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氨气吸收

合集下载

气体吸收技术在氨气治理中的吸收液循环与效果评估

气体吸收技术在氨气治理中的吸收液循环与效果评估

气体吸收技术在氨气治理中的吸收液循环与效果评估氨气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工、制冷、医药等领域的重要产物。

然而,氨气的泄漏或排放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健康风险。

因此,为了有效治理氨气,气体吸收技术成为一种被广泛关注的方法。

本文将探讨气体吸收技术在氨气治理中的吸收液循环与效果评估,为氨气治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一、气体吸收技术在氨气治理中的原理气体吸收技术是一种通过溶液吸收气体中有害成分的方法。

在氨气治理中,吸收装置通常由吸收塔、循环泵、冷却器等组成。

氨气通过吸收塔与吸收液接触,溶解在液体中并发生化学反应。

吸收液循环是气体吸收过程的关键环节,它能增强吸收效果并延长吸收液的使用寿命。

二、气体吸收液循环的关键参数1. 气体吸收剂的选择选择适合氨气治理的吸收剂是气体吸收液循环的关键。

常用的吸收剂包括水溶液、化学溶剂等。

根据具体需求,我们可以选择相应的吸收剂来提高氨气的吸收效果。

2. 液体循环速度液体循环速度对吸收效果有直接影响。

通常情况下,较高的液体循环速度能够加快吸收液与气体的接触,提高氨气的吸收效率。

然而,过高的循环速度可能会导致能耗过高,这需要进行合理的平衡。

3. 温度与浓度控制在吸收液循环过程中,温度与浓度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适当的温度可以影响氨气在液体中的溶解度,而合理的浓度控制可以提高气液反应速率。

通过精确控制温度和浓度,可以优化氨气的吸收效果。

三、气体吸收液循环的效果评估1. 吸收效率评估吸收效率是评估气体吸收液循环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常通过测量气体输入和输出浓度的差异来计算吸收效率。

较高的吸收效率意味着更多的氨气被吸收,从而达到治理目的。

2. 损失评估损失评估是评价气体吸收液循环效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损失主要包括溢流、挥发以及与反应产品的损失等。

通过合理的装置设计和操作措施,可以降低损失并提高吸收液的循环利用率。

3. 经济性评估对于气体吸收液循环技术的应用来说,经济性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氨的吸收

氨的吸收
氨吸收实验(流程一)
一、实验原理
1、填料塔流体力学特性:
气体通过干填料层时,流体流动引起的压降和湍流流动引起的压降规律相一致。2、 Nhomakorabea质实验:
填料塔与板式塔内气液两相的接触情况有着很大的不同。在板式塔中,两相接触在各块塔板上进行,因此接触是不连续的。但在填料塔中,两相接触是连续地在填料表面上进行,需计算的是完成一定吸收任务所需填料的高度。填料层高度计算方法有传质系数法、传质单元法以及等板高度法等。总体积传质系数KYa是单位填料体积、单位时间吸收的溶质量。它是反映填料吸收塔性能的主要参数,是设计填料高度的重要数据。
四、数据处理
在流体力学和吸收数据项可看到自动记录的数据(或手工记录后填写的数据)。
在实验结果项(吸收系数)处可以看到自动计算的结果(点击键可自动计算),也可以把手工计算的结果填入数据栏中。
在数据曲线项可自动绘制出压降和空气速率的曲线。在完成计算后,点击键可自动绘制曲线。
填料参数:12×12×1.3[mm]瓷拉西环,a1—403[m-1],ε—0.764,a1/ε3—903[m-1]
尾气分析所用硫酸体积:1ml,浓度:0.00968N
上图是吸收实验装置界面,氨气钢瓶来的氨气经缓冲罐,转子流量计与从风机来经缓冲罐、转子流量计的空气汇合,进入吸收塔的底部,吸收剂(水)从吸收塔的上部进入,二者在吸收塔内逆向流动进行传质。
Vp—填料层体积[m3]。
△Ym—气相对数平均浓度差。
Y1—气体进塔时的摩尔比。
Ye1—与出塔液体相平衡的气相摩尔比。
Y2—气体出塔时的摩尔比。
Ye2—与进塔液体相平衡的气相摩尔比。
3、计算方法、公式:
(1)氨液相浓度小于5%时气液两相的平衡关系:

氨气冷凝吸收塔_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氨气冷凝吸收塔_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氨气冷凝吸收塔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氨气冷凝吸收塔是一种常用的工业设备,用于去除氨气中的杂质和废热,以提高氨气纯度和节能。

它通过将氨气与冷却水接触并进行化学反应,将废热转移给冷却水以实现冷凝效果,并利用吸收剂将杂质分子吸附并含溶于其中。

本文将对氨气冷凝吸收塔的工作原理、技术要点以及其优缺点进行详细阐述。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讲述。

引言部分首先介绍了文章的概述和目的,然后对文章整体结构做了简要说明。

接下来的章节涵盖了工作原理、实现技术要点、优缺点分析等内容。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主要观点和研究结果,并对未来研究和使用提出展望和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和解释氨气冷凝吸收塔的相关知识。

通过对工作原理的深入剖析,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氨气冷凝过程的基本原理以及吸收塔的构成和组成部件。

此外,本文还将重点讨论实现氨气冷凝吸收塔所需考虑的技术要点,并分析其优缺点及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工程师提供参考和启示。

以上是关于文章“1. 引言”部分的详细内容撰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 氨气冷凝吸收塔的工作原理:2.1 氨气冷凝过程的基本原理氨气冷凝是一种常见的物理吸收过程,用于将氨气蒸汽从废气中去除。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填料和吸收剂之间的接触,使废气中的氨气被吸收剂吸附并转化为液体形式。

此过程中涉及到质量传递和热传递。

在冷凝阶段,由于废气中的水蒸汽以及一部分其他溶质进入吸收塔后,遇到较低温度下的冷凝界面,并与吸收剂接触。

在接触过程中,水蒸汽和其他溶质被吸收剂迅速降温并逐渐转化为液体相。

同时,这些被吸附物从废气中转移到了吸收剂中。

2.2 吸收塔的基本构成和组成部件一个典型的氨气冷凝吸收塔包括以下主要部件:填料层、进口装置、出口装置、循环泵和循环器以及底板。

填料层是吸收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增加接触面积,促进废气和吸收剂的混合。

常见的填料包括泡沫塑料、陶瓷环和金属丝网等。

氨气吸收实验

氨气吸收实验

§1-9 氨气吸收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填料塔吸收的基本原理,学会操作填料塔。

2.掌握NH3 在水及空气中的分析方法和操作。

3.了解NH3 在水中吸收的特点,掌握控制重点。

4.学会吸收塔物料衡算及吸收系数的计算和相应的数据处理。

二、药品和仪器NH3 吸收装置,NH3 钢瓶(带减压阀),移液管(1ml、10ml),容量瓶(100ml,2 支),量筒(50ml),HCl(0.1M/l,0.0001M/l),甲基红指标剂,乙醇,酸式滴定管。

三、实验原理及方法使混合气体与适当的液体接触,气体的一个或几个组份便溶于该液体内而形成溶液,不能溶解的部分则保留在气相中,于是混合气体的组份得以分离,这种利用各组份在液体中溶解度不同而分离气体的操作称为吸收,气液中吸收相的浓度构成动力部分,两相的界面、气膜、液膜构成阻力部分,为直观起见,这里以NH3 为例介绍单组份吸收。

操作中NH3 与空气混合,与水在吸收塔中逆流接触,在填料的表面,液体与气体充分接触,而在液体内与混合气体中的NH3 的浓度为NH3由混合气中向水中扩散提供了动力,NH3 分子有进入水中的趋势,但在相界面处,我们理想的认为存在两个停滞膜及气膜和液膜,而在停滞膜外液体气体充分湍动,浓度均匀,两个膜成为NH3 扩散的阻力源,由于NH3 易溶于水,故液膜阻力很小,则气膜阻力在总阻力中占主要部分,NH3 要克服气膜阻力进入水的内部以达到平衡的目的。

本实验进气浓度为y1,尾气浓度为y2,可由分析器测知:液体出口浓度可由出口液取样滴定测得,其余气体流速可由流量计设定,操作压力已知而平衡系遵循y*=0.9x且K G a与气相质量流速大体无关,故填料吸收系数K G a可求,传质单元数,传质单元高度边均可核算,在填料塔中,充分的接触面积由填料提供,所用的BX 填料有很好的比表面积,是效率很高的一种填料。

我们用的吸收设备,由填料塔和控制仪表、泵风机组成,泵和风机的流量由流量计控制,NH3 流量也由流量计控制,由流量配比,各控制点控制准确,设备配备在线分析器,能同时分析原料气和尾气浓度,准确、方便。

各种毒性气体的吸收

各种毒性气体的吸收

氨气:直接用水就可以,吸收,1体积水能溶解700体积氨气,盐酸、醋酸也可以,1体积盐酸溶解500体积氨气。

硫化氢:硫化氢是酸性气体,用碱性溶液吸收就可以。

1、实验室一般用硫酸铜吸收,也是鉴别硫化氢的一种方法,因为硫化铜是难容沉淀。

CuSO4+H2S=CuS(沉淀)+H2SO42、氢氧化钠溶液2NaOH+H2S=Na2S+2H2O(被吸收的硫化氢气体通常为少量)甲硫醇:工业生产中甲硫醇尾气的处理技术有碱吸收法,分子筛吸附法,焚烧法,催化氧化法等。

传统的碱吸收法是将甲硫醇尾气直接通入碱液内,在碱液中加入适量助溶剂,由于吸收后生成的甲硫醇钠废液无法回收进而造成二次污染。

催化氧化法是将甲硫醇尾气通过强氧化剂如H2O2,HNO3,KMnO4等将甲硫醇氧化。

此法有利于高浓度尾气的处理并可回收副产物。

甲胺:一种含氨和甲胺尾气吸收方法,使用分上、下两段的吸收塔,含氨和甲胺的尾气从吸收塔底部进入,先经吸收塔下段顶部喷淋而下的甲醇吸收,经吸收塔下段吸收后的气体再经吸收塔上段顶部喷淋而下的水吸收,经吸收塔上段吸收后的气体由吸收塔上部排出。

甲胺性质:分子式: CH3NH2类。

苯酚:显弱酸性,乙酸(气体):可由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来吸收。

吲哚:吲哚是吡咯与苯并联的化合物。

又称苯并吡咯, 吲哚浓时具有强烈的粪臭味,扩散力强而持久;高度稀释的溶液有香味,可以作为香料使用。

其外观呈无色或浅黄色片状结晶。

有特殊气味。

露置空气中或见光色即变红并树脂化,溶于热水、热乙醇、乙醚、苯。

能随水蒸气同时挥发。

吲哚是一种亚胺,具有弱碱性, 在强酸的作用下可发生二聚合和三聚合作用.。

GY-BZB-082 氨气吸收系统操作规程

GY-BZB-082 氨气吸收系统操作规程

1.目的:保障操作人员正确操作设备。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指导本公司氨气吸收设备的正确操作。

3.职责:负责氨气吸收系统的操作。

4.工作程序:4.1.氨气吸收系统操作流程:4.1.1.检查各阀门开关状态;直排阀在关闭状态,一、二级进气阀门、排气阀们处于开状态,先打开冷却水回水阀门,再打开冷却水进水阀使循环水接通。

4.1.2.检查一级、二级水箱水位,水位不低于最低液位指示线;4.1.3.启动一级喷射泵开关按钮,二级喷射泵开关按钮;为防止喷射泵启动冲击使管道震动,启动喷射泵前将水泵的出口阀门处于半开状态,启动后全部打开;4.1.4.设备启动后应经常检查运行情况。

定时测量水箱氨水浓度,浓度达到要求及时排放。

4.2.喷淋塔转换至氨气吸收流程:4.2.1.当一级吸收水箱的氨水的吸收浓度达到8%以上是打开一级吸收系统氨水排放阀,将氨水排放到氨水储存池;待氨水排放至低液位后关闭排放阀;4.2.2.启动一级水箱补水泵,将二级水箱氨水排至一级水箱,待一级箱水位至高液位后关闭补水泵;4.2.3.打开喷淋塔至二级水箱补水阀,将喷淋塔的喷淋液输送二级水箱,到待2号箱补水至高液位时关闭补水阀门;4.2.4.每天喷淋塔内氨水排至吸收系统再次吸收转换3次;4.2.5.吸收水箱补水应有人在现场监视,防止补满水后过补将吸收水箱涨破造成系统损坏和发生安全事故,或者随尾气进气管进入MOCV造成外延设备损坏。

4.3.设备维修维护步骤:4.3.1.设备停机:首先将尾气进气主管道与排气主管道的连通阀门打开,使尾气系统的尾气处于直排状态。

然后停止一、二级喷射泵,停机后关闭所有的尾气进、排气阀门;4.3.2.排空:将尾气吸收水箱的液位控制的法兰打开使吸收水箱与大气相通,然后打开氨水排放阀门将箱内的氨水排放干净,再关闭排放阀门向箱内加水使箱内的气体排出后根据情况可进行维修。

4.4.注意事项4.4.1.运行时观察各水箱液位情况;4.4.2.巡查吸收系统水泵运行正常;4.4.3.若排放口监测数据不符合排放标准时,及时排放至水池再次处理,直至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4.4.4.操作时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禁止穿化纤衣服进入车间,(如手机、产生火花的物品等)请使用防爆手电。

氨气吸收剂

氨气吸收剂

氨气吸收剂
产品外观:
白色至浅灰色粉末状固体
产品组成:
本产品的组成为有机盐、金属氧化物、表面改性剂的混合物
产品介绍:
现在许多发泡制品都选择AC为发泡剂(约占80%),而AC在发泡过程中除了产生N2、CO等气体,还会产生少量的氨气,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会慢慢从制品中放出,同时还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甲酰胺。

因此,对发泡制品中氨气的去除在整个环保发泡市场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本产品为粉末状固体,用在发泡制品中工艺简单,可代替部分碳酸钙或滑石粉做填充剂用,只需适量添加即可。

去氨原理:
本产品的结构为多孔结构,其具有发达的孔穴,也是一种分子筛,具有吸附特性。

据研究,孔穴的直径为0.6-1.5nm,孔道的直径为0.3-1nm。

而NH4+-N 的直径为0.286nm,因此可以吸附氮氨。

而且添加适当的表面改性剂可以增加其分散性。

氨吸收实验实验报告-V1

氨吸收实验实验报告-V1

氨吸收实验实验报告-V1
实验报告:氨吸收实验
实验目的:
了解氨的性质和特点,并掌握氨气的吸收方法。

实验仪器和试剂:
氨气、烧杯、滴定管、热水、盛水的容器、饱和氯化钠溶液
实验步骤:
1. 取一只100毫升的烧杯,加入适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
2. 在烧杯的上方悬挂一个塑料袋,将塑料袋的下端塞入烧杯;
3. 打开氨气瓶,极缓慢地让氨气泄入烧杯内;
4. 当烧杯内氨气达到一定浓度时,将氨气通至塑料袋内;
5. 用滴定管分别向塑料袋和烧杯中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在一段时间内观察两者中溶液的变化;
6. 在实验结束时,将塑料袋取下,并将测定缓慢滴回烧杯中。

实验结果:
1. 在实验过程中,烧杯内产生了大量的气泡;
2.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塑料袋中溶液的颜色与烧杯中的有明显的不同,且含量较少;
3. 测定溶液的酸度时,烧杯中溶液的酸度明显高于塑料袋中的;
4. 在实验结束后,测定烧杯中的溶液时,酸度有所下降,与之前的数据有所不同。

实验分析:
1. 在实验中,由于氨气在通入塑料袋后,与饱和氯化钠溶液的反应速
度快于烧杯中,导致溶液的含量较少;
2. 实验结束后,由于烧杯中氨气排放的原因,烧杯中溶液的酸度有所下降;
3.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了氨的性质和特点,并且掌握了一种简单的氨气吸收方法。

实验总结:
本实验通过简单的装置和配置,以实践的方式深入了解到了氨气的基本特性和吸收方法,并且通过实验中的一步步操作,得出了相关的实验结果和结论。

实验结果和分析结果清晰有力地证明了实验的操作方法和结果的正确性。

通过实验,我们不仅收获了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023)氨吸收实验实验报告(一)

(2023)氨吸收实验实验报告(一)

(2023)氨吸收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报告:氨吸收实验实验目的•掌握氨吸收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解氨在不同条件下的吸收行为和规律•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实验原理•氨的吸收取决于气液相之间的质量传递,主要是通过氨分子在气相与液相之间的浓度差来实现的。

•实验采用填充式气液接触器,将氨气与吸收液进行气液传质接触。

•实验过程中,通过控制液相中的氢离子浓度和温度等条件,考察氨气的吸收效果。

实验步骤1.将实验装置清洗干净,通入氧气并保持常压,开启水泵将试验液填充至适当液位。

2.调整液体平台高度,使填充物表面与液面平行,再将填料物质加入到气液接触器中。

3.通入一定量的氨气,测量进出口气流量,并记录吸收液的pH值和温度等数据。

4.根据实验记录数据,计算氨的质量传递系数和氨的吸收速率等指标。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到:1.随着液相氢离子浓度的增大,氨的吸收效率逐渐提高,但随着浓度的进一步增大,吸收效果有所降低。

2.在相同液相氢离子浓度的情况下,氨的吸收效果受温度的影响较大,随着温度升高,气相氨浓度的下降速率逐渐加快。

结论与建议•氨的吸收效果取决于气液相之间的质量传递,随着液相氢离子浓度和温度的变化,氨的吸收效果也会产生一定变化。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控制吸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和增加氧气通量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氨的吸收效率。

实验优化与改进•实验装置的设计和填充物的选择等因素也对实验结果产生了影响,可以通过优化设计和合理选择填料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实验效率和精度。

•在实验过程中,应加强实验操作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遵守操作规程,防止产生污染和事故。

•最后,实验过程中还可以加入其他检测指标和条件等,进一步深入研究氨的吸收行为和机理,为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加准确的基础数据。

总结•通过本次氨吸收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氨气体在气液两相接触的情况下的物质传递规律和影响因素等基本原理和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不断总结实验数据,改善实验方法,提高实验质量和精度,为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氨气喷淋吸收塔的气速

氨气喷淋吸收塔的气速

氨气喷淋吸收塔的气速氨气喷淋吸收塔是一种常用的气体净化设备,主要用于处理氨气等有害气体。

在氨气喷淋吸收塔中,气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本文将从气速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调节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

我们来了解一下气速的定义。

气速指的是气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速度,通常用米/秒(m/s)或立方米/小时(m³/h)来表示。

在氨气喷淋吸收塔中,气速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气体与液体之间的传质传热效果,因此对于气体吸收效果的影响也很大。

气速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气体流量,即通过喷淋塔的气体流量的大小会直接影响气速。

当气体流量增大时,气速也会相应增大;反之,气体流量减小则气速降低。

其次是塔底面积,即喷淋塔底部的横截面积。

面积越大,气体通过的通道越多,气速越小;面积越小,则气速越大。

此外,气体的密度也会影响气速。

当气体密度增大时,气速减小;反之,气速增大。

调节气速是提高氨气喷淋吸收塔处理效果的关键。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调节气体流量来控制气速。

当需要提高气速时,可以增大气体流量;当需要降低气速时,可以减小气体流量。

此外,也可以通过调节塔底面积来实现对气速的调节。

增大塔底面积可以降低气速,减小塔底面积可以增大气速。

但需要注意的是,过大或过小的气速都会对气体的吸收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节。

除了气速的调节,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优化氨气喷淋吸收塔的设计。

例如,在塔内设置适当的填料可以增大气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提高传质传热效果;合理设计喷淋系统,使液体均匀地喷洒在填料上,避免出现液体堵塞或漏洒的情况;使用高效的吸收液体,提高气体的吸收效率等。

气速是氨气喷淋吸收塔中一个重要的参数。

合理调节气速可以提高气体的吸收效果,进而提高氨气喷淋吸收塔的处理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气速,并结合其他优化措施,以达到最佳的净化效果。

氨气填料吸收塔课程设计

氨气填料吸收塔课程设计

氨气填料吸收塔课程设计氨气填料吸收塔课程设计设计任务书1.设计题目本次设计任务为设计一座填料吸收塔,采用清水吸收混于空气中的氨气。

混合气体的处理量为2000m3/h,其中含氨为8%(体积分数),混合气体的进料温度为25℃。

要求排放气体中含氨低于0.05%(体积分数)。

2.操作条件1)操作压力:常压2)操作温度:20℃3)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8倍。

3.填料类型选择聚丙烯阶梯环填料。

4.设计内容1)确定设计方案并进行说明。

2)进行物料衡算。

3)计算吸收塔的工艺尺寸。

4)计算填料层压降。

5)简要设计液体分布器。

6)绘制液体分布器施工图。

7)计算吸收塔接管尺寸。

8)列出设计参数一览表。

9)绘制生产工艺流程图(A3号图纸)。

10)绘制吸收塔设计条件图(A3号图纸)。

11)对设计过程进行评述和有关问题的讨论。

目录前言1.水吸收氨气填料塔工艺设计方案简介1.1 任务及操作条件本设计任务为设计一座填料吸收塔,采用清水吸收混于空气中的氨气。

混合气体的处理量为2000m3/h,其中含氨为8%(体积分数),混合气体的进料温度为25℃。

要求排放气体中含氨低于0.05%(体积分数)。

2.工艺计算2.1 基础物性数据2.1.1 液相物性的数据2.1.2 气相物性的数据2.1.3 气液相平衡数据2.1.4 物料衡算2.2 填料塔的工艺尺寸的计算2.2.1 塔径的计算2.2.2 填料层高度计算2.2.3 填料层压降计算前言塔设备是炼油、石油化工、精细化工、食品、医药及环保等部门中使用量大应用面广的重要单元设备。

它广泛用于蒸馏、吸收、萃取、洗涤、传热等单元操作中,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

吸收操作是气体混合物分离方法之一,它是根据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一种溶剂中溶解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在化学工业中,经常需要将气体混合物中的各个组分加以分离,其主要目的是回收气体混合物中的有用物质,以制取产品,或除去工艺气体中的有害成分,使气体净化,以便进一步加工处理,或除去工业放空尾气中的有害成分,以免污染空气。

氨气吸收(清水)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2)精选全文

氨气吸收(清水)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2)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试设计一座填料吸收塔,采用清水吸收混于空气中的氨气。

混合气体的处理量为2200m3/h,其中含氨为8%(体积分数),混合气体的进料温度为25℃。

要求:氨气的回收率达到97% 。

(二)操作条件(1)操作压力:常压(2)操作温度:20℃(3)采用清水进行吸收,吸收剂的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5倍。

(20C°氨在水中的溶解度系数为H=0.725kmol/m3.kPa)(三)填料类型采用散装聚丙烯DN阶梯环填料。

50(四)设计内容(1)设计方案的确定和说明(2)吸收塔的物料衡算;(3)吸收塔的工艺尺寸计算;(4)填料层压降的计算;(5)液体分布器简要设计;(6)绘制液体分布器施工图(7)吸收塔接管尺寸计算;(8)设计参数一览表;(9)绘制生产工艺流程图(A3号图纸);(10)绘制吸收塔设计条件图(A3号图纸);(11)对设计过程的评述和有关问题的讨论。

目录1. 设计方案简介 (1)1.1设计方案的确定 (1)1.2填料的选择 (1)2. 工艺计算 (2)2.1 基础物性数据 (2)2.1.1液相物性的数据 (2)2.1.2气相物性的数据 (2)2.1.3气液相平衡数据 (2)2.1.4 物料衡算 (3)2.2 填料塔的工艺尺寸的计算 (4)2.2.1 塔径的计算 (4)2.2.2 填料层高度计算 (5)2.2.3 填料层压降计算 (8)2.2.4 液体分布器简要设计 (8)3. 辅助设备的计算及选型 (9)3.1 填料支承设备 (9)3.2填料压紧装置 (10)3.3液体再分布装置 (10)4. 设计一览表 (10)5. 后记 (11)6. 参考文献 (11)7. 主要符号说明 (12)8. 附图(工艺流程简图、主体设备设计条件图) (13)1.设计方案简介1.1设计方案的确定本设计任务为吸收空气中的氨气。

用水吸收氨气属易溶解的吸收过程,所以本次设计的吸收剂为清水。

实验四 氨气的吸收与解吸实验

实验四 氨气的吸收与解吸实验

实验四氨气的吸收与解吸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填料吸收装置的基本流程及设备结构;2. 了解气体流速与压强降的关系;3. 了解气体空塔气速和喷淋密度对总吸收系数的影响;4. 掌握吸收总系数K的测定方法;5. 掌握测定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的方法。

二、实验装置的特点测量流体力学性能是吸收实验的一项重要内容,填料塔流体力学特性包括压强降和液泛规律。

计算填料塔需用动力时,必须知道压强降的大小。

而确定吸收塔的气、液负载量时,则必须了解液泛的规律。

实验用空气与水进行,在各种喷淋量下,逐步增大气速,记录必要的数据直至刚出现液泛时止。

必须注意,不要使气速过分超过泛点,避免冲跑和冲破填料。

三、实验装置流程如图图1 XSGX—1 吸收与解吸实验装置流程图四、实验内容与步骤(一)填料塔流体力学特性的测定本项实验操作不要开动氨气系统,仅用水对空气进行操作。

1. 先开动供水系统。

首先打开出水端阀门,再慢慢打开进水阀,开动供水系统中的滤水器。

注意:如果在出水端阀门关闭情况下开进水阀,则滤水器可能超压。

2. 开动空气系统。

开动时要首先全开叶氏风机的旁通阀,然后再启动叶氏风机,风机启动后再通过关小旁通阀的方法调节空气流量。

否则风机一开动,系统内气速突然上升可能碰坏空气转子流量计。

3. 慢慢加大气速到接近液泛,使填料全面润湿一次,然后回复到预定气速再进行正式测定。

4. 正式测定时,固定某一喷淋量,测定某一气速下填料的压降,按实验记录表格记录数据。

5. 实验完毕,停机。

先全开旁通阀,待转子转速降下来以后再停机。

否则突然停机,气流突然停止,转子就会猛然摔下,打坏流量计。

(二)传质系数的测定1. 确定好操作条件(氨气流量、空气流量、喷淋量),准备好尾气分析器。

2. 开动水系统和空气系统,一切准备就绪后开动氨气系统。

3. 开动氨气系统。

弄清氨气自动减压阀的构造,开动时首先将自动减压阀的弹簧放松,使自动减压阀处于关闭状态,然后打开氨瓶瓶顶阀,此时自动减压阀的高压压力表应有示值。

氨吸收 工艺原理

氨吸收 工艺原理

氨吸收工艺原理
氨吸收工艺主要基于氨气与吸收剂之间的化学反应,该反应导致氨气转化为氨水或其他溶液。

常用的吸收剂包括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当氨气与水溶液中的吸收剂接触时,氨气分子会与吸收剂分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氨盐,这个过程被称为吸收。

这个反应是基于氨气和吸收剂之间的亲和力和化学反应来实现的,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废气处理效果好等特点。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氨气吸收后需要对吸收液进行再处理,以便回收氨气或处理废液,这可能会增加后续处理的复杂性。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相关技术人员。

1。

收集氨气的方法

收集氨气的方法

收集氨气的方法
首先,最常见的收集氨气的方法是通过向水中通入氨气,利用
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来进行收集。

在实验室中,可以使用气体收集
瓶或气体瓶来收集氨气。

首先将氨气通入装有水的收集瓶中,氨气
会在水中溶解,形成氨水。

当收集瓶中的氨气充分溶解后,可以用
橡皮塞封闭瓶口,然后将瓶口浸入水中,将氨气收集瓶倒置,这样
就可以将氨气收集起来。

其次,还可以利用氨气的相对密度较大的特点,使用向下排空
气的方法来收集氨气。

在实验室中,可以使用气体收集瓶或气体瓶
来进行收集。

首先将氨气通入收集瓶中,然后将收集瓶倒置,这样
氨气就会向下排空气,从而在收集瓶中积聚起来。

另外,还可以利用化学吸附剂来收集氨气。

在工业生产中,常
常使用氧化铜、硫酸铜等化学吸附剂来收集氨气。

这些化学吸附剂
可以与氨气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相应的化合物,从而将氨气吸附下来。

此外,还可以利用冷凝法来收集氨气。

在实验室中,可以使用
液氮或干冰醇浴来进行氨气的冷凝收集。

首先将氨气通入冷凝瓶中,
然后将冷凝瓶放入液氮或干冰醇浴中,使氨气在低温下冷凝成液体,从而进行收集。

总的来说,收集氨气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合适的方法进行收集。

在进行氨气收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氨气泄漏造成危险。

希望以上介绍的方法能够对大家有所
帮助。

吸收氨氮气体设计方案简介_secret

吸收氨氮气体设计方案简介_secret

吸收氨氮气体设计方案简介(一) 方案的确定1在化学工业中,经常需要将气体混合物中的各个组分加以分离,其主要目的是回收气体混合物中的有用物质,以制取产品,或除去工艺气体中的有害成分,使气体净化,以便进一步加工处理,或除去工业放空尾气中的有害成分,以免污染空气。

吸收操作是气体混合物分离方法之一,它是根据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一种溶剂中溶解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氨是化工生产中极为重要的生产原料,但是其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对于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都会造成破坏和污染,因此,为了避免化学工业产生的大量的含有氨气的工业尾气直接排入大气而造成空气污染,需要采用一定方法对于工业尾气中的氨气进行吸收,本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是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填料吸收塔吸收的方法来净化含有氨气的工业尾气,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设计采用填料塔进行吸收操作是因为填料可以提供巨大的气液传质面积而且填料表面具有良好的湍流状况,从而使吸收过程易于进行,而且,填料塔还具有结构简单、压降低、填料易用耐腐蚀材料制造等优点,从而可以使吸收操作过程节省大量人力和物力。

本方案选用聚丙烯阶梯环作为填料设计填料塔,规格为50mm ×25 mm ×1.5 mm ,其主要参数如下:填料类型 公称直径 DN/mm 外径×高×厚 比表面积 at (m2/m3) 空隙率/% 个数n/m -3堆积密度(kg/m 3) 干填料因子m -1塑料阶梯环5050×25×.5114.292.7107405408143经吸收后的混合气体出口 清水入口二) 工艺流程图及说明:在该填料塔中,氨气和空气混合后, 经由填料塔的下侧进入填料塔中,与从 填料塔顶流下的清水逆流接触,在填料 的作用下进行吸收。

经吸收后的 混合气体入口 混合气体有塔顶排除,吸收了氨气的水 有填料 塔的下端流出。

(如右图所示) 吸收氨气后的液体出口四 工艺计算(一)基础物性数据 1 液相物性数对低浓度吸收过程,溶液的物性数据可近似取纯水的物性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型氨气吸收
氨气吸收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领域。

本文将重点介绍小型氨气吸收技术及其应用。

一、小型氨气吸收技术概述
小型氨气吸收是一种将氨气从气体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它通常通过将氨气溶解在溶剂中来实现。

常用的溶剂包括水、酸性溶液和有机溶剂等。

小型氨气吸收设备通常由吸收塔、冷却器、泵和分离器等组成。

氨气在吸收塔中与溶剂接触,通过物理吸收或化学反应的方式将氨气从气相转移到液相。

然后,通过冷却器将溶剂中的氨气冷凝成液体,再通过泵将液体氨气送入分离器进行分离,最终得到纯净的氨气。

二、小型氨气吸收的应用
1. 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小型氨气吸收技术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化肥生产过程中,氨气是重要的原料之一。

通过小型氨气吸收技术,可以从废气中回收氨气,提高资源利用率。

此外,小型氨气吸收还可以用于煤气净化、石油化工、冶金等领域,有效去除废气中的氨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氨气是一种对环境有害的气体,其排放会对大气和水体造成污染。

小型氨气吸收技术可以用于处理工业废气和污水中的氨气。

通过将氨气溶解在溶剂中,可以有效地将氨气从废气或污水中去除,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小型氨气吸收技术还可以用于处理养殖废水中的氨气,提高养殖业的环境可持续性。

三、小型氨气吸收技术的优势
1. 高效性能
小型氨气吸收技术具有高效的氨气去除能力。

通过合理设计吸收塔和优化操作条件,可以实现高效的氨气吸收效果。

2. 灵活性
小型氨气吸收设备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适用于空间有限的场所。

同时,小型氨气吸收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气体组分和处理要求进行调整和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3. 经济性
相比于大型氨气吸收设备,小型氨气吸收设备投资成本低,运行成本也相对较低。

这使得小型氨气吸收技术在中小型企业和个体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四、小型氨气吸收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气体处理技术的不断创新,小型氨气吸收技术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未来,小型氨气吸收设备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操作更加简便。

同时,新型溶剂和吸收剂的研发将
提高氨气吸收效率和选择性,进一步降低处理成本。

小型氨气吸收技术在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合理设计和优化操作条件,小型氨气吸收设备可以高效地去除氨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相信小型氨气吸收技术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