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德尔松-无词歌 - OP38

合集下载

门德尔松《无词歌》曲式特点分析——以《春之歌》为例

门德尔松《无词歌》曲式特点分析——以《春之歌》为例
《无词歌》 曲式结构特点。 关键词 :门德 尔松 ;无词歌 ;春之歌 ;曲式特 点
《无词歌》这首作 品旋律优美 、感情真挚 ,是 典型的浪漫 主义 的代表作 。时至今 日,门德尔松的 《无词歌》在钢琴作 品中仍有着较 高 的地位。笔者 曾弹奏过 几首 《无词歌》中的作 品,觉得这 些作 品有 故事、有内涵 、旋律优美,所 以一直深入 学习,一探其中的奥秘 。
《无词歌 》的第五集至第八集 (作 品号62、67、85、102)创 作 于 1842年至 1845年间 ,这 时门德尔松的演 出邀请接 连不断 ,莱 比锡 音乐学 院的创办 ,事 业有成 ,又有 一个美满幸福 的家庭 ,门德 尔松 的内心感 到无 比的幸 福与成功 。但 是,从他 的亲人 和身边几位重 要 朋友 的离世 ,他 的内心越来越沉重 ,导致在他 的作 品 中体现 出 了悲 剧性 。不 同的时期 ,作 曲家 的人 生观在发生 改变 ,于是创作 风格也 会 随之 变 化 。
一 门德尔松音乐创作的 时代背景及创作特征 、 l9世纪 的作 曲家们 ,再 也不愿忍受古 典主义的局 限和 压制 ,想
要 冲破 束 缚 , 于 是 在 曲式 结 构 的 创 作 上 , 进 行 了大 胆 的创 新 ,钢 琴 音 乐在这个时 期达 到 了巅峰 。这一时期 的欧洲无论是 文化 领域 、科 技领 域社会意 识、文学艺术 等各个方面都 得到 了空前 的发展 。由于 当时的德 国受 了欧洲启蒙运动 的影响 ,导致 了19世纪 的德 国在艺术 领 域上形成 了一种新 的风格 一一 浪漫主义 风格, 门德 尔松 正是这一 风格 的代表 人之 一。
(二 ) 《无 词歌 》风 格 特 点 他 的 《无词 歌》把器乐与 声乐完美 的结合 ,体现 出了器 乐声乐 化 的特点,也体现 出如歌的旋律性 。作品取材大多来源于生活 、自然 风光等 。流畅优美 的旋律,清新淡雅 ,给听众 以美的享受。结构严谨 规 范 ,织 体 丰 富 ,和 声 简 单 ,作 品清 澈 见底 ,让 人 一 目了 然 ;每 首 乐 曲都有鲜 明的主 题 ,具有标题 性 ,更显示 了浪漫主义音 乐的根本特 征 。他 常 用 无 词歌 代 替 文 字 来表 达 内心 的 情感 ,寄 给 家 人 和朋 友 。 三 、作品 春之歌 》曲式特点分析

门德尔松《无词歌》Op38No6的音乐分析

门德尔松《无词歌》Op38No6的音乐分析

门德尔松《无词歌》Op38No6的音乐分析作者:贾晨斐来源:《北方音乐》2015年第24期【摘要】门德尔松的《无词歌》是与贝多芬的《小品》、舒伯特的《音乐瞬间》等在他们之前那些先驱者为钢琴而写的短小的抒情曲之发展一脉相承的;靠他们诗意的想象和精雕细琢的功夫使同时代和后继者受到强烈而持久的影响。

【关键词】门德尔松;无词歌;音乐分析《无词歌》Op.38No.6是整套作品中为数不多带有标题的曲目,“二重奏”这个标题说明了这首乐曲的特点。

作品本身注重采用适合人声歌唱的旋律、音域以及速度,也有以弦乐演奏方式的抒情歌唱性为主要特点。

一、Op.38No.6的曲式结构二、Op.38No.6的音乐分析这是一首有引子和尾声的引申型中段的并列单三部曲式。

一小节的波浪式速度型引子引出了弱起主题并明确了调性。

呈示段(A)是一个4+4+4+4的非方整性对比的复乐段,调性为降A大调。

第一乐句(a)主题是一个弱起似拱形的旋律线条,前疏后密;中音声部是分解和弦式的伴奏音型,低音声部为连续长音进行,中音声部和低音声部衬托着高音声部,同时低音声部与高音声部的两条旋律性形成对比。

和声由下属和弦进行到主和弦终止在主调降A大调的主和弦上,为变格终止。

第二乐句(b)主题的旋律声部变成了中音声部,原来的高音声部位置下降,伴奏音型到了高音声部,低音声部采用了第一乐句旋律的节奏型。

第二乐句可看作是第二主题。

第三乐句(a1)是第一乐句(a)的变化重复,音乐材料与第一乐句相似,和声进行也是属到主,调性也没有改变。

第四乐句(c)采用第二主题的音乐材料,只是音高位置与调性发生了变化,音区降低许多。

乐句开始由降A大调离至降E大调,经过两小节后转回降A大调,最后终止在主调的主和弦上,属于收拢性终止。

呈示段结构清晰,主题明确,调性稳定,属于稳定性陈述类型。

乐段由四个乐句构成,犹如年青与老者的对话。

第一乐句(a)和第三乐句(a1)音区较高,且旋律变化幅度略大,就像年青人一样充满活力。

浅析门德尔松《无词歌》中的循环组合曲式原则

浅析门德尔松《无词歌》中的循环组合曲式原则

浅析门德尔松《无词歌》中的循环组合曲式原则一、钢琴小品《无词歌》钢琴小品由古典主义之前的键盘乐器发展而来,在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们都是推崇较大型的奏鸣曲式,直到浪漫主义时期,钢琴小品才逐渐得到了作曲家的重视,并得以发展。

门德尔松的《无词歌》在这个时期,就成为了钢琴小品的代表作,门德尔松的作品《无词歌》深受同门费尔德和陶伯特的影响,但又有很深的不同,门德尔松的《无词歌》音乐偏重于对生活感受和自然风光的描写,很多作品来自作曲家真正的感受,偏向于真正地抒情描写。

门德尔松虽然也曾创作了大量的声乐作品,但是最能代表门德尔松独创性的还是他的钢琴小品《无词歌》。

二、《无词歌》中作品风格与内部的曲式结构原则无词歌的作品风格是:一是《无词歌》是以抒情性和歌唱性为主的特点的旋律;二是在织体伴奏的独特性,每一首乐曲主要是一种伴奏织体来伴奏;三是旋律的发展与音乐语言陈述结构的多样化;四是内容相似,篇幅精简。

《无词歌》的每一首曲目都是精品,篇幅虽然短小却有丰富的内涵;五是作品的曲式丰富性。

在《无词歌》当中,曲目虽然篇幅短小,但是曲式结构却很丰富,包含各种曲式原则,如:并列组合原则曲式结构原则,再现组合的曲式结构原则,循环组合原则曲式结构的乐曲,奏鸣曲式原则曲式结构的乐曲,这些丰富的曲式原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门德尔松的《无词歌》增加了光环,下面就为大家来分析《无词歌》中含有循环组合原则乐曲的曲式分析。

三、《无词歌》中含有循环组合原则乐曲的曲式分析(一)回旋曲式循环组合原则类似于回旋曲式的一种。

传统上认为回旋曲式是有中世纪诗歌体裁移到音乐中的结果,这是俄国音乐理论学家阿连斯基也认同此看法。

回旋曲式的别名又叫做循环体。

(这也是我国独特的一种名称)。

“回旋”这个词的意思主要是“循环往复”这也是回旋曲式的特点。

主题的反复在现,一般来说不少于两次,若是一次的循环往复,在形式上其实更类似于再现的单三部曲式。

另外回旋曲式可以和多种曲式加以结合,如奏鸣曲式,变奏曲式和再现曲式结合,从而形成回旋奏鸣曲式,回旋变奏曲式,回旋三部曲式和回旋组曲等形式。

门德尔松《无词歌》Op.30结构特点分析

门德尔松《无词歌》Op.30结构特点分析

门德尔松《无词歌》Op.30结构特点分析【摘要】《门德尔松《无词歌》Op.30》是门德尔松创作于19世纪的著名作品之一。

本文通过分析该曲的整体结构、主题发展、和声特点、节奏节拍运用以及音乐情感表达,揭示了作品的独特魅力。

门德尔松在作品中巧妙运用了多种音乐元素,展现出其深厚的音乐功底和创作才华。

通过对作品的结构特点进行总结和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门德尔松的音乐思想和创作风格,对于研究门德尔松和教学乐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这首曲目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后世的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令人不得不对门德尔松的音乐才华和贡献肃然起敬。

【关键词】门德尔松, 无词歌, Op.30, 结构特点分析, 引言, 正文, 结论, 主题发展, 和声特点, 节奏, 节拍, 音乐情感表达, 音乐发展, 研究, 乐理教学, 启示1. 引言1.1 介绍《门德尔松《无词歌》Op.30》门德尔松《无词歌》Op.30是德国浪漫主义作曲家门德尔松的代表作品之一,被认为是他的交响乐中最为杰出的作品之一。

这部作品被写于1830年,是门德尔松在他创作生涯的一个重要阶段完成的。

Op.30是一部无词歌曲,意味着没有文字的唱歌。

这种形式的作品常常通过音乐本身来表达情感和意境,让听众通过纯粹的音乐语言来感受作曲家的情感和想法。

门德尔松《无词歌》Op.30被认为是一部结构严谨而且内容丰富的作品,其音乐风格较为典雅、优美,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这部作品展示了门德尔松卓越的作曲技巧和对音乐结构的精准把握,同时也展现了他的独特音乐风格和个性。

通过对《门德尔松《无词歌》Op.30》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思路和音乐语言,认识作品背后的丰富内涵和情感。

这部作品不仅是音乐史上的重要作品,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音乐体验和审美享受。

1.2 概述结构特点分析的重要性结构特点分析在音乐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思路和音乐语言。

门德尔松《无词歌》两首单三五部曲式作品音乐结构分析

门德尔松《无词歌》两首单三五部曲式作品音乐结构分析

69SONG OF YELLOW RIVER 2023/ 14因此,可以称之为三部五部曲式①。

虽然杨儒怀教授对三部五部曲式结构的定义非常清晰明确,实际分析中还是缺乏一定操作性。

定义中突出了再现三部曲式特殊的反复,特殊的反复范围极为广泛,何种特殊的反复才能导致再现单三部曲式演变为单三五部曲式结构,并没有明确的提示。

中央音乐学院范乃信教授在其著作《曲式精要》中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给出了更为详细的定义:单三部曲式常见的反复大约有三种……如果反复的B+A 两段发生了结构(扩充或缩减)的变化,使之无法与原B+A 两段重叠吻合……可以界定为五部结构(不再是单三部的简单反复或变奏反复),由于它源自单三部曲式的联合反复,所以名为三部五部曲式,亦可称单三五部曲式。

②这个定义明确了反复的B+A 段主要是结构上面发生了扩充或者缩减,对于分析者辨别单三五部曲式结构和双单三部曲式结构的区别提供了比较好的帮助作用。

三、无词歌第8首音乐结构分析无词歌第8首为门德尔松作品Op.30六首作品中的第2首,速度为很快的快板,创作于1833-34年间,最初于1835年在法国以《Six Romances》出版,同年末,在德国以《Lieder ohne Worte》再次出版。

这首乐曲的结构特点为B 段在重复时没有变化,A 段重复时结构规模获得了明显扩大。

乐曲最开始由b b 小调开始,但最后结束落在了其同主音大调b B 大调上,让听众感受到了调式色彩的变化。

其曲式结构为典型的单三五部曲式结构,作为对比段和再现段的B 段和A 段出现后,紧接着一起再次重复出现。

重复时A 段的第2句进行了明显扩充,由10小节延长为14小节,同时第2句出现还出现了新的材料和新的调式。

该乐曲的曲式结构图如下:乐曲的呈示段A 段是一个8+10的两句式非对称的平行转调乐段。

a 句可平分为两个乐节,前四小节主旋律在中间声部,连续四个短促的F 音在高声部双音分解和弦构成的固定音型衬托下,表现出欢快活泼的气质。

无词歌的难易排名 [门德尔松钢琴曲集《无词歌》中三首《威尼斯船歌》的分析]

无词歌的难易排名 [门德尔松钢琴曲集《无词歌》中三首《威尼斯船歌》的分析]

无词歌的难易排名[门德尔松钢琴曲集《无词歌》中三首《威尼斯船歌》的分析]1006-026X〔2021〕11-0000-02一、作曲家门德尔松与《无词歌》(一) 作曲家概况门德尔松全名雅各布路德维希费利克斯门德尔松(Jac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1809年2月3日生于德国汉堡一个犹太人家庭,是有名哲学家和学者摩西门德尔松( Moses Mendelssohn ,1729-1786)的孙子。

费利克斯的父亲是胜利的银行家,母亲有相当的钢琴造诣,是儿女们的音乐启蒙老师。

殷实的家境和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给孩子们提供了充分的进展机会,也造就了门德尔松与大部分音乐天才迥然不同的气质。

门德尔松从小显示出超人的音乐天赋:九岁登台公演,十一岁开始作曲,十六岁到巴黎闯荡,开始与音乐界名流交往。

门德尔松十七岁回德国主持《仲夏夜之梦》序曲的演出,同年4月去英国,这是他十次大不列颠之行的首次。

或许是个人秉性与民族性格相投吧,门德尔松优雅恬静的风度和不矜不伐的气质在英伦大受欢迎,一路春风得意。

1832年,他在杜塞尔多夫下莱茵音乐节显示了杰出的指挥才能,三年后应邀担任莱比锡布业会堂音乐会常任指挥。

布业会堂音乐会(Gewandhauskonzerte )是系列管弦乐音乐会.创办于1743年,先在私人住宅和旅店举行,1781年移至布业会堂,并因此得名。

布业会堂音乐会在此演出达一百零三年,1885年始迁入一新建的音乐厅。

此音乐会历史悠久,规格很高,在西方素有盛誉。

门德尔松二十八岁娶法国女子塞西尔让莱诺为妻,家庭生活美好,他们的后裔如今遍布世界各地。

他亲自去英国指挥自己的《苏格兰交响曲》,将它献给维多利亚女王,并和皇室成员共度了开心的时辰。

1846年完成清唱剧《以利亚))(Elijah),并在伯明翰音乐节指挥首演.这部戏在英国风行一时,成为他音乐生涯到达顶峰的象征.1847年5月,门德尔松钟爱的姐姐突然死亡,他受到沉重打击,健康状况快速恶化。

中央音乐学院钢琴考级教程级

中央音乐学院钢琴考级教程级

218中央音乐学院钢琴考级教程第1--9级全集25VCD中央音乐学院考级委员会唯一指定教程第1级 2VCDDisc1基本练习C大调音阶---右手C大调音阶---左手a和声小调部分---右手a和声小调部分---左手C大调主三和弦琶音---右手C打掉主三和弦琶音---左手a和声小调主三和弦琶音---右手a和声小调主三和弦琶音---左手练习曲a小调练习曲---贝尔蒂尼练习曲---勒士豪恩跑跑跳跳---鲁施塔克练习曲---顾嘉琳练习曲---黄远渝复调乐曲渴望---茹比基小步舞曲---莫扎特诉说--古里特德国民歌---巴赫二月里来---冼星海原曲、王振亚编曲苏北民歌---邵元信编曲Disc2 2VCD小型乐曲前奏曲---德瓦里奥瓦斯越过小丘越过山谷---加力梯儿童游戏---巴托克苏格兰舞曲---贝多芬追逐---米亚斯可夫斯基忧伤---巴托克G大调奏鸣曲(第四乐章)---海顿诙谐--汤普森飞蛾(小谐虐曲)---汤普森渴望春天---莫扎特小猴走钢丝---韩乐春小鼓手(佚名(14))-------------------------------------- 第2级disc1基本练习音阶练习曲Op.37 No.26--莱蒙飞龙--吉洛克练习曲Op.139 No.36--车尔尼练习曲--古里特练习曲Op.176 No.14--杜维诺伊练习曲Op.37 No17--莱蒙复调乐曲G大调练习Op.37--霍克五声音阶--巴托克歌曲--泰勒曼加伏特舞曲--库普兰加伏特舞曲--亨德尔disc2大型乐曲A大调小奏鸣曲(第一乐章)--施米特回旋曲--万哈尔小奏鸣曲(第二乐章小步舞曲)--贝尔蒂尼小奏鸣曲Op.36 No.1(第三乐章快板)--克列门蒂快板--阿尔诺尔德小型乐曲黑与白--斯塔芮尔小强森--卡巴列夫斯基小步舞曲Op.183 No.3--伦涅斯克谐谑曲(选自《小奏鸣曲》第三乐章)--J.S.巴斯蒂安田园曲Op.100--布格缪勒叙事曲Op.100--布格缪勒天真烂漫Op.100--布格缪勒旋律--舒曼勇敢的骑士--舒曼爵士小练习--赛贝尔摹上开满幸福花--杨峻编曲孔雀(选自组曲《动物园》)--黎海英儿童献花舞(芭蕾舞剧《白毛女》选曲)--严金萱等原曲金爱平编曲茉莉花--程娜编曲浏阳河--唐璧光原曲佚名编曲--------------------------------------第3级 3VCDDisc1基本练习半音阶练习曲op.849 No.6 车尔尼练习曲op.37 No.20 莱蒙练习曲op.37 No.36 莱蒙练习曲op.636 No.3 车尔尼练习曲op.46 No.1 海勒复调乐曲二部创意曲No.1巴赫加伏特舞曲巴赫英国号笛舞曲第一奏鸣曲第四乐章加利亚尔德阿勒曼德舞曲巴赫布列舞曲op.14 泰勒曼库朗特舞曲亨德尔波罗涅兹舞曲巴赫Disc2大型乐曲小奏鸣曲op.66 No.1 第三乐章李希乃尔小奏鸣曲op.55 No.1 第二乐章急板库劳G大调小变奏曲库劳F大调小变奏曲库劳小奏鸣曲op.36 No.3 第三乐章快板克列门蒂小奏鸣曲op.20 No.1 第二乐章回旋曲杜赛克Disc3小型乐曲威尼斯狂欢节贝乃迪克特自在的优胜者拉格泰姆二步舞乔普林迷人的小猫吉洛克冬之最吉洛克妖怪的嬉戏黑勒快乐的农夫舒曼圆舞曲op.12No.2 格里格手遥风琴肖斯塔科维奇卖报歌聂耳原曲李肇真编曲信天游陆蔼宜编曲儿童们的舞蹈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选曲--------------------------------------第4级3VCDdisc1基本练习:音阶练习曲乌克兰民歌--别尔可维奇练习曲Op.38 No.2--勒土豪恩练习曲Op.120 No.10--杜维诺伊练习曲Op.88 No.18--H.贝伦斯练习曲Op.636 No.6--车尔尼快步No.109--布格缪勒练习曲Op.849 No.12--车尔尼复调乐曲小前奏曲--巴赫加伏特舞曲--巴赫快板--乔瓦尼?巴蒂斯塔?佩谢蒂二部创意曲No.4--巴赫disc2 大型乐曲小奏鸣曲Op.20 No.1(第三乐章--快板)库劳小奏鸣曲Op.38 No.2(第三乐章--回旋曲)库劳B大调小奏鸣曲第一乐章--迪亚贝里G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海顿小奏鸣曲Op.36 No.5 (第三乐章--回旋曲)克列门蒂disc3 小型乐曲西西里舞曲选自《少年曲集》Op.68 No.11--舒曼小托卡塔--多林小托卡塔--卡巴列夫斯基云雀之歌--柴科夫斯基钟--库拉克老祖母的小步舞曲--格里格甜蜜的幻想--柴科夫斯基拿波里舞曲--柴科夫斯基忧郁音符选自《拉格韵律》No.4--海顿庆翻身选自组曲《老祖母的故事》--黎英海小猴儿选自组曲《动物园》--黎英海河南曲牌--李其芳编曲丰收歌主题选自舞蹈《丰收歌》--潘一飞编曲听妈妈讲故事选自钢琴独奏曲《忆》--谭盾郊外去儿童组曲《快乐的节目》Op.9--丁善德-------------------------------------- 第5级3VCDdisc1基本练习:音阶琶音练习曲:练习曲Op.748 No.19 车尔尼练习曲No.8 卡多萨练习曲Op.636 No.5 车尔尼练习曲Op.61 No.21 贝伦斯练习曲Op.299 No.11 车尔尼复调乐曲:前奏曲-选自《组曲》No.5C大调普赛尔二部创意曲No.13 巴赫库朗特舞曲选自《法国组曲》No.2 巴赫阿勒曼德舞曲选自《组曲》No.16 亨德尔小前奏曲巴赫二部创意曲 No.10 巴赫二部创意曲 No.14 巴赫disc2大型乐曲:奏鸣曲K.545 第一乐章莫扎特小奏鸣曲Op.36 No.5 第一乐章克列门蒂奏鸣曲K.545 第三乐章莫扎特D大调奏鸣曲第三乐章-终曲海顿G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海顿disc3小型乐曲:纪念册的一页Op.12 No.3 格里格摇篮曲舒曼五声音阶曲调巴托克在夜晚Op.88 No.2 霍夫曼美国歌曲于勃圆舞曲肖邦西班牙舞曲肖斯塔科维奇游击队之歌贺绿汀原曲、李肇真编曲舞曲选自《内蒙古民歌主题小曲七首》桑桐玩球选自《杂技速写组曲》黎英海阿巴夜会选自组曲《巴蜀之画》黄威虎舞剧《白毛女》选曲严金董等原曲、谭露茜编曲--------------------------------------第6级3VCDDisc1 基本练习01 音阶练习曲02 练习曲op.61 No.37 贝伦斯03 练习曲op.748 No.15 车尔纪04 练习曲op.75 No.10 拉克05 练习曲op.299 No.22 车尔尼06 练习曲op.636 No.10 车尔尼07 练习曲No.17 克拉默复调乐曲08 二部创意曲No11 巴赫09 二声部小赋格巴赫10 二部创意曲No.2 巴赫11 二部创意曲No.6 巴赫12 二部创意曲No.17 巴赫Disc2 大型乐曲01 G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海顿02 奏鸣曲 op.25 No.3 第一乐章克列门蒂03 E小调奏鸣曲第三乐章终曲海顿04 奏鸣曲K.283第一乐章莫扎特05 奏鸣曲K.570号第三乐章回旋曲莫扎特06 G大调变奏曲贝多芬Disc3 小型乐曲01 早晨格里埃尔02 深红色斯塔勒03 哀歌op.19 No.1 加德04 晨曲op.111 No.14 塔卡克斯05 蝴蝶默克尔06 G小调波兰舞曲No.11 肖邦07 四月一松雪草选自钢琴套曲《四季》柴科夫斯基08 喷泉卡尔?博姆09 无词歌op.102 No.3 塔兰泰拉门德尔松10 圆舞曲布拉姆斯11 逗选自组曲《忆》谭盾12 跑马溜溜的山上四川康定情歌13 水草舞舞剧《鱼美人》选曲14 牧童短笛贺绿汀--------------------------------------第7级3VCDDisc1 基本练习01 音阶练习曲02 练习曲op.299 No.23 车尔尼03 练习曲No.35 克拉莫04 练习曲No.24 克拉莫05 练习曲op.299 No.33 车尔尼06 练习曲op.299 No.19 车尔尼07 练习曲op.299 No.24 车尔尼复调乐曲08 三部创意曲No.2 巴赫09 三部创意曲No.7 巴赫10 三部创意曲No.3 巴赫11 吉格舞曲《法国组曲 No.6 巴赫》12 宫调式小喇叭《五声音阶前奏曲与赋格》No.1 罗忠Disc2 大型乐曲01 奏鸣曲K.282第三乐章莫扎特02 奏鸣曲K.280第一乐章莫扎特03 bA大调奏鸣曲第三乐章回旋曲奥海顿04 奏鸣曲K.570第一乐章莫扎特05 奏鸣曲K.311第一乐章莫扎特Disc3 小型乐曲01 山妖格里格02 小谐谑曲莫什可夫斯基03 前奏曲op.34 No.18 肖斯塔科维奇04 C小调乐曲肖邦05 夜曲菲尔德06 无词歌 op.38 No.2 失去的幸福门德尔松07 回旋曲 C大调小奏鸣曲第三乐章卡巴列夫斯基08 蝴蝶op.43 No.1格里格09 龙灯调选自《云南民歌五首》王建中10 筝箫吟储望华11 蓉城春郊选自组曲《巴蜀之画》黄虎威12 卖杂货广东小调陈培勋--------------------------------------第8级3VCDDisc1 基本练习01 音阶C大调02 练习曲op.740 No.7 车尔尼03 练习曲op.740 No.44 车尔尼04 练习曲op.740 No.6 车尔尼05 练习曲op.740 No.17 车尔尼06 练习曲op.740 No.41 车尔尼07 练习曲No.21 克拉莫08 练习曲op.72 No.5 莫什科夫斯基复调乐曲09 阿勒曼德舞曲选自《组曲》No.6 亨德尔10 三部创意曲No.4 巴赫11 三部创意曲No.14 巴赫12 三部创意曲No.13 巴赫13 快板海顿Disc2大型乐曲01 奏鸣曲 K.283第三乐章莫扎特02 bE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海顿03 奏鸣曲op.10 No.2 第三乐章贝多芬04 奏鸣曲K.330 第三乐章莫扎特05 奏鸣曲K.330 第一乐章莫扎特06 奏鸣曲op.2 No.1第一乐章贝多芬Disc3小型乐曲01 即兴曲op.84 No.5 福更02 安慰曲No.2 李斯特03 保加利亚舞曲巴托克04 探戈阿尔贝尼斯05 圆舞曲op.64 No.2 肖邦06 即兴曲op.142 No.2 舒伯特07 夜曲op.9 No.2 肖邦08 圆舞曲op.64 No.1 肖邦09 土耳其进行曲奏鸣曲K.331 第三乐章莫扎特10 乡土小调《山东风俗组曲》之一崔世光11 云选自组曲《忆》谭盾12 珊瑚舞选自舞剧《鱼美人》杜鸣心13 绣金匾陕北民歌王建中编曲--------------------------------------第9级3VCDdisc1:练习曲01、练习曲op.72 No.4莫什科夫斯基02、练习曲op.72 No.12莫什科夫斯基03、练习曲op.70 No.6莫舍04、列斯05、练习曲No.7克罗门等06、练习曲op.25 No.2肖邦07、练习曲op.740 No.49车尔尼08、复调音乐09、前奏曲与赋格No.12巴赫10、前奏曲与赋格No.6巴赫11、回旋曲No.2巴赫12、前奏曲与赋格No.13巴赫13、前奏曲与赋格No.15巴赫disc2:大型乐曲01、奏鸣曲op.7第一乐章格里格02、奏鸣曲k.457第一乐章莫扎特03、C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海顿04、奏鸣曲op.10 No.1第三乐章贝多芬05、奏鸣曲K.310第一乐章莫扎特06、夜曲op.55 No.1肖邦07、圆舞曲op.70 No.1肖邦08、浪漫曲op.28 No.2舒曼09、幽灵之舞op.39 No.8麦克道威尔10、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德彪西disc3:小型乐曲01、前奏曲No.2格什温02、波兰舞曲op.40 No.1肖邦03、月光(选自贝加玛组曲)德彪西04、小丑维拉-罗勃斯05、前奏曲op.12 No.7普罗科菲耶夫06、序曲嫠吣朱践耳07、平湖秋月陈培勋08、旱天雷陈培勋。

门德尔松无词歌

门德尔松无词歌

再现段A1是融合了c句材料的综合再现。A1段是一个对比乐段,由a′+c′两 句构成,是一个4+4的方整性结构。a′句基本原样再现。c′句是在B段c句的 基础上变化重复,伴奏织体巧妙的衔接了a′句。同时在调性上回归主调bE大 调,凸显了一些奏鸣曲式调性附和的特征,最后以一个K46-D7-T的进行完全 终止并衔接coda。
《门德尔松无词歌》是一部充满情感与思想深度的音乐作品集。通过非歌唱性 旋律的运用以及其他多种音乐元素的展现,这本书无疑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独特 的音乐体验。无论大家是音乐爱好者还是专业人士,《门德尔松无词歌》都将 成为大家音乐之旅中难忘的一部分。
阅读感受
《门德尔松无词歌》是一本让我深感震撼的音乐书籍。我原以为这会是一本充 满炫技和华丽乐章的书,然而,当我深入阅读时,我发现它所表达的,远超过而充满活力的旋律,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美好景象。它表达了对于生命的热爱和 对于自然的敬畏之情,成为了古典音乐中最受欢迎的无词歌之一。 《门德尔松无词歌》是一本充满情感和音乐性的作品。它展现了作曲家门德尔松对于生活的热爱 和对于音乐的精湛技艺,同时也为听众提供了一个感受音乐之美的机会。这部作品不仅是古典音 乐中的经典之作,也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另外,连续的大跳也是《无词歌》中常见的旋律形态。这种连续的大跳使得旋 律线跳动崎岖,往往给人一种戏剧性的冲击。例如,在OPNO.4乐曲的高潮部 分,从四度、六度、直到七度的连续大跳将高潮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听者感受 到强烈的情感波动。
宣叙调风格的旋律也是《无词歌》的一大特点。这种旋律往往以柔板的速度进 行,如泣如诉地描绘和诉说着人们内心的情感。例如,OPNO.4被描述为带有 宣叙调风格的旋律作品,它的速度是柔板,仿佛在讲述一种“灵魂的悲哀”。 这种旋律形态无疑加深了作品情感的深度,使听者更能够感受到作品所表达的 情感与思想。

门德尔松《无词歌》的音乐特征和创作风格

门德尔松《无词歌》的音乐特征和创作风格

第30卷第6期 2017年11月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Vol.30 N o.6N o v e m b e r,2017门德尔松《无词歌》的音乐特征和创作风格刘洁(合肥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合肥230061)摘要:门德尔松首创小型钢琴曲《无词歌》,将浪漫主义的音乐情趣巧妙地融入古典主义的曲式结构之中。

本 文从音乐特征和创作风格两个方面对《无词歌》展开分析,探索其旋律独具的音乐特色和极富感染力的音乐魅力,从而提高对《无词歌》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门德尔松;《无词歌》;音乐特征;创作风格中图分类号:J65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 -6390(2017)06 -0064 -04一、引言费利克斯.门德尔松(Felix Mendelssohn)出生 于德国汉堡的犹太人家庭,他是作曲家、钢琴家、风 琴演奏家、乐队指挥家,也是德国近代最重要的浪漫 派音乐家之一。

[1]门德尔松12岁开始创作,17岁即 完成《仲夏夜之梦序曲》,21岁起研究和整理巴赫的 作品,27岁在莱比锡任指挥,1843年创办德国第一 所音乐学院,38岁时即病故。

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创 作了大量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其作品风格温柔舒 适、优美恬静、完整严谨,极少矛盾冲突,富于诗意幻 想,反映出他生活上的安定富足。

他的交响曲《苏 格兰》《意大利》,序曲《仲夏夜之梦》《芬格尔山洞》《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等都非常著名。

门德尔松在 音乐史上有两项伟大的功绩,其一,1829年他指挥 演出巴赫的作品《马太受难曲》,使这首被人们遗忘 了一百多年的作品重放光芒,有力推动了巴赫音乐 的复兴,这是音乐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可以说,巴赫被尊为“西方近代音乐之父”,门德尔松功不可 没。

其二,他积极筹建莱比锡音乐学院(1843年成 立,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并一直在此任教,为19 世纪中叶德国古典音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门德尔松《无词歌》Op.30结构特点分析

门德尔松《无词歌》Op.30结构特点分析

门德尔松《无词歌》Op.30结构特点分析1. 引言1.1 简介门德尔松《无词歌》Op.30是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创作的一部钢琴曲集,共包括六首曲目。

这部作品于1833年首次在柏林公开演出,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和欢迎。

门德尔松在这部作品中展现了他出色的作曲技巧和丰富的音乐想象力,使其成为浪漫主义音乐中的经典之作。

《无词歌》Op.30不同于传统的歌曲或交响曲,它采用了抒情的钢琴音乐形式,表达了作曲家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这部作品以其优美的旋律、复杂的和声和独特的节奏吸引了无数的听众,并成为钢琴曲目中的经典之作。

通过分析《无词歌》Op.30的结构、主题发展、和声特点、节奏特点和技巧要求,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部作品的精髓和魅力。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对《无词歌》Op.30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其音乐性和艺术价值。

2. 正文2.1 结构分析门德尔松《无词歌》Op.30是一部具有独特结构的作品。

整首曲目分为三个乐章,分别是快板-行板-快板。

每个乐章中又包含着不同的乐曲段落,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音乐结构。

快板部分通常具有轻快活泼的节奏和旋律,展现了作曲家的灵感和想象力;行板部分则更多地呈现出抒情和思考的情感表达,音乐情感更加深沉悠扬;而快板再次出现则给整个曲目增添了活力和动感。

在各个乐章和乐曲段落之间,门德尔松通过交替使用不同的音乐主题和动机,使整个曲目呈现出丰富的变化和对比。

这种结构上的变化和对比让听众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不会感到单调,反而能够更好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表现力。

门德尔松《无词歌》Op.30的结构精巧且富有变化,展现了作曲家高超的音乐构思和创作能力。

通过对结构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欣赏这部优秀的音乐作品。

2.2 主题发展在曲目的开头,门德尔松引入了一个简单而优美的主题。

这个主题在整首曲子中反复出现,并在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变化和转变。

通过不同的音乐手法和技巧,门德尔松将主题进行了巧妙的发展,让听众在整首曲子中能够感受到音乐的流动和变化。

门德尔松《无词歌》

门德尔松《无词歌》

无词歌作品分析“无词歌”是一种抒情性、歌唱性的小型器乐体裁,由门德尔松首创。

它像浪漫歌曲一样配有简单的伴奏,经常以钢琴独奏形式演奏,在一定的节奏音型陪衬下奏出歌唱一般的旋律线条。

既然是器乐小品,当然音域要比声乐更宽广一些。

无词歌的结构形式除少见的奏鸣曲式外,音乐形象都比较单一,通常采用二段体或三段体的歌曲形式。

门德尔松从1830至1835年间,共创作有四十八首无词歌,都是钢琴小品。

浪漫主义时期是写作钢琴小品的最颠峰时期,舒伯特、舒曼、肖邦、李斯特等都写过很多钢琴小曲,门德尔松的无词歌也正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他的全部四十八首无词歌曾编为八集出版,每集都包括六首曲子。

无词歌第一卷Op.19第一首E大调“甜蜜的回忆”4/4拍子,三部曲式。

在低音部上行分解和弦的伴奏下,流泻出带有青春气息的优美旋律。

中间部仿佛是爱情的烦恼悄然而至,但很快便转入乐曲开始的青春憧憬中。

第二首a小调“遗憾”3/8拍子,二部曲式。

下行的旋律表达出一种莫名的惆怅。

音乐的进行曾两次堕入低音部,最后在低音部的絮絮低语中结束。

第三首A大调“猎歌”6/8拍子,三部曲式。

它的再现部很长,将呈示部素材作了全新发展。

这首标题为“猎歌”的曲子是第一卷中最著名的乐曲,优美如歌,欢快热烈。

带附点的跳跃主题象是狩猎的号角在各处回响。

号角声之后,是节奏勇猛的合唱式的乐句。

第二段渐渐到达兴奋的顶峰,再度导向合唱曲式的第三段,欢快爽朗的音符充满了所有声部。

第四首A大调“信心”4/4拍子,带前奏和结尾的精致小品,仿佛少女满怀着心事的暝思。

第五首升f小调“不安”6/4拍子,无词歌中少见的奏鸣曲式,旋律也更倾向于器乐化。

呈示部两个主题对比并不强烈,只是互为补充。

发展部主要发展第一主题,并一度转到F大调。

再现部变化再现第一主题后结束。

第六首g小调“威尼斯船歌”6/8拍子,三部曲式。

这是八卷《无词歌》中三首“威尼斯船歌”中的第一首。

意大利水城威尼斯不仅以其明丽的风光令人神往,而且以其优美的音乐拨动人们的心弦。

门德尔松《无词歌》Op.30结构特点分析

门德尔松《无词歌》Op.30结构特点分析

门德尔松《无词歌》Op.30结构特点分析门德尔松的无词歌Op.30是他最为熟知和广为传唱的作品之一,被誉为钢琴口琴双重奏的典范之作。

该曲于1829年创作,结构清晰,旋律优美,充满了富有表现力的节奏和情感。

该曲共分为三个乐段,分别是快速抒情曲,三部曲与追思曲。

其整体结构清晰,做到了“抑扬顿挫”、“起伏动人”。

下面就分别从乐段的特点、乐段间的联系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快速抒情曲该段乐曲属于快板,主要用钢琴独奏演奏,由简单的主题旋律开始,随着节奏的进行,逐渐变得急促、紧张。

该乐段的节奏快速,曲调明朗,充满活力,充分体现了门德尔松的特点,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

曲调富有表现力,条理清晰,达到了完美的整体效果。

二、三部曲该段乐曲的名字与其形式相符,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乐曲。

每个部分有着不同的情感和节奏,但仍保持着整体风格的统一性。

这一乐段是全曲的交响乐段,由钢琴和口琴相互配合演奏。

第一部分是轻快的小步舞曲,节奏灵活,曲调明亮,体现了轻快的节奏风格。

第二部分是句式清晰、旋律优美的歌曲,节奏缓慢、柔和,氛围优美、神秘,让人感到奇妙。

第三部分是全曲的黄昏曲,舒缓、悠长,富有感情,是对前面节奏快节奏的对置,形成了完美的对比。

三、追思曲该段乐曲较为慢板,由口琴开始演奏,钢琴伴奏。

该段乐曲是全曲的高潮和结尾,是表现情感的点睛之笔。

曲调简短而哀怨,音符变化少,让乐曲保持单纯而曼妙。

最后于氛围中,曲终人散,无声,留下回响。

总之,门德尔松的无词歌Op.30是一首极富魅力和感染力的作品。

它深刻地描绘了浪漫主义音乐世界的情感和精髓,将钢琴和口琴的演奏技巧融合,让这种双重奏的表现力达到了极致,是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门德尔松《无词歌》Op.30结构特点分析

门德尔松《无词歌》Op.30结构特点分析

门德尔松《无词歌》Op.30结构特点分析1. 引言1.1 介绍《门德尔松《无词歌》Op.30》门德尔松的《无词歌》Op.30 是一部广受好评的音乐作品,被认为是浪漫主义音乐的杰作之一。

这部作品由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于19世纪创作,被称为“无词歌”是因为这是一部纯音乐作品,没有具体的歌词或主题。

这使得听众可以自由地对音乐进行解释和感受,让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情感表达。

门德尔松的《无词歌》Op.30 充满了抒情和细腻的音乐风格,展现了他对旋律和和声的深刻理解和运用。

这部作品在当时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被评论家们称赞为充满了激情和感情的音乐作品。

通过对这部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门德尔松作为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境界,以及其对音乐的独特见解和表达方式。

1.2 概述文章内容《门德尔松《无词歌》Op.30》是门德尔松创作的一部经典歌曲集,被认为是浪漫时期德国艺术歌曲中的杰作之一。

本文将通过对作品背景、总体概述、结构特点、旋律发展和和声特点的分析,对这部音乐作品进行深入探讨。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介绍门德尔松的作品背景,包括他的音乐风格、创作理念和时代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无词歌》Op.30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接下来,我们将对《无词歌》Op.30进行总体概述,包括歌曲数量、歌曲主题和整体风格,为后续的结构特点分析和旋律、和声特点探讨奠定基础。

在结构特点分析部分,我们将分析《无词歌》Op.30每首歌曲的结构,探讨其节奏、动机和发展方式,揭示门德尔松在作品中所展示的创作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随后,我们将对旋律发展进行分析,探讨门德尔松在作品中运用的旋律素材、变化和发展方式,以及如何通过旋律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我们希望能够更全面地理解《门德尔松《无词歌》Op.30》,并对其音乐价值和艺术意义有更深入的认识。

2. 正文2.1 门德尔松作品背景分析门德尔松的《无词歌》Op.30是他在浪漫主义时期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门德尔松《无词歌》的创作特点及演奏要旨

门德尔松《无词歌》的创作特点及演奏要旨

门德尔松《无词歌》的创作特点及演奏要旨马晓鹃【摘要】无词歌(songs without words)是按照歌曲体裁和形式特点写作的一种小型乐曲,常有一个歌唱性的旋律,并配以抒情歌曲常用的伴奏音型.门德尔松的钢琴小品<无词歌>集,在浪漫派抒情钢琴作品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其独特的魅力色彩.【期刊名称】《齐鲁艺苑》【年(卷),期】2010(000)001【总页数】3页(P80-82)【关键词】门德尔松;无词歌;创作特点;演奏方法【作者】马晓鹃【作者单位】山东艺术学院职业、成教学院,山东,济南,25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624.1门德尔松(Felix Mendelssohn—Bartholdy,1809-1847),德国伟大的浪漫派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

他出身富裕家庭,艺术生涯可谓鲜花铺路、一帆风顺,因此,其作品风格也温馨抒情、优雅恬静,戏剧性冲突不强,极富诗意、幻想的浪漫气息,充分反映出他生活上的富足和安定。

在钢琴音乐创作方面,门德尔松首创了无词歌,把歌唱性旋律与钢琴织体结合成统一的整体,成为 19世纪特性曲的重要体裁,在浪漫派抒情钢琴作品中占有特殊地位。

“无词歌”亦称“无言歌”,是指“没有歌词的歌曲”,它是按照歌曲体裁和形式特点写作的一种小型器乐曲,通常以钢琴小品的形式出现。

这些作品常有一个歌唱性的旋律,并配以抒情歌曲常用的伴奏音型。

门德尔松一生共创作了四十九首无词歌,分为八集出版,每集包含六首,最后一首作品 109号则是他的遗作。

这些作品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他将声乐中歌曲的体裁移植到器乐独奏曲中,使钢琴以甜美淳朴的曲调“唱”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风格。

这种具有创新形式的钢琴作品,丰富了世界钢琴文献的宝库,在钢琴艺术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和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引举实例,分析探究门德尔松《无词歌》的音乐风格、创作特点、演奏方法及艺术价值等。

从《无词歌》看门德尔松作品的音乐特性

从《无词歌》看门德尔松作品的音乐特性

从《无词歌》看门德尔松作品的音乐特性作者:余志铭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0期余志铭(合肥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安徽合肥 232001)摘要:费利克斯·门德尔松(1809-1847)是19世纪著名的作曲家。

作为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许多作品广为人知,尤其是精致优美的钢琴曲集《无词歌》奠定了作曲家在浪漫主义钢琴创作方面的重要地位,这套作品既流露出古典主义音乐的规整性,也充满了浪漫主义的幻想色彩。

本文将从《无词歌》的创作背景入手,结合其中部分作品进行分析,了解门德尔松在曲式、旋律和织体方面的创作特点,进而通过创作特点得出门作曲家的音乐思想和整体音乐特性。

通过对《无词歌》的作品进行分析与研究,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无词歌》在浪漫主义音乐中独树一帜的风格,让更多人所了解门德尔松的音乐。

关键词:门德尔松;无词歌;创作特点;音乐思想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0-0183-03收稿日期:2016-06-02基金项目:省级质量工程项目:高教声乐课堂“多元化”唱法与教改研究(2015jyxm268);校级教研项目:高师钢琴课标与中学音乐教师专业素质构建关系研究(2014jy15)一、门德尔松与《无词歌》(一)门德尔松的音乐人生雅科布·路德维希·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德国作曲家及音乐家,于1809年生于德国汉堡。

此时正值古典主义音乐的末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社会正向着一个崭新的台阶迈进,音乐界也即将开启一个新的篇章——浪漫主义音乐时代。

门德尔松在10岁的时候就已经为《诗篇19》进行乐曲创作,在17岁时就写出了他的经典代表作《仲夏夜之梦》。

1829年开始,他奔赴欧洲各地担任乐团指挥并在英国旅行的时候完成了《苏格兰交响曲》,在罗马与柏辽兹的相遇开始了他《意大利交响曲》的创作,后又在法国巴黎结识了李斯特和肖邦,并于1833年回到自己的国家,之后同舒曼创建了莱比锡音乐学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