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二则(原卷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课 《庄子》二则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钓于濮(pú)水

庄子钓于濮(pú)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lè

i )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中笥(sì)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注释】①愿以境内累矣:希望把国内政事托付于你,劳累你了。②巾:覆盖用的丝麻织品。这里名词用作动词,用锦缎包裹。③笥:一种盛放物品的竹器。名词用作动词,用竹匣装。④宁:宁愿⑤涂:泥,泥巴

1.庄子,名________,________时期的________,________学派的代表人物。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全.矣(____) (2)请循其本.

(____)

(3)楚王使.大夫(____) (4)持竿不顾.

(____)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4.《庄子钓于濮水》一文中,庄子用什么办法拒绝楚王之请?

5.结合两篇文章内容分析庄子令人欣赏的原因是什么?

二、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小题。

(甲)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

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乙)平原君欲封①鲁仲连,鲁仲连辞让再三,终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仲连寿。鲁连笑曰:“所贵②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

(选自《史记》)【注释】①封:封赏。②贵:认为可贵。即:如果。

6.(1)解释下面加横线的词。

①或谓惠子曰()

②非梧桐不止()

③是商贾之人也()

④递辞平原君而去()

(2)下列句中的“而”与“遂辞平原君而去”中的“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B.潭西南而望

C.乃记之而去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7.(小题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夫鵷鵮发于南海

8.翻译下面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陋室铭》)

(2)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仲连寿。

9.(甲)文庄子和(乙)文鲁仲连有什么相同的志趣?

三、文言文阅读

【甲】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yu ān chú ),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庄子》)

【乙】客有好佛者,每与人论道理①,必以其说驾之,欣欣然自以为有独得焉。郁离子②谓之曰:“昔者鲁人不能为酒,唯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鲁人求其方,弗得。有仕于中山者,主酒家,取其糟粕,以鲁酒渍之,谓人曰‘中山之酒也。’鲁人饮之,皆以为中山之酒也。一日,酒家之主者来,闻有酒,索而饮之,吐而笑曰:‘是余之糟粕也。’今子以佛夸耀,可也;恐真佛之笑子窃其糟也。”

(刘基《窃糟》)

【注释】①道理:这里指宋元道学、理学。②郁离子:原为刘基所著的书名,这里借为作者自称。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搜于国.中(_____)(2)唯中山之人善.

酿千日之酒(_____)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2)今子以佛夸耀,可也;恐真佛之笑子窃其糟也。

12.甲乙两文都用巧妙的比喻来表意。请你说说,乙文中的“糟粕”比喻什么?这个故事讽刺了什么样的人?

四、文言文阅读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①。”

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②?”

庄子笑曰:“周③将处夫材与不材之间……”

(选自《喻林》)

【注释】①终其天年:活到自然死亡为止。②将何处:打算怎么做。③周:指庄子自己。 1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庄 子 行 于 山 中 见 大 木 枝 叶 盛 茂 伐 木 者 止 其 旁 而 不 取 也。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以.

不材得终其天年

(2)舍.

于故人之家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

16.阅读全文,请选出与本文主题不相符的一项( )

A .看问题不能僵化,应该根据事物发展变化的情况机动灵活地处理。

B .矛盾双方不是绝对对立的,在一定条件下是会互相转化的,所谓世事无绝对。

C .庄子为所有无用之材作辩护,这体现他消极避世的处世心态。

D .在材与不材之间作出判断抉择是劳神费心的,“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我们因顺其自然,在材与不材之间作出恰当的判断和选择,这已经是最接近自然大道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