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书江西造口壁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弃疾
辛弃疾,原字坦夫, 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 稼轩居士,宋济南历城 (今山东济南)人。与李清 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北宋灭亡十三 年之后的金人统治地区。他从 小就受到民族意识与爱国思想 的教育,立志恢复失地,报效 祖国。
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 (1161)秋,金主完颜亮大 举南侵,北方暴发了以耿京 为首的农民起义。二十二岁 的辛弃疾也组织了两千余人 的抗金队伍,在济南南部山 区起义,不久投归耿京领导 的义军,任"掌书记"。
这首词含蓄地表达了作者 对南宋统治集团屈辱求和这一 错误政策的不满,抒写了他关 心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摸 鱼 儿
Baidu Nhomakorabea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 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
摸 鱼 儿
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
绍兴三十二年,叛徒张安国 杀死耿京投降金营。当时辛弃疾 奉命渡江与南来接洽联合抗金事 宜,归来途中闻此消息,他即率 身边仅有的五十余人,飞骑闯入 金营,活捉张安国,并收拢义军 残部万余人投归南宋。
辛弃疾南来后,正值南宋统 治集团中妥协投降势力嚣张得 势之时,他与之进行了针锋相 对的斗争。宋孝宗乾道元年 (1165),他写了《美芹十论》 六、七年之后,再写《九议》 他反复上书,议论恢复大计, 批驳悲观论点,但均未被采纳。
日惹飞絮。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 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
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建炎三年,东路金兵渡江 攻陷建康、临安,高宗被迫浮 舟海上,西路金兵则穷追隆祐 太后,南宋政权到了生死存亡 之秋。故当作者身临造口,怀 想隆祐被追至此,“因此感 兴 ”,题词于壁。
第一期(1140-1162)沦陷及起义期 第二期(1162—1181)南渡初期
第三期(1181—1203)闲居带湖、瓢泉时期
第四期(1203—1207)晚年再起, 参预北伐时期
1.主观感情的浓烈
2.内容的扩大、题材的拓宽: “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3.语言技巧的开拓
破阵子
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 辛弃疾
相反,他却被朝廷派去镇压南方 的农民起义。辛弃疾南来后,先后任 建康、滁州、江西、湖北、湖南等地 的地方官吏。在任职期间,他做了一 些对人民有益的好事;同时,还尽可 能地为北伐做些军事上的准备工作。 从四十二岁起,他先后被削职闲居达 二十年之久。晚年一度起用,出任镇 江,复被削职,终于未能实现其恢复 中原的宏愿而病死于铅山。终年六十 八岁。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 表达了诗人对北宋盛时的追念和 对它的失去感到惋惜。
上片即先写登临郁孤台时,俯
看清江之水,回想起了史事;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
青山:喻指敌人,并指投降派。
“东流去”的赣江:喻指抗敌收 复失地的决心。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闻鹧鸪:表示要像鹧鸪那样,投 奔南宋,留在南方,决不向金人 屈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