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教案公开课
《论语》十则教案(通用
《论语》十则教案(通用教案:《论语》十则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高中语文《论语》十则详细内容:本节课将学习《论语》中的十则名言,包括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不器、逝者如斯夫、默而识之、学而不思则罔等。
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些名言,使学生了解儒家思想的基本内涵,提高对古代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论语》的背景和作者,掌握十则名言的原文及含义。
2. 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这些名言,理解其中的道理和价值。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素养,将儒家思想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十则名言的原文及含义的记忆和理解。
难点:对儒家思想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对名言深层含义的探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论语》纪录片片段,引导学生了解《论语》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原文阅读:让学生齐读十则名言,注意发音和语气,理解名言的含义。
3. 讲解与讨论:对每则名言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思考名言背后的儒家思想,并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4.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让学生将儒家思想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加深对名言的理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名言进行分类,并解释分类的理由。
六、板书设计黑板上写出十则名言的原文,并在每则名言旁边标注出其含义和背后的儒家思想。
七、作业设计1. 请将十则名言进行分类,并解释分类的理由。
2. 请举例说明如何将儒家思想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3. 请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儒家思想的看法和理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对《论语》十则有了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这些名言。
同时,学生也应该能够将儒家思想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
在课后,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更多的《论语》内容,深入研究儒家思想,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论语》十则教案设计优秀4篇
《论语》十则教案设计优秀4篇讲小故事、并交流展示查寻成果篇一每组派一名代表讲有关孔子及其弟子的小故事,要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限时一分钟。
其他组点评后教师定分。
出示关于孔子和《论语》的画面,配以古典音乐,让学生自主介绍查阅的资料,展示搜寻的成果;教师予以鼓励,给每组打分,最后出示须重点掌握的文学常识。
以讲小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师生互评以促提高,充分利用电脑进行多媒体教学,创设一种学习情境,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上的享受。
《论语》十则教案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进一步品读《论语》,积累其中的经典语句,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2.在教师的指导下,采取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注重学生的个人感悟,力求达到对所选内容的个性化解读,达到用经典文化有效指导思想、生活的目的。
3.汲取精华思想,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每一则选言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深入理解每一则选言所传达的思想。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最近,你随意地走入哪一家书店都会看到这样的书籍:《于丹〈论语〉心得》《人味孔子》《孔子传》《论语新解》《学而时习之》《丧家狗——我读〈论语〉》等等,显而易见,在我们的生活中已掀起了一股学习《论语》,走近孔子的热潮,面对这股热潮,你有哪些思考呢?(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如:时代呼唤着君子;经典文化必须传承;学习《论语》,增长智慧等。
)孔子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中承前启后的第一人,也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及民族精神的形成影响的文化巨人,他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条大河,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江河的源头之一。
而《论语》里边更多的内容已经成为我们判断是非的标准,或者早已化作千年不易的做人与行动的准则,或者已经成为学习、处世与生活的智慧。
其实孔子离我们很近,《论语》和我们息息相关。
今天,我们就再来品读《论语》选言。
二、充分诵读。
1、教师范读。
《论语》十则教案(通用
《论语》十则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论语》中的前十则经典语句。
所选内容出自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具体章节为《论语》前十则。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孔子的言行思想,涵盖仁、义、礼、智、信等方面的教导。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论语》的基本内容和孔子的主要思想,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
3. 通过学习《论语》,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和反思,提升自身修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以及孔子思想的内涵。
教学重点:《论语》中的道德观念、价值观以及文言文阅读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如朋友间的诚信问题,引发学生对道德问题的思考,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新课导入:让学生快速浏览《论语》前十则,了解大致内容,对不懂的地方进行标记。
3. 课文解析:逐则讲解《论语》中的经典语句,解释文言文词语,分析句子结构,阐述孔子思想。
4. 例题讲解:挑选两则具有代表性的语句,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翻译文言文。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翻译其他则《论语》,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列出本节课学习的《论语》前十则,右侧列出重点词语和翻译。
2. 在黑板中央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翻译《论语》前十则,并选择其中一则进行深入思考,写下自己的感悟。
2. 答案:见课后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掌握程度,对文言文阅读和孔子思想的认知。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更多《论语》内容,深入了解儒家文化,参加相关实践活动,将所学道德观念付诸实践。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3. 板书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论语》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尤其是对古代汉语词汇和句式的掌握;孔子思想的深刻内涵,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论语十则教案公开课
论语十则教案公开课这是论语十则教案公开课,是优秀的语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论语十则教案公开课第1篇教学目的1、了解文言文的常识和方法2、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前部)。
3、理解课文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前一部分)。
教学重点:目标3教学难点:目标3预习指导: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愠罔殆谓哉焉诲2、看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试翻译课文。
3、熟读。
教学过程:一、三分钟演讲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请同学自由发言,说出一些自己知道的有关学习的格言或谚语来,以此调动学生的情绪。
由此导入孔子关于学习的论述。
三、文言文入门:教师讲解:1、文言文的翻译方法:直译和意译2、文言文的古今义和一词多义3、通假字4、朗读与背诵5、四种特殊句式:四、朗读指导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一次,教师纠正学生朗读过程中语音和停顿方面的错误,学生齐读课文。
3、抽二个学生朗读,众评。
注意:引导学生注意文言文朗读的停顿和重音。
五、指导文言句子翻译。
因为是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要与学生讲清以下几点:(1)弄懂每个字的含义。
(2)把古代的单音字换成现代双音词。
(3)弄清虚词的.用法。
(4)补充适当的词语。
(5)调整句子的语序。
(6)揣摩句子的语气。
(7)注意古今义的不同。
(8)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
(9)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
六、指导翻译第1-5则:处理方法:1、第一则由老师示范性翻译:由个别的词义,到句意的直译和意译。
2、每一则由教师讲解几个普遍性难字词,然后学生自己试译,不明白的举手发问,由会的同学或老师答疑。
3、分别请四位同学展示翻译的结果。
4、师生共同评价,纠正。
七、指导背诵八、小结由学生谈谈学习了这五则明白了什么是学习方面的道理。
自由发言,不拘对错。
九、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题。
A类。
2、背诵全文。
B类。
3、默写全文。
C类。
[说课精要]本节是入门课,准备活动一定要做好,所以不贪快,只求稳、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初中课文论语十则教案
初中课文《论语十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的重要性;2.学习十则《论语》与现代生活的联系;3.掌握《论语》中的十则内容及其背后的道德原则;4.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二、教学重点1.理解《论语》十则的内涵;2.分析《论语》十则与现实生活的联系;3.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
三、教学难点1.分析《论语》十则的深层次含义;2.思考《论语》十则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
四、教学准备1.课本:包含《论语十则》的相关篇章;2.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以呈现相关图片和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介绍《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解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道德的重要性以及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 学习《论语十则》(20分钟)分段阐释和讲解《论语十则》的内容,配合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每则论语的道德原则。
3. 活动交流(2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互相交流对于每则《论语》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论语》中的道德原则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应用,以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4. 小组展示(15分钟)每个小组选取一则《论语》进行展示,介绍该论语的背景、含义和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
其他小组进行评议和互动交流。
5. 拓展实践(20分钟)引导学生针对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选择一则《论语》进行实践探索。
可以通过小组活动、个人项目或社会实践等形式进行,最后进行展示和讨论。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论语》的重要性和其中的道德原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小组展示和实践探索,学生不仅提高了对《论语》的理解能力,也加强了自身的道德意识。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重视学生的互动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论语》的内涵和对于现实生活的启示。
论语十则教案(精选多篇)
论语十则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篇:《论语十则》教案《论语》十则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常用的重点文言实词,正确地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熟练的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3、理解各则名言警句,反思和学习如何运用这些名言警句4、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反省自我,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感受“仁”和“恕”的真意,开阔胸襟,提高个人修养。
教学重难点:重点:积累文言词语,理解十则语录的内涵。
难点:激发自我反省,感悟名言警句对自身修养的意义并将所学的知识和道理付诸于实践。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文导入先向学生提问(你们对孔子和《论语》了解多少?),再运用多媒体播放山东济宁“孔庙”的视录像与讲解和电影《孔子》中的经典片段,加深学生对孔子和《论语》的了解。
孔子被后世成为“至圣”,也就是说他是圣人中的圣人。
1988年,75位诺贝尔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议结束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
今天,我就和同学们去孔子以及他的学生们那里儿汲取一点智慧。
二、初步感知1、仔细听课文的朗读示范,注意字音和断句,完成下列填空题。
(1)论()语.(2)不亦说()乎.(3)人不知而不愠().(4)三省()吾身.(5)传()不习乎.(6)学而不思则罔().(7)思而不学则殆().(8)诲()女()知之乎..(9)是知()也.(10)弘毅()..(11)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2)其恕()乎.2、全班齐读,要求读准字音,体会语调。
老师听后指导,纠正断句,划分节奏,展现句子的层次关系.明确: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则教案
《论语》十则教案教案:《论语》十则一、教学目标:1.了解《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有关孔子思想的重要著作;2.理解《论语》中的十则内容,包括孔子的言行以及相关教诲;3.培养学生对经典著作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修养。
二、教学重点:1.理解《论语》中的十则内容;2.梳理孔子的思想体系。
三、教学难点:1.理解《论语》中的思想深意;2.分析孔子思想的核心观点。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简要介绍《论语》的背景和作用,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例如,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Step 2:介绍《论语》十则(20分钟)给学生展示《论语》十则的列表,简要介绍每一则的内容和意义。
例如,第一则《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
第二则《巧言令色,鲜矣仁》强调了真诚的重要性,倡导诚实守信的为人之道等。
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和发表个人观点,加深对每一则的理解。
Step 3:阅读理解(30分钟)请学生分组阅读和理解每一则的内容,以及孔子为什么说出这样的言论。
每个小组选择一则进行详细阐述,包括背景分析、文本解读和个人看法。
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提示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
Step 4:讨论与总结(25分钟)让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阐述,进行全班讨论。
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和补充观点,一同探讨孔子思想的核心观点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孔子学说的普世价值和对学生的启示。
五、教学延伸:1.邀请学生进一步探讨孔子的其他思想,如仁、义、礼等;2.引导学生阅读《论语》中其他的重要篇章;3.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孔子学说的历史背景和发展。
六、教学评价:1.对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评价,包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逻辑性;2.对学生的阐述和见解进行评价,是否能理解和分析《论语》中的内容;3.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论语十则教案(通用5篇)
论语十则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论语十则教案(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论语教案1学习目标:①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③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课前准备:①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搜集最能表现松柏品性的诗句。
②查阅工具书,疏通文意,把握全文梗概。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的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的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即使在今天,它依旧光芒四射,熠熠生辉。
现在就让我们怀着一种自豪的心情来研读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交流探究: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①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②班上交流:每个知识点由一个同学介绍,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
③师生交流: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
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
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
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论语》教案
《论语》教案•相关推荐《论语》十则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语》十则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语》教案篇1教材分析: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选文中的十则有的谈求知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有的谈修身做人。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认读字词、积累文言词汇。
2、翻译、理解课文内容3、整理、积累成语、短语等语言材料。
过程与方法目标:1、诵读2、合作探讨3、培养勤学好问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态度人生修养教学重、难点:揣摩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浅谈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学情分析:语言简练,含义深远,因学生出次接触文言文所以授课过程中老师要精讲,学生要熟记深思牢记。
课前准备:收集有关孔子的有关资料。
教具准备:朗读磁带、幻灯片教学过程:《论语》教案篇2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同学们,我们国家古代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对我国、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今天联合国还有他的塑像,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多媒体显示孔子像)(学生回答)对,他就是孔子。
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他关于学习的一些论述,看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关于孔子和《论语》(学生在班上交流自己的预习: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教师明确有关资料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同学们自读课文“阅读提示”,慢读全文。
2.听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体会语调。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朗读课文:1、听录音,朗读课文。
2、结合课下注释,串译课文。
3、了解各章大意。
A、“见贤思齐”章:见贤思齐、勇于自省。
B、“三人行”章:择善者而师之。
C、“士不可以不弘毅”章:人必须坚强并且有仁爱之心,并能坚持到底。
论语十则教案(1)
论语十则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理解《论语》中的十则教训的内涵和理念;2.掌握《论语》中的十则教训的核心观点和重要语句;3.分析《论语》中的十则教训对个人道德修养的影响;4.运用《论语》中的十则教训进行实际生活情境的解决。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时长本节课为一节单独的文献解读课,共计 45 分钟。
2. 教材和参考资料•教材:《论语》•参考资料:相关的研究论文、网络资源步骤一:导入引入(5 分钟)•利用故事、图片或中文诗句等方式,引发学生对《论语》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步骤二:介绍《论语》(10 分钟)•通过简短的介绍,让学生了解《论语》的来源、作者、时代背景,以及其对中国古代文化和道德观念的影响。
步骤三:组织小组讨论(15 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教案中的十则教训,讨论其中的核心观点和重要语句,并分析其对个人道德修养的影响。
步骤四:学生汇报和讨论(10 分钟)•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小组的讨论结果。
全班共同讨论,探究《论语》中的十则教训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步骤五:总结归纳(5 分钟)•教师对齐进行总结归纳,强调《论语》中的十则教训的核心思想和重要指导原则。
•在小组讨论和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及时评估,并记录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三、教学辅助工具1.电子投影仪和投影屏幕,用于展示教材、资料和学生汇报的内容;2.白板和笔,用于教师的导入引入和总结归纳。
四、拓展延伸为提高学生对《论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可以:1.组织学生进行更深入的阅读和研究,选择其中的一则教训进行详细解读和论述;2.鼓励学生开展小组或个人项目,比如写作、绘画、演讲或辩论等,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对《论语》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讨论和互动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论语》中的十则教训,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学生汇报,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2024年《论语》十则教案(精选
2024年《论语》十则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论语》前十则,涉及教材的章节为《学而》篇和《为政》篇。
具体内容包括:“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君子不器。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等十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论语》前十则的基本内容,理解其字面意义,体会其中所蕴含的儒家思想。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将《论语》中的儒家思想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提高道德修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论语》中蕴含的儒家思想,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点:《论语》前十则的基本内容、字词解释、句子翻译。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论语》原文及注释、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孔子与弟子之间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儒家思想的兴趣。
2. 课堂讲解:(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论语》前十则,让学生熟悉文本。
(2)逐句解释,分析句子的字面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其中所蕴含的儒家思想。
(3)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学会分析、解读《论语》中的名句。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翻译《论语》前十则,巩固所学内容。
(2)针对每个名句,设计相关题目,检验学生对儒家思想的理解。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论语》中的某一则,展开讨论,分享心得。
六、板书设计1. 《论语》前十则2. 内容:(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 儒家思想关键词:仁、义、礼、智、信、孝、悌、谨、信、爱、周、比、器等。
《论语》十则教案(通用
《论语》十则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论语》前十则,涉及教材的章节为《论语》开篇至“子罕言利”章。
详细内容包括:论学习态度、论仁、论礼、论孝、论君子与小人之辨、论言语行为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论语》前十则的基本内容,理解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念。
2.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道德素养,学会以儒家思想指导自己的行为。
3. 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理解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论语》中的古汉语词汇,把握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内涵。
教学重点:前十则的经典语句及其现实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论语》前十则原文及译文、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孔子及其弟子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儒家思想的兴趣。
2. 讲解:逐则解读《论语》前十则,分析句子结构,解释古汉语词汇,阐述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念。
3. 实践情景引入:举例说明《论语》中的道理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儒家文化的魅力。
4.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句子,进行深入剖析,帮助学生理解重点难点。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翻译《论语》前十则,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论语》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8.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巩固。
六、板书设计1. 《论语》前十则2. 内容:a. 论学习态度b. 论仁c. 论礼d. 论孝e. 论君子与小人之辨f. 论言语行为3. 重点句子及解释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翻译《论语》前十则,要求准确无误。
b.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论语》前十则的理解。
2. 答案:a. 略b. 示例:在学习《论语》前十则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让我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持之以恒的精神。
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以此为指导,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论语十则省级公开课教案
10、《论语》十则知识与能力1、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2、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3、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4、背诵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体验反思学习经典的原创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1、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学习法;引导教学法。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历史的长空中,群星璀璨。
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叱咤一时的英雄豪杰可能已经黯然失色,但是有一颗巨星却历经千年的风雨而愈加辉煌灿烂。
他就是我国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
自2004年至今,全世界已经建立了近300家孔子学院;2009年美国众议院通过了“尊孔”决议,就连总统奥巴马访华演讲时也要引用孔子的语录。
为什么孔子的思想会对后世,甚至全球产生这样深远的影响呢?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份好奇与崇敬走进第十课。
二、走进作者1、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fù东南)人。
他的思想核心是“仁”,即仁爱、爱人。
在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提倡德治和教化。
教育方面,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因材施教”。
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2、《论语》是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属于语录体散文集,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
论语十则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模板
论语十则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和解释所选论语的含义和理念。
2. 能够将论语的思想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3. 能够运用所学论语思想,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4. 能够培养学生的判断力、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并解释所选论语的含义。
2. 分析论语思想在当代社会的实际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内容1. 论语选址解读:通过选择10则论语,全面阐述孔子的思想,包括仁、义、礼、智等各个方面。
2. 论语思想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论语的思想,在现实社会中应用和解决问题。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5分钟)1. 引入论语概念,简要介绍孔子及其思想的背景和影响。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思考论语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第二步:论语选址解读(30分钟)1. 介绍所选的10则论语,每则论语包含一段简短的解释。
2. 学生小组讨论,深入理解论语的含义和理念。
第三步:论语思想的实际应用(40分钟)1. 学生小组分工合作,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论语思想进行分析和解决。
2.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分析和解决方案,其他组进行评论和讨论。
第四步:总结(1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收获。
2.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论语思想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教学方法1.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的思维交流和合作能力。
2. 展示与评论:通过学生的展示与评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
六、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的讨论和展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 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评估学生对论语思想的理解和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能力。
七、教学延伸1. 阅读更多的论语: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论语,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2. 实践论语思想:通过组织实际的社区服务或志愿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论语的思想。
八、教学资源1. 论语选段和解释。
2. 小组讨论和展示的素材。
论语十则教案公开课_论语十则教案
论语十则教案公开课_论语十则教案论语十则教案◆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初步理解浅易文言文2.能准确朗读并熟练背诵默写课文3.能够读、写、理解“子曰、愠、罔、殆、矣、诲、弘毅、士、凋、恕、欲”等词语。
4.学习《论语》中名言警句的简单应用。
5.简单了解孔子及《论语》(二)过程及方法目标诵读理解交流质疑教师点评全文背诵学以致用积累拓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感受孔子伟大人格魅力,了解他以“仁”为核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以及为人处事的态度、做法和人生价值观,提高个人思想修养。
2.联系自身经历,体会课文内涵,端正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观。
朗读、背诵、默写文章,评点课文内容,精讲难点章节◆ 教学难点深层理解〈论语〉内涵,触动学生心灵,感受“至圣先师”的伟大人格◆ 教学方法1.诵读法。
教师对学生做朗读指导,正音断句。
2.学生互相质疑法。
学生将自己的疑难当堂提出,学生互答。
(也可采用学习小组集中质疑,再互相解答法)。
3.归纳、总结法。
将本文涉及到孔子、《论语》体裁及主要内容、本文中涉及到的成语、名言、警句等进行归纳记录。
4.教师评点法。
教师针对学生理解进行评点指导,形成统一的、正确的认识。
5.延伸应用法。
针对本文内容大多通俗易懂的特点进行延伸应用练习。
◆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运用POWERPOINT系统◆ 学生课前准备1.找4-5名学生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主题排练一小品,情节简单明快,用时3~4分钟。
2.学生搜集、了解有关孔子及《论语》资料,做好上课准备。
因我所教班级每周有一节学生国学演讲课,主要内容为《四书五经》中名言或片段,因此学生对孔子及《论语》比较熟悉,故此在对这两者的处理上可以比较简略。
◆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整体感知文章,朗读、分析文章内容。
进行简单应用拓展。
◆ 教学步骤(多媒体课件展示孔子像,背景音乐为古筝曲《高山流水》,进入上课时间)一、导语教师在黑板板书繁体“圣”字,由学生识读并分析这个字特点,明确“耳、口皆为王,是为圣”,说明人们把能听、能说,胸中有韬略、有学识、品德高的人称为“圣人”。
《论语》十则教案设计(通用17篇)
《论语》十则教案设计(通用17篇)《论语》十则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①娴熟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
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对比反省自己③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重点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课前预备①搜集孔子及其《论语》的有关资料。
②预习课文。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①介绍孔子及其《论语》。
②朗读、背诵课文。
③研读前五段内容。
○教学设计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辉煌绚烂的古代文化。
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进展产生了巨大的分散力,而且对今日在全民族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这些珍贵的精神财宝,已成为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部分,不仅是中国的傲慢,也是全人类的傲慢。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即使在今日,其精华部分依旧为人们所效法。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板书课题。
介绍孔子及其《论语》朗读课文①范读老师朗读示范。
同学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②全班齐读感知课文内容。
多读几遍,老师指导同学朗读,依据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等,理解句子的意思。
③正音、正字理解课文内容①理解重点词语a.老师导学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把握和积累肯定量的文言词汇。
文言文中的基本词汇大多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这好理解。
但有些词,古今意义发生变化。
如成语“走马观花”中的“走”是“跑”的意思,假如理解为“行走”,这个成语就讲不通了。
再如“赴汤蹈火”中的“汤”是“热水”的意思。
这些都与现代汉语完全不同。
学习文言文要特殊留意这些变义词。
另外,一些文言虚词,如“之”、“乎”、“者”、“也”之类,意思比较宽泛,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的意思可能不同。
这就需要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
b.自主、合作、探究先认真读几遍,理解各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假如开头不理解懂,试着再读几遍。
实在理解不了的,将问题提出来。
老师指导同学依据句子理解词义,依据词义理解句子。
《论语》十则优秀教案
《论语》十则优秀教案教案一:《论语》中的孝道教学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论语》中关于孝道的篇章,使学生了解孔子对孝道的理解和要求。
2.培养学生的孝敬父母的意识和行为。
3.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论语》选取的篇章。
2.学生准备《论语》的相关阅读材料。
教学步骤:导入1.教师通过问答、故事、引言等方式,引起学生对孝道的思考。
2.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孝的理解和体会。
讲解篇章3.教师挑选《论语》中关于孝道的篇章,如《学而篇》、《为政篇》等,讲解其内容、背景和孔子的思想。
4.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篇章中的观点和思想。
引导分析5.教师带领学生分析篇章中的观点和思想,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
互动探究7.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探究孔子思想对于人际关系、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感悟与反思8.教师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思考自己对孝道的理解及如何践行孝道。
9.学生进行反思,写下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拓展延伸10.教师布置相关作业,如写作、讨论、调查等,让学生进一步拓宽视野、深化思考。
教学评价:通过学习《论语》中的孝道篇章,学生对孔子思想和孝道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能够从中感悟和反思自己对孝道的理解和实践。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也体现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教案二:《论语》中的友善教学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论语》中关于友善的篇章,使学生了解孔子对友善的理解和要求。
2.培养学生的友善行为和与人为善的品质。
3.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论语》选取的篇章。
2.学生准备《论语》的相关阅读材料。
教学步骤:导入1.教师通过问答、故事、引言等方式,引起学生对友善的思考。
2.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友善的理解和体会。
讲解篇章3.教师挑选《论语》中关于友善的篇章,如《述而篇》、《里仁篇》等,讲解其内容、背景和孔子的思想。
4.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篇章中的观点和思想。
论语十则大学语文讲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论语》十则中的主要思想和教育理念。
- 掌握《论语》中的常用文言实词,并能用现代汉语进行翻译。
- 积累成语、格言、警句,提高语言表达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诵读、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儒家文化的魅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 培养学生尊敬师长、友爱同学、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论语》十则中的核心思想和教育理念。
- 掌握《论语》中的常用文言实词和成语。
2.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孔子关于学习、为人、治国的教育思想。
- 跨越时空,将《论语》中的思想与现代社会相结合。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介绍《论语》的作者、成书背景和儒家思想。
-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2. 课堂讲解- 按照教学目标,逐则讲解《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3. 课堂讨论-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自身实际,探讨《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4. 案例分析- 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5. 总结与拓展-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 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论语》全文,深入了解儒家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lùn yǔ)十那么(nà me)教案(jiào àn)公开课◆ 教学(jiāo xué)目标(一)知识与能力(nénglì)目标1.初步理解浅易文言文2.能准确朗读并熟练背诵默写课文3.能够读、写、理解“子曰、愠、罔、殆、矣、诲、弘毅、士、凋、恕、欲〞等词语。
4.学习《论语》中名言警句的简单应用。
5.简单了解孔子及《论语》(二)过程及方法目标诵读理解交流质疑教师点评全文背诵学以致用积累拓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感受孔子伟大人格魅力,了解他以“仁〞为核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以及为人处事的态度、做法和人生价值观,提高个人思想修养。
2.联系自身经历,体会课文内涵,端正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观。
◆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默写文章,评点课文内容,精讲难点章节◆ 教学难点深层理解〈论语〉内涵,触动学生心灵,感受“至圣先师〞的伟大人格◆ 教学方法1.诵读法。
教师对学生做朗读指导,正音断句。
2.学生互相质疑法。
学生将自己的疑难当堂提出,学生互答。
(也可采用学习小组集中质疑,再互相解答法)。
3.归纳、总结法。
将本文涉及到孔子、《论语》体裁及主要内容、本文中涉及到的成语、名言、警句等进行归纳记录。
4.教师评点法。
教师针对学生理解进行评点指导,形成统一的、正确的认识。
5.延伸应用法。
针对本文内容大多通俗易懂的特点进行延伸应用练习。
◆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运用INT系统◆ 学生课前准备1.找4-5名学生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主题排练一小品,情节简单明快,用时3~4分钟。
2.学生搜集、了解有关孔子及《论语》资料,做好上课准备。
◆ 教学说明因我所教班级每周有一节学生国学演讲课,主要内容为《四书五经》中名言或片段,因此学生对孔子及《论语》比拟熟悉,故此在对这两者的处理上可以比拟简略。
◆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整体感知文章,朗读、分析文章内容。
进行简单应用拓展。
◆ 教学步骤(多媒体课件展示孔子像,背景音乐为古筝曲《高山流水》,进入上课时间)一、导语教师在黑板板书繁体“圣〞字,由学生识读并分析这个字特点,明确“耳、口皆为王,是为圣〞,说明人们把能听、能说,胸中有韬略、有学识、品德高的人称为“圣人〞。
有一个人被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板书这八个字)可见这个人的厉害了。
这个人还被联合国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板书“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今天在联合国还有他的塑像,可见这个人的影响力之大了,这个人是谁(学生答复)对,他就是孔子。
就是我们大屏幕上这个人。
对于孔子,大家都不太陌生,而记录孔子生平的那本书《论语》,大家可能也不陌生吧,历史课上老师也已经教过了,那位同学来介绍一下孔子和的有关内容。
二、关于孔子及《论语》有关资料(出示幻灯片,内容如下)孔子及《论语》简介: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名丘,字仲尼。
鲁国人。
曾周游列国,终不再仕。
晚年致力教育,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492章,内容涉及很广:哲学、政治、教育、文学、艺术乃至立身处世之道等。
是我国现存最早用语录体记录的古籍。
在我国思想史、文化史和教育史上有很深广的影响,在文学史上占用重要地位。
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孔子的深邃而言简意赅的言论,来提高我们的认识。
(展示幻灯片,出现孔子图像及课题,教师再板书课题)。
认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
(第一局部:读)1.学习文言文,诵读是最根本的方法。
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智慧。
现在,让我们通过朗读走近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随他一起探讨有关学习方法、求知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找一名同学朗读“阅读提示〞,指导学生对照注释自己朗读《〈论语〉十那么》。
)2.学生自己大声地朗读课文。
3.展示幻灯片,给重要字词正音及课以下出的三个通假字的读音及解释。
(幻灯片略,字词如:论、愠、罔、殆、凋、焉、弘、恕等,通假字有:说、女、知。
)4.学生各自大声的流利的朗读课文。
5.就“大声〞“流利〞“快速〞进行朗读指导和示范。
6.全体大声的节奏准确的朗读课文。
(第二局部:解)1.大家阅读本文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本文的课下注释非常全,大家在阅读中的一些疑问根本上都有说明,下面请大家根据课下注释及平时〈论语〉演讲的积累,自己试译文章内容,个人的疑难可以小声的和同桌进行讨论,通过讨论解决不了的可以一会给大家提出来。
2.学生提出疑难,互相解答。
(疑难以字词、短语为主。
)3.给大家一点时间,看一看自己哪一那么翻译起来有困难,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下。
(一般说来,学生对第八那么的内容理解起来比拟困难,可做示范性翻译)例如: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刚毅,因为他肩负着伟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是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理解这一句话并不难。
这一那么中有一个关键词“弘毅〞,可用换字方法来解释,即“刚毅〞“强毅〞;有的可用加字方法来解释,如“任(任务)重(重大)而道(路程)远(遥远)。
请大家在理解了句意的根底上齐读这一那么,读准节奏。
(生齐读第八那么。
)(板书可设计为“以仁为己任──重,死而后已──远〞的一一对应形式,帮助学生理解。
)4.通过解答疑难,大家已经对文章有了一定的理解,下面我请同学来试着按那么翻译文章。
(配合幻灯片进行翻译,过程中教师及其他同学进行指正)。
(第三局部:练)1.大家在对整篇文章进行翻译后会发现,文章的每一那么都和我们息息相关。
请大家说说他主要说了那些方面的东西(明确:学习与人生修养两类,学习又可以细化为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两类。
)(教师板书)2.既然是和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就请大家看看下面几道练习题。
(展示幻灯片)例:(1)与陈毅元帅“大雪压清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意境相似的语句是:(2)讨论学习和思考相辅相成的关系的语句是:(3)一组比照图片,(好与坏的典型),谈感受,用文中语句答复:(4)学生表演小品,学生根据小品答题。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小结课文有人说,假设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人。
1988年初,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发表了宣言,其中说:“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从中国的孔子这里找智慧,就要从《论语》里面去找智慧。
这节课我们粗略了解课文的内容,大家可以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智慧,可以谈出对里面的话的理解,我们将在下节课继续了解孔子,走进大师的内心世界。
五、作业(1)背诵《论语》十那么(2)从十那么中选出自己喜欢的2-3那么,写出喜欢的理由。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1)归纳总结文中成语、警句(2)针对内容进行讨论思辩(3)感受孔子伟大而深邃的思想内涵◆ 教学步骤一、导入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达三千多年,在这辉煌灿烂的历史长河中,不知诞生过多少光耀千古的历史名人和文化典籍。
但在这如满天繁星、数不胜数的历史名人和文化典籍中,有这样一个人和这么一本书,总是如浩月当空,长明不熄,照耀着一代又一代人,引领着一代又一代人。
这个人就是孔子,而这本书就是《论语》。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论语》中的十那么,并要求大家课下背诵这篇文章,下面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
(生背诵全文,还可以安排单人背诵)二、总结概括成语、名言警句不知大家发现了没有,课文中的许多词语早已被我们所熟知,我们常常把它称作什么 (生:成语。
)师:大家能不能从文中再举几个例子 (明确如:温知知新、见贤思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
)师:《论语》是为现代奉献成语最多的一本书,我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下面来看一看。
(幻灯片显示《论语》中的成语。
) 其实除了成语,还有许多的格言警句,至今脍炙人口。
下面请就你最喜欢的几那么当堂背诵。
看谁背得最多最快,最好能谈谈你的感受。
(如:(1)生背诵“三人行〞篇,这一句让我体会到了凡事都要取长补短,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2)生背诵“岁寒〞篇,这句话的意思是:(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实际上,我们也可以把“松柏〞理解为一个人,意思是说“只有经过艰难困苦的考验,才能知道一个人的意志是不是坚强〞。
也就是古诗所说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师:刚刚所背诵的这些格言警句,相信对每位同学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人方面都有不少的启示。
现在请你按照上节课提到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想品德修养类进行分类摘抄。
(学生在可讨论的情况下进行摘抄)(幻灯片:分类的名言警句)三、拓展思辩,读出个性思想光辉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阅读体验自然也不尽相同。
上节课我们留了作业,请大家找出最喜欢的二到三那么,谈谈个人的看法。
请大家再品读这些语句,联系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生活体验谈谈你的见解。
(生再读背课文。
)(生一般说来可谈出自己的看法,如) 针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格言,学生可能会谈出父母不顾孩子心理强迫孩子做某事等等。
针对“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可能谈出和进步、思想、成绩、积累等有关的认识。
如有必要,教师可在这里提出“每日三问——今天,我的学习进步了吗我的身体进步了吗我的品德进步了吗〞)师:看来,同学们理解很深,真正读出了智慧,读出了个性,也希望大家学以致用,用到自己的提高修养和学习上来,见贤思齐,近朱者赤,只要大家坚持下去,相信你也一定会取得非常大的成就。
四、教师小结及作业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战争、疾病、欺凌、掠夺使世界陷入痛苦的呼喊中。
正义在哪里良知和道德在哪里这时候孔子出现了,他不顾一切地奔波呼告他的神圣理想。
应该说,游走于诸候之间是一种悲壮的举措,也许正因为他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任重道远精神,才与众弟子无间隔地坐而论道,使那些学说成为中国数千年绵绵不绝的浩然正气。
我想,孔子这样做时,一定没有认为自己是什么圣人先师。
他不过是一个童心未泯又热爱艺术且善于思想的真诚人罢了。
与其说喜欢孔子的学说,不如说更喜欢孔子这个人。
孔子的真诚坦荡,仍然是我们现代人最需要的品质。
那么你心中的孔子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请课后广泛地搜集资料,了解他的身世、他的故事、他的主张、他的性格、他的为人等等方面,充分占有材料后写一份读书报告,谈谈你的感受。
五、阅读推荐(幻灯片:《论语心得》封面)北师大的于丹教授写了一本书,名字叫《论语心得》,谈了《论语》和人生、交友、人的内心等方面的关系,通俗易懂而且见解独到,推荐大家读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