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建构区教案《 建高楼》22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造高楼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造高楼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图形和物体》,详细内容为“造高楼”。
通过该章节的学习,使幼儿了解和掌握简单的立体图形及空间概念,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并掌握高楼这一立体图形的特征,能够识别和描述高楼。
2. 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能够将平面图形组合成立体图形。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高楼立体图形的组合与拆解。
教学重点:高楼立体图形的特征及识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高楼模型、平面图形卡片、剪刀、胶棒。
学具:每组一套平面图形卡片、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高楼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是什么形状的呢?”让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认识。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平面图形卡片,讲解如何将平面图形组合成立体高楼。
同时,引导幼儿观察高楼的特征,如高度、层数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套平面图形卡片,让幼儿动手操作,将平面图形组合成立体高楼。
4. 小组讨论与分享(5分钟)让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组合高楼的过程和心得。
同时,引导幼儿互相评价,发现他人的优点和不足。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造高楼2. 板书内容:(1)高楼立体图形的特征(2)平面图形组合成立体高楼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家里的废旧物品(如纸箱、饮料瓶等)造一座高楼,并拍照至班级群。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高楼立体图形的特征,提高了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作业完成情况,并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运用其他立体图形(如圆柱、圆锥等)来造高楼,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造高楼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造高楼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图形》,详细内容为“造高楼”。
通过学习,使幼儿认识并了解不同形状的积木,学会用积木搭建简单的高楼,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不同形状的积木,能够分辨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基本形状。
2. 学会使用积木搭建简单的高楼,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幼儿在搭建过程中体验到团队协作的乐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用积木搭建稳定的高楼,需要注意平衡和稳定性。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形状的积木,学会用积木搭建高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形状的积木、教鞭、挂图。
学具:每组一套积木,包括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形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幼儿园附近的高楼,引导幼儿关注高楼的形状和结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认识积木(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形状的积木,让幼儿认识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
3. 搭建示范(10分钟)教师用积木搭建一个简单的高楼,讲解搭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平衡、稳定性等。
4. 幼儿动手操作(10分钟)幼儿分为小组,每组使用一套积木,按照教师的要求搭建高楼。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搭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例题讲解(5分钟)6.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给出一个搭建要求,如“用正方体和长方体搭建一个五层的高楼”,让幼儿按照要求进行搭建。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挂图,展示不同形状的积木。
2. 在黑板另一侧,用粉笔写下搭建要求,如“用正方体和长方体搭建一个五层的高楼”。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积木搭建一个自己喜欢的高楼,并画出它的形状。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搭建示范、幼儿动手操作等环节,使幼儿掌握了不同形状的积木,并能够搭建简单的高楼。
2024年中班数学教案造高楼

2024年中班数学教案造高楼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理解数字1-5的意义。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手眼协调能力。
3.培养幼儿合作意识,体验共同完成任务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1.认识数字1-5。
2.学习用积木搭建高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数字1-5,并能用积木搭建高楼。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在搭建高楼的过程中,运用数字1-5进行排序。
四、教学准备1.教具:积木、数字卡片(1-5)、高楼模型。
2.学具:每组一套积木、数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积木,引起幼儿兴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今天我们要用这些积木来造高楼,你们准备好了吗?”2.认识数字1-5教师展示数字卡片1-5,引导幼儿认识并说出每个数字的名字。
教师与幼儿互动,用手势表示数字1-5,让幼儿模仿。
3.搭建高楼教师出示高楼模型,讲解搭建高楼的方法:“我们要确定高楼的高度,然后选择合适的积木,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搭建。
”教师与幼儿一起搭建一座高楼,边搭建边说出每个数字的名字,如:“我们先用1块积木,这是1层;再用2块积木,这是2层;以此类推,直到搭建到5层。
”4.游戏活动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一套积木和数字卡片。
教师发出指令:“请用1块积木搭建1层,看哪组最先完成。
”按照这个方法,依次进行2层、3层、4层、5层的搭建。
教师邀请每组幼儿展示他们搭建的高楼,并说出每个数字的名字。
6.拓展活动教师出示更多数字卡片,引导幼儿进行拓展活动,如:“请用数字1-10搭建一座高楼,看哪组搭建得最高。
”六、课后作业1.请家长协助,让幼儿在家中用数字1-5搭建高楼,并拍照分享到班级群。
2.家长可以引导幼儿用数字1-10进行拓展活动,提高幼儿的数学兴趣。
七、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搭建高楼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操作中掌握了数字1-5的意义,达到了教学目标。
2.在游戏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很高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建高楼》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建高楼》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数学》,具体内容为“建高楼”。
通过该活动,引导幼儿观察、探索、操作,认识高楼的结构,理解楼层概念,学会用简单的数学语言描述楼层,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高楼的外形特征,认识楼层,学会用数字描述楼层。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操作、表达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楼层概念,用数字描述楼层。
2. 教学重点:观察高楼的结构,操作搭建高楼,表达楼层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高楼图片、数字卡片、积木、楼层模型。
2. 学具:每组一套积木、楼层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展示高楼图片,引导幼儿观察高楼的外形特征。
(2)讨论:高楼有几层?每层有什么特点?2. 例题讲解(10分钟)(1)用楼层模型演示,讲解楼层的概念。
(2)引导幼儿用数字描述楼层。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积木,让幼儿分组搭建高楼。
(2)每组选一名代表,描述自己组搭建的高楼有几层。
(1)邀请各组代表分享搭建高楼的过程和感受。
(2)教师点评,强调楼层概念和数字描述。
六、板书设计1. 主题:建高楼2. 内容:(1)高楼图片(2)楼层模型(3)数字卡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你心目中的高楼,并用数字标出楼层。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搭建高楼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楼层概念的理解程度,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2. 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高楼,了解不同建筑的特点。
(2)开展家庭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数学学习,共同探索楼层奥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幼儿园中班数学精品教案《建高楼》

幼儿园中班数学精品教案《建高楼》一、教学内容《建高楼》是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比较高与矮”的第二节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高与矮的概念,学会通过直观比较判断物体的高低,以及运用比较结果进行排序。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高与矮的概念,并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判断物体的高低。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逻辑思维。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让他们在小组活动中体验到合作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比较高与矮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能够运用比较高与矮的知识进行排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高楼模型、积木、卡片等。
2. 学具:每组一套相同的高楼模型、积木、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高楼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高楼的特点,激发他们对高与矮的兴趣。
2. 讲解概念(10分钟)教师通过比较高楼模型,让幼儿理解高与矮的概念,并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和比较来判断物体的高低。
3.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出示积木,以实际操作的形式展示如何比较高与矮,并引导幼儿运用比较结果进行排序。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练习,每组用积木和卡片进行比较高与矮的活动。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幼儿的疑问。
5. 小组活动(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组,每组合作搭建高楼,要求按照从矮到高的顺序排列。
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建高楼》2. 板书内容:高与矮的概念比较高与矮的方法搭建高楼排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积木和卡片比较高与矮,并将结果画在纸上。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次教学活动,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是否有效,以便于改进和提高。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比较高与矮,并记录下来,与家长分享。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活动,共同提高幼儿的比较能力。
2024年中班数学教案造高楼

2024年中班数学教案造高楼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数学探究》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内容主要围绕“造高楼”这一主题,引导学生了解楼层与高度的关系,掌握简单的立体图形识别和空间想象力。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楼层,理解数字与层数的对应关系;运用积木等教具进行高楼搭建,培养空间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楼层与高度的关系,掌握数字与层数的对应关系。
2. 学生能够识别简单的立体图形,并运用到高楼搭建中,培养空间想象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高楼搭建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楼层与高度的关系,运用立体图形搭建高楼。
教学重点:数字与层数的对应关系,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积木、教学挂图、数字卡片。
学具:每组一套积木,每组一张数字卡片,每组一张教学挂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校园周边的高楼,引导学生观察楼层与高度的关系,激发学生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教学挂图,展示楼层与数字的对应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楼层与高度的关系。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数字卡片,用积木搭建相应层数的高楼,巩固数字与层数的对应关系。
4. 小组合作(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根据教师给出的层数要求,合作完成高楼搭建任务。
教师组织学生分享搭建高楼的过程,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数字与层数的对应关系表格。
2. 立体图形示意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积木搭建一个五层高楼,并画出高楼的外观图。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对楼层与高度关系的理解程度,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高楼,了解不同建筑的特点,培养对建筑艺术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学生对楼层与高度关系的观察。
2. 例题讲解中数字与层数对应关系的阐述。
3. 小组合作中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培养。
中班教案建构游戏高楼

精品文档中班教案建构游戏高楼活动目的:1、能积极参与建构游戏,对建构材料感兴趣。
2、掌握多种材料的基本操作方法,创造各式各样的房子、滑滑梯等。
3、初步学会合理的布局,大胆设计搭建。
4、继续培养幼儿之间的合作互动。
活动准备:1、宝石积塑、花片、房子积塑等各种积塑。
2、可乐瓶、塑料管、皱纹纸、白乳胶、剪刀、橡皮泥、各种形状的盒子、泡沫等。
第一次指导:指导要点:1、组织幼儿说说他们最喜欢幼儿园的的那些地方,2、幼儿分组选择建构材料,设计各种不同类型、大小、高矮的房屋。
3、鼓励幼儿用多种材料去搭建房屋,反映出房屋的基本结构。
4、教师观察幼儿游戏情况,根据幼儿能力差异及游戏的需要给予指导。
5、师生共同欣赏建构的成果,请幼儿说说自己设计的作品或你喜欢的作品。
1 / 12精品文档第二次指导:指导要点:1、师生讨论:上次活动幼儿园的整体布局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
2、鼓励幼儿大胆设计不同的滑滑梯,让幼儿尽量选用不同材料进行搭建和拼插、拼摆。
3、幼儿分组进行建构,教师鼓励能力较差的幼儿运用对称、连接等方法搭建物体,让能力强的幼儿选用多种材料搭建滑梯。
4、组织幼儿欣赏“美丽的幼儿园”。
第三次指导:指导要点:1、引导幼儿讨论上次活动在建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2、幼儿分组进行构造,教师指导幼儿学习以游乐场为主题进行构造,丰富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场地。
涉及攀岩墙,跳跳床、滑梯等等。
3、建成后,组织幼儿欣赏、评价。
《马路上的汽车》活动目的:1、引导幼儿能够运用不同的材料建构出汽车的基本特征.,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及提高幼儿的建构能力技巧。
2 / 12精品文档2、培养幼儿爱护建构材料和建构成果的意识,培养其合作意识,学会与同伴共同使用游戏材料。
3、在小组、集体构造活动中,初步学会协商分工合作。
4、游戏结束后,能分类整理收拾结构材料。
活动准备:知识准备:掌握汽车、特殊汽车的外形、基本特征物质准备:各种建构材料、幼儿收集的各种汽车第一次活动指导:指导要点:一、出示各种各样车辆和幼儿共同讨论汽车的基本构造.1、引导幼儿说说可用什么材料建构,该如何建构,2、教师讲解示范,引导幼儿搭建汽车的基本造型。
科学活动:建高楼-幼儿园科学教案

科学活动:建高楼幼儿园科学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孩子们的学习应该是以游戏为主,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取知识。
本次科学活动“建高楼”,旨在让幼儿通过搭建积木的活动,了解物体堆叠的原理,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一、设计意图在设计这次活动时,我以“搭积木”为载体,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科学的乐趣。
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探索的过程,帮助幼儿理解物体堆叠的原理,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同时,活动还能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物体堆叠的原理,知道高楼是如何搭建的。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物体堆叠的原理,能够独立完成高楼的搭建。
难点: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让他们能够创造出独特的建筑样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积木、搭建说明书、安全剪刀、胶带等。
学具:每个幼儿一份积木套装、一份搭建说明书。
五、活动过程1. 引入:以“搭积木”游戏引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向幼儿讲解物体堆叠的原理,让他们了解高楼是如何搭建的。
3. 实践:幼儿根据搭建说明书,独立完成高楼的搭建。
4. 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搭建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六、活动重难点1. 重点:让幼儿掌握物体堆叠的原理,能够独立完成高楼的搭建。
2. 难点: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让他们能够创造出独特的建筑样式。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认真反思了本次活动的开展情况。
在活动中,大多数幼儿都能掌握物体堆叠的原理,独立完成高楼的搭建。
但也有部分幼儿在空间想象力方面表现得较为欠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1. 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搭建活动,共同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环境中布置“建筑工地”,让幼儿在自由玩耍中锻炼搭建技能。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建高楼》

2024年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建高楼》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数学》,详细内容为“建高楼”。
通过让幼儿动手操作,探索和理解数量、高矮、顺序等基本数学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数量多少、高矮差异以及顺序关系。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3. 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数量、高矮、顺序等数学概念。
2. 教学重点:动手操作,探索和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高楼模型、积木、卡片、尺子。
2. 学具:每组一套积木、卡片、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观察教室周围的高楼,引导他们关注高楼的数量、高矮、顺序等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高楼模型,讲解数量、高矮、顺序等概念。
通过积木演示,让幼儿理解数量多少、高矮差异和顺序关系。
3. 随堂练习(10分钟)将幼儿分组,每组发放积木、卡片和尺子。
让幼儿动手操作,用积木搭建高楼,并记录数量、高矮、顺序等信息。
4. 讨论与分享(10分钟)每组展示搭建的高楼,分享操作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数学概念。
提问幼儿如何在生活中运用这些数学概念。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建高楼》2. 板书内容:数量:多少高矮:高、矮顺序:前后、左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与家长一起观察家里的高楼,记录数量、高矮、顺序等信息。
家长协助幼儿完成记录表。
2. 答案:数量:如实记录家里高楼的层数。
高矮:如实记录高楼的高度。
顺序:如实记录高楼的排列顺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程度。
分析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在生活中引导幼儿关注数学概念。
环境创设:在教室环境中布置与数学相关的区角,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数学知识。
幼儿园中班数学优质教案《建高楼》

幼儿园中班数学优质教案《建高楼》一、教学内容《建高楼》为本教案的核心内容,选自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比较和排序》。
详细内容包括:学习比较高矮,理解高矮概念;通过建高楼游戏,培养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高矮的概念,并能够进行比较。
2. 能够通过建高楼游戏,提高空间感知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比较高矮,理解高矮概念。
难点:空间感知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高楼模型,不同高度的积木。
2. 学具:每组一套高度不同的积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高楼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高楼的特点,如高矮、层数等。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演示如何用积木比较高矮。
(2)邀请幼儿上前尝试,并说出比较结果。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练习,每组用学具比较高矮,并记录结果。
4. 游戏环节(10分钟)(1)分组进行建高楼游戏,要求高楼越建越高。
(2)比赛哪个组的高楼最高,培养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建高楼》2. 板书内容:(1)高矮概念(2)比较高矮方法(3)建高楼游戏规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和家人一起用积木比较高矮,并记录结果。
2.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高楼,比较高矮。
(2)开展家庭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提高家庭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步骤;4. 游戏环节的组织;5.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确定为比较高矮,理解高矮概念,这是因为这是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也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难点确定为空间感知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为这是幼儿在数学学习中较为困难的部分,需要通过实践和游戏逐步培养。
建高楼幼儿园教案

建高楼幼儿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教育教材《快乐成长》第三册第九章“我们的城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高楼大厦的外形、结构和功能,了解高楼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以及高楼建设的基本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高楼大厦的外形、结构和功能,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认知能力。
2. 培养幼儿对城市建设的兴趣,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高楼大厦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了解高楼大厦的基本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高楼图片、模型、视频资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高楼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高楼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兴趣。
2. 讲解:介绍高楼大厦的结构、功能以及建设过程,帮助幼儿了解高楼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3. 实践操作:(1)分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高楼大厦的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2)手工制作:指导幼儿用彩泥、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高楼模型,锻炼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3)展示作品: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提高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简单的高楼数学题,让幼儿巩固对高楼的认识。
5. 随堂练习:让幼儿完成与高楼相关的练习题,检验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建高楼》2. 内容:(1)高楼大厦的外形、结构(2)高楼大厦的功能(3)高楼建设过程(4)高楼数学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附近的高楼大厦,并记录下它们的特点和功能。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和练习,让幼儿对高楼大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高楼大厦,让他们亲身体验高楼的建设过程,进一步提高他们对城市建设的兴趣。
同时,引导幼儿关注环境保护,让他们认识到高楼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024年中班数学教案造高楼精选

2024年中班数学教案造高楼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图形和空间》第三节“造高楼”。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楼层和楼梯,理解层数概念;通过积木搭建活动,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楼层和楼梯,理解层数的概念,并能够用积木搭建出不同层数的高楼。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勇于挑战、乐于合作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层数概念,学会用积木搭建不同层数的高楼。
难点:空间想象力的培养,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积木、高楼模型、图片等。
学具:每组一套积木,每组一张画有高楼层数的图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高楼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大家知道这座高楼有多少层吗?”2. 讲解搭建方法(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示范,讲解如何用积木搭建高楼,并强调层数概念。
3. 例题讲解(5分钟)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根据图纸用积木搭建高楼,要求每组高楼层数不少于5层。
5. 小组展示与评价(10分钟)各小组展示搭建的高楼,教师和其他学生评价并给出建议。
六、板书设计1. 层数概念2. 搭建方法3. 高楼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积木搭建一个不少于7层的高楼。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在搭建高楼的过程中理解层数概念,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在搭建过程中的表现,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学生尝试搭建其他形状的建筑物,如桥梁、城堡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清晰度和深度4. 小组合作搭建活动的组织与评价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拓展性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施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重点:层数概念的建立和积木搭建技能的掌握是本节课的核心。
中班盖高楼教案

中班盖高楼教案中班盖高楼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盖高楼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盖高楼教案篇1目标:1、用自己的方法搭建高楼,尝试用目测、比较等方法比出高矮。
2、积极参与,体验造高楼的乐趣。
准备:软垫、纸砖、遮挡物、3只高矮不等的小猴、测量长度用的圆筒、橡皮筋、小铃、工地数字号码牌流程:一、小猴比高矮(理解物体要在同一水平面上才能比高矮。
)1、第一次比较:遮挡物下比高矮导语:有几只调皮的猴子要来比高矮了,看一看,有几只小猴子?它们谁最高?2、第二次比较:无遮挡物下比高矮过渡:真得是这样吗?我们再来看一看。
(拿去遮挡物)提问:现在谁长得最高?C:穿红衣服/蓝衣服的猴子最高。
T:有的猴子站在砖头上,有的没有站在砖头上,这样不能比。
到底谁最高?谁有好办法来比一比?谁能从高到矮帮它们排一排位置?小结:原来比高矮要站在同样高的平地上面比,否则比出来的结果就会不准确。
二、高楼比高矮1、第一次搭建(尝试搭建高楼,知道可以用目测、比较等方法来比高矮,体验造高楼的乐趣。
)过渡:3只小猴谢谢你们帮它们排好了队。
现在3只小猴要来看你们造又高又稳的楼房了。
它们的楼房要造在工地上。
你们看看这里有几块工地?C:10块。
/我看到最后一个数字就知道了。
T:有的小朋友用数数的方法知道了一共有10块,有的小朋友一眼就看出它们是按照顺序排列的。
要求:每人选1块工地,用8块砖头在工地上造又高又稳的楼房。
先把砖头搬到工地旁放整齐。
听到小铃第一次响的时候开始造楼;第二次响的时候回到座位。
重点观察与指导:1、幼儿搬运的砖头数是否准确。
2、幼儿是否先把砖头整齐地放在工地旁。
提问1:几号工地上的楼房最高?剩下的楼房,谁最高?T:你是用数一数/比较的方法。
放在一起也看不清楚的时候,我们可以请工具来帮忙。
幼儿园中班建构教案搭高楼

幼儿园中班建构教案搭高楼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将能够:1.培养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2.学习使用简单的木块搭建高楼的方法;3.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力;4.加强对形状和空间的认知。
二、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木块,小人玩具,纸卡片;2.场地:教室或室外空地。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步:引入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高楼,并简单介绍高楼的功能和建筑材料;2.引导幼儿思考如何用木块搭建自己的高楼。
第二步:搭建高楼的规则1.教师展示简单的搭建方法,比如如何稳固地叠放木块;2.引导幼儿探索并讨论如何搭建更高的高楼;3.教师与幼儿一起制定搭建高楼的规则,例如只能使用特定数量的木块,禁止借助其他物体等。
第三步:小组合作搭建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2-3名幼儿组成;2.告诉幼儿他们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合作搭建一个高楼;3.教师提供适量木块和纸卡片作为高楼的增强构件,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搭建方法。
第四步:展示和分享1.在规定时间结束后,每个小组展示他们搭建的高楼;2.教师鼓励幼儿分享他们在搭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3.教师引导幼儿从他人的作品中发现亮点和优点,并鼓励他们相互学习和交流。
第五步:活动总结1.教师帮助幼儿总结本次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2.鼓励幼儿思考高楼建筑的重要性,并促进他们理解团队合作的价值;3.教师表扬幼儿的努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继续探索和尝试。
四、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在搭建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合作意识;2.观察幼儿对搭建规则的遵守程度;3.观察幼儿在展示和分享环节中的表现,包括语言表达和自信程度。
五、教学延伸1.在班级中设立一个搭建高楼的角落,供幼儿自由玩耍和探索;2.鼓励幼儿使用其他材料和工具进行创作,并展示给同伴。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通过搭建高楼的方式,引发幼儿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活动中,我注意到幼儿在小组合作中表现出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同时也发现有些幼儿对搭建规则的遵守存在困难。
中班科学教案建高楼

中班科学教案建高楼【引言】在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趣的活动,引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本文将以中班幼儿为例,探讨如何利用科学教案,通过建高楼的活动来促进幼儿的综合能力和科学思维的发展。
【第一部分:引发问题】1. 教师可以先向幼儿们提出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建一座高高的楼?”引发幼儿们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2. 传授和复习相关的知识,例如地基的作用、楼房结构的基本构件以及天平的使用方法等。
【第二部分:实践探索】1. 分组展开探索活动:将幼儿分为小组,给每个小组提供一些积木、纸板等材料,并提醒幼儿要合理利用资源。
2. 让幼儿尝试自己设计并建造一个他们心目中的高楼。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们在建造过程中思考:如何使楼房更加稳固?哪些因素会影响楼房的高度?3. 引导幼儿们记录他们的建造过程和想法,可以使用绘画、拍照等方式,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
【第三部分:团队分享】1. 每个小组在完成建造后,可以向其他小组展示他们的设计和建筑。
幼儿们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激发彼此的创造力。
2. 在分享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们讨论其他小组建造的楼房特点,理解和接纳不同的观点。
同时,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促使幼儿们深入思考,例如:“什么样的楼房更加稳固?是高楼一定好吗?为什么?”【第四部分:总结与反思】1. 教师可以与幼儿们一起总结他们在活动中发现的建造高楼的原则和技巧,例如:“加固地基可以使楼房更稳固”,“合理使用材料可以更省资源”等等。
2. 引导幼儿们反思自己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和创新,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第五部分:延伸活动】1. 利用文具、纸板等材料,让幼儿尝试设计并制作自己心仪的高楼模型。
2. 辅助图书阅读:选择一本有关建筑的绘本或科普读物,并与幼儿一起探索和讨论。
3. 视频资源:寻找一些关于建筑成果展示的短视频,与幼儿一起观看,并展开更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中班盖高楼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高楼建筑的基本结构,知道高楼建造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建筑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高楼建筑的基本结构:介绍高楼的底层、中层、顶层等基本结构。
2. 高楼建造的步骤:讨论高楼建造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验收等步骤。
3. 高楼建筑的注意事项:讲解高楼建筑中的安全、环保、质量等方面的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高楼建筑的基本结构、建造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独立完成高楼模型的搭建,并能够思考高楼建筑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材料展示高楼建筑的过程和结构。
2. 操作实践法:让幼儿亲自动手搭建高楼模型,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讨论,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高楼建筑图片、视频、搭建材料(如积木)、安全提示卡等。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桌子和足够的搭建空间,保证幼儿安全地进行活动。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高楼建筑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高楼的特点。
2. 讲解高楼建筑的基本结构,让幼儿了解高楼的底层、中层、顶层等基本结构。
3. 讲解高楼建造的步骤,让幼儿知道高楼建造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验收等步骤。
4. 讲解高楼建筑的注意事项,让幼儿了解高楼建筑中的安全、环保、质量等方面的问题。
5. 实践活动:让幼儿分组进行高楼模型的搭建,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6.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搭建成果,鼓励幼儿分享搭建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七、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幼儿在搭建高楼过程中的动手能力、观察力、思考能力等。
2. 成果评价:评价幼儿搭建的高楼模型的稳定性、美观性、创新性等。
3. 情感态度评价:了解幼儿对建筑活动的兴趣、团队合作意识、创新精神等。
中班盖高楼教案范文

中班盖高楼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了解高楼的构造和特点,学会使用积木等材料搭建高楼。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幼儿对建筑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高楼的构造和特点,学会使用积木等材料搭建高楼。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高楼图片、积木、建筑模型等。
2. 环境:宽敞的搭建空间,足够的搭建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高楼图片,引发幼儿对高楼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高楼的构造和特点。
2. 讲解:讲解高楼的构造和特点,让幼儿了解高楼的基本组成部分,如地面、楼层、楼梯等。
3. 实践:分组进行搭建实践,引导幼儿使用积木等材料搭建高楼。
4. 展示:让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搭建成果,鼓励幼儿分享搭建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5. 总结:总结幼儿在搭建过程中的表现,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幼儿继续探索和创新。
五、作业布置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周围的高楼,了解其构造和特点,下周分享给老师和同学们。
2. 请幼儿思考:如果你是一名建筑师,你会设计一座什么样的高楼?下节课与大家分享你的设计理念。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幼儿在搭建过程中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2. 成果评价:评价幼儿搭建的高楼是否符合高楼的构造和特点,具有创新性和美观性。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参观建筑工地,了解建筑工人的工作,感受建筑的魅力。
2. 邀请建筑师到幼儿园进行专题讲座,让幼儿更加了解建筑行业。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幼儿的参与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幼儿的兴趣。
2. 关注幼儿在搭建过程中的个体差异,给予个别指导,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了解高楼的构造和特点,学习搭建基本技巧。
建高楼教案中班

建高楼教案中班教案标题:建高楼教案(中班)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高楼的结构和特点。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促进幼儿的创造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高楼的结构和特点。
2. 学习使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建造高楼。
3. 发展幼儿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准备:1. 图书、图片或视频资料,用于介绍高楼的结构和特点。
2. 不同材料和工具,如积木、纸板、胶水、剪刀等。
3. 尺子、计时器等辅助工具。
4. 幼儿园教室或室外场地。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向幼儿介绍高楼的结构和特点。
解释高楼为人们提供住所、办公场所和娱乐设施等的重要建筑物。
2. 提问幼儿是否见过高楼,询问他们对高楼的认识和了解。
探究活动:3.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定数量的积木和纸板等材料。
4. 解释任务:每个小组需要合作设计并建造一座高楼。
鼓励幼儿在建造过程中尝试不同的结构和形状。
5. 给予幼儿自由时间,让他们动手实践并互相交流合作。
展示和讨论:6. 设定一定的时间限制,让每个小组完成建造任务。
7. 邀请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高楼,并解释他们的设计理念和创意。
8. 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不同高楼的特点和结构。
总结和评价:9. 引导幼儿回顾整个建造过程,询问他们在团队合作和建造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法。
10. 鼓励幼儿分享他们的感受和经验,评价自己和团队的表现。
拓展活动:11. 鼓励幼儿继续尝试使用不同材料和工具建造高楼,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12. 邀请家长参与,组织一次高楼建造比赛或展览活动,让幼儿展示他们的作品。
教学延伸:1. 鼓励幼儿观察和探索周围的高楼,了解不同建筑风格和功能。
2. 引导幼儿思考高楼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和意义。
3. 组织参观当地的高楼或施工现场,让幼儿亲身体验建筑过程。
教案评价:本教案通过引入、探究、展示和讨论等多个环节,旨在帮助中班幼儿了解高楼的结构和特点,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中班建高楼教案

中班建高楼教案教案标题:中班建高楼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2. 通过搭建高楼的活动,促进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1. 玩具积木或其他适合搭建的材料。
2. 图片或视频展示高楼的样本。
3. 讲解用的图片或卡片。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展示一张高楼的图片或播放一个高楼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 与学生一起讨论高楼的特点,如高度、形状、颜色等。
教学主体: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
2. 给每个小组提供一定数量的积木或其他搭建材料。
3. 向学生解释任务:他们需要合作搭建一个高楼,可以参考展示的样本,但也可以自由发挥创造。
4. 鼓励学生在搭建过程中互相合作、交流和分享想法。
5.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提示和指导,例如如何稳固地搭建高楼、如何运用不同形状的积木等。
展示和讨论:1. 当每个小组完成搭建后,邀请他们展示他们的高楼。
2. 学生可以向其他小组展示并解释他们的设计理念和创意。
3.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不同高楼的特点和创意。
总结:1. 与学生一起回顾整个搭建过程,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搭建过程中的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在搭建过程中学到了什么,以及如何应用这些技能和经验到其他活动中。
拓展活动:1. 邀请学生用纸和颜料绘制他们搭建的高楼,并展示在教室中。
2. 组织学生参观真实的高楼,让他们亲身感受高楼的高度和形状。
3. 继续搭建活动,让学生尝试搭建更复杂的建筑物,如桥梁、城堡等。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搭建过程中的合作和交流情况。
2. 评估学生对高楼特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收集学生绘制的高楼图画,评估他们的创造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案撰写完毕后,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环境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建构区教案《建高楼》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认真细致做一件事,并把事情做完的态度。
2、鼓励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堆高,激发幼儿对尝试活动的兴趣。
3、通过操作,让幼儿懂得运用各种材料来堆高,堆稳。
4、鼓励幼儿通过语言交流分享坚持成功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挂图:图一,小长颈鹿开心地住在小房子里;
图二,小长颈鹿没房子住,哭了。
2、大小各不同的积塑,纸筒,纸盒(大小不同),小篮子,托盘,各种罐子和瓶子,纸杯,纸皮……
三、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故事内容:小长颈鹿住在小房子里很快乐,后来小长颈鹿长大了,小房子住不下了,没有房子住哭了。
小长颈鹿没房子住哭了,你们说怎么办呢?
我们一起建一间高高的房子让小长颈鹿住好吗?
2、介绍游戏材料,鼓励幼儿尝试用各种材料堆高。
你们看老师这里有很多可以建房子的东西,它们有什么?你们能用这些东西建一间高高的房子吗?那我们现在就一起做好吗?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可以自己建房子也可以几个小朋友一起做。
注意拿了材料找个舒服的地方去建房子,不要都挤在一起。
提醒幼儿行走时要注意,手脚放轻点,以免碰到房子而使其到掉,重点引导幼儿如何利用辅助材料建高楼.
四、小结。
1、刚才你是用什么东西来建房子的?
2、老师刚才看到有个小朋友怎么也建不成高高的房子,他是这样建的,你们看房子为什么会倒?(楼底部太小,不平。
)
3、我们怎样建房子才又高又稳?(楼底要平和宽,建的时候要轻拿轻放。
)
启发幼儿用托盘,纸皮等辅助材料来建房子。
4 、通过语言交流和合作,提高幼儿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