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在治疗川崎病中

合集下载

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防治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临床疗效分析

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防治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临床疗效分析
杂 志 ,0 4.:. 20 46 【】 谢 勇 , 光 辉 , 晓 平 , . 性 无 结 石 性 胆 囊 炎 3 例 的危 险 因 素诊 治 5 龙 刘 等 急 1
oi c回归 分 析 【 . 南 医学 院 学报 ,0 8 1()12 t J海 ] 2 0 ,42 :7 . 例发生肝外胆道损伤。② 可解剖空 间大 。胆囊后 三角 和 C lt 三 Lgsi ao s
大剂量静脉 注射丙种球蛋 白防治d J J 崎病冠状动脉病 变临床疗效分析 xLI l
刘权 娥 梅 帅虎 王 友 军
湘西 自治 州 人 民医 院 , 南 湘 西 4 6 0 湖 10 0
【 要 】 的 : 讨 大剂 量 静 脉 注 射 丙 种球 蛋 白 ( t vn u 摘 目 探 i r e osmmu e lb l G) 治川 崎 病 ( a s i iae D) 状 动 脉 病 变 na i n oui I g n VI 防 K wa k ds s K 冠 a e
1 ue S ei rbe snaaocpcugr :rv sb o i lug MJ l o n 意义在于 : 能尽 量减少肝外胆道损伤。 ① 腹腔镜下通过解剖胆囊后 … C rt .pcapo lm ilp rso isreyPeiuad m asre
三 角 很容 易显 露 胆 囊 壶 腹 和 胆 囊 管 的 关 系 , 利 于 胆囊 管 的 处 理 , 有 从 而 有效 避 免 L C的 肝 外 胆 道损 伤 等 严 重 并 发 症 。本 组 5 8例 , 1 无
医 学 信 息
临床 研 究 M EDI ALI C NFORM nON No4 2 0 . 01 ・9 7 5・
角 是 腔镜 下 的概 念 , 只有 在 腹 腔 镜 手 术 时 才有 它 的解 剖 学 意 义 。 胆 解 剖 ,0 11) , 完 成 L 其 中 1 腹 腔 内 和 C l 三 角 粘 连 9 %( 0J 利 / t  ̄ l C, 例 at oS 囊 后 三 角是 南胆 囊 壶 腹 后 壁 、胆 囊 管 及 胆 总 管 上 段 和 肝 脏 面 共 同 构 成 的 三 角形 间隙 , 楔形 倒 捕 于 胆 囊 壶 腹后 部 。顶 部 是 三 角 形 呈

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护理有哪些

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护理有哪些

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护理有哪些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护理有哪些?回顾性分析1990~1997年57例川崎病患儿,根据治疗情况分为两组: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常规组)27例。

两组对比:治疗组的退热时间及热程明显短于常规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

结果表明:早期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能使体温迅速降低,明显降低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

在使用丙种球蛋白的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控制输液滴速是护理的关键。

护理丙种球蛋白(简称丙球)为血液制品,容易被污染。

在准备和输注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执行。

因丙球价格较高,排气过程中应避免浪费,输注前先用0.9%氯化钠注射液排除输液管中的空气,输毕应用0.9%氯化钠注射液滴注。

静脉输注可增加心脏前负荷,输注过快易诱发心力衰竭。

最初30 min内应缓慢滴注,0.6~1.2 ml/(kg*h),若无不适,可增加到2.4 ml/(kg*h),并注意观察反应。

如连续输注,第2瓶起滴速可加至4.8 ml/(kg*h)。

如出现心动过速、胸闷、出汗、恶心等症状,应暂停或减慢滴速,待症状消失后再缓慢滴注,调整至患儿能耐受的速度。

输液中应经常巡视,开始滴注时,注意观察有无过敏反应(发热、皮疹等),如有首先停止滴注,静脉应用非那根、地塞米松等,待症状缓解后缓慢输注。

最严重的反应是过敏性休克,常在10 min 内发生。

故应密切观察全身情况。

发生异常及时处理,本组无1例出现过敏反应。

丙球是一种免疫球蛋白溶液,蛋白浓度为5%,经过沉淀、超滤、浓缩等步骤精制而成,稳定性能好,不含任何防腐剂。

本品应贮存于2~8℃暗处,开启后立即使用,未用完应废弃,若溶液混浊或结冰不能再使用。

注射时不宜加任何药物。

接受丙球治疗的患儿,如需注射麻诊疫苗至少间隔11个月,其它预防接种3个月后照常进行。

过敏体质或对丙球有严重全身反应、选择性IgA缺乏症患儿禁用,因可发生严重血管舒缩反应导致过敏性休克。

不同剂量注射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患儿的临床治疗分析

不同剂量注射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患儿的临床治疗分析

不同剂量注射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患儿的临床治疗分析研究背景
川崎病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的神经系统毛病,一般病因为单基因突变导致机体缺乏或缺乏α-凝结蛋白(α-TTP)蛋白,从而影响血栓形成,已有报道表明丙种球蛋白(AIP)是α-TTP蛋白的替代物,并表明AIP可用于改善血栓形成,减少再出血,因此重要探讨AIP 治疗能够给川崎病患儿带来怎样的效果?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临床对象为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某医院诊断为川崎病的患儿,本研究选取22例川崎病患儿,根据临床诊断分两组,每组11人,一组给予高剂量AIP治疗,一组给予每日低剂量AIP治疗。

高剂量组给予150μg/Kg每日,低剂量组每日给予
30μg/Kg,两组释放后观察1周,每月观察一次血液报告,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报告差异变化。

结果
观察结果显示,虽然两组患者血液报告改变不大,但高剂量组的报告改变更显著,其中发现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计数(PLT)、淋巴细胞计数(LYM)等血液指标明显改变。

两组治疗均没有出现副作用。

结论
本研究证实AIP治疗能有效改善川崎病患儿血液报告,特别是高剂量组患儿报告特别显著,并且两组治疗都没有出现副作用,可为治疗川崎病患儿提供新思路。

然而本研究受限于小样本量,仍需进一步对大样本量的患者进行研究,从而加强集体抗疗效果。

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疗效初步分析

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疗效初步分析

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疗效初步分析发表时间:2016-04-14T16:12:58.540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1期供稿作者:龚志红[导读] 安化县人民医院川崎病是一种小儿常见病,发病原因尚未明确,但根据其临床症状(发热、黏膜充血、手足硬肿和淋巴结肿),推测与感染相关。

龚志红安化县人民医院湖南益阳 413500【摘要】目的:初步分析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8例川崎病患儿视为临床研究对象,将采用单纯阿司匹林治疗的34例患儿视为对照组,将采用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治疗的34例患儿视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分别为94.12%、76.4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观察组的发热、黏膜充血、手足硬肿和淋巴结肿大缓解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给予川崎病患儿丙种球蛋白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效果,加快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小儿川崎病;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前言川崎病是一种小儿常见病,发病原因尚未明确,但根据其临床症状(发热、黏膜充血、手足硬肿和淋巴结肿),推测与感染相关。

如该病患儿不及早接受有效治疗,不仅会严重影响自身的生长发育,还会引起多种并发症,加重家庭经济上的负担[1]。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分别采用单纯阿司匹林与联合丙种球蛋白对收治的68例川崎病患儿实施治疗,并对比两种用药方案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中共有68例川崎病患儿,均选自2014年4月~2015年4月。

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所有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共有34例,其中15例女患儿,19例男患儿;年龄为6个月~8岁,平均(2.6±1.2)岁;发热时间为2~7天,平均(4.1±1.1)天。

对照组共有34例,其中14例女患儿,20例男患儿;年龄为6个月~8岁,平均(2.5±1.1)岁;发热时间为2~7天,平均(4.0±0.9)天。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力值 , 当阻 力 值 大 于 正 常 范 围时 要 及 时 更 换 。
4 取样 时 间的 达标 率无 统计 学 意 义 ( 一0 0 1 , 个 . 0 P> 2
00) . 段 空气 培 养 达 标 率 结 果
本研 究 中 取 检 标本 4 0份 , 1 8 有 O份 标 本 未 能 达 标 , 别 分 分 布 在 不 同 时 间 段 和 不 同 层 流 级 别 的 手 术 间 , 可 能 与设 备 及 室 这
气 流方 式 和换 气 次数 , 空 气 达 到 一 定 的 净 化 级 别 。初 效 过 滤 使 对 空气 中≥ 5“ 微 粒 清 除 率 在 5 以 上 , m O 中效 过 滤 对 空气 中≥ 1 m 微 粒 清 除 率 在 5 以上 , 效 过 滤 对 空 气 中 ≥ 0 3/ 微 0 高 . l m
参考文献 :
[] 宋烽 , 建荣. 术 室护 理管 理学 [ ]北 京: 民军 医出版社 , 1 王 手 M . 人
2 0 :. 0 4 1
空 气 的 洁净 度 是 以含 尘 浓 度 来 衡 量 的 , 尘 浓 度 高 则 洁 净 含 度 低 , 尘 浓 度 低 则 洁 净 度 高 。 层 流 手 术 室 的空 气 净 化 技 术 是 含 通 过初 效 、 中效 、 效 3级 过 滤 以控 制 室 内含 尘 量 , 选 用 各 种 高 并
彭 桂娥 , 丁淑 娟
摘 要 : 目的]观 察 大 剂 量 静 脉 注 射 丙种 球 蛋 白(VI 治 疗 川 崎 病 ( ) 临床 效 果 。[ 法 ]将 2 [ I G) KD 的 方 7例 KD 患 儿根 据 治疗 情 况分 为 治 疗 组 ( 7 ) 对 照 组 (0例 ) 对 照 组 口服 肠 溶 阿 司 匹林 常 规 治 疗 , 疗 组 在 常 规 治 疗 基 础 上 静 脉 注射 大 剂 量 I G, 察 两 组 患 儿 1例 和 1 , 治 VI 观 住院时 间、 总热 程 、 热 时 间 、 膜 充 血 、 退 黏 手足 肿胀 、 巴结 肿 大 消 退 时 间 和 冠 状 动 脉 病 变 ( AL 发 生 情 况 , 进 行 比较 。[ 果]治 淋 C ) 并 结 疗 组 患 儿 急 性期 临床 症状 恢 复时 间明显 短 于对 照 组 , A C L发 生 率 明显 低 于对 照 组 , 两组 比较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 O0 P .5或 P .1 。 <O 0) [ 论 ]早 期联 用 大 剂 量 I G 治 疗 KD, 迅 速 缓 解 急 性 临 床 症 状 , 显 降 低 c 结 VI 能 明 AL发 生 率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预防和治疗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临床意义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预防和治疗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临床意义

经 抗 生 素 治 疗 无 效 , 符 合 E本 J 崎 病 研 究 学 会 提 出 的 诊 断 标 均 l I I 准 _ 同 时 排 除 免 疫 球 蛋 白过 敏 、 择 性 IA 缺 乏 等 患 者 。 2 1 。 选 g
采用 随 机数字 表法将 全部 患儿随 机分为观 察组 和对照 组 ,
2 结 果
21治 疗 效 果 比 较 .
选择 该 院 20 o 9年 9月一 2 l 年 8月 收 治 的 J 崎 病 合 并 冠 01 I I
状 动脉损害 患儿 6 8例 作 为 研 究 对 象 , 有 持 续 高 热 、 结 膜 、 均 球 1 3
腔 黏 膜 充 血 、 梅 舌 、 足 皮 肤 硬 性 水 肿 、 形 性 红 斑 等 临 床 表 杨 手 多 现 , 分 患 儿 可 见 颈 部 非 化 脓 性 淋 巴结 肿 大 、 状 动 脉 病 变 等 。 部 冠
『 键 词 】丙种 球 蛋 白 ; 剂 量 ; 崎 病 ; 状 动 脉 损 害 ; 防 ; 疗 关 大 川 冠 预 治
『 中图分 类号】R 4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 7 - 7 2 2 1 )8 a 一 0 4 0 6 4 0 4 (0 2 0 ( )0 8 — 2
J 崎 病 是 临床 常 见 的 一 种 原 因 不 明 的 、以 全 身 小 血 管 炎 为 I I 主要 病 变 的 急 性 发 热 出疹 性 疾 病 , 称 皮 肤 黏 膜 淋 巴结 综 合 征 。 又
对 照组 患 儿 人 院 时合 并 冠 状 动 脉 损 害 1 3例 , 治 疗 后 恢 复 经 8例 , 复 率 为 6 .3 ; 院 时 未 发 生 冠 状 动 脉 损 害 2 恢 1 % 人 5 1例 , 8周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疗效分析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疗效分析
组 明显 缩短 ( P< O 0 ) . 5 。而 冠 状 动 脉 损 害 发 生 率 治 疗 组 5 3 ) 显 著 低 于 对 照 组 ( 0 ) 结 论 早 期 使 用 大 剂 量 静 脉 滴 注 丙 种 球 蛋 白 . 亦 3 。
治 疗 川 崎 病 , 以 缩 短 热 程 , 显 减 少 冠 状 动 脉 损 害 的发 生 率 可 明 关 键 词 川 崎 病 ; 丙 种 球 蛋 白 ; 疗 效 分 析 中 圈 分 类 号 R 9 7 6 文 献 标 识 码 B 7 . 文 章 编 号 1 O 1 2 0 ) 0 0 4 — 2 O 86 0 2 i .9 0 3 7
3 讨 论
等 对 照 组 :O例 除 未 用 丙 种 球 蛋 白 外 . 余 治 疗 与 前 相 同 2 其
两 组病 例入 院 时的 临床 和实 验 室检 查结 果包 括 : 儿年 龄 、 患 人 院 时 病 程 、 周 血 自细 胞 计 数 、 红 蛋 白 、 小 板 计 数 、 细 胞 外 血 血 红 沉 降率 、 电 图异 常 、 状动 脉 损 害 等 均 无 显 著 性 差 异 ( 心 冠 P>
维普资讯
中 国综 合 临 床 2 0 0 2年 l 第 l O月 6卷 第 J 0期 Cl i l dcn f im. t O 2 Vr ic n a Me i e J c}I Oc .2 O . l i 1 )
N( 』 J 0 .
冠 状 动 脉 损 害 l例 ( 左 右 冠 状 动 脉 均 扩 张 ) 两 组 冠 状 动 脉 为
损 害发 生 率有 显 著性 差源自异 f 尸< 0 5 本 组 资 料 提 示 丙 种 球 .0 )
I 1 一 般 资 料 3 . 9例 息 儿 中 男 2 4例 , 1 女 5例 . 女 比 例 为 男 1 6:1 发 病 年 龄 1 月 ~ 8岁 , 均 ( 4 1 2 . ) , 于 3 . ; 个 平 3. ± 8 9 月 小 岁者 2 7例 ( 9 2 ) 所 有 病 例 符 合 1 8 6 . 4年 日本 M C S 研 究 9 L

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疗效观察

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疗效观察

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疗效观察
刘天鉴
【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04(013)004
【摘要】目的观察静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川崎病的疗效. 方法将39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成3组,A组予IVIG 1g/kg一次静注+阿司匹林口服,B组分次予IVIG 400mg/(kg*d)×4d静注+阿司匹林口服,C组单予阿司匹林口服,观察患者2~6周发生冠状动脉扩张及体温情况. 结果 IVIG能显著降低冠状动脉扩张的发生率,并能缩短用药后的发热天数. 结论一次静注IVIG 1g/kg+阿司匹林口服为治疗川崎病经济方便和有效的方案.
【总页数】1页(P451)
【作者】刘天鉴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人民医院,江苏,兴化,225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5.4
【相关文献】
1.小剂量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溃疡性口炎疗效观察 [J], 葛蓉蓉;顾明
2.两种方法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急性期川崎病 [J], 杨慧明
3.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观察 [J], 何洲;彭升;古超群
4.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疗效观察 [J], 邢乐苹
5.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临床分析 [J], 薛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丙种球蛋白在小儿川崎病患儿治疗中的应用

丙种球蛋白在小儿川崎病患儿治疗中的应用

27.0551 0.0000
2.2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 高,P< 0.05,见表 2。
表 2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n (%)]
组别
显效
试验组(n =41) 16(39.02)
对照组(n =41) 11(26.83)
χ2
-
P
-
有效 23(56.10) 19(46.34)
-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纳入本院从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2 月收治 的小儿川崎病患者 82 例,以“入院奇偶性”作为分组原则, 分对照组(41 例)、试验组(41 例)。试验组女 19 例,男 22 例;年龄在 3-12 岁,平均(7.52±2.41)岁;病程在 2-7 d, 平均(4.52±1.41)d。对照组女 18 例,男 23 例;年龄在 4-11 岁,平均(7.59±2.39)岁;病程在 3-6 d,平均(4.59±1.37) d。基线资料两组相比,P> 0.05,可比较。纳入标准:①医 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②均符合《美国心脏病学会及美国儿科 学会川崎病的诊断、治疗及长期随访指南介绍》[2] 中对川崎 病的诊断标准。③患者家属对本研究表支持态度,且签字“知 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肾、肝功能不健全者。②研究前 接受过相关治疗者。③存在药物过敏禁忌症者。④合并先天 性疾病、遗传性疾病者。⑤合并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疾病者。 ⑥合并器质性疾病者。 1.2 方法。对照组:入院之后予以纠正水电解质平衡、营养 支持等常规治疗;予以阿司匹林片(国药准字 H36020722; 生产企业:江西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规格:0.5 g×100 s), 口服,剂量为 40 mg/kg,每日 3 次,连续用药 2 周。试验 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 2.0 g/kg 丙种球蛋白(国药准字 S19994004;生产企业:山西康宝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规格:5%,50 mL(2.5 g/ 瓶)/ 瓶),溶于 150 mL+0.9% 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每日 1 次,连续用药 2 周。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比较临床症状(口腔黏膜、淋巴 结红肿、手足硬肿、发热、黏膜充血)消失时间、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皮疹、面部潮红)发生率。临床疗效 具体评价标准如下:①显效:淋巴结红肿、手足硬肿、发热 等症状消失、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②有效:淋巴结红肿、 手足硬肿、发热等症状明显减轻,实验室指标基本正常。③

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疗效分析

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疗效分析
【 摘要 】 目的
蛋 白的疗效 。结果
探讨不 同剂量丙种球 蛋 白静脉 注射 对川崎病 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 分析 3 O例 川崎 病 患儿应 用不 同剂量 丙种球
在发 热消退 、 结膜充血恢复和血 沉恢复方 面, d疗法优 于 5d疗法 , 1 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 P<0 0 ) . 5 。在 颈淋 巴结
0 5),o ae t v cmp rdwi f e—d y I ee t cino mp ln d evc ls C—RPa dee t c riga lteewa odf rn eb t e h o hi a . nt xi t f y ho o i riae , h n o l c n lcr ado rn ,h r sn iee c ewentet o f w
p rd wt v ae i f e—d y Co cu i n T e e wa e tr c r t e ef c t a e i t a g o e o nr r n u n l n go ui n u in i hi a . n l so h r sb t u ai fe t o c s s w t KD wi l r e p s fi t e o si n u o lb l if so n e v h h a n a v n e dac .
中外 医 学 研 究 21 0 0年 ຫໍສະໝຸດ , 第 8卷 E J第 6期

C IE E A D F R I N ME I A E E R H H N S N O E G D C LR S A C
不 同剂 量 丙 种 球 蛋 白治 疗 川 崎 病 疗 效 分 析
罗 小华
绵 阳市科 学城 医院( 绵 阳 6 10 ) 四川 2 9 0

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临床观察

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临床观察

症 可 刺 激 循 环 池 的 红 细 胞 数 代 偿 性 增 多 ,使 血 液 粘 度 增 高 。 本 研 究 证 实 在 发 作 期 和 缓 解 期 患 儿 其 红 细 胞 压 积 均 明 显 高 于 正 常 对 照 组 儿 童 ,此 外 , 发 作 期 患 儿 血 液 粘 度 更 高 ,可 能 与 患 儿 此 时存 在 感 染 ,使 红 细 胞 最 大 聚 集 指 数 增 高 有 关 6。 血 浆 粘 度 主要 受 大 分 子 的 影 响 。本 研 究 证 实 哮 喘 患 儿 血 浆 纤 维 蛋 白原 明 显 升 高 ,我 们 分 析 认 为 :哮 喘 是 一 反 复 发 作 的 慢 性 变 应 性 疾 病 , 由于 慢 性 反 复 发 作 ,可 导 致 机 体 高 纤 维 蛋 白 原 血 症 、
P a nc l 9 6 7 ( ) 5 1 9 h l a o ,1 9 ,4 4 : 9 —5 9 l
5.B s utOK, Gd l ak r mol D, Mesl t ieⅢ }J R d bo dc l d fr bl { : e lo el eoma ii —
组。这提示 即使在 缓解 期患儿 仍存 在血 液 高凝 、 高粘滞状态 。
在缓解期继续维持抗凝治疗 也是必要的。
参 考 文 献
增 加 、血 浆 外 渗 ,引 起 支 气 管 粘 膜 水 肿 ,在 支 气 管 痉 挛 的基 础 上 使 气 道 进 一 步 狭 窄 ,通 气 减 少 ,
引 起 通 气/ 流 失 衡 ,加 重 低 氧 血 症 。 而 低 氧 血 血
损 害 . 。 我 科 采 用 大 剂 量 静 脉 丙 种 球 蛋 白 1j 2
具 有 可 比性 ( 1 ) 表 ,2 。 12 方 法 :4 . 3例 K 患 儿 治 疗 前 发 热 天 数 不 超 D 过 7天 ,按 不 同 治 疗方 法 分 成 3组 :① 单 用 A P S 组 1 3例 ,单 用 A P ( 0~8 S 5 0)r .k 。 . d , n g g。 一 分 3~4次 口 服 , 退 热 后 3天 逐 步 减 量 ,约 2周 左右 减 至 ( 3~5 mg g .d , 维 持 6~8 ) .k 一 一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无反应型川崎病32例临床分析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无反应型川崎病32例临床分析

木 制 夹 板 一 般 没 有 弹 性 或 弹 性 差 , 者 选 用 三 合 纤 维 板 做 外 笔
固定 材 料 , 优 点 是三 合板 弹性 强 , 适 应 患 肢 的 肌 肉 收缩 及 其 能 舒 张 变 化 , 能适 应 患 者 日常 生 活 中体 位 变 化 及 功 能 锻 炼 时 并
1 3 实 验 室 检 查 人 院 时 血 沉 1 ~ 2 . 0 0mm/ h 2例 , 4 ~ 0 mm/ h6例 , 8 ~ 0 mm/ 9 例 , 1 0mm/ 例 , 高 者 h1 ~ 2 h5 升 9 % ; 常 规 白细 胞 数 ( . ~1 .) 0 I 5 血 4 0 0 0 ×1 L 11例 , 1 . ~ 5 0× 1 L 11 例 , 0 0 0 L一 1 , 3 . ×1 5例 , 0 I 5 ~2 . ×1 1 例 ~ 0 0 0 L一 高 于 正 常 者 占 9 % 。其 中 中 性 细 胞 比 率 大 于 7 % 者 3 7 5 0例
维普资讯

60 ・ 3
现 代 中 西 医结 合 杂 志 Mo e un fnertdT aio aC iee n et nMein 0 7F b 6 5 dr J rM o It ae rd i l h s dW s r d ie 0 e ,1 ( ) no g tn n a e c 2 的改 变 而 使 骨 折 端 重 新 错 位 , 了 防 止 错 位 发 生 , 须 告 知 患 为 必 者 应 半 卧 位 休 息 , 卧 位 时 , 肢 自然 纵 轴 下 垂 , 成 自重 牵 半 患 形 引 , 折再移位的几率少。 骨 肱 骨 外 科 颈 骨 折 是 邻 近 关 节 的 骨 折 , 肩 关 节 周 围 的 肌 其 肉 比较 发 达 , 节 囊 和 韧 带 比较 松 弛 , 骨 折 后 容 易 发 生 软 组 关 故 织 粘 连 , 发 肱 二 头 肌 长 头 肌腱 炎 , 别 是 并 发 肩 周 炎 的 发 生 并 特 率 高 , 以笔 者 认 为 中 、 期 的 治 疗 主 要 是 肩 关 节 功 能 的 康 所 后

两种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方案治疗川崎病的效果比较

两种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方案治疗川崎病的效果比较

两种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方案治疗川崎病的效果比较胡珊;王永清【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4(000)010【摘要】目的:探讨两种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方案对儿童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的临床疗效及优选方案。

方法将94例KD患儿[均为KD未合并CALs高危因素患儿,小林评分(Kobayashi)<7分]按IVIG治疗方案分为A组(1g/kg单次使用,n=36)及B组(1g/kg连用2 d,n=58),对两种方案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

观察患儿住院时间、热退时间、黏膜充血、皮疹、手足肿胀及颈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监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计数(Hb)、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恢复情况以及冠状动脉病变(CALs)随访分析;并对2组组内、组间及治疗前后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16.06±4.40)d vs (15.02±3.63)d、急性期症状消退时间(2.11±1.21)d vs (2.41±1.49)d,黏膜充血消退时间(5.69±2.38)d vs (5.69±2.49)d,皮疹消退时间(3.25±2.67)d vs (3.22±2.38)d,手足肿胀时间(3.25±3.64)d vs (4.69±3.80)d,淋巴结消退时间(6.83±5.73)d vs (6.52±5.28)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WBC [A组:(15.32±6.11)×109/L vs (8.54±3.38)×109/L;B组(:15.57±7.39)×109/L vs(9.56±4.27)×109/L]、CRP [A组(:21.46±14.05) vs (7.96±5.15);B 组(:22.93±18.52) vs (5.65±4.76)]、ESR [A组:(57.69±28.03) vs (32.25±23.16);B组:(62.67±30.42) vs (43.24±26.20)]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PLT计数(A组:(328.36±163.40)×109/L vs (400.28±157.20)×109/L;B组:(370.33±144.83)×109/L vs (474.81±181.37)×109/L)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 [A组:(114.34±12.69) vs(114.68±9.87);B组:(108.44±16.86)vs (113.05±19.19)]变化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CALs发生率为16.67%(6/36),B组CALs发生率为18.97%(11/58),在10周内随访结果均恢复正常,2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其中仅A组1例为IVIG耐药病例。

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疗效分析

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疗效分析

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疗效分析标签:丙种球蛋白;川崎病;疗效分析川崎病即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特点的小儿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

一般认为与感染及其免疫反应有关。

好发于6~18个月婴幼儿。

近2年我们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4年7月~2006年7月共收治川崎病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7个月~2.5岁。

所有病例均符合日本MCLS研究委员会的诊断标准,作为治疗组。

对照组为2002年7月~2004年6月收治的川崎病9例,男6例,女3例,年龄6个月~2岁,诊断亦符合MCLS研究委员会的标准。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的治疗方法:①阿司匹林每天30~50 ml/kg,热退后减为每天3~5 ml/kg,持续到症状消失,血沉正常。

有冠状动脉扩张者加用Vit E每天20~30 ml/kg;潘生丁每天3~5 ml/kg,用至冠状动脉内径<3 mm;复方丹参注射液每天0.5 ml/kg,15 d为1个疗程。

②根据病情给予对症及支持治疗;抗生素用于继发感染。

治疗组的治疗: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每天400 mg/kg,连用5 d,于发病5~6 d应用最好。

2 结果2.1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见表1。

2.2 合并症、死亡率发生情况治疗组有冠状动脉扩张1例(占10﹪);无1例死亡。

对照组有冠状动脉扩张2例,冠状动脉瘤1例,心肌炎1例(占33%);死亡2例。

3 讨论既往认为本病病因可能与感染及免疫反应有关,对抗生素治疗无效[1] 。

近年研究发现急性期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有明显变化,CD4+增高,CD8+下降,CD4+/CD8+比值增高;由于淋巴因子分泌增多,促进B细胞分泌多种免疫球蛋白,因此血清中IgM、IgG等增高,即克隆B细胞活化。

还发现血液循环中免疫复合物IC以及IgM-IC增高,而IgM-IC可促使巨噬细胞释放一种炎症因子(Cytokine),致使血管通透性增高及血管内皮损伤;由于活化的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增多,其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TNF)及白细胞介素6(IL-6)亦增高,而NAF-α不仅使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而且抑制蛋白C活化途径,加强了血栓形成的机制。

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患儿的效果

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患儿的效果

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患儿的效果摘要:目的探讨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患儿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川崎病患儿为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剂量丙种球蛋白(1 g/kg),观察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2 g/kg),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86.67%,P<0.05)。

治疗后两组IL-1β、IL-18水平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疗效明显,可改善患儿的炎症状态。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川崎病川崎病是一种多见于婴幼儿时期的免疫性血管炎性疾病,冠状动脉受累最为严重。

川崎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皮疹、球结膜充血、手足硬性肿胀和掌跖红斑、颈部淋巴结肿大及发热等[1]。

调查显示川崎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并且已成为发达国家中导致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首位原因。

川崎病可导致冠状动脉病病变,如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扩张、狭窄、心肌梗死等[2]。

丙种球蛋白与阿司匹林为临床治疗川崎病的常用药物,治疗效果明显,然而目前关于丙种球蛋白的应用剂量尚存在争议。

故本文利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用于川崎病患儿的治疗,探究其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川崎病患儿为对象。

纳入标准:(1)符合川崎病诊断标准;(2)年龄1~5岁;(3)家属对本研究知情。

排除标准:(1)既往合并川崎病史;(2)对治疗药物过敏者;(3)患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

观察组年龄1~5(2.68±0.68)岁,男性31例,女性29例。

对照组年龄1~5(2.73±0.71)岁,男性34例,女性26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28例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28例

川 崎病 研 究 委 员 会 有 关 KD 的诊 断 标 准[ 。全 部 病 例 均 有 发 热 ,发 热 达 1 I 1 ] 0d以上 8例 ,体 温 多 达 3。 ℃~4。 ℃;均有 不 同程度 的皮 肤黏膜 改 变 ,如 眼结 膜充 血 、杨 梅 舌 、一 过 性 皮疹 、唇红 或皲 裂 、 90 08
手 足末端肿 胀 、脱 皮等 ;颈 淋 巴结 肿大 3 7例 ,以单 侧 多见 ;冠 状 动 脉 扩 张 9例 ,冠 状 动脉 瘤 ( AA) C
1例 ;血 小板 ( L )增 高 3 P T 7例 ,血 沉 ( S E R)增 快 4 8例 ,心 电图 ( C E G)异 常 1 3例 。所 有 病例 随 机分 为 2组 :观察 组 2 8例 ,其 中男 1 7例 ,女 1 例 。年龄 5个 月~ 1 1 1岁 。发病 至诊 断 时 间为 5 7d ~1 ;
维普资讯
长江大学学报 ( 自科 版)医学卷 20 年 l 月 第 4 第 4 07 2 卷 期 Jun l f a gz nvri ( a c E i o ra o n t U i s y N t i dt Y e e t S )Mei n D c2 0 ,V 14No 4 dc eV i e.0 7 o. .
a / k d rg (g・ ) 口服 ,逐渐 减量 停 药 ,共 用 3个月 。观察 组在对 照组 治 疗基础 上 给予 I G 静滴 ,总量 为 VI
2g k ,分 2d平 均使 用 。 / g
1 3 结果 .
1 3 1 退 热 时间 观 察 组 2 .. 8例 中 ,6 9 d退 热 者 2 ~ 2例 ( 7 . %) 1 ~ 1 占 8 6 , 0 4 d退 热 者 5例 ( 占 1 . 6 ,1 7 8/ 9) 4d以上 退 热者 1 ( 3 6/ ;对照 组 2 中 ,6 9d退 热 者 4例 ( 5 4/ ,l b 1 例 占 。 ) 9 5 6例 ~ 1 . ) 0 4d 9 6 退 热者 1 5例 (7 7/ ,1 5 . ) 4d以上者 7例 (6 9/ 。2 比较 , 9 5 2 . ) 组 9 5 观察 组退 热 时 间明显 缩短 ( P< 0 0 ) .1。 1 3 2 冠状 动脉 病 变 ( AD) 观察 组发 现冠 状 动脉轻 度扩 张 2例 ( . ) .. C 7 1 ,均 为病程超 过 1 0d后使

两种方案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

两种方案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

两种方案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
张玉清
【期刊名称】《四川医学》
【年(卷),期】2007(28)7
【摘要】目的探讨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1g/kg和2g/kg单次静脉滴注,治疗川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6月收入住院的59例川崎病随机分为病情相似的两组,治疗1组32例用IVIG 1g/kg静脉滴注;治疗2组27例IVIG 2g/kg静脉滴注,均在发热7~10d内于12h内单次静脉滴注.结果两组病例在退热时间、耐药发生率和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因此认为IVIG 1g/kg和2g/kg,两种方案治疗川崎病疗效相近,(P>0.05).结论具体应用可在病家知情同意前提下根据经济条件选用.
【总页数】2页(P801-802)
【作者】张玉清
【作者单位】双流县第二人民医院儿科,四川,双流,6102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5.4
【相关文献】
1.两种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方案治疗川崎病的效果比较 [J], 胡珊;王永清
2.两种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方案治疗儿童川崎病的疗效评价 [J], 杨颖
3.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疗效观察 [J], 钱胜;刘波
4.两种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对比分析 [J], 刘达恩
5.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疗效观察 [J], 钱胜;刘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在治疗川崎病中的疗效观察与护理年级:大三专业:护理学生姓名:袁飞燕指导老师姓名:雷欢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在治疗川崎病中的疗效观察与护理袁飞燕摘要目的观察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川崎病(KD)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科收治的川崎病患儿56例,随机分为观察A组和B组。

实验A组(28例),在常规阿司匹林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B组(28例),采用单用阿司匹林的治疗方法。

观察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总热程、退热时间、黏膜充血、手足肿胀、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及冠状动脉病变(CAL)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

结果A组的退热时间及热程明显短于B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56例川崎病患儿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论早期大剂量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能使体温迅速降低同时也明显的降低了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

在使用丙种球蛋白的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控制输液滴速是护理的关键,其次针对疾病特点实施科学护理,才能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川崎病;阿司匹林;冠状动脉病变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1967由日本川崎富首先报道,曾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症(MCLS),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症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出诊性疾病。

其病因未明,临床发现为发热伴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球结膜及口腔黏膜充血,口唇皲裂,杨梅样舌以及恢复期指(趾)端特异性膜状脱皮,约15%~20%未经治疗的患儿发生冠状动脉损害,也是属于小儿后天性心脏病重要诱发原因。

因此,儿科临床必须加强对小儿川崎病的治疗,传统治疗多采用阿司匹林,随着丙种球蛋白的研发,两者相联合可有效治疗小儿川崎病,则迅速在临床中应用。

笔者我选取我科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56例川崎病患儿,其中28例常规阿司匹林治疗基础上加用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科川崎病患儿56例,其中男40例,女16例,年龄平均为2.4岁。

将56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A组(28例)和B组(28例)。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情、病程及治疗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1.2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发热持续5d以上,抗生素无效;四肢改变:急性期掌跖红斑,手足硬性水肿,恢复期指(趾)端膜状蜕皮;多形性红斑;眼结合膜非化脓性充血;唇充血皲裂、口腔黏膜弥漫充血、舌乳头突起、充血呈草莓舌;颈部淋巴结非脓性肿大;心脏改变:奔马律,心律失常,心电图异常;白细增高,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阳性。

不明原因的发热5天以上,并伴有上列前五项中的4项者,排除其他疾病后,即可诊断为川崎病。

1.3 治疗方法A组经确诊后立即给予大剂量IVIG静脉滴注,可用1~2g/kg 于8-12小时左右静脉缓慢输入,宜在发病早期(10天以内)应用,同时联合使用阿司匹林30~100mg/(kg.d),分3-4次口服,退热3天后可逐渐减量至5mg/(kg.d),B组除了未用IVIG外,阿司匹林的用法一样。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患儿的临床资料与数据全部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2.1 两组治疗后急性期临床症状恢复情况A组急性期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明显缩短,与B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急性期临床症状恢复时间的比较组别例数住院时间总热程黏膜充血手足肿胀淋巴结肿大退热时间A组28 10.00±3.508.92±2.062.30±1.483.23±1.202.00±0.801.34±0.79B组28 14.50±3.612.13±4.865.87±2.164.40±1.674.40±1.674.10±1.42t值 3.07 2.41 5.1 2.12 7.82 6.52 p <0.01 <0.05 <0.01 <0.05 <0.01 <0.01 2.2两组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及程度比较A组冠状动脉发生率及病变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记录分析详见表2。

表2 两组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及程度比较例(%)组别例数轻度中度重度合计A组28 1(5.9)0(0.0)0(0.0)1(5.9)B组28 4(40.0)1(10.0)0(0.0)5(50.0)x²值 4.86 7.09p <0.05 <0.053 护理3.1维持体温正常急性期患儿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病室内合适的温度、湿度,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热型及伴随症状,及时降温,饮食清淡为主。

3.2 皮肤护理保持患儿皮肤清洁;衣被应柔软、清洁,减少对皮肤的刺激;便后应清洗臀部;勤剪指甲,避免抓伤和擦伤;半脱的痂皮应用干净剪刀剪除,切忌强行撕脱,防止出血和继发感染。

3.3 黏膜护理患儿口腔、咽黏膜出现弥漫性充血,每日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

用软毛牙刷刷牙,避免食用煎炸、带刺或含骨头的食物、带壳的坚果类食品以及质硬的水果(如甘蔗)等易造成口腔黏膜机械性损伤的食物。

每日用生理盐水洗眼1-2次,也可涂眼膏,以保持眼的清洁,预防感染。

3.4 监测病情密切观察患儿的面色、精神状态、心率、心律、心音、心电图,一旦发现有心脏损害的表现,立即进行心电监护,根据心脏损害程度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5 用药护理丙种球蛋白为血液制品,容易被污染。

在准备和输注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执行。

因丙球价格较高,排气过程中避免浪费,输注前先用0.9%Nacl注射液排除输液管中的空气,输毕应用0.9%Nacl注射液滴注。

静脉输注可增加心脏前负荷,输注过快易诱发心力衰竭。

最初30分钟内应缓慢滴注,0.6~1.2ml(kg.h)。

若无不适,可增加到2.4ml(kg.h),并注意观察反应。

如连续输注,第2瓶起滴速可加至4.8ml(kg.h)。

如出现心动过速、胸闷、出汗、恶心等症状,应暂停或滴速减慢,待症状消失后再缓慢滴注,调整至患儿能耐受的速度。

输液中应经常巡视,开始滴注时,注意观察有无过敏反应(发热、皮疹等),如有首先停止滴注,静脉应用非那根、地塞米松等。

待症状缓解后缓慢输注。

最严重的反应是过敏性休克,常在10分钟内发生,故应密切观察全身情况,发生异常及时处理,本组无1例出现过敏反应。

丙球是一种免疫球蛋白溶液,蛋白浓度为5%,经过沉淀、过滤、浓缩等步骤精制而成,稳定性能好,不含任何防腐剂。

本品应储存于2-8摄氏度暗处,开启后立即使用,未用完后应废弃,若溶液混浊或结冰不能再使用,注射时不宜加任何药物。

接受丙球治疗的患儿,如需注射麻疹疫苗至少间隔11个月,其他预防接种3个月后照常进行。

过敏体质或对丙球有严重全身反应,选择性lgA缺乏症患儿禁用,因可发生严重血管收缩反应导致过敏性休克。

3.6 心理护理家长因患儿心脏受损及可能发生猝死而产生焦虑的情绪,故应及时向家长解释病情进展情况,给予心里支持,以便在进行治疗和护理时能取得家长的配合;协助患儿制定合理的休息与活动计划,减少不良刺激。

3.7 健康指导指导家长观察病情变化,定期带患儿门诊复查。

无冠状动脉病变的患儿,应在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全面检查1次;有冠状动脉损害者应密切随访。

4 讨论KD主要病变为全身血管炎,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近年来发现其可能与免疫系统异常有关。

阿司匹林主要作用机制为抗炎和抗凝,是治疗川崎病的一线药物,但单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则无法改善病变对冠状动脉的损害,因此需考虑加用其他药物来减少病变对冠状动脉的损害,丙种球蛋白的作用机制主要有:1.提供大量特异性抗体,调节免疫系统,预防细菌、病毒感染;2.可抑制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活化;3.抑制血小板生长因子受体的激活;4.减少细胞因子的生成;5.延长内皮细胞寿命。

因此,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可减少冠状动脉损害的风险,加快疾病恢复的速度,提高疾病的治愈率,所以早期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具有缩短病程、缓解症状、减轻冠状动态损害、促进已受损冠状动脉的恢复,且从本文两组治疗结果比较,B组虽可缓解临床症状尚不能完全防止发生冠状动脉扩张和动脉瘤。

而A组可迅速退热,并无1例冠状动脉受损。

所以本组资料提示:早期给予大剂量IVIG治疗川崎病,可预防冠状动脉损害,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1]胡淑华.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小儿川崎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4):619-620.[2]桂永浩.川崎病临床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中华儿科杂志,2006,44(12):881-882.[3]彭桂娥,丁淑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在治疗川崎病中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全科护理,2008,6(10):2638-2639.[4]覃丽君,王宏伟,胡秀芬等.静脉注射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临床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6,44(12):891-895.[5]王玉梅.静脉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36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0):27-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