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评价原油蒸馏

合集下载

原油评价原油蒸馏

原油评价原油蒸馏

生产沥青产品。胜利减渣的残炭值和重金属含量都较高,只能 少量掺入减压馏分油中作催化裂化原料,最好是先经加氢处理。 一般多用作延迟焦化的原料。
• 根据上述评价结果,胜利混合原油的加工方 案一般采用燃料型加工方案或者燃料 - 化工 型加工方案比较理想。
• 在加工胜利原油时应充分考虑含 S 的问题, 如腐蚀、环保、产品质量、催化剂中毒等。
第一节 原油的分类及评价
一、 原油的分类方法
由于地质构造、生油条件和年代的不同,世界各地区所 产原油的性质和组成有的差别很大,有的却十分相似;同一 地区的原油,由于采油层位不同,性质都可能出现差别。性 质和组成相似的原油,其加工、储运等方案也相近。因此根 据原油特性进行分类,对制定原油加工方案和储运、销售都 是十分必要的。
环烷基
d420>0.8562 APIº <33 (K<11.5) d420>0.9305第一Fra bibliotek关键馏分
第二 关键馏分
APIº >30
(K>12.2)
APIº =20~30
(K=11.5~12.2)
APIº <20
(K<11.5)
关键馏分特性分类表 编号 1 第一关键馏分 石蜡基 第二关键馏分 石蜡基 原油类别 石蜡基
燃料-润滑油型
加工方案 燃料-化工型 常减压蒸馏 拔头蒸馏
燃料-润滑油-化工型
(一)原油加工方案的确定原则
原油加工方案确定的原则: 根据原油特性制定合理的加工方案;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对产品品种、质量、数
量等提出要求;
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和加工方法 原油切割方案确定的基本内容包括: 确定产品品种、产率及质量; 确定切割温度

第二章原油评价与原油蒸馏

第二章原油评价与原油蒸馏

第二章原油评价与原油蒸馏自测练习1.原油常用的分类方法有()、();2.特性因素K为11.5~11.5的原油,属于()原油,其相对密度(),凝点();3.按关键馏分分类我国大庆原油属于()原油,按照二种分类方法的综合分类,胜利原油属于()原油;按原油的含硫量分类,硫含量<0.5%,属于()原油;4.原油加工方案一般分()、()、()三类;5.原油蒸馏常用三种蒸馏曲线分别是(),(),()。

6.典型三段汽化原油蒸馏工艺过程中采用蒸馏塔为(),(),()。

7.原油脱盐脱水常用方法有(),(),()。

8.塔顶打回流的作用是提供(),取走塔内部分()。

9.常压塔塔底汽提蒸汽压力(),汽提效果越好,但塔压会()。

10.从热量利用率来看,提高分馏塔精馏段下部()的取热比例,可以提高装置()。

思考题及习题1.原油分类的目的是什么?分类的方法有哪些?2.原油评价的目的是什么?评价的类型有几种?3.原油综合评价包括哪些内容?4.什么叫实沸点蒸馏及平衡蒸发?5.什么叫原油的性质曲线?它有什么特性?它是如何绘制的?有何用途?6.简述目前炼厂对原油有几种加工方案?简述你所了解的炼油厂是属于哪种类型的?画出加工方案的流程框图。

7.从加工角度分析,大庆和胜利原油有哪些主要特点?分别可采用何种加工方案?8.在原油精馏中,为什么采用复合塔代替多塔系统?9.原油精馏塔底为什么要吹入过热水蒸汽?它有何作用及局限性?10.何谓“过汽化度”?它有何作用?其数值范围为多少?为什么要尽量降低“过汽化度"?11.回流的作用是什么?炼油厂常用的回流有几种?12.在精馏塔精馏段中,为何越往塔顶内回流量及蒸汽量均越大?13.中段循环回流有何作用?为什么在油品分馏塔上经常采用,而在一般化工厂精馏塔上并不使用??14.减压塔的真空系统是怎样产生的?何谓“干式减压蒸馏”?此新工艺的特点何在?15.蒸汽喷射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是什么??16.原油中所含盐的种类、存在形式及含盐对原油炼制加工和产品质量所带来的危害性?17.原油在脱盐之前为什么要先注水?脱后原油的含水、含盐指标应达到多少?19.原油常减压蒸馏的类型有哪几种?什么叫原油的汽化段数?增加汽化段数的优缺点是什么?20.原油常减压蒸馏中采用初馏塔的原因是什么?设置初馏塔有什么优缺点?初馏塔是否都需要开侧线?为什么?21.减压塔有何特征?22.当某侧线馏出油出现下列质量情况时,应作怎样的操作调节1) 头轻(初馏点低或闪点低);2) 尾重(干点高、凝固点高或残炭值高);3)头轻尾重(馏程范围过宽)。

第五章-原油评价及加工方案流程

第五章-原油评价及加工方案流程

六、原油分类
❖ 原油的分类(美国矿务局分类法)
七 各馏分油性质
第二节 原油加工方案的确定
所谓原油加工方案,其基本内容是指原油可以生产什么 产品以及使用什么样的加工手段来生产这些产品。理论上,可 以从任何一种原油生产出各种所需的石油产品,但实际上,原 油加工方案的确定(确定原油加工方案的原则)取决于许多因 素:如市场需要、经济效益、投资力度、加工技术水平和原油 特性等。如果选择的加工方案适应原油的特性,则可以做到用 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 直馏汽油的ON为47,初馏~130℃馏分是重整的良好原料 ❖ 航煤馏分的密度大、结晶点低,可以生产1号航煤 ❖ 直馏柴油的柴油指数较高、凝点不高,可以生产−20号、
−10号、0号柴油。产品须适当精制。 ❖ 减压馏分油不宜生产润滑油,可用作催化裂化或加氢裂化
的原料。
❖ 减渣不宜用来生产润滑油,但胶质、沥青质含量较高,可 用于生产沥青产品。胜利减渣的残炭值和重金属含量都较 高,只能少量掺入减压馏分油中作催化裂化原料,最好是 先经加氢处理。一般多用作延迟焦化的原料。
胜利混合原油的评价结果如下:
主要特点:胶质含量高(约为23%),密度较大(大约在
0.900g/cm3),另外,含蜡量较高,含硫(大部分在1%左右) 原油,因此是属于较为典型的含硫中间基原油。胜利原油中的 轻馏分含量比大庆原油少。200℃以前的收率约7%(w), 350℃前约24~25%,500℃以前的总拔出率约占原油的 50%(w)。
可以经丙烷脱沥青及精制生产残渣润滑油,但难以生产 高质量的沥青产品。
根据上述评价结果,大庆原油的加工方 案采用燃料-润滑油加工方案最为理想,或者 采用燃料-润滑油-化工型方案。原油评价数 据表明,大庆原油是生产优质润滑油和各种 蜡的良好原料。

流花原油评价

流花原油评价

一、前言本次评价的流花原油采于停靠在算山码头2#泊位的“锦河”号油轮,共装载流花原油6万吨。

油样为黑褐色半流动液体。

油样在Fischer860AC和FY-II型实沸点蒸馏仪上切割。

二、评价结果1、流花原油的一般性质表1为流花原油的一般性质。

流花原油密度为919.3kg/m3 20℃,凝固点为7℃,酸值较高,硫含量为0.246%,盐含量为15.5mgNaCl/L,特性因数为11.70,属低硫重质中间基原油。

2、实沸点蒸馏收率表2是流花原油的实沸点收率。

<15℃的轻烃未收集到,<180℃的汽油馏分的收率为 3.31%,<350℃的轻油收率为26.86%,<530℃总拔出率为63.61%。

3、直馏馏分的性质表3为流花原油的重整原料性质。

由于<180℃馏分收率较低,汽油的部分性质未分析。

从分析的数据可知,碳族组成中环烷烃+芳烃含量为65.55%,酸度 1.26mgKOH/100ml,氮含量2.7ppm,硫含量为0.125%,氯含量<1ppm,腐蚀不合格。

因此,从已分析数据看不适宜直接作为重整原料和直馏生产石脑油。

表4是流花原油145℃~230℃航煤馏分性质,收率为4.82%,硫含量为0.082%,芳烃含量较低,烟点为22.5mm,腐蚀合格,氮含量1ppm,碱性氮0.7ppm。

因此,从分析数据看不能直接生产3#航煤。

表5为流花原油直馏柴油馏分性质,180~350℃、300~350℃的收率分别为23.55%和8.47%,其性质特点为硫醇性硫、酸度、实际胶质较高,十六烷指数分别为44.60和45.67,180~350℃馏分腐蚀合格,300~350℃馏分腐蚀不合格,凝固点较低分别为<-33℃和-23℃。

因此,流花原油柴油馏分通过精制脱硫醇可生产-10#轻柴油。

表6为流花原油230~300℃军用柴油馏分性质,收率11.68%。

性质特点为凝固点较低<-30℃,硫、氮、含量较低,RSH-S含量较高,十六烷指数稍低为43.35,腐蚀合格,酸度超标,闪点、10%蒸余物残炭符合-10#军用柴油的指标要求,实际胶质符合GJB指标要求,但高于厂控指标。

原油评价方法概述

原油评价方法概述
11
第12页/共13页
谢谢您的观看!
12
第13页/共13页
7
第8页/共13页
图 5-2 中的性质曲线都是中比曲线,这种中比曲线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原油 的性质除相对密度具有近似的可加性外,其它性质均无可加性。所以由窄馏分性质标绘 的中比曲线,只能表明窄馏分的性质变化情况,如果要查定宽馏分的性质,显然是不可 靠的,馏分愈宽,误差愈大。因此中比曲线不能作为制定原油加工方案或切割方案的根 本依据,只能参考它来估计蒸馏所得各个馏分的大致性质。
9
第10页/共13页
同样以原油中最轻的一个汽油馏分为基本馏分,依次与后面的各个窄馏分按收率混合,并测定混 合物性质,则可得到汽油的产率曲线。根据需要,按上述原则可以得到任何油品的产率曲线。从上面的说 明可知,产率曲线与表示平均性质的中比曲线不同,它表示的是累积性质,能准确而清楚的表明不同产率 下该油品的各种性质。
谓原油蒸馏切割方案,就是根据原油性质及产品需求情况,确定 该原油适合于生产哪些产品,再什么温度下分割,所得到的各 种产品产率及性质如何。制定切割方案的方法是把原油评价中 的各种馏分的产率 – 性质数据或曲线与相应油品的质量规格进 行比较,并参考实沸点蒸馏曲线和窄馏分性质曲线进行适当调 整,估计加工的可能性和难易程度。然后确定各种石油产品的 切割温度,同时也就知道了各种产品的性质。
3、产率曲线
由于从性质曲线查定宽馏分性质是不可靠的,为了求定某一馏分在不同产率时 准确的性质数据,必须制作各种产品的产率曲线,最常用的汽油和重油的产率曲线。
8
第9页/共13页
所谓产率曲线是以某特定油品的不同产率为横坐标,相应产率下油品的物性为纵 坐标描绘而成。例如在确定润滑油减压流程方案时,需要知道蒸到不同深度所剩下残油 的性质,就必须从重油产率曲线中得到。作法是在实沸点蒸馏时尽可能把原油中最重的 馏分蒸出来,剩下一个残油,然后把残油依次和它相邻的窄馏分按产率比例混合,得到 占原油产率不同的重油样品,分别测定这些重油的性质。例如大庆原油最终残油为 38.50%,残油前一个馏分的收率为4.15%,将此馏分的一部分与残油的一部分按其原 油收率的比例混合,并测定混合油的性质,就得到产率为(38.50+4.15)%=42.65 %时残油的性质。这样依次掺和所得到的曲线称为产率曲线或不同拔出深度重油性质曲 线,如图5-3 所示。

原油评价与原油蒸馏—原油常减压蒸馏操作理论

原油评价与原油蒸馏—原油常减压蒸馏操作理论

• 3 影响常压塔底液面的因素及调节方法 ? 影响常压塔底液面的因素:
常压炉出口温度、常压塔进料量、塔顶、 侧线油馏出量及塔底抽出量、塔底的吹汽 量、塔顶压力变化 、原油性质变化 ,等。 调节方法:稳定上述各参数。
• 4 产品头轻或头重如何调节?产品尾轻或尾重 如何调节?产品头轻尾重如何调节?
产品头轻:加大上一侧线的采出量,减少上侧线 的内回流量;加大本侧线汽提蒸汽量。
复习:原油常减压蒸馏主要操作条件分析
(一)常压系统
➢ 主要过程是加热、蒸馏和汽提。 ➢ 主要设备有加热炉、常压塔和汽提塔。 ➢ 常压蒸馏操作的目标为提高分馏精确度和降
低能耗为主。
(二)减压系统
关心的两个问题:一个是拨出率、能耗
➢ 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提高汽提段真空度,即可 增加拔出率。
➢ 对拔出率直接有影响的压力是减压塔汽提段的压 力。
常减压蒸馏主要操作条件分析
一、常压系统
➢ 主要过程是加热、蒸馏和汽提。 ➢ 主要设备有加热炉、常压塔和汽提塔。 ➢ 常压蒸馏操作的温度 2.压力 3.回流比 4.水蒸汽量 5.塔底液面
二、减压系统
主要目标是提高拔出率和降低能耗。 ➢ 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提高汽提段真空度,即可
• 本次课重点解决的问题 • 一、正常操作 • 1 影响塔顶温度的因素及调节方法? • 2 影响塔顶压力的因素及调节方法 • 3 影响常压塔底液面变化的因素及调节方法 ? • 4 直馏产品头轻或头重如何调节?产品尾轻或尾重怎么调节?
产品头轻尾重如何调节? • 二、常见事故处理
一、正常操作 • 1 影响常塔顶温度的因素及调节方法? • 影响塔顶温度的因素:进料温度、回流比、回
1.温度 2.压力 3.回流比 4.水蒸汽量 5.塔底液面 6.产品抽出量 7.中段循环量

原油评价与蒸馏

原油评价与蒸馏

主要换算包括:
常压蒸馏曲线的相互换算;
减压1.33kPa(残压10mmHg)蒸馏曲线的相互换算;
减压1.33kPa(残压 10mmHg)蒸馏曲线换算为常压蒸馏曲线;
常压平衡汽化曲线换算为高压平衡汽化曲线。
03
04
05
01
02
(二)三种蒸馏曲线换算
三、油水不互溶体系的气—液平衡
1.过热水蒸气存在下油的汽化 过热水蒸气的作用 :在气相中 当体系总压一定时,如果而且没有水蒸气存在,则液体A要在P时才能沸腾。当有水蒸气存在时,只要在PA,A就能沸腾了。显然,过热水蒸气的存在,使A的沸点下降了。 过热水蒸气的用量 式中NS和NO分别为水蒸气和A蒸气的摩尔数。 T一定时随e的增大而降低, 则上升。即随着e的增大,汽化每一摩尔油所需的水蒸气的物质的量要增加。这需要借助石油馏分的P—T—e相图才能作定量的计算。
01
注水量及注水的水质 :加入一定量的水与原油混合,将增加水滴的密度使之更易聚结,同时注水还可以破坏原油乳化液的稳定性,对脱盐有利。注水量一般为5%~7%
03
压力 :脱盐罐需在一定压力下进行,以避免原油中的轻组分汽化,引起油层搅动,影响水的沉降分离。一般为0.8~2MPa
02
三、影响脱盐、脱水的因素
原油脱水效果: 当原油因脱水效果波动而引起含水量高时,水能从初馏塔塔顶分出,使得常压塔操作免受水的影响,保证产品质量合格。
原油的含硫量和含盐量:设置初馏塔可使大部分腐蚀转移到初馏塔系统,从而减轻了常压塔顶系统的腐蚀,这在经济上是合理的。但是加强脱盐、脱水和防腐蚀措施,可以大大减轻常压塔的腐蚀而不必设初馏塔。
第三节 石油及其馏分的汽液平衡
石油及其馏分蒸馏曲线 恩氏蒸馏曲线 恩氏蒸馏的本质是渐次汽化,基本上没有精馏作用,因而不能显示油品中各组分的实际沸点,但它能反映油品在一定条件下的汽化性能,而且简便易行,所以广泛用作反映油品汽化性能的一种规格试验,同时是油品的最基本的物性数据之一

马瑞-16原油综合评价报告

马瑞-16原油综合评价报告

马瑞-16原油评价报告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2011年1月项目负责人:段永生项目参加人:技术研发中心实验人员报告编写人:李潇段永生审核:李剑新前言根据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处的要求,于2010年5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对马瑞-16原油进行基本评价。

马瑞-16原油的实沸点蒸馏及原油和馏分油的性质分在佛山中油高富石油股份有限公司质检中心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别进行。

本次原油评价与2006年中国石化石油科学研究院原油评价分析数据对比,本报告中标注“*”号既为2006评价数据,以此考察了近五年来马瑞-16原油的变化趋势。

原油的实沸点蒸馏及性质分析是根据国家推荐标准(GB/T)和行业推荐标准(SH/T)进行;一些特殊的分析项目采用了《原油评价方法》推荐的RIPP(北京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方法和ASTM(美国材料协会)方法。

报告上所涉及的计算方法均采用《原油评价方法》推荐的方法。

1. 原油性质2010年9月,研发中心技术人员在高富原油罐区采集马瑞-16原油样品,并进行了原油全分析,原油性质分析数据见表1,同表列出2006年完成的原油分析数据。

马瑞-16原油样品外观呈黑褐色,在常温下流动。

该原油的20℃密度为955.5 kg/m3;酸值较高,为g;蜡含量较低,为%;凝点较低,为-12℃;硫含量高,为%,属高硫原油。

金属中镍、钒含量较高,分别为µg/g、µg/g;钒含量大于镍含量,呈典型海相生油特性。

按照原油的硫含量和关键组分分类,该原油属高硫环烷基原油。

高含硫会腐蚀加工设备,并对直馏产品、二次加工产品以及环保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应在加工过程中给予注意。

从表中看出,本次分析数据与2006年相比,酸值、硫含量、蜡含量和凝点略有增加,水分、盐含量和金属含量略有降低,结构组成中胶质和沥青质无明显变化,表明原油的性质比较稳定。

对比同期的波斯坎原油,马瑞-16原油的密度、硫含量和残炭略小,粘度和蜡含量远低于波斯坎原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增加储运、加工设备(如油罐、油罐车或输油管线、机 泵、蒸馏塔、加热炉、冷换设备等)的负荷,增加动力、 热能和冷却水等的消耗。例如一座年处理量为 250 万吨的 常减压蒸馏装置,如果原油含水量增加1%,热能耗将增加 约7000MJ/h。 ( 2 )影响常减压蒸馏的正常操作。含水过多的原油,水分气 化,气相体积大增,造成蒸馏塔内压降增加,气速过大, 易引起冲塔等操作事故。 (3)原油中的盐类,随着水分蒸发,盐分在换热器和加热炉管 壁上形成盐垢,降低传热效率,增大流动阻力,严重时导 至堵塞管路,烧穿客壁、造成事故。
环烷基
d420>0.8562 APIº <33 (K<11.5) d420>0.9305
第一
关键馏分
第二 关键馏分
APIº >30
(K>12.2)
APIº =20~30
(K=11.5~12.2)
APIº <20
(K<11.5)
关键馏分特性分类表 编号 1 第一关键馏分 石蜡基 第二关键馏分 石蜡基 原油类别 石蜡基
2
3 4 5 6
石蜡基
中间基 中间基 中间基 环烷基
中间基
石蜡基 中间基 环烷基 中间基
石蜡-中间基
中间-石蜡基 中间基 中间-石蜡基 环烷-中间基
7
环烷基
环烷基
环烷基
我国现采用关键馏分特性分类法和硫含 量分类法相结合的分类方法,把硫含量分类 作为关键馏分特性分类法的补充。原油名称含硫量 m来自 0.11原油特性因数分类
特性因素K
K>12.1
原油类别
石蜡基原油
特点
烷烃含量一般在50%以上,密度小, 含蜡量较高,含硫、含氮、含胶质 的量较低。我国的大庆和南阳油田 的原油是典型的石蜡基原油。 性质介于石蜡基和环烷基原油之间
K=11.5~12.1
中间基原油
K=10.5~11.5
环烷烃和芳烃的含量较多,密度大, 凝固点较低,一般含硫、含胶质、 环烷基原油 含沥青较多,所有又叫沥青基原油。 孤岛原油和单家寺(胜利油区)等 都属于环烷基原油。
2. 关键馏分特性分类法
关键馏分特性分类法是将原油用特定的简易精馏装
置切取 250 ~ 275℃和 395 ~ 425℃(即在残压 40mmHg 下取
得的 275 ~ 300℃的馏分)两个轻重关键馏分,分别测定 其相对密度,对照分类标准表确定两个关键馏分的基属, 然后根据关键馏分特性分类表确定原油的类别。
从任何一种原油生产出各种所需的石油产品,但实际上,原油 加工方案的确定(确定原油加工方案的原则)取决于许多因素: 如市场需要、经济效益、投资力度、加工技术水平和原油特性 等。如果选择的加工方案适应原油的特性,则可以做到用最小
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主要从原油特性的角度来讨论如何选择原油的加工方案。
燃料型
( 4 )腐蚀设备,缩短开工周期。 CaCl2 和 MgCl2 能水解生成具有 强腐蚀性的HCl,特别是在低温设备部分存在水分时,形成 盐酸,腐蚀更为严重。 CaCl2+2H2O → MgCl2+2H2O → Ca(OH)2+2HCl Mg(OH)2+2HCl
加工含硫原油时,会产生 H2S腐蚀设备,其生成的 FeS 附 于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保护下部金属不再被腐蚀。 但如同时存在HCl,HCl能与FeS反应,破坏保护膜,反应生 成物为H2S,会进一步腐蚀金属,从而极大地加剧了设备腐 蚀。其反应为:
第二节 原油的预处理
一、原油脱盐脱水的目的
从地层中开采出来的原油中均含有数量不一的机械杂质 、C1~C2轻烃气体、水以及NaCl、MgCl2、CaCl2等无机盐类。 原油先经过油田的脱水装置处理,要求将含水量降到<0.5%, 含盐量降至<50mg/l。但由于油田脱盐脱水设施不完善或原油 输送中混入水分,进入炼油厂的原油仍含有不等量的盐和水 分,盐类除小部分呈结晶状悬浮在原油中外,大部分溶于水 中。水分大都以微粒状分散在油中,形成较稳定的油包水型 乳状液。 原油含盐含水对原油储运、加工、产品质量及设备等均 造成很大危害,主要为:
原油的组成十分复杂,对其确切分类很困难。原油的分 类方法有许多种,通常从工业(商品)、地质、化学或物理 等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本节只讨论广为应用的原油工业(商 品)分类法、化学分类法和我国采用的分类方法。
(一)工业(商品)分类法
原油的工业分类法又称商品分类法,是化学分类方法的 补充。商品分类的根据很多,如分别按原油的密度、硫含量、 氮含量、含蜡量和胶质含量分类等等。 国际石油市场常用以计价的标准,多用比重指数APIº 分类 和含硫量分类。第十二届世界石油会议规定的原油分类标准。 类 别 轻质原油 中质原油 重质原油 特重原油
(二)国产主要原油的性质特点
1. 大庆原油
主要特点: 含蜡量高( 26% ~ 30% ),凝点高(约 30℃), 硫 含 量 低 ( 0.10% ) , 金 属 含 量 低 ( Ni:2ppm 、 V<0.1ppm ),正庚烷沥青质含量低(接近于 0 ),特 性因数K=12.5~12.6,属于典型的低硫石蜡基原油。
第二章
原油的评价与原油蒸馏
确定原油的加工流程方案是炼厂设计和生产 的首要任务。人们根据所加工原油的特性、市场 对产品的需求、加工技术的水平、生产的灵活性 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比 较,才能得到合理的加工流程方案。因此对原油 进行评价是制定原油加工方案的前提。 原油的类型很多,我国原油又有很多特点, 本章将分别讨论原油的分类、原油评价、我国主 要原油特点及几种典型的加工流程方案。
第一关键馏分 d420 0.814 (K=12.0) 0.828 (K=11.9) 0.832 (K=11.8) 0.860 (K=11.4) 0.891 (K=10.7)
第二关键馏 分d420 0.850 (K=12.5) 0.895 (K=11.5) 0.881 (K=12.0) 0.887 (K=12.0) 0.936 (K=11.4)
原油的一般性质分析 原油的馏分组成 直馏产品的切割与分析 汽油、柴油和重整、裂解、催化裂化原料的组成分析 润滑油、石蜡和地蜡潜含量及其性质分析 测定原油的平衡气化数据,做出平衡气化率与温度关 系曲线
三、原油加工方案的确定
所谓原油加工方案,其基本内容是指原油可以生产什么产
品以及使用什么样的加工手段来生产这些产品。理论上,可以
• 直馏汽油的ON低,应通过催化重整提高ON
• 航煤密度较小、结晶点高,只能符合2号航煤规格
• 直馏柴油的CN高,但凝点也高。 • 煤、柴油馏分含烷烃多,是制取乙烯的良好裂解原料 • 润滑油馏分的粘温性能好,适合生产润滑油 • 减压渣油可以掺入减压馏分油作为催化裂化原料, 也可以经丙烷脱沥青及精制生产残渣润滑油 ,但难以 生产高质量的沥青产品。
分类标准,% 0.5~2.5 原油类别 分类标准,% 原油类别 低含蜡 <5
低含胶
含胶
多胶
(二)化学分类法
原油的化学分类以原油的化学组成为基础,通常用与 原油化学组成直接有关的参数作为分类依据,如特性因数 分类、美国矿务局关键馏分特性分类、相关指数分类、石 油指数和结构族组成分类等。其中以前两种应用最广。通 常认为,按这两种方法分类,对原油特性可得到一个概括 认识,不同原油间可作粗略对比。
环烷基原油的特点是含环烷烃和芳烃较多,密度大, 凝点低,一般含硫、胶质沥青质较多,是地质年代 较年轻的原油
二、原油评价
不同性质的原油,应采用不同加工方法,以生
产适当产品,使原油得到合理利用。对于新开采的 原油,必须先在实验室进行一系列的分析、试验, 习惯上称之为“原油评价”。根据评价目的不同, 原油评价分为四类
燃料-润滑油型
加工方案 燃料-化工型 常减压蒸馏 拔头蒸馏
燃料-润滑油-化工型
(一)原油加工方案的确定原则
原油加工方案确定的原则: 根据原油特性制定合理的加工方案;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对产品品种、质量、数
量等提出要求;
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和加工方法 原油切割方案确定的基本内容包括: 确定产品品种、产率及质量; 确定切割温度
第一节 原油的分类及评价
一、 原油的分类方法
由于地质构造、生油条件和年代的不同,世界各地区所 产原油的性质和组成有的差别很大,有的却十分相似;同一 地区的原油,由于采油层位不同,性质都可能出现差别。性 质和组成相似的原油,其加工、储运等方案也相近。因此根 据原油特性进行分类,对制定原油加工方案和储运、销售都 是十分必要的。
现简单介绍应用最广泛的特性因数分类和关键馏分特 性分类法。
1.特性因数分类
根据原油特性因数K值大小分为石蜡基、中间基 和环烷基三类原油,分类标准见表 特性因数,K 原油类别 >12.1 石蜡基 11.5~12.1 中间基 10.5~11.5 环烷基
特性因数分类法多年来为欧美各国普遍采用,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原油的组成特性。例如通过 这一方法分类我们能知道这种原油是含烷烃多还是 含环烷烃多。
主要特点 :胶质含量高 ( 约为 23%) ,密度较大 ( 大约在
0.900g/cm3) ,另外,含蜡量较高,含硫(大部分在 1% 左右) 原油,因此是属于较为典型的含硫中间基原油。胜利原油中的 轻馏分含量比大庆原油少。 200℃以前的收率约 7%(w) , 350℃ 前约24~25%,500℃以前的总拔出率约占原油的50%(w)。
(1 )原油性质分析 目的是在油田勘探开发过程 中及时了解单井、集油站和油库中原油一般 性质,掌握原油性质变化规律和动态 ( 2 )简单评价 目的是初步确定原油性质和特 点,适用于原油性质普查 (3)常规评价 为一般炼油厂提供设计数据 (4)综合评价 为综合性炼油厂提供设计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