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形成机制及抗血栓药物作用机制的简单探讨

合集下载

血栓的形成护理措施

血栓的形成护理措施

血栓的形成护理措施引言血栓是血液中凝血因子过度激活导致的血栓形成。

血栓可出现在静脉或动脉内,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如心肌梗死、中风等。

为了预防和减少血栓的形成,护理措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血栓的形成机制以及相关的护理措施。

血栓的形成机制血栓形成是由一系列凝血反应引起的复杂过程。

当血管受损时,血小板会聚集在受损血管壁上,并释放血小板激活因子。

这些激活因子将刺激血浆中的凝血因子激活,形成凝血酶。

凝血酶能将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将血小板聚集在一起形成血栓。

血栓的形成可发生在静脉或动脉内。

在静脉内,血栓形成被称为静脉血栓形成,常见于深静脉血栓形成。

在动脉内,血栓形成被称为动脉血栓形成,常见于冠状动脉或脑动脉。

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活动水平长时间的卧床或久坐不动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尽量保持活动,进行一些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或进行肢体运动。

此外,有条件的患者可以进行物理治疗,如按摩或极低频超声治疗,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正确使用弹性袜弹性袜是一种可以施加压力的紧身袜,可以帮助促进静脉血液循环。

对于长时间卧床的患者或有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患者,佩戴弹性袜可以有效降低血栓形成风险。

护理人员应确保患者正确佩戴弹性袜,并根据需要定期更换。

提供适当的水分摄入量适当的水分摄入可以帮助稀释血液,减少血液黏稠度,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每天饮水量足够,并提供充足的水和其他饮料选择。

定期转位长时间卧床或久坐不动会导致静脉血液淤积,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护理人员应定期转位患者,促进血液循环。

对于卧床不起的患者,护理人员应使用合适的护理设备,如侧翻器,以减少对患者的不适。

药物护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嘱,护理人员可能需要给予抗凝药物或抗血小板药物。

抗凝药物可减少凝血因子的活性,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抗血小板药物可阻止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的概率。

护理人员需要监测患者的用药情况,包括药物剂量和药物反应。

抗血栓药物预防血栓形成维护血液畅通

抗血栓药物预防血栓形成维护血液畅通

抗血栓药物预防血栓形成维护血液畅通血栓形成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为了预防血栓形成,人们常常会采取一些措施,其中包括服用抗血栓药物。

本文将介绍抗血栓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常见的药物种类,以及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

一、抗血栓药物的作用机制抗血栓药物主要通过干扰血液凝结过程,预防血栓的形成。

血液凝结是一种保护机制,可以止血并维持血管的完整性,但当出现血液凝块时,会对血流造成阻塞,引发血管疾病。

抗血栓药物的作用机制包括以下几种:1. 抑制血小板聚集:血小板是形成血栓的重要成分,抗血小板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的形成。

2. 抗凝血作用:抗凝血药物可以干扰凝血酶的生成和功能,降低血液凝结的风险。

3. 扩张血管:某些抗血栓药物可以通过扩张血管,提高血液流动速度,减少血栓的形成。

二、常见抗血栓药物种类目前,常见的抗血栓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血药物。

1. 抗血小板药物抗血小板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的形成。

常见的抗血小板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2. 抗凝血药物抗凝血药物主要通过抑制凝血因子的生成和功能,降低血液凝结的风险。

常见的抗凝血药物有华法林、肝素等。

三、预防血栓形成的措施除了药物治疗,预防血栓形成还需要采取一些其他的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血栓形成的措施:1. 均衡饮食: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可以降低血脂水平,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

2. 定期锻炼:适量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维持血液的畅通。

3. 注意心理健康:长期的心理压力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此,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也是预防血栓形成的重要措施之一。

4. 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对血管有一定的损害作用,戒烟限酒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结论抗血栓药物在预防血栓形成和维护血液畅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了解和正确使用抗血栓药物,结合其他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维护身体健康。

骨髓油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及其机制探究

骨髓油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及其机制探究

骨髓油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及其机制探究骨髓油是一种来源于动物骨髓的衍生物,被广泛应用于传统草药医学中。

近年来,研究表明骨髓油具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并且其机制也逐渐被揭示。

本文将探索骨髓油抗血栓形成作用的具体效应,以及现有的机制解释。

骨髓油作为一种传统草药,其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已被多项研究予以证实。

研究表明,骨髓油内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例如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多酚类物质、生物碱等。

这些活性成分通过多种途径影响体内的血栓形成过程。

首先,骨髓油中的活性成分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血小板聚集是血栓形成的重要环节,对于防止血栓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骨髓油能够干扰血小板膜上的磷脂代谢,从而减少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降低血栓的形成。

其次,骨髓油中的活性成分也可调节血管内皮功能,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血管内皮细胞在血栓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其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血栓的形成。

研究发现,骨髓油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够增强血管内皮细胞的抗血栓形成能力,减少血栓的生成。

此外,骨髓油的抗血栓形成作用与其抗炎能力密切相关。

炎症反应是血栓形成的一个重要触发因素,研究发现,骨髓油中的多酚类物质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从而降低血栓的形成。

骨髓油抗血栓形成作用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已有一定的研究进展。

一方面,骨髓油中的活性成分与凝血系统相关的酶活性有关。

研究发现,骨髓油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抑制凝血酶的活性,减少血栓的形成。

另一方面,骨髓油中的活性成分还可能通过调节血管生成素转化酶的活性,从而减少血栓的形成。

另外,骨髓油可能还通过调节血纤维蛋白溶酶酶原活化物(PAI-1)的表达,减少血栓的形成。

PAI-1是一种调节纤溶系统活性的蛋白质,其异常表达可能导致血栓的形成。

研究发现,骨髓油中的一些活性成分能够抑制PAI-1的表达,从而减少血栓的生成。

值得一提的是,必须注意到骨髓油作为一种传统草药,其作用机制可能还有待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和解释。

抗血栓药物

抗血栓药物

抗血栓药一、血栓形成的种类和机制血栓:动脉血栓、静脉血栓影响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1.血管壁改变:内皮细胞损伤,抗栓↓2.血液成分改变:血小板活化、凝血因子激活、纤维蛋白形成3.血流改变: 血流缓慢或停滞、漩涡形成二、血栓的溶解三、抗血栓药的分类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药、溶血栓药(一)抗凝血药Ⅰ.肝素类肝素(heparin)分子量3000D~30000D,平均15000D特点:1.抗凝血作用强大, 使ATⅢ灭活凝血酶和Ⅹa的速率提高1000倍。

体内体外均抗凝。

2.抗血栓形成对静脉血栓显著,与抗凝、抗血小板、影响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粘度有关。

3.其他促纤溶、降血脂、抗血管平滑肌增殖4.口服不吸收,常静脉或皮下给药机制: 图应用:1.血栓栓塞性疾病1.AMI二级预防2.心血管手术或血液透析时防体外循环血栓形成存在问题:1.抗凝效果个体差异大,剂量难掌握2.需实验室监测抗凝活性防过量3.治疗指数小4.不能口服5.作用不持久不良反应:血小板减少症,多发生于开始肝素化后10~15d。

可逆。

过量或与抗血小板药并用可致出血。

骤停可致原有病症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低分子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e , LMWH)表肝素与低分子肝素主要特征比较常用药:依诺肝素(enoxaparin)、洛吉肝素(logiparin)、洛莫肝素(looparin)、替地肝素(tedelparin) 应用: 同肝素,可用于肝素禁忌者。

临床研究(>7000例) 依诺肝素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优于肝素。

优点:1.抗凝剂量易掌握,个体差异小。

2.一般不需监测抗凝活性3.毒性小,安全。

4.作用时间长,iH每日1~2次Ⅱ.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warfarin)、醋硝香豆素(acenocoumarol)、双香豆素(dicoumarol)抗凝机理:竞争性抑制Vit K依赖性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在肝脏合成。

作用特点:(1)仅体内有效。

凝血与血栓及抗血栓药物的研究进展

凝血与血栓及抗血栓药物的研究进展


综述 ・
凝 血 与 血栓 及抗 血栓 药 物 的研 究 进 展
秦 纲 吕吉 元
[ 关键词] 凝血 ; 血栓 [ 中图分类号] R 4 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0 2 2 1 )33 8 3 0 756 ( 02 0 -4 - 0 自身 I 生血栓包括 生理性止 血血栓 与动静脉 系统 的病 理性 血 栓 。接触性血栓是指血液与身体 以外的异物接触后在异物表 面上所形成 的血栓 。例如介入治疗中鞘管与血液接触所形成 的血栓 、 体外循环时血液与管路接触 时所形成 的微血栓等。 目前认为 , 血因子 Ⅻ在体 内对血栓形成作用不 大。注 凝
新近对接触性血栓 的研究表 明 , 血小板 粘合 素激活 、 囊 泡释放 、 血小板聚集开始后 , 依然存在一系列的信号传导 。 目前 已知 G蛋 白耦 联受体 ( D 、 一 A P 凝血酶 、 血栓 素 A 受体 ) 、
受 体 酪 氨 酸 激 酶 ( a- 、 小 板 表 面 蛋 白 ( D 0 与 Gs 6) 血 C4L
进 展。

、Leabharlann 射凝血 因子 Ⅻ引起血栓迅速形成 , 而因子 Ⅻ缺乏并不 引起 受 损 的血管形成血栓 , 提示 Ⅻ在生理 性止 血 ( 血栓 形成 ) 中并 不起作用 , 但在异常止血与血栓形 成中起重要作用 。接触性
血 栓 是 Ⅻ 因子 ( 触 激 活 因 子 ) 动 的 血 栓 形 成 过 程 ; 自 接 启 而
就 由酶 原 激 活成 仪 X a X a激 括 因子 Ⅺ 为 X a引 起 凝 血 , 一l , l I 一 I I
同时 使 血 浆 前 激 肽 释 放 酶 ( K) 活 形 成 激 肽 释 放 酶 P 激

血栓形成的种类和机制

血栓形成的种类和机制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肝素与低分子肝素主要特征比较
特征 单糖数 分子量(kDa) 平均(kDa) 生物利用度(iH) 活性 抗FⅡa 抗FⅩa 抗FⅩa/抗FⅡa 活化纤溶作用 致血小板减少 出血 被鱼精蛋白中和 肝素 40~50 5~30 15 15%~20% ++++ ++++ 1 + +++ ++ ++ LMWH 13~22 4~7 5 95% ++ +++++ 2~4 +++ + + +
Fibrin
insoluble
Fibrin clot
Mechanism of heparin


This reaction happens in normal physiological state, but it’s very slow and weak. In the presence of heparin (which acts as an catalyst), it will be accelerated by more than 1,000 times
membrane phospholipid PLA2
AA
COX endoperoxide PGI2 synthetase PGI2
PGI2
-
Aspirin
TXA2 synthetase TXA2 AC
PDE
Ridogrel
+
+
cAMP
-

抗血栓形成药的化学结构及作用机理

抗血栓形成药的化学结构及作用机理

抗血栓形成药——2022年医保目录药品-XB01A抗血栓形成药XB01A抗血栓形成药血栓血栓是血流在血管内面剥落处或修补处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块。

一般而言,血栓由不溶性纤维蛋白、沉积的血小板、积聚的白细胞和陷入的红细胞组成。

临床上常用的抗血栓药可分为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聚集药和溶血栓药三大类。

止血过程血管收缩。

血管在遭受创伤后自动收缩,缩小创伤面,减少血流的流失。

血小板聚集。

血管受创后暴露出胶原组织,血小板在创面上粘附、聚集,形成血小板聚集体。

血管收缩和血小板聚集体形成一期止血,为其后纤维蛋白血栓的形成提供铺垫。

纤维蛋白血栓。

在组织受创后,暴露的胶原组织和释放的组织因子启动初步凝血反应。

组织因子和体内Ⅶ因子结合,激活各种凝血因子,形成凝血酶。

凝血酶能催化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单体,单体聚合后成为多聚体。

多聚体在XIII因子作用下,交联形成纤维蛋白多聚体,最后形成稳定的纤维蛋白性血栓,发挥二期止血作用。

凝血因子瀑布学说很好地诠释了凝血过程。

参与凝血的因子有12个,包括:I,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II,凝血酶原,Prothrombin;III,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IV,钙离子,Calcium ion;V,前加速素/易变因子,Proaccelerin/labile;VII,前转变素/稳定因子/血清凝血酶原转化加速因子,Proconvertin/stable factor/SPCA,serum prothrombin conversion accelerator;VIII,抗血友病因子,AHF,antihemophilic factor;IX,血浆凝血激酶/血浆凝血活酶成分/Christmas因子,Hemophilia B/PTC,plasma thromboplastin component/Christmas factor;X,Stuat-Power因子,Stuat-Power factor;XI,血浆凝血活酶前质/血浆凝血活酶激酶,PTA,plasma thromboplastin antecedent;XII,接触因子/Hageman因子,Contact factor/Hageman factor;XIII,纤维蛋白稳定因子,Fibrin stabilizing factor。

动脉血栓形成和抗栓治疗机制

动脉血栓形成和抗栓治疗机制

动脉血栓形成和抗栓治疗机制血管内皮细胞为单细胞层,不仅把血液中凝血因子、血小板与促凝血的内皮下胶原蛋白隔离,还分泌各种抗凝细胞因子,如凝血酶调节蛋白、ADP酶、前列环素、纤溶酶原激活剂和肝素样分子等,因此,如血管内膜完整,血小板和各种凝血因子并不会活化和血栓形成。

当动脉粥样斑块破裂、糜烂或介入治疗损伤斑块时,暴露的胶原蛋白与血小板相接触,启动凝血过程,并最终形成血栓,造成组织缺氧性损伤直至坏死。

血小板作为血栓的主要成分,其黏附、激活和聚集对动脉血栓形成起着关键作用(图1)。

动脉血栓的形成取决于:1)血管壁病变;2)局部血流动力学变化;和3)血液高凝状态。

包括冠状动脉等动脉血栓形成大致经过以下3个过程。

图1-A,B A---内皮细胞分泌PGI2和NO增加血小板cAMP和cGMP来抑制血小板激活;CD39降解ADP,凝血酶调节蛋白(TM)抑制凝血酶激活血小板;硫酸乙酰肝素(HS)促进AT3的作用,使凝血酶失活;tPA产生纤溶酶降解纤维蛋白。

在促凝物质中,vWF和P-选择蛋白介导血小板和白细胞粘附,TF启动凝血反应,PAI-1抑制纤溶酶的生成。

B—血管内皮损伤后暴露内皮下促凝血物质;炎症、感染和代谢变化降低内皮细胞的抗凝特性,并刺激血小板激动剂合成和释放,最终致血栓形成(摘自现代心脏病学)。

一、血小板与动脉血栓形成血小板在正常止血和血栓形成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动脉血栓形成的起始步骤,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骨架,并触发血栓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心梗、中风和外周血管阻塞。

血小板由骨髓巨核细胞产生的无核细胞。

人类血小板的寿命为7~10天,每天约1011个新生血小板进入循环血液,呈“静息”状态;当血管内皮受损后,血小板通过黏附反应、激活反应和聚集反应表达和分泌细胞因子、化学趋化因子有助血管修复(图2)。

血小板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受体在上述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1.血小板黏附反应血栓骨架形成的起始阶段。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是循环“静息”血小板与内皮细胞受损后内皮下胶原蛋白黏附的桥梁,当内皮细胞破损到一定程度(直径大于600um),内皮下胶原蛋白暴露,血液中vWF与其“黏”接,随后血小板表面的GP Ib/IX/V 受体与vWF结合,GP VI和GP Ia/IIa受体和胶原蛋白结合,将血小板初步黏附于血管壁内膜,随着血液流动,血小板缓慢向前流动,同时血小板形态由圆形或椭圆形变成不规则形,主要通过血小板膜上的胶原蛋白受体GP Ia/IIa与胶原蛋白高亲和力的结合,血小板牢固结合于受损的血管壁上,形成一层“血小板膜”。

血栓形成机制及抗血栓药物作用机制的简单探讨

血栓形成机制及抗血栓药物作用机制的简单探讨

血栓形成机制及抗血栓药物作用机制的简单探讨1.血栓形成是机体在维持血液循环和愈合血管损伤过程中的正常反应。

然而,当血栓在不适当的部位形成时,就会导致严重的血管闭塞和致命的疾病。

因此,了解血栓形成机制以及抗血栓药物的作用机制对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2. 血栓形成机制血栓形成是一种复杂的过程,包括凝血、血小板激活、血管内皮损伤和炎症反应等。

以下是血栓形成的主要步骤:2.1 血小板激活和聚集当血管受损时,血管内皮细胞会释放出一些信号分子,刺激血小板激活。

激活的血小板会释放出血小板活化因子,促进更多的血小板聚集和粘附,形成聚集体。

2.2 凝血过程激活的血小板表面上会有凝血因子Ⅴ和Ⅷ的受体,它们可以激活凝血因子Ⅹ,并促进活化的血小板释放更多的凝血因子。

最终,血栓在伤口上形成,堵塞了血管。

3. 抗血栓药物作用机制抗血栓药物是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的一种药物。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抗血栓药物及其作用机制:3.1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小板在病变部位的黏附,进而抑制血栓的形成。

3.2 抗凝血药物(如肝素和华法林)抗凝血药物可以抑制凝血因子的活化,从而减缓凝血过程,并且可以防止继续血栓的形成。

3.3 纤溶药物(如尿激酶)纤溶药物能够促进纤维蛋白的降解,使原有的血栓失去稳定性,进而溶解既有的血栓。

4.血栓形成是一种正常的生物学过程,但是过度或不恰当的血栓形成会导致多种相关疾病,如心肌梗死、脑栓塞和深静脉血栓等。

抗血栓药物是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的主要手段之一。

通过抑制凝血因子、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的降解,抗血栓药物可以达到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研究

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研究

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研究心血管疾病一直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健康威胁,药物在其预防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针对心血管系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本文将介绍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以及相关研究结果。

一、抗血栓药物的研究血栓形成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抗血栓药物能够有效地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凝血过程,从而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多项研究表明,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抗血栓药物,能够降低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

此外,还有其他抗血栓药物如肝素和华法林等,它们在心血管系统的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降压药物的研究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降压药物通过降低血压来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β受体阻断剂、钙离子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剂等。

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降低血压,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三、扩血管药物的研究血管扩张剂是一类能够扩张血管的药物,它们可以改善心血管系统的血液循环。

一项研究表明,硝酸甘油是一种常用的扩血管药物,能够有效地缓解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症状。

此外,还有其他扩血管药物如钙离子拮抗剂和K+通道开放剂等,它们在心血管系统的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究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

抗心律失常药物能够控制心脏的电生理过程,从而预防和治疗心律失常。

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包括β受体阻断剂和钠通道阻滞剂等。

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调节心脏的电活动,从而恢复正常的心律。

总结起来,药物在心血管系统的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抗血栓药物能够预防血栓形成,降压药物能够降低血压,扩血管药物能够改善血液循环,抗心律失常药物能够控制心律。

通过深入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从而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方法。

抗血栓药物的研究进展

抗血栓药物的研究进展

3、噻唑类:噻唑类药物为格列奈类的一种,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降 低血糖水平发挥疗效。代表性药物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
4、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GLP-1类似物为新型抗糖尿病药物, 可通过激动GLP-1受体发挥降低血糖、抑制食欲等作用。代表性药物有利拉鲁肽、 度拉鲁肽等。
5、钠-葡萄糖转运蛋白抑制剂(SGLT2抑制剂):SGLT2抑制剂通过抑制肾脏 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促进尿糖排泄来降低血糖。代表性药物有卡格列净、达格列 净等。
定量分析方法在抗疟疾药物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如药代动力学分析、 药物疗效评估等。定量分析可以客观地评价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 程,为优化给药方案和减少不良反应提供科学依据。
定性分析方法在抗疟疾药物研究中也有应用,主要涉及对药物作用机制和不 良反应的主观描述和分析。例如,通过病理学检查观察药物对肝、肾等器官的损 伤情况,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分析药物对机体免疫应答的影响。
2、药物不良反应研究
抗疟疾药物在临床应用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良反应。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物 的肝毒性、肾毒性、神经毒性等方面。例如,传统抗疟疾药物如氯喹等可能导致 视网膜病变、听力损害等。然而,一些新型抗疟疾药物如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等具 有较低的毒副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3、抗疟疾疫苗研究
研究方法
抗血栓药物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动物实验、临床试验和统计分析等。动物实 验可通过建立动物模型,探讨药物的抗血栓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临床试验则通过 招募大量患者,评价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药物上市提供依据;统计分析则 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科学结论。
研究成果
近年来,抗血栓药物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新药的发现、现有药物的优化和新 给药方式的探索等。在发现新药方面,研究发现了许多新型抗血栓药物,如直接 凝血酶抑制剂、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等;在优化现有药物方面,通过改进给药 方案、减少剂量等方法,提高了现有抗血栓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在新给药方式 方面,研究发现了一些新型的给药方式,如经皮给药、经肺给药等,为抗血栓药 物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抗血栓药理实验报告

抗血栓药理实验报告

抗血栓药理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抗血栓药物的药理作用,并评估其对血栓形成的影响。

使用小鼠作为实验模型,分别给予不同药物处理后,观察小鼠血栓形成情况,并进行相应数据分析。

实验结果显示,抗凝药物可以有效抑制血栓形成,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引言血栓形成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抗血栓药物作为干预血栓形成的重要方法之一,已经在临床广泛应用。

然而,不同的抗血栓药物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因此对其具体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和评估,对于选择合适数量和种类的抗血栓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材料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中使用的材料包括:- 小鼠(雄性,C57BL/6,8周龄)- 抗血栓药物A(药物A名称及来源)- 抗血栓药物B(药物B名称及来源)- 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实验设计实验分为以下几个组别:1. 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处理组)2. 药物A处理组3. 药物B处理组每组各含10只小鼠,进行以下处理:- 阴性对照组:每只小鼠皮下注射10 mL生理盐水- 药物A处理组:每只小鼠皮下注射10 mg药物A- 药物B处理组:每只小鼠皮下注射10 mg药物B结果与讨论在给予不同药物处理后,观察小鼠血栓形成情况,并进行相应数据分析。

实验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药物A处理组和药物B处理组的血栓形成数量显著降低。

其中,药物A处理组的血栓形成数量减少了70%,而药物B处理组的血栓形成数量减少了60%。

进一步的数据分析显示,药物A对血栓形成的抑制作用更强。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药物A处理组的凝血时间延长了20%,而药物B处理组的凝血时间只延长了15%。

这说明药物A具有更强的抗凝能力,可以有效降低血栓形成风险。

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抗血栓药物A和药物B均具有一定的抗血栓作用,可以有效减少血栓形成。

另外,药物A具有更强的抗凝能力,因此在药物选择时,应根据具体病情和患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药物A和药物B 的具体作用机制,并进行更广泛的临床应用。

药物抗血栓形成的原理

药物抗血栓形成的原理

药物抗血栓形成的原理药物抗血栓形成的原理是通过不同机制的药物作用于血栓形成过程的不同环节,从而预防或治疗血栓相关疾病。

血栓形成是一种生理性的止血功能,但当机体内出现异常时,血栓的形成就会超过正常范围,引发一系列疾病,如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冠心病等。

因此,药物抗血栓形成的原理就是通过干预血栓形成过程的各个环节来阻断血栓的形成或促使它的溶解。

药物抗血栓形成的机制有以下几种:1. 抑制血小板聚集:血小板在血管壁受损处发生聚集,形成血栓的基础。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阻断了血栓形成的起始环节。

常见的抗血小板药物有阿斯匹林、氯吡格雷等。

2. 抗凝血作用:抗凝血药物主要通过抑制凝血因子活性来抑制血栓形成。

凝血因子在血管受损处激活,通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形成纤维蛋白,最终形成血栓。

抗凝药物可抑制凝血酶、纤维蛋白形成等凝血因子的活性,从而阻止血栓形成。

常见的抗凝血药物有肝素、华法林等。

3. 促进纤溶作用:纤溶是机体对血栓进行溶解的过程。

纤溶系统受损或功能不良,会导致血栓形成。

促进纤溶作用的药物主要通过激活纤溶酶原、增加纤溶酶的生成来增强纤溶过程。

常见的促纤溶药物有尿激酶、链激酶等。

4. 抑制血管收缩:血管平滑肌的异常收缩会导致血栓形成。

某些药物如钙离子拮抗剂可通过阻断钙离子进入细胞,从而抑制血管收缩,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5. 改善微循环:微循环的异常也是血栓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过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可以增加血液流动性,减少血小板和纤维蛋白的沉积,从而预防血栓形成。

常见的改善微循环的药物有植物血流调剂剂、黄蜡素等。

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抗血栓形成的原理是多种药物及机制联合作用的结果。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疾病类型,医生会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另外,药物的选择和使用也需要根据患者的肝肾功能、用药史和其他合并症来进行评估和调整。

因此,在应用药物抗血栓形成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定期的监测和评估,以确保疗效和安全性。

抗凝剂的作用特点及应用

抗凝剂的作用特点及应用

抗凝剂的作用特点及应用抗凝剂是一类药物,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干扰或抑制凝血过程中的某些关键酶或因子的活性,以达到延长凝血时间、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液凝块形成的效果。

抗凝剂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血栓性疾病、血液透析、人工血管和器官移植等。

抗凝剂的作用特点如下:1. 抗血栓形成:抗凝剂通过不同的机制阻碍血栓的形成。

其中一类抗凝剂是直接抑制凝血因子的活性,如肝素、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等,它们可抑制凝血酶的生成,从而阻断血栓形成的环节;另一类是血小板抑制剂,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等,通过作用于血小板上的受体或酶来阻断血小板聚集,从而预防血栓的形成。

2. 减少血液黏稠度:血液黏稠度的升高会导致血流阻力增加、血液循环障碍,容易引发血栓形成。

某些抗凝剂,如低分子肝素,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形成,减少血液的黏稠度,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

3. 防止血管内皮损伤:血管内皮损伤是血栓形成的重要诱因。

抗凝剂的作用之一就是通过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来预防血管损伤。

某些抗凝剂,如肝素,可以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来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4. 个体化治疗:不同患者的凝血功能及疾病病机各异,因此抗凝剂的治疗需个体化。

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肝、肾功能等方面的情况,调整抗凝剂的给药剂量和疗程,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抗凝剂在临床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抗凝剂可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和预防。

例如,在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早期阶段,使用抗血小板聚集剂如阿司匹林可预防血栓的形成;在心房颤动患者中,使用华法林等口服抗凝剂可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2. 血栓性疾病治疗:抗凝剂可用于治疗血栓性疾病,如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

常用的抗凝剂有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它们可通过抑制凝血酶的生成,减少新血栓的形成,并阻止已有血栓的进一步生长。

3. 血液透析: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由于肾功能减退,易发生血栓形成。

阿加曲班联合抗血栓压力泵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研究

阿加曲班联合抗血栓压力泵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研究

阿加曲班联合抗血栓压力泵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研究摘要:近年来,随着重症医学的发展,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逐渐增加,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研究旨在探讨阿加曲班联合抗血栓压力泵在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一、背景下肢深静脉血栓是ICU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在25%~50%之间。

而且DVT 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病死率,还会导致患者长期致残的并发症。

预防和治疗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常用的DVT预防措施包括药物预防和机械预防,药物预防主要是以肝素为主,而机械预防主要是采用抗血栓压力泵。

阿加曲班是一种新型的抗凝血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对凝血酶的直接抑制,从而阻断凝血级联反应的进行。

阿加曲班在预防和治疗DVT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

三、研究方法1. 对象:选取ICU患者100例,年龄18~65岁,性别不限,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

2. 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阿加曲班联合抗血栓压力泵预防,对照组给予常规抗血栓预防。

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发生DVT的情况、抗血栓效果、临床疗效、安全性等。

四、研究结果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2.观察组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观察组抗血栓效果良好,临床疗效显著,而且安全性良好,无明显不良事件发生。

六、结论阿加曲班联合抗血栓压力泵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提高ICU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试验验证。

白前抗血栓形成作用的研究

白前抗血栓形成作用的研究

[] 2 赵莉 , 李道苹 , 金新政. 精细理念 在医院管理 中的应用 [] J.
中国卫生质量 管理 ,0 6 1 ( ) 1 7 . 2 0 ,3 5 : — 3 7 收稿 日期 :0 10 — 3 2 1-62
房提出精细化服务实施一年来 , 成效显著 , 药房社会
效 力 明显 提 高 。当然 , 细化 服 务 的 实施 不 仅 需 要 精
X 05 7 , 通饲料 2 ℃恒温 饲养 。 L 00 0普 5
血栓形成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 , 其
发病率高居各类疾病之首 。各种原因引起 的全身或 1 实验 方 法 K . 3 M小 鼠 12 , 雄 各半 , 机 分 局 部 血 流缓 慢 是 血 栓 形 成 的重 要 因素 , 高 纤 维 蛋 1只 雌 随 如 成 8 。分别 予 生理 盐 水 ( 照组 ,. /)及 1g 白血 症 、 脂 血 症 、 水 、 细 胞 增 多所 致 的高 黏 滞 组 对 02 g 、 6/ mL 高 脱 慢 向左 右 拉 开 , . c 并 观察 折 断 处 是
否有 血凝 丝 , 至血 凝 丝 出现为 止 , 所需 时 间 即为血 栓
柳 叶 白前 , 自浙 江 中 医药大 学 饮 形 成 时 间 , 平 均 值 即 为 该 小 鼠 的 血 栓 形 成 时 间 购 取
福药 业有 限公 司 ,0 m / ) 2 5 g片 。
1 实验动物 . 2
差 异有统 计学 意 义 ( < .5 P 0O ) 见表 1 P 00 , < .1 , 。 K M小 鼠 , 体质量 (0 2 g 购 自浙 3 讨 论 2 ± ),
江 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 中心 , 实验动物合格 证号 :
两 种 白前 提取 物 各剂 量均 可 延长 小 鼠体 外 血栓

阿司匹林抗血栓作用的研究进展

阿司匹林抗血栓作用的研究进展

阿司匹林抗血栓作用的研究进展【摘要】:阿司匹林是抗血栓治疗的重要药物,其抗血小板作用在临床上长期应用能够使血管事件的联合终点降低25%。

为做到更合理的使用抗血栓药物,本文对血栓形成的机制及抗血栓药物的作用机制、阿司匹林的抗血栓作用机制、阿司匹林用于抗血栓的用量和其服用的禁忌症、抵抗性做较为全面的说明,对阿司匹林在抗血栓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

【关键词】:阿司匹林抗血栓进展血管疾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因血栓发生部位的不同,临床表现各异。

一处血管发生血管事件,意味着其他血管发生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增加。

据统计[1],由动脉血栓形成导致的死亡占人群总死亡的28.7%,主要死于冠状动脉事件和脑动脉事件,其次为其他外周血管病;也可有两处、甚至三处血管病变共存。

血管事件发生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首要启动环节是血小板激活。

因此抗血小板治疗对于预防血管事件发生至关重要。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2004年公布的“抗血小板制剂应用专家共识”报告指出,抗血小板长期治疗能够使血管事件的联合终点降低25%,并推荐阿司匹林用于预防性抗血小板治疗中。

为做到更合理的使用抗血栓药物,本文对阿司匹林在抗血栓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

一、血栓的形成机制及抗血栓药物的作用机制1、血栓的形成机制按照1856 年Virchow 血栓形成理论,血管因素、血液理化性质改变、血流的改变与血栓形成有关。

动脉血栓栓塞的起始病因是动脉受损或粥样硬化,斑块破溃引起血小板粘附聚集进而启动凝血过程。

在斑块未破溃之前不易形成血栓,一旦动脉血栓形成即可出现缺血和坏死。

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淤血和高凝,分为获得性易栓症和遗传性易栓症。

血管壁大多无明显病变,由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 等刺激血小板、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微颗粒,与组织因子结合,并与凝血因子Ⅶ结合,从启动凝血过程。

主要表现为水肿和远端的栓塞[2]。

微血管血栓形成主要由细菌内毒素、促凝物质、血小板增多症等引起。

第二十九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地药物

第二十九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地药物

药理学pharmacology第二十九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第一节血栓的形成机制血栓形成有三个主要因素:(1)血管壁改变,如内皮细胞损伤、抗栓功能减弱等;(2)血液成分改变,如血小板活化、凝血因子激活及纤维蛋白形成;(3)血流改变,如血流缓慢或停滞。

血流是影响血栓性质的主要因素。

在血流缓慢的静脉所形成的血栓类似试管内形成的血凝块,血液细胞成分均匀分布,纤维蛋白为主要组成成分,疏松纤维蛋白凝块中富含红细胞,这种血栓称静脉血栓或红色血栓。

在血流速度比较快的动脉内,血栓的形成是由于血管壁受损后与血小板间的交互作用。

这种血栓在靠近受损血管壁有一富含血小板层,表面覆以纤维蛋白、红细胞和白细胞,称为动脉血栓或白色血栓。

无论动脉血栓或静脉血栓其形成的原因均有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和凝血机制的活化。

一、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血栓形成血管内皮细胞在维持血管内血液的正常流动,生理性止血和病理性血栓形成中起关键性作用。

生理情况下,完整无损的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抗栓功能。

血管内皮细胞可合成和分泌前列环素和内皮细胞舒张因子,从而抑制血小板在其表面黏附和聚集。

它通过以下抗凝和促纤溶活性物质阻止纤维蛋白沉积于血管壁:(1)硫酸乙酰肝素与抗凝血酶Ⅲ结合,加速抗凝血酶Ⅲ对凝血因子的灭活,(2)血栓调节蛋白与凝血酶结合后,使凝血酶的促凝活性降低。

动脉内皮细胞可因物理、化学、免疫性因素而受损、功能失衡,使其抗栓功能减弱,促栓功能增强,从而引起血栓形成。

二、血小板功能亢进与血栓形成人血小板主要由骨髓巨核细胞产生,生存期为7~10天。

血小板功能亢进与动脉血栓形成有密切关系。

动脉血栓历经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释放以及凝血机制激活三个阶段。

血小板黏附阶段:血小板黏附反应是通过血小板膜糖蛋白(glycoprotein, GP)与多种黏附蛋白相互作用的结果。

这些黏附蛋白与受损血管内皮下结缔组织如胶原相结合,其中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Willebread Factor, vWF)较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栓形成机制及抗血栓药物作用机制的简单探讨摘要:血栓形成是临床各科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病理过程,血管内血栓形成容易造成组织缺血和坏死而影响器官功能,引起的急性事件有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肺栓塞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

目前针对血栓性疾病的防治已有抗血小板药、抗凝血药和溶血栓药。

应该针对不同类型血管血栓形成的机制采用不同的药物。

关键词:凝血酶、血小板、纤维蛋白、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溶栓药物前沿:血栓是在活体的血管系统中形成的凝块栓子,它受到不同血管内血流的影响,因此它的结构特点不同于体外静止状态下形成的血块。

血栓形成可见于心房室腔,动脉、静脉和微血管。

正常生理状况下止血作用是通过血管、凝血系统和血小板维持血液的溶胶状态,一旦血管破裂,通过止血作用能迅速在血管裂口处形成止血栓子,阻止血液流失。

止血栓子是由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和纤维蛋白组成。

止血栓子形成后在活化的因子Ⅹ作用下,使纤维蛋白更为稳定,并使成纤维细胞进入栓子使栓子机化修复损伤处。

在完整的血管内形成的血栓也经历和止血栓子一样的过程,这也就是为什么溶栓疗法要尽早应用溶栓药的原因。

一、血栓的种类1.按照血栓的组成可分为:(1)白色血栓:由血小板聚集体和白细胞组成。

(2)红色血栓:由纤维蛋白和红细胞组成。

(3)细胞栓:由血小板组成。

(4)透明栓:由变性蛋白组成。

2.按照血栓形成的部位分:(1)动脉血栓:白色血栓为头红色血栓为尾。

(2)静脉血栓:红色血栓。

(3)心房室血栓:红色血栓。

(4)微血管血栓:细胞栓、透明栓。

二、血栓形成因素血栓形成有诸多因素,19世纪Virchow提出血栓形成涉及3个因素即血管因素、血液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改变和血流速度。

随着基础和临床科学的发展,目前对这3个因素有了更为丰富和更为深入的认识。

1.血管因素:血管有内层(内皮细胞和内皮下基底膜)、中层(平滑肌细胞及其间质)和外层(成纤维细胞及其间质),内皮细胞已不是单纯的血管内衬,大量的研究证实它是一个分泌多种活性物质的器官。

静止的内皮细胞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它分泌的前列环素(PGI2)和一氧化氮(NO)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扩张血管的作用,内皮细胞有硫酸乙酰肝素它和抗凝血酶结合可以中和凝血酶,内皮细胞表面的凝血酶调节蛋白与凝血酶结合可活化蛋白C(APC),APC在蛋白S的辅助下可降解凝血因子Ⅴ和Ⅷ而发挥抗凝作用,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它可使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溶解纤维蛋白(原),在内皮细胞受损伤或激惹时(如内毒素所致毒血症),它可表达组织因子从而启动凝血过程,内皮下基底膜有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结合位点,内皮下基底膜的暴露可促使血小板粘附和聚集,激活的血小板为凝血过程提供了反应平台(血小板第3因子)。

内皮细胞合成释放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在一些个体有先天性或获得性的超大分子的vWF,这是由于vWF裂解酶缺乏,不能将超大分子的vWF裂解成为正常的vWF ,超大分子的vWF在高切应力作用下,可直接激活血小板和改变血小板膜糖蛋白并引起血小板粘附。

这一发现不但解释了一部分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的发病原因,而且推测也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内皮细胞被激惹后,还可释放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Ⅰ)抑制纤溶活性有助于血栓的稳定。

2.血液的理化性质的改变:血液中的血小板、凝血系统和抗凝血系统、纤溶系统在血栓形成中有重要作用。

凝血系统的激活有多种因素,在内皮细胞受损时,可表达组织因子(TF),TF与血液中的因子Ⅶ形成复合物而启动凝血过程,最终形成凝血酶。

凝血酶具有多种功能:(1)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

(2)激活血小板。

(3)与凝血酶调节蛋白结合激活蛋白C。

(4)激活因子X,因子X可使纤维蛋白γ和α链交联形成交联的纤维蛋白。

(5)激活纤溶酶抑制物(TAFI)。

(6)激活因子Ⅴ、Ⅷ、Ⅺ。

(7)促细胞分裂。

体内存在抗凝系统对凝血过程进行负调节主要有:(1)组织因子途经抑制物(TFPI)由内皮细胞产生对组织因子有抑制作用。

(2)抗凝血酶(曾称为抗凝血酶III)是重要的生理性抗凝物质,是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肝素与其结合使其发生构形改变,暴露出与凝血酶的结合位点与凝血酶结合形成抗凝血酶-凝血酶复合物。

(3)蛋白C系统是体内另一重要的生理性抗凝物,凝血酶与凝血酶调节蛋白结合使蛋白C激活成为激活的蛋白C(APC),APC在其辅因子蛋白S的协同下可降解因子Ⅴ和Ⅷ。

血液中的纤溶和抗纤溶系统在血栓形成中也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Ⅰ)和t-PA相关性分析有些学者认为PAI-Ⅰ是冠状动脉病的危险因子PAI-Ⅰ的水平与甘油三脂水平和胆固醇水平正相关。

血小板具有多种功能。

血小板在血栓形成尤其动脉血栓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内皮细胞受损伤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溃血小板依赖其膜糖蛋白Ⅰb通过vWF与内皮下组织粘附,依赖其糖蛋白Ⅱb/Ⅲa通过纤维蛋白原使血小板相互联接形成血小板聚集体,血小板激活后可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如PDGF,TGFα和TGFβ这些因子对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均有影响。

血小板激活后可增强凝血过程的发展,首先它提供了磷脂(血小板第3因子)为激活的因子X提供“固相平台”有助于凝血酶原酶的形成和凝血酶的产生。

其二,血小板通过释放PAI-Ⅰ,PAI升高有利于血栓的形成和稳定。

其三,血小板释放的因子4,它可以中和内皮细胞表面的硫酸乙醯肝素使其失去抗凝活性。

3.血液动力和血液流变:血流影响血栓的形成。

首先血流调节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在血管壁切应力因血流而改变,而血液中的红细胞强烈影响血流状态,增强血小板的弥散,不同的切应力对血栓的组成也有影响。

三、不同类型血管的血栓形成不同类型血管血栓形成虽然均与血管、血小板和凝血以及血流有关,但也有所侧重。

1.动脉血栓形成:由于动脉血压高流速快,因而凝血酶不易在局部积蓄达到有效浓度,只有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上血小板粘附聚集使局部动脉管腔狭窄以致形成的凝血酶积蓄达到有效浓度使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纤维蛋白网络血细胞形成血栓,因此动脉血栓有白色头部(主要为血小板和白细胞)和红色尾部(由纤维蛋白和红细胞等构成)。

2.静脉血栓形成:由于血液高凝和淤血,因此静脉血栓主要由纤维蛋白和血细胞构成的混合血栓。

血液高凝状态目前也被称为易栓症,其原因可分先天性和继发性,先天性易栓症有抗凝血酶缺乏,蛋白C缺乏蛋白S缺乏,抗活化的蛋白C(APC-R)等,继发性高凝可见于恶性肿瘤,先天性心脏病,口服避孕药,肾病综合征和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长期卧床、大手术后、肥胖和静脉曲张也是静脉血栓形成的诱因。

3.微血管血栓形成:可由于微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组织因子或血循环中出现促凝物质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也可由于血小板被激活形成聚集体如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肝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在微血管内可形成透明栓,细胞栓造成器官功能衰竭。

4.心房室的血栓形成:心房纤颤由于血流紊乱,形成涡流易激活凝血过程而发生红色血栓。

四、影响血栓形成的因素1.血管病变:最常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随着人类年龄增长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高血脂,糖尿病中更严重。

2.炎症:炎症有时可出现纤维蛋白原、因子Ⅷ活性升高,因为它们是急性相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升高已被认为是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高水平的纤维蛋白原可增加血液粘度影响微循环。

炎症时细菌的内毒素可使内皮细胞,单核细胞表达组织因子(TF)而启动凝血过程,同时炎症时体内的抗凝物质如TM、蛋白Z等低表达从而增强凝血活性。

3.遗传因素:与血管、凝血和抗凝、纤维蛋白溶解等有关的因子由于遗传性基因突变而发生质或量的改变而有利于血栓形成称之为遗传性易栓症,包括PC、PS、AT、FⅤ(APC-R)F Ⅱ20210A、FⅫ、功能异常纤维蛋白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黏性血小板症候群和HC-Ⅱ等。

4.PAI-1、血小板糖蛋白Ⅰbα、Ⅰb-Ⅸ-Ⅴ复合物、Ⅱb/Ⅲa、Ⅰa-Ⅱa复合物和纤维蛋白原等的基因多态性可其影响功能而与血栓形成有关。

5.获得性易栓症:可见于抗磷脂抗体、骨髓异常综合征、恶性肿瘤等。

6.吸烟:吸烟可使血小板激活和促进血液凝固。

7.高血脂:低密度脂蛋白(LDL)不仅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而且有促进凝血和抑制纤溶活性的作用。

五、血栓治疗药物和机制简单介绍1、抗血小板药物A.阿司匹林和环氧化酶通路激活剂阿司匹林不可逆地抑制环氧化酶,这一作用是通过对其活性位点旁的氨基酸乙酸化而实现的。

这使血小板中血栓素AZ合成速率受到限制。

若巨核细胞中的环氧化酶受到抑制,可导致发育中的血小板功能障碍。

由于血小板不能再生出新的环氧化酶,阿司匹林的效应能持续存在于血小板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通常大约10天)。

阿司匹林的主要缺点是对环氧化酶的特异性,这意味着它对血小板活化的其他路径影响很小,因此阿司匹林不能阻断凝血酶诱导的聚集反应,只能部分抑制ADP和高剂量胶原诱导的聚集反应。

在临床试验中,抗栓药物使用量变化很大,每日剂量从不到50毫克至1200毫克,没有证据表明不同用药剂量在临床疗效上存在差异。

只有阿司匹林即亲代乙酞水杨酸对血小板的功能有明显作用,但它可以通过首过效应被大量代谢为水杨酸,后者80%以上被吸收。

阿司匹林的副作用包括出血、过敏反应和皮疹、脱发及紫癜。

B.苯磺唑酮(sulfinPyrazone)也能抑制环氧化酶(产生阿司匹林样作用),但这一过程是可逆的;该药还能抑制血小板对5一经色胺的摄取。

伊洛前列素(Iloprost)是一种前列环素类似物,通过促进血管扩张,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凝集而发挥拮抗血栓素AZ的作用。

C.双嘧达莫双嘧达莫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磷酸二醋酶,阻止环磷酸腺苷(cAMP)的失活,使血小板内的cAMP增多,导致胞浆内第二信使活性降低。

但该药也能通过其他途径发挥作用,例如刺激前列环素的释放、抑制血栓素AZ的形成。

该药通过这些途径引起体外试验中血小板的聚集和豁附能力降低,也可使体内血小板的存活期延长。

它的效应维持时间较短,为达到24小时抑制血小板功能的作用,需重复给药或使用缓释剂型。

D.氯毗格雷和噻氯匹啶血小板活化因子和胶原类的激活剂能够诱导血小板聚集,氯毗格雷和噻氯匹啶等噻吩吡啶衍生物可抑制这一作用,并能显著减少ADP与血小板表面嘿吟受体的结合。

以上抑制作用的机制可能是环氧化酶的非依赖性。

这类药物亦能影响血小板对凝血酶、胶原、纤维蛋白原和vonWillebrand因子的反应能力。

这类药物对血小板的作用在口服数天后达到高峰。

主要的副作用是骨髓抑制,特别是白细胞减少,以噬氯匹啶尤为明显。

E.其他受体阻断剂当血小板表面的特异性受体与ADP等配体相结合时,通常会引起信号转导,进一步导致血小板表面糖蛋白Ⅱb/Ⅲa受体的变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