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的冰》中班科学教案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冰》教案含反思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冰》教案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科学教育指导纲要》编写,涉及教材第四章“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具体内容为“好玩的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将了解冰的特性,观察冰的形态,探索冰的形成过程,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冰的基本特性,如冷、硬、滑等。
2. 观察并描述冰的形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3. 通过实践探索,理解冰的形成过程,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冰的特性、形态及形成过程。
难点:理解冰的形成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冰块、盐、勺子、保温袋、小布袋、热水、水杯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彩笔、放大镜、小手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冰块,让幼儿观察并触摸,引导幼儿描述冰的感觉。
提问:“你们知道冰是怎么形成的吗?”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冰的特性,如冷、硬、滑等。
讲解冰的形态,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
讲解冰的形成过程,通过实验操作让幼儿理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冰在盐、热水、保温袋等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填写观察记录表,用彩笔画出冰的形态。
拓展讨论:“冰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幼儿思考。
六、板书设计1. 冰的特性:冷、硬、滑2. 冰的形态:观察图示3. 冰的形成过程:实验图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冰答案:幼儿自由发挥,画出冰的形态和场景。
2. 家庭作业: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冰块,观察冰的形态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让幼儿了解了冰的特性、形态和形成过程。
课后反思如下:1. 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的参与程度,引导幼儿积极思考。
2. 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幼儿提问,及时解答疑惑。
3. 课后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冰现象,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针对教学难点,可以设计相关的主题活动,如“冰雕展”、“冰上运动会”等,让幼儿在游戏中深入理解冰的特性。
幼儿园中班科学:好玩的冰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好玩的冰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认识冰的特点和形态,初步理解冰的物理特性;2.了解冰的来源和作用;3.通过亲身体验,通过观察、比较、总结等方式,激发幼儿好奇心和兴趣;4.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步骤冰的形态和特点•教学活动1:观察桌上的冰块,让幼儿自己动手去摸摸、掂掂,感受一下冰块的冰凉感,了解冰的固态、硬度等物理特性;•教学活动2: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到各种不同的冰块,如球形冰块、长条形冰棒、冰球等,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话来比较它们的异同点,进而了解到冰的不同形态;冰的来源和作用•教学活动3:带着幼儿在教室、操场或者是学校附近的溪流、池塘等水源旁边进行考察,让幼儿找到冰的来源,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方式感受冰的存在意义和作用;•教学活动4:教师模拟热天天气给幼儿讲述冰块的故事,引导幼儿思考冰块在那种情况下最有用,例如,在夏天炎热的天气中时,人们用冰块来解渴、结冰压缩药物敷在伤处等。
冰的变化•教学活动5:利用不同温度的水来观察和比较冰的变化,如将冰放在温水中,再观察冰的变化,引导幼儿思考冰的变化是怎样产生的;•教学活动6:让幼儿尝试将冰块放置在太阳下或是暖气辐射下,比较冰的变化,并告诉幼儿冰的变化与温度有关。
教学设计反思本次教学活动采用了亲身体验、观察、比较、总结等方式,结合幼儿年龄特点,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实物,帮助幼儿感知冰的物理特性和作用。
遵循了幼儿认知规律,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了科学就在身边的感受,激发了幼儿们的好奇心和兴趣,促进了其思维发展。
但是,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1.教学内容过于简单,难以满足年龄较大、知识水平较高的幼儿群体的需求,不够丰富;2.教学活动难免存在不够科学精确、依赖于经验判断的情况;3.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时间限制,未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针对以上问题,需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继续探索出适合幼儿群体的教学方法,并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教案《好玩的冰》(完整版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教案《好玩冰》(完整版一、教学内容《好玩冰》这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神奇物质》第三节《冰与水》。
本节课主要详细内容包括:解冰来源,观察冰特性,探索冰与水相互转化过程,并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感知冰趣味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知道冰是水在低温下凝固而成,解冰基本特性。
2. 通过观察、触摸冰,培养幼儿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解冰特性以及冰与水相互转化过程。
难点: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自己发现冰特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冰块、热水、盐、色素、杯子、勺子、手套等。
学具:观察盒、放大镜、冰模具、水、温度计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给幼儿展示一个装满冰块透明杯子,引发幼儿对冰好奇心。
(2)邀请幼儿触摸冰块,让他们感受冰冷和硬。
2. 例题讲解(1)讲解冰来源,让幼儿知道冰是水在低温下凝固而成。
(2)通过观察冰块,引导幼儿发现冰颜色、形状、透明度等特性。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冰块,找出冰上气泡。
(2)将冰块放入热水,让幼儿观察冰融化过程。
4. 探索活动(1)将冰块放入盐水中,让幼儿观察冰融化速度。
(2)在冰块上滴上色素,让幼儿观察色素在冰块中扩散过程。
六、板书设计1. 冰特性:冷、硬、透明、有气泡等。
2. 冰与水相互转化:冰→水(加热或加盐);水→冰(冷却)。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冰块,记录冰融化过程。
答案:冰融化为水,体积变小,颜色变浅,温度升高。
2. 作业题目:用冰模具制作冰块,观察冰块形状和颜色。
答案:冰块形状多样,颜色透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解冰特性,激发他们对科学现象探索欲望。
但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安全触摸冰块,避免冻伤。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在家长帮助下,进行冰块融化实验,观察不同环境下冰融化速度,培养幼儿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024年好玩的冰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精选
2024年好玩的冰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详细内容为“冰的好玩特性”。
通过本章学习,让幼儿了解冰的形态、颜色、硬度等基本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探索冰的玩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冰的基本特性,知道冰的形成过程。
2.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动手动脑、观察、思考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交流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冰的基本特性,冰的玩法。
难点:冰的形成过程,冰的特性在游戏中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冰块、冰模具、色素、盐、勺子、手套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小盆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提前准备冰块,让幼儿观察冰的外观,触摸冰的硬度,引导幼儿讨论冰的特性。
邀请幼儿分享在生活中见到过冰的经历,激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冰的形成过程,让幼儿了解水变成冰的原理。
介绍冰的玩法,如制作彩色冰块、冰上画画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制作一个彩色冰块,观察冰块颜色变化。
在冰块上画画,让幼儿感受冰的特性。
邀请幼儿分享实践活动中的趣事,加强交流。
六、板书设计1. 冰的基本特性形态:固体,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颜色:透明,有时带有颜色。
硬度:较硬,不易破碎。
2. 冰的玩法制作彩色冰块冰上画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彩色冰块,观察冰块融化过程。
答案:冰块融化后,颜色逐渐变淡,直至消失。
2. 作业题目:在冰块上画画,分享给家人和朋友。
答案:冰块融化后,画作消失,引导幼儿思考冰的特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对冰的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实践活动中的操作技巧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组织户外活动,让幼儿寻找冰,观察自然界中的冰现象。
邀请家长参与,共同探索冰的玩法,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时的讨论和分享。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好玩的冰》教案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好玩的冰》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详细内容为“好玩的冰”。
通过让幼儿亲身体验冰的特性,了解冰的形成过程和融化现象,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冰的基本特性,如冷、滑、硬等。
2. 学习冰的形成和融化过程,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交流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冰的形成和融化过程的理解。
重点:冰的特性以及与生活的联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冰块、冰袋、盐、勺子、水、碗、温度计等。
学具:画笔、画纸、调色盘、水彩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观察冰块,让幼儿亲手触摸冰块,感受冰的冷、滑、硬等特性。
2.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解冰的形成过程:向幼儿解释水在低温下会结成冰,展示冰的形成过程。
(2)讲解冰的融化过程:通过加盐实验,让幼儿观察冰融化的过程。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冰块画画活动,让幼儿用冰块在画纸上涂抹,观察冰融化后留下的痕迹。
(2)讨论冰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冰袋降温、冰雕等。
六、板书设计1. 冰的特性:冷、滑、硬2. 冰的形成:水在低温下结成冰3. 冰的融化:加盐使冰融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冰块融化过程,记录下来并与家长分享。
2. 答案:冰块在室温下逐渐融化,变成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观察他们对冰的特性、形成和融化过程的掌握情况,以便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冰雕、冰灯制作等活动,进一步了解冰的文化内涵。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2. 实践情景引入的互动性3. 例题讲解的清晰度和易懂性4. 随堂练习的趣味性和实践性5. 作业设计的互动性和家庭延伸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1)难点解析:冰的形成和融化过程的理解需要对温度变化和物质状态转换有基本的认识。
好玩的冰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精选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使用亲切、生动的语言,语调富有变化,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语速适中,确保幼儿能听懂并跟上讲解节奏。
二、时间分配
1.实践情景引入:约5分钟,充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例题讲解:约10分钟,结合图片和实验,简洁明了地讲解。
3.游戏活动:约15分钟,确保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和体验。
游戏活动应设计得既有趣又有教育意义:
1.冰块搬运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冰块融化游戏让幼儿观察不同物质对冰融化的影响,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3.确保游戏过程中有适当的成人监督,确保幼儿安全。
五、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应考虑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
1.画冰块的作业可以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个性化的作品。
2.通过实验演示冰的特性,如冷、滑、硬。例如,将冰块放在毛巾上,让幼儿观察冰块融化后毛巾变湿的现象,理解冰是冷的。
3.使用图示和实物展示冰的结晶过程,帮助幼儿形象地理解。
二、实践情景引入
情景引入是吸引幼儿注意力的重要环节,以下要点需注意:
1.选择大小适中、干净的冰块,确保安全。
2.教师提出的问题应具有启发性,如:“你们看,这个小盆子里有什么?它和我们平时喝的水有什么不同?”
4.总结与表达:约5分钟,鼓励幼儿分享感受,巩固所学知识。
三、课堂提问
1.提问应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引导幼儿思考和探索。
2.鼓励幼儿回答问题,不论对错,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情景导入
1.利用有趣的冰块实物,创设吸引幼儿的情境。
2.通过提问,引发幼儿对冰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好玩的冰教案及反思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好玩的冰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详细内容为“好玩的冰”。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让幼儿初步了解冰的特性,探索冰的趣味玩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冰的基本特性,如冷、滑、硬等。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冰的特性,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冰的玩法,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冰块、盐、色素、勺子、手套、防水布等。
2. 学具:小盘子、小勺子、冰块、盐、色素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准备一块冰块,让幼儿触摸,感受冰的冷和滑。
邀请幼儿分享触摸冰的感受。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冰的特性,如冷、滑、硬等。
展示如何用盐让冰融化,引导幼儿观察冰融化的过程。
3. 随堂练习(10分钟)将幼儿分组,每组发放冰块、盐、色素等材料。
引导幼儿用盐和色素进行冰块融化的实验。
4. 冰上游戏(5分钟)在防水布上放置冰块,让幼儿穿上手套,尝试将冰块移动到指定位置。
邀请幼儿分享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冰的特性:冷、滑、硬2. 冰融化实验:盐 + 冰块→ 融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和爸爸妈妈一起探索冰的玩法,记录下来,下次课分享给大家。
答案示例:我和爸爸在冰箱里冻了一块冰,然后用盐和色素进行了冰块融化的实验。
我们发现,盐能加速冰的融化,融化的冰变成了彩色的水。
2. 课后拓展:观察生活中的冰现象,如冰雹、冰雪等,了解它们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冰的特性,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确保实验安全。
2. 拓展延伸: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幼儿观察其他物理现象,如水的沸腾、凝固等,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精彩教案《好玩的冰》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精彩教案《好玩的冰》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态变化》第二节《好玩的冰》。
主要内容包括:了解冰的基本特性,观察冰的融化过程,探讨冰与其他物体的关联,培养幼儿对物态变化的初步认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冰的物理特性,知道冰是由水凝固而成的。
2.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冰的融化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提高幼儿探索自然奥秘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冰的融化过程和物态变化的概念。
教学重点:冰的物理特性,观察冰的融化,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冰块、冰格、盐、色素、杯子、热水、勺子、毛巾等。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冰块,引发幼儿兴趣。
(2)让幼儿触摸冰块,感受冰的冷和硬。
2. 讲解与探究:(1)教师简要介绍冰的来源和特性。
(2)讲解冰的融化过程,引导幼儿观察冰块在热水中的变化。
(3)讨论冰与其他物体的关联,如盐和冰的反应。
3. 例题讲解:(1)如何让冰块融化得更快?(2)冰融化后变成了什么?4. 随堂练习:(1)让幼儿动手操作,观察冰块在盐、热水中的融化速度。
(2)记录冰融化过程中的观察结果。
(2)拓展讨论:冰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冰的来源:水凝固而成。
2. 冰的物理特性:冷、硬、透明。
3. 冰的融化过程:固态→液态。
4. 影响冰融化的因素:盐、热水。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冰的融化过程,记录下来并与家长分享。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了冰的特性和融化过程。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
2. 拓展延伸:(1)让幼儿尝试制作彩色冰块,观察彩色冰块融化的过程。
(2)组织幼儿户外活动,寻找生活中的冰,了解冰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冰》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冰》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奇妙的自然现象》,详细内容为“好玩的冰”。
通过让幼儿亲身体验和观察,了解冰的特性,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冰的来源,知道冰是水在低温下凝固而成的。
2.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触摸,感受冰的冷、滑、硬等特性。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冰与水之间的关系,明白冰是由水凝固而成的。
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和触摸,感受冰的特性,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冰块、冰袋、容器、毛巾、热水、冷水、色素、滴管等。
2. 学具:小勺、小碗、手帕、画纸、画笔、水彩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冰块,让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从哪里来?”(2)让幼儿触摸冰块,感受冰的冷、滑、硬等特性。
2.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实物演示,让幼儿了解冰是水在低温下凝固而成的。
(2)教师用冰块和热水进行实验,让幼儿观察冰融化成水的过程。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小勺取冰块,观察冰块在室温下逐渐融化的现象。
(2)让幼儿将冰块放入容器中,观察冰块在冷水、热水中的融化速度。
4. 创意活动(1)让幼儿用冰块进行印画,感受冰块融化后留下的痕迹。
(2)让幼儿在冰块上滴色素,观察色素在冰块中的扩散现象。
(1)让幼儿分享在活动中的感受和发现。
六、板书设计1. 冰的特性:冷、滑、硬2. 冰与水的关系:冰是水凝固而成的3. 冰的融化:受热、受冷、室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冰的融化过程(1)在室温下,观察冰块融化成水需要多长时间。
(2)在冷水和热水中,观察冰块融化速度的差异。
答案:冰块在室温下融化速度较慢,在热水中融化速度较快,在冷水中融化速度较慢。
2. 作业题目:冰块印画用冰块在画纸上印画,观察冰块融化后留下的痕迹。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冰》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奇妙的自然界》,详细内容为第三节《好玩的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冰的特性,认识自然界中的冰,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冰的形态、颜色和触感,知道冰是由水变成的。
2. 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幼儿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冰的特性,冰与水的关系。
难点:冰的形成过程,冰的观察和触摸。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冰块、冰雕、冰棍、放大镜、热水、毛巾。
学具:小盘子、小勺子、小布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冰块、冰雕、冰棍等物品,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共同特点。
(2)让幼儿触摸冰块,感受冰的凉和滑。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讲解冰的形成过程。
(2)引导幼儿观察冰块在热水中的变化,了解冰与水的关系。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冰块,说出冰的形状、颜色和透明度。
(2)分组进行冰块传递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冰的特性。
4. 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1)让幼儿分组讨论冰的用途,如制作冰雕、冰棍等。
(2)每组分享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
(2)引导幼儿思考:冰还可以怎么玩?激发幼儿对冰的探索欲望。
六、板书设计1. 冰的特性:凉、滑、透明、易融化。
2. 冰与水的关系:冰是水变成的。
3. 冰的用途:冰雕、冰棍、冰块降温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冰雕。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幼儿发挥想象,画出自己喜欢的冰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触摸、讨论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冰的特性、用途和冰与水的关系。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寻找自然界中的冰,观察冰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进一步了解冰的特性。
幼儿园中班教案《好玩的冰》含反思-幼儿园科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好玩的冰》含反思幼儿园科学教案教案:《好玩的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来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三章《冬天的秘密》。
具体内容涉及冰的性质,包括冰的形成、冰的形状变化以及冰的融化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冰的性质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探索冬天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冰的性质和特点。
难点:让学生理解冰的形状变化和融化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冰块、容器、热水、放大镜、温度计。
学具:每个学生一个容器、一张白纸、一支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拿出一个装有冰块的容器,请学生观察冰块的外观和感觉。
然后,教师用热水将冰块融化,让学生观察冰块的变化。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冰的形成、冰的形状变化和冰的融化过程。
引导学生理解冰的性质和特点。
3. 动手操作(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用容器装入水,将容器放在户外,等待水结冰。
同时,学生观察冰的形状变化和融化过程,并用放大镜和温度计进行观察和记录。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冰块为什么会融化?”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然后,教师给出答案,并解释冰的融化过程。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用彩色笔在白纸上绘制冰块的形状变化和融化过程。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好玩的冰》板书内容:1. 冰的形成2. 冰的形状变化3. 冰的融化过程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学生描述冰的形成过程,并画出冰的形状变化和融化过程。
答案:冰的形成是水在低温下凝固成冰的过程。
冰的形状变化可以是冰块变小、冰块融化成水等。
冰的融化过程是冰块在高温下逐渐融化成水的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学生了解了冰的性质和特点。
学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能力得到锻炼。
但在讲解冰的融化过程时,部分学生对于温度变化对冰融化的影响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024年《好玩的冰》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2024年《好玩的冰》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认识冰,了解冰的特性。
2.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冰,了解冰的特性。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发现冰的变化。
三、教学准备1.冰块、水、盐、糖、小石子、玩具等实验材料。
2.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展示冰块,引导幼儿观察冰块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冰是什么颜色的?它是什么形状的?”2.探究冰的特性(1)教师将冰块放在桌子上,引导幼儿观察冰块的变化。
(2)教师提问:“冰块放在桌子上会发生什么变化?它为什么会变化?”(3)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触摸、观察,发现冰块变薄、融化的现象。
3.动手操作(1)教师分发实验材料,每组一份,包括冰块、水、盐、糖、小石子、玩具等。
(2)教师示范操作过程,引导幼儿模仿。
(3)教师提问:“你们能将冰块放在水里吗?会发生什么现象?你们能将盐、糖放在冰块上吗?会发生什么现象?”(4)幼儿动手操作,观察冰块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1)教师引导幼儿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发现。
5.拓展活动(1)教师带领幼儿制作冰雕,体验冰的乐趣。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冰上游戏,如冰上滑行、冰上扔圈等。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多种方式,让幼儿对冰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2.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幼儿思考,培养幼儿的观察、动手能力。
3.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幼儿互动良好,课堂氛围活跃。
4.课后,教师应及时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幼儿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
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冰,了解冰的特性。
2.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冰,了解冰的特性。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发现冰的变化。
幼儿园中班教案《好玩的冰》含反思 - 幼儿园科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好玩的冰》含反思幼儿园科学教案教案:《好玩的冰》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科学教材,针对中班幼儿设计。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认识冰的特性,了解冰的形成过程;2. 探索冰的玩法,感受冰的乐趣;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使幼儿认识冰,了解冰的形成过程,知道冰是固体;2. 培养幼儿观察冰的特性和探索冰的乐趣;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冰,了解冰的形成过程,知道冰是固体。
难点:让幼儿探索冰的玩法,感受冰的乐趣,并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冰块、容器、水、颜料、塑料棒、毛巾等。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个容器、水、颜料、塑料棒、毛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认识冰(5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冰的特点,如冰是固体,透明的,摸起来冷冷的。
让幼儿亲手摸一摸冰块,感受冰的特性。
3. 探索冰的玩法(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探索冰的玩法。
可以用颜料给冰块上色,用塑料棒敲打冰块,观察冰块的变化。
还可以把冰块放在毛巾上,用温暖的毛巾把冰块融化,观察冰块融化的过程。
4. 随堂练习(5分钟)请幼儿分组,每组用塑料棒和颜料设计一个冰块游戏,并演示给其他幼儿看。
5. 作业设计(5分钟)六、板书设计冰的特点:固体、透明、冷冰的玩法:上色、敲打、融化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找一个容器,装上水,放在冰箱的冷冻层冷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让幼儿亲手摸冰块、探索冰的玩法,使幼儿认识到了冰的特点,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但在作业环节,部分幼儿可能因为家庭原因,需要在课后与家长沟通,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完成作业。
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尝试用冰块制作一个小作品,如冰雕、冰花等,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冰》教案含反思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冰》教案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详细内容为“好玩的冰”。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冰的特性,探索冰的融化过程,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冰的基本特性,知道冰与水的联系。
2.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幼儿掌握冰融化的基本过程。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观察、表达的能力,激发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冰融化的过程,以及冰与水的联系。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冰块、冰格、热水、冷水、盐、勺子、计时器、实验记录表等。
2. 学具:观察盒、放大镜、画笔、颜料、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冰的故事,引发幼儿对冰的兴趣,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冰是怎么形成的吗?冰有哪些好玩的特点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冰块,让幼儿观察冰的外观,触摸冰,感受冰的冷和滑。
(2)讨论冰的形成过程,引导幼儿思考冰与水的联系。
(3)实验:冰的融化。
将冰块放入不同温度的水中,观察冰融化的速度,记录实验结果。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进行冰块绘画,让幼儿在冰块上涂上颜料,观察颜料在冰块上的变化。
(2)讨论冰块融化后颜料的变化,引导幼儿思考冰融化后颜料的去向。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好玩的冰2. 板书内容:(1)冰的特性:冷、滑、透明(2)冰与水的联系:冰是水凝固而成的(3)冰融化过程:冰→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冰融化的过程,记录下来并与家长分享。
2. 答案:冰融化过程记录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对冰的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冰融化的过程。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同时,可以拓展延伸至其他物理现象的学习,如水的沸腾、蒸发等,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2024《好玩的冰》幼儿园中班教案
2024《好玩的冰》幼儿园中班教案第一章:认识冰1.1 教学目标:让幼儿认识冰,了解冰的特性。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冰的特性:透明、光滑、冷。
1.3 教学活动:观察冰:让幼儿观察冰的形状、颜色和触感。
描述冰:让幼儿用词语描述冰的特性。
第二章:冰的融化2.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冰融化的过程。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2.2 教学内容:冰融化的过程:冰在温度升高时逐渐变成水。
影响冰融化的因素:温度、光照、容器材质。
2.3 教学活动:观察冰融化:让幼儿观察冰在不同条件下的融化情况。
实验探究:让幼儿进行冰融化实验,观察不同因素对冰融化速度的影响。
第三章:冰的游戏3.1 教学目标:让幼儿体验冰的乐趣,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3.2 教学内容:冰游戏的设计:利用冰的特性进行游戏创作。
冰游戏的开展:幼儿共同参与冰游戏,体验冰的乐趣。
3.3 教学活动:设计冰游戏:让幼儿发挥想象力,设计有趣的冰游戏。
开展冰游戏:让幼儿分组进行冰游戏,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第四章:冰与生活4.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培养幼儿的生活常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4.2 教学内容: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制冷、保鲜、清洁等。
冰的安全知识:正确使用冰,避免发生意外。
4.3 教学活动:了解冰的应用:让幼儿举例说明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学习冰的安全知识:让幼儿了解正确使用冰的方法,避免发生意外。
第五章:冰的艺术5.1 教学目标:让幼儿感受冰的艺术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2 教学内容:冰艺术创作:利用冰的特性进行艺术创作。
冰艺术欣赏:欣赏冰艺术作品,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5.3 教学活动:创作冰艺术:让幼儿利用冰进行艺术创作,如冰雕、冰画等。
欣赏冰艺术:让幼儿欣赏冰艺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欣赏感受。
第六章:冰的科学实验6.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冰的的科学性质。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好玩的冰》科学教案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案《好玩的冰》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中的第三节“好玩的冰”。
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幼儿观察和探索冰的物理特性,通过实践操作了解冰的融化过程,以及探讨冰与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并描述冰的物理特性,如透明度、硬度、冷热感等。
2. 帮助幼儿理解冰的融化过程,以及冰与水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冰的融化过程和冰与水的关系。
教学重点:观察冰的物理特性,通过实践操作了解冰的融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冰块、冰格、热水、冷水、色素、计时器、放大镜、手套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调色盘、冰块模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冰块,让幼儿观察并触摸,引导他们说出冰的物理特性。
与幼儿讨论冬天常见的冰现象,如结冰的湖面、冰挂等。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冰的融化过程,通过实验演示冰块在热水和冷水中的变化。
解释冰与水的关系,引导幼儿观察冰融化成水的过程。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观察冰块在不同温度下的融化速度。
指导幼儿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分享观察到的现象。
4. 互动讨论(5分钟)邀请幼儿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发现,讨论为什么冰会融化成水。
引导幼儿思考冰的融化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提问幼儿关于冰的其他问题,激发他们继续探索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好玩的冰》2. 内容:冰的物理特性:透明、硬、冷冰的融化过程:冰→ 水冰与水的关系:相互转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家里的冰现象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里的冰现象,如冰箱里的冰块、结冰的水龙头等。
描述冰的物理特性,记录冰融化成水的过程。
答案示例:今天我在冰箱里发现了一个冰块,它是透明的、硬硬的、冷冷的。
过了几个小时,我发现冰块融化成了水,原来冰和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观察幼儿对冰的兴趣和好奇心,调整教学方法,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冰的物理特性和融化过程。
《好玩的冰》幼儿园中班科学精品教案
《好玩的冰》幼儿园中班科学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好玩的冰》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体》,本章详细内容围绕常见物体的性质和状态展开,本节课主要通过观察、探索冰的特性,让幼儿了解自然界中的固态物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描述冰的物理特性,如颜色、硬度、冷热等。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冰的形成过程以及特性。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合作探究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冰块、冰箱、保温盒、毛巾、盐、色素、水、勺子、放大镜等。
学具:记录表、画笔、调色盘、小盆子、手套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在户外寻找冰块,观察冰的外观,感受冰的冷热。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冰块,引导幼儿观察冰的颜色、硬度等特性,讲解冰的形成过程。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观察冰的实践操作,用放大镜观察冰的细节,记录冰的特性。
4. 探索冰的特性(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用盐、色素等物品进行实验,观察冰的融化过程,了解冰的融化速度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5. 小组讨论(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冰的特性:颜色、硬度、冷热等。
2. 冰的形成过程:水→ 冰。
3. 冰的融化过程:冰 + 盐/色素→ 水。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家中冰块融化的过程。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用图画形式展示冰的特性。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对冰的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引导幼儿观察方面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尝试制作冰块,观察冰块在不同环境下的融化速度,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冰的形成过程以及特性。
2.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幼儿在户外寻找冰块,观察冰的外观,感受冰的冷热。
好玩的冰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精选
好玩的冰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主题为“好玩的冰”。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含:1. 冰的性质,如冰的颜色、形状、硬度等;2. 冰的融化过程,以及融化后的水的性质;3. 冰的玩法,如滑冰、抛冰、堆冰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冰的性质,以及冰融化后的水的性质;2.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交流的能力;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冰的性质,以及冰融化后的水的性质;难点:让学生理解冰的融化过程,以及融化后的水的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冰块、容器、温度计、放大镜等;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块小冰块,以及记录观察结果的本子和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冰块,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冰块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形状的?硬不硬?”2. 教师讲解:讲解冰的性质,如冰的颜色、形状、硬度等,以及冰融化后的水的性质。
3. 学生操作:让学生用自己的冰块进行观察,记录冰的颜色、形状、硬度等,以及融化后的水的性质。
4. 交流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
5. 例题讲解:讲解冰的玩法,如滑冰、抛冰、堆冰等,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冰块进行玩耍,尝试不同的玩法。
7. 板书设计:板书冰的性质,如颜色、形状、硬度等,以及冰融化后的水的性质。
8. 作业设计:让学生画出自己玩耍冰块的场景,并写上自己的感受。
六、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画出你玩耍冰块的场景,并写上你的感受。
作业答案:略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积极参与,对冰的性质和融化后的水的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在实践操作环节,部分学生对冰的融化过程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让学生在家中尝试制作冰块,观察冰块的性质,以及冰融化后的水的性质,并将观察结果带到课堂上进行分享。
八、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主题为“好玩的冰”。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冰》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冰》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详细内容为“好玩的冰”。
通过本章学习,幼儿将了解冰的形成、性质和用途,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冰的形成过程,知道冰是水在低温下凝固而成的。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冰的性质,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感受冰的融化过程,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冰的形成过程和性质。
2.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冰的性质和融化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冰块、冰格、盐、色素、勺子、碗、热水、冷水、温度计等。
2. 学具:画纸、画笔、调色盘、水彩颜料、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观察冰块,让幼儿通过触摸、观察,感受冰的冷和滑。
讲解冰的形成过程,让幼儿了解冰是水在低温下凝固而成的。
2. 例题讲解(10分钟)展示冰格,让幼儿观察冰格中的冰块,引导幼儿描述冰的性质。
通过实验,让幼儿观察冰在盐、热水、冷水中的融化速度,讲解冰的融化过程。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幼儿用盐、热水、冷水使冰块融化,观察融化速度。
让幼儿用画笔、颜料在冰块上作画,感受冰的性质。
邀请幼儿分享实践活动中的观察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冰的形成:水在低温下凝固。
2. 冰的性质:冷、滑、透明。
3. 冰的融化:盐、热水、冷水使冰块融化。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冰,描述其形状、大小和所在环境。
答案示例:我在冰箱里发现了一块方形的冰块,它很冷,滑滑的。
冰块在冰箱的冷冻层里。
2. 作业题目:用画笔和颜料在冰块上作画,感受冰的性质。
答案示例:我在冰块上画了一朵小花,冰块融化时,颜料随着水流走,画面变得模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对冰的形成、性质和融化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玩的冰》中班科学教案
1、知道冰的变化
2、有积极探索冰的兴趣
3、制作冰灯
知道冰的变化,会用不同的方法感知冰的特征
活动难点:
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
1、事先准备一些干净的冰块
2、准备不同形状的容器,各种装饰物品,绳子,彩色颜料水。
3、“好玩的冰”记录表
1、幼儿感知了解水会结冰,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师:今天我带来了新朋友和你们一起玩!
师:你听到水宝宝说什么了?
师:水宝宝在什么时候变成冰娃娃?
2、用不同的方法探索冰的主要特征。
(1)提问:你们想用什么方法来玩冰娃娃?
(2)初次提问:幼儿用自己的方式玩冰,并用笔画着记录下来。
(3)提问:你们用了哪些方法玩冰?
(4)再次探索: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看、摸、捏、砸、尝等)感知冰的物理特性。
注意观察并表扬探索方法特别的孩子,促进幼儿间相互学习。
3、讨论、了解冰的物理特性。
(1)提问:你觉得冰娃娃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
(2)小结冰的特性
师:原来冰娃娃有这么多的秘密!无色、无味、透明、光滑、硬、易碎。
4、做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冰块变化。
师:你忙你的冰娃娃和刚拿到时有什么不一样?
师:你真棒说出了一个新词——融化,冰娃娃是可以融化成水宝宝的。
小结:原来冰娃娃在手里会融化掉!变成水宝宝!
5、幼儿制作彩冰灯。
师:让我们动起灵巧的小手,一起来制作漂亮的冰灯吧!送给我们可爱的冬爷爷做新年礼物吧!
课后延伸:组织幼儿玩冰灯。
冬天是一个雪白的世界,冬天也是一个奇特的世界。
在这个奇特的世界里有雪花在漫天飞舞,有美丽的冰棱倒挂在檐边边,也有小
娃娃陪着我们快乐的玩耍。
虽然北风呼啸、寒风凛冽,但在这个寒冷的世界里,我们开展的活动却是热火朝天、喜气洋洋,消融了冰冻带带给我们的寒意,让浓浓的温暖洋溢在我们爱意浓浓的班级里。
晶莹剔透的冰,深受孩子们的喜欢。
他们对冰有着浓厚的兴趣,可对冰的认识仅仅只是一些感性的经验,对于冰的特性并不是很了解,在开展“冰爷爷的礼物”主题活动中,我从孩子们的生活中设计教学,让孩子自己动手实践,唤起他们的已有经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教学就是要通过情景在学生的头脑中引起认知的兴奋,产生认
知的冲突,形成思维爆炸,进而引发学生的认知活动,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因此,我在设计此节科学课时,首先创设情境,激发孩子们的探究欲望。
孩子具有好奇心,提供适合他们的认知特点的内容,唤起他们的想象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其次,从幼儿实际出发,提供自我探究的空间,用不同的方法探索冰的主要特征。
我认为,教师不应该把一节课的结束视作探究的重点,更不应
该把孩子束缚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应引导孩子把探究的兴趣和关注的事物延伸到生活中和大自然中,注重长在真实的场景中进行教学,生成系列的不断深入的探究活动。
我们的延伸活动,是让孩子们到户外玩冰灯,激发他们继续探究冰的奥秘。
“冬爷爷来了,冬爷爷来了”小朋友们拍着手、唱着歌,跳着优美的舞蹈,迎接着冬爷爷的到来。
尽管北风呼呼的吹着,天是那样的寒冷,小朋友的手、小脸、小耳朵都被冻得红扑扑的,但依然没有冰冻孩子们的热情与好奇心,他们正用那明亮而闪烁的大眼睛,灵活而又坚强的小手探索着属于冬爷爷的奥秘。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而科学活动最能有效地让孩子们实现探索、发展的愿望,于是我设计了此节科学探索活动——好玩的冰,让孩子们充分挖掘和感受“冰”中所隐藏着的奇特奥秘。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