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不同国企功能 推进分类治理与改革
国企功能定位与分类监管体系完善的思考
企业论坛国企功能定位与分类监管体系完善的思考◎黄春国企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主体,受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传统管理模式影响,功能定位不清晰、监管政策不配套等方面的管理弊端依然存在,这影响了国企的健康稳定发展。
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企资本结构、产业特征、盈利模式、市场竞争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就需要从政策层面更新规划不同类型国企的改革方向。
国企功能定位与分类监管落地实施以来,在取得改革成效的同时,依然存在诸多的改革困难。
一、国企功能定位与分类监管背景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一系列国企深化改革新政,并首次提出了国企功能定位的概念,这意味着国企将告别单一化管理模式,国企分类布局以及分类监管模式将成为国企改革发展趋势。
随着国企改革新政的逐步落地实施,分类改革、分类监管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并取得积极成效,为此,国企分类改革实践也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并于2015年9月下发了推动国企功能界定与分类的专题文件,同年12月,《关于国企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颁发实施,标志着国企功能定位与分类监管模式逐渐清晰,文件首先根据企业经营类型以及功能作用不同,将国企划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是商业类,主业在行业内处于充分竞争的国企称为商业一类企业,而将处于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类的国企称为商业二类企业;第二大类是公益类,该类企业通常是指关乎国计民生、提供社会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企业。
当然,对企业的功能定位并不能固态化,而是要根据企业在不同时期股权结构、核心业务范围的不同而进行动态调整;其次是对不同类型的国企制定了分类监管策略,对商业类国企,以实施资本监管为主,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对公益类国企,则将服务质量和效率作为监管重点。
二、国企类型划分、功能定位现状国企的经营类型、功能作用复杂多样,各具特点。
国务院于2015年9月下发了《关于深化国企改革的指导意见》,随后,国资委也陆续下发相关具体实施细则,从政策层面规范了国企的功能定位。
中央关于深化国企改革的指导意见
中央关于深化国企改革的指导意见[2015]22号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不断取得重大进展,总体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涌现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开拓国际市场、增强我国综合实力作出了重大贡献,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总体上是好的,广大职工付出了不懈努力,成就是突出的。
但也要看到,国有企业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一些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现代企业制度还不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有待完善,国有资本运行效率需进一步提高;一些企业管理混乱,内部人控制、利益输送、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突出,企业办社会职能和历史遗留问题还未完全解决;一些企业党组织管党治党责任不落实、作用被弱化。
面向未来,国有企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
在推动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国有企业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和责任。
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战略决策,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切实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为此,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适应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新形势,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标准,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完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全面推进依法治企,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动、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国企改革领导小组成立 实施方案将出
鼓励和规范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参股,加快电力、 油气等体制改革。就在政府工作报告发布之前,全国政 协委员、原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于3月3日透露,目前国 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正在研究讨
论国企改革方案,“两会”后会逐步发布。而在一路一 带和“走出去”战略之下,国企特别是央企的强力整合 不断上演,也被认为是国企改革中的亮点之一。就在近 期,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的合并刚刚获得
到了再次整合,握紧拳头一致对外的时代。特别是在中 国企业已经成长到需要去国际市场竞争的规模之后,从 南车北车与核电行业重组即可看出端倪。事实上,政府 工作报告也提到,鼓励企业参与境外基础
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推动铁路、电力、通信、工程机 械以及汽车、飞机、电子等中国装备走向世界,促进冶 金、建材等产业对外投资。而央企则被普遍认为是“走 出去”的主体。也许在不久的未来,上述
家热议。国企改革该如何调动国企积极性?目前存在哪 些问题?下一步改革的重点是什么?国企(原)高层如 何看待改革?带着相关疑问,新京报记者采访国资委相 关人士及国企(原)高层。国务院领导挂
帅“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国企改革是今年工作的要点, 现在正在有计划地推进,可以期待,国企改革系列实施 方案今年将与社会见面。”3月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 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国家发
具有投资大、社会影响大、回报期长的特点,需要国企 来完成。所以国企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 的。今年在国企改革的内容我认为主要是三个方面:一 是政企分开,就是国家对国有企业的管理
由管资产到管资本。因为资本是有属性的,资产是属于 企业法人的,这样做可以给企业一个独立的市场主体地 位,国家通过资本纽带行使管理权。二是正如李克强总 理在报告中提出的,要准确界定不同国有
行业的央企、国企整合,将成为新一轮国企改革中的特 色所在。对话嘉宾三问国企改革1 如何调动国企改革的积 极性?许保利(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竞争力研究部部 长):国有企业是被改革者,但同时
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提案及复文
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提案及复文作者: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8年第05期在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界定清楚国有企业。
可以探讨采取如下分类方式,国有资本持股占比为100%的,属于国有独资企业;持股50%以上的,属于国有绝对控股;持股30%—50%的,且国有资本为最大股东,属于国有相对控股。
以上三类都可以明确界定为国有企业,其他国有企业为国有资本参股企业,则应清晰界定为混合所有制企业。
《意见》明确指出要分类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因而加快推进国有企业分类和划分维度的标准化十分重要。
建议,一是细化分类。
根据谁出资、谁分类的原则,在遵循国家统一分类思路的前提下,建议各地结合实际情况,确定适当的量化标准,科学划分并动态调整本地国有企业功能类别。
二是对企业的公益性业务和商业类业务进行剥离,同时对同一行业多个国有企业剥离的业务进行整合,避免资源浪费,切实提高国有资本运行效率,实现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必须一以贯之的要求。
在对国有企业科学合理分类的基础上,公益性国有企业可以保持现有“管人、管事、管资产”的国资管理体制,商业类国有企业应加快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
一、关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工作进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国家发改委、国资委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
2016年以来,陆续在中央企业层面开展了两批共19家试点。
目前,试点企业正在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有序推动各项试点任务落地实施。
部分企业已完成新公司设立、外部引资、公司治理重构、业务链条拓展等试点主体任务;部分企业正在加快引资进程,同步谋划产业协同项目。
近期,第三批试点企业已按程序报批。
同时,加强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调研督察,并总结了部分混改典型案例。
理解-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
理解-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2020-03-25 00:56:00一、分类的思路2015年8月24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更是将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落到实处。
2015年12月29日三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下简称《指导意见》),意味着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进入具体推进阶段。
1、分类的依据:根据国有资本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结合不同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现在和发展需要。
2、具体的类别:商业类和公益类。
3、分类的目的:实行分类改革、分类发展、分类监管、分类定责、分类考核。
4、分类的主体:由各级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负责制定所出资企业的界定和分类方案,要报本级政府批准。
二、类别总体上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两类国有企业。
商业类国企分为两类:1、商业一类国企: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比如普通制造、服务企业等;2、商业二类国企:主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承担重大专项任务的商业类国有企业,这类企业主要指国有垄断性央企。
公益类国企分为三类:1、较少依靠财政扶持的公益性国有企业,比如供电网络、电厂建设等;2、很大程度依靠财政扶持的公益性国有企业,比如公交地铁等;3、几乎完全依靠财政扶持的公益性国有企业,比如环卫、城市建设等。
国企分类三、政策(一)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改革方向和重点原则上都要实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积极引入其他国有资本或各类非国有资本实现股权多元化,国有资本可以绝对控股、相对控股,也可以参股,并着力推进整体上市。
商业一类国企改革思路(二)主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承担重大专项任务的商业类国有企业改革方向和重点要保重持国有资本控股地位,同时要积极推进股权多元化改革。
其中,必须实行国有全资的,也要积极引入其他国有资本,实现股权多元化;实行国有控股的,支持非国有资本参股。
全国各省是如何对国企进行功能分类
今天再来讨论国企分类改革问题。
2015年正式颁布《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要求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都要依据国有资产监管管理的分工,进行功能分类界定。
进而开展分类改革、分类发展、分类监管、分类定责、分类考核等五项工作。
从企业角度,明确了商业一类、商业二类和公益类的划分标准,并且将各层级的下属公司进行了归类。
对于各个省份来说,要根据本区域国有经济布局的特点,以及国企历史发展情况,分别确定本省国企功能定位的划分标准。
经过过去几年的努力,这项工作基本完成,各个省的国企分工特点明显,值得一学!知本咨询总结了一点省区的特色分类做法,给大家做个介绍。
最有经济特色的分类:上海和北京我们先来看直辖市层面的国企分类。
上海市和北京市作为经济体量非常重要的特大中心城市,两地国有企业集团具有明显的个性特点:第一,两地的一些大型国企集团,基于相对优势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基础,业务规模和影响力都超出了区域范围,初步形成了跨国性、全国性业务布局,少数进入了世界500强,可以比肩企业。
第二,中心城市经济发展升级,本地国企有战略责任、直接责任,所以在支撑城市发展、特色产业等方面肩负重要责任,这一点和企业面向全国的特点有很大不同。
第三,地方国企控股的金融服务类企业占据一个相对多的位置。
由于北京和上海都是国际性的金融中心,金融市场发育领先,所以两地国企占有这个先发地缘优势,在发展中布局了多种金融服务类企业。
所以,基于这样的国企产业特点和发展背景,上海和北京两地对于国企功能界定,与企业不同,选择了自己的分类方式。
先来看上海。
上海对直接监管的42家国有企业进行了三种类别划分,第一类叫市场竞争类,第二类叫金融服务类,第三类叫做功能保障类。
上海市规定,“竞争类企业,以参与市场竞争、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目标,不断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成为具有国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企业集团。
”“金融服务类企业,以深化金融改革、防控金融风险为主要目标,优化股权、产品和区域结构,成为服务实体经济最具成效、行业综合实力领先的金融企业。
县属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监管的指导方案
县属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监管的指导方案为进一步深化我县国资国企改革,根据《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资发研究〔X〕170号)、《X省国资委关于印发〈省属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监管的指导意见〉的通知》(X国资委〔X〕115号)和《X市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市属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监管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结合X实际,现就县属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监管提出如下指导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紧紧围绕国有企业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国有资本持续保值增值两个目标,以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精神为指导,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强化国有资产监管、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在合理界定企业功能定位的基础上,从改革、发展、管理、监督等方面对县属国有企业分类施策,切实增强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县属国有企业,不断提高县属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主动适应X经济发展新常态,为推动我县经济稳增长和提质增效,建设“大美X、区域中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二、县属国有企业类型界定与划分(一)企业类型总体界定。
总体将县属国有企业界定为商业类和公益类。
其中:商业类国有企业又划分为商业类功能性企业和商业类竞争性企业。
商业类国有企业是以经济效益为导向,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和效率、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目标的企业。
具体包括从事重要基础设施投融资建设、重要战略性优势资源开发、承担重大专项任务、武装押运等业务的商业类功能性企业;以及从事银行金融、加工制造、商贸流通、人力资源、旅客运输、房地产开发等业务的商业类竞争性企业。
公益类国有企业是以社会效益为导向,以保障民生、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主要目标,确保社会生产生活正常运行,以社会效益为主,适当兼顾经济效益的企业。
深化国企国资改革
深化国企国资改革。
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分类推进改革。
加快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试点,打造市场化运作平台,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
有序实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和规范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参股。
加快电力、油气等体制改革。
多渠道解决企业办社会负担和历史遗留问题,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和健全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
要加强国有资产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切实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增强各类所有制经济活力,让各类企业法人财产权依法得到保护。
继续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医药卫生、养老保险、事业单位、住房公积金等领域改革。
发展需要改革添动力,群众期盼改革出实效,我们要努力交出一份为发展加力、让人民受益的改革答卷。
开放也是改革。
必须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国际竞争的主动。
推动外贸转型升级。
完善出口退税负担机制,增量部分由中央财政全额负担,让地方和企业吃上“定心丸”。
清理规范进出口环节收费,建立并公开收费项目清单。
实施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政策措施,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发展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和市场采购贸易,扩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点,增加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数量,提高服务贸易比重。
实施更加积极的进口政策,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重要零部件等进口。
更加积极有效利用外资。
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重点扩大服务业和一般制造业开放,把外商投资限制类条目缩减一半。
全面推行普遍备案、有限核准的管理制度,大幅下放鼓励类项目核准权,积极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修订外商投资相关法律,健全外商投资监管体系,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鼓励企业参与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推动铁路、电力、通信、工程机械以及汽车、飞机、电子等中国装备走向世界,促进冶金、建材等产业对外投资。
2014省考面试理论热点: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科信教育公务员考试研究院2014省考面试理论热点: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
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适应市场化、国际化的新形势,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这是中央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新要求,是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国有经济发展质量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对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循序渐进,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推动国有企业逐步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任务。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国家所有、分级代表,权利、义务与责任相统一,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为国有企业改革奠定了良好的体制基础。
党的十六届三科信教育公务员考试研究院中全会对国企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党中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国有企业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
经过3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管理体系、企业面貌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成效显著,全国90%以上的国有企业完成了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多数企业建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等机构,公司治理结构逐步规范。
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
国资委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资发研究〔2015〕17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经国务院同意,现将《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国资委财政部发展改革委2015年12月7日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是新形势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因企施策推进改革的基本前提,对推动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具有重要作用。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国务院决策部署,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5〕22号)有关要求,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有针对性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划分类别立足国有资本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结合不同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现状和需要,根据主营业务和核心业务范围,将国有企业界定为商业类和公益类。
商业类国有企业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目标,按照市场化要求实行商业化运作,依法独立自主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实现优胜劣汰、有序进退。
其中,主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承担重大专项任务的商业类国有企业,要以保障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运行为目标,重点发展前瞻性战略性产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安全效益的有机统一。
公益类国有企业以保障民生、服务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主要目标,必要的产品或服务价格可以由政府调控;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能力。
商业类国有企业和公益类国有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经营机制必须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企业,必须自觉服务国家战略,主动履行社会责任。
二、分类施策(一)分类推进改革。
县属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监管的指导方案
县属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监管的指导方案为进一步深化我县国资国企改革,根据《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资发研究〔X〕170号)、《X省国资委关于印发〈省属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监管的指导意见〉的通知》(X国资委〔X〕115号)和《X市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市属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监管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结合X实际,现就县属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监管提出如下指导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紧紧围绕国有企业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国有资本持续保值增值两个目标,以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精神为指导,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强化国有资产监管、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在合理界定企业功能定位的基础上,从改革、发展、管理、监督等方面对县属国有企业分类施策,切实增强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县属国有企业,不断提高县属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主动适应X经济发展新常态,为推动我县经济稳增长和提质增效,建设“大美X、区域中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二、县属国有企业类型界定与划分(一)企业类型总体界定。
总体将县属国有企业界定为商业类和公益类。
其中:商业类国有企业又划分为商业类功能性企业和商业类竞争性企业。
商业类国有企业是以经济效益为导向,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和效率、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目标的企业。
具体包括从事重要基础设施投融资建设、重要战略性优势资源开发、承担重大专项任务、武装押运等业务的商业类功能性企业;以及从事银行金融、加工制造、商贸流通、人力资源、旅客运输、房地产开发等业务的商业类竞争性企业。
公益类国有企业是以社会效益为导向,以保障民生、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主要目标,确保社会生产生活正常运行,以社会效益为主,适当兼顾经济效益的企业。
国企功能:如何准确界定
国企功能:如何准确界定在1998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报告课题组就写出了《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战略》一文。
文章提出,按照国有企业提供的产品性质及所处行业的差别,“大体上可把国有企业分为竞争性企业和非竞争性企业。
非竞争性国有企业又可分为提供公共产品的单位和从事基础工业、基础设施的垄断性企业两大类”。
他们认为,这样就可解决国有企业走向市场面临的难题。
这一课题是比较早期的针对国企分类进行描述的著作,之后有大量学者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这一研究也描述了国企分类的大致方向:竞争性企业和非竞争性企业,只不过多次改易名称。
学界分歧按照邵宁在2011年提出的说法,国企分为公益性和竞争性两类。
这一分类办法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
上海天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祝波善认为,一方面,这样的分类办法对企业比较公平。
现在央企利润较高,大多数来自公益性质国企。
而这些公益性质国企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太特殊了,是处于产业链前端的基础性行业,本身还没有建立起市场机制。
对于竞争领域国企,分类改革有利于它们成为真正平等的市场竞争主体。
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企业明确了自己的定位,就知道了自己的着力点、发展方向。
当然,也并非所有人都赞成这样的分类办法。
中国政法大学国有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教授认为,“应该是公益性和营利性两类。
所谓营利性,就是指以挣钱为目标的企业。
营利性国企是中国内生增长的最大动力,必须保留。
”在他看来,要说成是竞争性企业,正好中了一些人的圈套。
“不少人支持这样的分类方法,下一句话就是竞争性国企最终退出市场。
”甚至有学者对于“公益性企业”这一提法提出强烈反对意见。
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宇峰认为“公益性企业”就是一个伪命题。
他说:把国企的“公益性”功能和“商业性”私利隔离开来,本质上无法隔离国企先天性的角色冲突。
而且与“竞争性”相对的是“垄断性”,而非“公益性”。
只有厘清国企的定位,合理分类,才能更好地进行国企改革。
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举措-2022年学习材料
企业薪酬分配制度一“双轨制'-·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定,完善既有激励又有约束、既讲效率又讲公平、既符合企-业一般规律又体现国有企业特点的分配机制。 ·建立健全与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推进全员绩效考核,以业绩为导向,科学评价不同岗位员工 贡献,合理拉开收入-分配差距,切实做到收入能增能减和奖惩分明。-·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实行与选任方式相匹配、与企业功能性质相适应、与经营业绩-相挂钩 差异化薪酬分配办法。对任命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合理确定基本年薪、-绩效年薪和任期激励收入。对市场化选聘的职业经理人实行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健全 激励机制相对称的经济责任审计、信息披露、延期支付、追索扣回等约束类国有企业改革-·公益类国有企业以保障民生、服务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主要目标,引入市场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能力。这类企业-可以 取国有独资形式,具备条件的也可以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还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特许经营、委托代理等方式,鼓励非国有-企业参与经营。对公益类国有企业,重 考核成本控制、产品服-务质量、营运效率和保障能力,根据企业不同特点有区别地考核-经营业绩指标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考核中要入社会评价。
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核心—微观层面的、国企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重点-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分类分层管 制度-实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薪酬分配制度-深化企业内部用人制度改革
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加大集团层面公司制改革力度,实现股权多元化,推动改制上市-和整体上市,形成股权结构多元、股东行为规范、内部约束有效、-运行 效灵活的经营机制-·允许将部分国有资本转化为优先股,在少数特定领域探索建立国-家特殊管理股制度。
浅谈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浅谈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是仍存在着国企改革理论认识上不足,改革不彻底,垄断行业坚冰难破等问题。
面对新挑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高瞻远瞩,提出了“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等决议,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之战打响了决胜性的一枪。
国务院国资委今年7月15日宣布,在中央企业启动4项改革的试点,分别是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董事会授权试点、向央企派驻纪检组试点.这标志着国企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新一轮国企改革拉开大幕。
一、国企改革中面临的问题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国有企业资产不断壮大,质量不断提高,一批大企业、大集团不断涌现,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但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国有企业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公司治理结构不够完善国有企业在公司制改造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产生一个有效的经营管理层的问题。
在现代公司制度下,公司经营者是由两部分构成,董事会负责制定公司重大决策和公司重要政策,经理层负责公司日常事务。
公司董事会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公司经理层由董事会选聘.而实际上,国有企业董事会、经理层直接由上级行政部门或国资监管部门任命、提名,虽然批着“推荐"的外衣,但事实上是在股东会、董事会上“跑跑龙套,走走程序”,造成董事会和经理层“和气一团”,相互制衡机制没有有效建立,公司治理结构不能发挥作用.(二)股权结构不够合理,国有股“一股独大"目前,我国虽然有一部分国企经过了产权制度改革,实行了股份制和股票上市,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国有独资和国家控股的企业还占很大比重。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3年底,全国2500家上市公司中,第一大股东为国家的公司,占全部公司的50%以上。
这足以说明大多数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非常单一,即使一些股权改制企业,虽然也实行了股权多元化,但多元化主体仍然是国有股,没有真正实现混合所有制股权结构.(三)国有企业家队伍素质参差不齐,职业经理人市场不够成熟国有企业家精英队伍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发挥出核心作用,但也不排除存在少数能力不够强、理想信念不够坚定、腐败堕落分子,在中央强势反腐背景下,有10多名中央企业负责人相继落马,这些落马企业负责人掌管少则几百亿,多则几千亿,个别上万亿的国有资产,其腐败行为给党和国家带来巨大损失.目前,由于经理市场、资本市场远未成熟,这样就难以公正地评价经理人员的业绩水平和公司价值,对经营者也就产生不了竞争压力和动力。
十八大内容要点
十八大内容要点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精神实质。
2.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3.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改善农村条件。
4.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5.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6.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7.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实施方案(最新)
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实施方案根据《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X省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指导意见的通知》(X政办〔X〕112号)精神,为准确界定我市不同国有企业功能,有针对性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现就我市国有企业(包括全民所有制企业、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国有控股公司,下同)功能界定与分类提出以下方案。
一、基本原则——谁出资谁分类。
按照国家所有、分级代表的原则,分级推进出资企业的功能界定和分类工作。
由财政、发改部门会同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制定所出资企业的功能界定和分类方案,报本级政府批准后实施。
——因地制宜、因企施策。
在遵循国家基本分类思路、确保企业分类相对统一的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因企施策,科学分类,突出重点,试点先行,不搞一刀切。
根据布局结构调整和企业发展战略需要,动态调整企业功能定位和分类。
企业较少的,可以一企一策。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定性标准主要考量企业承担的任务、运营模式、行业特点和参与市场竞争程度。
定量标准主要分析企业资产、营业收入、实现利润和从业人员等核心指标占企业总额的比例。
当定性标准与定量标准不一致时,优先考虑定性标准。
——坚持企业基本属性。
各类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和分类虽然不同,但基本属性都是企业,均应遵循市场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努力发展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
要自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表率作用,模范履行社会责任。
二、基本类别将全市国有企业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
其中,商业类细分为商业一类和商业二类。
(一)商业类国有企业。
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目标,按照市场化要求实行商业化运作,依法独立自主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实现优胜劣汰、有序进退。
商业一类国有企业,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满足一般性市场需求,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兼顾社会效益,注重经营绩效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包括工业和商贸类企业。
商业二类国有企业,主要承担重要专项任务,满足特定功能需求,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主要包括政府投融资公司。
浅谈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
2019年第2期浅谈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李贝贝中共杭州市委党校,浙江 杭州 310024摘要: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进程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以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精细化分类;混合所有制;现代企业制度中图分类号:F276.1 文献标识码:A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简称《决定》),决定中明确了要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进程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1]。
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1.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西城区属国有企业分类监管实施意见试行
西城区属国有企业分类监管实施意见(试行)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并实行分类监管,提高国资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功能作用,按照《北京市西城区关于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意见》(京西发〔2014〕21号)要求,现就区属国有企业分类监管提出如下意见。
一、分类原则坚持依法监管与简政放权相结合。
既要严格遵循现行法律法规对出资人监管的要求,又要结合西城区实际并借鉴先进经验和成熟做法,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切实转变职能,规范履职行为,提高监管效能。
坚持业务布局与资本配置相结合。
既要根据企业实体业务功能属性、承担职能及发展目标,又要结合国有资本在企业不同功能领域的配置状况,实施差异化监管,明确企业功能定位,界定企业功能类别。
坚持企业实际与区域发展战略相结合。
既要着眼于企业主业范围和发展规划,又要充分考虑区域功能定位和经济发展战略,推动国有资本向区域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坚持相对稳定与动态调整相结合。
既要把握国有资本功能定位,保证分类的科学性和相对稳定性,又要根据国有资本布局和发展战略,实施企业分类动态调整。
二、分类标准围绕西城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根据企业业务结构与国有资本配置等情况,将区属国有企业分为三类:市场竞争类:遵循市场规律、公平参与竞争,确保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以资本效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努力成为国内同行业中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优秀企业。
原则上市场竞争类业务资本(即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下同)指标占本企业资本总量的比重应超过51%特殊功能类:根据区域不同发展阶段要求,主要承担政府在基础设施、重大项目、民生保障、维护稳定等领域的重大专项任务,以社会经济整体效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实现政府在加快城市建设、调节经济运行、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战略意图和目标。
原则上特殊功能类业务资本指标占本企业资本总量的比重应超过51%公共服务类:配合政府职能转变,探索以市场化方式提供区域公共产品或服务、保障区域城市运行安全,提升区域城市承载能力,形成有活力、高质量、低成本、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以实现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兼顾经济效益。
关于全市市属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监管的实施办法
关于全市市属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监管的实施办法为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根据《国资委、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国资法研究〔X〕170号)和《X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省属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监管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X国资委〔X〕115号)有关规定,结合市属国有企业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加快实施“155发展战略”、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紧紧围绕国有企业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国有资本持续保值增值两个目标,以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精神为指导,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优化国有资本配置、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在合理界定企业功能定位的基础上,从改革、发展、管理、监督等方面对市属国有企业分类施策,切实增强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市属国有企业,不断提高市属国有经济的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主动适应和引领X经济发展新常态,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遵循原则(一)定性分析与定量测算相结合。
以定性为主,主要考虑政府对企业定位,对企业职能职责、行业特性、业务性质等进行定性分析,是确定企业属性的主要因素。
定量测算以企业近三年财务决算数据为基础,对企业业务板块中功能性业务、竞争性业务的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净利润、从业人员等四项指标占企业对应指标总值的比例进行定量测算,作为确定企业属性的参考因素。
(二)统一标准与突出个性相结合。
按照市场化改革方向,遵循市场规律,科学确立核心指标,统一分类标准和分类方法,结合企业现状和发展目标,充分体现企业个性化特点,对不同类型企业实施差异化监管。
(三)保持稳定与动态调整相结合。
既要保持企业分类的相对稳定,增强国资监管的有效性和连续性。
同时,又要根据国有资产布局结构调整、企业发展战略调整和主营业务发展情况,动态调整企业分类。
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
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国资委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是新形势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因企施策推进改革的基本前提,对推动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具有重要作用。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国务院决策部署,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5〕22号)有关要求,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有针对性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划分类别立足国有资本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结合不同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现状和需要,根据主营业务和核心业务范围,将国有企业界定为商业类和公益类。
商业类国有企业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目标,按照市场化要求实行商业化运作,依法独立自主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实现优胜劣汰、有序进退。
其中,主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承担重大专项任务的商业类国有企业,要以保障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运行为目标,重点发展前瞻性战略性产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安全效益的有机统一。
公益类国有企业以保障民生、服务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主要目标,必要的产品或服务价格可以由政府调控;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能力。
商业类国有企业和公益类国有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经营机制必须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企业,必须自觉服务国家战略,主动履行社会责任。
二、分类施策(一)分类推进改革商业类国有企业要按照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要求,加大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力度,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充满生机活力的市场主体。
其中,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原则上都要实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积极引入其他资本实现股权多元化,国有资本可以绝对控股、相对控股或参股,加大改制上市力度,着力推进整体上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界定不同国企功能推进分类治理与改革2014年07月14日00:00 来源:《经济参考报》作者:□黄群慧余菁字号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37●现行的国有企业领导人管理制度,所有国有企业领导人同时承担“企业家”角色和“党政干部”角色。
这种既“当官”又“挣钱”的双重角色,不仅在社会上造成极大不公平,而且也不利于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
●对于界定为一般商业性企业的国有企业,其改革目标是完全剥离行政垄断业务,通过市场化手段增强企业活力和提高企业效率。
●对于界定为公共政策性企业的国有企业,其改革目标是退出盈利性市场业务领域、专注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
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的一项重大改革任务。
一旦明确功能定位,国有企业可以因企制宜、选择恰当的股权结构安排,推行差异化的分类考核办法,执行不同的企业领导人员选任、高管薪酬制度和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分类治理体制,采用多种途径和形式来深化改革。
区分三种功能类型的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已经步入了一个“分类改革与分类监管”的新时期。
关于国有企业分类问题,常见的分类方法是将国有企业区分为竞争性和非竞争性两类。
也有观点主张,非竞争性国有企业,还可以区分为公益性、垄断性或战略性国有企业。
我们认为,比较有可行性的做法,应该是根据企业使命和承担目标责任性质的不同,将国有企业分成公共政策性、特定功能性和一般商业性三种类型。
公共政策性国有企业,是带有公共性或公益性的、特殊目的的国有企业。
它们仅承担国家公益性或公共性政策目标而不承担商业功能。
公共政策性国有企业,应该是国有独资企业。
具体监管方法是“一企一制”、“一企一法”,确保企业活动始终以社会公共利益为目标。
这类国有企业数量非常少。
目前,有的公共政策性国有企业也在开展商业性业务活动,一旦明确企业功能定位,其商业性活动应该逐步分离出来。
从长远看,公共政策性国有企业将是国有资本加强投资和监管的重点。
一般商业性国有企业,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竞争性国有企业。
它们属于高度市场化的国有企业,只承担商业功能和追求盈利性经营目标。
一般商业性国有企业采用公司制或股份制,其股权结构应该由市场竞争规律决定,遵循优胜劣汰原则。
在规范运作的前提下,这类企业的股权多元化程度和股东的异质性程度,不应该受到非市场性因素的困扰和扭曲。
为数众多的中小型国有企业都属于这一类型。
特定功能性国有企业,具有混合特征。
它们有一部分商业功能,也有一部分非商业性或政策性功能,其非商业性功能的实现又要求以企业自身发展和经营活动盈利为基础和前提。
特定功能性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是国有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的多元化结构。
有特殊的政策性功能要求的,可以制定具体政策来规范企业的股权结构;没有特殊政策规定的,应该由市场来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从长远看,特定功能性国有企业将进一步分化,这类企业中的大多数,将转变为一般商业性国有企业。
基于这样功能分类,我们认为,现在的113家中央企业中公共政策性企业有5家,中国国新、中储粮总公司、中储棉总公司、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特定功能性企业32家,包括国防军工板块的十大军工企业和中国商飞公司,能源板块的三大石油公司、国家核电、中广核集团和六大电力公司,及其他功能板块的中盐公司、华孚集团、三大电信公司、三大航空公司以及中远集团、中国海运;一般商业性企业76家包括一般工业制造企业、综合贸易服务企业、建筑工程企业、科研企业和资产规模在500亿以下的其他中小企业。
由于国有企业复杂性,这个分类可以是动态的,随着环境和情况变化而调整。
建立差异化的国企分类治理体制所谓差异化的分类治理体制,指的是不同功能定位的国有企业,分别适用于不同的企业治理体制。
具体表现为六个方面的差异化制度安排:首先,关于法律适用。
这需要完善现有的法律体系,一是将现有的《公司法》中国有独资公司特别规定部分独立出来,形成专门的《国有独资公司法》,这个法律主要适用于一般政策性国有企业和一些特定功能性国有企业的集团公司。
如果必要,还可以针对每家政策性国有企业进行单独立法;二是针对现有的处于自然垄断性行业的国有企业,可以单独制定专门的行业法规,这些法规对相应行业的特定功能性国有企业进行保护和约束;三是对于一般商业性国有企业,不需要有任何特殊的法律,与非国有企业完全一样,完全适用修改后的《公司法》。
其次,关于分类考核。
一般商业性国有企业的考核,应趋同于一般企业的考核,重在考核国有资本的投资收益水平;公共政策性国有企业,应显著区别于一般企业的考核,主要考核政策性目标的履行情况;特定功能性国有企业的考核,应区隔商业性业务活动和政策性业务活动,再分别从盈利性和政策使命角度予以考核。
第三,关于企业领导人员选任制度。
现行的国有企业领导人管理制度,所有国有企业领导人同时承担“企业家”角色和“党政干部”角色。
这种既“当官”又“挣钱”、或者可以“当官”也可以“挣钱”的双重角色,不仅在社会上造成极大不公平,而且也不利于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进而影响国有企业向混合所有制方向改革。
在分类监管的框架下,一般商业性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角色应是职业经理人,除董事长、党委书记等个别主要领导人员外,其他应该全部实行市场化选聘,由董事会任命;公共政策性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角色应是党政干部,在选用方面,采用上级组织部门选拔任命的方式,他们有相应行政级别,选用、晋升和交流都可按照行政方法和渠道;特定功能性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中,集团公司的少数领导人员和子公司的个别主要领导人员可以是党政干部角色,采用组织部门选拔任命方式,其他大部分企业领导人员要实施市场化选聘制度,由董事会选拔任命。
在实践中,应尽可能明确企业领导人员的具体角色,再执行相应的选任制度。
第四,关于高管薪酬制度。
一般商业性国有企业,参照市场标准制订高管的薪酬待遇标准,而且,可以实施股权激励制度;公共政策性国有企业的高管薪酬,应大体上向同级别的党政官员看齐,可以稍高于同级别官员,但不能采用市场化的激励机制,不能享受过高的年薪和股权激励,这类企业的激励主要以行政级别晋升为主;特定功能性国有企业的高管薪酬的制订依据,应该与该企业高管角色性质保持一致———该企业高管的市场化选聘比例越高,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的相关度越高;反之,高管薪酬中的市场化激励色彩越弱。
第五,关于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制度。
一般商业性国有企业,应该按照市场规范运作的方式、参照市场标准来确定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标准;公共政策性国有企业,可不要求有资本收益,例如,中国储备粮总公司、中国储备棉总公司这类公司是可以免交国有资本收益的;特定功能性国有企业,可以基于其专营和垄断程度来确定其国有资本金收益上缴比例,垄断程度越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越高,反之,则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越低。
第六,关于监督和信息公开制度。
一般商业性国有企业,应以市场竞争的硬约束为最重要的监督制度,率先探索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等重大信息公开制度。
在市场约束机制真正生效后,其他各种行政化的监督制度可以逐步从量大面广的一般商业性国有企业中退出,这将大幅度减少政府对国有企业的不当干预,同时,也大大降低国有企业的高昂监督成本;公共政策性国有企业,应该是强化行政监督的主要对象,应该与政府信息公开同步;特定功能性国有企业,宜采用市场化监督和行政化监督相结合、自愿性信息公开与强制性信息公开相结合的制度,同时,应按照市场起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的要求,加快向以市场化监督为主的方向改革。
探索多样化的国企分类改革途径明确界定功能定位,有助于国有企业采用不同的改革路径来深化改革。
不同功能定位的国有企业,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促进竞争政策改革等方面,其改革任务和途径,应各有侧重。
对于界定为一般商业性企业的国有企业,其改革目标是完全剥离行政垄断业务,通过市场化手段增强企业活力和提高企业效率。
为实现上述改革目标,一方面,要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加快政府管制改革,破除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
另一方面,这类国有企业应勇于突破所有制观念的束缚,大力引入其他所有制经济成分,充分发挥其企业制度中内生的国有资本放大功能。
在改革实践中,应该按照市场公平竞争要求,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一般商业性国有企业的改革,鼓励发展形成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一般商业性国有企业在改革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同时,实行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
在改革过程中,从这类企业中陆续退出的部分国有资本,将通过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这一运作平台,转而投向那些更加符合国家战略目标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对于界定为公共政策性企业的国有企业,其改革目标是退出盈利性市场业务领域、专注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
首先,对于已从事的盈利性市场业务,要逐步剥离;其次,要继续加大国有资本的投入力度,提高这类企业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最后,要不断提高公司管理科学化水平,改善国有资本的使用效率。
虽然公共政策性企业不以盈利为目标,但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在具体项目和环节上可探索引入竞争机制,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公共政策性企业负责的一些公共服务项目。
而公共政策性国有企业自身,既不适合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或采用混合所有制的发展形式,也不适合推行员工持股制度。
特定功能性企业承担多个方面的改革任务,可综合采用多种改革途径。
这类企业的总体改革方向是,主要依托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这一运作平台,不断地主动退出那些竞争格局趋于成熟、战略重要性趋于下降的产业领域,不断努力在提供公共服务、保障国家安全和符合国家战略要求的各种新兴产业领域发挥更大的功能作用。
其中,那些功能定位与提供公共服务、保障国家安全紧密相关的国有企业,在推行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方面,要慎之又慎;那些与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开展国际化经营、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相关的国有企业,则应鼓励探索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员工持股制度。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