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对宋词词境的开拓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历年真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历年真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1. 台阁体:(1)是明代前期出现的一个文学派别。

(2)代表作家是“三杨”:杨士奇、杨溥和杨荣,他们都是台阁重臣。

(3)他们的创作内容以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为主旨,风格雍容华贵,典雅工丽。

4)所用文体以诗为主,兼及散文,其中除朝廷诏令奏议外,多属应酬、题赠或应制、颂圣之作。

2. 公安派:(1)指明代后期出现的一个文学派别。

(2)代表人物是“三袁”:以袁宏道为首,包括袁宗道、袁中道。

(3)因他们三兄弟是湖北公安人,故称“公安派”。

(4)他们以李贽的“童心说”为指导,提出了“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主张。

(5)主张创新,在诗歌的抒情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3 竟陵派:(1)晚明时期出现的又一个诗歌流派。

(2)代表人物是钟惺和谭元春。

(3)因为他们都是湖北竟陵人,文学主张又相近而得名。

(4)他们继承了公安派关于“独抒性灵”的文学主张,更倡导用诗文表现自己超离尘俗的“幽独情思”。

4.清雅词派:(1)指南宋中后期词坛崛起的一个词派。

(2)此词派的开山大师是姜夔。

风格特色是“清空”、“骚雅”。

(3)在遣辞和音律上追求清丽工整,重咏物,多用典,追求人工之巧,使词由共赏变为纯粹的文人吟唱。

5.苏辛词派:(1)北宋词中的豪放词派。

(2)南宋伟大爱国词人辛弃疾,其稼轩词充分表现了他的英雄抱负。

(3)与南渡初期的张元幹、颖孝祥诸家的词风相翕合,又有陈亮、刘过等词人追步唱和,遂形成气势磅礴、悲凉感愤的苏、辛词派。

6 江西诗派:(1)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

(2)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

(3)江西诗派的特色有三:一是诗派为观念性的社集;二是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的根据,非地域之划分;三是江西诗派是作为政治的对立物而发展起来的,其盛衰与政局有密切的联系。

7.江湖诗派:1)南宋后期兴起的一个诗派。

(2)其成员大都是一些落第的布衣文士或不得志的末宦。

由于功名上不得意,进退无据,只得流转江湖,靠献诗卖艺维生,或游走公卿权贵之门,或结友招群于市井乡间,在相互唱和酬咏中消磨岁月,形成一种彼此相近的作诗习气。

宋元文学史试题库(四)题库

宋元文学史试题库(四)题库

第五编宋代文学一.填空1、“四大书院”指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 和________ 。

2、提出“以俗为雅”命题的有__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_ o3、叶燮《原诗》说:“_________ 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

宋之__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皆愈之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

”二.简答1、简述宋代的“文以载道”说。

2、简述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革新。

3、简述宋诗对唐诗的因革通变。

4、简述宋词的突出艺术成就。

第一章宋初文学一.填空1、宋初诗歌三体指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

2、晚唐体的盟主是___________________ 。

3、《山园小梅》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 ,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联被称为咏梅绝唱。

4、王禹偁散文代表作有_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_____ 等。

二.简答1、什么是白体?2、王禹偁诗的特点是什么?3、什么是晚唐体?晚唐体有哪些主要诗人?4、什么是西昆体?三.论述1、简述宋初散文复古的思潮。

2、简述西昆体主要艺术特征及缺陷。

第二章柳永与北宋词风前期的演变.背诵篇目: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二•填空1、“北宋倚声家初祖”是__________________ ,其“情中有思”的代表作2、在宋代词史上,___________________ 是主动向民歌学习的第一人,其最能体现清新明畅的风格。

3、欧阳修词显示出一种新的创作方向,即词既可写传统的类型化的相思恨别,也能抒发作者__________________ ,如著名的《朝中措•平山堂》。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库--宋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库--宋代文学

第五编宋代文学绪论一、填空1、“四大书院”指、、和。

2、提出“以俗为雅”命题的有、、。

3、叶夑《原诗》说:“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

宋之、、、、,皆愈之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

”二、简答1、简述宋代的“文以载道”说。

2、简述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革新。

3、简述宋诗对唐诗的因革通变。

4、简述宋词的突出艺术成就。

第一章宋初文学一、填空1、宋初诗歌三体指、和。

2、晚唐体的盟主是。

3、《山园小梅》的作者是,其中“、”一联被称为咏梅绝唱。

4、王禹偁散文代表作有、和等。

二、简答1、什么是白体?2、王禹偁诗的特点是什么?3、什么是晚唐体?晚唐体有哪些主要诗人?4、什么是西昆体?三、论述1、简述宋初散文复古的思潮。

2、简述西昆体主要艺术特征及缺陷。

第二章柳永与北宋词风前期的演变一、背诵篇目: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二、填空1、“北宋倚声家初祖”是,其“情中有思”的代表作是。

2、在宋代词史上,是主动向民歌学习的第一人,其最能体现清新明畅的风格。

3、欧阳修词显示出一种新的创作方向,即词既可写传统的类型化的相思恨别,也能抒发作者,如著名的《朝中措·平山堂》。

4、成为后来豪放派滥觞的词人是,其代表作是《》()。

5、“张三中”得名是因写“,,”;“张三影”得名是因写“”、“”和“”。

6、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视张先词为“”。

7、王安石的怀古、咏史词是《》、《》。

8、近人夏敬观指出慢词“始盛于,大成于。

”9、清人冯熙说欧阳修词“疏俊开,深婉开。

”10、“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自的《》()。

三、简答1、欧阳修词的开拓。

2、张先词新变的主要方向。

3、柳词对慢词的贡献与影响。

四、论述1、柳永词的体式、内容和语言有哪些创新?2、柳永词的主要艺术表现方法有哪些创新?影响如何?第三章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新一、背诵篇目:《醉翁亭记》。

二、填空1、欧阳修议论文《》揭露批评高若讷的卑劣行为,《》针对保守势力驳斥了其谬论;其记叙文如《》一类历史散文言之有物,其亭台记代表作是《》,其文赋代表作是《》;其散文中《》最为简洁流畅、纡徐委婉、平易自然。

论元好问杏花诗词突出成就之因

论元好问杏花诗词突出成就之因

论元好问杏花诗词突出成就之因元好问(约公元648年-公元730年),晚唐诗人。

他的诗词以清新明丽、意境深远而著称,被誉为“杏花诗派”的代表人物。

他的诗歌笔调婉约、含蓄,思想境界高远深邃,被誉为“婉约山水诗”的代表人物。

元好问的诗歌成就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那么,论元好问杏花诗词的突出成就,究其原因是有哪些呢?第一,其扎实的诗词功底是突出成就之因。

元好问自幼酷爱文学,经常钻研古代典籍和诗文。

在塾师陈孚的指导下,他熟读《诗经》、《楚辞》和《春秋》等古籍名著。

这为他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他的整个创作生涯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他对古典诗歌的继承和创新,他的每一首诗词都经过精雕细琢,无论是线索的探索还是韵律的运用,都能够做到淋漓尽致。

这种对诗词的精益求精,是其突出成就的重要因素。

第二,其对自然的深刻感悟是突出成就之因。

元好问是一位善于观察自然、洞察自然美的诗人。

他的诗作不仅描绘了自然风光的美丽,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了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例如他在《杏花》一诗中写道:“也不是春风多么好,只缘杏花无意飞。

”通过对一朵杏花的观察,他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自然界的无穷魅力和神秘气息。

正是在这种深刻的对自然的感悟之下,元好问的诗歌才能够获得如此深远的影响力。

其温婉清新的诗风是突出成就之因。

元好问的诗作多以山水田园为背景,诗风婉约清新,以清新明丽、情景交融著称。

他的诗歌以简捷的语言、纤细的笔触、优美的韵律、含而不露的意境迎合了古代文人雅兴情怀。

诗人笔下的诗意形象,多半是在自然中瞬间闪现的景致,或写一朵花、一片叶,或描绘一处风景。

在形式上他讲求音韵节奏,追求意象的美感、韵律的和谐,苦练笔墨,力求文字精微、气韵悠长。

他的诗歌不仅在形式上展现了婉约清新的特色,更在意境上具有深远的抒情情怀。

正是这种温婉清新的诗风,使得元好问的诗歌在后世继续发扬光大,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楷模。

第四,其沉痛的时代感是突出成就之因。

唐宋文学作品选读

唐宋文学作品选读

柳永
o 柳永一生都在烟花柳巷里亲热唱和,大部分的词诞生在笙歌艳舞、锦榻绣被之中,当时歌妓们 的心声是:“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 面。”柳永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是他的歌妓姐妹们集资营葬。死后亦无亲族祭奠, 每年清明节,歌妓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
o 苏门四学士:黄庭坚 秦观 张耒 晁补之 o 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
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随我追凉,晚寻幽径, 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孙郎微 笑,坐来声喷霜竹。
秦观
o 北宋后期继苏轼之后最重要的词家当推秦观、贺铸和周邦彦。 o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秦词“情韵兼胜”。所谓情胜,主要是指秦词的情感状态极为丰富。 o 首先是和婉纯正之情,如《鹊桥仙》(纤云弄巧),后人誉为“咏七夕之首”。又《望海潮》
(梅英疏淡)人称其似“陈隋小赋”。
秦观
o 其次是清丽凄婉之情,秦词善用凄迷的景色、婉转乐调和浅近流畅的语言去细腻地表达内心的 感受,多在清新艳丽的背景上抒发凄凉哀婉之情,如《江城子》:
后期词
o 南渡以后,由于国破家亡,离乡背井,李清照饱尝了颠沛流离、骨肉分散的痛苦,这以后的词 作则十分真切地表露了她晚年的凄凉身世和愁苦之情,或托物寄意,或触景兴感,都委婉深沉 地抒发了她的乡关之思、故土之恋和亡国破家之痛,尽管一般都比较悲凉、沉郁,但无疑都饱 含了爱国情感。
o 如《声声慢》。
《声声慢》的艺术性 o (一)迭字运用,创意出奇 o (二)叙写伤感,层次分明 o (三)藉景象描述,表现悲戚心情 o (四)以声摹情,展现乐章之美

古代文学史二简答题

古代文学史二简答题

1、北宋初期的复古思潮在文坛并未成为主流。

复古守正以求出新,是宋初文学发展的一种趋势。

柳开是北宋复古革新思潮中最初觉醒的儒者代表,既显示了“文”“道”之间与生俱来的联系,同时也预示了两者本质上的某些对立和最终的必然分裂。

田锡更具文人气质,代表了五代文气习染较深的文学之士对改革文风的自觉。

穆修则在搜求校刻韩、柳文集方面功不可没。

但复古思潮在北宋初期并未成为主流,仅处于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少数几个作家先驱自觉的阶段。

2、宋初“三体诗”(白体、西昆体、晚唐体)白居易体宋初诗坛最早流行应答酬唱、浅切以晓的“白乐天体”,代表人物有徐铉、李昉及他们的后起之秀王禹偁。

李昉等宋初白体诗人倡导学习的是乐天后期的唱和诗。

晚唐体白乐天体之后真宗时盛行晚唐体,他们尊崇的对象是贾岛、姚合,多写山野闲逸情趣,诗意偏狭,以锤炼字句为能。

晚唐体诗派特点:(1)题材狭窄,现实性差。

(多写身边景与琐事);(2)艺术上注重构思的精巧,写得清新秀雅(细碎小巧)。

晚唐体有寇准、林逋、魏野、潘阆等人。

林逋隐居西湖孤山,以梅、鹤为伴,称梅妻鹤子,以咏梅诗著称,传世佳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山园小梅》)3、王禹偁在文论上的贡献?于传道外,提出明心,于有言外,提出有文,这是他在理论上的贡献,所谓明心,是指自己的内心世界臻于高尚,是指立身无愧,以文明心和传道,实质上是要求文道路合一和文行合一,并偏重在文的方面。

4、杨亿的《南朝》诗的借古讽今之意《南朝》是咏史诗。

写法上仿效李商隐的同题之作,铺陈南朝三百年间帝王荒淫亡国的史实,特点是(1)借古讽今(2)精于用典(3)音节流畅(4)辞采华丽。

很能体现西昆体“取材博瞻,炼词精整”的特色。

作者写这首诗,是要劝告人们不要忘记荒淫亡国的史实,劝告君主不要重蹈覆辙走南朝的亡国之路。

暗含有借古讽今之意。

5、西昆体的创作特色与《西昆酬唱集》《西昆酬唱集》是杨亿、刘筠等人彼此唱和,互相切磋的结集本,是西昆体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诗歌流派的重要标志。

论元好问以传奇为词现象

论元好问以传奇为词现象

论元好问以传奇为词现象*赵维江 夏令伟内容提要 元好问在东坡“以诗为词”和稼轩“以文为词”的道路上继续开拓,以传奇为词,在词里不避险怪,述奇事,记奇人,写奇景。

这一现象是唐宋以来词体形式及其观念不断演化的结果。

词序功能的进一步扩展,转踏、鼓子词等民间通俗文艺的说唱形式,稼轩以文为词的创作范式,为传奇体词的创作提供了可操作的平台和取材、结构、语言等方面的启发与借鉴。

遗山以传奇为词有着广泛的背景和深厚的土壤。

仙道思想及好奇尚异的审美观,小说的志怪传奇传统及诗歌的好奇风尚,以词存史的词学观念,对于以传奇为词现象的形成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 遗山乐府 词体革新 传奇 叙事引 言在古代文学诸体裁中,词体相对后起,所以对于其它体裁的借鉴也往往成了词体变革的重要手段。

宋词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柳永引赋法入词、苏轼以诗为词、辛弃疾以文为词等重要的词体革新实践,传统体制不断解放,创作路子逐渐拓宽。

但词体的演化并未就此止步。

自宋始,文学体裁的价值序列开始发生逆转。

伴随着文学通俗化的进程,叙事文体迅速崛起,小说、戏曲的创作一片繁荣,逐渐取得了与诗、赋、词等抒情文体同样重要的地位。

这种文体生态格局对于词体自身的嬗变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随着文体间的交集、互化,叙事因素向词体悄然渗入,催化着其体制的新变革,由此而出现了以遗山词为典范的以传奇为词的现象。

所谓传奇,本为小说、戏曲等叙事文体的一个门类,后世又以之泛称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非常的故事。

谓元好问以传奇为词并非说他以词的形式写传奇故事,而是指这类词作有着传奇的某些要素和特色,具有更强的叙事性和故事性。

陈廷焯后期不满意遗山词的一个主要理由是背离词体“正声”,“刻意争奇求胜”,陈氏实际上指出了元词的一个重要的艺术创新点。

通观遗山词,我们会发现其“刻意争奇”不仅表现在语言风格上,还表现在词的选材、作法等方面。

元好问的许多词作不避险怪,述奇志异,呈现出一种明显的“传奇”特征,不妨称其为“传奇体”。

古代文学史两宋辽金

古代文学史两宋辽金

古代文学史一、背景。

1、北宋政治概况:A、对外积弱,难以抗敌;对内积贫,农民贫困。

B、崇文抑武国策,程朱理学的影响——直接影响了宋朝文人的人格(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与忧患意识)、诗风(好议论)、题材(政治)。

C、文化、传播的高度发达。

D、繁荣的城市经济和奢靡之风——直接促进了宋词的繁荣。

2、南宋政治概况:大体同于北宋,但靖康之难后,国内要求北伐的呼声始终存在,促进了豪放一派的发展。

3、宋代文化特点:本朝儒释道三家已趋于融合,渐成一统之局面,于是有代表民族本位文化的理学诞生。

文化精神与动态趋于单纯与收敛。

此时大儒多会通三家,对其人生态度与文学风格有重要影响,如苏轼、黄庭坚等。

4、宋代文人性格及审美:A、强调人格修养,向内寻求个体生命的意义。

B、采取新型的生活态度:理智、平和、稳健、淡泊。

C、审美态度崇尚平淡。

D、审美情趣以俗为雅。

5、宋代文学的独特成就:A、散文:宋六大家,借鉴古文手法,改造骈文。

B、宋诗:“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

C、宋词:代表宋文学的最高成就。

完成词体建设,在题材内容和风格倾向上均开拓出广阔的领域。

二、宋文。

1、宋初散文大观:多为骈体,风格浮艳。

2、柳开:在文学理论上鲜明地提出复古主张,将道统和文统合为一谈。

3、王禹偁:尊奉儒家,独树一帜,宋初散文成就最高。

4、穆修刊刻韩、柳文集;姚铉编选《唐文粹》文章部分摒弃骈体,专录古文。

5、西昆体:文风华美密丽。

太学体:险怪艰涩。

6、宋六家: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

7、欧阳修:A、复古革新理论:a、文道并重,重道以充文:把文学看得与道同样重要;把文学的艺术形式看得与思想内容同样重要。

b、强调自然为文,明白晓畅。

(针对太学体)c、在写作上,强调“简而有法”。

(针对西昆体)d、儒家应该与生活相关,反对“溺于文”,提倡作家与生活紧密联系。

B、欧阳修古文创作的成就:内容充实,形式多样。

使散文体裁更加丰富,功能更加完备;语言简洁流畅,文气纡徐委婉,风格平易自然。

味说:元好问词学思想的核心

味说:元好问词学思想的核心

味说:元好问词学思想的核心知味,乃是元好问词学思想的核心。

在他的词学论述中,始终把“知味”作为词创作和鉴赏的重要标准。

一、知味说的含义遗山词在历史上有着独特的风格和地位。

他的词继承了苏、辛一派的豪放风格,又兼容吸收了南宋的婉约词风,形成自己的独特的词风。

雄健而不粗豪,蕴籍而不媚弱。

他的词境界开阔,老到成熟,深具大家风范。

由此,他就成为熔铸两宋词风,集两宋之大成的金元时代的文坛领袖,亦成为词学史上的一座高峰。

刘熙载《艺概》中说他的词:“疏快之中,自饶深婉,亦可谓集两宋之大成矣!”陈廷焯在《词坛丛话》中也说“元遗山词,为金人之冠。

疏中有密,极风骚之趣,穷高迈之致,自不在玉田下。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认识遗山词学思想及其词风呢?本文认为,遗山词学思想的核心是他的“知味说”。

他以知味作为词创作的原则和标准,以知味与否,来评论历代词人词作。

形成了他以知味为核心的词学理论。

元好问在《遗山自题乐府引》:“世所传乐府多矣,如山谷《渔父词》:‘青箬笠前无限事,绿蓑衣底一时休,斜风细雨转船头。

’陈去非《怀旧》云:‘忆昔午桥桥下饮,坐中都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三十年来成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高阁赏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又云:‘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如此等类,诗家谓之言外句。

含咀之久,不传之妙,隐然眉睫间,惟具眼者乃能赏之。

古有之:人莫不饮食,鲜能知味。

譬之羸牸老羝,千煮百炼,椒桂之香逆于人鼻,然一吮之后,败絮满口,或厌而吐之矣。

必若金头大鹅,盐养之再宿,使一老奚知火候者烹之,肤黄肪白,愈嚼而味愈出,乃可言其隽永耳。

”所谓知味,就是词要有言外句,词能“含咀之久,不传之妙,隐然眉睫间”。

要求词作者在写作和阅读时,要正确地了解词体的特有情感风格。

料要好,须金头大鹅;情境要好,须盐养之再宿;制作要好,须知火候者烹之。

宋元文学史试题库(三)

宋元文学史试题库(三)
二.简答
1、简述苏轼人生观及主要经历。
2、简述苏轼的散文文论。
3、简述苏轼诗歌的题材类型。
4、简述苏轼诗歌在元祐诗人中的特点。
5、简述苏轼的意义与影响。
三.论述
1、苏轼散文的主要类型及艺术成就是什么?
2、苏轼诗歌的艺术成就及主要风格是什么?
3、苏轼的词学观是什么?
4、苏轼对词境的开拓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苏词的“以诗为词”表现手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简述姜夔词的主要风格和艺术特点。
3、简述吴文英词的艺术特征。
第十一章南宋的散文和四六
(一)填空
1、岳飞政论文代表是《》。
2、胡铨政论文代表是《》。
3、辛弃疾政论文代表是《》和《》。
4、陈亮政论文代表是《》。
5、南宋笔记散文记游的有陆游《》和范成大《》,学术论著中含生动有趣散文的有陆游《》、洪迈《》、罗大经《》和周密《》。
二.填空
1、中兴四大诗人是、、、。
2、陆游诗影响南宋后期诗人、、等人。
3、杨万里最著名的小诗是《》、《》等。
4、范成大诗中价值最高的是和。
三.简答
1、简述陆游诗歌的渊源。
2、简述“诚斋体”
3、简述范成大田园诗、使金纪行诗的主要特点。
四.论述
陆游诗歌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第九章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一.填空
1、12世纪下半叶,以、、、
论述111苏轼散文的主要类型及艺术成就是什么苏轼散文的主要类型及艺术成就是什么苏轼散文的主要类型及艺术成就是什么222苏轼诗歌的艺术成就及主要风格是什么苏轼诗歌的艺术成就及主要风格是什么苏轼诗歌的艺术成就及主要风格是什么333苏轼的词学观是什么苏轼的词学观是什么苏轼的词学观是什么444苏轼对词境的开拓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苏词的以诗为词表现手法主要表现在哪苏轼对词境的开拓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苏词的以诗为词表现手法主要表现在哪苏轼对词境的开拓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苏词的以诗为词表现手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些方面些方面一

中国文学史第三卷复习资料

中国文学史第三卷复习资料

填空、选择柳开宋初在文学理论上鲜明的提出复古主张的,首推柳开。

柳开把道统和文统合为一,把文看作是明道的工具,并因而反对文体华丽。

这种理论在宋初本应起到矫正五代浮华文风的作用,可是柳开过于强调道的重要性而忽视文采,而他说的“道”又仅仅指“圣贤之道”,因而容易使文学沦为道统的附庸,加上柳开为人粗豪狂诞,文章又写得艰涩难读,所以尽管大声疾呼,却应者寥寥,没有对文坛产生过实际的影响王禹称学杜王禹称的闲适唱和诗大多作于早年,他晚年自编《小畜集》时这类诗收录很少,表现出深刻的自省意识。

正是由于这种自省意识使他从宋初白体诗人的群体中游离出来。

也使他从学习白居易进而以杜甫为典范。

他对杜诗艺术境界的借鉴导致了对浅俗平易的白体诗风的超越。

王禹称诗中的新气息王禹称的诗平易流畅,简雅古淡,在宋代白体诗中独树一帜,已初步表现出对于平淡美的追求。

他的长篇诗歌叙事简直,议论畅达,已开宋代散文化、议论化的风气,清人吴之振说“元之独开有宋风气”黄庭坚(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创作的诗称为黄庭坚体、山谷体点铁成金、脱胎换骨,北宋诗人黄庭坚提出的创作理论吴文英字军特,号梦窗,词中李商隐。

与号草窗的周密并称“二窗”。

词作称为梦窗词。

他的词重视格律,重视声情,讲究修辞,善于用典,时空场景的跳跃变化不受理性和逻辑次序的约束,且缺乏必要的过渡与照应,情思脉络隐约闪烁而无迹可循。

这强化了词镜的模糊性多义性,但也增加了读者理解的难度。

梦窗词语言生新奇异,一是语言的搭配、字句的组合,往往打破正常的语序和逻辑惯例。

二是语言富有强烈的色彩感、装饰感和象征性。

梦窗词字面华丽,意象密集,含意曲折,形成了密丽深幽的语言风格。

但雕绘过多,时有堆砌之病、晦涩之失,故不免为后人所诟病他长达240字的自度曲,是词史上最长的词调《莺啼序》梅尧臣北宋诗人。

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他与欧阳修、苏舜钦齐名,并称“梅欧”或“苏梅”元好问元好问的文学成就:元好问是金元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他在诗、文、词、文学批评等方面都有很高建树(1)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是唐宋以来最系统、最全面的一组论诗绝句,集中体现了他的审美追求和诗歌创作观。

苏轼对词境的开拓

苏轼对词境的开拓

苏轼对词境的开拓景婷婷【摘要】苏轼在中国词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宋人王灼曾说,词到了苏轼才“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

”的确如此,他以雄大的才能,开阔的胸襟,豁达的人生态度进入词的创作领域。

“以诗为词”使词和诗同样具备言志抒怀的作用,从而解放了词在内容题材和语言音律上的束缚,拓展了词境,形成自是一家的词风,增加了词的表现功能;同时,他有意力辟柳词词风,提高了词的格调。

【关键词】苏轼词词境的开拓Su Shi to word boundary developmentJing TingtingAbstract:Whe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words have special status.The notebooks of Wang Zhuo said, only to Su Shi's term “ pointed out that all the way up to the eye, the new world is not enough, get free vibration Foom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That's true ”, he first enroll to male large can, honest, and open-minded attitude toward life into the words in the field of creation.“ to poetry as CI ” make words and poetry with the role of expression and ideal to liberated the words in the content of the subject matter and language rhythm bonds, the literary forms from is a style, increased representation of the word; at the same time, his intention to force adopted the practice of willow words in the wind, raised his wordsKey Words:Su Shi;Words;Word boundary development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仲和,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之古代文学史(二)1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之古代文学史(二)1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第五编:宋代文学-第一章北宋初期的文风与诗风-第一节宋初文坛的复古倾向1、柳开的先驱地位。

识记:柳开为宋代古文运动先驱。

2、田锡、穆修等人贡献。

识记:田锡在宋代古文运动中是过渡性的作家。

综合运用:北宋初期的复古思潮在文坛并未成为主流。

-第二节王禹俘与宋初诗风和文风识记:生平1、与宋初“三体诗”。

理解:与宋初“三体诗”(白体、西昆体、晚唐体)2、王禹俘的散文与文论。

简单运用:在文论上提出的传道、明心与有言、有文,及在理论上贡献。

综合运用:对宋初诗风、文风起的促进作用。

--第三节杨亿与西昆体识记:西昆体1、杨亿及诗歌创作识记:西昆体代表作家――杨亿理解:杨亿《南朝》诗借古讽今之意。

2、西昆诗派及昆体功夫。

简单运用:西昆体创作特色与《西昆酬唱集》综合运用:西昆体特点。

-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第一节欧阳修识记:欧阳修的生平。

1、欧阳修在诗文革新运动中领袖地位。

理解:欧阳修在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地位及贡献。

2、欧阳修散文及六一风神理解:欧阳修散文特点与六一风神。

3、他的诗。

简单运用:①欧阳修诗散文化倾向、及《和王介甫明纪曲二首》其一(胡人以鞍为家)的风格特色。

②欧阳修《戏答元珍》诗反映的宋诗注重理趣的革新特征。

综合运用:欧阳修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起重要作用。

-第二节梅尧臣苏舜钦识记:梅尧臣和苏舜钦是开创宋代诗风重要作家。

1、梅及诗歌艺术简单运用:梅诗歌艺术特点,其《陶者》诗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

2、苏诗风格。

简单运用:苏诗歌风格特点,其《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诗艺术特色。

-第三节王安石1、王安石生平、思想和著述识记:生平思想。

2、王文论与散文识记:王的文论主张,强调文章现实功能和社会效果。

简单运用:王安石散文特点3、诗歌艺术理解:诗《登飞来峰》、《泊船瓜洲》风格特征。

简单运用:王诗歌“王荆公体”特点。

综合运用:艺术特色4、王的词理解:词《桂枝香.金陵怀古》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第四节曾巩苏洵苏辙1、曾巩的文章简单运用:曾巩文章艺术风格2、苏洵和苏澈理解:①苏洵文章以议论为主,笔锋老辣、气势磅礴、曲折多变是其主要特点。

论苏轼对词境的开拓

论苏轼对词境的开拓

论苏轼对词境的开拓纪会芳内容摘要:词自晚唐五代以来,一直被视为小道,在宋初文人的心目中是“方之曲艺,尤不逮焉”,其地位与诗文无法同日而语。

但苏轼大胆地突破了这种传统观念,破除了诗尊词卑的偏见。

他改变了过去那种以歌妓口吻作词以便女声演唱的传统,把词的题材取向从应歌回归到表现自我,并从现实生活中撷取创作题材,有的还采用词题小序的形式确定所表现的内容,交代创作动机和缘起。

这样一来,词的创作走向现实、面向社会和真实人生的大道,把词家“缘情”与诗人“言志”结合起来,词品与人品得到高度的统一和融合,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巨大而深远。

关键词:苏轼;词境;开拓;题材;现实苏轼是宋代文化孕育出来的旷世奇才,历经磨难笑对人生,思想自由,品格坚贞、坦荡、旷达。

他的文章,如行云流水,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他的诗,如天地奇观,于境无所不收,于情无所不畅;他的词,如天海雨逼人,指出向上一路。

苏轼是宋代文学发展到巅峰时期的伟大代表作家,他在文、诗、词方面的成就都很高。

但苏轼在词的创作方面相对于散文、诗歌,取得的成就更大,陈延焯《白云斋词话》云:“人知东坡古诗,古文卓绝百代,不知东坡之词出诗文之右。

”○①苏轼对词体的全面革新,提高了词体的地位,使宋词能与唐诗并列而无愧色,以至被人们视为有宋一代文学的代表,这是他对宋代文学发展的大贡献。

在词的革新中,苏轼对词境的开拓,在文学史上具有特殊意义,往往最为人所重视。

现在就苏轼对词境的开拓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突破传统题材限制。

南宋胡寅曾经说过:“词曲至东坡,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婉转之度,使人高远,举首高歌,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耆卿为舆台矣。

”○②词至苏轼为一大变。

在这以前,词为应歌之曲子词,多写男女相思,写花间下的伤别,写孤独寂寞惆怅,婉约而细腻。

至苏轼词发抒磊落纵横豪放之襟怀,始摆脱花间词婉转绸缪之态,创为激越声调,昂首高歌,豪放杰出,充分表现作者的人格个性。

元好问诗词研究初探

元好问诗词研究初探

元好问诗词研究初探引言元好问是明朝中期的一位重要的文学家,在文学史上,他以其独具一格的诗词风格和研究成果而被人们推崇和记忆。

他的诗词创作风格丰富多样、形式新颖,且涉及广泛。

除了其创作成就之外,他还在诗词学理论研究和诗词批评方面做出了一定贡献。

本篇文章着重探讨元好问的诗词创作和相关研究成果,分析其创作特点和理论思路,为进一步了解宋元明诗词发展提供帮助。

一、元好问诗词创作特点1. 独具一格的写景手法元好问的诗词较为注重写景,但与其他同代诗人不同,他的写景技巧较为独特。

他常常写物象与情思、常生活与异空间的奇妙结合。

例如《塞上曲》中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表现出战争时期书信的难得,更凸显出人情深奥之感。

又如《红楼梦·岫烟丛中·一段闲言》中写到“足下千山屯垦处,罗钳百二秦川固”,通过些许细节来表现整个大地的苍茫壮阔,使人感受到壮美的山川与人民的奋发向上之情。

2. 新颖的创作形式文学创作形式是文学作品的一种技法,在元好问的诗词创作中,这点表现的尤为明显。

他大胆尝试了一些新颖的形式,对宋代诗词的传统形式进行了挑战。

例如他曾经写过《感物咏》、《玉川子》等等,这些作品的题材比较新颖,形式也不拘泥于传统。

他的这些创新,刷新了人们对于古典诗词的认识和理解,成为元好问创作的最显著特点之一。

3. 语言思想新辣有味元好问的诗词语言思想具有新辣有味之特点。

他的语言大都简练明快,用词准确有力,犹如刀削斧砍,直戳人心。

例如《赋得古蜀道中》的“弱柳扶簷日薄西,长安柏叶风欲起”,只用几个简单的词语,便表现出了文字所要表达的景象。

他的词语还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如《浣溪沙·少年听雨歌楼上》,表现了少年人的情思,让读者感受到深情切爱的魅力。

二、元好问诗词批评理论1. 诗词意境的说教元好问的诗词批评理论中强调诗词意境的重要性,尤其是意境的前后衔接。

在《湖北少年杂志》上,他曾发表了《诗中之汉语及母肓思想》的文章,里面提到:“诗词着重储汲之意,惟储汲理散无大可取之处,择其所贵者,则应着重于意境之创造。

浅析元好问的苏轼词论

浅析元好问的苏轼词论

真有 一洗万古凡 马空 ’ 气象 , 虽时 作宫体 , 岂可以宫体 亦
概 之 ! 言 乐府 本 不 难作 , 东 坡 放 笔 后 便 难 作 。此 殆 以工 人 从
拙论 , 非知东坡者 。所 以然者 , 诗三百所载 , 小夫残妇幽忧 无聊之语 , 时猝为外物感触 , 满心而发 , 口而成尔。其初 肆 果欲被管弦 , 金石 , 谐 经圣人 手 , 以与六 经并传 乎小夫戏妇 且然 , 而谓东坡瀚 墨游戏 , 乃求 与前人 角胜负 , 误矣。 自今
观 之 , 坡 圣 处 , 有 意 于 文 字 之 为 工 . 得 不 然 之 为 工 东 非 不
而辽金一代寓居北 国, 任气慷慨 的社会风气决 定着大
众 的 审 美趣 向; 北 对 峙 , 一 步 铸 就 和 张 扬 着 北 人 的 捭 阖 南 进 粗 厉 之 风 。东 坡 词 在 此 被 广 为 推崇 。元 好 问 在 东 坡 词 批 评
涟漪, 引发 了广 泛 的评 词 、 词 之 风 。 论
外, 年龄稍长的文学批评家王若虚在批 驳用 “ 以诗 为词” 贬 东坡 的观点时 , 曾以词“ ” 体 为着眼点 , 出“ 提 诗词一理” 明 , 确地从本质论上 寻求诗词 的共同处 , 较之本 源论 无疑是进 了一步 , 但其 “ 何在 , “ 何 质 ,滹南诗话》 理” 其 体” 《 仍语 焉不 详。 阐明此理的任务 , 留给了 以“ 配于东坡” 追 自期 的元 遗

情” 的表现上 , 然惜其未 能深入论述 。 由于东坡词在北 方的广泛影响 , 以诗 为词 ” “ 自然也就
成 了金 代 词 坛 一 个 必 须 正 视 和 予 以解 答 的 问 题 。 好 问之 元
场 如何 历史地认识 “ ” 词 这一 独特艺 术形式及其 审美表

论文《元好问词的创新》

论文《元好问词的创新》

元好问词的创新摘要:元好问是我国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文坛盟主,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

其诗、文、词、曲,各体皆工。

诗作成就最高,“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不仅是金元之际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且以文坛领袖的身份,奔走呼吁,起衰救坏,为加快蒙古政权的汉化进程,延续中原传统文化,发挥了至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元好问生平词的创新第一章生平简介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

生于一一九0年七月初八,卒于一二五七年九月初四。

系北魏拓跋氏鲜卑族后裔。

唐代诗人元结为其远祖。

高祖宜,曾任忻州神虎军使。

曾祖春,在北宋末年曾任隰州团练使,后从平定迁忻。

祖滋善,金正隆二年赐出身,曾任柔服丞。

生父德明,累举不第,教授乡里,以诗文山水自娱。

元好问出生七月后,过继给叔父元格。

元格曾任山东掖县、河北冀州、山西凌川、甘肃陇城等地县令。

元好问一生,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一、早年求学;元好问四岁开始读书认字。

七岁作诗,被时人誉为神童。

先后随叔父辗转掖县、冀州、凌川、陇城等地,二十一岁扶叔父灵柩归乡。

此后一段时期,便往返在忻州、定襄读书。

从十四岁开始,在陵川名师郝天挺门下学习六年,肆意经传,贯穿百家,为他今后的做人和治学打下了坚实基础。

十六岁赴并府试途中,听捕雁者讲述大雁殉情的故事,写下了著名的《雁丘词》。

首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脍炙人口,成为千古名句。

二、避乱科考;自一二一一年以来,蒙古军频频南侵。

一二一四年,金宣宗迁都汴京。

一二一六年,元好问携家避乱河南三乡,后又移居嵩山。

一二一七年,其《箕山》、琴台等诗受到当时文坛盟主赵秉文赏识,被誉为“少陵以来无此作”,名震京师,人称“元才子”。

同年,完成《论诗三十首》,对从魏至宋的诗歌分别正伪,见解精当,奠定了在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地位。

自十六岁以来,他前后科考八次,三十二岁(一二二一)中词赋进士。

论元好问对宋词的继承与创新

论元好问对宋词的继承与创新

论元好问对宋词的继承与创新
元好问是明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和文化思想家,他的诗歌创作对宋词的继承和创新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元好问对宋词的继承表现在他对于宋词传统的承袭和发扬。

他受到了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宋代词人的影响,深入研究了他们的作品,将宋词的优点继承下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

例如,元好问的词作注重表达情感和思想,注重抒发个人感受,这一点与宋词的特点十分相似。

同时,元好问对宋词的音乐性和韵律的处理也有所继承,他注重音乐节奏的安排和词调的运用,使其更加优美动听。

其次,元好问对宋词的创新表现在他对于词体形式的改革和词文风格的变革。

他大胆尝试了新的词体形式,如八股词、白话词等,将其运用到词作中,从而使词的形式更加丰富多样。

此外,元好问的词文风格也与宋代的传统有所区别,他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词牌和格律,而是更加注重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因此他的词作更加自由和富有个性。

综上所述,元好问对宋词的继承和创新都表现得十分出色,他不仅承袭了宋词的传统,而且还对词体形式和词文风格进行了创新和改革,为后世的词坛带来了重要的影响和启示。

元好问对宋词词境的开拓

元好问对宋词词境的开拓

元好问对宋词词境的开拓
黄春梅
【期刊名称】《文教资料》
【年(卷),期】2009(000)004
【摘要】元好问是两宋至金少有的在具体词学理论指导下进行开拓创新的词人,他对宋词的融会贯通,使其词疏宕而不失豪健,蕴藉而不失恻媚,融豪放与婉约于一体,在词的发展史上别开生面,独树一帜.他在词境方面对自然山水空间的开拓及情词审美范畴的开创,是对宋词艺术的继承与发扬,也是宋词与北方文化土壤结合之后的新变.【总页数】3页(P11-13)
【作者】黄春梅
【作者单位】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揭阳,52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
【相关文献】
1.宋词词境中的意象质感--兼与唐诗意象质感比较
2.南宋词人开拓词境的范式架构
3.宋代理学精神与宋词境界的开创
4.《花间》词中的屏风与屏内世界——唐宋词境原生态解读之一
5.北宋词中情与景的交融趋向与词境的升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元好问诗词研究初探

元好问诗词研究初探

元好问诗词研究初探元好问(1235-1298),字伯仁,号蒙山。

元代文学家、诗人,是南宋晚期至元代初期重要的文学才子。

他精通诗、词、文、墨四艺,尤擅长诗词创作,被誉为“元诗人之祖”。

元好问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词作品,涉及各个题材,尤以田园诗最为著名。

他的诗词作品主题广泛,内容丰富,既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他对世俗的痛恨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他的诗词风格清新明快,情感真挚自然,用字准确且富有韵味,给人以愉悦的读书体验。

元好问的诗词创作受到了唐代杜牧的影响,也受到了宋代辛弃疾的影响。

他继承了杜牧的形式主义诗风,注重诗句的铺垫和结构,追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他又吸收了辛弃疾的豪放激情和感情真挚的特点,使自己的诗词作品通俗易懂、朴实无华。

在元好问的诗词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政治不公的愤怒。

他在《鹿柴》一诗中写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峦青葱和人们的离去,表达了对当时政治黑暗和社会困扰的不满之情。

他还曾在《破幽梦仙云寺作》一诗中抨击当时社会风气的邪恶。

除了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批判,元好问的诗词作品中还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他的田园诗是他最具特色的作品之一,以描绘田园景致和田园生活为主题,表达了他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在《惜竹歌》一诗中,他写道:“尽节铺繁华,轻诗丽朝霞。

(Pinyin)横批:水晶乾坤。

”通过描绘自然天地的美景和人们宁静自在的生活,表达了他对人们过上简单、安逸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元好问的诗词作品在元代以后尤其是明代、清代,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思想深邃,语言流畅,开拓了诗词的新境界。

他的创作思想和文学技法对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元好问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而独立的诗人,他的诗词作品集思想、艺术于一体,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他的创作对后来的文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后世文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又经过了作者曹雪芹的精心提炼.密切配合了小说பைடு நூலகம்人 物的个性特征和情节发展。增添了小说的喜剧色彩。
的下降。 但欧、宋这样做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通过打 压元白,为韩愈争夺元和时期文坛盟主的地位。中唐至宋 初,韩愈在文坛上的地位一直都不如元白,陈寅恪在其所 著的《元白诗笺证稿》中就肯定了元和主盟为元白。如前 所述,《旧唐书》也将元白奉为贞元、元和时期文坛的盟 主:“若品调律度。扬榷古今,先不肖皆尚其文.未如元、白 之盛也。昔建安才子,始定霸于曹、刘;永明辞宗、先让功 于沈、谢;元和主盟,微之、乐天而已。”⑨
——张孝祥《西江月》
寒食不小住,千骑拥春衫。衡阳石鼓城下。记我旧停 骖。襟以潇湘桂岭,带以洞庭青草,紫盖屹西南。文字起骚
雅。刀剑化耕蚕。
——辛弃疾《水调歌头》
以上两宋山水词.或开阔明快。或情景交融.或玲珑 妥帖,但其审美对象皆是灵动秀美、充满诗情画意的南方 山水。
情青年男女被迫害的命运.赞美他们用生命殉情的壮烈
以“峻似吕梁千仞”数句.具体、形象地描绘出黄河浪峰高
卷、奔腾汹涌的雄姿,至此,黄河水浪之高险、壮阔如在眼 前。然后.作者又以黄河之“怒”反衬、烘托砥柱之“闲”.借 在黄河激浪中岿然屹立的三门峡,展示自己经天纬地的 豪情壮怀。 遗山的其他自然山水词,如《水调歌头・滩声荡高 壁》,以雄杰之笔写阔大的气象描写洛阳龙门胜景,情景 交融,令人荡气回肠;《清平乐・江山残照》写登泰山所见, 展现~派苍莽景象,抒发家国沉沦之痛,《念奴娇・云间太 华》描写登华山绝顶而小视天下的情景。抒发词人勃勃之
万方数据
12
《红楼梦》人物语
郭健敏
.___】L__-

的 喜届IJ-l生
(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基础部,江苏徐州221 116)
摘要:语言是造成喜剧性的重要因素。在小说《红
楼梦》中,人物的语言具有喜剧性。这些语言既源于生活,
信,一定叫我去说合。我及至到那里说合,谁知两个人倒 在一处对赔不是了。对笑对诉.倒像‘黄鹰抓住了鹞子的 脚’,两个都扣了环了,哪里还要人去说合。”说得满屋里 都笑起来。【3】(蚋这里用的是明喻手法,写出了王熙凤的伶 牙俐齿,能说会道。第二十八回,众人说酒令,轮到薛蟠. 薛蟠登时急得眼睛铃铛一般,瞪了半日,才说道:“女儿
然也继承了“花间”、“南唐”遗意,对享乐生活倾注了颇多
情趣,但审美的目光已开始移注于自然山水空间、个体生 活场景、人间悲惨世界与历史空间。元好问的词除了继承 宋词的审美对象之外,还开拓了两宋自然山水词的审美 空间。展现了北国河山雄伟壮丽的图景。 两宋词人,不管是“豪放”词人,还是“婉约”词人.皆 有描写自然山水的作品。如: 春已老,春服几时成?曲水浪低蕉叶稳,舞雾风软聍 罗轻。酣咏乐升平。微雨过,何处不催耕。百舌无言桃李 尽,栖柘林深处鹁鸪鸣。春色属芜箐。
雄心;《l临江仙・荷叶荷花何处好》展现了济南妖娆多姿的 大明湖上荷花初展娇容.绿叶翠盖的如画景象。这些词 作,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怀,都充满着一种不可仰勒的豪
气,金石铿锵,落地有声,完全可以同他山水游记诗《游黄
华山》、《游龙山》等名篇相媲美。遗山自然山水词中所展 现的雄奇峻美的北方山川。是对两宋自然山水词审美空 间的开拓。
形象,谱写了一曲凄侧动人的恋情悲歌,寄托了作者对殉
情者的赞美与哀思。词的首句劈头提出“情是何物”的问 句,引起人们对“至情”的关注,接着作者凭借丰富的联想 和想象,对雁的生活、心理活动和鸿雁殉情的原因.层层 深入地展开描写。下片写景与抒情融为一体,用凄凉的景 物衬托孤雁的悲苦,增强作品的悲剧气氛。词的结尾.写 作者对大雁的礼赞。孤雁之死,其感情价值之高.上天也 生嫉妒,它不会与莺儿、燕子之死~样同归黄土而了事。 它的美名将永世长存,万古长青。其中“千秋万古”从正面
茫”的壮阔景色.而且在词中或抒发建功立业的雄心壮
志;或展示其磊落博大的胸怀;或表现其肘祖国大好河山 的热爱。在自然山水词史上留下不少风格雄浑、内容阔大 的写景词篇。如其《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黄河九天上.入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 寒。俊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万象入横 溃,依旧一峰闲。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人间此险何用? 万古秘神奸。不用然犀照,未必做飞强射,有力障狂澜。唤 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 在这首词中,作者以如掾巨笔写天地奇观。起句高唱 而入,有“黄河落天走东海”之气势。接着,作者挥笔泼墨, 信手描写出一幅幅壮丽宏雄的美景:黄河激浪.三门险 关。中流砥柱。这些网景,交替出现。层次井然。词中作者 以浓墨铺写黄河之“怒”.先以“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 寒”勾勒出黄河怒涛翻卷、浪花飞溅的逼人气势,继而又
③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p280.
(多《旧唐书》卷.文苑传序.中华书局,1995年点校本.
⑤《旧唐书》卷166.元稹自居易传.中华书局,1995年
点校本.
⑥《新唐书》卷119.《白居易传》.中华书局,1995年点
校本.
⑦[清]赵翼《廿二十割记》卷l&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⑧[清]赵翼《廿二十铡记》卷18.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⑨[清]赵翼《廿二十割记》卷18.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⑩《新唐书》卷126.《文艺传序》.中华书局,1995年点
文可人史者,必揉摭不遗。”@如《张巡传》用韩愈文,《段秀
实传》用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吴元济传》则用韩愈
《平淮西碑文》。其对韩愈推尊如此。带着这样的目的,《新
唐书》的贬斥倾向也就不足为怪了。
②《旧唐书》卷166.元稹白居易传.中华书局,1995年
点校本.
节,文人们更重诗体的尊严,这都导致了元白的诗文地位
情的歌颂及其对不幸命运的悲叹。请看《雁丘》词: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 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
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日雁丘。时同行者多为赋
诗,予亦有《雁丘辞》,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 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
校本.
而欧、宋二公则奉韩愈为元和时期文坛盟主:“大历、
贞元间,美才辈出,搞哜道真,涵泳圣涯.于是韩愈倡之,
⑩[清]赵翼.《廿二十割记》卷18.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11
万方数据
在词的创作中却不自觉地继承了宋词在词境方面的创 造,且有所开拓,扩大了词的审美空间和审美趣味。 首先。自然山水空间的开拓。唐五代词人同于对词体 的认识,词的审美卒间一般安排在人造建筑空间,如画楼 绣阁、庭中池畔,着意于享乐生活的描绘。宋词一开始虽
——苏轼《望江南》
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波神留我看斜阳.唤 起鳞鳞细浪。明月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
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句句各有指,知者町意会而得。其词缠绵而婉转,若
有难言之隐,而又不得已于言,可以悲其志而原其心矣。” 由于家国仇、身世悲深深地浸透了元好问的心灵.这些感 情渗入到词人所创造的意境和艺术形象之中,从而使词 人的情词多写悲剧,笼罩着浓郁的感伤情绪。这点与南渡 词人的情词极其相似。但是,在抒写男女爱情的爱情词方 面,元好问却独辟蹊径,开创了另一境界。 唐以来至宋.爱情词一般只局限于描写个人艳情的 狭小范畴,元好问的爱情词,突破了这个范畴。他的爱情 词与流行对两宋爱情}司的柔肠软泪、苦恋悲思情调不同, 他以讴歌那种轰轰烈烈的忠贞、纯洁爱情为主题,深切同
元好问虽然在词论中没有出现“境界”这个概念。但
柳宗元、李翱、皇甫浞等和之。排逐百家.法度森严.抵轹 晋魏,上轧汉周,唐之文宛然为一王法,此其极也。”@欧宋 等人皆为韩氏忠实信徒,除极力抬高韩愈地位外,在《新 唐书》中还大量使用韩柳文章。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十八 载:“欧宋二公皆尚韩柳古文,故景文于唐书列传,凡韩柳
元好问x,-j-宋词词境的开拓
黄春梅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揭阳522000) 摘要:元好问是两宋至金少有的在具体词学理论 指导下进行开拓创新的词人.他对宋词的融会贯通,使其 词疏宕而不失豪健,蕴藉而不失恻媚.融豪放与婉约于一 体,在词的发展史上别开生面,独树一帜。他在词境方面 对自然山水空间的开拓及情词审美范畴的开创.是对宋 词艺术的继承与发扬.也是宋词与北方文化土壤结合之 后的新变。 关键词:元好问词词境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今山西忻州人。其在诗、文、 史、词等方面皆有建树,是金、元两代著名的文学家。在词 方面.元好问是两宋至金少有的在具体词学理论指导下 进行开拓创新的词人,清代词批评家陈廷焯曾在其《白雨 斋词话》中评遗山词说:“疏快之中,自饶深婉,亦口T谓集 两宋之大成矣”。元好问的词直承苏、辛.有豪放雄奇的一 面,又能兼容秦、周、姜、史等婉约词人的风格。x.-j宋词的 融会贯通,使其词疏宕而不失豪健.蕴藉而不失侧媚.融 豪放与婉约于一体,在词的发展史上别开生面。独树一 轻视张祜,这在皮日休《论白居易荐徐凝、屈张祜》一文中 说得很明白。范摅《云溪友议》对此也有详细的记载,白居 易诗中确有很多涉及女人的.但不一定都是淫言蝶语.如 果把自居易写的关于歌妓方面的东两都当作“淫言蝶 语”,那杜牧自己的“淫言蝶语”就更多了。 《新唐书》作者们这样做有一定的客观原则。北宋中 期,欧阳修领导的第二次古文运动取得重大的胜利.古文 取代了骈文自魏晋以来长期的统治地位。骈文地位一落 千丈,清赵翼在《廿二史制记》中说:“新唐书作者欧宋二 公不喜骈体,故凡遇诏、诰、章、疏、四六行文者必尽删 之。”⑦以致赵翼感叹:“夫一代自有一代文体,六朝以来诏 疏尚骈俪,皆载人纪传,本国史旧法。今以其骈体,而尽删 之,遂使有唐一代馆、阁、台、省之文不见于世,究未免偏 见也!”瞧)再加上宋代理学的兴起也导致人们更重道义名 注释: (D[清]赵翼.《廿二十铡记》卷1&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帜。特别是元好问中年以后,官场的沉浮、社会的动荡、朝 代的更替,使他的词更趋成熟老到.境界开阔,风格多样, 豪放之外济以婉约.刚健之中不无婀娜.对于宋词的拓展 和出新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下面仅就词境方面谈谈元好 问对词的贡献。 关于词的境界,清代论词名家皆给予重视。如王国维 在其《人间词话》中便说:“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 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况周颐 《惠风词话》则言:“填词要天资,要学力。平日之阅历。目 前之境界,亦与有关系。无词境,即无词心。”“盖写景与言 情.非二事也。善言情者,但写景而情在其中。此等境界. 唯北宋人词往往有之”.与他们同时代的陈廷焯在他的 《白雨斋词话》中也使用了“境界”的概念,但是他们的各 人所道之“境界”的含义不尽相同,有的指某种界限,有的 指造诣程度。有的指作品内容中的情或境.或两者的统 一。本文所采纳的是况周颐所言之“境界”。况周颐所说的 境界.指的是作品内容中的景或情,或者情与景的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