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二则(原卷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第21课《庄子二则》课件(共55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李白用诗的语言,
上李邕
描述了《庄子》中的 大鹏形象。他借助这
李白
一形象,表达了一飞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冲天、一鸣惊人的高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远志向,以及不被世 俗认同的伤感,并希 望得到像李邕这样的
世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名士的赏识与引荐。
一词多义
息
以
去以六月息者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大风) 去以六月息者也 (凭借) (气息)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用)
通假字
北冥有鱼
“冥”同“溟”,海。
其正色邪
“邪”同“耶”,表示疑问语气。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拓展阅读
李白一生常以大鹏自比,下面这首《上李邕》,是他 写给当时德高望重的名士、北海太守李邕的。结合注释,并 查阅工具书,说说诗人借助大鹏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诗文朗读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节奏划分 给下列句子正确划分节奏。
其 翼/若 垂 天 之 云 海 运/则 将 徙 于/南 冥 抟 扶 摇 而 上 者/九 万 里 去/以 六 月 息 者 也 生 物 之 以 息/相 吹 也 其 远/而 无 所 至 极 邪 其 视 下 也 , 亦 若 是/则 已 矣
桐树下谈谈学问,或往田野上散步。一个历史上最 有名的辩论,便是在他们散步时引起的……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朗读检测 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天然形 成的水池。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
《散文两篇》(原卷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第16课《散文两篇》一、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生命之芯①庭院的上空是一架纵纵横横的葡萄藤。
初春时节,昏睡的葡萄藤醒了,它们先是睁开一粒粒紫红色看似惺忪的叶芽。
不久,叶子便很快毛茸茸地伸展开了。
它们很快就把庭院里的阳光剪得支离破碎斑斑驳驳,不到半月,院子的上空就一片摇曳的苍翠,连一片金黄阳光也漏不下来。
清风徐徐地一摇,几片碎碎的阳光偶尔从叶缝间掉落下来,但那是稍纵即逝的,像梦的碎片一样。
②我是十分喜爱这些张张扬扬的葡萄叶子的。
清晨推窗一望,绿叶田田,满眼碧绿的饱满苍翠,让人感觉到了新一天的爽朗和清新。
③暮秋时节,满藤的叶子都已枯黄了,飒飒秋风一吹,便不停有三三两两的叶子从藤架上飘飘扬扬地凋落下来,落在庭院里、墙角和台阶上,像一只只再也不能飞的蝴蝶。
这时,素爱清爽的妻子便不得不时时清扫那些落叶。
但那落叶总像扫不尽似的,往往清晨刚刚扫过,但中午或傍晚时就又落了厚厚一层,有时一天扫了五遍,但还总是扫不净,仿佛你一转身它就又落下了。
④妻子也想了许多的办法,费尽了周折,院子里却落叶依旧,这让妻子又气恼又无奈。
这情景往往一直要到落雪时才能结束。
⑤去年的中秋,满架的葡萄又变紫了。
剪摘葡萄时,妻子不是挑紫透的先摘,把那些没有熟透的葡萄串子留着,而是一次全早早摘了,不论有没有熟透,摘得一串不留。
妻子说,葡萄摘尽了,叶子落得就快,就不用像往年那样总是扫叶子了。
⑥果如妻子所说的那样,葡萄摘下后三四天,满架的叶子一下子就黄了,然后开始汹涌地凋落,一夜的工夫,庭院里就落了厚厚的一层,那些叶子显得十分憔悴,有的叶脉还青着,只是叶缘黄卷了一些,但却早早地凋落了。
⑦不到半月,葡萄藤上的叶子竟全落尽了,只剩下那些灰黑的老藤和那些褐色的新条在庭院上空寂寂地缱绻着。
偶尔飞来三两只鸟雀,怔怔地栖落在上面,然后啁啾几声就怏怏地飞走了。
⑧难道作物也有它们自己的灵魂吗?它们在泥土和风雨中生长。
它们萌芽、抽叶、开花,全都是为了自己的果实,果实是它们生命的灯芯,一旦果实夭折了,它们的生命也就夭折了;一旦果实夭折了,它们的岁月也就黯淡了,无论这世界还多么美好,无论岁月还多么漫长,但它们却已走到了自己生命的秋天里。
《消息二则》(原卷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第1课《消息二则》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书香过大年,____________徐忠彪①大众网日照2月8日讯(记者张丽)鸡年春节不少日照市民选择了到图书馆读书作为度过春节的新方式。
据统计,8日当天,日照图书馆累计入馆人次千余人。
②春节假期,除了购物与旅游外,静下心来阅读书籍正成为不少人的休闲选择,而日照图书馆随着开馆后迎来的首个春节假期,更是点燃了日照市民们的阅读热情。
8日下午,记者在市图书馆看到,一楼大厅悬挂着一串串红红的灯笼为图书馆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无论是在图书馆一楼还是三楼,各个阅读区的读者都不少。
尤其是在三楼的成人阅读区,大片的阅读休息区域被市民“占领”。
③“孙女的爸妈上班,我带着孙女来看书。
”在儿童阅读区,65岁的宋进尚正在陪着4岁的小孙女读书。
宋进尚告诉记者,假期还是要把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他希望带着孙女从小多培养爱阅读的好习惯,来图书馆看看书多学知识。
④“今年老师给我们布置了读书任务,列下很多名单,正好可以来图书馆借书了。
”今年正在日照开发区兰州路小学读三年级的陈祥鹏还是第一次到图书馆,找到要借的图书,陈祥鹏迫不及待地在少年阅读区外的休息椅上津津有味地读起来:《神秘岛》《吹牛大王历险记》《永远讲不完的故事》……陈祥鹏的父亲告诉记者,从明天开始就要带儿子四处走亲戚串门,这样儿子就可以在走亲戚之余,灵活利用时间多读课外书。
⑤春节假期,市民的读书热情高涨。
据了解,为了满足市民阅读需求,鸡年春节日照图书馆春节假期持续开馆,同时还特意新上架了金庸、古龙等武侠全套图书。
在图书馆三楼阅读区工作的人员张金花,一边整理着新上架的图书,一边忙着在入口处随时做引导。
张金花告诉记者,因为春节从腊月二十九到正月初二,连续三天加班,这也是她第一次大年初一没有给亲戚朋友拜年。
得知是记者正在采访,张金花特意跟记者嘱咐道,“很多人会在书上乱写乱画”,她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市民文明读书、文明借书,尤其是一些图书馆的条例规定,建议市民在借阅之前仔细了解。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庄子是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课文原文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知识点一、作者简介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
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的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的思想主要保存在《庄子》一书中。
《庄子》中的文章以独特的艺术造诣绝响于先秦诸子作品之中,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二、课文翻译北冥有鱼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注释冥:同“溟”,海。
下文的“南冥”指南海。
鲲:大鱼名。
鹏:大鸟名。
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垂:悬挂。
译文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作鲲。
鲲的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作鹏。
鹏的脊背,不知道几千里;当它振翅而飞时,它的翅膀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原文: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人教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第6单元21. 《庄子》二则ppt

____你__本__来__就__不__是__鱼__,__你__不__知__道__鱼__的__快__乐__,__是__完____ ____全__可__以__肯__定__的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素养专项练
______示__例__:__邯__郸__学__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有__个__燕__国__人__到__赵__国__都__城__邯__郸__去__,__看__到__那__里__人__的__走__路____ __姿__势__优__美__,__就__跟__着__人__家__学__。__结__果__不__仅__没__学__会__邯__郸__人__的__走____ __法__,__反__而__忘__记__了__自__己__以__前__的__走__法__,__只__好__爬__回__了__燕__国__。______ ______生__搬__硬__套__,__一__味__机__械__模__仿__,__不__仅__学__不__成__,__反__而__会__丧____ __失__原__有__的__技__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知识优化练
请同学们看《典中点》第77页第7-9题。
7. 解释下列加点词。
(1)既• 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既然 ) (2)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在 )
•
(3)是鱼之乐也( 的 )
•
(4)鲦鱼出游从容( 不慌不忙,悠闲舒缓 )
••
课内知识优化练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庄子》二则 课件

引用《齐谐》之言,写大鹏迁徙南冥的气势——
乘风而起,击水三千,扶摇九万。 第三层:从“天之苍苍”到结尾, 作者仰观苍天,拟想大鹏俯瞰大地,
3.运用夸张、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营造 了雄浑开阔的意境。写鹏鸟南飞“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九万里”是夸张,鹏的翅膀比作天边 的云是比喻。
人教部编 版八年 级语文 下册《 庄子》 二则 课 件
人教部编 版八年 级语文 下册《 庄子》 二则 课 件
李白一生常以大鹏自比,下面这首《上李邕》, 是他写给当时德高望重的名士、北海太守李邕的。 结合注释,并查阅工具书,说说诗人借助大鹏的 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状元成(才路 课本118)
人教部编 版八年 级语文 下册《 庄子》 二则 课 件
人教部编 版八年 级语文 下册《 庄子》 二则 课 件
振奋,这里指 用力鼓动翅膀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悬挂 的 鹏的背,不知道有几千里长; 奋起而飞时,它的翅膀像悬 挂在天空的云。
人教部编 版八年 级语文 下册《 庄子》 二则 课 件
1.“鲲鹏”Leabharlann 高飞九万里,能从北海飞到南海,但必须借助 “海运”“扶摇”,意在说明什么?
鲲鹏展翅高飞,必须有所倚,旨在说明世间万 物都要凭借外力才能活动,从而回答了“逍遥”要 有所依凭。
2.文中引用《齐谐》的话有什么作用?
借《齐谐》一书的话来证明对鹏的描 写是真实可信的。
人教部编 版八年 级语文 下册《 庄子》 二则 课 件
部编八下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原卷版)

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一、填空题1.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1)北冥有鱼________(2)其名为鲲________(3)海运则将徙于南冥________(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________二、选择题2.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其/翼若/垂天之云B.其翼/若/垂天之云C.其翼/若垂/天之云D.其翼若/垂天/之云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B.其.翼若垂天之云C.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D.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4.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中的鲲、鹏寄托着作者的思想,使人不知不觉进入他所创造的意境,受到感染。
B.文章开头写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遨游太空,想象十分奇特。
写鹏的南徙,一“击”,一“抟”,“三千里”“九万里”,“扶摇”直上,意境壮阔。
C.文中写鹏鸟南飞“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是夸张,这样写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D.丰富的想象使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中的“海运”指的是航海运输。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这次语文考试,我们班不及格的人数总算减少了近一倍。
B.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开幕式上指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C.一些不自觉的游客,将用过的垃圾随手扔在树林里、草丛中,给美丽的风景抹上不和谐的色彩。
D.随着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出现在街头巷尾,使乱停乱放、直接骑回家甚至恶意破坏等诸多不文明现象也层出不穷。
6.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难怪有人说,小小的“冰墩墩”,承载着大使命。
①北京冬奥会上的中国文化元素无处不在。
①因为它所代表的亲和与热情、友好与自信,也在向世界讲述着一个真实可信的中国。
①从会徽到吉祥物,从奖牌到体育图标,北京冬奥会的系列设计,无不映射着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多姿多彩。
中考课内文言文基础重点拓展真题《庄子》二则(原卷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经典练习基础知识积累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北冥.(míng)鲲.(kūn)羽翼.(yì)B.迁徙.(xǐ)尘埃.(āi)濠.梁(háo)C.遵循.(xún)汝.辈(rǔ)抟.扶摇(tuán)D.齐谐.(xiè)鹏.鸟(péng)正色邪.(yé)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海水运动)B.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盘旋飞翔)C.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完全,肯定(是这样)】D.请循.其本(遵循)3.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北冥有鱼B.其翼若垂天之云C.子固非鱼也D.我知之濠上也4.下列子中“之”的意思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A.鹏之.徙于南冥也B.其翼若垂天之.云C.子之不知鱼之.乐D.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怒.而飞B.海运则将徙.于南冥C.鲦鱼出游从容..D.请循.其本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B.其远而无所至极邪.C.《齐谐》者,志怪.者也D.南冥者,天.池也7.下列对句子特殊句式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南冥者,天池也。
(判断句)B.去以六月息者也。
(判断句)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倒装句)D.是鱼之乐也。
(判断句)8.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B.安知/我不知/鱼之乐C.子/固非/鱼也D.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9.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翻译:你并不是鱼,你没法儿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肯定的!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翻译: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比生命还宝贵的。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课件(53张PPT)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文言积累
【古今异义】
天池(古义:天然形成的水池 今义:高山湖泊名) 安(古义:怎么 今义:安全) 子(古义:对人的尊称 今义:孩子,儿子)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文言积累
深入探究——疏通文义
海水运动
天然形成的水池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
记载
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 南方的大海是一个天然的大池子。《齐谐》这本书,是记载一些 怪异事情的书。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疏通文义
山野中农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 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表示选择
这样
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活动着的生物都因为风吹 而运动。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 呢?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一词多义】
其正色耶:连词,表示选择 其
不知其几千里也:代词,代鲲
怒而飞:副词,大约 而
其远而无所至极耶:连词,表承接
去以六月息者也:凭借 以
生物之以息相吹:用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文言积累
【词类活用】 北冥有鱼(同“溟”,海)
其正色邪(同“耶”语气词,呢、吗)
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第21课《庄子》二则+课件(共37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 庄 子 》 二 则
庄子(约前369一前286)
名周,战国时宋国人。
作 他 继 承 并 发 展 了 老 子 的 思 想 , 为 道 家
者 学派的重要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 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 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
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庄__子__·__逍__遥__游_》,《庄子》是_战__国__中
期_庄__子__及其后学所著。《逍遥游》是《庄子》的代
表篇目之一。庄子,名__周__,战国时期_道__家__学派的
代表人物。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___子__的哲学思想,世
人并称“老庄”。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清静无
道家的主要精神是崇尚自然,庄子对 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知其无
介 绍
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静无为。政治上主
张“无为而治”。
庄周梦蝶 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在花丛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感到十分快活和舒畅,已经完全忘记自己是庄周了。 但是,庄周突然醒来之后,惊惶不定之间疑惑是否蝴蝶变成了自 己。 到底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呢?
桥
一种白色的鱼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
安闲自由 这
怎么
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
2020新教材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21 《庄子》二则ppt精美公开课课件

文题解说
课件PPT
《北冥有鱼》节选自《庄子》内篇中的《逍遥 游》,题目是编者加的,取自文中的开头句。意 思是“北海中有一条鱼”,交代了文中所写的对 象。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节选自《庄子》外 篇中的《秋水》,题目是编者加的,取自文中的 开头句。题目交代了故事中的两个主要人物,以 及故事发生的地点。
课时目标
课件PPT
1.熟读课文,复述故事,积累常见的各种文言现象。 2.体会《庄子》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 丽的艺术特点。 3.学习庄子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初步鉴赏古代文言散 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作者档案
课件PPT
庄子(约前369—前286), 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 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 代表人物。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通过写庄子和惠子的 辩论,表现了两个人可以相互游玩、无拘无束的朋 友关系,及庄子与万物平等共生、与外界契合无间 的思想。
课堂小结
由这两则短文,我们可以看到《庄子》散 文的艺术特色:
第一, 想象奇幻; 第二, 构思巧妙; 第三, 善用寓言故事和比喻; 第四, 文笔时有幽默、诙谐之趣,时有汪 洋恣肆,浪漫主义风格。
课文解析 拓展延伸
你认为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 (1)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 (2)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前面说过,庄 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 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 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21 《庄子》二则

真题演练
(2019·河南)作者追述先帝三顾茅庐、自己临危受命和先 帝临终托孤三件事,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 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 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 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参考答案】
论辩技巧:先守后攻。 面对诸儒的诘难,诸葛亮神态自若,一一作答,是为守, 然而他又不甘于只是作答,每于答后发起攻势。 诸葛亮以大鹏自况,志在万里;将群儒比作群鸟,胸无 大志。接下去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人染沉疴,当用和药糜 粥。而不可用猛药厚味,说明刘备取胜尚需时日.又进一步 用事实论证说明自己的观点。
庄子当时和惠子一块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心情轻松愉悦, 因此当他看到水中游来游去的鱼时,就将自 己的主观感情 附着在鱼的身上,认为鱼很快乐。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 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正如王国维所说:“以我观物, 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一、概念
命题点 论辩技巧
论辩 : 又称辩论 , 是观点对立双方就某一 论题为批驳或说服对方而进行的言语交锋活动。
本文采用了 ________。
的论辩方法,十分巧妙地 了的
真题演练
下面文段中诸葛亮舌战群儒的论辩十分巧妙,请简要分析。
张昭等见孔明丰神飘洒,器宇轩昂,料道此人必来游说。 张昭先以言挑之曰:“昭乃江东微末之士,久闻先生高卧隆 中,自比管、乐。此语果有之乎?”孔明曰:“此亮平生小 可之比也。”昭曰:“近闻刘豫州三顾先生于草庐之中,幸 得先生,以为‘如鱼得水’,思欲席卷荆襄。今一旦以属曹 操,未审是何主见?”孔明自思张昭乃孙权手下第一个谋士, 若不先难倒他,如何说得孙权,遂答曰:“吾观取汉上之地, 易如反掌。我主刘豫州躬行仁义,不忍夺同宗之基业,故力 辞之。刘琮孺子,听信佞言,暗自投降,致使曹操得以猖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课 《庄子》二则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
庄子钓于濮(pú)水
庄子钓于濮(pú)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lè
i )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中笥(sì)而藏之庙堂之上。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中。
”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
【注释】①愿以境内累矣:希望把国内政事托付于你,劳累你了。
②巾:覆盖用的丝麻织品。
这里名词用作动词,用锦缎包裹。
③笥:一种盛放物品的竹器。
名词用作动词,用竹匣装。
④宁:宁愿⑤涂:泥,泥巴
1.庄子,名________,________时期的________,________学派的代表人物。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全.矣(____) (2)请循其本.
(____)
(3)楚王使.大夫(____) (4)持竿不顾.
(____)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4.《庄子钓于濮水》一文中,庄子用什么办法拒绝楚王之请?
5.结合两篇文章内容分析庄子令人欣赏的原因是什么?
二、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小题。
(甲)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
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乙)平原君欲封①鲁仲连,鲁仲连辞让再三,终不肯受。
平原君乃置酒。
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仲连寿。
鲁连笑曰:“所贵②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
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
”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
(选自《史记》)【注释】①封:封赏。
②贵:认为可贵。
即:如果。
6.(1)解释下面加横线的词。
①或谓惠子曰()
②非梧桐不止()
③是商贾之人也()
④递辞平原君而去()
(2)下列句中的“而”与“遂辞平原君而去”中的“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B.潭西南而望
C.乃记之而去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7.(小题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夫鵷鵮发于南海
8.翻译下面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陋室铭》)
(2)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仲连寿。
9.(甲)文庄子和(乙)文鲁仲连有什么相同的志趣?
三、文言文阅读
【甲】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yu ān chú ),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庄子》)
【乙】客有好佛者,每与人论道理①,必以其说驾之,欣欣然自以为有独得焉。
郁离子②谓之曰:“昔者鲁人不能为酒,唯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鲁人求其方,弗得。
有仕于中山者,主酒家,取其糟粕,以鲁酒渍之,谓人曰‘中山之酒也。
’鲁人饮之,皆以为中山之酒也。
一日,酒家之主者来,闻有酒,索而饮之,吐而笑曰:‘是余之糟粕也。
’今子以佛夸耀,可也;恐真佛之笑子窃其糟也。
”
(刘基《窃糟》)
【注释】①道理:这里指宋元道学、理学。
②郁离子:原为刘基所著的书名,这里借为作者自称。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搜于国.中(_____)(2)唯中山之人善.
酿千日之酒(_____)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2)今子以佛夸耀,可也;恐真佛之笑子窃其糟也。
12.甲乙两文都用巧妙的比喻来表意。
请你说说,乙文中的“糟粕”比喻什么?这个故事讽刺了什么样的人?
四、文言文阅读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
问其故,曰:“无所可用。
”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①。
”
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
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
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
先生将何处②?”
庄子笑曰:“周③将处夫材与不材之间……”
(选自《喻林》)
【注释】①终其天年:活到自然死亡为止。
②将何处:打算怎么做。
③周:指庄子自己。
1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
庄 子 行 于 山 中 见 大 木 枝 叶 盛 茂 伐 木 者 止 其 旁 而 不 取 也。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以.
不材得终其天年
(2)舍.
于故人之家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
16.阅读全文,请选出与本文主题不相符的一项( )
A .看问题不能僵化,应该根据事物发展变化的情况机动灵活地处理。
B .矛盾双方不是绝对对立的,在一定条件下是会互相转化的,所谓世事无绝对。
C .庄子为所有无用之材作辩护,这体现他消极避世的处世心态。
D .在材与不材之间作出判断抉择是劳神费心的,“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我们因顺其自然,在材与不材之间作出恰当的判断和选择,这已经是最接近自然大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