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临床路径管理实施存在问题及对策论文

合集下载

临床路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临床路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临床路径问题及整改措施引言概述:临床路径是指根据患者在特定疾病过程中的病情演变规律,制定的一系列临床诊疗活动的标准化指南。

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临床路径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其有效性和效率。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探讨临床路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临床路径制定问题:1.1 缺乏多学科参与:临床路径制定应该由多学科共同参与,但现实中往往只有医生参与,缺乏护士、药师等其他专业人员的参与。

1.2 缺乏患者参与:临床路径的制定应该充分考虑患者的需求和意见,但现实中患者参与度较低,导致临床路径与患者实际情况不符。

1.3 缺乏证据支持:临床路径的制定应该基于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但现实中往往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导致临床路径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受到质疑。

整改措施:1.1.1 加强多学科合作:建立跨学科的临床路径制定团队,包括医生、护士、药师等各个专业人员,确保各专业意见充分融合。

1.2.1 提高患者参与度:通过开展患者教育和参与活动,增加患者对临床路径的了解和参与,使临床路径更贴近患者需求。

1.3.1 加强科研支持:鼓励医疗机构开展科研项目,提供临床路径制定所需的科学依据,同时与科研机构合作,加强临床路径的研究和验证。

二、临床路径执行问题:2.1 缺乏标准化操作:临床路径的执行往往存在操作不标准的问题,不同医生在操作过程中存在差异,影响了临床路径的效果。

2.2 缺乏有效的监控和评估机制:临床路径的执行情况往往缺乏有效的监控和评估,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

2.3 缺乏持续的培训和教育:临床路径的执行需要医务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现实中缺乏持续的培训和教育机制,导致执行效果不佳。

整改措施:2.1.1 制定标准操作规范:建立标准操作规范,明确临床路径执行的具体步骤和要求,提高操作的一致性和标准化。

2.2.1 建立监控和评估机制:建立完善的临床路径执行监控和评估机制,包括定期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改进。

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引言临床路径是一种标准化、程序化的医疗管理模式,旨在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在我国,临床路径的实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临床路径的实施情况,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二、临床路径实施情况1. 实施范围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临床路径的实施范围不断扩大,从最初的几个试点医院逐步推广到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目前,临床路径已经覆盖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多个科室,涉及的病种也越来越多。

2. 实施效果逐步显现临床路径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实施临床路径的医院普遍反映,患者的满意度提高,医疗纠纷减少,医疗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3. 政策支持不断加强国家层面高度重视临床路径的实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如《关于推进临床路径管理的指导意见》、《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等,为临床路径的实施提供了政策保障。

三、临床路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1. 标准不统一目前,我国临床路径的标准尚不统一,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之间存在差异。

这导致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参差不齐,影响了整体推进速度。

2. 医务人员认识不足部分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的认识不足,认为限制了他们的临床决策权,影响了医疗质量。

此外,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的培训和宣传力度不够,导致他们对临床路径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高。

3. 信息系统不完善临床路径的实施需要依赖于信息系统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和反馈。

然而,目前我国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建设尚不完善,影响了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

4.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临床路径的实施需要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付出额外的时间和精力。

然而,目前我国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实施临床路径的积极性不高。

四、临床路径整改措施1. 统一标准,加强培训国家层面应统一临床路径标准,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临床路径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及整改参考措施样本

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及整改参考措施样本

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及整改参考措施样本临床路径实施是一种系统的、规范化的临床管理方法,旨在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和医疗事故的发生。

然而,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临床路径的实施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整改和改进。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进行讨论,分别是临床路径制定、临床路径贯彻、临床路径监测和评估、临床路径的优化。

首先,临床路径的制定存在问题。

一些临床路径制定的过于理论化,缺乏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实际操作指南。

另外,一些临床路径的制定缺乏团队合作,没有充分发挥医生、护士和其他专业人员的优势,导致路径的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

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建立临床路径制定团队,从多学科角度进行交流和协商,制定出更加符合实际需要的临床路径,并且多次修订和完善。

其次,临床路径的贯彻存在问题。

一些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了解,抵触接受临床路径的管理。

此外,临床路径的具体操作指南缺乏明确,导致医护人员执行起来困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组织临床路径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的认识和理解,并为他们提供明确的操作指南和临床路径的解释。

再次,临床路径的监测和评估存在问题。

一些医院缺少监测和评估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科学方法,无法及时发现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优化。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建立监测和评估的指标体系,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对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最后,临床路径的优化存在问题。

临床路径中的一些环节过于繁琐或冗杂,导致执行起来不方便,也不符合患者个体化的情况。

此外,一些临床路径并没有充分考虑患者的意愿和参与,容易导致患者的抵触和不配合。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优化临床路径的流程和内容,减少不必要的环节,简化操作步骤,提高执行的便利性。

同时,还应该充分尊重和考虑患者的意愿,鼓励患者主动参与临床路径的决策和执行过程。

临床路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临床路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临床路径问题及整改措施标题:临床路径问题及整改措施引言概述:临床路径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要求,规定患者在医院住院期间每一天的医疗活动和护理措施,以达到规范化、标准化和优化医疗服务的目的。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临床路径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及时整改措施来提高其效果。

一、临床路径问题及整改措施1. 临床路径设计不合理1.1 缺乏针对性:临床路径设计缺乏个体化和差异化的考虑,无法满足不同患者的特殊需求。

1.2 缺乏实用性:临床路径设计过于理论化,与实际操作存在较大差距,导致执行困难。

1.3 解决方案:建立多样化的临床路径模板,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需求进行个性化调整,提高路径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二、临床路径执行不到位2.1 医护人员不配合: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执行不积极。

2.2 患者配合度低:患者对临床路径的内容和目的理解不够,配合度不高。

2.3 解决方案:加强对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培训,提高他们对临床路径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执行力度。

三、临床路径评估不及时3.1 缺乏监测机制:临床路径执行过程中缺乏及时的监测和评估机制,无法及时发现问题。

3.2 评估标准不明确:临床路径评估标准模糊不清,导致评估结果不准确。

3.3 解决方案:建立完善的临床路径评估机制,明确评估标准和频次,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四、临床路径信息化水平低4.1 数据采集困难:临床路径信息化系统不完善,数据采集困难,影响路径执行和评估。

4.2 数据分析不足:缺乏对临床路径数据的深入分析和利用,无法发现潜在问题。

4.3 解决方案:加强临床路径信息化系统建设,提高数据采集和分析水平,为路径执行和评估提供有力支持。

五、临床路径改进机制不健全5.1 反馈机制不畅:临床路径改进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无法及时了解执行情况和问题。

5.2 沟通不畅:医护人员之间、科室之间沟通不畅,影响路径改进的协调和执行。

5.3 解决方案:建立健全的临床路径改进机制,设立专门的改进小组,加强沟通和反馈,及时解决问题,不断完善路径设计和执行流程。

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2012年本年度上半年我科中风病入径患者31人,出径4人,中风病中医临床路径的运行情况良好。

对于临床路径的实施情况我科不断分析总结,并提出问题,加以完善,但在过去的一年里,仍有较多患者在中风治疗中合并其它疾病,而使临床路径中断。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做工作:1 遵循中医药治疗疾病的基本思维和路线的基础上,完善中风病临床路径,发挥中医药特色,提高中风病的治愈好转率,缩短中风病病程。

2 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积极复查患者入院异常项目,并加以处理。

3 加强中风病患者的护理,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防止诱发其他疾病。

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2012年本年度下半年我科入径中风病患者35人,出径5人,中风病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尚处于探索阶段,仍存在很多问题:1 我科以内科疾病为主,患有中风病的老年患者居多,多数患者由于在中风病治疗过程中合并其他疾病及治疗而出径。

2 较多中风病患者病程迁延不愈,最终导致住院天数过长而出径。

解决措施:1 不断完善临床路径,为求体现中医特色和优势,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并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心理负担,防止诱发其他疾病。

2 尽量完善中医诊疗规范,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在针药并举的情况下,提高中风病的治愈好转率,缩短面瘫病程。

中风科临床路径工作总结我科于2012年1月在科室开展了临床路径实践工作,中风病临床路径通过1年的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总结汇报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1. 中风病建立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健全工作制度。

根据卫生部颁布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通知精神,科室专门召开办公会,研究、部署我科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开展,确定了中风病临床路径,成立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小组,张红莉主任担任组长,张玉洁副主任、樊会竹副主任、徐红护士长担任副组长,何楠任个案管理员,韩丽娟、王桂霞、梁秀、李密任临床路径工作指导评价小组成员。

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的困境探讨与对策建议

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的困境探讨与对策建议

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的困境探讨与对策建议摘要通过对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分析,总结了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从临床路径变异率高、病案信息质量影响临床路径资料准确性、缺乏多部门间协作等方面入手,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不断扩大临床路径的覆盖面,推动临床路径的发展。

关键词临床路径; 实施; 困境; 对策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A临床路径的实施可促进医疗质量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发展。

同时,临床路径也是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我院从2010年4月正式启动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初步建立了行之有效的临床路径管理体系。

现结合我院在临床路径工作中的经验,对临床路径实施工作中遇到的若干问题和对策进行探讨。

1 临床路径模式的理念临床路径是指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针对某一具体疾病或手术方式建立一套全面的、系统化的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所有医务人员共同认可并遵守执行的治疗手段。

临床路径是一种现代化的医疗服务与管理模式,在持续改进医疗质量、规范诊疗行为、提高临床工作效率、降低医疗费用方面有着重要作用[1-3]。

2 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1 临床路径变异率高临床路径具有综合性、时效性、多专业、多学科协作性等特点,因此在其实施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偏离标准临床路径的现象,即发生变异。

潘哲毅等总结了临床路径产生变异的主要原因包括:(1)医务人员对实施临床路径的认识不足,相关专业人员配合不够默契;(2)医院管理因素。

如双休日不安排手术、不做检查、医技科室检查报告延搁; (3)合并相关疾病; (4)患者病情变化; (5)临床路径的制定没有因地制宜; (6)医院医疗器械突然发生故障,必备的物资耗材供应不及时等。

上述发生临床路径变异的因素与我院基本吻合。

2.2 病案信息质量影响临床路径资料准确性首先,病案信息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弱,管理意识淡薄。

在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 病案信息管理人员对临床路径认识不够正确,缺乏投身医院管理工作的积极性,管理意识较为淡薄, 在病案信息管理方便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新医改方案要求要大力改进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优化服务流程,规范诊疗行为。

临床路径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

本文讨论分析了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医改;临床路径;问题;对策200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称《意见》)的公布,标着我国医改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意见》强调,要大力改进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优化服务流程,规范诊疗行为,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明显缩短病人等候时间,努力让群众看好病[1]。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也提出,要强化医疗服务质量管理,规范公立医院临床检查、诊断、治疗、使用药物和植(介)入类医疗器械行为[2]。

《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明确,要加强医疗安全质量监管,研究制定适应基本医疗需求的临床路径,不断扩大实施医院和病种范围[3]。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1]。

从某种意义上讲,医疗卫生服务的“安全”、“有效”与“方便”、“价廉”是一对矛盾,如何有效调解和平衡这对矛盾?临床路径管理实际上提供了一种相对有效的实践方式。

1临床路径管理的概念临床路径是一种医护规范,或者说,是对特定病种或病例的标准化的医护计划,即对某一疾病之大多数病人最有效及最有效率之照顾流程之共识。

其目的是合理使用医疗资源,使病人达到最佳康复之效益[4]。

其概念的理解当包涵下列内容:1.1病种选择具有条件性。

一般而言,选择一些发病率高、费用多、临床变异较少的病种。

1.2临床路径的制定具有科学性。

路径程序的制定要由不同专业背景人员合作,根据可获得的最佳临床证据,制定统一的、整合式的、前瞻性的诊断、治疗及护理程序。

1.3临床路径文本的书面化、表格化。

精神科医疗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精神科医疗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精神科医疗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与对策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科医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的对策。

方法:精神科医疗工作存在问题包括精神科患者的特殊性、患者心理问题、患者陪护管理、患者安全问题及医护人员自身防护意识差。

结合实际情况,总结医疗管理对策,包括加强患者陪护管理、重视医护人员自身防护、预防意外等,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

结果:明确精神科医疗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保障医疗工作顺利进行。

结论:精神科医护人员需在工作中,认真分析医疗工作所存在的问题,总结合理的解决对策,保证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安全,确保医疗工作顺利开展。

关键词:精神科;医疗管理工作;问题;对策精神病患者作为医院的特殊群体,存在伤人、逃跑、自杀等多种不安全因素,大多数患者没有自知力,严重缺少社会功能,因此,临床对于精神科疾病患者,更需接受特殊性护理,予以患者更多的尊重和理解,最大程度满足患者的生理及心理需求,予以患者的更多的尊重和满足。

最近几年,随着医疗管理理论的不断进步,保障医疗工作安全,提高医疗工作水平是医疗工作人员的追寻目标。

而如何保证精神科医疗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是精神科工作的重中之重。

本研究深入分析精神科医疗管理工作,全面认识精神科医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保障工作顺利开展,避免给患者带来伤害。

就精神科医疗管理工作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1医疗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1.1患者本身精神科患者是一特殊群体,他们的精神思维方式异常,伴有幻想、妄想,影响患者自身的感觉及判断;患者病情不稳定,容易出现自伤、伤人、自杀等冲动行为,医疗人员在和患者接触过程中,缺乏防范措施,可能出现患者受伤,伤害医疗人员等意外;精神科患者存在着一定心理问题,兴奋、躁动,不配合治疗,不相信医疗人员及病友,怀疑家人,担心自己病情及预后。

1.2患者家属患者家属陪护人员不了解医院情况,缺乏防护意识,若看护不严格,患者容易发生伤害。

患者家属不了解患者病情,不配合治疗,不约束患者,影响正常治疗。

临床路径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临床路径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临床路径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临床路径作为一种医疗管理工具,旨在规范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医疗成本,保障患者权益。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临床路径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实施效果不理想、缺乏有效监管、与实际情况脱节等。

本文将深入探讨临床路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以期为临床路径的有效实施和完善提供参考。

一、临床路径存在的问题(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部分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对其内涵和意义的深入理解。

认为临床路径只是一种形式主义的管理手段,未能将其与提高医疗质量、优化医疗服务紧密结合起来。

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敷衍了事、走过场的现象,未能真正发挥临床路径的作用。

(二)缺乏系统性规划和管理临床路径的实施需要医院各部门的协同配合,包括医疗、护理、医技、管理等多个方面。

但现实中,往往存在各部门之间交流不畅、协调不力的问题。

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和管理,导致临床路径的制定、实施、监测和评估等环节衔接不紧密,无法形成有效的管理闭环。

(三)临床路径制定不合理临床路径的制定是实施临床路径的基础,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临床路径制定不合理的情况。

路径过于僵化,未能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变化,导致在实际应用中难以执行或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另路径制定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没有经过充分的论证和验证,缺乏临床实践的支持。

(四)信息化建设滞后信息化是临床路径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但目前许多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滞后,无法满足临床路径管理的需求。

缺乏统一的信息化评台,无法实现临床路径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共享;医疗信息系统与临床路径系统之间缺乏有效的对接,导致数据录入不及时、不准确,影响临床路径的监测和评估。

(五)缺乏有效监督和考核机制临床路径的实施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以确保其顺利推进和有效执行。

但现实中,往往存在监督和考核机制不完善的问题。

缺乏对临床路径实施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评估,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考核指标不科学、不合理,无法准确反映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导致医务人员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临床路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临床路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临床路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问题描述在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临床路径制定不够科学:目前制定临床路径的过程中,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和临床实践经验,导致路径的制定不够科学和合理。

1.2 路径执行不到位:在实际的临床操作中,我们发现有些医务人员对于临床路径的执行不够到位,没有按照路径规定的流程和标准进行操作。

1.3 路径评估不够全面:在对临床路径的评估过程中,我们发现评估的内容不够全面,不能全面反映路径的效果和改进的方向。

二、整改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整改措施:2.1 加强路径制定的科学性:我们将建立专门的临床路径制定团队,由临床专家、护理人员和相关科研人员组成,通过对临床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制定科学合理的临床路径。

2.2 加强路径执行的培训和监督:我们将组织相关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的认识和理解,确保他们能够按照路径规定的流程和标准进行操作。

同时,我们将建立临床路径执行的监督机制,对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2.3 完善路径评估的内容和方法:我们将重新评估临床路径的内容和方法,确保评估的内容能够全面反映路径的效果和改进的方向。

同时,我们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他们对临床路径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改进路径的设计和执行。

2.4 建立临床路径的监测和反馈机制:我们将建立临床路径的监测和反馈机制,定期收集和分析临床路径执行的数据和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2.5 提高临床路径的宣传和推广:我们将加强对临床路径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对临床路径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他们的参与和支持,进一步推动临床路径的实施和改进。

三、整改效果评估为了评估整改措施的效果,我们将进行以下工作:3.1 收集和分析临床路径执行的数据和效果:我们将定期收集和分析临床路径执行的数据和效果,包括路径执行的情况、患者的满意度等指标,以评估整改措施的效果。

临床路径科室整改措施

临床路径科室整改措施

临床路径科室整改措施临床路径管理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为某一特定疾病或手术的患者,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的诊疗流程。

通过临床路径管理,可以提高医疗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临床路径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1. 临床路径设计标准不明确。

有的医院自行设计临床路径,由于资源不匹配,实施过程中大打折扣。

2. 医疗费用控制不理想。

实施效果无法评价,很多医护人员为完成医院交给的任务,只是在病员出院时一并打印出来,医护人员在相应栏签名。

3. 重视程度不够,普及范围小,开发病种少。

进入临床路径的病种多以手术处置的外科疾病为主,病种数量少、相对单一,慢性疾病中临床路径应用的报道罕见,仅停留相对单一病种上。

4. 实施过程中医务人员的自主权与标准化的冲突。

部分医生认为,临床路径是一种有限的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完善的实施需相当长时间的磨合和一定的经费投入,治疗方案僵化,会减少医生的自主权,对患者的治疗产生消极影响,限制了医务人员的临床思维和创新能力。

5. 临床路径实施中可能引起相关的医疗纠纷及其法律问题。

临床路径重视病人的知情同意权,发挥了病人参与意识和合作态度对治疗的作用,如果医生没有完全遵守临床路径而患者得了并发症,可能会引起医疗纠纷。

二、整改措施1. 明确临床路径设计标准。

医院应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临床路径设计标准,确保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

2. 加强医疗费用控制。

医院应建立健全医疗费用控制机制,加强对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的费用监控,确保医疗费用的合理性。

3. 提高重视程度,扩大普及范围,开发更多病种。

医院应加大对临床路径管理的宣传力度,提高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管理的认识,鼓励更多科室和病种开展临床路径管理。

4. 调整医务人员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医院应根据临床路径管理的要求,调整医务人员的工作流程,确保医务人员在临床路径管理中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病情的观察和治疗。

临床路径实施中的问题和对策

临床路径实施中的问题和对策

临床路径实施中的问题和对策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临床路径实施中的问题和对策【摘要】目前临床路径在我国仍处于摸索阶段,本文通过对临床路径在我国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实施临床路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临床路径问题对策临床路径作为一种质量效益型医疗管理模式,核心理念是不断改进质量管理,主要作用是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无效支出。

1985年由美国波士顿新英格兰医疗中心率先实施,用于以诊断相关分组为付款基础的定额付款制度(DRGs-PPS),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1]。

80年代末期,传入日本、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我国于1996年也开始了对临床路径的理论探讨和应用研究,我院自去年实施临床路径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暴露了不少问题。

本人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结合我院1年来实施临床路径的情况,总结了我国临床路径实施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1存在的问题大部分医院重视程度不够,普及范围小,开发病种少临床路径进入国内的时间不长,国内仅局限于少数大型综合性医院开展了临床路径的应用,数量庞大的市县级医院尚未实施临床路径。

进入临床路径的病种多以手术处置的外科疾病为主,病种数量少、相对单一,慢性疾病和社区卫生服务中临床路径应用的报道罕见,内科疾病的应用仅停留在临床护理路径上。

我院相当多的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认识深度不够,态度消极。

临床路径引进目的不清晰,设计标准不明确有些医院在制定临床路径时,照搬美国的项目流程,忽略了我国的医疗技术水平,反而增加了医疗费用。

有的医院自行设计临床路径,由于资源不匹配,实施过程中大打折扣。

有的医院为了减少药品在医疗过程中的消费比例,增加了多项服务内容,使得单病种医疗消费反而增加。

医疗费用控制不理想,实施效果无法评价从目前报道看,只有北京协和医院对费用控制较为理想,有些医院成本核算不到位,临床路径带来的效益无法评价,且很多报道未提及费用对比的统计学处理结果,未谈及开发临床路径的成本,未考虑门诊及出院后的医疗费用,缺乏对路径实施中变异信息的收集、分析,对临床路径修订的研究或报道不多,是否真正降低了医疗费用尚存在疑问。

临床路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临床路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临床路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问题描述在临床路径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整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临床路径制定不够科学合理:现有的临床路径制定过程中,缺乏科学的依据和准确的数据支持,导致制定出的临床路径不够科学合理,无法真正满足患者的需求。

1.2 临床路径执行不到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的执行不够规范,存在操作不一致、流程中断等问题,导致临床路径的效果无法得到有效的体现。

1.3 临床路径评估不完善:目前的临床路径评估方法不够全面,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无法准确评估临床路径的效果和质量,从而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二、整改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整改措施,以确保临床路径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2.1 建立科学合理的临床路径制定机制:制定临床路径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特点和需求,结合临床实践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制定科学合理的临床路径,并确保路径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

2.2 加强临床路径的执行管理:建立完善的临床路径执行管理机制,明确责任人和执行流程,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指导,确保临床路径的执行规范和一致性。

同时,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通过电子病历等方式对临床路径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和反馈。

2.3 完善临床路径的评估方法:建立科学的临床路径评估指标体系,包括患者满意度、临床疗效、医疗费用等方面的评估指标,通过定期的评估和反馈,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

同时,可以引入外部专家进行评估,提供客观的评价意见。

2.4 加强临床路径管理的宣传和培训:通过开展培训班、讲座等形式,向医务人员普及临床路径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提高他们对临床路径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其参与和支持度。

2.5 建立临床路径管理的长效机制:临床路径管理需要长期坚持和改进,应建立健全的长效机制,包括定期的评估和改进、经验的总结和分享等,以确保临床路径管理的持续有效性。

三、预期效果通过以上整改措施的实施,我们预期可以达到以下效果:3.1 提高临床路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其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医疗质量和效果。

精神科临床路径管理实施存在问题及对策论文

精神科临床路径管理实施存在问题及对策论文

精神科临床路径管理实施存在问题及对策【摘要】目的:探索精神科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提高临床路径实施质量。

方法:对我院从临床路径实施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部分精神病人由于精神症状的支配而不配合检查,经济或者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大等问题导致临床路径变异。

结论:在精神科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可以通过不断的调整完善得以解决。

【关键词】精神科;临床路径;病案信息管理【中图分类号】r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639-02临床路径是指由医疗、护理及相关专业人员在疾病诊断明确后,针对某种疾病或手术而制定的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医疗计划,其核心问题是将某种疾病或手术所涉及的关键性检查、治疗、护理等一系列诊疗行为标准化【1】。

按照国务院医药卫生改革的总体要求,卫生部于2009年开始,启动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试行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以来,患者平均住院日缩短,住院费用减少,满意度提高【1】【2】【3】【4】,成效明显。

到目前为止,共下发了22个专业331个病种的临床路径,在331个病种中,不包括精神科的临床路径。

精神疾病由于目前病因未明、临床表现的多样性、诊断标准非实验性、非单一药物治疗性、病人不配合等复杂原因,而导致其明显有别于其它科的疾病,因此,精神科临床路径实施过程存在问题较多。

为了探索精神科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现对我院精神科临床路径实施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1 检查项目问题1.1必须检查的项目包括:①为了明确诊断和选药参考而进行的检查;②为调整药物剂量而进行的检查;③为了评定疗效而进行的检查;④为监测药物副反应而进行的检查。

1.2根据病情需要可能增加的检查项目,如:明尼苏达个性测验;头颅ct或mri;腰穿等。

在以上检查项目中,大多数不需要病人的配合,但是脑电图及脑电地形图、脑涨落图、脑血流图、胸片、心电图以及各种心理测验、头颅ct或mri、腰穿等必须取得病人的配合才能完成,一部分精神病人由于精神症状的支配而不配合检查,针对这些情况,我们的对策是:将这些在其它科(如内科、外科)入院第1天完成的检查项目调整为入院第1—3天完成,通过表单时间的调整,大大减少了由于检查不及时的临床路径变异。

临床路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临床路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临床路径问题及整改措施标题:临床路径问题及整改措施引言概述:临床路径是指根据患者疾病的特点和治疗过程,制定的一套标准化的治疗方案,旨在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临床路径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及时整改和优化。

正文内容:一、临床路径问题1.1 治疗方案不够个性化临床路径制定过程中,可能忽略了患者个体差异,导致治疗方案不够个性化,影响治疗效果。

1.2 治疗过程中缺乏有效沟通医护人员在执行临床路径时,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导致执行不到位,影响治疗效果。

1.3 监测和评估机制不完善临床路径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测和评估机制,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措施。

二、整改措施2.1 加强团队合作建立多学科团队,包括医生、护士、药师等,加强沟通和协作,共同制定和执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2 定期评估和调整建立定期的评估和调整机制,对临床路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2.3 提供持续教育为医护人员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持续教育,提高他们对临床路径的认识和执行能力,确保临床路径的有效执行。

三、临床路径的优化3.1 引入信息化管理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临床路径管理系统,实现对临床路径的全程监控和管理,提高执行效率和质量。

3.2 定期研究和更新定期对现有的临床路径进行研究和更新,根据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优化临床路径,提高治疗效果。

3.3 强化患者教育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和指导,让患者了解临床路径的意义和执行过程,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和治疗效果。

四、建立质量评估机制4.1 设立质量评估指标建立临床路径执行的质量评估指标,包括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医疗费用等,对临床路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4.2 进行定期审核定期对临床路径执行情况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确保临床路径的有效执行和持续优化。

4.3 建立反馈机制建立医患双方的反馈机制,采集医护人员和患者对临床路径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临床路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临床路径问题及整改措施引言概述:临床路径是指根据特定疾病的诊疗规范和经验,制定出一系列的医疗流程和操作指南,以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提升医疗效率。

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临床路径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执行不到位、缺乏标准化、难以落地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整改措施。

正文内容:1. 临床路径执行不到位1.1 缺乏有效的宣传和培训: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的认识和理解不足,需要加强对临床路径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其执行的意识和能力。

1.2 缺乏监督和评估机制:应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对临床路径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1.3 缺乏激励机制:应建立激励机制,对执行临床路径的医务人员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荣誉,增强其执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临床路径缺乏标准化2.1 缺乏统一的临床路径制定流程:应建立统一的临床路径制定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确保临床路径的制定符合规范和科学性。

2.2 缺乏标准化的临床路径内容:应制定标准化的临床路径内容,包括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的具体操作指南,确保临床路径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

2.3 缺乏标准化的临床路径评估指标:应建立标准化的临床路径评估指标,对临床路径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以确保临床路径的质量和效果。

3. 临床路径难以落地3.1 缺乏与医院实际情况相适应的临床路径:应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与之相适应的临床路径,增加其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

3.2 缺乏与医务人员的沟通和合作:应加强与医务人员的沟通和合作,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制定和执行临床路径。

3.3 缺乏与患者的沟通和教育: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教育,提高其对临床路径的理解和配合度,增强临床路径的执行效果。

总结:针对临床路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整改措施。

首先,加强对临床路径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执行意识和能力。

其次,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临床路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临床路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临床路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问题描述在医疗机构的临床路径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整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临床路径设计不合理当前的临床路径设计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例如路径步骤设置不够清晰,导致医务人员在执行过程中容易出现困惑和误解。

另外,路径中的关键节点和关键操作没有明确标示,容易导致操作失误和延误治疗。

1.2 临床路径执行不规范在临床路径的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情况。

例如,部分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的理解不够深入,无法正确地执行路径中规定的操作和流程。

另外,路径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控和评估机制,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1.3 临床路径效果评估不完善目前的临床路径效果评估体系不完善,无法全面、准确地评估临床路径的效果。

缺乏科学的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无法对路径的优劣进行客观评价。

另外,评估结果的反馈机制不畅通,无法及时获取医务人员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二、整改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临床路径管理的效果和质量,我们提出以下整改措施:2.1 优化临床路径设计针对当前临床路径设计存在的问题,我们将进行优化和改进。

首先,明确路径的目标和流程,确保路径的每个步骤都能够清晰明确地指导医务人员的操作。

其次,对于关键节点和关键操作,我们将进行标示和说明,确保医务人员能够正确执行。

2.2 加强临床路径执行的规范性为了提高临床路径执行的规范性,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临床路径的理解和认识。

其次,建立临床路径执行的监控机制,定期对路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2.3 完善临床路径效果评估体系为了更好地评估临床路径的效果,我们将完善评估体系。

首先,建立科学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机制,对路径执行情况和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全面、准确地评估。

其次,建立反馈机制,定期向医务人员反馈评估结果,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临床路径管理。

2.4 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临床路径管理需要各个部门和医务人员之间的密切合作和有效沟通。

临床路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临床路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临床路径问题及整改措施引言概述:临床路径作为一种管理医疗流程的方法,旨在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面临一些与临床路径相关的问题。

本文将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以期改善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

一、临床路径制定问题:1.1 缺乏标准化:临床路径的制定应基于临床实践指南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但实际上,许多临床路径缺乏标准化的基础。

1.2 缺乏多学科合作:临床路径的制定需要多学科的合作,但由于各学科之间的沟通不畅,往往导致临床路径的制定过程缺乏全面性和准确性。

1.3 缺乏更新机制:医学知识不断更新,但很多临床路径没有及时更新的机制,导致其与最新的研究成果脱节。

整改措施:1.1 建立标准化的制定流程:制定临床路径应遵循一定的标准化流程,包括收集证据、制定指南、制定路径、评估效果等环节,以确保临床路径的质量和准确性。

1.2 加强多学科合作:建立跨学科的临床路径制定团队,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确保临床路径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1.3 建立更新机制:制定临床路径后,应建立定期评估和更新机制,及时调整路径内容,以保持与最新研究成果的一致性。

二、临床路径执行问题:2.1 缺乏执行力度:临床路径的实施往往受到医务人员的抵触情绪和习惯的影响,导致执行力度不够。

2.2 缺乏患者参与:临床路径的制定和执行应以患者为中心,但实际上,患者参与度较低,导致临床路径的执行效果不佳。

2.3 缺乏监控机制:临床路径的执行情况应进行监控和评估,但目前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执行中的问题。

整改措施:2.1 提高医务人员的认知和接受度: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的认知和接受度,增强他们的执行意愿和能力。

2.2 加强患者教育和参与:加强对患者的宣传和教育,鼓励他们参与临床路径的制定和执行,增加患者对临床路径的信任和支持。

2.3 建立监控机制:建立有效的临床路径执行监控机制,包括定期评估、随访和反馈等环节,及时发现和解决执行中的问题。

临床路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临床路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临床路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问题描述:在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整改。

主要问题包括:1. 路径设计不合理:部分临床路径设计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导致执行困难和效果不佳。

2. 路径执行不规范:部分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的执行理解不到位,操作不规范,导致路径执行效果不稳定。

3. 缺乏路径监测和评估机制:缺乏有效的路径监测和评估机制,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措施,影响路径效果的提升。

二、整改措施:1. 优化路径设计:针对路径设计不合理的问题,需要重新评估和优化路径内容。

可以通过专家会诊、临床经验总结等方式,确保路径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 加强路径宣教:为了提高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的理解和执行能力,需要加强路径宣教工作。

可以通过开展培训班、制作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医务人员传达路径的重要性和执行要求。

3. 建立路径执行规范:制定临床路径执行操作规范,明确路径执行的流程和要求。

并通过定期考核和督导,确保医务人员按照规范执行临床路径。

4. 建立路径监测和评估机制:建立完善的路径监测和评估机制,包括路径执行情况的定期统计和分析,以及路径效果的评估和改进措施的制定。

可以通过信息化系统和专门的评估团队来实施。

5. 加强团队合作:临床路径的实施需要多学科的协同合作,各个科室和专业人员之间需要加强沟通和协调,确保路径的顺利执行和效果的提升。

6. 建立激励机制:为了激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临床路径的实施和改进,可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如奖励制度、荣誉称号等,以提高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的重视程度。

三、预期效果:通过以上整改措施的实施,预计可以解决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达到以下效果:1. 路径设计更加合理科学,符合实际操作需求,提高路径执行的效果和可操作性。

2. 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的理解和执行能力得到提高,路径执行更加规范和稳定。

3. 建立完善的路径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措施,提高路径效果的持续改进。

4. 加强团队合作,促进多学科的协同合作,提高临床路径实施的整体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科临床路径管理实施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要】目的:探索精神科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提高临床路径实施质量。

方法:对我院从临床路径实施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部分精神病人由于精神症状的支配而不配合检查,经济或者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大等问题导致临床路径变异。

结论:在精神科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可以通过不断的调整完善得以解决。

【关键词】精神科;临床路径;病案信息管理
【中图分类号】r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639-02
临床路径是指由医疗、护理及相关专业人员在疾病诊断明确后,针对某种疾病或手术而制定的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医疗计划,其核心问题是将某种疾病或手术所涉及的关键性检查、治疗、护理等一系列诊疗行为标准化【1】。

按照国务院医药卫生改革的总体要求,卫生部于2009年开始,启动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试行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以来,患者平均住院日缩短,住院费用减少,满意度提高【1】【2】【3】【4】,成效明显。

到目前为止,共下发了22个专业331个病种的临床路径,在331个病种中,不包括精神科的临床路径。

精神疾病由于目前病因未明、临床表现的多样性、诊断标准非实验性、非单一药物治疗性、病人不配合等复杂原因,而导致其明显有别于其它科的疾病,因此,精神科临床路径实施过程存在问题较多。

为了探索精神科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
问题的方法,现对我院精神科临床路径实施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1 检查项目问题
1.1必须检查的项目包括:①为了明确诊断和选药参考而进行的检查;②为调整药物剂量而进行的检查;③为了评定疗效而进行的检查;④为监测药物副反应而进行的检查。

1.2根据病情需要可能增加的检查项目,如:明尼苏达个性测验;头颅ct或mri;腰穿等。

在以上检查项目中,大多数不需要病人的配合,但是脑电图及脑电地形图、脑涨落图、脑血流图、胸片、心电图以及各种心理测验、头颅ct或mri、腰穿等必须取得病人的配合才能完成,一部分精神病人由于精神症状的支配而不配合检查,针对这些情况,我们的对策是:将这些在其它科(如内科、外科)入院第1天完成的检查项目调整为入院第1—3天完成,通过表单时间的调整,大大减少了由于检查不及时的临床路径变异。

2 治疗项目问题
首先,确定抗精神病药选用原则:(1)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靶症状、经济等情况,选择抗精神病药物;(2)一般情况下是单一应用抗精神病药。

其次,对抗精神病药进行种类划分和分线划分:分传统和非传统抗精神病药两种。

一般选择非传统抗精神病药(如阿立哌唑等)作为一线用药;传统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和部分价格较贵的非传统抗精神病药作为二线药物。

一般说来,传统抗精神病药具有价格便宜、副作用大、服药依从
性差的特点;非传统抗精神病药具有价格高、副作用小、服药依从性好的特点。

为了减少由于治疗项目改变引起的临床路径变异,我们采取的对策是:在治疗前,让病人家属充分了解药物的特点,征求家属意见,签署知情同意书,减少由于经济问题或者副作用大问题而产生的临床路径变异。

3 病案信息管理问题
3.1入组的管理
正确设置入组条件,并正确理解入组条件: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或者虽然需要处理但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也可以进入路径。

在临床工作中,一些医生片面理解成某一单病种才能入组,造成了入组率低,在病案信息统计时必须加强督查检查和反馈。

3.2变异的管理
临床路径变异是指医务人员的行为或者患者的结果与临床路径
预期结果不一致【5】,造成变异有多种原因。

3.2.1患者的原因一种情况是:患者在住院期间要求换科,由开放性管理病房转入封闭式管理病房,或者从封闭式管理病房转入开放性病房,由于两种病房的管理模式是不同的,因此,一旦科室改变,临床路径就难以继续实施。

对这种情况,临床医生在患者入院时必须对患者的病情要正确评估:对病情轻、没有严重的伤人自伤等冲动表现、能配合治疗的患者,适合在开放性病房管理;对病情重、有严重的伤人自伤等冲动表现、不配合治疗的患者,适合在封
闭式病房管理。

将评估情况告知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取得家属的配合,减少临床路径的变异。

第二种情况是:患者在住院期间合并其它严重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病等)或者出现严重的副作用,这种原因的变异难以避免。

第三种情况是医院患者或者家属的原因,要求提前出院或者延期出院,根据病案数据分析,我们及时将标准住院日调整为42-56天,通过标准住院日的调整,减少了由于病人患者家属原因造成的变异。

3.2.2医疗方面的原因
3.2.2.1临床路径病种选择起初,我们参照其它单位选择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癫痫性精神病作为临床路径的病种,执行一段时间后,能符合进入双相障碍临床路径的例数很少,后来,我们根据病案统计,精神分裂症占精神科入院病人的72.75%,酒精性精神病占精神科入院病人的6.3%,癫痫性精神病占精神科入院病人的
2.92%,分别占了精神科病种的前三位,因此,我们把精神分裂症、酒精性精神病、癫痫性精神病作为临床路径病种,重新选择新病种之后,临床路径入组率大大提高。

3.2.2.2医疗设备的使用头颅ct或mri由于病人多,扫描时间长,得不到及时的检查,在实施临床路径的初始阶段,影响了临床路径的进入。

调查发现,得不到及时的检查也有安排不合理等主观原因,通过错峰安排及电子系统的有效管理,增加了检查人次,督促和提高了相关科室的工作效率。

3.2.2.3医生的错误认识实施临床路径的最终结果是,住院日减
少,周转加快,费用减少,医院收入减少,对医生来说,最终是收入减少,同时,造成了医生工作量的增加,因此,会造成医生认识上有偏差。

对这个问题,一方面要多做思想工作,使医生认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重大意义,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从政策层面考虑医务人员的收入均衡问题。

3.3缺陷管理
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质量控制科、科室质量控制小组要充分发挥职能,加强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及时发现病案缺陷并反馈,定期举行会议,对临床路径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变异原因,不断修改完善。

3.4医疗文书管理
病案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医疗文书,医疗文书管理除了病历之外,还有其它重要资料,如:知情同意书、临床路径表单等。

在实施临床路径之后,必须重视这些重要资料的管理,终末病历管理要仔细检查知情同意书和临床路径表单,检查临床路径表单的执行情况与医嘱是否一致,对不一致的要分析其原因,给予相应的处罚。

3.5信息系统管理
对信息系统管理而言,从纸质病历到电子病历是一个大的飞跃,而大多数医院电子病例系统已经使用了几年时间,临床路径管理是2009年后才逐步开展的,原来使用的医院电子病例系统并不符合临床路径管理要求,如:进入临床路径管理病例的住院天数、治愈率、院内感染率、住院平均费用、检查费用占总费用的比例等指标不能
自动生成,靠手工操作费时、容易发生错误,因此医院在开发电子管理系统时,要充分考虑各个子系统的兼容和使用。

总之,精神科临床路径的实施,减少了患者的住院费用,进一步规范了医疗行为,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在管理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充分考虑本医院的实际情况以及精神科的特殊性,从病案管理的角度来说,要正确设置入组条件,对临床路径变异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反馈,控制一切能够控制的因素,提高医疗设备使用率,加强对医疗文书的检查管理,使用与临床路径兼容的电子信息管理系统,促进临床路径的进一步开展。

参考文献:
[1] 杨彩霞,临床路径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病案,2012,13(1),37
[2] 徐长研,郭放,孙晓平,等,两个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的效果评价[j],中国病案,2011,12(12),27
[3] 马燕喜,姚炯,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病案,2012,13(3),28
[4] 邓应梅,刘春玲,王力红,等,神经内科单病种临床路径实施效果分析[j],中国病案,2011,12(11),25
[5] 刘鹏珍,陶红兵,武广华,等,国内外临床路径变异管理的现状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7(2),100-1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