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精选5篇)
道德经心得体会精选6篇
![道德经心得体会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5b157898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1e.png)
道德经心得体会精选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个人总结、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演讲致辞、应急预案、规章制度、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personal summaries, work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道德经心得体会精选6篇共享心得体会,让我们站在智者的肩膀上,更有力量应对挑战,心得体会是对人生经验的回顾,它培养了我们的信心,使我们准备好在未来的挑战中崭露头角,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道德经心得体会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
道德经原文及心得体会5篇
![道德经原文及心得体会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eed1555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70.png)
道德经原文及心得体会5篇道德经原文及心得体会篇1老子《道德经》是灰色的,好的中华瑰宝,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学。
我还记得小时跟着他们“道可道,非常道;很出名,但是很出名。
”当时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过了几年,我又不能完全理解道家的这部杰作,但至少我有了一些感触。
《道德经》主张无为而治。
几千年来,从帝王将相到黎巴嫩人民,都从这本人类文化史上的智慧宝典中吸取了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立命的精髓。
如今,社会科学蓬勃发展,社会经济高速发展。
人的物质财富越来越丰富,而物质财富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我觉得应该从老子的《道德经》中找出我的人生原则,不要和世俗齐头并进,静心是安心的基础。
当人的心境达到一种空寂的状态时,就会一直坚持傲慢自大的作风,在社会、生活、工作中有所作为,有所作为,有所作为,有所务实。
人们常说,阅读历史并从中学习是明智的。
老子在《道德经》第17章说:“道总是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无为。
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
老子的本意是教人遵循道,不为所欲为,为所欲为。
只要你不莽撞,你就能取得巨大的成就,也就是说,“不莽撞”是做某事的保证。
什么是“有前途”?尽自己最大努力在社会上发挥好作用,做好本职工作,承担起家庭义务就是“做点事”。
没错,在人类欲望备受争议的当今社会,如果他能全心全意的照顾好自己的工作,他的心态一定是一直处于一种禅定清心的状态,不进入禅定清心的状态就无法克制自己躁动的心。
也就是说,神不走极端,但他的心不思考。
所以,是全心全意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前提。
《道德经》可谓凝练、珍贵、淡泊、发人深省,显示了老子扎实的文笔和得心应手的文笔,以及他的创新能力。
就是有说服力有说服力!再加上一些经典的例子,点睛之笔,妙笔生花,意境深邃,前一篇的呼应,主题的升华,把作者自己想表达的感情表达的淋漓尽致,给人无限的印象和伤感,又有一种自然感,这其实是*中最好的,也是古代汉语中最好的!道德经原文及心得体会篇2《道德经》主要论述了两个问题:“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简述读道德经心得体会五篇范文
![简述读道德经心得体会五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d19e2ffb4daa58da1114a0f.png)
简述读道德经心得体会五篇范文老子《道德经》字数不多,却道出了许多社会人生的智慧,每个人心中对于《道德经》的认识和理解都不同,可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但其自有一以贯之的道。
以下是本人整理的读道德经心得体会,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读道德经心得体会范文一《道德经》潜藏的一个主题是,老子提出的“道”,是他哲学思想的核心。
道的含义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来理解。
事实上,宇宙万物之运行,是存在必须的客观规律,这个客观规律,需要我们有联系的、全面的来认识,来理解。
但人类限于时间和空间,能全面系统地认识宇宙万物,看来是虚渺而不可能的。
但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自己走过的路,要不断总结,不断思考,找出规律,逐步认识世界,理解世界,掌握未来世界的运行规律。
所以对待老子的思想,要批判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在物欲横流的这天,老子提出的“致虚守静”,“少私寡欲”等处事的哲学是拯救人们心灵的一剂灵药,让我们正确的看待得失,能够净化人的心灵。
每个人都有私有欲,应对私欲,务必先自反自省,然后自清自虚,若能做到自知、自胜、知足,那么就能够算是得道。
当社会需要用礼智维系的时候,虚伪巧诈也就慢慢的产生了,祸乱也跟着来了,自以为聪明的人,以智取巧,实在是愚昧的根源,因此我们应守质朴的大道,不要虚伪的巧智,取用道的精神,舍弃礼智的浮华。
一切需自然而行,道的作用是柔弱谦下,天下万物是从有而产生的,而有却是从无产生而来的,无是道之体,有是道之用,人应无为、无事、无智、无知、无欲、无我、无私才能到达道德境界。
人生短暂,笑对人生也是过,情绪烦躁也是过,我们何不在工作学习中端正心态呢?谦虚是一种美德,更是一个人的修养,并不是象人们所说的谦虚就是虚伪,我觉得谦虚有两层意思,谦是谦卑,是一种处事的修养,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虚就是虚心学习,使之更加完善,做得更好。
当别人夸奖你时,你完全能够说声“谢谢”,因为这是别人对你工作的肯定,你完全受得起,但并不是说你就此停滞不前了,还需要虚心求教,找出不足,让自己有更大的进步。
读道德经心得体会6篇
![读道德经心得体会6篇](https://img.taocdn.com/s3/m/4a894cb0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f9.png)
读道德经心得体会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演讲致辞、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自我鉴定、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elf-evaluation,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读道德经心得体会6篇经常写心得对增强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有帮助的,写一篇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成长有着至关重大的意义,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读道德经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 老子说道德经心得体会(实用8篇)
![2023年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 老子说道德经心得体会(实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e4a56758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51.png)
2023年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老子说道德经心得体会(实用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演讲致辞、观后感、读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ersonal experiences, speeches, reflections, reading review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2023年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老子说道德经心得体会(实用8篇)心得体会是对一段经历、学习或思考的总结和感悟。
道德经的读书心得精选5篇
![道德经的读书心得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26dde30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f3.png)
道德经的读书心得精选5篇道德经的读书心得【篇1】鲁迅曾说,“不读《老子》,不知中国文化”。
这无疑是对老子高度的赞誉。
的确,老子作为一代伟大的哲学家,用短短五千言,道出了世间万物的奥秘,展现了人生别有洞天的崇高境界。
欲言其言,先言其人。
同孔孟一样,老子被奉为中华文化史上的圣人,在多年前,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时至今日,他的一些思想还一向被我们实践着,追求着。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老子思想精华的凝聚体。
它告诉我们,凡事要取法自然,仅有取法自然,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摆脱痛苦与烦恼;它告诉我们,“一”为万物之始,得“一”便可得所有;它告诉我们,祸福相扶相持,无中能够生有,要辩证的看待事物;它告诉我们,“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成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要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它告诉我们,“功成身遂”,应对成功,应对金钱、权利的诱惑,不要迷失自我?老子以其文约义丰的短短五千言,教给了我们道的哲学,教给了我们处世之道,教给了我们治国之道。
老子教诲我们要辩证的看待事物,宇宙间的万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对立中存在,在对立中发展的。
在必须条件下,事物是能够互相转化的。
正如“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如果世人对于美、善的认识改变,那丑与恶的标准也就变了,正如难易相对、长短相对一样。
所以,世间没有绝对的真善美,也没有绝对的假恶丑,有时,不好的事情不必须就是坏的,换个角度思考,也许另有一番天地。
老子还教诲我们物极必反,所以,强者要学会收敛光芒,以弱者居之,正如“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自居于弱势、静态而坚持一种弹性,促使敌对一方向膨胀、夸张发展以至成为脆弱,即产生盛衰的对转,这也就是“强者下,弱者上”的道理,强者鹤立鸡群,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而弱者则不然,所以,人要学会收敛自我的光芒,学会韬光养晦。
道德经心得体会(5篇)
![道德经心得体会(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b3b910a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c7.png)
道德经心得体会(5篇)道德经心得体会(5篇)道德经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1、万事万物在自然面前都是公平的,无所谓对谁好对谁坏,各自都根据自己的规律和法则生存、进化、进展,相互间即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就是在这对立统一的关系中,维持着平衡、进化、进展。
所以"顺其自然'才是"大德'。
2、老子本章的内容似乎是在说今日,建立"和谐社会'就是要建立自然平衡法则。
动物与动物之间严格遵守自然平衡法则,肉食动物会随着草食动物的繁盛而繁盛,抑制了草食动物的无限扩张,就爱护了大草原,草食动物得到了压制,肉食动物的数量也随之削减,这就是大草原动物世界生生不息的和谐平衡法则。
3、平衡是大自然通过亿万年进化演化而形成的,由于人类的无知,无意间打破这个平衡,同样要受到惨重的惩处。
澳大利亚的欧洲移民们,饲养兔子以满意他们的狩猎刺激,没有想到兔子在澳大利亚没有天敌,像昆虫一样成几何级数繁衍,结果大片草原消逝了。
于是人们又引进狐狸以毁灭兔子,万万没有想到,这个愚蠢的举动给澳大利亚带来了更大的惩处。
兔子没有被毁灭,狐狸却把生活在澳大利亚的土著动物一网打尽了,给人类留下了千古圆满。
(来源:文章屋网)道德经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关键词]广告道德价值主体性实践广告是商品经济的产物。
广告道德,是伴随着广告活动的消失而逐步形成的广告市场主体(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者)的职业道德规范。
广告道德对于广告活动、甚至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价值。
但是近些年,伴随我国广告产业迅猛进展,广告道德失范现象日趋严峻,甚至泛滥成灾。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日前对全国食品广告量较多的61种报纸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监测,统计显示广告违法或涉嫌违法率接近60%”。
好像,广告产业进展与广告道德失范现象相辅相生。
在这样的背景下,争论广告道德的价值问题,则具有特别意义。
一、广告道德的价值价值,是一个主体性的哲学范畴,指在实践基础上客体对主体产生的意义。
学习道德经的心得体会5篇
![学习道德经的心得体会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c0f6726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c6.png)
学习道德经的心得体会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事迹材料、心得体会、调查报告、讲话致辞、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historical materials, insights, investigation reports, speeche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学习道德经的心得体会5篇撰写心得是为了记录我们自己内心的感悟,心得体会是我成长的见证,记录了我一步步变得更加成熟,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学习道德经的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参阅。
《道德经》个人阅读心得(精选5篇)
![《道德经》个人阅读心得(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95cc00c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ff.png)
《道德经》个人阅读心得(精选5篇)《道德经》个人阅读心得精选篇1《道德经》通篇潜藏的一个主题意识是,反对技巧,反对知识、反对乱为,主张静待事务自身的发展,自然成。
道家强调乱用知识、乱用技巧、乱用智力,是很危险的事情。
不作为,无知识、无智技在道家眼里是成功者的基本特征。
主张靠事物发展的根本道理,靠事物的自行演化,不劳而获,是道家的根本思想。
几千年来,道家的以上思想被视为保守、落后甚至反动。
我现在认为这种看法可能是不识货的体现。
道家强调不作为,无知识、无智技的基础是认为大自然自身会以最合理的方式存在和发展,顺着自然本有的发展事态、追随自然的节奏是最聪明的做法。
乱思、乱想、乱研究、乱动颠倒了本末,把人的参与视为自然发展的主要条件,其实事物的发展是事物的自然属性,没有人的干预就能自然发展下去,如果人过度干预会破坏事物最合理的自然发展。
一个“有知者”在干预自然的过程中,造成的麻烦比产生的利益大得多!人类那点可怜的“智慧”在大自然的固有智慧面前往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我个人认为道家的思想是非常高深的哲学,对投资有强大的指导意义。
道家强调知道最根本的道理、逻辑和规则后,必须要追求愚、笨、傻、呆,必须少做少为,少思少想,别求知、别发展智力、别发展技巧。
严格来讲,道家这个思想对现代科学技术不是一个正确的理论指导。
但是对投资来讲,道家的这些观点是最正确的。
投资你想得越多,出错的概率越大,你操作的越多,赔钱的风险越大,掌握的知识越多,自以为是的可能性越大,你觉得自己聪明,乱为乱动的可能性越大。
所以,少掌握点知识,能不做尽量不做,投资成绩自动提高。
你知道终极的总道理就可以了,你知道真正的本质性逻辑和法则就可以,其他的东西能不知道就不知道,能不清楚就不清楚,太知道太明白是有害的。
圣人不为大《道德经》第六十三章提出了一个与巴菲特的想法一致的观念:“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圣人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意思是说,杰出的人并不直截了当的去追求大事,难事,而是有意识的不做大事,不做难事。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5篇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503bf1c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62.png)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个人总结、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演讲致辞、应急预案、规章制度、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personal summaries, work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5篇通过总结心得,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人际关系和影响力,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实践中学习的重要成果,帮助我们不断提升自我,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参阅。
关于道德经的优秀学习心得体会(30篇)
![关于道德经的优秀学习心得体会(30篇)](https://img.taocdn.com/s3/m/dab3e358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5c.png)
关于道德经的优秀学习心得体会(30篇)关于道德经的优秀学习心得体会(30篇)关于道德经的优秀学习心得体会篇1老子的中心,是阐述自然无为的政治哲学。
在政治方面,老子主张虚静无为,即反对以人为的手段,包括种种文化礼仪来干涉社会生活,尊重生活的自然状态;关于人生态度,老子也主虚静、退让、柔弱,但这并不像后人所理解的那样消极,因为老子所推重的阴柔,实是一种长久之道和致胜之道。
因为物极必反的规律,所以在社会政治制度上,如果太过于强调某一反面,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民多利器,国家滋昏。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所以老子所主张的政治哲学和行事方式的核心是无为。
即注重于取消一切导致混乱的源泉。
以无为为之,以不治治之。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在老子看来,无为是圣人治天下、取天下的基本原则。
老子提倡无为,其形上依据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其现实政治理由是我无为而民自化、为无为,则无不治。
无为是针对有为而发的。
老子认为,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无为也指感物而动,遇事而为,事先没有设想要做什么事。
老子的无为,由于是针对有为而提出来的,所以容易被人理解成无所作为、不为,将无为视作政治上的无所作为、放任自流,这是从消极的方面去理解无为。
无为,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和行为方式,其基本特征就是因其自然。
而因其自然,指的就是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而自然就是事物不假外力而自我如此的状态。
因其自然的因,是因循、沿袭的意思。
因循的前提是要承认和肯定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
因其自然思想也反映了古代农民的普遍愿望。
在政治上,因其自然的主旨是期望帝王顺应民心、不要刚愎自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老子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论述。
当然因其自然的思想也有消极的一面,如果太过因顺自发的行为没有很好的规范管理,社会也会变得很混乱,缺乏秩序。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道德经读后感5篇
![道德经读后感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09caf2c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18.png)
道德经读后感5篇道德经读后感。
阅读传记,还可以沐浴伟人们的光辉。
换言之,就是将其当作自己的“榜样”,仔细品尝写的作品后,大家肯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与看法。
如何读后感能写到最好?这里是栏目我为您整理的有关“道德经读后感”的内容。
道德经读后感(篇1)《道德经》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两千多年来始终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
读书要与时俱进,不断汲取新奇养分,但不能放弃对经典和传统文化的学习。
读高中的时候,我曾经粗略的读过老子的这本著作,但只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后来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渐渐的体会多了一些。
“无为”就是合道之为。
通行本《道德经》第一章,老子就把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状态称作“无”(无,名天地之始)。
天地未分之前,世上什么也没有,只有“先天地生”的道在“周行而不殆”地运行,布生天地和万物。
可见“道”就是世界产生、进展、变化的本原,是天地万物的母体,也就是现在所称的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无”是道的根本属性。
“无为”即是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实行的管理对策,是在对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有透彻理解后而实行的最简洁而又最有效的管理手段。
“无为”是一种管理理念,更是一种境界。
那么怎样才算是“无为”?怎样实施和推行“无为”?由于现阶段对世间万物及其客观规律的熟悉还很有限,对这些问题或许还没有精确全都的答案。
但个人认为“无为”必有以下特点:一、“无为”以公平为基础。
虽然用现代科学的眼光看,天下万物因进化程度或组成的不同,有高等和低等、植物和动物、有机物和无机物等的分别,但在老子看来,天下万物都是由道产生的,它们既没有凹凸之分也没有贵践之别。
在天地和圣人的眼里它们都是草狗(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都是一样的、公平的。
从人类社会的角度看,天下万物有些是我们生活所必需的,有些是不直接需要的,有些从某种角度看是有害的甚至是致命的,但它们都是道支配给我们的伴侣,它们有各自存在的理由,作为天地万物一员的人,不能也不应当依据自己的喜好来打算其它万物的生死。
老子道德经阅读心得感悟(精选5篇)
![老子道德经阅读心得感悟(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5270e31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2a.png)
老子道德经阅读心得感悟(精选5篇)老子道德经阅读心得感悟(精选篇1)今天终于把道德经读了100遍,终于摆脱了被债主催的感觉。
让我们尽全力写一篇博客。
但是刚看的时候看多了晕倒了;越读越经文,感觉每天的失落。
被古老师逼着写博客让我想起了读研时的趣事。
当时我们戏剧专业一共3个导师,每个导师有1~2个研究生,一共4个人。
所以所有的课都直接去老师家。
有时候上课讨论名剧的课文,有时候老师放CD。
看碟片当然很开心。
没想到,老师拿遥控器的时候,愣了一下。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段!”顿时懵了。
毕竟看碟的时候,看剧是感性的,需要的是共鸣效果;突然大脑要切换到理论分析和逻辑思维,处于空白状态,就要搜索大脑的每一个角落去回忆可用的情节,寻找可用的理论框架。
再看完碟片,感觉有点抖索。
我时不时用眼角看看老师要不要拿遥控器。
我看剧的时候也尝试调动一些脑细胞做一些分析,但是后者基本上很难做到。
老师停顿的时候,我们四个人总是不知所措,不喜欢看。
读《道德经》写博也很难。
读圣经的时候,随着次数的增加,越来越像小和尚念经一样漫不经心。
按照照顾老师的理论,不需要动脑,总结事情写博一定要动脑。
当你在两者之间切换时,你会情不自禁地感到失落。
我们挤一点“牙膏”:在人生的初始阶段,因为我们的身体和生活条件在“不断增加”,我们的精力会更多甚至完全投入到外在的东西上,比如“为了学习”,比如追求名利。
在那个阶段,我们满怀雄心壮志,意气风发,痛斥方遒,相信人定胜天,相信人定胜天,相信“我能行”。
但是当我们的身体、事业、生活的其他方面都在慢慢衰退,也就是“日薄西山”的时候,大家就会转向内心,也就是“求道”。
具体的道虽然多种多样,但可能是儒、道、佛、基督、心理学、瑜伽、其他灵魂的鸡汤,也可能是大法。
看到我不行,人的终结就是神的开始,道的开始。
老子道德经阅读心得感悟(精选篇2)《道德经》很薄,只五千余言,传言为老子骑牛过函谷所著,《道德经》又很厚,它包罗万象,其中有哲学有政治有自然科学有人文社会,这样的书看完很容易,看懂看透却很难。
诵读道德经心得体会
![诵读道德经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6c981f4b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78.png)
诵读道德经心得体会诵读道德经心得体会(精选5篇)老子的人生观有两个基本特点:就自我而言,讲究珍惜身体,就人与人的关系而言,主见柔弱不争,老子把最高品德的赞誉给了水,“上善若水,水善利而万物而不争。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诵读道德经心得体会,盼望能给大家带来关心。
诵读道德经心得体会精选篇1前些日子,学校进行了书香校内活动,不仅仅每个人发了本《道德经》,还请了教授前来进行讲座。
忙里偷闲,我把《道德经》读了一遍,感受一下老子的风采,也领悟了老子思想的博大精深。
《道德经》,传奇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着作。
《道德经》是中国道学思想的经典。
以自然无为之说,解释了天地万物产生,进展,灭亡的自然规律。
并相应的告知人们如何熟悉自然,对待自然。
之后成为很多思想流派的基石。
鲁迅以前说过:“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林语堂也曾对《道德经》大加欣赏,他说:”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必需会大笑;然后笑他自我竟然会这样笑;最终会觉得此刻很需要这种学说。
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我就是如此。
“《道德经》第一章就讲到: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其中的也许含义是:”道“是能够说清晰的,但不是人们一向所说的那样;道的名是能够叫出的,但不是人们一向所用的那类名。
”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
所以,坚持从”无“的角度考察”道“,想要以此来熟悉它的与众不一样;坚持从”有“的角度考察”道“,想要以此来熟悉它的作用之广阔。
”无“和”有“是从不一样角度对同一对象所作的不一样刻画,将”无“和”有“统称为”玄“,一个”玄“再加上一个”玄“,就是一切奥妙的总来源。
简述读道德经心得体会5篇
![简述读道德经心得体会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50d253758f5f61fb63666dd.png)
简述读道德经心得体会5篇简述读道德经心得体会1近期一直在读《道德经》,把它作为自己的枕边书,每天两三章,反复读反复学,经历了一个从晦涩难懂到探知皮毛的过程.《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是他对自然万物.人生.社会等各个方面进行观察后所做的哲学思考.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道经》37章,下篇《德经》44章,内容博大精深.包容万物.站在今天的价值立场回望《道德经》,大致可以从两条脉络探究,或者说主要回答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统治阶级应该如何治国〞,才能使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另一个是〝个人应该建立怎样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才能够获得心灵的从容安宁,获得智慧和幸福.两条脉络的思想原点,就是《道德经》的核心思想——〝道〞.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第2章),进而达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37章)的境界.意思是说,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圣人从来都是以顺应自然的心态处理世事,让事物按照自己的规律生长,任其自由发展而不强加干涉,生养了万物却不占有,培育了万物却不仗恃.炫耀自己的力量,成就了万物但不自居有功,从而达到了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境界,体现了顺应自然.顺道而为的思想.沿着心中对〝道〞的疑惑,在原书中寻找到了多处对〝道〞本质地阐释和解读,虽不全面,但也可以窥得一二.道,究竟是什么?〝道可道,非常道.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第1章)能用语言说出来的〝道〞,都不是永恒的.终极的〝道〞.它存在于天地万物形成之前的〝无〞中,又主宰并化生天地万物.它是宇宙天地万物奥妙的总门,换句话说,道就是对天地万物运行规律的认识,即自然大道.世间万物,都有自身运行的〝道〞,大到宇宙,小到微粒,无不如此.前段时间读的一篇关于宇宙起源的学说,看到了如下一组有趣的数据:在宇宙起源万亿分之一秒的时候,每10亿对夸克和反夸克湮灭,会留下一个正夸克作为幸存者,幸存率是十亿分之一;到达百万分之一秒的时候,正物质的质子和中子的幸存率,也是十亿分之一;到达一秒的时候,电子和反电子之间也在不停湮灭,最后剩下电子的幸存率也是十亿分之一.而这3个十亿分之一,不能够有丝毫偏差,否则,如今的宇宙或许就不会存在了.如此精确,就像事前设定好了一样,这也是宇宙运行的〝道〞.还不止于此.有人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亿分之一的幸存者,因为精子和卵子结合,最终,1亿个精子中只有一个能够最终进入卵子形成受精卵,在这场竞争中,每个人都打败了99999999个精子.然而,每个人的身体.你周围的每一个原子,每一个原子身上的每一个质子.中子.电子,都是正反物质湮灭中十亿分之一的幸存者.这样算来,每个人存在的概率几乎为〝零〞,或者说你我存在纯属巧合.〝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第5章)这就是自然万物运行的〝道〞,一切都是偶然,一切都是客观,一切都是顺自然大道发展的结局,不会因一时一事的得失而发生改变.我们作为幸存者活在世上,应当感到万分的幸运,应当感恩,应当知足,应当活在当下,应当顺应自然大道作为,或许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不竭的生命激情和力量.道,有何特征?〝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见,名曰希;搏之不见,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第_章)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而且不明起始,不知未来,绵延不绝,不断变化,不可名状,所以终归为虚无之态,于是叫它〝惚恍〞.可见,〝道〞无法用感官感知,必须用心去体悟,才能在虚无缥缈和若隐若现中发现〝道〞,最终捉摸到〝道〞.〝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第_章)遵循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探知远古,这就是〝道〞所彰显的规律.从古到今,聪明人和普通人在做事的过程中,区别究竟在哪?老子给出了答案,在于聪明人善于利用已经存在的〝道〞,顺势而为,抓住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办事,所以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成效.道,有何作用?〝执大象,天下往.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第35章)〝道〞的作用外化,使得纵心归附,国泰民安,一派祥和,悦耳的音乐和诱人的美食,让路人不禁驻足.然而,〝道〞本身平淡无味.无形无声,却又作用无穷.《资治通鉴》中,记载了李世民和他的叔父李神通之间的一段故事.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帝位.封赏有功之臣,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作为肱骨之臣都受到重用.李世民大封天下,深得人心,却引起了他的旧部,特别是叔父李神通的不满.李神通说:〝我在关西起兵,是最先拥戴高祖李渊的人,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只是捉刀弄笔,功劳却在我之上,我感到难以心服.况且,我还是李世明的长辈.〞他的话影响很大,由于他的资历和地位,很多原来李世明秦王府的旧部都与之应和,怨气连天.李世明得知后,心平气和地对叔父说:〝叔父虽然首先响应义旗举兵,这也是自谋摆脱灾祸.等到窦建德侵吞山东,叔父全军覆没;刘黑闼再次纠集余部,叔父丢兵弃甲,望风脱逃.房玄龄等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使大唐江山得以安定,论功行赏,功劳自然在叔父之上.叔父您是皇族至亲,朕对您确实毫不吝惜,但不可循私情滥与有功之臣同等封赏.〞李神通听后哑口无言,羞愧难当.大家纷纷表态,〝陛下如此大公无私,对至亲的叔父和都没一点私心,我们还忧虑什么呢?此后唯有为国家效力,效忠陛下了.〞李世民顺道而行,大公无私,所以能悦服群臣,上下齐心,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道,有何规律?〝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第2章)世间万事万物没有绝对,只有相对.事物间总是相辅相成的,有美就有丑,有善就有恶,有生就有死,有乐就有悲,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面走到尽头,就转化为另一面.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教授曾在一次演讲中,举过这样一个例子,非洲很多国家的农民吃不上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西方国家大笔的粮食援助.为什么大批的援助却成为农民受苦的祸根?原因在于,援助粮食要靠非洲当地的政府进行发放,不可能直接进入当地人的锅里.在这过程中,援助的粮食就被当地官员层层瓜分,中饱私囊.而后,他们转手将粮食以极低的价格在市场上甩卖,套取现金.那些依靠辛勤劳作种植粮食.卖粮食为生的本地农民,如何竞争得过那些白来的粮食.本来还能活下去的农民,现在也活不下去了,沦为赤贫.说白了,这些援助无法穿越社会管道直接到达穷人那里,援助的善行却最终导致激增无数的赤贫农民.你认为好的事,未见得真的好;你认为有意义的事,未见得真的有意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是如此.〝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第9章)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且此两面可以相互转化,物极必反.太满了,必然会流溢而出;太锋利了,必然会伤人自伤.老子告诉我们,保持分寸和平衡很重要,万事都不可过头过火.这样的处事原则,无疑对今天的你我,都有着重要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国学大师南怀瑾曾这样评价《道德经》,〝老子一书,原著不过五千言,可以说,几乎是一字就涵盖一个观念的好文章,一句就涵盖有三玄三要的妙义.它告诉了我们许多法则.〞这样的典籍,是需要我们摆在床头.放在身边,用一生去品味体悟的经典.简述读道德经心得体会2接着,肯定道的存在,并且是万物的来源与归宿之后,人生应该何去何从?这是不易回答的新问题.老子《道德经》用德字来说明, 德是万物得之于道的各自的本性.万物各依其德而运作,原本应该保持和谐的生态平衡,但是人间常有困境,乱象层出不穷,又是怎么回事?对此,老子也用了五分之一的篇幅,说明天下大乱是如何来自人的认知与欲望,然后提出针对的解决方法.对此,老子最大的手笔与最多的篇幅,是虚拟一个圣人作为悟道的统治者,从根本上拨乱反正,要人回归原始的纯朴心境与类似婴儿的单纯状态.真正懂得老子的用意,就会转移时空,不必想去统治别人,而须学习成为自己生活的管理者,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万物有其来源与归宿,人又何尝例外?明白了这个要点,就会像婴儿般依靠在母亲怀抱中,然后表现新颖的人生观:少私寡欲.以德报怨.上善若水.全身保真.柔弱胜刚强.不争而善胜等等.这样的人生只有平安喜乐四字可以描写.我有机会在喜马拉雅讲述老子《道德经》,希望藉此分享自己的心得.我的责任是重大的,而我的心情是愉悦的.简述读道德经心得体会3首先,西方哲学家虽然透过翻译才可阅读《道德经》,结果呢?无不被其深度所折服.当我们对《道德经》第一章第一句的道,可道,非常道觉得困扰时,他们却眼睛一亮,好像发现了稀世珍宝.因为从古希腊的柏拉图(Plato,427-347B.C.)与亚里士多德(Aristotle,384-3_B.C.)以来,西方的爱智者看到变化纷纭的宇宙万物,总要思索一个问题,就是:在这一切变化的后面,有没有一个不变的本体,可以作为万物的来源与归宿.只有确定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才有办法进一步解说人生有无意义的问题.现在,《老子》第一章清楚肯定了道是不可说的 ,这个答案与西方第一流哲学家与宗教家的想法是完全相应的. 本体或存在本身是不可说的; 太一或上帝是不可说的;老子的道也是不可说的.老子《道德经》的特色之一,是使用全书八十一章的大约五分之一篇幅,从各种角度,藉各种方式来描写道是怎么回事?这一点使西方学者大为惊艳.简述读道德经心得体会4《道德经》的大名自是从小就如雷贯耳,但真的把书买来看,还是在看了电视剧【仙剑奇侠传】之后,在仙剑中,看着那些蜀山大侠每施一个法术就念道一句道德经,就觉得好帅好好玩,后来在书店看到就买了一本.第一次看道这本书,其实和印象中有很大的落差.在印象中,这本道家第一宝典这么着也应该是一本厚好几寸,重十来斤的大部头.拿到手才发现只有薄薄一本,全文加起来一万字都不到,翻开来看,虽然有译文,却还是像天书一般,晦涩难懂.不过虽然一开始不能看懂什么,读起来却有一股抑扬顿挫的美感.就如〝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如〝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就如〝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总觉得有一股淡定的霸气.就觉得好像读完一句就能放出一个法术似的.《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著作.又称《老子》,被道教作为重要经典收入道藏.共81章,分上.下篇.现在通行本上篇言道,下篇言德.其中有不少和生活有关的处世哲理,乍眼一看不觉什么,当真的去结合生活中那些或大或小的经历,才感到哪份如汪洋般的玄奥.道德经虽不长,却也有很多的方面,哲学.政治.军事及人生诸方面都有不少的论述,自己多少能理解的,能产生感悟的,其实并不多,道德经给我最大得感悟,便是在它的一个〝虚〞字.就好像数学中的0一样,讲究的是处下,是低调,是一无所有,其实却意味着∞的存在,有句话叫机会只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虚〞便是这样的一种准备状态,手上不固执的占有什么,才能随时拿起什么.当0做为分母时,整个式子的结果便是∞.它告诉我们生活要留有空隙,以保持灵动,就像画画留白一样,一幅画的成功,不在于它画出了什么,而在于它没画出什么,在于它隐含了什么,同样,一次人生的珍贵,不再于一个固定的形式,路线,而在于,再于那存在于未来不可琢磨变数,那份能通过自己不断奋斗而产生的改变.诸多经典,若是每天都翻来覆去的看,纵然熟悉,却也会有枯燥,放下,再拿起,才是趣味无穷,小别胜新婚.对于道德经,犹有这种感觉.简述读道德经心得体会5公司组织学习了曾仕强教授讲的《道德经的奥秘》,通过这次学习我对与老子阐述的思想已有了大概的了解.根据我的所学所得,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一.修身——正确的处世态度老子就讲了正确的处世态度是功成身退.不要富贵而骄,持才傲物,锋芒毕露.要淡泊名利和地位,才能功成身退.事物发展本来就是向着自己相反的一面,福祸相随,因此在这里奉劝大家见好就收,不要贪图名利,要收敛.第十章,也是讲的修身,这一段用了六句疑问,其实疑问本身就是最好的答案,老子指出人们不管是形体还是精神,不管是主观努力还是客观实际,都不可能完全一致.这样就必须做到心静,洗清杂念,懂得规律,加深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与我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我要怎么做?从一开始,我的生活就面临很多选择,在没有考虑清楚的时候,就去胡乱选择,导致事情的发展一步步到了自己无法控制的地步.如果在一开始,就能静下心来仔细考虑,也许事情就不会到进退两难的地步二.无为的思想〝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为,不去干扰事物发展的规律.老子在第二章首次提出无为的思想,并指出〝是以圣人处无为只事,行不言之教〞.这里老子指出圣人要能够依照客观规律,处理事情是要去违背事物发展的本质.第三章进一步阐述无为,他既不讲人性恶,也不讲人性善,而说人本来是一张白纸,是纯洁质朴的.不要去贵难得之货,不去尚贤,不见可欲,保持人们的本性.从这里可以结合我们公司的发展情况,有很多时候,公司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遇到的困难是肯定有的,我们能怎么做呢?如果急功近利,反而会适得其反.三.以无私来成就〝自私〞老子在第七章提出了〝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我把这种无私精神理解为〝不争而善胜〞.遇到事情退让无争,将自己置与度外,反而能保全身.这与第八章讲水的特性又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在第八章,老子用水来比喻人,来教导人.完善的人格要具备水的特性,要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力的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夺名利,这就是老子的〝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思想〞联系到我们公司的情况,在本来优越的工作情况下,我们创造了这个公司.在公司处于危难之时,我们从来不去计较个人的得失,都想将公司做起来.我们正是不去计较个人的得失,所以我们信邦在一步步的发展,壮大.这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团队精神,正是团队成员的无私精神,才能成就我们的公司,公司壮大了,我们个人的财富也会增加,这不正是〝以其无私成其私〞吗?简述读道德经心得体会。
道德经心得体会精品5篇
![道德经心得体会精品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e32fac0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b1.png)
道德经心得体会精品5篇道德经心得体会篇1老子的“道”,其实并不像很多人说的那么玄乎,它是指:物质世界及精神世界变化的原因和规律——自然规律。
关于“道”是物质还是精神之争,是肤浅的,属于表象范畴。
所谓自然规律:它是自然界的运行法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运动形式。
人们只能经过实践认识它,利用它,却无法改变它,否则,就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
如: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
医生只能看病,不能救命,若能救命,普天下的医生岂不都成神仙了但有很多人并不明白这一点,或不愿相信这个简单道理。
异常是很多古代帝王,迷信江湖术士,服用什么“灵丹妙药”,妄图长生不老,结果中毒身亡,反而枉送性命。
“对立统一”,是事物存在的自然规律,也是老子反复强调和证明的观点之一。
所谓对立统一,不是单个事物的对立与统一,也不是事物简单的一分为二,而是无数对立的事物交织在一齐而相互依存、影响、变化、转换,构成了动态的、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
因势利导,顺其自然,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基础。
“物极必反”,是事物运动的自然规律。
是老子反复强调和证明的又一观点。
如:钟摆,您说它是在左边右边中间不好说这是因为我们所看到的钟摆,只是它在某一时段的位置而已。
事物如钟摆,人们所看到的事物,只是它在某一时段运动中的表象。
由于事物受自身及相关因素的制约,只能在必须范围内运行,所以,——物极必反。
人们由此误以为,不偏不倚,“中庸之道”才是至理,殊不知“中庸”只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某一时段的短暂现象。
试问古往今来,有何人、何事、何物,能永远坚持或停留在“中庸”之上呢没有!也决不可能有!“失衡而动”是事物动因的自然规律,是宇宙的原动力。
大家明白:事物都是运动的,但为什么要动恐怕就很少有人明白其中原因了。
近代科学研究发现:物质是无限可分的,我们今日所看到的物质,事实上是无数物质的复合体,从某一个体,到相近物体,乃至整个宇宙,它们相互依存、制约、影响、变化,小到元素周期,大到天体运行,甚至鸟儿飞翔,人类行走,汽车行驶等等,莫不如此:失衡——平衡,再失衡——再平衡,循环往复,构成了对立统一、五彩缤纷的美丽世界。
老子道德经感悟心得体会五篇
![老子道德经感悟心得体会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8accb5e7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8f.png)
老子道德经感悟心得体会五篇老子道德经感悟心得体会最新五篇老子道德经感悟心得体会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部经典作品——《道德经》中的一句话。
《道德经》像一束阳光,把万事万物的奥秘和为人处事的规律照得明明白白,让我心中豁然开朗。
《道德经》告诉我,要尊重事物的发展变化,并注意之间的转化,并难得可贵地告诉我们该如何去对待自己的人生,以及用什么样的态度来过好自己的生活。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这句话告诉我们:过分私爱必然要有重大的耗费,太多收藏必然会有厚重的损失。
以前,我从不知道知足,嫌自己的衣服不够名牌,用的笔不够漂亮,嫌妈妈不够优雅,嫌爸爸不是老板……读了这一章后,我明白了要知道知足。
衣服虽比不上一些同学的名牌,但是是新的,而且很好看,我每次穿着到农村,农村的孩子们总是围着我看不够。
而我用的笔从不妨碍我做作业,考出好成绩。
爸爸妈妈用他们的劳动所得让我丰衣足食,周末陪我爬山捞鱼,还能根据我的意愿,出钱让我学钢琴、唱歌,打乒乓球……可见,我生活是多么幸福,我早就该知足了,于是,我放下了心里的包袱,开始知道满足了,突然发现,我原来可以生活得这么快乐。
“轻则失根,燥则失君”告诉我,办事不能轻率浮躁,否则就无法办成事情。
就如去年我准备参加钢琴考级,刚刚开始,我还没有一个音符一个音符仔细弹清楚,我就急着用考级所要求的速度去弹快速的旋律,快是快了,可惜一弹快音符就像被揉成团,乱成了一锅粥。
当我看到这一章《道德经》后,发现我弹琴过于草率,我原来的意图是希望自己能快些达到考级所要求的速度,可是因为轻率,急于求成,把曲子的旋律都搞乱了。
我静下心来,重新谨慎地把这些音符慢慢“整理”好,很快,曲子就像样了,慢慢地速度也上去了。
终于,我通过了考级。
我从心里感谢《道德经》,它教会了我做事不要急于求成,要按照规律,踏踏实实努力,才能达到目的。
“无为而无不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均是《道德经》告诉我的道理,让我渐渐明白了我该怎样对待我的人生,该怎样对待我身边的事物。
道德经学后心得体会范文(17篇)
![道德经学后心得体会范文(17篇)](https://img.taocdn.com/s3/m/a9112c50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f3.png)
道德经学后心得体会范文(1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道德经学后心得体会范文(17篇)心得体会可以记录下学习或工作中的点滴收获,让自己有更多的成就感。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通用14篇)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通用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3c08a62a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fd.png)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通用1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计划、党团报告、合同协议、策划方案、演讲致辞、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plan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通用14篇)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通用14篇)我们会有一些启迪后,可将其保存在心得体会中,这样做能够让我们持续思索不断发展。
老子道德经经典心得体会(精选5篇)
![老子道德经经典心得体会(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7618a66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6b.png)
老子道德经经典心得体会(精选5篇)老子道德经经典心得体会(篇1)《道德经》强调尊重自然规律,顺应潮流。
“人遵法,地遵法,天遵法,路遵法。
”道即法,法源于自然。
人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所作为。
违反自然规律必然要受到惩罚。
工业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直到今天才被认识到。
教育也是如此。
只有遵循教育规律,孩子的成长规律,顺其自然,因材施教,才能有效。
《道德经》说:“教学无字,无为之利,天下所希冀。
”教育不是让老师多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体验,收益会更大。
《道德经》用简单的辩证方法论审视世界和生活,多次强调“做而不犹豫,生而无有,行而不依靠,行而不生”。
一个人做事要脚踏实地,不求华丽的辞藻;有所作为,不能居功自傲,应该谦虚谨慎,正确对待自己。
正确对待自己是最难的,所以说“知人者智,知友者智”。
很多人犯错,往往是因为缺乏自知之明,带着一点点成绩得意忘形;如果你遇到一点挫折,你就会失去信心。
《道德经》用辩证思维审视人生的不幸与福报。
所谓“不幸靠幸福,幸福靠不幸”。
因此,人们应该为和平时期的危险做好准备。
事情顺利的时候要想到自己会遇到的各种挑战,读完觉得困难的时候要想到美好的未来。
《道德经》也告诉人们,有一件事是可以通过犯错来避免的,那就是我们常说的“知足常乐”。
“罪大恶极《道德经》最后一章说:“信仰不美好,善言不可信;好人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知,知者不知。
天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勿争也。
”真实的话不华丽,华丽的话不真实;好人不善于辩论。
人们不一定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炫耀,自以为什么都懂的人不一定有知识;自然法则是让万物受益,而不是伤害;高尚的人的准则是默默工作,不与人竞争。
我觉得应该以此为座右铭:不要听华丽的词藻和美丽的奉承;不炫耀,好好学习;努力工作,谦虚谨慎,为人民做力所能及的贡献。
老子道德经经典心得体会(篇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意思是,祸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内含祸的因素。
也就是说,好事和坏事是能够互相转化的,在必须的条件下,福就会变成祸,祸也能变成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精选5篇)篇一: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篇一道德经是一部言仅5000字的中国古代哲学巨著,它虽是老子所著,但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是由老子从劳动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道是道理,德是品德。
道德经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道德经既有社会科学,也有自然科学的道理。
明白了道德经,个人、家庭、国家、世界都能够少走一些弯路。
保护地球,长治久安。
道德经中的道与无为提到的比较多。
道是宇宙间万事万物运行变化的发展规律。
无为,就是事物在循着它的规律发展的时候,不要人为地干涉它。
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管,无为就是把握规律,顺势而为。
对于个人来说,道德经的内涵就是带着一颗爱的心,随性而为。
不刻意去追求什么,尽量怀着善良的心去做事。
一个人学会做人了,有爱的心,而且能够认清事物发展的规律,认真去做事,想不成功都难。
人必须有信仰,才会不容易偏离方向。
有信仰,懂科学,就不会偏离方向。
关于做人,一个小孩长为一个大人,它应该秉着什么信念来成长,我从我同学的博客中找到了答案,我认为非常经典。
小宝,妈妈相信随着你的成长你会懂得很多待人处事的道理,你会接触到这个纷繁的世界,你会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你会有自己对世事的判断和鉴别能力,你也会有自己逐渐清晰的人生观,妈妈不会过多地要求你和束缚你,何况妈妈至今也对很多事情感到迷茫和模糊,妈妈也在不断的阅历和成长,也还在逐渐修正自己的人生观,但妈妈知道一点,人内心要有自己的信仰,那就是做一个正直、善良、有爱心的人,妈妈也希望你如此,只有这样你才能拥有内心的坚强和力量,妈妈现在以及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对你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强大你内心的力量,妈妈相信拥有了内心的坚强和力量,你就可以是一个快乐的人,这也是妈妈唯一的诉求。
虽然妈妈今天对你说这些还为时过早,但妈妈希望有一天你能读懂的时候,别忘了妈妈的话。
对于一个家庭,那就是大家都怀着善心做事,而且不要把自己周围的人往坏的想,你是一个好人,别人也没你想的那么坏。
互相理解,互相沟通,这样就避免了很多矛盾和冲突。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是要怀着爱的心,把握规律,顺势而为。
举几个例子,比如龙泽站很多摆地摊的,有卖吃的的,有卖小玩意的,搞得周边环境是不太好,所以,过一段时间,城管会过来清理一下,过一段时间又出来了。
那么这件事情城管要不要管?我认为不应该这样来管,那些人也都是靠劳动吃饭,辛辛苦苦出来赚点钱不容易,有的年龄也比较大了,整天被城管驱逐,不能乐业,他们也是要生存没有办法,如果有更好的环境又好又体面的工作,他们难道非要在那摆地摊?而且地摊摆在那是有它存在的价值,有人买啊。
如果不让他们摆地摊,难道让他们去偷,去抢,去犯罪?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让他们摆整齐点,别影响交通,完了让环卫工人打扫干净。
对了,最近好像龙泽站又有摆地摊的了,国家也许已经不限制了。
劳动人民都是光荣的,尊重每一位劳动人民。
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自己要尊重自己,人与人之间也要相互尊重。
关于淘宝网,淘宝网有利有弊,淘宝网上有卖名牌假货的,有买到假货识别出来的,很生气,恨淘宝啊,那这个假货店应不应该关闭啊?不应该,因为有市场啊,很多人想少花点钱买名牌,那么买到了没有识别出来他穿着用着很开心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淘宝里也有很多又便宜又好的东西,就看你会淘不会淘。
淘宝门槛低,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为维护社会和平与稳定做出了贡献。
动车这东西,它也是顺势而生的,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阶段,为什么要修动车,村里挣不到钱啊,人都往城里挤,交通就拥挤了,就得修动车,动车架那么高,跑那么快,出事的几率还是相对比较高的。
现在动车不修了,国家开始发展中小城市了,保持平衡。
一个国家也是要怀着爱心,循着规律,顺势而为。
关于地球,科技发展与环境恶化似乎是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难道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人类,地球生物,甚至地球都要走向灭亡吗?其实地球这个星球上生物的存亡,关键就看地球上的现在食物链顶端的人类,人类中善人与恶人的博弈,善人多了,爱护这个地球,那还有救,否则平衡一旦被打破,地球不行了,大家一起玩完。
(补充一点,善人恶人都是相对的,善人也有做错事的时候,恶人也有好的一面,他们有时也会变化,恶人变好一点,善人又坏了一点,或者更坏更好。
)宗教这个东西是个好东西,它教人心向善,虽然被崇拜对象的样子不同,精神内涵都差不多。
但是宗教有它的局限性,宗教把被崇拜对象物化了,其实那个佛也好,耶稣也好,都不客观,其实就是地球和地球周围的大气层。
土地,水,空气养育了地球上的万事万物。
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就像一张巨大的错综复杂的`网。
其实凡事都有因果,只不过果出现的早晚而已,有的我们一眼就看到了,有的只看到了果,要追踪不止一个物(包括人动物等各种客观存在),跨越很久的时间,才能找到那个因。
平天下,并不是谁来统治天下,其实就是大家都懂得道德经的精髓,那就是爱,爱所有的人,所有的动物,所有的植物,爱东西,珍惜东西,懂得分享,不浪费。
爱地球。
物尽其用,人尽其材。
大家都做一个有爱心懂道理讲道理的世界好公民,安居乐业,没有战争,团结和谐,这样天下就太平了。
大家共同爱护这个地球,把握规律,顺其自然,地球也就保住了。
珍惜地球,别到火星上去了,别把地球破坏了就一拍屁股走了。
火星上有合适的水和空气吗,它那小小的地心引力在上面站的住么。
珍惜你所拥有的,爱护地球,感恩地球。
篇二: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篇二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
“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实实工作”的呼声日益强烈。
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面对金钱、地位、美色的诱惑呢?我们同样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尽心本职!既然我们个体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暂,我们何不端正心态呢?静心、净心、尽心就是人们的三个不同心态层面。
静心:静安人生坐标;净心:净处人生方向;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静心,静安人生坐标。
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无为”为修道之本。
《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
”强调了致虚守静的修养。
“致虚”就是要消除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通过“静”的工夫,深蓄厚养洞察力,才会“知常”,逢凶化吉。
“净者,不污也”,天地万物之间,洁净不染,就是“不染”。
“不染”的含义很广泛,老子《道德经》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
意思是说五彩缤纷的世界使人眼花缭乱,各种各样的声音使人震耳欲聋,美味佳肴使人馋涎欲滴,纵横驰骋的心灵使人心态若狂,拥有贵重难得的货物使人心惊胆寒。
就从视、听、味、嗅、触、物六方面形象勾划了人们因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导致的严重后果。
故后人云:六根清净、一尘不染。
意在教人约束,收敛人们的贪欲之心。
篇三: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篇三夫中华之才,博大渊源,唯老庄、孔孟为尊,老庄予人智慧,孔孟教人仁德。
且智且仁者国之所需,民之所敬,可用之材也。
是以有志之士当奋发向上,智仁兼修,从道儒两家汲取养分,提升自我。
近日以来再读《道德经》,感触颇多。
也许是年龄的增长,亦或是阅历的增多,较之十多年前中学时代的我读《道德经》,更加多了一份深刻的悟道。
没有往日青春年少的戾气,更多的是祥和稳重的心境去体会《道德经》中“道”的智慧。
道家之学智慧无穷,每句话都有很深刻的哲理,不是我们聊聊数语可以尽数表达清楚。
我也只能是管中窥豹,就其一斑而妄谈自己的感悟了。
《道德经》的思想核心在于一个“道”字,被认为是万物的根源,事理的本相。
“水”的特征是最能用来比喻“道”的东西,所以为人处事最高的能耐应该就像水一样——上善若水。
水有“七善”的大智慧可以引领着我们找到处世的好方法。
所谓“七善”乃是“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居善地”乃是水能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地也。
水总是往下流,从来不违背这样的原则,并能擅长选择到好的去处来坚持这样的原则。
做人也是应当像水一样坚持原则不动摇,但是又不是一味的硬扛来坚持原则,而是擅长巧妙的选择方法来达到坚持原则的目的,懂得刚柔并用,巧妙的达到目的。
“心善渊”是指空虚寂寞,深不可测,善渊也。
水的表面可以风平浪静,里面却可以深不可测。
人的心境也应当像水的这一特性一样,心若止水,不表露自己的意向和情感,不要把不良情绪和错误想法唐突的传递给别人。
正是人们常说的喜怒哀乐不行于色。
喜怒形于色的人容易被人看到更多缺点,被别人疏远,不利于团结他人,所以人们应该懂得控制自己情绪,稳重处事。
“与善仁”讲究的是利泽万物,施而不求报,善仁也。
为人当如同水润泽万物,懂得爱护他人,恩泽他人,于人谦和相处。
这样的人才有亲和力、向心力。
行大道者需懂得利天下。
“言善信”意指圆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信也。
为人当随和温润如水,在圆的地方能旋转,在方形的地方能转折,这样才能容易与人相处,容易被别人接纳。
棱角分明,不懂变通只会和周围格格不入,不会得到别人的欢喜亲信,也就会增加自己处理办事的难度了。
正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正善治”是指能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也。
水自己本身是很清澈的事物,也能洗涤各种污秽的东西。
做人不能仅仅是自己品行端正就可以了,还要可以为他人去处污秽,作为他人的看清事物高低好坏的准则。
懂得用自己的清澈去容纳污秽,再消除污秽,这才是大本事,才能把自己管理的范围治理得很好。
而自命清高,与污秽格格不入者只能是自己小范围清高了,但是不能改变周围的状况。
为人领导者更加要明白正善治的道理才是。
“事善能”要求遇物赋形,而不留于一,善能也。
任何东西在水面上都能显出形状,水不会特意要求什么样的形象。
水不去选择只是因为其适应能力很强,怎么变化都可以。
为人也应该是适应能力很强才对,不能总是要求外部事物来符合自己要求。
这样的人处理事物的能力才能很强,能处理各种各样的困难,处处适用,受人欢迎。
“动善时”为冬凝春冰,涸溢不失节,善时也。
水到冬天就凝固,春天就融化,该干涸的时候干涸,该洪水发泄的时候就洪水,懂得审时度势。
做人处事何处不需要能够把握时机,善于等待合适时候呢。
同样的事情不同时候做,结果就是不一样的。
善用形势着乃是真正懂得事物规律的人。
水的七善也就是无往而不利的境界。
“夫唯不争,故无尤”只有与万物不相争,才不会引来责怪和他人的敌对。
与其说不争,不如说”以不争为争”,表面上不与人争,但是最后整个大势依然往你意愿的方向发展,同时不会忤逆周围的人和事。
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巨大的智慧宝库,我们作为年青的一代应当积极去获得祖先留下的智慧,把自己打造成有远见,明大势,懂人文素养的高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