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假字与古今异义词
文言实词(通假字 古今异义 语类活用)
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⑴张良出,要项伯。:通“邀”,邀请。 ⑵臣愿奉璧西入秦: 通“捧”,用手托。 ⑶拜书送于庭:通“廷”,接受朝拜和处理政务的地方
⑷如有司案图: 通“按”,察看。 ⑸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通“穆” ⑹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 ⑺赢粮而景从: 通 ⑻师者,所以传道“受影业”解。惑也:
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弱化、词义强化、 褒贬色彩的转换、名称说法变化以及单双音的变化。
高高考考真真题题[2[2001100湖安南徽卷卷] ] ((13))委时身既偏与方梁,通特好霸,者行之李臣往尔来。,(公陈私亮赠《遗诸, 葛一孔无明所》受)。(《周书.贺兰祥传》) 寄身当私在时人偏已赠远经送的和的地梁礼方国品,互(只通贺不友兰过好祥是,)称一使霸概者的都往人不来的接,臣受官子。方罢和了。
高考①真奚题以[2之0九10万山里东而卷南]为(?汪(琬名《词申用甫作传动》词)) 入嵩②山斜,削复东遇下故,与童东子山时夹所溪见南道流人。,(乞名其词术用,作状师语事)之。
名作状,用对待老师的礼节
四、词类活用 (二)动词的活用
动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动词有时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 语,或是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 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 ①汝安敢轻吾射? 射箭的技术 ②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活着的人,死去的人 ③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产出、收入的东西 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到这里的人 ⑤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收藏的珍宝 ⑥其人居远未来 远地
古义:表原因的虚词。今义:表示因果的关联词
6、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古义:用来,靠它来。今义:表示因果的关联词
7、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古义:更不必说 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八上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一、通假字1、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
译:脖子都因为此而僵硬了。
)2、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愉悦。
译:不也高兴吗?)3、学而不思则罔(“罔”通“惘”,迷惘,迷惑。
译:学习书本知识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
)4、诲女知之乎(“女”通“汝”,你。
译:教导你的话明白了吗?)5、是知也(“知”通“智”,明智。
译:这就是明智。
)6、一切乌有(“乌”通“无”,没有。
译:一切都没有。
)7、裁如星点(“裁”通“才”,仅仅。
译:才如点点繁星。
)8、尊君在不(“不”通“否”,译:您父亲在家吗?)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
译:每天拉着仲永拜访县里的人。
)10、帖花黄(“帖”通“贴”,贴上。
译:在额头上贴花黄。
)11、出门看火伴(“火”通“伙”。
译:出门去看望伙伴。
)12、卿今当涂掌事(“涂”通“途”。
译:你现在掌握军国大事。
)1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语气助词,吗。
译:我难道想让你当一个研究经书的博学之人吗。
)14、满坐寂然(“坐”通“座”,座位。
译:全场静悄悄的。
)15、止有剩骨(“止”通“只”,“止露尻尾,止增笑耳”中“止”相同。
译:只有剩下来的一些骨头。
)二、古今异义词1、余忆童稚时(余:古“我”,今“剩余,多余”。
译:我回忆幼小的时候。
)2、盖一癞虾蟆(盖:古“原来是”,今“盖房,盖子”等。
译:原来是一只癞蛤蟆。
)3、方出神(方:古“正”,今“地方,方块,方形”等。
译:正看得出神。
)4、怡然称快(然:古作助词“......的样子”,今“然后,天然”等。
译:令人高兴得连声叫好。
5、吾日三省吾身(三:古“多次”,今作数词。
译: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
)6、是知也(是:古作代词“这”,今作肯定判断词。
译:这就是明智。
)7、无何(无何:古“不久,一会儿”,今无此意。
)8、城市依稀而已(而已:古作语气助词“罢了”,今“不过如此”。
词类活用
3.语气助词,放在时间名词之后,可不译。
4.“者”有时放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之 类。
练习
1.淳于髡(kūn)者,齐之赘婿也。 者:语气词,用在作主语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 尾,起判断作用。 2.今者臣从东方来。 者:语气词,放在时间名词之后,可不译。 3.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
2.读“xiàn”。 (1)引见,使......见。 (2)同“现”。
练习 1.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见:看见。 2.见其二子焉。 见(xiàn):使(让)……拜见。 3.使子路反见之。 见:拜见。
(三)“之”的用法(P113)
1.代词。 (1)代人、物、事。 (2)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 2.结构助词。 (1)定语、补语的标志。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2)宾语前置的标志,译时应省去。 (3)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 用,可不译。 3.音节助词。 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 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 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古 代 汉 语 常 识
一、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 二、古今异义词
三、通假字、假借字、古今字 通: 表示通假字,是指“写错或印错的字 ” 通“作者本来要写的字”。 同:一是表示古今字,即“文中的古体字” 等同于“现代汉语中的某字”; 二是表示异体字,即同音同义不同形 的字。
(一)通假字
通假字:用音同或音近但意义不同的字来 代替应该写的正字。 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鸿门宴》) 蚤:通“早” ,早些,乘早。通假字。
见笑于大方之家:被一些博学多才的行家所嘲笑 。
2.“为”、“为……所”表被动。 如: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文言文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8、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古:他实际上今:表话题转换
9、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古:不超过今:表转折关系
10、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古:刚刚一今:表年级或日期
四、文言句式:
1.判断句:
a.刘备天下枭雄
b.我,子瑜友也
c.子瑜者,亮兄瑾也
d.田横,齐之壮士耳
e.荆州之民可以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4)连词,表修饰.则群聚而笑之
(5)表陈述语气.如是而已
归去来兮辞
【通假字】
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句意是,为什么不放心任其自然地死或生呢?)
【古今异义词】
于时风波未静(风波,指战乱。今常用来比喻乱子。句意是,这时候社会不安定。)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交,交互,都。今常用义“交通”、“交友”等。句意是,饥寒虽然很急迫,违背本心就会身心都痛苦。)
d.裹(之)以帷幕
e.权以(之)示群下
f.操当以(吾)还付乡党
4.宾语前置:
a.豫州今欲何至
b.卿欲何言
c.何以言之(介词的宾语前置)
5.状语后置:
a.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b.豫州虽败于长坂
c.裹以帷幕
6.定语后置:
a.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b.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
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荆州之民附操者
【古汉语句式】
①判断句
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句意——都是为了吃饭而违反心愿。)
②倒装句
复驾言兮焉求(感叹句宾语前置。“焉求”即“求焉”,求什么。句意是,还出去干什么!)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疑问句宾语前置,“何之”即“之何”。句意是,为什么心神不定,想到哪里去呢?)
高考文言文知识清单(古今异义+通假字+固定句式)-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北京专用)
2025年北京高考语文记背手册04(古今异义+通假字+固定句式)清单一高考文言文中常见的古今异义词1.卑鄙古义:卑,指出身低微;鄙,见识浅薄。
常用作谦辞。
今义:品质恶劣。
例.先帝不以臣卑部,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2.北面古义:面朝北(称臣)。
今义:四个主要方向之一。
例.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3.便利古义:便,就;利,吉利。
今义:使用方便,容易达到目的。
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
(《孔雀东南飞》)4.便宜古义:①有利和应该做的事。
②方便。
读biàn yí。
今义:物品价格低。
读p ián yi。
①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②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
(《林黛玉进贾府》)5.博学古义:广泛地学习。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6.不避古义:不次于,不少于。
今义:不躲开。
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
(《论贵粟疏》)7.不过古义:不超过。
今义:转折连词。
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赤壁之战》)8.不好古义:不美。
今义:坏。
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
(《西门豹治邺》)9.不行古义:不去,没有成行。
今义:不可以;不好;不中用。
王不行,示赵弱且怯。
(《廉颇蔺相如列传》)10.成立古义:长大成人。
今义:(组织、机构等)开始存在;(理论、意见等)站得住脚。
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祭十二郎文》)11.初一古义:刚刚开始。
今义: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赤壁之战》)12.春秋古义:①年龄。
②一年。
③书名。
今义:①春季、秋季。
②时代名称。
①春秋三十有三。
(《谭嗣同》)②蟪蛄不知春秋。
(《逍遥游》)③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报任安书》)13.从而古义:从,跟随;而,而且。
今义:连词。
中考语文必背的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
中考语文必背的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通假字1.案:通“按”,审察,察看,动词。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2.罢:通“疲”,疲劳,形容词。
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论积贮疏》)3.颁:通“斑”。
颁白,头发花白,形容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4.板:通“版”,字版,名词。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活板》)5.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6.被:①通“披”,穿着,动词。
闻妻言,如被冰雪。
(《促织》)②通“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屈原列传》)7.辟:通“避”,躲避,动词。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崤之战》)8.弊:通“敝”,困乏,衰败,形容词。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出师表》)9.不:通“否”,不,副词。
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10.材:通“才”,才能,名词。
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11.裁:通“才”,刚刚,副词。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促织》)12.采:通“彩”,色彩,颜色,名词。
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鸿门宴》)13.雠:通“仇”,仇敌,仇人,名词。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伶官传序》)14.绌:通“黜”,罢免官职,动词。
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屈原列传》)15.从:通“纵”,与“横”相对,名词。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过秦论》)16.当:通“挡”,遮挡,动词。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项脊轩志》)17.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动词。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18.而:通“尔”,你的,人称代词。
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19.反:通“返”,往返,动词。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20.奉:通“俸”,俸禄,薪俸,名词。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触龙说赵太后》)21.衡:①通“横”,跟“竖、直”相对,名词。
文言文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梳理(人教版高三必修)
文言文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梳理(人教版高三必修)第一册通假字《兰亭集序》(1)悟言一室之内(通“晤”)《赤壁赋》(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2)山川相缪(通“缭”,环绕)(3)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4)举匏樽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游褒禅山记》1.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名字下加的美称。
第二册《离骚》(1) 扈江离与辟芷兮(通“僻”,幽僻)(2) 来吾道夫先路(通“导”,向导)《烛之武退秦师》(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语气词,了)(2)共其乏困(通“供”,供给)(3)夫晋,何厌之有(通“餍”,满足)(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通“缺”,侵损,削减)(5)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6)失其所与,不知(通“智”,明智)《荆轲刺秦王》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2.使工以药淬火淬,通“焠”,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3.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4.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5 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6 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8故振慑同上。
9 设九宾宾,通“傧”,傧相(bīnxiànɡ) ,迎宾赞礼的人。
傧,旧读bìn。
0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
11 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12 秦王方还柱走同上13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
14秦武阳奉地图匣同上。
15 轲既取图奉之同上。
16 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同上。
17 卒起不意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18卒惶急无以击轲同上。
19 卒惶急不知所为同上。
《鸿门宴》1、.距关距,通“拒”,把守。
2、.毋内诸侯内,通“纳”,接纳,使进来。
3.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4.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背叛。
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6.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嫌怨,隔阂。
中考文言文通假字、古今异义汇总大全
中考文言文通假字、古今异义汇总大全通假字1、项为之强“强”(jiāng) 通“僵”《童趣》2、不亦说乎“说”(yuè) 通“悦”《〈论语〉十则》3、诲女知之乎“女”(rǔ) 同“汝”《〈论语〉十则》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zhì) 通“智”《〈论语〉十则》5、路转溪头忽见“见”(xiàn) 通“现”《西江月》6、一切乌有“乌”(wū) 同“无”《山市》7、裁如星点“裁”(cái) 同“才”《山市》8、尊君在不“不”(fǒu) 通“否”《陈太丘与友期》9、对镜帖花环“帖”(tiē) 通“贴”《木兰诗》10、孰为汝多知乎“知”(zhì) 通“智”《两小儿辩日》11、满坐寂然“坐”(zuò) 通“座”《口技》12、止有剩骨“止”(zhǐ) 通“只”《狼》13、便要还家“要”(yāo) 通“邀”《桃花源记》14、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yǒu) 同“又”《核舟记》15、诎右臂支船“诎”(qū) 通“屈”《核舟记》16、虞山王毅书远甫刻“甫”(fǔ) 通“父”《核舟记》17、左手倚一衡木“衡”(héng) 同“横”《核舟记》18、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jiǎn) 通“拣”《核舟记》19、荡胸生曾云“曾”(céng) 通“层”《望岳》20、略无阙处“阙”(quē) 通“缺”《三峡》21、蝉则千转不穷“转”(zhuǎn) 通“啭”《与朱元思书》22、窥谷忘反“反”(fǎn) 通“返”《与朱元思书》2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sì) 通“饲”《马说》24、才美不外见“见”(xiàn) 通“现”《马说》25、食之不能尽其材“材”(cái) 通“才”《马说》26、其真无马邪“邪”(yé) 通“耶”《马说》27、四支僵劲不能动“支”(zhī) 通“肢”《送东阳马生序》28、同舍生皆被绮绣“被”(pī) 通“披”《送东阳马生序》29、百废具兴“具”(jù) 通“俱”《岳阳楼记》30、属予作文以记之“属”(zhǔ) 通“嘱”《岳阳楼记》31、玉盘珍羞直万钱“羞”(xiū) 同“馐”《行路难》32、玉盘珍羞直万钱“直”(zhí) 同“值”《行路难》33、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適”(zhé) 通“谪”《陈涉世家》34、为天下唱“唱”(chàng) 通“倡”《陈涉世家》35、固以怪之矣“以”(yǐ) 通“已”《陈涉世家》36、将军身被坚执锐“被”(pī) 通“披”《陈涉世家》37、故不错意也“错”(cuò) 通“措”《唐睢不辱使命》38、仓鹰击于地上“仓”(chāng) 通“苍”《唐睢不辱使命》39、是以先帝简拔以“简”(jiǎn) 通“拣”《出师表》40、必能裨补阙漏“阙”(qūe) 通“缺”《出师表》41、亲戚畔之“畔”(pàn) 通“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2、曾益其所不能“曾”(cēng) 通“增”《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3、困于心,衡于虑“衡”(héng) 通“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4、入则无法家拂士“拂”(bì) 通“弼”《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5、故患有所不辟也“辟”(bì) 通“避”《鱼我所欲也》46、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biàn) 通“辨”《鱼我所欲也》47、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得”(dé) 通“德”《鱼我所欲也》48、乡为身死而不受“乡”(xiāng) 通“向”《鱼我所欲也》49、小惠未徧“徧”(biàn) 通“遍”《曹刿论战》50、始一反焉“反”(fǎn) 通“返”《愚公移山》51、汝之不惠“惠”(huì) 通“慧”《愚公移山》52、河曲智叟亡以应“亡”(wǘ) 通“无”《愚公移山》53、一厝朔东“厝”(cuò) 通“措”《愚公移山》古今异义鄙:肉食者鄙。
常见文言通假字古今异义
常见文言通假字常见文言通假字(一)1.案:通“按”,审察,察看。
动词。
例: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2.衡:通“横”,与“纵”相对。
形容词。
例:外连横而斗诸侯。
3.暴:通“曝”,晒。
动词。
例: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4.辩:通“辨”,区别。
动词。
例:此小大之辩也。
5. 辩:通“变”,变化。
动词。
例:而御六气之辩。
6.倍:通“背”,背叛,忘记。
动词。
例: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7.不:通“否”,不。
副词。
例:或师焉,或不焉。
8.雠:通“仇”,仇敌,仇人。
名词。
例: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9.从:通“纵”,合纵,联合抗秦。
动词。
例: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10.而:通“尔”,你。
人称代词。
例:某所,而母立于兹。
11.父:通“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
名词。
例: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12.见:通“现”,暴露,露出来。
动词。
例:图穷而匕首见。
13.景:通“影”,影子。
名词。
例: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14.闵:通“悯”,可忧息的事。
动词。
夙遭闵凶。
15.距:通“拒”,把守。
动词。
“例:距关,毋内诸侯。
16.没:通“殁”,死。
动词。
例:始皇既没。
17.倔:通“崛”,崛起,兴起。
动词。
例:而倔起阡陌之中。
18.旃:通“毡”,毯子。
名词。
例:啮雪与旃毛并咽之。
19.见:通“现”,显现。
动词。
例: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20. 涂:通“途”,道路。
名词。
例: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常见文言通假字(二)1.离:通“罹”,遭遇。
动词。
例:“离骚”者,犹离忧也。
2.缪:通“穆”,温和,恭敬。
例句中为姓。
例: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3.内:通“纳”,接纳。
动词。
例:距关,毋内诸侯。
4.取:通“娶”,把女子接过来成亲。
动词。
例: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5.孰:通“熟”,仔细。
形容词。
例: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6.说:通“悦”,愉快。
形容词。
例:秦王不说。
,7.庭:同通“廷”,国君听政的朝堂。
高考语文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整理
.高考语文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整理常见通假字1.双声通假通假字本字含义例句及例句出处亡无副词,没有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风放放逸,走失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左传·僖公四年》没冒冒着没死以闻。
(《触龙说赵太后》)胡何为什么胡瞻尔庭有县特兮?(《诗经·伐檀》)莫暮将近,晚莫春者,春服既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内纳接纳距关,毋内诸侯。
(《史记·鸿门宴》)2.叠韵通假通假字本字含义例句及例句出处景影像影子一样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过秦论》)详佯假装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史记·屈原列传》)还旋回环,掉转居十日,扁鹊见桓侯而还走。
(《扁鹊见蔡桓公》)识志记住汝识之乎?(《石钟山记》)见现出现,呈现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从纵合纵:联合许多弱国抵抗一个强国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过秦论》)邪耶表疑问语气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属嘱劝,请举酒属客。
(《赤壁赋》)说脱脱身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诗经·卫风·氓》)泮畔边,岸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诗经·卫风·氓》)卒猝仓促五万兵难卒合。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奉捧用两手托着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党倘倘若,偶然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
(《天论》)3.同音通假通假字本字含义例句及例句出处案按审察,察看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颁斑头发花白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暴曝暴露,显露忠义暴于朝廷。
(《五人墓碑记》)倍背背叛,违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史记·鸿门宴》)辟避躲避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不否①不②疑问语气词①或师焉,或不焉。
文言文实词--通假、古今异义
被
披
穿着,覆盖在肩背上
闻妻言,如被冰雪
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俾倪
睥睨
斜着眼看
见其客朱亥,俾倪
辟
避
躲避
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
僻
行为不正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弊
敝
困顿,失败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疲惫,衰败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策扶老以流憩
搀扶老人
怀抱
思想抱负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怀里抱着
纵情
骄傲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尽情
见机
看到细微的预兆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看机会,看形势
猖狂
狂放,不拘礼法,不含贬义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肆无忌惮
学者
求学的人
古之学者必有师
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从而
两个词,“从”是“跟从”的意思,“而”是连词
动词,描述
风流
风韵
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态度
言行举止所表现出的神态
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对某事的观点和做法
风骚
姿容俏丽
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指妇女举止轻佻放荡
偏僻
偏激,不端正
行为偏僻性乖张
远离人口集中居住的地区或远离交通要道
落后
行动落在后面
其实热了行不动,因此落后
思想不进步
尴尬
容易出麻烦
山东
崤山以东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山东省
非常
通假字古今异义语文知识
通假字《<论语>十则》: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由,诲女知之乎“女”通“汝”,你《西江月》:路转溪头忽见“见”通“现”《桃花源记》: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口技》:满坐寂然“坐”通“座”《愚公移山》:河曲知叟亡以应“亡”通“无”,意思是没有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通“返”,还,返回甚矣,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明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厝”(cuò)通“措”,放置《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那”通“哪”,怎么《三峡》:略无阙处“阙”通“缺”《闲情记趣》: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晏子故事两篇》:傧者更道“道”通“导”,引导缚者曷为者也“曷”通“何”《公输》:子墨子九距之“距”通“拒”,抵抗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圉”通“御”,防守,抵挡公输盘诎“诎”通“屈”,理屈《唐雎不辱使命》:寡人谕矣“谕”(yù)通“喻”,知晓,明白故不错意也“错”通“措”,筹划轻寡人与“与”通“欤”,表示询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荔枝图序》:华如橘“华”通“花”《峡江寺飞泉亭记》:而游者皆暴日中“暴”通“曝”,晒《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见”通“现”,出现《〈孟子〉二章》: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衡于虑“衡”通“横”,意思是梗塞,指不顺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岳阳楼记》: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具”通“俱”,全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鱼我所欲也》:故患有所不辟“辟”通“避”,躲避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感激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隆中对》: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伸张《曹刿论战》:小惠未徧“徧”通“遍”,遍及,普遍《人教版初中语文古今异义词一览4.少时,—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蒲松龄《狼》) 古:离开。
今:到某—地方称“去”(古称“往”)。
语文 通假字 古今异义
语文通假字古今异义孔子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桀:通“杰”,高大与:通“尔”,第二人称代词,你辟:通“避”,躲避芸:通“耘”,除草反:通“返”,回去二、当仁,不让于师知:通“智”,聪明,智慧道:通“导”,引导矢:通“誓”,发誓以:通“已”,停止希:通“稀”,稀疏莫:通“暮”,晚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女:通“汝”,你食:通“蚀”,日蚀,月蚀无:通“毋”,不要彫:通“凋”,衰落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通“智”,智慧错:通“措”,安排乡:通“向”,先前五、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而:通“如”,如果知:通“智”,智慧要:通“约”,贫困六、有教无类说:通“悦”,高兴罔:通“惘”,迷惑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亡:通“无”,没有弟:通“悌”,敬爱兄长第二单元孟子一、《王好战,请以战喻》1、蚤:通“早”,早晨2、由:通“犹”,如同3、卒:通“猝”,突然4、颁:通“斑”,花白5、反:通“返”,返回6、施:通“迤”,斜行三、《民为贵》1、爵:通“雀”,鸟雀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1、害:通“曷”,何日,何时2、女:通“汝”,你3、说:通“悦”,高兴4、招:通“韶”5、畜:通“慉”,喜爱五、《人和》1、畔:通“叛”,背判2、由:通“犹”,尚且,还3、亡:通“无”,没有4、刑:通“型”,楷模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1、慊:通“惬”,满意2、戒:通“诫”,告诫3、曾:通“增”,增加4、衡:通“横”,横塞5、拂:通“弼”,辅助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1、内:通“纳”,结交2、要:通“徼”,求取3、然:通“燃”,燃烧。
语文第5,6单元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与朱元思书》通假字窥谷忘反(通“返”,返回,回去)2、古今异义词一百许里(古义为“左右”,表示约数;今常指“应允”,“许多”,“或者”等。
)鸢飞戾天者(古义为“到,到达”,今常指“罪过”或“乖张”。
)经纶世务者(古义为为“筹划,治理”,今常指“政治规划”。
)3、一词多义绝天下独绝(形容词,绝妙。
)猿则百叫无(动词,停止。
)上负势竞上(动词,向上)横柯上蔽(方位名词,上边,上面)百一百许里(数词,十的十倍)猿则百叫无绝(数词,极言其多)4、词类活用风烟俱净(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净,散净)任意东西(名词用作动词,往东往西漂流)急湍甚箭(副词用作动词,快)猛浪若奔(动词用作名词,奔跑的马)互相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轩,争着向高处伸展。
邈,争着向远处伸展)《五柳先生传》1、古今异义词因以为号焉(古义为“以之为,把它作为”,两个词,今常用作一个词,认为)或置酒而招之(古义为“有时”,今常用作连词,表选择关系)造饮辄尽(古义为“往,到”,今常指“创造,制作”等)2、一词多义如亲旧知其如此(动词,像)晏如也(名词,……的样子)得家贫不能常得(动词,得到)忘怀得失(名词,得到的(东西))3、词类活用亦不详其姓字(形容词用作动词,详细地知道)亲旧知其如此(形容词用作名词,旧友,故友)《马说》1、通假字才美不外见(通“现”,显露,表现)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喂养)其真无马邪(通“耶”,吗)食不能尽其材(通“才”,才能)2、古今异义词一食或尽粟一石(古义为“有时”,今常作连词,表选择关系)执策而临之(古义为“马鞭子”,今常指“政策、决策”等)3、一词多义食一食或尽粟一石(量词,顿,餐)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喂养)能安求其能千里也(动词,能够)虽有千里之能(名词,才能,能力)策策之不以其道(动词,用鞭子打)执策而临之(名词,马鞭子)4、词类活用一食或尽粟一石(形容词用作动词,吃尽)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数量词用作动词,行千里)策之不以其道(名词帮作动词,用鞭子打)食之不能尽其材(形容词用作使动词,使……尽,竭尽)《送东阳马生序》1、通假字四支僵劲不能动(通“肢”,肢体)同舍生皆被绮绣(能“披”,披着)2、古今异义词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古义为“问”,今常指“敲”等)媵人持汤沃灌(古义为“热水”,今常指“汁水”等)略无慕艳意(古义为“欣羡”,今常指“鲜艳,艳丽”等)日再食(古义为“两次”,今常指“又,再次”等)3、一词多义患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动词,担心)无冻馁之患矣(名词,忧患)故故余虽愚(连词,所以)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副词,特意)质援疑质理(动词,询问)非天质之悲(名词,资质)至色愈恭,礼愈至(形容词,周到)至舍(动词)4、词类活用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动词用作代词,此,这)腰白玉之环(名词用作动词,腰挂)《小石潭记》1、古今异义词全石以为底(古义为“以之为,以全石作为”,今义指“认可”)潭中鱼可百许头(古义为“约,大约”,今常作能愿动词,可以)崔氏二小生(古义为“年轻人”,今常作戏曲用语)2、一词多义从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介词,由)隶而从者(动词,跟从,跟随)见下见小潭(动词,显现,呈现)明灭可见(动词,看见)可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明灭可见(副词,可以)差参差披拂(形容词,不齐)其岸势犬牙差互(动词,交错)3、词类活用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西)近岸(形容词用作动词,靠近)潭中鱼可百许头(动词用作副词,约,大约)日光下澈(形容词用作动词,照射)斗折蛇行(两个词均为名词用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像蛇爬行那样)其岸势犬牙差互(名词用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凄神寒骨(两个词均为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凄凉;使……寒冷)《岳阳楼记》1、通假字百废具兴(通“俱”,全,都)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咐,嘱托)2、古今异义词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古义为“做州郡的太守”,今常指“守卫、守护”等)越明年(古义为“到”,今义为“超过”)越明年(古义为“第二年”,今常指“今年的下一年”)则有去国怀乡(去,古义为“离开”,今常指“到,往”。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古诗文知识整理(通假字+古今异义词)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不一定)
古文
年十七,好古文(六朝以前的文章)
古道
余嘉其能行古道(古代的风尚、习俗)
苏轼《赤壁赋》
斗牛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星宿名)
白露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白茫茫的水汽)
茫然
纵一韦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旷远的样子)
飘飘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雾气升腾)
于是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在这个时候)
以上《静女》
二、古今异义(古诗词)
陶渊明《归园田居》
自然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自由自在的样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回车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掉转)
杜甫《登高》
苦恨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特别遗憾)
白居易《琵琶行》
十年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第十年)
明年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第二年)
整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整理)
以
已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停止)
以上《赤壁赋》
采
彩
须臾成五采(色彩)
圜
圆பைடு நூலகம்
多平方,少圜(圆团团的)
以上《登泰山记》
爱
薆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躲藏)
见
现
爱而不见(出现)
女
汝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你)
说
悦
说怿女美、非女之为美(愉悦)
归
馈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赠送)
匪
非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不是)
有
又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再)
暴
曝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晒)
通假字和古今异义
王老师送你常用“通假字”“古今异义”两个文言阅读锦囊,在理解文本或者做翻译题的关键时刻或许能帮你渡过难关。
一定要记在心里啊!(一)文言通假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罢:通“疲”,疲劳,形容词。
“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颁:通“斑”,头发花白,形容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暴:同“曝”,晒,动词。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暴:同“曝”,暴露,显露,动词。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桮:同“杯”,酒器,名词。
“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俾倪:同“睥睨”,斜着眼看,形容词。
“见其客朱亥,俾倪。
”不:同“否”,不,副词。
“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裁:通“才”,刚刚,副词。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采:同“彩”,彩色,颜色,名词。
“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藏:同“脏”,脏腑,名词。
“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雠:同“仇”,仇敌,仇人。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绌:通“黜”,罢免官职,动词。
“屈平既绌。
”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动词。
“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当:通“挡”,遮挡,动词。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丁宁:同“叮咛”,嘱咐,动词。
“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
”读:通“逗”,句中的停顿,名词。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度:同“渡”,渡过,越过,动词。
“一夜飞度镜湖月。
”而:通“尔”,你,人称代词。
“某所,而母立于兹。
”反:同“返”,返回,归来,动词。
“其良人出必餍酒肉而后反。
”奉:同“捧”,两手托着,动词。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盖:通“盍”,何不,兼词。
“盖亦反其本矣。
”函胡:同“含糊”,形容词。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曷:同“何”,什么,疑问代词。
“蹈死不顾,亦曷故哉?”还:同“旋”,回转,动词。
文言词语之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完整)
常见古今异义词一
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地位低,见识浅
可以便宜从事
便宜:方便,适合
弟子不必不如师
不必:不一定
从此道之吾军不过二十里 不过:不超过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不行:不能走路
分曹部署,竞以新艳相角 部署:分部安排
布衣之交
布衣:平民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猖狂:狂放,不拘礼法
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
文言实词之
——通假字
文言词语
包括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将学过的文言词语分类积累下来, 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途 径。
一、通假字
古人使用文字,有时没有用该用 的某个字,而用另一个读音和它相同 或相近的字来替代。这种现象叫通假。
通假字有“约定俗成”的规律, 不能认为凡是同音字都可以通假。
被替代的那个字叫本字,用来替 代的那个字叫借字,也就是通假字。 凡通假字都要按本字来解释,也应读本
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诡辩:骗人的话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果然:饱的样子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地方:土地方圆
东面而视
东面:脸朝东
常见古今异义词三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多谢:多多劝告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
反复:扭转并恢复 反而:返回,从而
尊大人位居方面,必严帷薄之意 方面:独当一面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
方丈:一丈见方
以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非常:意外的变故
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3、叠韵通假(韵母相同)
扁鹊望桓侯而还 (还,通“旋”)
举酒属客
(属,通“嘱”)
于嗟鸠兮,无与士耽 (于,通“吁”)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说,通“脱”)
课文中出现的通假字(150个)和古今异义词
课文中出现的通假字(150个)和古今异义词1.案:通“按”,察看例如:召有司案图。
(《廉颇蔺相如列传》)2.颁:通“斑”例如: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3.板:通“版”例如: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活板》)4.倍:通“背”,违背例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5.辟:通“避”,躲避例如: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殽之战》)6.弊:通“敝”,困乏,疲惫例如: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王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过秦论》)7.辩:通“辨”,区别例如:此大小之辩也。
(《逍遥游》)8.裁:通“才”例如: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促织》)9.采:通“彩”,色彩例如: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登泰山记》)10.飡:通“餐”例如:适莽苍者,三飡而反。
(《逍遥游》)11.唱:通“倡”,倡导例如: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三民主义(《〈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12.沈:通“沉”例如:暮霭沈沈楚天阔。
(《雨霖铃》)13.绌:通“黜”,贬黜例如: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屈原列传》)14.垂:通“陲”,边关例如: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白马篇》)15.歠:通“啜”,给水喝例如: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无不歠也。
(《勾践灭吴》)16.趣:通“促”,催促例如: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
(《西门豹治邺》)17.卒:通“猝”,突然例如:卒然边境有急。
(《论积贮疏》)18.卒:通“猝”,仓促例如:五万兵难卒合。
(《赤壁之战》)19.淬:通“焠”,金属器械烧后放入水中一浸叫焠,这里指用药浸泡。
例如:使工以药淬之。
(《荆轲刺秦王》)20.厝:通“措”,放置例如: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愚公移山》)21.错:通“措”,措施例如: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离骚》)22.道:通“导”,引导例如: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
(《货殖列传序》)23.得:通“德”,感激恩德例如: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假字与古今异义词一、通假字1.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爱”通“薆”;“见”通“现”2.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说”通“悦”;“女”通“汝”3.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归”通“馈”4.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匪”通“非”;“女”通“汝”5.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无”通“毋”6.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7.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8.肇锡余以以嘉名“锡”通“赐”9.扈江离与辟芷“辟”通“僻”10.来吾道乎先路“道”通“导”11.指九天以为正兮“正”通“证”12.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取”通“娶”13.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帘”通“奁”14.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纫”通“韧”15.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丁宁”通“叮咛”16.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奄奄”通“晻晻”17.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展”通“辗”18.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属”通“嘱”19.某所,而母立于兹“而”通“尔”20.比去,以手阖门“阖”通“合”21.称心快意,几家能能彀“彀”通“够”22.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冥”通“溟”23.其翼若垂天之云“垂”通“陲”24.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反”通“返”25.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26.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27.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而”通“能”28.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辩”通“变”29.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匪”通“非”30.瞎王刘引定火乔男女“火”通“伙”31.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见”通“现”32.求!无乃尔是过与? “与”通“欤”33、是谁之过与“与”通“欤”34.直不百步尔,是亦走也“直”通“只”3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36.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37.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38.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暴”通“曝”39.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40.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41.合从而缔交,相与为一“从”通“纵”42.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景”通“影”4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44.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45.并曾赋敛,仓库少内“曾”通“增”;“内”通“纳”46再拜便辟“辟”通“避”47.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振”通“震”48.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无”通“毋”49.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具”通“俱”50.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51.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5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具”通“俱”;“倍”通“背”53.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54.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卻”通“隙”55.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通“骖”56.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坐”通“座”57.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闵”通“悯”58.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零丁”通“伶仃”59.臣密今年四十有四“有”通“又”60不嗛,则奋击“嗛”通“慊”61椎釜鬲瓮盎盈道上“椎”通“槌”62太尉判书,辞甚巽“巽”通“逊”63备得太尉遗事,覆校无疑“覆”通“复”64虢叔死焉,佗邑唯命“佗”通“他”65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大”通“太”66姜氏欲之,焉辟害“辟”通“避”67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68.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无”通“毋”69无庸,将自及“庸”通“用”70.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帅”通“率”71.遂寘姜氏于城颍“寘”通“置”72.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阙”通“掘”73.孝子不匮,永锡尔类“锡”通“赐”74.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摩”通“磨”75.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底”通“抵”76.思垂空文以自见“见”通“现”77.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失”通“佚”78.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纪”通“记”79.则仆偿前辱之责“责”通“债”80、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通“敝”(困顿)81、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参”通“三”四、古今异义词307.便可白公姥,及时相相遣归(古义:偏义复词,婆婆。
今义:公公和婆婆。
)308.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古义:自作主张。
今义:没有拘束。
)309.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古义:可爱。
今义:值得怜悯。
)310.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古义:偏义复词,劳作。
今义:劳作和休息。
)311.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古义:偏义复词,兄长。
今义:父亲和兄长。
)312.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古义:偏义复词,母亲;兄长。
今义:父亲和母亲;弟弟和兄长。
)313.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古义:交错,连接。
今义:来往)314.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古义:亲事。
今义:男女结婚的事情。
)315.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古义:无论如何。
今义:一定。
)316.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古义:直到。
今义:另提一事。
)317.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318.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古义:遮蔽;今义:分开。
)319.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古义:处处。
今义:常常。
)320.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古义:于是写了。
今义:表原因的连词。
)321.凄凄不似向前声(古义:先前。
今义:朝着前方。
)322.老大嫁作商人妇(古义:年长。
今义:排行第一。
)323.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324.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325.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326.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327.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古义:普通人。
今义:大众。
)328.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古义:小的方面要学习。
今义:教育的初级阶段。
)329.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古义:跟从他并。
今义:表结果连词。
)330.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义:不一定。
今义:不需要。
)331.仓库少纳,便事左右(古义:身边的人。
今义:方位名词。
)332.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古义:树木的根。
今义:最重要的。
)333.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334.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335.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古义:儿女亲家。
今义:男女结婚的事。
)336.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意外事故。
今义:很。
)337.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义:黄河以北,黄河以南。
今义:河北省,河南省。
)338.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古义:成人自立。
今义:建立。
)339.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古义:报告申诉。
今义:使别人知道。
)340.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古义:谦言私爱,内心的真情。
今义:小小的。
)341.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古义:辛酸苦楚。
今义:身心劳苦。
)342.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古义:横行无忌。
今义:流氓一类的人。
)343.处贱,无以拒也(古义:无法。
今义:无从。
)344.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十分之一。
今义:数词。
)345.于是余有叹焉(古义:对于这件事。
今义:连词,表顺承。
)346.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古义:非同寻常。
今义:很。
)347.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348.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古义:大的都城;不超过。
今义:大部分;仅仅。
)349.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禀延(古义:直到。
今义:另提一事。
)350.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古义:情意;诚挚恳切。
今义:意志气概;勤劳踏实。
)351.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古义:独自生存。
今义:不和人来往。
)352.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妻子。
)353.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妻子。
)354.且勇者不必死节(古义:不一定。
今义:不需要。
)355.诗三百,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古义:抒发愤懑。
今义:努力奋斗。
)356.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古义:非同寻常。
今义: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