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灌溉制度表
第三部分 作物灌溉制度
计0
划 湿 润 土 层 含 水 量 M3/亩
Wmin
Wmax
中下 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出苗
幼苗
结蕾
结铃
吐絮
渗 入 土 层 的 降 雨 量
M3/亩
第四步 绘制由于计划湿润层增加
而获得的水量
m 667n(H2 H1)
m 667 (H2 H1) '
开花结铃期 0.6~0.8m
孕穗期 0.5~0.6m
抽穗期 0.6~0.8m
吐絮期 0.6~0.8m
抽穗期 0.6~0.8m
灌浆期 0.8~1.0 m
灌浆期 0.8m
土壤适宜含水率
• 随以下因素而变化
–作物种类(耐旱作物和品种、水稻等) –生育期的需水特点(棉花、果树RDI) –土壤性质 –含盐状况 –需通过试验确定
35~45
40~50
有效降雨入渗量 P0
P0=P-P地表径流-P渗
P为设计降水量
有效降雨入渗量 P0
• (1)设计降水量
–对当地多年降水资料进行频率分析,按25%、50%、 75%的降水保证率(指多年期间降水量能够得到充 分满足的机率,与"灌溉设计保证率"类似)选定三 个降水典型年,根据典型年中的降水量、降水分布 情况,设计不同保证率条件下的降水量及其出现的 时间。
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
冬小麦、棉花、玉米各生育期较典型的计划湿润层深度
冬小麦
生育期
计划湿润 层深度
幼苗期 0.3~0.4m
分蘖期 0.4~0.5 m
拔节期 0.5~0.6m
棉花 玉米
(完整版)经济作物灌溉制度
(完整版)经济作物灌溉制度棉花的节⽔⾼效灌溉制度1、棉花的地域分布我国棉花产地分布很⼴,但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中、西北与华东地区。
形成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和西北内陆棉区,为我国三⼤棉区。
(1)黄河流域棉区位于长江流域棉区以北,河北内长城以南,⼤约北纬34度~40度之间。
包括:河北长城以南、⼭东、河南(除南阳和信阳地区)、⼭西南部、陕西关中、⽢肃陇南、江苏及安徽的淮河以北、北京和天津地区等。
本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候区,棉花⽣长期间(4~10⽉)平均温度19~22摄⽒度,⼤于或等于15摄⽒度积温3500~4000摄⽒度,⽆霜期180~230天,年降⽔量500~800mm,年⽇照时数2200~2900⼩时。
春秋⽇照充⾜,⽔热条件适中,有利于棉花⽣长发育和吐絮。
降⾬集中在7~8⽉。
常有春季初夏连旱,播前需重视贮⽔灌溉。
秋季降温较快,不利于秋桃成熟和纤维发育。
⼟壤以壤质的潮⼟为主,海河平原地势低,滨海地带盐碱地较多,⼤多数⼟壤适于植棉。
本区⽔热条件适中,春秋⽇照充⾜,有利于棉花早发稳长和吐絮,但⾍害及枯黄萎病较重,适宜栽培中早熟陆地棉,实⾏⼀年⼀熟或粮棉两熟套种。
(2)长江流域棉区主要分布在北纬25度以北,秦岭、淮河及苏北灌溉总渠以南,川西⾼原以东地区。
包括:浙、沪、赣、湘、鄂,苏皖淮河以南,四川盆地,河南的南阳和信阳地区,以及陕南和滇、黔、闽三省北部等地区。
本区属亚热带湿润⽓候区,热量条件较好,4~10⽉平均温度21~24摄⽒度,⼤于或等于15摄⽒度积温4000~5500度,⽆霜期220~300天,年降⽔量800~1200mm,年⽇照时数1200~2400⼩时。
春季和秋季多阴⾬,常有伏旱。
⼟壤在平原地区以潮⼟和⽔稻⼟为主,肥⼒较好;丘陵棉⽥多为酸性的红壤、黄棕壤,肥⼒较差;沿海有⼤⽚盐碱⼟。
适宜栽培中熟陆地棉。
实⾏粮棉套种,⼀年两熟或多熟。
(3)西北内陆棉区位于六盘⼭以西,⼤约北纬35度以北、东经105度以西。
灌溉制度计算
6月11日 6月18日
6月28日 7月5日
7月25日 7月31日
4月5日 4月15日
5月20日 5月31日
6月15日 6月25日
7月5日 7月15日
7月25日 8月5日
8月20日 8月31日
5月10日 5月20日
5月25日 6月5日
6月20日 6月30日
7月11日 7月20日
5月10日 5月20日
6月1日 6月10日
冬小麦0.07 春小麦
0.07 0.07
玉米
系列4
系列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系列0.605
0.05 0.05
系列7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7 0.07 0.07 0.07 0.07 0.07 0.07 0.07 0.07 0.07 0.07 0.07 0.07 0.07 0.07 0.07 0.07 0.07 0.07 0.07 0.07 0.07 0.07 0.07 0.07
4月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9月17日 9月18日 9月19日 9月20日 9月21日 9月22日 9月23日 9月24日 9月25日 9月26日 9月27日 9月28日 9月29日 9月30日 10月1日 10月2日 10月3日 10月4日 10月5日 10月6日 10月7日 10月8日 10月9日 10月10日 10月11日 10月12日 10月13日 10月14日 10月15日 10月16日 10月17日 10月18日 10月19日 1100月 月2201日 日0.6 10月22日0.5 10月23日 10月24日0.4 10月25日 10月26日0.3 1100月 月2278日 日0.2 10月29日0.1 10月30日 10月31日 0 11月1日 11月2日 11月3日 11月4日 11月5日 11月6日 11月7日 11月8日 11月9日 11月10日 11月11日
灌溉制度的计算
一、灌溉制度的计算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规范》(GB50288-1999)规范,使用水量平衡图解法确定旱作物的灌溉制度。
a ET M K P W W W T t -+++=-00式中 t W ——时段末土壤计划湿润层内的储水量(23hm /m mm 或)0W ——时段初土壤计划湿润层内的储水量(23hm /m mm 或)T W ——由于计划湿润层增加而增加的水量()]d hm /(m ([m m 23⋅或)0P ——土壤计划湿润层内保存的有效降雨量(23hm /m mm 或)K ——时段t 内的地下水补给量(23hm /m mm 或)M ——时段t 内的灌溉水量(23hm /m mm 或)ET ——时段t 内的作物需水量(23hm /m mm 或)二、旱作物播前的灌水定额1M 计算。
一般可按下式计算: )(10000max 1θθ-=H M式中:H ——计划湿润层深度(m )max θ——允许最大土壤体积含水率(33m /m )0θ——灌前计划湿润层深度内土壤平均体积含水率(33m /m )根据所给资料,可以得到播前灌溉定额为)m m (5.50%)50%5.50%75%5.50(4.01000)(10000max 1=⨯-⨯⨯⨯=-=θθH M播前灌水的目的在于保证作物种子发芽和出苗所必需的土壤含水量。
通过查阅油菜的种植技术知油菜种子发芽时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70%,因此在这里保证生育初期的土壤含水量为70%。
在播前灌水后,土壤的含水率为75%,考虑到蒸发损失及土壤较好的保水性,将播前灌水时间提前在生育初期5天进行,即播前灌水时间定为3月23日。
三、作物需水量ET 的计算:使用“K 值法”计算,计算公式为:KY ET =式中:ET ——作物全生育期内的总需水量(23hm /m mm 或)Y ——作物单位面积产量(2hm /kg )K ——需水系数(kg /m 3)则作物全生育期内的总需水量)mm (5406006.0=⨯==KY ET 。
灌溉制度
2.6.2.1作物灌溉定额的确定参照项目涉及村目前的种植制度和今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以中稻典型作物来确定灌溉定额。
2.6.2.1.1中稻灌溉制度的确定(1)水稻的泡田定额的确定:根据当地群众的耕作经验,划定中稻的泡田时间为5月11日~5月25日,历时15天。
M1=0.667 (h0+S1+e1t1-P1)式中M1-水稻的泡田定额,m3/亩h0-插秧时田面所需的水层深度,mm,取30mm;S1-泡田期的渗漏量,mm;e1-泡田期内水田的田面平均蒸发量,mm/d;t1-泡田期的日数,d;P1-泡田期的降雨量,mm。
根据彭水县国土局提供的资料,项目区土壤为小黄泥和大土黄泥,土壤中含沙,属中粘含沙土,取其渗漏强度为 1.4mm/d(《中国主要作物需水量与灌溉》,P136)。
项目区紧邻武隆县,两地气象条件基本相同,本项目设计所用资料采用武隆县的气象资料。
根据武隆县气象局1950年-1980年的实测降水资料,75%设计频率年为1974年,由1974年的逐日降雨资料,可得泡田期的有效降水量为38mm。
泡田期的田面平均了蒸发量由下表选取:表2- 多年平均蒸发量统计表资料来源:《四川省涪陵地区水资源调查与水利区划(附表)》,涪陵地区水利电力局编制,1993年4月,附表4、蒸发资料采用折算后(60cm蒸发皿)的数值计算。
计算得中稻的泡田定额为M1=50.4m3/亩。
(2)中稻生育期灌溉制度的确定利用水量平衡方程确定中稻的灌溉制度。
h1+P+m-WC-d=h2式中h1-时段初田面水层深度,mm;h2-时段末田面水层深度,mm;P-时段内降雨量,mm;d-时段内的排水量,mm;m-时段内的灌水量,mm;WC-时段内的田间耗水量,mm。
时段内的降雨量根据武隆县气象局提供的1974年逐日降雨资料计算。
田间耗水量的计算采用参考作物系数法,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适合于我国情况的修正彭曼公式,四川省采用境内155个县1951年~1989年的39年气象资料,计算出参考作物需水量和作物系数,本规划采用原四川省重庆地区的参考作物需水量和作物系数:中稻田间耗水强度计算表参考作物需水量和需水系数资料来源:《中国主要作物需水量和灌溉》,水利电力出版社,1995 在水稻生长的任何一个时段内,农田水分的变化决定于该时段内的来和耗水之间的消长,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水量平衡方程表示。
《灌溉排水工程学》第三章:作物需水量、灌溉制度及用水量、灌水率
根据作物正常生长对农田水分状况的要求,任一时段内土
壤计划湿润层内的储水量Wt 应满足: w min≤ wt ≤w max
W min :作物允许的最小储水量 W max :作物允许的最大储水量
有关参数的确定:
1)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H ):系指计划调节控制土壤水
分状况的土层深度,与作物品种、种类、发育阶段、土壤 性质以及地下水埋深等因素有关。
目前采用的计算作物需水量方法,大致分为以下两步: 第一步:考虑气象因素对作物需水量的影响,计算参照 作物蒸发蒸腾量ET0 ; 第二步:考虑土壤水分及作物条件的影响,对参照作物 需水量进行调整或修正,从而计算出实际需水量ET 。
第一步:参照作物需水量ET0 的计算
1)布莱尼----克莱多法
ET0 CP0.46t 8.13
田间渗漏:水稻
作物需水量:指生长在大面积上的无病虫害作物, 在最佳水、肥等土壤条件和生长环境中,取得高产 潜力所需满足的植株蒸腾①和棵间蒸发②之和,又 称作物蒸发蒸腾量。 作物需水量取决于:气象条件、作物特性、土壤性 质、农业技术措施等
蒸发蒸腾量与渗漏量之和(① +② +③)统称为农田 耗水量。 农田耗水量除了上述条件,还取决于水文地质条件。
5)当w 曲线接近干w min时,即进行灌水,灌水定额值也同 有效降雨量P0一样加在w 曲线上;
6)如此继续进行,即可得到全生育期的各次灌水定额、灌 水时间和灌水次数。
7)全生育期灌溉定额,
,m i为各次灌水定额。
8)播前灌水定额M 1加上全生育期灌溉定额M 2,即得旱作
物的总灌溉定额M,即
第三节 作物非充分灌溉制度
通常:作物生长初期: H = 30—40cm 生长末期: H ≤80—100cm 盐碱地: H ≤60cm
作物灌溉制度表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作物灌溉制度表篇一:主要作物节水灌溉制度(一)冬小麦的节水灌溉制度冬小麦是跨年度生长的作物,生长过程有两个峰期。
与此相应,需水过程也呈双峰型。
出苗后,随着群体不断加大,需水强度也明显增加,达到冬前峰期。
之后,随着气温不断下降,需水强度也相应降低,并在整个越冬期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来年春天返青后,随着气温不断上升,群体逐渐加大,耗水量也迅速增加,至抽穗后达到最大。
这一阶段是穗分化与形成的关键阶段,缺水会严重影响产量。
研究资料表明,这一时期的土壤含水量低于70%,即会对作物生长产生明显的影响。
此外,鄂西北地区这一时期降雨少,又经常出现持续大风天气,并且经过返青后一段时期的利用,土壤贮水消耗程度也较重,所以冬小麦田的土壤含水量常常会接近允许的低限值。
这一阶段要随时监测土壤含水量,出现严重干旱时应及时进行补充灌溉。
抽穗~成熟期是小麦整个生育期中至关重要的时期,籽粒形成及干物质积累都发生在其中,因而这一阶段也是决定产量高低的重要时期。
生产中应当尽可能地使这一阶段土壤水分状况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尤其是这一阶段的前期,是冬小麦的需水临界期(水分敏感系数最大的时期),土壤含水量应当不低于田间持水量的70%。
这一阶段的后期对水分的要求有所降低,但仍然不应低于60%。
这一时段的平均降雨量有明显增加,缺水状况有表1冬小麦节水灌溉制度应当随时监测,视土壤水分状况变化,及时进行补充灌溉。
根据河南引黄人民胜利渠试验站,山西省晋中、晋南灌溉试验站、山东省菏泽地区灌溉试验站的资料,并进行理论分析,得出如下地区的冬小麦节水灌溉制度仅供参考(表1)。
(二)玉米的节水灌溉制度表2是根据灌溉试验资料确定的玉米各生育阶段的水分敏感指数。
依照敏感指数从大到小的排序,玉米各生育阶段实施灌溉的优先考虑次序为:抽雄~灌浆,拔节~抽雄。
灌浆~成熟,播种~拔节。
这一次序中没有包括播前灌溉,但在实际生产中,播前灌溉是经常需要考虑的。
实验一玉米的灌溉制度设计和灌水率的设计
实验一玉米的灌溉制度设计和灌水率的设计一、实验目的正确分析所提供的各种资料,掌握作物灌溉制度和灌水率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步骤。
二、仪器设备绘图工具、计算器三、实验内容基本资料分析。
1、玉米的地域分布玉米的种植区域遍布全国各省(区、市),而根据适宜种植的程度又较集中分布在从东北三省经冀、鲁、豫、陕走向西南的一个狭长地带,该地带玉米种植面积占全国玉米总面积的70%,产量接近玉米总产量的4/5。
根据地理位置、地势、气温、无霜期长短等条件确定玉米的播种期和种植制度,并将玉米大致分为春播和夏播两类。
我国北方北纬40度以北,多为春季播种,为春玉米。
北纬38度以南,气温较高,无霜期多在190天以上,玉米夏季播种,为夏玉米。
冀、晋、陕、鲁及XX等省区,靠北部种植春玉米,南部复种夏玉米,中部春、夏玉米交叉种植。
长江以南一些地区有一年三熟的秋玉米,而XX、XX 等省区,还可以在冬季种植玉米。
2、玉米的需水规律无论是春玉米还是夏玉米、北方玉米还是南方玉米,需水模系数(指各生育阶段需水量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百分比)的变化趋势均是从小到大,再由大到小。
各生育阶段需水情况如下:(1)播种~拔节阶段:植株蒸腾量很小,其水分多数消耗在棵间蒸发中,玉米这个生育阶段在全生育期内时间最长,春、夏玉米分别占全生育期天数的32.4%~35.6%和30.3%~31.9%,但需水模系数最低,春玉米占23.9%~24.2%,而夏玉米仅占16.7%~22.8%。
(2)拔节~抽雄阶段:不论是春玉米还是夏玉米,此生育阶段都处于气温较高的季节。
玉米在拔节以后,由于植株蒸腾的速率增加较快,日需水强度不断增大。
该阶段经历时间,春玉米34~40天,北方夏玉米25~32天,南方夏玉米仅18~25天。
该阶段需水模系数普遍较高,春玉米为28.2%~33.5%,在灌溉条件下的夏玉米达28.3%~36.5%。
(3)抽雄~灌浆阶段:是玉米形成产量的关键期。
该阶段时间较短,春玉米1 8~24天,夏玉米16~21天。
灌溉制度计算表
棉花灌溉制度设计计算表(p=50%)
月份 4 5 6 7 8 9 10 旬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设计降雨(m3/亩)
有效降雨(m3/亩)
生育期幼苗期现蕾开花结铃吐絮计划湿润层厚度(m)
计划湿润层最大允许持水量
(m3/亩)
计划湿润层最小允许持水量
((m3/亩)
计划湿润层最适宜持水量
(m3/亩)
计划湿润层增加而增加的水
量(m3/亩)
需水模系数(%)
累积田间需水量(m3/亩)
累积的湿润层增加而增加的
水量(m3/亩)
(E-W T-K)累积量(m3/亩)
棉花灌溉制度设计成果表(P=50%)
作物灌水次数灌水定额
(m3/亩)
灌水日期
(日/月)
生育期
灌溉定额
(m3/亩)
备注
棉花0(播前)
1
2
3
4
播前灌溉量:
生育期开始时:
实际田间输入水量:。
经济作物灌溉制度(可编辑修改word版)
棉花的节水高效灌溉制度1、棉花的地域分布我国棉花产地分布很广,但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中、西北与华东地区。
形成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和西北内陆棉区,为我国三大棉区。
(1)黄河流域棉区位于长江流域棉区以北,河北内长城以南,大约北纬 34 度~40 度之间。
包括:河北长城以南、ft东、河南(除南阳和信阳地区)、ft西南部、陕西关中、甘肃陇南、江苏及安徽的淮河以北、北京和天津地区等。
本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棉花生长期间(4~10 月)平均温度 19~22 摄氏度,大于或等于 15 摄氏度积温 3500~4000 摄氏度,无霜期 180~230 天,年降水量 500~800mm,年日照时数 2200~2900 小时。
春秋日照充足,水热条件适中,有利于棉花生长发育和吐絮。
降雨集中在 7~8 月。
常有春季初夏连旱,播前需重视贮水灌溉。
秋季降温较快,不利于秋桃成熟和纤维发育。
土壤以壤质的潮土为主,海河平原地势低,滨海地带盐碱地较多,大多数土壤适于植棉。
本区水热条件适中,春秋日照充足,有利于棉花早发稳长和吐絮,但虫害及枯黄萎病较重,适宜栽培中早熟陆地棉,实行一年一熟或粮棉两熟套种。
(2)长江流域棉区主要分布在北纬 25 度以北,秦岭、淮河及苏北灌溉总渠以南,川西高原以东地区。
包括:浙、沪、赣、湘、鄂,苏皖淮河以南,四川盆地,河南的南阳和信阳地区,以及陕南和滇、黔、闽三省北部等地区。
本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热量条件较好,4~10 月平均温度 21~24 摄氏度,大于或等于 15 摄氏度积温 4000~5500 度,无霜期 220~300 天,年降水量 800~1200mm,年日照时数 1200~2400 小时。
春季和秋季多阴雨,常有伏旱。
土壤在平原地区以潮土和水稻土为主,肥力较好;丘陵棉田多为酸性的红壤、黄棕壤,肥力较差;沿海有大片盐碱土。
适宜栽培中熟陆地棉。
实行粮棉套种,一年两熟或多熟。
(3)西北内陆棉区位于六盘ft以西,大约北纬 35 度以北、东经 105 度以西。
灌溉定额
灌溉制度设计灌区4.4.2.1现状区内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适合多种作物生长。
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蚕豆为主,经济作物以蔬菜、油菜为主,在坝子间及山脚地带均有经济果林种植。
**乡耕地面积为万亩。
现状复种指数为%,其中水稻%,旱作物%,保证灌溉程度%,灌溉水利用系数为。
4.4.2.2灌溉制度区内水资源蕴藏量大,但水利工程设施不足,可控水量有限,作物需水量要结合丰产灌水经验,在经济分析的基础上,把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与科学的节水灌溉技术作为近期解决灌区供需水矛盾的主要对策。
项目区内高程、气候、光热条件、作物种类和劳动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当,本着求大同,舍小异的原则,采用典型年设计的方法,推求各种作物的灌溉制度、万亩综合供水过程线及设计灌水率。
(1)水稻灌溉制度水稻灌溉制度采用设计典型年法,根据**市气象站,并在**气象站所有的资料基础上查补了木家桥水文站、鹤庆水文站、来远桥水文站从1958年至2003年共45年的降雨资料,按灌区主要作物水稻的主灌溉期5~7月份历年降雨排频计算,选择降雨频率与灌溉设计保证率相同或相近的年份为设计代表年,并考虑降雨分配对作物最不利情况。
设计典型年经频率分析,采用与设计保证率(P=75%)对应的1983年。
设计稻田的灌溉制度,育秧期和大田生育期的田间耗水量平衡原理,扣除有效降雨推求灌溉用水量,采用列表法计算,泡田期用水量根据调查综合拟定。
①生育期划分及适宜水层水稻属主要作物之一,项目区属亚热带,只能种一季水稻。
根据水稻生理特点,全生育期划分为7个阶段,即:育秧期、移栽返青期、分蘖期、拔节园杆期、孕育期、灌浆期、黄熟期。
育秧期历时56天,第二至第七阶段统称大田生育期,历时123天,各生育期天数及适宜水层深等特征参数,详见表4—1。
表4—1 灌区水稻各生育期特征参数表②用水定额拟定根据土壤调查资料,本区主要为壤土,参考云南省其它地区资料,拟定泡田定额为135m3/亩,泡田时间为10天。
作物需水量及灌溉制度
作物需水量及灌溉制度农田水分消耗的途径主要有植株蒸腾、棵间蒸发和深层渗漏。
我们要根据作物的不同生长周期和自然环境,制度相应的灌溉制度,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
一、作物需水量(一)植株蒸腾植株蒸腾是指作物根系从土壤中吸入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扩散到大气中去的现象。
试验证明,植株蒸腾要消耗大量水分,作物根系吸入体内的水分有99%以上消耗于蒸腾,只有不足1%的水量留在植物体内,成为植物体的组成部分。
植株蒸腾过程是由液态水变为气态水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消耗作物体内的大量热量,从而降低了作物的体温,以免作物在炎热的夏季被太阳光所灼伤。
蒸腾作用还可以增强作物根系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和养分的能力,促进作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转。
所以,作物蒸腾是作物的正常活动,这部分水分消耗是必需的和有益的,对作物生长有重要意义。
(二)棵间蒸发棵间蒸发是指植株间土壤或水面的水分蒸发。
棵间蒸发和植株蒸腾都受气象因素的影响,但蒸腾因植株的繁茂而增加,棵间蒸发因植株造成的地面覆盖率加大而减小,所以蒸腾与棵间蒸发二者互为消长。
一般作物生育初期植株小,地面裸露大,以棵间蒸发为主;随着植株增大,叶面覆盖率增大,植株蒸腾逐渐大于棵间蒸发;到作物生育后期,作物生理活动减弱,蒸腾耗水又逐渐减小,棵间蒸发又相对增加。
棵间蒸发虽然能增加近地面的空气湿度,对作物的生长环境产生有利影响,但大部分水分消耗与作物的生长发育没有直接关系。
因此,应采取措施,减少棵间蒸发,如农田覆盖、中耕松土、改进灌水技术等。
(三)深层渗漏深层渗漏是指旱田中由于降雨量或灌溉水量太多,使土壤水分超过了田间持水率,向根系活动层以下的土层产生渗漏的现象。
深层渗漏对旱作物来说是无益的,且会造成水分和养分的流失,合理的灌溉应尽可能地避免深层渗漏。
由于水稻田经常保持一定的水层,所以深层渗漏是不可避免的,适当的渗漏,可以促进土壤通气,改善还原条件,消除有毒物质,有利于作物生长。
但是渗漏量过大,会造成水量和肥料的流失,与开展节水灌溉有一定矛盾。
农作物的灌溉制度ppt课件
灌水量的计算(M)
P0+M+K=E +⊿W
M
一次灌水量(M)计 算公式:
M =Wmax- W实
=667 H(θmax-θ实)
一次灌水最大量计算式:
M =Wmax- Wmin
=667 H(θmax-θmin)
在解决以上各种数据之后,可以进 行编程计算求得灌溉制度,也可以
用图解法进行灌溉制度的制定。
将图中每次灌水量,即灌水定额相加,即得到作物 生育期的灌溉定额M2,即
M2=m1+m2+….+mn
31
生
育 起止日期
H
阶
(日期-日期)
m
段
Wmax m3/亩
Wmin m3/亩
21/4-30/4
1/5-10/5
幼
11/5-20/5 21/5-31/5
1/6-10/6
11/6-20/6
0.5
117.3
21
③有效降雨量P0:蓄存在土壤计划湿润层内可供作物利用的雨量。 指天然降雨量排除地面径流和深层渗漏量后的雨量。 P0=σP=P-P径流-P渗漏 σ:降雨有效利用系数,其值与一次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延 续时间、土壤性质、地面覆盖及地形等因素有关。 一般根据资料确定:一般认为一次降雨量小于5mm时,α为0; 当一次降雨量在5~50mm时,α约为1.0;当次降雨量大于50mm 小于100mm时,α=1.0~0.8;100-150时,α=0.8 ~ 0.7;大于150 时为0.7。 安徽:淮北平原 >0.65 江淮丘陵 0.55-0.65 皖南山区 0.45-0.55 陕西:小麦 春季 0.95 夏秋 0.9 棉花夏季 0.799-0.924 玉米夏季 0.671 河南、山西:0.7-0.8 黑龙江:P<5mm 0 P=5-50mm 0.8-1.0 P>50mm 0.7-0.8
作物灌溉制度表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作物灌溉制度表篇一:主要作物节水灌溉制度(一)冬小麦的节水灌溉制度冬小麦是跨年度生长的作物,生长过程有两个峰期。
与此相应,需水过程也呈双峰型。
出苗后,随着群体不断加大,需水强度也明显增加,达到冬前峰期。
之后,随着气温不断下降,需水强度也相应降低,并在整个越冬期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来年春天返青后,随着气温不断上升,群体逐渐加大,耗水量也迅速增加,至抽穗后达到最大。
这一阶段是穗分化与形成的关键阶段,缺水会严重影响产量。
研究资料表明,这一时期的土壤含水量低于70%,即会对作物生长产生明显的影响。
此外,鄂西北地区这一时期降雨少,又经常出现持续大风天气,并且经过返青后一段时期的利用,土壤贮水消耗程度也较重,所以冬小麦田的土壤含水量常常会接近允许的低限值。
这一阶段要随时监测土壤含水量,出现严重干旱时应及时进行补充灌溉。
抽穗~成熟期是小麦整个生育期中至关重要的时期,籽粒形成及干物质积累都发生在其中,因而这一阶段也是决定产量高低的重要时期。
生产中应当尽可能地使这一阶段土壤水分状况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尤其是这一阶段的前期,是冬小麦的需水临界期(水分敏感系数最大的时期),土壤含水量应当不低于田间持水量的70%。
这一阶段的后期对水分的要求有所降低,但仍然不应低于60%。
这一时段的平均降雨量有明显增加,缺水状况有表1冬小麦节水灌溉制度应当随时监测,视土壤水分状况变化,及时进行补充灌溉。
根据河南引黄人民胜利渠试验站,山西省晋中、晋南灌溉试验站、山东省菏泽地区灌溉试验站的资料,并进行理论分析,得出如下地区的冬小麦节水灌溉制度仅供参考(表1)。
(二)玉米的节水灌溉制度表2是根据灌溉试验资料确定的玉米各生育阶段的水分敏感指数。
依照敏感指数从大到小的排序,玉米各生育阶段实施灌溉的优先考虑次序为:抽雄~灌浆,拔节~抽雄。
灌浆~成熟,播种~拔节。
这一次序中没有包括播前灌溉,但在实际生产中,播前灌溉是经常需要考虑的。
灌溉制度
20%
林
经 济 林
16%
业 生 态 林 15%
业 生 态 林 15% 5 55 11月%
净灌溉定 3 额(m /亩)
南北干渠规划灌溉制度表(P=75%)
作物名称 灌水定额 种植 灌溉定额 灌水次数 3 比例 (m3/亩) (m /亩) 1 2 3 4 5 6 65 65 65 65 50 40 65 65 65 60 65 55 50 50 50 60 65 65 50 50 50 60 60 50 60 60 60 70 70 60 55 45 40 40 55 50 45 40 40 45 55 45 45 灌水日期 起 9月15日 11月10日 3月13日 4月10日 4月26日 5月21日 3月13日 4月1日 5月6日 6月1日 4月1日 4月26日 5月21日 7月15日 4月26日 5月21日 4月1日 4月26日 5月21日 6月1日 3月25日 4月10日 5月6日 5月21日 2月11日 3月13日 3月25日 4月10日 5月6日 6月1日 7月15日 7月26日 9月15日 2月11日 4月1日 4月26日 5月21日 7月15日 7月26日 3月25日 4月10日 5月6日 7月15日 (日/月) 天数 净灌水率 3 (m /s/万亩)
粮 食 作 物
冬 小 麦
20%
春 小 麦
1
19% 2 3
4
3% 1 2 3 4 1 2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5 6 7 1 2 1 2 3 4 5 6 1 2 3 4
豆类
药材 经 马 铃 薯
3%
2%
济
作
油 菜
10%
物
蔬 菜
12%
复 种
灌溉水量核算制度表
灌溉水量核算制度表灌溉是农田水利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既保障了作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又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手段。
为了提高灌溉的效率和节约水资源,对于灌溉水的使用量需要进行核算和管理。
下面是一份灌溉水量核算制度表,旨在帮助农民了解灌溉水的使用情况,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灌溉水量核算制度表日期灌溉地块灌溉量(立方米)备注2022.1.1 田块1 100 早稻田,第一次灌溉2022.1.5 田块2 80 早稻田,第一次灌溉2022.1.7 田块1 120 早稻田,第二次灌溉2022.1.10 田块2 100 早稻田,第二次灌溉2022.1.14 田块1 150 早稻田,第三次灌溉2022.1.18 田块2 120 早稻田,第三次灌溉制度说明1.填表时间根据实际情况,每次灌溉后要及时填写表格,记录该次灌溉的时间、灌溉地块、灌溉量和备注等信息,以方便后期核算和管理。
同时,也可以通过填表时间,了解灌溉的频次和周期,以便合理调整灌溉的时间和次数。
2.灌溉地块需要将灌溉的地块进行具体的标示,以便后期进行查询和分析。
在填表时,应该对灌溉地块进行具体的标记或编号,方便后期进行统计和分析。
此外,在灌溉前,应充分了解每块田地的土壤条件和作物特性,以便合理进行灌溉。
3.灌溉量灌溉量是表格中的关键数据,也是农民灌溉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
在填表时,要严格按照实际情况记录每次灌溉的量,准确、真实、完整。
在灌溉量的核算过程中,应该根据灌溉地块的特性和作物的需水量,以及土壤水分状况、气候状况、降雨量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和把握,以保证灌溉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4.备注在填表时,有时候需要对一些特殊情况进行说明和记录,如气候异常、地块利用情况、水源状况、管道和设备维修情况等,这些信息可以作为后期分析和管理的重要参考。
结论通过对灌溉水量核算制度表的建立和实施,可以促进农民对灌溉管理的重视和规范,推进灌溉工作的科学、高效、节水,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增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护意识。
作物需水量和灌溉制度
第三节 灌水率
灌水率:灌区单位面积(例如以万亩计)上所需灌溉的
净流量q净又称灌水模数。 作用:计算灌区渠首的引水流量和灌溉渠道的设计流 量。单位:m3/(s /104×667m2 )
设计方法 :灌水率q净应分别根据灌区各种作物的每 次灌水定额,逐一进行计算。
设灌区面积为A(亩),种有甲、乙、丙…种作物, 面积各为α1 A、 α2A、 α3A、…; α1、 α2 、α3 …分别为各种作物的种植面积占灌区面积 的百分数。
第二节 作物灌溉制度
农作物的灌溉制度是指作物播种前(或水稻栽秧前)及全 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的灌水日期和灌水定额以及 灌溉定额。
灌水定额(m): 一次灌水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水量; 灌溉定额(M): 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单位:(1) m3/667m2 = m3/亩;
(2) mm
一、充分灌溉条件下的灌溉制度
任一时段内土壤计划湿润层的储水量必须经常保持在 一定的适宜范围内,处于 Wmin ~ Wmax之间。
当无有效降雨时,计划湿润层中的储水量由于作物的 消耗接近于Wmin,此时需要进行灌溉,补充水量。
Wmin= W0 – ET + K
则,推算出开始进行灌水时的时间间距
t= (W0-Wmin) / (e-k)
二、通过计算参照作物需水量来计算实际作物需水量的方 法
参照作物需水量ET0 指土壤水分充足、地面完全覆盖、 生长正常、高矮整齐的开阔(地块的长度和宽度都大于 200m) 矮草地(草高8~15cm)上的蒸发量, 一般是指 在这种条件下的苜蓿草的需水量而言。
参照作物需水量主要受气象条件的影响,所以都是根 据当地的气象条件分阶段(月和旬)计算。
一、直接计算需水量的方法
1、以水面蒸发为参数的需水系数法(简称“α值法” 或称蒸发皿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物灌溉制度表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作物灌溉制度表
篇一:主要作物节水灌溉制度
(一)冬小麦的节水灌溉制度
冬小麦是跨年度生长的作物,生长过程有两个峰期。
与此相应,需水过程也呈双峰型。
出苗后,随着群体不断加大,需水强度也明显增加,达到冬前峰期。
之后,随着气温不断下降,需水强度也相应降低,并在整个越冬期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来年春天返青后,随着气温不断上升,群体逐渐加大,耗水量也迅速增加,至抽穗后达到最大。
这一阶段是穗分化与形成的关键阶段,缺水会严重影响产量。
研究资料表明,这一时期的土壤含水量低于70%,即会对作物生长产生明显的影响。
此外,鄂西北地区这一时期降雨少,又经常出现持续大风天气,并且经过返青后一段时期的利用,土壤贮水消耗程度也较重,所以冬小麦田的土壤含水量常常会接近允许的低限值。
这一阶段要随时监测土壤含水量,出现严重干旱时应及时进行补充灌溉。
抽穗~成熟期是小麦整个生育期中至关重要的时期,籽粒形成及干物质积累都发生在其中,因而这一阶段也是决定产量高低的重要时期。
生产中应当尽
可能地使这一阶段土壤水分状况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尤其是这一阶段的前期,是冬小麦的需水临界期(水分敏感系数最大的时期),土壤含水量应当不低于田间持水量的70%。
这一阶段的后期对水分的要求有所降低,但仍然不应低于60%。
这一时段的平均降雨量有明显增加,缺水状况有表1冬小麦节水灌溉制度
应当随时监测,视土壤水分状况变化,及时进行补充灌溉。
根据河南引黄人民胜利渠试验站,山西省晋中、晋南灌溉试验站、山东省菏泽地区灌溉试验站的资料,并进行理论分析,得出如下地区的冬小麦节水灌溉制度仅供参考(表1)。
(二)玉米的节水灌溉制度表2是根据灌溉试验资料确定的玉米各生育阶段的水分敏感指数。
依照敏感指数从大到小的排序,玉米各生育阶段实施灌溉的优先考虑次序为:抽雄~灌浆,拔节~抽雄。
灌浆~成熟,播种~拔节。
这一次序中没有包括播前灌溉,但在实际生产中,播前灌溉是经常需要考虑的。
播种时良好的土壤水分状况才能保证全苗、壮苗,也是后期作物良好生长的先决条件,因此播前灌溉应予以特别重视。
播种时如果墒情较差,要优先动用贮水实施灌溉。
播前补灌宜采用穴灌或细流沟灌,灌水量10~15mm即可。
表2玉米各生育阶段的水分敏感指数
表3夏玉米节水灌溉制度
玉米的生长后期已进入当地的雨季,从降雨的绝对量上看,缺口并不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降水在年际间变率很大,经常会发生较为严重的短期干旱,需要及时进行灌溉。
灌溉时更为重要的是及时供水,而供水量并不一定要求很大。
在有效缓解干旱的条件下,剩余的水量应尽可能地用于扩大补灌受益面积,以达到总收益最大的目标。
依据河南、山东、山西各省夏玉米需水量试验资料使用理论分析方法,得到各地夏玉米生长期节水灌溉制度,见表3。
应当认识到,由于集雨灌溉区域分布广泛,各地在种植的作物种类、采用的耕作栽培方式、生育期的气候状况及可用于补充灌溉的水量等方面都会有相当大的差异,因此所采用的集雨灌溉模式也应当有所不同。
表4是甘肃和宁夏省(区)根据当地条件提出的作物补充灌溉模式,表4是宁夏同心县利用滴灌系统对地膜玉米实施灌溉时采用的模式,可供参考。
表4宁夏同心县地膜玉米集雨灌溉模式
(三)果树的节水灌溉制度
果树在半干旱山丘地区种植虽然经济价值高,但过去对果树需水量及灌溉制度试验研究甚少。
表5是几种果树生育期内按月份计算的日均需水量。
总体上看,几种果树需水强度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即春季开始生长时较低,尔后不断增加,至7~8月份达到高峰,然
后又逐渐下降,这一变化过程与气温的变化过程基本相同。
几种果树的需水强度以梨树最大,各个生长时期基本都如此,表明梨树是一种相对较为耗水的树种。
苹果的需水强度在春天开始发育阶段比葡萄略高,但在生长季中的其他时期都比葡萄和梨低,是耗水强度相对较少的树种。
表5几种果树生育期内的平均日需水量单位:mm/d
以上几种果树的各生育阶段的适宜土壤水分状况据试
验资料显示,苹果花芽期的适宜土壤湿度是田间持水量的71.3%,花期为70%左右。
果实膨大期是需水高峰期,也是需水临界期,水分状况与果实大小及产量关系密切,适宜土壤含水是为72%~75%。
成熟期土壤湿度不宜太高,控制在65%左右最好。
在干旱区生长的苹果,根系分布深度为100~150cm,主要根系活动层深度为80~100cm,所以灌水计划层定为80~100cm较适宜。
梨树的生育期可分为花前期、花期、果实膨大期及成熟期。
阶段需水量以果实膨大期最大。
此期根、叶和果实均处于旺盛生长状态,缺水对产量的影响最大,是需水临界期。
梨树是耗水较多的果树,因此各时期要求的水分状况较高。
据辽宁的试验,梨树各生育阶段的适宜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比)为花前期71.2%,花期74.3%,果实膨大期75.3%,成熟期56.3%。
灌水计划湿润层深度一般定为80~100cm。
葡萄生育期可分为发芽期、抽穗展叶期、花期、果
实膨大期和成熟期。
葡萄发芽期需要有较好的水分状况才能保证花穗的良好分化和形成,对供水状况也最为敏感,是需水临界期,土壤含水量一般要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80%。
其他时期适宜的土壤含水量则分别为:抽穗展叶期65%~75%,花期65%~80%,果实膨大期75%~85%,成熟期65%~70%。
灌水计划层以80~100cm为宜。
其它品种果树可以参考以上几种各阶段适宜土壤含水量,结合当地当时降雨情况拟定节水的灌溉制度。
(四)蔬
菜的节水灌溉制度
蔬菜是需水量较大的作物,生育期间一般需要频繁地灌水。
与其
他农作物相比,蔬菜对水分状况更为敏感,灌水及时与否对产量的影响非常大,一些食叶类蔬菜更是如此。
蔬菜生育期的总需水量一般很大,经常高达600~700mm,因此在西北半干旱集雨灌溉区较大面积种植是比较困难的。
不同种类的蔬菜其需水特性也不相同。
生长期叶面积系数高、生长速度快、采收期长、根系发达的蔬菜的需水量要高些,如茄子、黄瓜等,生育期需水量高达800mm左右。
反之需水量要低些,如菠菜、莴笋等,需水量只有300mm左右。
蔬菜苗期需水量较小,随着群体加大,需水量迅速增加,在植株基本定型后达到最大,之后随着逐渐接近成熟又会减小。
大多数蔬菜的需水临界期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较旺盛的时期,如菜豆为开花结荚期,萝卜为块根膨大期,西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