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石油危机

合集下载

70年代以来经济危机概述

70年代以来经济危机概述

70年代以来的经济危机概述一、三次石油危机1、第一次石油危机(1973-1975年)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国家纷纷要求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改变对以色列的庇护态度,决定利用石油武器教训西方大国。

10月16日,石油输出国组织决定减少石油生产并提高石油价格,甚至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石油禁运。

当时,包括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西欧和日本用的石油大部分来自中东,美国用的石油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中东。

石油提价和禁运立即使西方国家经济出现一片混乱,国际市场上的石油价格从每桶3美元涨到12美元,上涨了4倍。

石油提价加大了西方大国国际收支赤字,最终引发了1973-1975年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

石油价格暴涨引起了西方国家的经济衰退,这次石油危机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的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明显放慢。

2、第二次石油危机(1979-1980年)1978年伊朗发生推翻巴列维王朝的革命,社会和经济出现剧烈动荡。

从1978年底至1979年3月初,伊朗停止输出石油60天,使石油市场每天短缺石油500万桶,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1/10,致使油价动荡和供应紧张。

世界石油市场的原油供应的突然减少,引起了抢购原油的风潮,油价急剧上升。

而后的1980年9月,两伊战争爆发。

两国石油生产完全停止,世界石油产量完全受到影响,产量剧减,全球市场上每天都有560万桶的缺口,打破了当时全球原油市场上供求关系的脆弱。

平衡供应再度紧张,再度引起油价上扬。

在此期间,欧佩克内部发生分裂。

多数成员国主张随行就市,提高油价,沙特阿拉伯则主张冻结油价,甚至单独大幅度增加产量来压价。

结果欧佩克失去市场调控能力。

各主要出口国轮番提高官价,火上浇油。

这一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次石油危机,引发并加重了又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油价在1979年开始暴涨,从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底的41美元。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学生)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学生)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选作一题,要求逻辑思路明晰,分析透彻)案例1:利用AD-AS模型分析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具体问题:中国经济在1996年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后的AD—AS模型分析。

案例内容提示:中国经济在1996年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后的AD—AS模型分析。

从1996年开始,中国政府就已经开始谨慎地启动经济,以避免经济的过度衰退。

然而,企业经营困难和亏损面的扩大导致大批工人下岗失业,收入减少。

这种情况使无论下岗的还是仍在岗的工人都对未来收入产生不确定性预期,而社会保障、住房、教育等领域改革的推进却清楚地预示着未来支出的增加。

于是人们就合理地选择减少当前消费、储蓄更多的钱以备未来之需,消费需求也进一步萎缩。

再加上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产品出口需求的影响,总需求曲线发生变化,总供给曲线没有发生变化。

案例2:利用“总需求”原理分析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的衰退。

案例内容: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在多年迅速增长和极度繁荣之后经历了长期衰退。

由于日本经济的长期增长以及日本企业采用终身雇佣制度等因素,日本历史上的失业率是极低的,但这次失业率却从1990年的2%上升到1998年的4%。

在1990年以前的20年中,日本的工业生产翻了一番,但1998年和1990年GDP仍然一样,实际GDP停滞,有时甚至还下降。

在政府治理持续性经济衰退过程中,日本经济出现了典型的零利率、负通货的经济局面。

1995年9月,为了促进经济复苏,日本中央银行采取了把贴现率降到0.5%的超低利率政策;1999年2月,中央银行为进一步减轻企业利率负担和刺激国内消费,在维持贴现率不变的情况下,将短期利率0.25%降到0.15%;同年3月份以后,日本央行大规模发行超出市场需求的货币,促使市场利率基本降到了“零”。

同期,日本的消费物价指数自1999年第三季度开始低于上年同期水平,1999年全年物价水平与上年持平,2000年负增长0.4%,2001年负增长0.9%。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参考案例1: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中东盛产石油,却是世界上最不稳定的地区之一。

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虽然是中东乃至全世界石油储量排在前两位的国家。

依据《油气杂志》2001年的统计,沙特的石油储量占整个世界石油储量的35%,而伊拉克的石油储量则为151.11亿吨,超过了美国、独联体国家和欧洲的总和。

在20世纪的前几十年里,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一直被美孚、埃克森、壳牌等人称“七姊妹”的西方七大石油公司所垄断。

从1945年起,中东各国逐渐掌握了本国的石油资源,各国经济也依靠石油逐渐发展起来。

与此同时,中东国家也开始利用西方对石油的依赖,将石油作为意识形态武器来使用。

在20世纪70年代,爆发了再次石油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第一次石油危机发生于1973-1974年。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阿拉伯成员国当年12月宣布收回原油标价权,并将其基准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使油价猛然上涨了两倍多,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

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明显放慢。

第二次石油危机发生于1979-1980年。

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的政局发生剧烈变化,石油产量受到影响,从每天580万桶骤降到100万桶以下,打破了当时全球原油市场上供求关系的脆弱平衡。

油价在1979年开始暴涨,从每桶13美元猛增至34美元,导致了第二次石油危机的出现。

受石油价格上升影响,美国经济受到剧烈的供给冲击,造成高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并存的情况,即滞胀。

1978-1982年石油价格变动与美国通胀率和失业率的关系如表1所示。

此次危机成为70年代末西方全面经济衰退的一个主要诱因。

表1 1978-1982年石油价格变动与美国通胀率和失业率在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之后,西方国家纷纷采取行动加强产业调整,建立石油储备。

石油危机的经济影响

石油危机的经济影响

石油危机的经济影响作者:威廉·恩道尔著名经济学家、地缘政治学家1973年底,对美国的石油禁运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可以用“恐慌”二字来形容。

从整个1972年到1973年初,以埃克森公司为首的大型跨国石油公司一直在奉行造成美国国内原油短缺的政策,这一点十分奇怪。

尼克松在幕僚建议下所做的一系列不寻常决策,为这些公司开了绿灯。

因此,在1973年11月石油禁运的时候,影响可以说是剧烈的。

根据1959年美国贸易协议法的规定,白宫有责任控制美国的石油进口。

1973年1月,尼克松任命财政部长乔治·舒尔茨为总统经济事务助理,主管白宫的石油进口政策。

财政部副部长威廉·西蒙,曾是华尔街债券商,他被委以石油政策委员会主席的重任,导致10月石油禁运的关键几个月的石油进口供应政策,就是由该委员会制定的。

1973年2月,尼克松被说服建立一个特殊的“能源三人执政”体系,也就是白宫特别能源委员会,其中包括舒尔茨、白宫幕僚约翰·厄利希曼和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亨利·基辛格。

尽管在华盛顿或其他地方没有人意识到,但一切正在悄悄地按照彼尔德伯格的计划布局。

到1973年10月,美国国内原油库存已经处于令人担心的低水平线上。

欧佩克的原油禁运引发了公众购买汽油的恐慌,纷纷呼吁实行配给制度,随之产生了排长队加油的现象和经济衰退迹象。

石油危机对美国最大城市纽约的影响最为严重。

1974年12月,世界上最大的九家银行,由大卫·洛克菲勒的大通曼哈顿银行、花期银行和伦敦-纽约投资银行、拉扎德兄弟银行牵头,通知老派古板的政客——纽约市长亚伯拉罕·毕姆,要他把纽约的巨额养老基金的管理权交给这些银行成立的委员会,即市政协助公司,否则这些银行和他们的媒体伙伴将施加影响,摧毁纽约的财政。

毫不奇怪,这位强势市长屈服了,而且纽约市被迫大幅削减了公路、桥梁、医院和学校的投资,用于偿还银行债务,使得数万工人下岗。

石油危机

石油危机

战争简介
战争的起因:埃及与叙利亚分别打算收复六年前被以色列 占领的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 战争过程:战争的头一两日埃叙联盟占尽了上风,但此 后战况逆转 至第二周叙军退出戈兰高地。在西奈以军在两军之间攻 击越过了苏伊士运河。 战况逆转:埃及在西奈半岛取得巨大胜利后,战术上就 发生了极其重大的错误,他们没有乘胜追击,给了以色 列一个喘息的机会,以色列接受了大量的美国军援,并 集中兵力遏制住叙利亚的进攻,同时使用美国的卫星应 用于战争,让以色列军队打入苏伊士运河,导致埃及军 队被围,战局被逆转
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的政局发生剧烈变化,伊朗 亲美的温和派国王巴列维下台,引发第二次石油危机。此时又爆发了两伊 战争,全球石油产量受到影响,从每天580万桶骤降到100万桶以下。随着 产量的剧减,油价在1979年开始暴涨,从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的34美 元。这种状态持续了半年多,此次危机成为上世纪70年代末西方经济全面 衰退的一个主要原因。
1990年8月初伊拉克攻占科威特以后,伊拉克遭受国际经济制裁,使得 伊拉克的原油供应中断,国际油价因而急升至42美元的高点。美国、英国经 济加速陷入衰退,全球GDP增长率在1991年跌破2%。国际能源机构启动了紧 急计划,每天将250万桶的储备原油投放市场,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欧佩克 也迅速增加产量,很快稳定了世界石油价格。
影响——全面滞胀
①工业生产普遍持续大幅度下降,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 产下降8.1%,日本高达20.8%; ②大批企业破产,股票行情大跌,美、日、西德等 10国两年内资本超过百万美元的公司破产12万家以上,拥有 50亿美元资产的富兰克林银行倒闭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银 行倒闭事件,股票价格下跌总额达5000亿美元; ③失业人数巨增,创战后最高纪录,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全 失业人数1975年月平均为1448万,美国1975年5月失业率为 9.2%; ④物价上涨,国际贸易和国际收入逆差严重,危机期间物 价指数的上升英国为43.9%,日本为32.5%,发达资本主义 国家国际贸易入超达203亿美元,国际收支逆差为392亿美元。 危机过后,各国经济没有出现全面高涨,而是进入滞胀时期, 经济发展速度减慢相对停滞, 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严重,失业率居高不下

石油价格冲击与中国的宏观经济:机制丶影响与对策

石油价格冲击与中国的宏观经济:机制丶影响与对策

石油价格冲击与中国的宏观经济:机制丶影响与对策石油价格冲击与中国的宏观经济: 1机制、影响与对策摘要:本文回顾了石油价格波动对国内生产总值和物价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以此为基础建立VAR模型分析了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最后讨论了货币政策应该如何应对石油价格上涨。

主要结论包括:(1)石油价格上涨带来了广泛的相对价格变化和结构性调整意义上的产出下降和物价上升,石油价格上涨触发的过度货币政策反应也会对产出和物价的影响。

(2)从实证角度看,只有当油价变化传导至一般价格水平上涨、要素投入变化以及货币政策调整的时候,才会显著影响中国宏观经济。

(3)货币政策无法避免油价冲击带来的经济结构调整,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容忍石油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冲击,避免货币政策过度反应。

关键词:石油价格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货币政策 JEL:Q43 E23 E31一引言石油价格变化是影响宏观经济的重要因素。

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历了三次比较显著的石油价格上涨,每一次都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冲击。

随着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的开放程度日益增强,石油价格冲击对于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也逐渐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中国受到的第一轮冲击源自2002年开始的石油价格上涨,从21美元/桶一直涨到2008年中期的147美元/桶,然后迅速在2009年下调至35美元/桶,随后逐渐攀升至70美元/桶。

由此可见,无论是在长期抑或是短期,石油价格冲击都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冲击因素。

国际学术界在这个领域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国内学术界对这个领域的研究多侧重于实证,对具体问题和机制的细节认识还有许多向国外学术界学习的地方。

通过重点回顾理论界对这个问题中具体作用机制的研究,并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况,在下面的文章中将回答以下问题:如何理解石油价格冲击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机制?结合中国自身情况看,高油价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如何?中国应以何种对策应对油价变化对宏观经济的冲击?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大全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大全

宏观经济学案例国民收入核算理论案例1:部分国家的GDP比较。

案例适合国内生产总值(GDP)概念和核算方式.案例内容表1 部分国家1980-1995年间的GDP比较(单位:10亿本币)案例分析作为目前世界通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发明之一”,是对一个领土面积内的经济产出总量和国民收入水平的度量。

它被定义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里所生产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力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GDP可以通过三种方法计算得到:分别为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所有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新创造的价值,是国民经济各行业在核算期内新创造的价值和固定资产转移价值的总和,也即国民经济各行业增加值的总和。

用公式表示如下:行业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消耗;GDP=Σ各行业增加值。

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向政府支付的份额的角度,来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计算方法。

按照这种计算方法,GDP由全国各行业汇总的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生产税-生产补贴)、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利息、租金以及其他财产收入组成。

计算公式为: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利息和租金以及其他财产收入.支出法也称使用法,顾名思义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去向。

按照支出法,GDP由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以及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出口减进口后的差额)五项组成.计算公式为:GDP=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在此基础上可以得出GDP最常见的计算公式:GDP=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进口.从理论上讲,上述三种方法计算得到的GDP应该是一致的,因为它们是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同一事物进行核算。

国际石油价格波动之根源探析及对我国石油定价的启示

国际石油价格波动之根源探析及对我国石油定价的启示

国际石油价格波动之根源探析及对我国石油定价的启示一、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背景介绍二、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根源探析1.全球经济形势变化2.供需关系和产量波动3.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紧张三、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石油定价的启示1.建立稳定的油价机制2.探索多元化进口渠道3.增加国内石油产量四、案例分析1.2014年国际油价暴跌2.2020年疫情对油价的冲击3.2008年经济危机对油价的影响4.2011年利比亚战乱对油价影响5.2018年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对油价的影响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背景介绍在全球范围内,石油始终是最为重要的能源之一,也是各国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因此,国际石油市场的走势一直备受关注,除常见的需求和供应关系之外,国际石油价格还会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干扰而出现剧烈波动。

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根源探析1. 全球经济形势变化:世界各地的经济形势都会对石油市场产生冲击,如果全球经济形势不稳定,石油市场供需关系也变得不确定。

例如,经济危机的时期石油市场的需求普遍下降,供给过剩也导致了价格大幅度下跌。

而经济增长的时期则会促进石油市场的供需平衡,造成价格上涨的情况。

2. 供需关系和产量波动:国际石油市场主要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如果供应能够顺应市场需求,那么价格就会相对平稳。

而如果供给不足或超过时市场需求,那么就会出现价格波动。

此外,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紧张会造成一定的政治风险,这也会对石油市场产生影响。

3. 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紧张:石油市场本身就是全球化经济数据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全球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变化随时都会影响油价。

例如,美国和伊朗的紧张局势带来了地缘政治风险,也带来了普遍不安全感,导致了石油市场供需关系的失调,从而造成了油价的剧烈波动。

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石油定价的启示1. 建立稳定的油价机制:因为国际石油价格波动无法避免,所以建议我国在定价上制定一套稳定、透明、合理的标准,这样可以在定价的时候充分考虑国际市场的变动,可以导致更为合理和透明的定价机制。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10篇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10篇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10篇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一):失业率与宏观经济政策最近,美国失业率相对稳定,而欧洲的失业率却急剧上升并持续在30年前的水平之上。

这种差异的部分原因在于两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不同。

美国只有一个中央银行,即联邦储备系统,严格监控着美国经济。

当失业率上升影响居民对经济的信心时,XXX会放松银根,实行用心的货币政策,刺激总需求和提高产出,防止失业率进一步上升,实际上是透过提高通胀率来降低失业率的方法。

而当时的欧洲还不存在这样的机构,欧洲是个国家联盟,它的货币政策由XXX统一制定,由于思考到各国状况的复杂性,XXX的目标主要是持续物价的稳定,奉行强有力的货币政策,全力持续低利率和低通胀。

在这样的状况下,就无法利用通货膨胀政策来降低失业率。

问题:1、什么是失业问题,造成失业率高的原因有哪些?2、说明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答案要点:1、失业问题是由失业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失业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个政治问题。

失业是经济问题,因为失业意味着浪费有价值的资源,不利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失业是个政治问题,是因为它使成千上万的人失去工作,收入减少或丧失收入,使人们整天无所事事,生活在痛苦和无奈中,会引起社会动荡。

失业的原因主要有三种:①摩擦性失业,是指人们在各地区之间、各种工作职位之间变动所构成的失业;②结构性失业,是指因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构成的失业;③周期性失业,是由于经济周期的变化而产生的对劳动总体需求不足所构成的失业。

2、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相互交替的关系。

在失业率较低时,就业较为充分,经济活动比较频繁,从而工资上涨速度加快,因而引起通货膨胀加剧,通货膨胀率增加;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就业不够充分,失业的压力增加,工人增加工资的压力受到限制,从而货币工资增长放慢,甚至下降,导致价格总水平增长率下降,通货膨胀率降低。

当通货膨胀率较高时,往往失业率较大。

一般用菲利普斯曲线来表示这种变动。

风险管理案例分析--德国金属公司石油期货交易巨额亏损案(1)

风险管理案例分析--德国金属公司石油期货交易巨额亏损案(1)

德国金属公司石油期货交易巨额亏损案例分析报告摘要08年金融危机之后,国内部分企业参与石油套保发生巨亏的案例反映出我国在石油价格风险管理方面的手段不足。

在石油价格大幅波动的情况下,如何通过金融工具来规避价格风险,中国企业不仅缺少经验,在投资策略上也存在不足。

本文通过对德国金属公司石油期货交易巨额亏损案例的分析,从套期保值,衍生品交易的风险识别以及风险管理策略角度,阐述巨额亏损背后的原因以及启示。

关键词:期货;套期保值;风险识别;风险管理策略The analysis report of oil futures huge lossescase of Germany metal companyAbstract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 some domestic enterprises participate in the oil giant hedging ,which case reflects our country that lacks of experience in the oil price risk management. In the situation of oil price fluctuations, how to use the financial tools to circumvent the price risk is important to a company .Chinese companies are not only lack of experience,but also has some disadvantages in the investment strategy. This article through case of the German metal company oil futures huge losses analysis, from hedging, derivatives trading of risk identification and risk management strateg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reasons behind the huge losses and enlightenment.Keywords:Futures-edging;Risk identification ;Risk management strategy目录摘要 (2)Abstract (3)1.引言 (4)2.理论综述 (5)2.1金融衍生工具--期货简介 (5)2.1.1期货概念 (5)2.1.2期货投资原理 (5)2.1.3期货交易 (6)2.2期货套期保值的技术风险 (6)2.2.1行情误判风险 (6)2.2.2期现货价格严重背离(基差风险) (6)2.2.3保证金不足风险 (7)2.2.4过度投机风险 (7)3.案例分析 (8)3.1 案例综述 (8)3.2 案例风险识别分析 (8)3.2.1行情误判风险 (8)3.2.2基差风险 (9)3.2.3保证金不足风险 (9)3.2.4投机风险 (9)3.3 案例风险管理启示 (10)3.3.1行情误判风险管理 (10)3.3.2基差风险管理 (10)3.3.3企业内部风险控制管理 (11)3.3.4投机风险管理 (11)参考文献 (11)1.引言金融市场发展很快,尤其是金融衍生产品的产生以及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但也加大了金融市场的风险。

燃油税幕后利益博弈(案例分析)

燃油税幕后利益博弈(案例分析)

《管理经济学》案例分析姓名:朱典潞学号:120101283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一、目前决定我国油价的供求的因素有哪些?其中哪些是主要的因素?1.国内原油供求状况。

(1)供应状况我国的原油供应主要依靠国内生产和国外进口。

由于后备资源严重不足,我国石油产量又很难有大幅度增长,在石油消费需求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进口石油的比例会越来越大,到2010年预计会达到50%左右,那时石油需求在较大程度会依赖进口。

(2)需求状况我国原油需求主要还是国内消费,从消费结构看,我国原油消费主要集中在电力、石化、交通运输、轻工等行业。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汽车、航空运输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全国性电力紧张等因素,会大大增加国内原油市场的需求量。

2.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的基本因素是供求关系,供给方面的因素包括世界石油储量与产量等石油供应量、供应结构以及石油生产成本等;需求方面的因素包括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的调整、替代能源以及节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等。

其次,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和特殊商品,石油的价格又受到欧佩克和国际能源机构的干预、国际地缘政治、国际资本市场投机、相关美元汇率利率市场以及石油库存和天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由于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石油战略储备制度,使我国石油直接受到国际石油价格变化的严重冲击,而没有任何价格上的缓冲。

随着国内原油价格与国际市场逐步接轨,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对国内油价变动会产生越来越显著的影响。

3.国家石油安全战略决策由于能源供应形势严峻,加上国际经济、政治环境的风云变幻,政府从保证国家石油安全战略的高度出发,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加快国家石油储备体系建设等重大决策。

为了保证能源供应的安全,提高抵御石油危机的能力,石油安全战略蓝皮书提出以下措施:进口多种油气产品;从多国或多地区进口油气,可直接进口、合作开发在国外建立石油基地等。

建立完备的石油储备制度,立即着手建立国家和地区的石油储备体系。

宏观经济学案例集锦

宏观经济学案例集锦

宏观经济学案例集锦《宏观经济学》案例导论案例1:绿色GDP据世界银行和国内有关研究机构测算,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的经济增长有2/3是对生态环境透支的基础上实现的。

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虽然有其自然环境脆弱、气候异常的客观原因,但主要还是人为不合理的经济行为和粗放型资源开发方式导致的。

多年计算的平均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增长的GDP中至少有18%是靠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实现的。

绿色GDP 是指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素那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就是从现行统计的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从而得出真实的财富总量。

资料来源:中国发展门户网问题:1.什么是GDP?什么是绿色GDP?2.绿色GDP如何核算?3.GDP指标存在哪些缺陷?案例2:缘何中国高增长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日本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经过二十余年百分之十左右的高速增长,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强国。

而中国从一九七八年开始,也经历了二十余年的高速增长,到现在却只达到了小康初级阶段。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国家统计局某权威人士(2004)认为:首先,经济结构、运行模式、体制等方面存在问题。

如优胜劣汰机制没有建立,大量资源由低效率企业支配。

其次,企业追求自我循环,消耗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低。

再次,经济增长速度高,库存也很高。

大量产品积压在仓库里,未转化为实际财富。

中国经济发展中有以下一些偏向需要纠正:——为了追求增量财富,破坏大量存量财富。

一个典型的个案是大量拆除旧城区,创造新城区。

今年挖,明天填;明天填,后天挖。

创造百分之一的GDP,却消耗了百分之二的存量财富。

——未明确创造财富的主体是政府,还是民间。

过去过多地看重政府、国有经济,没有运用市场、民间的力量,效率较低。

例如,国有金融一统天下,未建立多元的金融体系,一抓就死,一放就乱。

——只注重财富创造,未注重财富分配。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石油危机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石油危机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石油危机
第四小组成员:卞倩
江瑞玲 李婷
叶慧君 吴如帆
2020/3/29
——— 张晶晶 黄泳芳(转系)
危机根源?
1
2020/3/29
———
危机背景
1
第一次石油危机,石 油输出国组织(OPEC) 为了打击对手从而造
两伊战争,原油产 量严重波动,油价 暴涨造成第二次石 油危机
2
成的油价暴涨。
工业生产大 幅度下降
物价上涨
2020/3/29
失业人数剧增
———
2020/3/29
———
2020/3/29
———
总需求与 总供给模型
2020/3/29
菲利普斯曲线
———
3
应对策略?
2020/3/29
———
应对策略
西方世界纷纷采取 行动
• 改变经济策略 • 加强产业调整 • 加快新油田的勘
探开发
战略性石油储备
• 《能源政策与保 护法》
• 《石油储备法》 • 《石油及石油制
品储备法》
2020/油进口国 • 加强海外合作 • 积极发展新能源
和清洁能源
2020/3/29
———
欧佩克内部发生分裂失去市场调控能力由石油危机引发了世界经济危机2020328大批企业破产股票大跌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人数剧增西方世界的经济危机滞胀物价上涨2020328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加快新油田的勘探开发能源政策与保护法石油及石油制品储备法积极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西方世界纷纷采取行动战略性石油储备我国面对挑战应对策略
欧佩克内部发生分裂, 3
失去市场调控能力,由
石油危机引发了世界经
2020/3/29

现代经济学案例:石油价格怎么了

现代经济学案例:石油价格怎么了

石油价格怎么了2000年3月1日,伊朗和委内瑞拉以及沙特阿拉伯的石油部长在英国伦敦举行会议,就目前居高不下的石油价格及是否提高原油产量的问题进行磋商。

然而这次会议结果并不让人看好,因为在上个月的29日,伊朗和委内瑞拉的石油部长就已重申,石油输出国组织在2000年第三季度前,不会考虑提高石油生产数量。

消息传出,国际原油价格再次攀升,3月1日在全球市场创下自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的最新高位,突破每桶31美元,达到31.77美元。

而汽油价格也达到一加仑99美分,接近了1990年10月份的历史最高价位。

而在1998年12月,原油价格仅维持在10美元左右。

原油严重依赖进口的美国首当其冲遭受了重创,1999年冬天和2000年春天的暖气用油价格已经翻了一倍。

国会议员对政府在油价方面迟钝的反应大表不满。

他们要求克林顿政府动用紧急储油平抑油价,并考虑对不愿提高产油量的石油输出国暂停军事援助。

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吉尔曼说,他希望能通过一项法案,对欧佩克和其他不愿降低油价的国家停止武器销售和援助。

面对国会的施压,回刚从中东和南美等产油国结束一星期访问的美国能源部部长理查逊1日向众议院作了报告。

他向国际关系委员会报告说,国际原油供需失衡的情况已严重威胁到世界经济,这是包括美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难以接受的。

不过他警告,大量供应储备用油,对国家发展前景不利。

夏季的燃油高峰即将到来,美国原油期货市场油价看涨,习惯了大手大脚的美国人是不会随手关掉家里、车内的冷气的,所以原油的供应绝对不能降低。

但是从美国国内两大炼油厂传来的却是不好的消息。

位于印地安那州的一家油厂发生了火灾,这个厂每天的产量是42万桶,而位于加勒比海地区日产量达54万桶的霍文萨厂则由于一套设备出了故障而产量大跌。

2000年3月7日,美国燃油协会公布的数据表明,美国现在的原油产量是每年为3.9亿桶,这比一年前降低了3400万桶。

目前主要的几个石油生产国对来自美国在内的石油消费大户的压力已感到吃紧。

巨灾情境下石油价格冲击的宏观经济动态效应研究——基于DSGE模型的数值分析

巨灾情境下石油价格冲击的宏观经济动态效应研究——基于DSGE模型的数值分析

巨灾情境下石油价格冲击的宏观经济动态效应研究——基于DSGE模型的数值分析晁江锋【摘要】本文构建一个包含石油价格因素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通过将石油消费分别引入家庭部门与厂商部门,研究石油价格、消费偏好及生产技术等外生变量对我国宏观经济及石油类消费品的动态影响.研究表明:(1)石油价格下降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负效应;巨灾情境下的石油价格暴跌,其对宏观经济的负面作用极大.(2)石油价格下降能够在短期内提升家庭与厂商的石油消费量,对家庭非石油消费的影响相对较小,中长期内对三者的影响均不显著;石油价格暴跌对石油消费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对家庭非石油消费表现为负效应.(3)生产技术改善对经济增长具有正效应,同时提升家庭与厂商的总消费水平;巨灾情境下生产技术的大幅下降导致宏观经济的下滑速率较石油价格暴跌相对平缓,且使得石油总消费量也出现相对匀速的下降.(4)短期内石油消费受到石油价格的影响较大,而中长期内生产技术决定了石油消费的总体规模.【期刊名称】《金融发展研究》【年(卷),期】2017(000)007【总页数】8页(P19-26)【关键词】巨灾情境;石油价格;宏观经济;石油消费;DSGE模型【作者】晁江锋【作者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021世纪以来,我国石油进口规模逐年攀升,2013年,我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石油进口国,截至2015年,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已接近60%,石油消耗量达到5.19亿吨,而国内原油产量仅为2.11亿吨。

具体来讲,我国石油消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石油工业消费,主要作为石油燃料、石油溶剂、化工原料、石油沥青以及润滑剂等;二是石油家庭消费,主要用于汽车消费。

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16年末,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1.94亿辆。

并且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汽车需求在未来数年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家庭石油消费在石油需求中的比重将不断上升。

经济学案例分析

经济学案例分析

经济学案例分析题(仅供参考)事例一:燃油税幕后的利益博弈:中国迫近10 元 1 升油价时代一、目前决定我国油价的供求因素有哪些?此中哪些是主要因素?答:(一)影响我国油价的需求因素1、花费者的收入水平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里,中国经济向来保持着高速增添,与此同时,人们的收入水平也有了显着提高。

依据凯恩斯的花费理论,当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时,花费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整体提高,使得愈来愈多的家庭能够负担起汽车这种耐用花费品,汽车需求的销量的增添,引致了花费者燃油需求的增添。

2、花费者的偏好花费者对出行交通工具的选择有着明确的偏好,对于我国多半花费者而言,私人车给他们的带来的功效水平远大于公共交通工具,在居民估算拘束的同意的范围内,他们有很大的可能会选择购置私人车,这切合花费者追求功效最大化的理性决策。

在其余条件不变的状况下,花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越大,其花费需求也就越大。

在私人车市场热火朝天的今日,花费者对燃油的需求也大大增添了。

3、有关商品(汽车等)的价钱汽车与燃油是一组的互补品,为当汽车价钱降落时,花费者对燃油的需求会上升。

最近几年来,因为技术进步,规模效应等原由,汽车厂商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与此同时,生产成本大幅降落。

加之,车企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上述各种因素致使了汽车市场整体价钱的降落,因为汽车价钱降落抵花费者产生了正向的代替效应和收入效应,从而使花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增添,引致了花费者对燃油需求的增添。

4、花费者的价钱预期在此题的事例中,国际市场石油价钱连续上升,国内成品油价钱不停爬升。

花费者面对连续上升的油价,形成了一种价钱预期:国内的油价在将来可能仍会上升。

在这样的价钱预期作用下,花费者会做出增添当期燃油花费的决策,从而使自己功效最大化。

花费者对原油将来的价钱预期会增大燃油的需求。

主要因素:短期来看,影响本次油价的需求方面的主要因素是花费者的价钱预期,油价连续的上升,致使花费者形成了价钱预期,这种预期在一段时间内获取市场考证后会使花费者增强该种预期,从而在短期内形成较强的需求冲击。

宏观案例分析8、9、10

宏观案例分析8、9、10

宏观案例分析8、9、10案例8:石油与经济【案例资料】石油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具有“工业血液”之称。

石油的价格将会影响很多产品的生产成本,历史上多次经济波动都与石油价格的变动有关。

第一次重要的经济波动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立,并且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由于组织中的成员国几乎垄断了整个世界的石油供给。

从1973到195年,石油价格几乎翻了一番。

世界石油进口国大都经历了通货膨胀和衰退。

美国的通货膨胀率(用CPI衡量)几十年来第一次超过了10%,失业率也从1973年的4.9%上升到1975年的8.5%。

美联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才让通货膨胀得以平息。

20世纪70年代末期,OPEC组织再一次限制石油的供给以提高石油价格。

从1978年到1981年,石油价格翻了一番还要多,结果又造成多个石油进口国的经济滞胀。

美国面年的通货膨胀率又上升到10%以上。

由于美联储不愿意抵消这种通货膨胀的大幅度上升,经济又进入了衰退。

失业率从1978年的6%左右上升到10%左右。

1986年OPEC成员之间发生了争执,成员国违背限制石油生产的协议。

世界原油供给增加,价格几乎下降了一半。

美国企业的成本大幅度下降,美国经济出现增长,失业减少,且通货膨胀率达到了多年来的最低水平。

然而,今年来世界石油市场价格的波动并没有给经济带来巨大冲击。

部分原因是,节油的努力和技术变革降低了经济对石油的依赖程度。

生产1单位实际GDP所需的石油量比上个世纪70年代降低了40%左右,是由价格的变动对经济的影响程度比过去要小。

但是,很多经济学家提醒不能过早地认为石油价格将不再冲击经济波动。

如果石油价格足够高,宏观经济的结果很可能类似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情形。

2008以来,石油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仍给多国通货膨胀带来巨大压力。

其上涨的原因部分是由于迅速增长的中国的需求增加。

资料来源: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部分)(第五版)【案例问题】:1、请用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解释20世纪70年代石油进口国经济出现的滞胀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石油危机
小组成员:骆俞静 覃楚宜 王紫璇 王小丽
危机根源
1
危机背景
1 第一次石油危机,
石油输出国组织 (OPEC)为了打击 对手从而造成的 油价暴涨。
3
欧佩克内部发生分 裂,失去市场调控 能力,由石油危机 引发了世界经济危 机
两伊战争,原油 产量严重波动, 油价暴涨造成第 二次石油危机
探开发
战略性石油储备
• 《能源政策与保 护法》
• 《石油储备法》 • 《石油及石油制
品储备法》
我国面对挑战
• 成为石油进口国 • 加强海外合作 • 积极发展新 动
石油价格变化 的分析
(供给需求模 型)
第二次均衡
2
危机影响
工业生产大 幅度下降
大批企业破产, 股票大跌
西方世界 的经济危 机—滞胀
物价上涨
失业人数剧增
总需求与 总供给模型
菲利普斯曲线
3
应对策略
应对策略
西方世界纷纷采取 行动
• 改变经济策略 • 加强产业调整 • 加快新油田的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