓解一下症状。

病人现因腰痛剧烈,无法继续工作,已经办理退休手续。

病人不得已,求治于中医。

当时我为针刺局部夹脊穴,配合风市,束骨,中渎,昆仑,痛渐减轻。

再针人中,后溪,束骨,风市,并配合针三间,束骨,大都,痛渐消失。

之后嘱病人服下方巩固疗效,核桃仁3个,补骨脂10克,白术10克,元胡10克,赤芍10克,当归10克,肉桂10克。

五付,水煎服,日一剂。

手术不能解决的腰痛竟然如此而愈,病人叹为观止。

其家庭医生惊讶不已,专程来我们门诊参观学习针灸医术。

正当我在门诊空隙写作此篇时,来了一位曾患腰痛的患者。

SLEZAK WELTER先生,于2008年因腰痛而首诊,当时已经患腰痛四十年,于八个月前做过第五腰椎间盘电灼手术,但术后仍有右侧腰痛,下及腿部,每天气变化即出现麻木感,且出现小便急迫。

其左脉浮大,寸大明显。

明显是木火偏旺之象。

当时针刺董氏奇穴之灵骨、大白、鼻翼、肾关、小节以及后溪穴。

再诊脉已经大减,且疼痛好转。

再治五次而诸症豁然。

且病人出现极为明显的一个变化是,初诊时非常罗嗦,语言极多,渐治渐减,之后伴随腰痛消失竟然完全不再罗嗦,我自己亦觉不可思议。

腰痛患者的辨证论治

腰痛患者的辨证论治

腰痛患者的辨证论治腰痛是指腰部感受外邪,或因外伤或因肾虚而引起的气血运行失调,脉络绌急,腰府失养所致的以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

1病因病机1.1 病因1.1.1 感受外邪六淫之中,以湿邪致病者多,但有寒湿、湿热的不同。

湿性阴凝,阻碍气血流通。

居处卑湿、寝卧湿地;或者水中作业,衣着冷湿,寒湿入侵,留着腰部,发生腰痛。

长夏湿热交蒸,或寒湿郁而化热,湿热内蕴,阻遏经脉,亦可发生腰痛。

1.1.2 闪挫跌仆举重抬物,用力不当,屏气闪挫,暴力扭转,或因跌仆损伤,致气血瘀阻,发生腰痛。

1.1.3 年老久病高年肾气衰微,精血亏耗,房室不节,劳作伤肾,或久病伤肾,肾虚精亏腰府失养,而发生腰痛。

1.2 病机1.2.1 基本病机肾虚腰府失养和寒湿、湿热、瘀血痹阻经脉,气血不畅,是腰痛的病机所在。

内伤不外乎肾虚,外感总不离湿邪。

肾虚是发病的关键,风寒湿热痹阻不行,常因肾虚而客。

1.2.2 病位本病病位在腰,与肾及足太阳、足少阴、督、带等经脉密切相关。

腰为肾之府,赖肾之精气以濡养,故肾虚可致腰痛。

因足少阴肾之脉,贯脊,属肾,络膀胱;足太阳之脉,夹背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夹脊贯臀;督脉贯脊上行;带脉起于季肋,绕腰一周。

故腰痛与上述经络病变亦有关。

2辨证论治2.1治疗原则属实证者,以祛邪通络为主,寒湿者宜温化;湿热者宜清利;血瘀者当活血。

属虚证者,治以补。

肾益精,或温阳益气,或滋肾养血。

2.2分型论治2.2.1寒湿腰痛症状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每遇阴雨天或腰部感寒后加剧,痛处喜温,体倦乏力,或肢末欠温,静卧痛势不减。

舌象舌淡或淡红,苔白腻。

脉象脉沉迟或缓。

证候分析寒湿痹阻腰部,故腰部冷痛重着;寒、湿俱为阴邪,得阳运始化,阴雨寒冷天气,寒湿更甚,故疼痛加剧;静卧更易使湿邪凝聚,故静卧痛势不减;苔白腻,脉迟或缓本为寒湿之象。

治法散寒除湿,温通经络。

方药渗湿汤。

方中干姜、丁香温中散寒,苍术、白术、茯苓、橘红健脾祛湿,甘草补中益气。

(完整版)腰椎间盘突出的辨证论治

(完整版)腰椎间盘突出的辨证论治

(完整版)腰椎间盘突出的辨证论治引言
腰椎间盘突出是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导致椎间盘的韧带纤维环破裂,椎间盘的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引起相应的腰腿痛及其他相关症状的一种疾病。

根据中医理论,腰椎间盘突出属于痰湿瘀滞之病,可通过辨证论治来改善和缓解患者的症状。

辨证
主要辨证为痰湿瘀滞、脾肾亏虚和气血不通畅等。

痰湿瘀滞证
痰湿瘀滞证主要表现为腰腿痛,痛处胀痛重,活动加重,伴有湿重感,舌苔白腻,脉沉滑。

脾肾亏虚证
脾肾亏虚证主要表现为腰腿无力、酸软无力、减退、小便频数等,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气血不通畅证
气血不通畅证主要表现为腰腿疼痛,痛处坚硬,活动加重,伴有麻木感,舌质暗紫,苔黄腻,脉弦细。

辩证论治
痰湿瘀滞证治疗
痰湿瘀滞证主要治疗方法为祛痰化瘀、活血裁痛。

可以选用乌药降气汤等中药进行服用,或进行针灸治疗。

脾肾亏虚证治疗
脾肾亏虚证主要治疗方法为补益脾肾,强腰壮筋。

可选用六味地黄丸等中药进行服用,或进行艾灸治疗。

气血不通畅证治疗
气血不通畅证主要治疗方法为活血化瘀,通经止痛。

可选用桂枝汤等中药进行服用,或进行拔罐治疗。

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腰腿痛疾病,根据中医理论,可以通过辨证论治的方式来改善患者的症状。

针对不同的辨证,可以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需结合个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中医辨证治疗腰痛

中医辨证治疗腰痛

中医辨证治疗腰痛
简介:
腰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中医辨证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中医辨证治疗腰痛的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1. 辨证原理:
中医认为腰痛是由于腰部经络不通而引起的,常见的辨证类型
包括肾虚、寒湿、湿热和气滞等。

通过辨证,可以确定病因,进而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2. 辨证方法:
(1)肾虚型:治疗重点在于补肾。

可采用草本药物,如补骨脂、巴戟天等;饮食上宜多食用补肾壮阳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等。

(2)寒湿型:治疗重点在于祛寒湿。

可采用温热的药物,如
附子、生姜等;饮食上宜避免冷凉食物,如冰饮等。

(3)湿热型:治疗重点在于清热利湿。

可采用具有清热作用
的药物,如黄芩、车前子等;饮食上宜少食动物脂肪和辛辣食物。

(4)气滞型:治疗重点在于活血理气。

可采用具有活血作用的药物,如丹参、川芎等;饮食上宜避免食用过多油腻食物。

3. 注意事项:
(1)在接受中医辨证治疗前,应先进行全面的中医诊断,确保准确辨证;
(2)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医嘱,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3)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活动;
(4)辨证治疗是个体化的治疗方法,同一种辨证类型的治疗方法在不同患者身上可能会有所不同。

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腰痛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在接受治疗时应注意全面的诊断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辩证治疗及验方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辩证治疗及验方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辩证治疗及验方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纤维环破裂症、腰椎髓核脱出症,是指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或刺激神经根、马尾神经、血管、脊髓等而引起的以腰腿疼痛,麻木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其部位最常见于腰4~5及腰5~骶1间隙。

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征,其病属于中医“痹证”、“腰腿痛”范畴。

中医认为,本病多是由于风寒湿侵袭,以致气血阻滞经脉;或外伤损伤腰脊,血行不畅,瘀血阻闭经脉;或年老体弱,久病劳损,气血精髓亏虚不足,腰脊失养所致。

本病多反复发作,病程缠绵,病性多属虚实夹杂,以肝肾亏损为本,寒湿瘀阻为标。

(一)辨证论治1.瘀血内阻证【主要表现】腰部板硬刺痛,痛处固定拒按,俯仰转侧受限,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弦紧或涩。

【治法方药】活血化瘀,通经止痛。

活血通络汤加减:当归10g,鸡血藤12g,川芎10g,桑寄生12g,制乳香10g,川牛膝12g,制没药10g,续断12g,桃仁10g,赤芍12g,红花10g,王不留行12g,全蝎5g。

2.寒湿痹阻证【主要表现】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受寒及阴雨天加重,肢体酸楚困重,四肢发凉,舌质淡,舌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

【治法方药】散寒祛湿,温经通络。

乌头汤加减:制川乌(先煎)10g,威灵仙12g,麻黄10g,秦艽12g,细辛3g,羌活10g,薏苡仁15g,苍术12g,桂枝10g,白芍12g,川牛膝12g,杜仲10g,炙甘草5g。

3.湿热内蕴证【主要表现】腰部疼痛,痛处伴有灼热感,腿软无力,遇热天或雨天痛增,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治法方药】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宣痹汤加减:薏苡仁15g,防己10g,滑石(包煎)12g,法半夏10g,晚蚕沙(包煎)12g,黄柏10g,赤小豆12g,忍冬藤15g,泽泻10g,茯苓12g,木瓜10g,川牛膝12g。

4.肾阴亏虚证【主要表现】腰痛绵绵,酸软无力,久治不愈,劳累则甚,心烦失眠,面色潮红,手足心热,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中医辩证治腰痛探讨

中医辩证治腰痛探讨

中医辩证治腰痛探讨(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腰痛辨证,古代多重。

审因。

,但由于中医论治的依据,主要在于。

辨证。

,单纯。

审因。

是不够的。

故《景岳全书.腰痛》说,“腰痛旧有五辨…¨.然犹未悉也,盖此证有表、里,虚、实、寒、热之异,知斯六者,庶乎尽矣”!并从这六个方面作了具体的归纳。

对于各种不同证候的辨证,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腰痛》,曾有分辨,其说简要得体,不无参考价值。

他说,。

悠悠不止,乏力酸软者,房欲伤肾也,髋骨如脱,四肢倦怠者,劳力伤气也,面黧腰胀,不能坐立者,失志伤心,血脉不舒也,腹满肉痹,不能饮食者,忧思伤脾,胃气不行也,胁腰胀闷、筋驰白淫者,郁怒伤旰,旰肾同系也,冷痛沉重,阴雨则发者,湿也,足冷背强,洒淅拘急者,寒也,牵连左右无常,脚膝强急难舒者,风也,举身不能俯仰,动摇不能转侧者,挫也,有形作痛,皮肉青白者,痰也,无形作痛,胀满连腹者,气也,便闭溺赤、烦躁口渴者,膏梁积热也,昼轻夜重,便黑溺清者,跌损血瘀也。

可谓得其要领。

详考各家辨证大法而归纳之,约有以下几个要点。

(一)辨内外标本;内伤肾虚为本,外感、闪挫为标,(二)辨新久虚实;新病卒痛多实,久痛多虚,壮年外感多实,老年禀弱多虚,虚证中,久事劳役多气虚,房事过度多精虚。

(三)辨邪气,地土方宜,隆冬北地,天寒地冻,多风寒,江南卑滥,长夏霉雨,多湿,多湿热,寝卧湿地,衣着冷湿,多寒湿,恣嗜肥甘酒醴,多痰湿。

七情失调中,忧思伤多脾虚,郁怒伤多气滞,失志伤多虚在心肾。

(四)辨痛:《景岳全书》对此曾有总结,兹加以扩充;悠悠无力痠痛多虚(但酸不痛更多肾虚),隐痛重着阴雨转加多湿,冷痛拘急多寒,走注强痛多风,痛处喜冷,遇热痛甚多热,局部刺痛(或兼肿痛)按之弥甚,多闪、瘀,痛在一处多痰,忧愁思虑而痛多气虚,遇郁怒而痛发,多气滞.此外,卧起时痛,活动后可少缓,多湿,休息少减,稍劳便痛,多虚(肝肾虚),动则痛剧,静卧可减,多闪挫气滞,曰轻夜重,不能动摇,多蓄瘀败血。

腰痛的中医辨证论治

腰痛的中医辨证论治

腰痛的中医辨证论治腰痛是一种以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且腰痛常可放射到腿部,不仅会给患者躯体带来一定的痛苦,同时还会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出现腰痛症状后,需及时行医治疗。

中医在治疗腰痛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医主要采用辩证论治法治疗腰痛,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下面小编就来说说腰痛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有哪些?1.寒湿型寒湿型腰痛主要因肾阳不足,寒凝带脉所致,可引发患者出现腰部冷痛重着,静卧不减,转则不利,腰部感寒或遇阴雨天后疼痛加重,痛处喜温,遇温稍减,脉沉,舌苔白腻,治疗的关键在于温通经络、散寒祛温,可采用渗湿汤加减方治疗,基本组方为白术、苍术、橘红、丁香、干姜、茯苓、甘草,肢冷面白者加肉桂、附子、白芷,痛走不定者加防风、羌活,腰身重滞者加五加皮、独活。

也可在痛处贴强腰散,强腰散的制法为取中药肉桂30g、川乌30g、干姜30g、樟脑30g、赤芍20g、白芷20g、胆南星20g研磨成细粉,用开水冲调成糊状,摊于纱布,趁热敷贴在患处,隔日换药一次。

2.湿热型湿热型腰痛主要是运肝经湿热侵及带脉,导致带脉气结不通所致,可导致腰髋弛痛,痛处伴有热感,腰部着热后或夏季疼痛加重,痛处喜冷,遇冷痛减,出汗、午后身热、口渴不欲饮,脉濡数或弦数,舌红苔黄腻,尿色黄赤,治法为舒筋通络、清热利湿,可采用主方四妙散治疗,组方为薏苡仁30g、萆薢20g、忍冬藤20g、海桐皮15g、防己15g、牛膝15g、木瓜15g、黄柏12g、苍术12g、甘草6g,用水煎服。

也可取7只土鳖虫,焙干研成粗末,用30mL白酒将药粉,浸泡1昼夜,去渣分服。

3.瘀血型瘀血型腰痛主要因气滞血瘀所致,可导致患者腰痛如锥刺,痛处拒按,持续不解,夜重日轻,活动不利,甚则不能转侧,面晦唇暗,脉多弦涩或细数,舌质隐青或有瘀斑,治法为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可采用身痛逐瘀汤治疗,组方为当归9g、红花9g、牛膝9g、桃仁9g、甘草6g、川芎6g、地龙6g、没药6g、灵脂6g(炒)、羌活3g、香附3g、秦艽3g,水煎服,具有祛风除湿、活血祛瘀、通痹止痛等功效。

中医对于腰椎病的辩证法

中医对于腰椎病的辩证法

中医对于腰椎病的辩证法展开全文老年人腰椎退行性病变是指腰椎自然老化、退化的生理病理过程。

腰椎是人体躯干活动的枢纽,而所有的身体活动都无一不在增加腰椎的负担,随着年龄的增长,过度的活动和超负荷的承载,使腰椎加快老化。

严重的腰椎退行性病变可以引起腰腿痛甚至神经损害,影响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

男性老年人大概55岁、女性大概50以上、关节骨骼都会从上坡走向下坡的老龄退化、这一切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在蜕变的过程中、由于生活习惯、或坐姿、锻炼等不正规或损伤、摔伤会导致压缩性骨折或其它病变、这些都是正常生理变化。

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由于人老体衰和外邪的侵入才能出现这一系例的病变属于虚症、所以应该用中医的内服、外按摩或针灸等治疗方法以达到健骨生髓、培原固本的目的。

肾气足则髓生,正气足则邪出的方式予以治疗才是治本之大法!中医对于腰椎病的辩证法:腰椎病本病属偏痹,腰痹,骨痹,腰腿痛范畴。

中医学认为:气血、经络与脏腑功能的失调和腰痛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引发本病的原因,一是外伤;二是劳损;三是肾气不足、精气衰微、筋脉失养;四为风、寒、湿、热之邪流注经络,使经络困阻,气滞血瘀,不通则痛。

综合以上古人先贤对于“痹症”的原因阐述,大概把腰椎病的类型归纳于以下四种类型,根据各种类型的病因、病理和发病机制,各种类型的腰椎病的用药不同,同时要根据病人的身体赢弱强壮来用药处方,在中医的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派方用药。

【—】气滞血瘀型原因:多数因腰部扭伤引起、而当时没有得到正确的治疗、或治疗没有彻底、而遗留下了病根。

症状:腰痛症状明显,脊柱侧弯,腰4-5或其它锥体之间(大部分都会出现在L4—5锥、因为4—5锥是整个脊柱的承受力最大也是最长时间的两个锥体)有明显压痛点,向下肢放射,患者在咳嗽、大笑时症状加重,疾病晚期可见患者肌肉萎缩,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强迫体位,脉弦数或细涩。

舌质暗紫。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二】寒湿阻络型原因:无明显外伤史,天气湿潮加重病情。

腰痛中医辨证论治

腰痛中医辨证论治

腰痛中医辨证论治概述临证首先宜分辨表里虚实寒热。

大抵感受外邪所致者,其证多属表、属实,发病骤急,治宜祛邪通络,根据寒湿、湿热不同,分别施治。

由肾精亏损所致者,其证多属里、属虚,常见慢性反复发作,治宜补肾益气为主。

寒湿型【证见】腰部冷痛重着,转则不利,静卧不减,阴雨天加重。

舌苔白腻,脉沉。

【治法】散寒祛温,温通经络。

【方药】1.主方甘姜苓术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味处方:干姜12克,炙甘草9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杜仲、独活各12克,狗脊20克,牛膝15克。

水煎服。

2.中成药(1)腰息痛,每次2粒,每日3次。

(2)舒筋活络丸,每次1-2丸,每日2次(3)腰椎痹痛丸,每次1丸,每日3次。

3.单方验方(1)二术苡仁汤(刘国普验方)处方:白术30克,薏苡仁20克,苍术15克。

水煎服。

(2)干姜苍术散(李振琼《奇效验秘方》)处方:干姜50克,苍术10克,当归15克,95%酒精适量。

将上药研细末,过筛,于患部外敷热烤。

每日1次。

(3)强腰散(张鉴铭验方)处方:川乌30克,肉桂30克,干姜30克,白芷20克,胆南星20克,赤芍20克,樟脑30克。

将上药共研为极细粉末,每次30~50克,开水冲调如糊状,摊于纱布,趁热时敷贴于痛处,隔日1换。

湿热型【证见】腰痛处伴有热感,热天或雨天疼痛加重,活动后可减轻,尿赤。

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舒筋通络。

【方药】1.主方四妙散(张秉成《成方便读》)加减处方:苍术、黄柏各12克,薏苡仁30克,忍冬藤、萆薢各20克,木瓜、防己、海桐皮、牛膝各15克,甘草6克。

水煎服。

2.中成药(1)活络止痛丸,每次l丸,每日3次。

(2)小活络丸,每次1丸,每日2次。

3.单方验方(1)土鳖虫粉:土鳖虫7只,焙干研成粗末,用白酒30毫升浸泡1昼夜,去渣,分服,每日1剂。

(2)补肾活血汤(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处方:当归、赤芍、木瓜、泽泻各10克,生地黄15克,桃仁、红花、川芎、桂枝、蜂房各6克,丹参9克,茯苓12克。

中医对腰椎病的辨证施治方案

中医对腰椎病的辨证施治方案

中医对腰椎病的辨证施治方案腰椎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多数患者表现为腰背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等症状。

中医认为,腰椎病是由于肾脏虚损、腰肌劳损、湿气阻滞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因此,中医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来治疗腰椎病,以达到调理肾脏、活血化瘀、祛湿止痛的效果。

一、辨证分型中医将腰椎病分为肾虚型、湿热型、血瘀型三种不同的辨证类型。

1. 肾虚型:主要表现为腰酸背痛、腰膝无力、夜尿频多等症状。

这种类型的患者多为年龄较大或久病体虚者。

治疗上,应以补肾益精、强筋壮骨为主要原则,常用的中药有补骨脂、淫羊藿、枸杞子等。

2. 湿热型:主要表现为腰背湿热感,疼痛剧烈,伴有湿气重、便溏等症状。

这种类型的患者多为年轻人,多因长时间潮湿环境或饮食不当引起。

治疗上,应以祛湿清热为主要原则,常用的中药有白术、茵陈蒿、车前子等。

3. 血瘀型:主要表现为腰背疼痛剧烈,活动受限,伴有紫绀、瘀斑等症状。

这种类型的患者多为外伤或久病不愈者。

治疗上,应以活血化瘀为主要原则,常用的中药有当归、川芎、红花等。

二、施治方案1. 肾虚型腰椎病的治疗方案:(1)中药治疗:补骨脂、淫羊藿、枸杞子等中药可以补肾益精、强筋壮骨,缓解腰椎病症状。

(2)针灸治疗:通过针刺穴位,调理经络,促进气血循环,达到舒筋活络的效果。

常用的穴位有肾俞穴、腰俞穴等。

2. 湿热型腰椎病的治疗方案:(1)中药治疗:白术、茵陈蒿、车前子等中药可以祛湿清热,消除湿气阻滞,改善腰椎病症状。

(2)艾灸治疗:通过燃烧艾绒,将热力传导到患处,温经散寒,活血化湿,缓解疼痛。

常用的穴位有腰俞穴、委中穴等。

3. 血瘀型腰椎病的治疗方案:(1)中药治疗:当归、川芎、红花等中药可以活血化瘀,改善腰椎病症状。

(2)拔罐治疗:通过在患处施加负压,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散瘀血,舒缓疼痛。

常用的拔罐穴位有腰俞穴、委中穴等。

总之,中医对腰椎病的辨证施治方案主要包括辨证分型和施治方案两个方面。

通过对患者的辨证分型,可以根据不同的辨证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如中药治疗、针灸治疗、艾灸治疗等,以达到缓解疼痛、改善功能的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的中医辨证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的中医辨证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的中医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中医辨证治疗传统上归为腰痛或腰腿痛,辨证分型,以肾虚为本,风、寒、湿、热、气、血、痰、瘀为标,除整体辨证外,局部的触诊很重要。

针对性的药物加减,常常是有无疗效和疗效高低的的关键所在。

针对各型的药物、方剂,已有多方面的论述,多种治疗方法都有高效的报道。

现仅谈影像学诊断的辨证探索以及针对性中药的治疗,个人一得之见,以就正方家,望不啬赐教。

X光片示腰椎左侧弯者,为气虚血瘀,加黄芪、当归;右弯为血虚气滞,加熟地、乌药;骨质疏松为肾精亏,加龟版、鳖甲;唇样增生,痛加萆解;尖样增生,痛加附子;横生骨刺,痛加乌头。

CT示腰椎间盘前突(少见)为阴虚阳亢,治宜知母、黄柏、生地;后突为阳虚阴盛,治宜温阳散阴,巴戟天、狗脊、肉桂;左前突治同左弯;左后突治同右弯;右前突治同右弯;右后突治同左弯;脱水变性为肾阴不足,大滋肾水,二地、归、芍、二至丸等,六味地黄常服或可见效;髓核突出,神经根炎性水肿,必用乳没;纤维环破裂,加用天南星效好;椎管狭窄有脊髓压迫症状者,重用牛膝、天麻、徐长卿。

X光片示腰椎左侧弯者,为气虚血瘀,加黄芪、当归;右弯为血虚气滞,加熟地、乌药;骨质疏松为肾精亏,加龟版、鳖甲;唇样增生,痛加萆解;尖样增生,痛加附子;横生骨刺,痛加乌头。

CT示腰椎间盘前突(少见)为阴虚阳亢,治宜知母、黄柏、生地;后突为阳虚阴盛,治宜温阳散阴,巴戟天、狗脊、肉桂;左前突治同左弯;左后突治同右弯;右前突治同右弯;右后突治同左弯;脱水变性为肾阴不足,大滋肾水,二地、归、芍、二至丸等,六味地黄常服或可见效;髓核突出,神经根炎性水肿,必用乳没;纤维环破裂,加用天南星效好;。

中医说腰痛的中医辩证施治

中医说腰痛的中医辩证施治

中医说腰痛的中医辩证施治腰痛又称“腰脊痛”,是指因外感,内伤或挫闪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

腰痛的病因与诊断?外邪侵袭多由居处潮湿,或劳作汗出当风,衣裹冷湿,或冒雨着凉,或长夏之季,劳作于湿热交蒸之处,寒湿、湿热、暑热等六淫邪毒乘劳作之虚,侵袭腰府,造成腰部经脉受阻,气血不畅而发生腰痛。

一、病因病机1、外邪侵袭多由居处潮湿,或劳作汗出当风,衣裹冷湿,或冒雨着凉,或长夏之季,劳作于湿热交蒸之处,寒湿、湿热、暑热等六淫邪毒乘劳作之虚,侵袭腰府,造成腰部经脉受阻,气血不畅而发生腰痛。

若寒邪为病,寒伤阳,主收引,腰府阳气既虚,络脉又壅遏拘急故生腰痛。

若湿邪为病,湿性重着、粘滞、下趋,滞碍气机,可使腰府经气郁而不行,血络瘀而不畅,以致肌肉筋脉拘急而发腰痛。

感受湿热之邪,热伤阴,湿伤阳,且湿热粘滞,壅遏经脉,气血郁而不行而腰痛。

2、气滞血瘀腰部持续用力,劳作太过,或长期体位不正,或腰部用力不当,摒气闪挫,跌仆外伤,劳损腰府筋脉气血,或久病人络,气血运行不畅,均可使腰部气机壅滞,血络瘀阻而生腰痛。

3、肾亏体虚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劳顿过分,或久病体虚,或大哥体衰,或房室不节,致使肾精亏损,无以濡养腰府筋脉而产生腰痛。

历代医家都正视肾亏体虚是腰痛的重要病机。

如《灵枢·五癃津液别》说:“虚,故腰背痛而胫酸。

”《景岳全书·腰痛》也以为:“腰痛之虚证十居八九。

”腰为肾之府,乃肾之精气所溉之域。

肾与膀胱相表里,足太阳经过之。

此外,任、督、冲、带诸脉,亦布其间,故内伤则不外肾虚。

而外感风寒湿热诸邪,以湿性粘滞,湿流下,最易痹着腰部,所以外感总离不开湿邪为患。

内外二因,相互影响,如《杂病源流犀烛·腰痛病源流》指出:“腰痛,精气虚而邪客病也。

肾虚其本也,风寒湿热痰饮,气滞血瘀闪挫其标也,或从标,或从本,贵无失其宜而已。

”说明肾虚是发病关键所在,风寒湿热的痹阻不行,常因肾虚而客,否则虽感外邪,亦不致出现腰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辩证论治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辩证论治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辩证论治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上极为多见的疾病,其病情的发生率较高,这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压力、工作压力也在不断的增大,人们在长时间保持一个动作,如坐立、站立、弯腰等姿势,亦或是进行长时间的体力劳动,都有几率导致腰椎间盘突出,对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为了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及时的对患者进行治疗。

近年来,人们对中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临床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也有着更多的患者开始选择采用中医的方式对疾病进行治疗。

本文将对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疾病的作用进行相应的阐述。

一、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在西医对疾病的概念中,人体的腰椎间盘和周围韧带是相连的,腰椎的主要承受压力点在于腰骶椎交汇处,若人在长时间从事高强度的工作,会增加椎间盘的承受力,从而发生退行性病变,造成腰椎间盘突出。

在发生腰椎间盘突出后,患者会出现腰部疼痛、下肢麻木等症状,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出现起座困难,甚至需要长期卧床的情况,造成腰腿功能的障碍,对其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

在中医的认识中,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腰痛、痹症的范畴,认为多由于肾虚、风寒湿邪,或是因为跌补损伤,淤血内停,导致经络闭阻,气血不畅所致。

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可分为以下四种:(一)血瘀气滞证痛有定处,腰部僵硬,在进行俯仰旋转的活动时,会感到有所限制。

在舌象的观察中,舌质呈现出暗紫或有瘀斑的状态,舌苔薄白或薄黄。

(二)寒湿痹阻证患者的身体处于发冷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患处摸起来冰冷。

在遇冷时,患者的疼痛感会加重,并且在夜晚时更甚,在温度上升时症状会有所减轻。

舌苔白腻,舌质淡。

(三)湿热痹阻证患者主要表现为腰筋腿疼,腿部无力,在疼痛时伴有热感,或是在四肢会出现红肿的现象。

在天气较热或是雨天的情况下,疼痛感会增加,若有进行适当的活动,疼痛感会相对的减轻。

在日常生活中常会感觉到口渴,小便短赤。

舌苔厚重,黄腻。

(四)肝肾亏虚证此种症状下,腰腿疼痛的症状会较为持久,且反复发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椎病症分析
一:腰椎
腰椎位于游离肋下共5节,有缓冲压力,有减震作用,在行走、弹跳、跑步时防止震荡颅脑。

还可使脊柱有最大的活动度,使人能进行腰部的各方向活动。

二:腰椎疾病的发病过程
首先会出现腰肌劳损,长期压迫导致脊髓突出,压迫神经形成腰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膨出——即纤维环没有完全破裂,纤维环容纳的髓核从薄弱处向外鼓,属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早期变化,较轻;
腰椎间盘突出——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挤出,这是最常见的类型,属于中等程度;
腰椎间盘脱出——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挤出后,突破后纵韧带,游离到椎管,这是腰椎间盘突出里较严重的,属于外科手术治疗的指征。

三:腰椎疾病的分类及症状表现
1: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的症状
1)麻木感:病程较长者,常有主观麻木感。

多局限于小腿后外侧、足背、足跟或足掌。

2)、腰部活动障碍:腰部活动在各方面均受影响,尤以后伸障碍为明显。

少数患者在前屈时明显受限。

3)、脊柱侧弯: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腰脊柱侧弯。

侧凸的方向可以表明突出物的位置和神经根的关系。

4)、患肢温度下降:不少患者患肢感觉发凉,客观检查,患肢温度较健侧降低;有的足背动脉搏动亦较弱,这是由于交感神经受刺激所致。

5)、腰部疼痛:多数患者有数周或数月的腰痛史,或有反复腰痛发作史。

腰痛程度轻重不一,严重者可影响翻身和坐立。

一般休息后症状减轻,咳嗽、喷嚏或大便时用力,均可使疼痛加剧。

6)、下肢放射痛:一侧下肢坐骨神经区域放射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常在腰痛消失或减轻时出现。

疼痛由臀部开始,逐渐放射亚大腿后侧、小腿外侧,有的可发展到足背外侧、足跟或足掌,影响站立和行走。

腰椎不稳
腰椎的三关节复合体中的椎间盘的后关节退变,不能维持脊柱的稳定,而椎体和关节都会出现增生,最后就会导致纤维性或是骨性强直。

所以说腰椎不稳时退变的一个阶段。

腰椎管狭窄
腰椎间盘突出会造成的椎间隙狭窄、纤维环松弛后突、黄韧带肥厚、椎体后缘和椎间关节的骨质增生都可造成椎管变小,这就会使原来较小的椎管持续狭窄,。

患者就会出现长期的腰痛、腰酸,进而出现间歇性跛行。

骨质增生
反复腰痛且腰痛时间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就会合并有关节的退变和骨质增生。

一方面是退变致使椎间盘松弛、腰椎间歇变窄。

另一方面关节突的骨质增生会导致椎间孔进一步狭窄,从而增加神经根受压。

腰椎骨赘
骨赘多出现在退变椎间盘的边缘。

而若在椎间孔的骨赘以及后纵韧带的较大骨赘就会压迫到神经根进而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

腰椎滑脱症
腰椎间盘突出的退变会导致腰椎不稳和关节突出现骨关节炎。

而这两者都是腰椎滑脱症的主要原因。

四:腰椎疼痛对应的穴位
太冲: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太溪: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委中:位于人体的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外劳宫:位于手背,第二、三掌骨间,指掌关节后0.5寸凹陷处。

中白:位于,第四、五掌骨间,指掌关节后0.5寸凹陷处。

五:中医的腰椎问题分类及症状
慢性腰肌劳损
在日常的生活、工作或运动中,常因运动时用力不当、负重过多过久、姿势不正确等,使腰部受到强力牵拉,跌扑损伤或外力撞击导致。

急性腰痛
因腰骶部受力多且活动度大,本病易发生于下腰部,以青壮年和体力劳动者多见。

平素缺乏体力劳动和身体锻炼者,在参加劳动或运动时也易发生。

腰椎间盘突出
经常劳累,过度使用腰部,导致腰椎内外力学平衡失调,使椎间盘的髓核自破裂口突出,刺激或压迫脊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引起腰腿痛和相应神经支配区功能障碍。

腰椎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气血瘀滞型症状:腰痛位置明确,经常有局部针扎般的痛感;或腰痛扭转会有声音,一扭则痛,痛处拒按,一般晚上加重。

久坐、缺乏运动、生气,会使得腰部长期缺乏活动而变得僵硬,也让气血积聚在膀胱经,久而久之如果得不到及时或正确的宣泄,就会导致气血瘀滞不畅,反映在腰部则会引起经常性的腰痛。

肾精不足型症状:腰痛反复发作,腰部感到酸胀乏力,腿膝酸软,每次揉按或温暖腰部的时候会感到舒服。

超负荷的工作、加班,一天工作下来常感到腰膝没力,短暂休息时会缓解,但时间一长,腰部还是会有痛感。

中医认为,是由于长期腰部过劳使肾精亏虚,引起腰椎问题。

湿热下注型症状:心烦气躁,出汗口渴,大便干涩,小便艰难,腰部酸痛沉重,感觉热,甚则肢节红肿,苔黄腻。

通常认为,腰椎病的症状是腰椎不适,与心烦、口干无关,其实它们一般都伴随出现。

大吃大喝、嗜好冷饮、空调不离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体内湿热排除不尽,下注腰椎,引发腰椎病。

寒湿内侵型症状:腰部总觉得冷飕飕伴有风痛,翻转不利,遇阴雨天加重,遇暖缓解。

统计表明,人一天弯腰最多达几百次,腰部是人体负载最重的地方,加上多次运转,再有喜欢辛辣厚味、以车代步的生活,会使体内寒湿之气加重,侵入内部脏腑、经络、气血,导致腰椎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