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性”设计与试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贯试验方案。
概率比序贯试验方案
序号
判断风险(%) α、β
鉴别比 d
判断所需时间(θ1的倍数) 最小值 预期值
最大截尾 时间
5
8
10
30
3
2
3.75
1.72
6.0
2.6
10.35
4.5
序贯试验方案5判别标准
失效数
试验时间(θ1的倍数) 拒收(≤) 接收(≥) 3.75 5.40 7.05 8.70
可靠性增长试验
有计划地激发失效、分析失效原因、改进 设计,并验证改进措施的有效性而进行的工程 试验,称为可靠性增长试验。增长试验的目的 是通过“试验-分析-改进-再试验(TAAF)”, 解决设计缺陷,提高可靠性。
可靠性增长试验作为工程研制阶段的组成部
分,是产品研制阶段单独安排的一个可靠性工程
项目,通常安排在工程研制阶段基本完成之后、
可靠性鉴定试验之前进行。
所需的总试验时间取决于可靠性增长模型、
工程经验和产品的可靠性要求。通常取产品可靠
性目标值的5~25倍。
可靠性增长试验的基本方法
“试验-分析-改进-再试验(TAAF)” 是工程研制中普遍采用的方法。可靠性增
长试验吸取了该方法,并构成可靠性增长
试验基本方法的核心。
可靠性增长模型—杜安模型
抽样特性曲线(OC曲线)
1 接 收 概 率 1 1-α 接 收 概 率 β 0 θ0 0
理想OC曲线
θ
θ1
θ0 实际OC曲线
θ
点估计、区间估计、置信度
点估计:

θ= —
T r
式中:T—总试验时间(h); r—责任故障数。
区间估计:对产品MTBF真值θ,通过样本 观测值,估计出一个具体区间,使该区间包含 θ的置信水平为γ。
可靠性试验
工程试验
统计试验
环境应力筛选
可靠性增长
可靠性鉴定
可靠性验收
环境应力筛选
环境应力筛选是在产品出厂前,有意 将环境应力施加到产品上,使产品潜在的 缺陷加速发展成为早期故障,加以排除, 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环境应力筛选方法
GJB1302 《电子产品环境应力筛选方法》
按规定的温度循环和随机振动施加应力, 每个循环4小时,进行10个循环,共40小时。
而下的分配过程。它与可靠性预计往往交互进
行,是产品设计阶段可靠性工作的重要内容。
常用的可靠性分配方法有:
等分配法
——适用于方案论证阶段
比例分配法 ——适用于初步设计阶段 最小工作量法 ——适用于初步设计阶段 重要度分配法 ——适用于详细设计阶段
可靠性分析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度分析(FMECA)
FMECA是从构成系统单元的失效模式出发, 最后确定这些失效模式对系统的影响,主要进行 定性分析,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分析方法,重点是 考虑构成系统的每个单元出现实效式对系统的影
响和危害。它是一种归纳分析方法。
故障模式:是指元器件或产品出现故障的表现 形式,一般是能被观察到的一种故障现象,如 断裂、接触不良、短路、开路、腐蚀等。
平均修复时间(MTTR);
恢复功能的任务时间(MTTRF);
最大修复时间Mmaxct;
定量要求
预防性维修时间Mpt;
平均维修时间; 维修停机时间率; 重构时间Mrt; 维修工时率;
平均维修费用。
平均修复时间MTTR
MTTR是指在一给定的期间内,修复时间的总和 与修复次数N之比:
N
∑t i
i=1
MTTR= N
常用的可靠性鉴定试验方案
定时截尾试验方案
方案号 决策风险% α 14 20 β 20 鉴别比
θ
0/θ 1
试验时间
(θ 1的倍数)
判决故障数
拒收 接收
2.0
7.8
≥6
≤5
17
21
20
30
20
30
3.0
3.0
4.3
1.1
≥3
≥1
≤2
≤0
可靠性鉴定试验的准入条件:
1. 样品的技术状态已经冻结; 2. 同批样品已基本完成了环境鉴定试验; 3. 已按GJB 1032规定的方法完成了环境 应力筛选; 4. 完成了可靠性预计,并满足θp≥θ0的要求。
GJB/Z768A《故障树分析指南》
电子产品可靠性设计内容
1. 元器件选择与控制: a. 制定元器件大纲;
b. 元器件选用与管理。
2. 降额设计(GJB/Z35《元器件降额准则》) 3. 耐环境设计 4. 耐热设计 5. 电磁兼容设计
6. 电路容差分析
(二)可靠性试验
可靠性试验的目的
是对产品可靠性的各种特征指标 进行测量(摸底)、评定(鉴定)和 验证(验收)。
航空电子产品
“四性”设计与试验
陈国华
2009年06月
一、可靠性设计与试验
二、维修性设计与试验 三、测试性设计与试验
四、保障性设计与试验
需ຫໍສະໝຸດ Baidu立的理念
* “四性”是武器装备技术、质量的重要属 性 * “四性”是武器装备战斗力的重要基础 * “四性”是效益和效率的重要保证 * “四性”是设计、制造的产物
γ=1-α
α—显著性水平
单侧置信下限估计(定时截尾)
θ L=
2T x2(1-α,2r+2)
式中:T—试验时间(h); x2—x2分布(查表得出); α—显著性系数; r—责任故障数。
可靠性鉴定试验
目的: 检验样机的基本可靠性是否满足 研制总要求规定的指标 方法: 按照GJB 899规定的方法进行
任务可靠性模型
任务可靠性模型用于估计产品在执行任务过 程中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是用以度量工作有效
性的一种模型。
任务可靠性模型可以是串联模型,也可以是 并联、混联模型,取决于储备单元的形式。储备 单元越多,系统的任务可靠性越高。
可靠性预计
在系统设计阶段,根据组成系统的元器件 等在规定条件下的可靠性指标、系统的结构、 系统的功能以及工作方式等,来推算系统的可 靠性。这是一个由局部到整体、自下而上的综 合过程。
(二)维修性要求
维修方式和体制;
可达性;
互换性;
定性要求
防差错; 维修安全; 快速、准确诊断; 可修复性; 良好的人机工程。
维修方式:
定时维修 视情维修 状态监控
维修体制—三级维修
一级(外场级):主要利用系统的BIT,检测、隔离 有故障的LRU,并予以更换。 二级(内场级):利用ATE和BIT,对故障LRU进行检 测,将故障隔到SRU,并予以更换。 三级(工厂级):更换元器件和部件,修复有故障的 SRU。
3. 进行维修性预计。预计方法主要有: * 推断法; * 单元对比法; * 时间积累法; * 抽样评分法。
具体应用可参照— GJB/Z57《维修性分配与预计手册》
(四)维修性试验与评定
时机与种类 * 维修性核查—工程研制阶段; * 维修性验证—设计、生产定型阶段; * 维修性评价—试用、使用阶段。
当装备有n个可修复单元组成时,平均修复时间为:
n
∑λiMcti
i=1
MTTR=
n
∑λi
i=1
式中:λi—第i个单元的失效率; Mcti—第i个单元的平均修复时间。
(三)维修性设计
1. 合理分配、设计LRU和SRU;
2. 进行维修性指标分配。分配方法主要有: * 等值分配法; * 按故障率分配法; * 按复杂性分配法; * 相似产品分配法; * 加权因子分配法。
进行可靠性设计时,需要在产品的性能、 质量、费用等各方面要求之间进行综合权衡,
以求得产品的最优设计。
主要程序及方法
可靠性建模 可靠性预计
可靠性分配
可靠性分析
可靠性建模
建立系统、分系统和设备的可靠性模型,是 为了定量分配、估算和评价产品的的可靠性,它 是整个系统可靠性设计、分析的基础。
常用的可靠性模型有:
试验 要求
试验 方案
给出产品可靠性指 标测定值。
一般采用定时截尾 试验方案。
判断批生产产品的可 靠性水平是否合格。
一般采用序贯抽样试 验方案。
二、维修性设计与试验
(一)什么是产品的维修性?
维修性是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 时间内,按规的定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 保持或恢复产品规定状态的能力。 维修性是产品的固有属性,它是由设计 奠定的,生产和管理来保证的。 产品维修性直接影响维修工作量、维修 人员水平和数量、维修经费和设施的配置, 直接决定维修成本,进而直接影响产品的全 寿命周期费用的高低。
可靠性验收试验
可靠性验收试验的目的是对批生产产品的
可靠性进行评价,看其是否满足合同要求。
受试产品从同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其数
量一般为10%,最多不超过20台(套)。
可靠性鉴定试验应采用与鉴定试验相同的 试验剖面和条件。
试验方案可以选取GJB899中规定的序贯试
验方案,定时、定数截尾试验方案。推荐采用
* “四性”指标是可以检验、验证的
一、可靠性设计与试验
(一)可靠性设计
设计依据 —合同规定的指标
基本可靠性指标 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MFHBF—平均故障间隔飞行小时
任务可靠性指标 MTCBF—平均致命故障间隔时间 R—任务可靠度
最低可接受值与规定值
可靠性与维修性的合同指标。
最低可接受值是合同或研制任务书中规定的、装备
Ⅳ类(轻度故障)—不至于造成人员受
伤,系统损坏,但需进行维修。
故障模式发生概率
一般分为五个等级: A级—经常发生,概率大于0.2; B级—很可能发生,概率为0.1~0.2; C级—偶尔发生,概率为0.01 ~0.1; D级—很少发生,概率为0.01 ~ 0.001; E级—极不可能发生,概率小于0.001。
常用的可靠性预计方法主要有:
* 元器件计数法—
适用于方案论证及初步设计阶段; * 应力分析法—
适用于电子类产品详细设计阶段;
* 相似产品法—
适用于机械、电子、机电类产品方
案论证及初步设计阶段。 此外,还有故障率预计法、专家评分法、
上下限法等等。
可靠性分配
把系统的可靠性指标逐级分配到各个单元
的过程。这是一个从系统直到最低单元的自上
危害度矩阵图
A B C D E Ⅳ Ⅲ Ⅱ Ⅰ a b
故障树分析法(FTA)
FTA是一种演绎分析方法。它实现从系统的故障 (顶事件)开始,逐级向下分析构成系统的子系统、
部件、单元等存在什么故障会造成这一后果。是一种
由上而下的分析方法,可作定性与定量分析。 工作基础与依据: GB4888-1985《故障树名词术语和符号》; GB7829-1987《故障树分析程序》;
0 1 2 3
/ / 0.57 2.22
4
5 6 7
3.87
5.52 7.17 10.35
10.35
10.35 10.35 /
可靠性鉴定试验与验收试验的区别
要素 试验 目的 试验 阶段 鉴定试验 验证产品设计是否 达到规定的可靠性 要求。 产品研制过程的设 计定型阶段。 验收试验 验证批生产产品的可 靠性是否保持了定型 时的水平。 产品批生产过程中。
必须达到的合同指标,也是使用方进行可靠性和维修性 验证的依据。
规定值是合同或研制任务书中规定的、装备期望达
到的合同指标,也是承制方进行可靠性和维修性设计的 依据。
基本概念
可靠性设计是通过预计、分配、分析、
改进等一系列可靠性工程活动,把可靠性定
量要求落实到产品的技术文件和图样中去,
从而形成产品的固有可靠性。
m:一般取0.3~0.7。m=0.1时,说明增长过程中,
基本没有采取改进措施; m=0.6 ~0.7时,说明 在增长过程中采取了强有力的分析和改进措施, 得到预期的最大增长效果 。
可靠性鉴定与验收试验
统计试验的一些基本概念
试验参数
θ1—MTBF检验的下限值 θ0—MTBF检验的上限值 d—鉴别比,d=θ0/θ1 α—生产方风险 Β—使用方风险
故障影响:指该故障模式对安全性、战备完好 性、任务成功率和维修保障等要求的影响,可 分为对自身、对上一级和最终影响三个等级。
危害度:指某种故障模式影响的严酷程度。
一般分为四级:
Ⅰ类(灾难性故障)—造成机毁人亡;
Ⅱ类(致命性故障)—造成机损人伤, 导致任务失败; Ⅲ类(严重故障)—造成人、机轻度损 伤,导致任务推迟或降级;
θR= θI (Tt / TI)m
式中: θR—产品应达到的MTBF(h); θI—产品增长前具有的MTBF(h); TI—增长试验前预处理时间(h); Tt—产品由θI增长到θR所需时间(h); m—增长率,0<m<1。
杜安模型参数的选取
θI:一般为产品可靠性预计值(θp)的10%~30%。
TI:当θp <200h时,取100h; 当θp>200h时,取0.5 θp。
串联模型—适应于非储备系统; 并联和混联模型等—适应于储备系统。
串联系统的可靠度为:
n
Rs=∏Ri
i=1
并联系统的可靠度为:
n
Rs=1-∏(1-Ri)
i=1
基本可靠性模型
基本可靠性模型用于估计产品的维修及保障 要求。系统中任一单元发生故障后,都需要维修
和更换,故而可以把它看成度量使用费用的一
种模型。 基本可靠性模型是一种全串联模型,即使存 在冗余单元,也都按串联处理。所以,储备单元 越多,系统的基本可靠性越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