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德尔松的《无词歌》分析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德尔松的《无词歌》分析报告
一、概述
首先我需要对题目中的无词歌来做一些简单的解释,“无词歌”这种体材的
首创就是作曲家的一个试验品,一个传统与创新并存的新品种。对“无词歌”体裁的解释基本上均为“一种宛如歌曲的抒情钢琴小曲。其中包含一个歌曲性质的旋律和相应的伴奏部分。”或“是一种抒情性、歌唱性的小型器乐曲,主要是钢琴曲,它是由作者剪裁而定的各色生活片断。” “无词歌”的音域与人的声区比较接近(有时也比声乐曲的音区更为宽广些),似乎是一种专为器乐而打造的声乐曲一样,使器乐尤其是钢琴也能像人声一样温柔的歌唱,体现出浪漫主义时期
的音乐家们在创作中使器乐作品倾向于声乐化的特点。
门德尔松钢琴小品《无词歌》在浪漫派抒情钢琴作品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有着独特的魅力和色彩,秀气,柔媚,有抒情的歌唱性,弹这样的曲子无须炫技,乐感比技巧重要。《无词歌》这部钢琴小品集的创作从1830年开始一直持续到1845年为止,穿越了作曲家生命里的一半时光,也陪伴他一路走过生命中的许多悲欢离合,他把他生活上很多大大小小的画面、内心感受都投放到这部曲集中。无词歌是门德尔松首创的抒情小品体裁,它既不够深刻也不够严肃,但精致而不造作、清新而细腻才是它最大的特点。
创作人物、背景
门德尔松出生于1809年2月2日的汉堡,与十八世纪的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并称为音乐史上最天才、最早熟的作曲家。门德尔松本身特有的音乐才能加上围绕在他身边亲切友善的人际关系,使他的作品大多呈现出愉快而细腻、优雅而敏感、轻松而质朴的风格特征。门德尔松从不在音乐中追求过份的忧郁、病态的多情,你也不能从他的作品中找到深刻的对时代、对社会矛盾的呼喊,他的作品总与现实斗争保持一定的距离,因此他总被看作是柔弱的附庸风雅,被认为是复古保守分子,永远不能超越年轻时创造的童话世界向前发展。事实上,这样的评价对门德尔松来说并不公平,他的音乐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反映现实,而在于表现人类最单纯、直挚、积极、乐观的感情和精神,“他的作品对人类精神的升华、情感的调节、智力与创造力的启迪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他的美学理想与哥白尼、开普勒、斯宾诺
莎、牛顿、爱因斯坦所追求的宇宙的和谐、有序、完美的哲学观也有某种一致性。”门德尔松经常被认为是一位保守主义或复古主义的作曲家,更有甚者认为他是古典主义的“模仿者”或“古典浪漫派”。
影响门德尔松创作风格的因素,首先离不开他明朗而友善的人际关系。围绕在门德尔松身边的几乎都是亲切友善的家人和友人,这些人使他形成一种正直、开朗、光明的感情观,
二、分析
其次,我需要来介绍一下关于无词歌作品38之6。在现代钢琴教育中常被演奏,名为《二重唱》,此曲是由门德尔松自己命名的一首乐曲,作品调性是降A大调, 这首乐曲形象生动.旋律优美.好似一对情侣在静夜中柔声细语的交谈。
结构如下:
钢琴谱只有不完整的17小节。3/8拍的节奏特点抒情优美,谱例上标示andante con moto (流动的行板)诠释这首歌曲安谧的环境。
引子为6个三连音构成,低音部分用降A大调第一转位、第二转位琶音营造夜晚月光温柔的场景,一段曲式主体段是方整性平行二句式乐段,第一乐句8小节可以分出两个4小节分句,其中前四句的主题旋律在高音区,旋律采用上行模进和下行模进,具有较强的语言性,这样的主题似在表达情人之间的呢喃。后四句的主题在低音像是欲言又止。连续的十六分音符作为铺垫在主旋律下,强弱弱三拍子的节奏突出旋律的流畅性。
三、结论
根据以上对全曲材料和声等方面的分析,在结合标题来理解,这首作品反映出残曲为一段曲式,旋律作为三连音的音头出现,流畅、动情的情感体现爱情的甜蜜与美好,像是对甜美爱情的赞美最后带着对爱情的无限向往和美好的希望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