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48-5个体3价值观..

合集下载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1一、名词解释1.群体2.沟通3.领导力4.态度5.价值观二、简答题1.动机理论包括哪些?2.群体发展有哪些阶段?3.人为什么要加入群体?三、分析说明题1.霍兰德人格-工作适应性理论的意义是什么?根据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分析下你的职业人格类型和适合的职业。

2.什么是激励?利用激励的三要素分析一下你自己目前的激励水平。

答案1一、名词解释1.群体:指为实现特定目标,两个或更多的人相互影响、互相依赖而形成的组合。

可分为正式的和非正式的。

2.沟通:对意思的传达和理解3.领导力:领导力就是影响一个群体实现目标的能力。

4.态度:是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5.价值观: 代表着基本的信念:“个人和社会接受一种特定的行为或终极存在方式,而摒弃与其相反的行为或终极存在的方式。

”二、简答题1. 动机理论包括:早期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麦戈雷格的X理论Y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戴维麦克莱兰的需要理论。

当代动机理论:认知评价理论、目标设置理论、自我效能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

2.群体发展阶段:形成阶段-震荡阶段-规范阶段-执行阶段-解体阶段3.人为什么要加入群体?安全需要-地位需要-自尊需要-归属需要-权力需要-目标实现的需要三、分析说明题1.霍兰德人格-工作适应性理论的意义是什么?根据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分析一下你的职业人格类型和适合的职业。

人职匹配可以提高工作满意度、降低离职率。

人格可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类型。

适合的职业2.什么是激励?利用激励的三要素分析一下你自己目前的激励水平。

动机是一种过程,它体现了个体为实现目标而付出的努力的强度、方向和持续性。

强度:个体试图付出多大的努力。

方向:指向有利于组织的目标坚持性:个体的努力可能维持多长时间。

自己目前的激励水平。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2一、名词解释1.社会惰化2.合作3.管理幅度4.群体思维5.群体规范二、简答题1.哪些因素可以提高工作满意度2.简述麦克莱兰需要理论3.简述管理方格4.简述大五人格模型的五个维度三、分析说明题1.克里斯玛型领导风格是先天形成的还是后天形成的,试用相关领导理论进行分析。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

一、名词解释1.警察组织行为学:指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知识和原理,从个体、群体、组织系统的角度来研究警察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的科学。

2.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为了达成共同的目标而相互协作组成的社会单元。

组织是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3.行为:指受心理支配的、具有内在动机的、有意义的行动,是人们表现欲望、情感、思想和意志的活动。

其特性是目的性,习得性,社会性和情理性。

4.习得性:指人的行为除了受到遗传因素影响外,大多是学习的结果,是通过强化、模仿等方式获得的。

5、价值观:是关于事物、行为的优劣、好坏的最基本的信念或判断,价值观代表一系列的基本信念。

6.群体动力:指群体活动的动向,它取决于群体内部力场与情景力场的相互作用。

7.能力:指个体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体的能力总是影响和制约着他进行某种活动的效果,它是个体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必要条件。

8.人格:指个体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代表一个人独特的精神风貌。

具有稳定性,独特性,整体性,倾向性。

9.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作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它包括三种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动成分。

10.认识失调理论:费斯廷格提出了关于态度改变的失调理论。

当人们的认知元素间出现不协调,往往迫使个体通过改变态度来解除矛盾和对立。

11.工作满意度:指组织中个体对他的工作的一般态度。

它对人未来的工作效果的完成有一定的影响。

12.认知: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对感觉信息的解释。

认知通常是在感觉信息的基础上,由于知识经验的作用,经过人脑的加工,对客观对象作出直接解释的过程13.光环效应:指当某个人的某一方面得到好(或坏)的评价后,他的其他方面也得到好(或坏)的评价(名、单)14.刻板印象:是类别化的产物,指人们对某个群体中的人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它可能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处理不计其数的刺激。

组织行为学名词解释全

组织行为学名词解释全

名词解释:1。

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2. 行为:狭义的行为是指人受其生理、心理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出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的活动.广义的行为除上述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外显行为外,还包括内隐的心理活动;广义行为的概念实际是把心理和行为统称为人的行为。

▲3.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

4。

测验的信度:即可靠信,它是测量反映被测特征的真实程度的指标,有人称之为测验的真确性,也有人把信度作为测验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指标.5.准实验法:研究人员在不能完全控制的情景下所进行的实验。

6. 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所产生的对这些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它也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过程中最简单的最初的反映形式,是构成知觉和思维等复杂的高级的反映形式的基础.7。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把所感觉到的客观事物的各种个别属性联系起来,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该事物各种属性的组合整体反映.8。

社会知觉:是指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人的知觉,包括对个人、群体和组织特性的知觉。

9. 自我知觉:是指主体对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状态的知觉,通过自我知觉发现和了解自己,从而使自己的行为能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要求。

▲10。

知觉归类:指知觉对象的组合原则,也就是按照这些原则才更容易把知觉对象组合成为一个整体反映的知觉。

11。

晕轮效应:是一种一点概面的思想方法。

它以事物的某一个特性为依据,而忽视事物的其他特性就对整个事物全面评价,结果产生了错觉.12.归因论:是说明和推论人们活动的因果关系分析的理论。

人们用这种理论来解释、预测和控制他们的环境,以及岁这种环境而出现的行为.13。

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在满足主观需要方面的有用性、重要性、有效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这是人们的一种观点和信念,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

论个体群体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组织行为学是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系统及其个体、群体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从而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体系是由三个部分所构成:个体行为理论、群体行为理论、组织系统行为理论。

1、个体行为理论。

这部分理论主要探讨和研究作为组织细胞的个体在其心理因素的影响下发生的各种行为的规律。

具体说,这部分理论在个体行为方面最为关注的是个体的生产率、出勤和流动三种行为;在个体心理方面,这部分理论着重研究影响个体行为的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倾向性以及个体认知过程三个方面。

组织行为学关于个体心理和行为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对个体进行引导和控制,使之符合组织目标;激发个体的工作潜能,实现管理科学化。

2、群体行为理论。

这部分理论主要研究作为组织器官--群体的心理和行为。

包括群体行为的基础、群体决策、群体冲突和谈判、群体沟通以及领导行为等。

组织行为学关于群体心理和行为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使管理者掌握群体形成的原因,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协调与控制。

3、组织系统行为理论。

这部分理论包括,组织结构及设计、组织文化、组织的变革与发展等。

需要指出的是,个体、群体、组织三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任何一个部分都不可能离开其它两个部分而孤立存在。

三者之间的关系犹如生物有机与细胞、器官的关系。

因此,上述组织行为学的三个部分,彼此之间存在着层次递进的关系,由此形成了组织行为学理论体系的梯级结构。

个体,群体,组织是组织行为学的三个研究层次,对三个层次的研究有助于提高组织的绩效。

一,个体与组织绩效的关系个体是组织组成的最小单位,组织目标的实现最终取决于组织成员的个人努力。

个体的需要产生个体的行为而组织是让个体得到需要说的基础场所,个体在这个场所展现自己,付出自己的努力,为组织做出自己的贡献,个体行为直接影响着组织的活动,从而影响着组织绩效。

一个高效的组织也必定是由高效的个体所组成的。

组织行为学03(人格、价值观、知觉与个体决策)

组织行为学03(人格、价值观、知觉与个体决策)

了解个体决策风格和风 险偏好,提高决策质量 和应对复杂环境的能力。
02 人格
人格的定义
01
人格是指个体在心理、情感和行为方面的独特特征,包括个体 思考、感受和行动的方式。
02
人格特质通常在个体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影响个体的行为
和决策。
人格特质是相对稳定的,但也可能随着环境和经历的变化而发
03
生改变。
过程
识别问题、收集信息、生成和评估替 代方案、选择最优方案、实施方案、 评估结果。
风格
理性决策、直觉决策、风险决策、渐 进决策。
组织因素对个体决策的影响
组织文化
鼓励或抑制创新思维和冒险行为。
组织结构
正式与非正式结构对个体决策的自由度和约束。
组织规模和复杂性
影响信息处理和决策速度。
个体决策的后果与改进
知觉偏差与组织行为
在组织行为中,知觉偏差如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等会影响人们对他人和 情境的认知和判断,从而影响行为和决策。
知觉偏差可能导致组织内部的偏见和歧视,影响员工之间的互动和合作,降低组织 绩效。
了解和识别知觉偏差有助于减少偏见和歧视,提高组织行为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知觉对个体决策的影响
等。
有些人可能更倾向于快 速决策,而另一些人则
更喜欢深思熟虑。
人格特质还会影响个体 对信息的处理和判断, 从而影响决策的质量和
准确性。
03 价值观
价值观的形成与类型
总结词
价值观的形成受到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人经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价值观。
详细描述
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开始于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并随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而逐渐 形成和稳定。同时,个人的教育和经历也会对价值观产生影响。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价值观 分为不同的类型,如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权力主义和民主主义等。

组织行为学全套课件(罗宾斯版)

组织行为学全套课件(罗宾斯版)

组织行为学的权变性
自变量
因变量
中介变量
人是错综复杂的,所以解释人的活动的理论也应该是复杂的 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理论必须反应情景和权变条件
例1:当家长(自变量)叫小孩子做作业(因变量 )时,可能没有任何效果(直接影响),于是家长 提出,只要做作业就给玩电脑(中介变量),这时 候小孩子可能就会去做作业(间接影响)
研究发现,个体的工作结果和绩效不仅仅取决于个 体的行为,更取决与个体在组织中的行为决定。因 此,在研究管理的时候,我们需要把组织行为作为 基础。人为什么在组织中会有这样的行为?如果你 能理解、诊断和分析与人相关的问题,你其实就已 经具备了一个优秀管理者的潜质。
组织中的个体行为经常不是个体的内心表现。如果你认 为应该按照“本心”来指导行为,那么你在组织当中基本上 活不下去,你需要调整个人行为来应对组织对你的要求 。
工作生活质量 组织公民行为 工作家庭冲突 绩效评估 态度 员工选聘 工作设计 工作压力 态度改变
群体动力学 工作团队设计 沟通 权力与政治
冲突 群体沟通 群体过程 群体决策
正式组织理论 组织变革 组织设计
组织文化 比较价值观 跨文化分析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整体模式
课程论文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综述
(任选组织行为学中你比较感兴趣的某一个 分支,比如工作态度、群体沟通、领导艺术 ……….)
在火警面前: 甲说:“我们赶快离开这里再想办法。” 乙一言不发,马上跑到屋角拿出灭火器去寻找火源
。 36
丙坐着不动说:“这里很安全,不可能有火警。”
老板通过三位助手各自的行为表现,找到了满意的 答案。他认为甲首先离开危险区,立于不败之地,
3
1.1 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组织: 人们有目的地组合起来的社会单元。

组织行为学课程知识点

组织行为学课程知识点

1.组织:组织是由两个以上的人所组成的,具有明确的共同目标和一定的正式关系的集合体。

2.组织行为:组织行为是指各类组织的每位成员在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所有行为。

组织行为分为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

3.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是系统地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和态度的学科。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4.为什么要学习研究组织行为学(目的和意义):(1)有助于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有助于知人善任,合理地使用人才(3)有助于我们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向心力(4)有助于提高领导水平,改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5)有助于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1.个性(人格):是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征和意识倾向的较稳定的有机组合,具有整体性,独特性,稳定性和社会性的特点.。

2.气质:气质是不以个体活动的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一系列典型而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3.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

4.态度:是关于客观事物、人和事件的评价性陈述——喜欢或不喜欢5.价值观:代表一系列基本的信念:从个人或社会的角度来看,某种具体的行为类型或存在状态比与之相反的行为类型或存在状态更可取6.价值观对管理人员的影响企业和组织要不断地作出决策,而任何决策都会受到组织中的人所持有的价值观的影响。

其中,管理人员的价值体系会影响到:(1)对其他个人及群体的看法,从而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个人对决策和问题解决方法的选择;(3)对个人所面临的形势和问题的看法;(4)关于道德行为的标准的确定;(5)个人接受或抵制组织目标和组织压力的程度;(6)对个人及组织的成功和成就的看法;(7)对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选择;(8)用于管理和控制组织中人力资源的手段的选择7.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a.工作性质 b.报酬 c.晋升 d.领导的管理方式 e.工作中的人际关系f.工作条件8、员工表达不满意的途径:一建设性/破坏性维度二积极性/消极性维度退出建议忠诚怠工9.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关于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存在以下三种主要观点。

(完整版)组织行为学第4章-价值观与态度

(完整版)组织行为学第4章-价值观与态度

▪ 菲斯汀格认为,失调的任何形式都是令人不舒服的,个体 将会试图减少这种不一致和不舒服,因此,个体将寻求最 小失调的稳定状态。
▪ 你知道偷漏所得税是错误的,但是也许每年你都少交一点, 并且希望不被审查出来。或者,你告诉你的孩子饭后要刷 牙,尽管你自己可能都做不到。
▪ 减少失调的愿望是由以下三个因素决定的:造成失调的原
2020/6/16
‹#›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价值观问卷
曾国军
▪ P101
2020/6/16
‹#›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曾国军
态度及其改变
2020/6/16
‹#›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什么是态度
曾国军
▪ 态度是指个体对外界事物的一种较为持久而又一致的内在 心理和行为倾向。态度有指向性,必须有态度主体和态度 客体。
‹#›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曾国军
案例问题和提示
▪ 问题:

1.衫本辰夫的管理方法表现了那些组织发展的基本价
值观?

提示:尊重人,信任和支持,创新

2.这些价值观对组织发展有什么帮助?

提示: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利于员工的自我实现,
有利于团队和学习型组织的建立
2020/6/16
‹#›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2020/6/16
曾国军
‹#›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曾国军
格雷夫斯:价值观的七个等级
▪ 反应型、部落型、自我中心型、坚持己见型、玩弄权术型、 社交中心型、存在主义型
▪ 有调查表明,员工的价值观位于2-7层,而管理者的价值 观主要落在4、5两层。
2020/6/16
‹#›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组织行为学03(价值观、态度和工作满意度)

组织行为学03(价值观、态度和工作满意度)

罗克奇的终极价值观和工具价值观( ) 罗克奇的终极价值观和工具价值观(2)
终极价值观 成熟的爱(性与精神上亲密) 成熟的爱(性与精神上亲密) 国家的安全(免受攻击) 国家的安全(免受攻击) 快乐(享受的、闲暇的生活) 快乐(享受的、闲暇的生活) 救世(得救的、永恒的生活) 救世(得救的、永恒的生活) 自尊(自敬) 自尊(自敬) 社会承认(尊重、赞赏) 社会承认(尊重、赞赏) 真挚的友谊(亲密关系) 真挚的友谊(亲密关系) 睿智(对生活有成熟的理解) 睿智(对生活有成熟的理解) 工具价值观 独立(自立、自足) 独立(自立、自足) 富有知识(善思考) 富有知识(善思考) 合乎逻辑(理性) 合乎逻辑(理性) 博爱( 温柔) 博爱(充满感情 温柔) 顺从(责任感、可敬) 顺从(责任感、可敬) 礼貌(有修养的) 礼貌(有修养的) 负责(值得信赖的) 负责(值得信赖的) 自控( 自我约束) 自控(自律 自我约束)
2000年至 年至 下一世代 今
中高层管理者拥有的价值观对组织内的 整体道德气氛产生主要作用 EXP1:上梁不正下梁歪; EXP2:在一些娱乐场所很难找到 新近流行的歌曲。
霍夫斯泰德评估文化的架构
权力距离 长期和短期 取向
个人主义和 集体主义 生活数量和 生活质量
不确定性规避
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 个人主义——社会结构结合松散 个人主义 社会结构结合松散 集体主义——社会结构结合紧密 集体主义 社会结构结合紧密 权力差距: 权力差距:对机构和组织内权力分配不平等的认可程度 权力差距大——尊敬权威 权力差距大 尊敬权威 权力差距小——不畏权势 权力差距小 不畏权势 不确定性规避:低不确定性规避:容忍风险,泰然处之; 不确定性规避:低不确定性规避:容忍风险,泰然处之; 高不确定性规避:焦虑风险、 高不确定性规避:焦虑风险、规则行为 生活数量与生活质量: 生活数量与生活质量: 强调生活数量, 强调生活数量,偏重享乐主义和物质生活 强调生活质量, 强调生活质量,偏重人际关系和精神满足 长期与短期取向: 长期与短期取向: 长期:着眼未来, 长期:着眼未来,看重节俭和持久 短期:看重过去与现在,尊重传统, 短期:看重过去与现在,尊重传统,履行社会义务

组织行为学考点整理

组织行为学考点整理

为什么要学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目的是应用这些知识改善组织绩效。

1、更好地理解在组织中的人们的心理与行为,提高管理者的人际技能2、更好地理解群体或团队的动态作用过程3、认识组织冰山潜层的问题从而更深层地理解组织的整体运作过程4、更好地预测/引导/控制人们的行为,成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从而更有效地完成组织目标组织冰山表象:目标、技术、结构、财政来源、技巧和能力内在:沟通模式、态度、群体行为、冲突、解决问题的方式成功的管理者与有效的管理者主要管理活动:传统管理、交流与沟通、人力资源、网络活动有效的管理者:根据他们工作绩效的质量和数量以及他们下属的满意程度和承诺程度,更加注重沟通。

成功的管理者:根据他们在组织中的晋升速度,更加注重社会交往.各职务共同需要的鉴别胜任能力的特征1、个人主动性:成就、主动性、决策能力2、工作组织能力:影响他人、形成团体意识、群体领导组织行为学涉及的学科心理学(个体)、社会学(群体、组织)、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组织行为学中要研究的变量自变量:个体(传记特点、个性、价值观和态度、能力、知觉动机、个体学习、个体决策)群体(沟通、其他群体、冲突、权力和政治、群体结构、工作团队、领导、群体决策)组织(组织文化、组织结构、组织设计、技术、工作流程、选择机制、培训、绩效评估)Field Study::实地研究Laboratory studies:实验室实验Investigate:组织调研Conversation:访谈Case Study:案例研究组织行为学形成的理论准备心理技术学霍桑实验1、霍桑研究者是最先步入工业领域的行为科学家。

是组织行为学的先驱性研究.2、最重要的贡献是打破了科学管理的界限,对物理性工作环境不是影响工人生产率的最主要因素这一问题的认识,使研究者将他们的注目点从对个体的分析,转向对影响工作环境的系列相关因素的分析。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

个性差异与管理对策
性格特征 开朗直率 沉默寡言 气质类型 多血型 粘液型 行为表现 坦白直爽、兴趣广泛、爱发牢骚、 不拘小节、言行有时易被人误解 管理对策 表扬为主,防微杜 渐
倔强刚毅 心胸狭窄
粗暴急躁 自卑心理 傲慢自负 疲疲沓沓
胆汁型 忧郁型
胆汁型 各类型 多血型 各类型
能吃苦、办事有始有终,但缺乏灵 经常鼓励,多教方 活性,与领导意见不一致时不冷静, 法 容易产生抗拒情绪,求胜心切



气质差异管理:
1、正确认识人的气质类型 2、根据员工气质类型合理安排工作和选 拔人才 3、根据气质特征合理搭配群体成员 4、根据气质特征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
五.性格


性格的概念: 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及其行为方式中比较稳 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性格和气质: 1、区别:先天与后天、可塑性 2、联系:气质影响性格形成,性格一定程 度上可以掩盖或改变气质。



二.态度



态度的概念: 个体对某一种现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 倾向。 态度的结构: 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意向成分 态度的特征: 对象性/内隐性/后天性和社会性/相对稳 定性



态度的功能: 适应、自我防御、价值表现、认识或理 解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1、态度影响行为:分离或一致 2、行为对态度的影响 影响态度和行为关系的因素: 态度结构方面的因素/行为反应方面的因 素/态度自身的因素
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 1、组织行为 可分为微观组织行为和宏观组织行为两大类。 (1)微观行为:个体行为、人际行为、群体行为、 群际行为。 (2)宏观行为:组织变革、组织发展、组织学习。 2、研究对象 个体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和行为、领导心理和 行为、组织心理和行为、组织环境和组织文化。

组织行为学价值观与态度

组织行为学价值观与态度

第六讲价值观与态度一、价值观(一)基本概念1.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周围各种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和总的看法,是一个人基本的信念和判断。

2.价值观的两种属性:{内容属性:一种事物是否重要、有意义强度属性:这种事物有多重要、有多大意义3.价值观体系:根据强度对一个人的价值观内容进行排序得到他的价值观体系。

4.价值系统:所有的人的价值观都是一个层次,这个层次形成了每个人的价值系统。

这个系统通过我们赋予如自由、快乐、自尊、诚实、服从、公平等观念的相对重要性而形成层级➢是非观,美丑观,人生观➢生活价值观,工作价值观,婚姻价值观(二)价值观的特性1.价值观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

2.价值观是隐含的,通过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体现出来。

3.价值观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4.价值观具有民族性差异。

(三)价值观的形成1.社会文化的影响(家庭、学校教育、同伴、社会舆论、大众传媒)2.早期社会经验习得3.遗传(四)价值观的分类1.奥尔波特:划分了六种价值观类型。

1)理论型(Theoretical):重视以批判和理性的方法寻求真理。

2)经济型(Economic):强调有效和实用。

3)审美型(Aesthetic):重视外形和和谐匀称的价值。

4)社会型(Social):强调对人的热爱。

5)政治型(Political):重视拥有权力和影响力。

6)宗教型(Religious):关心对宇宙整体的理解和体验的融合。

2.罗克奇价值观调查{终极价值观:理想的终极存在状态,是个体愿意终其一生去实现的目标工具价值观:个体更偏爱的行为方式或实现终极价值的手段3.施瓦茨的工作价值观➢是员工工作中希望得到的和个人需求的表现,反映付出与回报之间的权衡倾向。

➢它是个人对工作目的与工作行为的选择和评断标准。

是个人价值观结构中的重要一环,反映了个人在工作上的一般性态度,即个人对工作所持有的信念和偏好。

➢权力;成就;享乐;刺激;普遍主义;仁慈;自我导向;传统;顺从;安全秩序4.Meyer 1998的现代工作价值观➢将工作特征划分为三个结构:舒适与安全,能力与成长,地位与独立。

组织行为学 第3章 价值观、态度、知觉

组织行为学 第3章 价值观、态度、知觉

3.3.2 归因理论(续) 归因理论(
High
独特性
外部 内部 外部 内部 内部 外部
Low
个体 行为
High
普遍性
Low
High
一致性
Low
3.3.2 归因理论(续)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发现: 存在着歪曲原因的错误和偏见 基本归因错误:当我们对其他人的行为做判断 基本归因错误 时,我们总是低估外部因素,而又过高估计内 部或个人因素的影响 自我偏爱:人们愿意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为诸如 自我偏爱 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而把失败归因为不走运 等外部因素
美国员工的工作价值观
阶段 就业时间 最重视的工作价值观 工作勤奋,保守, 工作勤奋,保守, 忠于组织 生活品质,不从众, 生活品质,不从众,追 求自主, 求自主,忠于自我
新教徒工 1940~50年代 作伦理 存在 务实 X世代 1960~70年代中期
成功,成就感, 1970年代中期~80年 成功,成就感,富野心 代后期 工作勤奋, 工作勤奋,忠于事业 1990年代至今 弹性,工作满足感, 弹性,工作满足感,休 闲及人际关系之维护
罗基价值观调查(Rokeach 罗基价值观调查(Rokeach Value Survey)
米尔顿罗基设计了罗基价值观调查方法(RVS). 米尔顿罗基 RVS包括两组价值,每组包括18条个体价值条目. 终极价值观(terminal values),指的是认可的终极 终极价值观(terminal values) 存在状态,反映他(她)一生所追求的目标. 工具价值观(instrumental 工具价值观(instrumental values) ,指的是更偏 好的具体行为方式,或者实现终极价值的方法.
3.3 知觉

组织行为学课件-全套ppt课件

组织行为学课件-全套ppt课件

第三部分 群体行为 第十章 群体与团队 第十一章 冲突管理 第十二章 组织沟通 第十三章 领导行为
第四部分 组织行为 第十四章 组织文化与管理 第十五章 组织变革与学习型组织
七、主要参考文献
1、王维义编著.《现代管理心理学》.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 2、[美].斯蒂芬 ·P·罗宾斯著.《组织行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张德编著.《组织行为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4、[加]阿诺德,[美]菲尔德曼著;邓荣霖等译.《组织行为学》.中国人民
◇大量的工作,毫不停顿的步调; ◇工作具有简短性、多样性、琐碎性的特点; ◇他们首先解决当前的、特定的和非常规的问题; ◇他们是组织内部与外部的联结点
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
--------柳传志
点兵、布阵、陪客户吃饭。
---------任正非
作为下属的管理者(基层管理)
角色定位
学生
报告人
替身
学:组织行为学.实践与理论》.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990年。 9、周文霞.孙健敏编著.《组织行为学教学案例精选》.复旦大学出版 社.1998年。 10、苏东水著.《管理心理学》(第四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11、[美]尼科尔森(Nicholson,N.)著. 《布莱克韦尔组织行为学百科辞 典》.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 ……
三、教学课时数:48 四、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案例讨论、课外 资料查询。
五、考核: 闭卷考试
成绩:平时30%+试卷70%
六、组织行为学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绪论 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概述 第二章 组织行为学基础理论
第二部分 个体行为 第三章 人的认知与管理 第四章 人的个性 第五章 价值观与态度 第六章 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承诺 第七章 工作压力与情绪情感 第八章 需要、动机、行为 第九章 激励理论与应用

组织行为学价值观及态度

组织行为学价值观及态度
此外,组织承诺的员工忠于组织、“以厂为 家”、愿意全身心投入工作,是组织最宝贵 的资源。
案例分析:苏黛薇的卓而不群
半年前,苏黛薇从一所名牌大学研究生毕业,应聘到冶金设计院工作。她芳 龄26岁,出身高知家庭,朝气蓬勃,大方直率。室主任派她到七组参加矿 山机修厂的扩建工作,同时参与这项任务还有七组的组长张工(38岁,在 本院工作了15年)及同组另两位工程师。
3.2.4 态度的改变
1、关于态度改变理论
1)态度改变平衡理论
O
O
O
O
+
+
+
-
-
-
-
+
P
XP
XP
XP
X
+
-
+
-
O
O
O
O
+
-
+
+
-
+
-
-
P
XP
XP
XP
X
+
-
+
-
图3.2 P-O-X关系模式
2)认知失调理论
第一,何时发生态度的改变? 第二,如何进行改变呢? 一是改变一种认知元素。 二是增加新的认知元素。 三是强化某一元素的重要性。
3.1.6 个体行为规律
1.动机律 2.优势律 3.曲线律 4.互代律
3.2 态度与管理
案例:成功取决于你的态度 3.2.1 态度的概念、功能和特点 1.态度的概念与结构 案例:态度实验 无论是哪种态度,都包含了三种心理成分:认知、情
感和行为倾向。 1)认知,指对态度对象(如吸烟)的知觉、理解、
雄心勃勃辛勤工作奋发向上心胸开阔开放能干有能力有效率欢乐轻松愉快清洁卫生整洁勇敢坚持自己的信仰宽容谅解他人助人为乐为他人的福利工作正直真挚诚实富于想象大胆有创造性独立自力更生自给自足智慧有知识的善于思考的符合逻辑理性的博爱温情的温柔的顺从有责任感自尊礼貌有礼的性情好负责可靠的自我控制自律的约束的舒适的生活富足的生活振奋的生活刺激的积极的生活成就感持续的贡献和平的世界没有冲突与战争美丽的世界艺术与自然的美平等兄弟情谊机会均等家庭安全照顾自己所爱的人自由独立自主选择幸福满足内在和谐没有内心冲突成熟的爱性和精神上的亲密国家的安全免遭攻击快乐快乐的闲暇的生活救世救世的永恒的生活自尊自重社会承认尊重赞赏真挚的友谊亲密关系睿智对生活有成熟的理解工具价值观终极价值观诚实助人为乐勇敢负责能干平等世界和平家庭安全自尊5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一、名词解释1、首因效应:是指最先的印象或第一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

2、投射:是指由于自己具有某种特征或者想法,因为判断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征或者想法。

3、归因:就是指人们对别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其原因或者动机的过程。

4、个性:是指个体的比较稳定的、经常影响个体的行为并使个体和其他个体有所其别的心理特点的总和。

5、价值观:价值观代表一系列基本信念和看法:从个体或社会的角度来看,某种具体的行为类型或存在状态比与之相反或不同的行为类型或存在状态更可取。

6、组织承诺:通常是指员工对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感,以及对组织的归属感。

7、心理契约:是员工与组织双方在互相关系中己方要为对方负担什么责任义务,同时对方要为己方负担什么责任义务的主观约定,是雇佣双方或劳资双方关于双边关系中相互责任义务的主观信念。

8、正强化:就是组织给予令人愉快或个体所希望的事件,个体得到好的事物,个体的某种行为就便得更加可能发生,如给予肯定和奖励。

9、群体:是具有相同利益或情感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以某种方式结合在一起的集合体。

10、非正式群体:是以观点兴趣爱好相似为基础、以彼此感情为纽带自然形成的、没有固定组织形式的群体。

11、模仿:是有意无意地对某种刺激作出类似反应的行为方式,如模仿他人的行为举止、思维方式、态度等,模仿分为自发模仿和自觉模仿两种类型。

12、沟通:是信息源透过某种管道把信息(信息、观点、情感、技能等)传送到目的地过程。

13、双向沟通:是指在信息沟通时发送信息者不仅要发出信息且还要听取信息接受者对信息的反馈,发送与反馈可进行多次,直到双方有了共同的理解为止。

14、群体决策:是由群体中多数人共同进行决策,它一般是由群体中个人先提出方案,而后从若干方案中进行优选。

参与群体决策的成员可能包括组织的领导者、有关专家和职工代表。

15、领导:是领导者促使其下属充满信心,满怀热情地完成任务的艺术。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概况整理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概况整理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概括)17、价值观的概念: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在满足主观需要方面的有用性、重要性、有效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这是人们的一种观点和信念,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18、价值观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

19、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20、价值观取决于人生观和价值观. 21、价值观的分类:1)按人员的不同对象来区分。

有个人价值观、集体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

2)按有无价值的不同标准来区分.3)按不同行为方式来区分(行为方式可分为:反应性、忠诚型、自我中心型、顺从型、权术型、社交中心型、现实主义型。

)4)按经营管理所追求的不同目标来分(最大理论价值观、委托管理价值观、工作生活质量价值观.)22、价值观在管理中的作用:树立和培育健康的价值观,是促使企业、组织各项事业成功的保证之一.23、态度的概念:态度是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24、态度由3种因素构成:1)认知2)情感3)意向25、态度的特性:态度的社会性、态度的针对性、态度的协调性、态度的稳定性、态度的两极性、态度的间接性。

26、工作态度的概念:共走态度是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27、工作态度的功能:作为工作的内在心理动力,引发各种工作行为,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之间有着一致性关系。

28、组织认同感的概念:组织认同感是员工对组织认同的程度,包括三个方面1)对组织目标和价值观的信任和接受。

2)愿意为组织的利益出力3)渴望保持组织成员资格. 29、组织认同感对组织的作用:1)有认同感的员工很少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组织认同感与员工的辞职率成反比关系)2)有组织认同感的员工通常表现比较出色3)有组织认同感的而员工会坚持支持组织的政策,他们会自觉贯彻执行这些政策.4)有组织认同感的人能充分发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组织绩效。

30、工作参与程度决定于工作的特征。

投入工作能让员工暂时忘记对失业的担心。

31、管理者如何才能提高员工的组织认同感和工作参与度:1)表明他们真诚地关心着员工的利益2)为员工创造实现个人目标的机会3)改善工作,是更多的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有更多的自主权4)寻找机会及时奖励员工5)同员工一起设置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会成员
终极 家庭安全 自由 快乐 自尊 成熟的爱 工具 责任 诚实 勇气 独立 能干
社区工作者
终极 平等 世界和平 家庭安全 自尊 自由 工具 诚实 助人为乐 勇气 责任 能干
- 9 -
格雷夫斯7个等级类型价值观
行为科学家格雷夫斯曾对企业组织内各式人物做了大量调 查,就他们的价值观和生活作风进行分析,最后概括出以下七 个等级: 1、反应型:这种人非常少见,实际等于婴儿。并不意识自 己和周围的人类是作为人类而存在的。他们可是照着自己基本 的生理需要做出反应,而不顾其他任何条件。 2、部落型:依赖成性,服从于传统习惯和权势。 3、自我中心型:信仰冷酷的个人主义,自私和爱挑衅,主 要服从于权力。 4、坚持己见型:对模棱两可的意见不能容忍,难于接受不 同的价值观,希望别人接受他们的价值观。 5、玩弄权术型:通过摆弄别人,篡改事实,以达到个人目 的,非常现实,积极争取地位和社会影响。 6、社交中心型:把被人喜爱和与人善处看作重于自己的发 展,受现实主义、权力主义和坚持己见者的排斥。 7、存在主义型:能高度容忍模糊不清的意见和不同的观点, 对制度和方针的僵化、空挂的职位、权力的强制使用,敢于直 言。 - 10 -
雄心勃勃; 心胸开阔; 能干; 欢乐; 清洁; 勇敢; 宽容; 助人为乐; 正直; 赋予想象; 独立; 智慧; 符合逻辑; 博爱; 顺从; 礼貌; 负责; 自我控制的
1973,价值观调查 (RVS),将价值观分为“行 为方式”与“终极状态”两大 类:终极性价值观(terminal valu-es)和工具性价值观 (instrumental values); 每一类由18 项价值信念组成。
- 18 -
中、美价值观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中国
容易形成各种非正式组织,冲突的解决通过协调和 让步来进行 。 受传统“权本位”观念残余的影响,社会上许多人 还存在较严重的"官本位"思想。
- 19 -
当代美国员工的价值观
美国个人队伍的价值观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 1、不同组织层次上的员工所表达的看法一直存在差别—等 级鸿沟。如管理者与办事员和计时员。 2、大部分员工认为他们的公司已不像过去那样是适于工作 的地方了。 3、计时员工与办事员的不满意感似乎在不断增大。 4、绝大部分员工都对他们的报酬表示赞许。
- 7 -
终极价值观
人一生希望实现的最 实现终极价值观的手段 根本的目标
工具价值观
罗克奇(Milton Rokeach)
舒适的生活; 振奋的生活; 成就感; 和平的世界; 美丽的世界; 平等; 家庭安全; 自由; 幸福; 内在和谐; 成熟的爱; 国家的安全 ; 快乐 ; 救世 ; 自尊 ; 社会承认; 真挚的友谊; 睿智
管理学家迈尔斯等人在1974年就美 国企业的现状进行了对照研究。认为一 般企业人员的价值观分布于第2-7级之间。 管理人员过去大多属于第4-5级,现在渐 被第6-7级的人取代。
பைடு நூலகம்
- 11 -
当代的工作群体
根据进入劳动力队伍的不同年代而划分的几个群体, 反映了不同的人群或不同的时代的人的价值观。
中国当今劳动力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 阶段 进入劳动力领域 年龄 50—60 岁 40—50 岁 30—40 岁 28 岁以下 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 努力工作、保守、对组织 忠诚 肯吃苦、重感情、重视生 活质量、对自己忠诚 成功、雄心,努力工作, 对事业忠诚 灵活、工作满意、有休闲 时间、对爱好忠诚
最注重自主性 最不注重的是工作时间的长短和休闲度假的有无
- 13 -
(三)企业经营价值观的比较
比较方面 一般目标 最大利润的企业 最大利润 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企业 令人满意的利润水平和 其他集团满意 企业价值-社会效 益最优的企业 利润只是手段,只 占第二位
指导思想
政府作用 看待职工 领导方式 看待股东
高 人 本 主 义 高成就导向; 倾向; 高能力导向; 不强调组织 在 五 个 国 家 成 长 与 利 润 中,经理人价 最大化; 值体系最接 不强调成就、 近 成功、 竞争和 风险
- 16 -
价值观、忠诚和道德行为
管理者一直认为,他们的上司的行为是影响组 织中道德行为和不道德行为的最重要的因素。根 据这个事实,那些中层和高层管理者的价值观应 该对组织内的整体道德气氛承担主要责任。 我们就可以解释目前商业道德的衰退的现象了。 (讨论)
- 17 -
中、美价值观比较
人际关系 中国——“和为贵” ,其顺序为情、理、法 对立 美国—— “法制”,顺序是法、理、情 ,人情关系淡薄 对待利益 中国——义重于利,强调地位和等级 美国——金钱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 对待教育 中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美国——追求实用性,可操作性,喜爱能立见功效的教育
- 15 -
不同国家经理人的价值体系
美国
实用主义者 道德家
核心价值
澳洲
40% 40%
日本
67% 10%
韩国 印度
53% 9%
忽视一般 员工的需 要; 自我导向 的成就; 高能力导 向
57% 30%
高成就导向; 高能力导向; 强调利润最大 化、生产率和 组织效率
34% 44%
追求稳定的组 织、尽可能消 除变革; 忽视一般员工 群体的需要
5
6
理性
经济
唯美
社会
宗教
社会
- 6 -
不同群体的价值观偏好
斯普郎格 尔价值观 理论上的 经济上的 艺术上的 社交上的 政治上的 宗教上的 学院普通 男生 43 42 37 37 43 38 学院普通 女生 36 37 44 42 38 43 成功的男 性经理 44 45 35 33 44 39 成功的女 性经理 39 47 42 31 46 35
王子、公主、浪子、魔鬼、骑士、叔叔 请排序——
- 21 -
问题讨论: 请先作个人的选择,再组织小组讨论以下的问题: 1、对每一个人物,你为什么作那样的选择?说明你每一 个选择的理由。 2、在每一个选择中,你是根据什么原则或基本价值观作 出决定的? 3、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你可能改变决定? 4、你对自己的价值判断有什么认识和启发?
理论型:重视以批判和理性的方法寻找真理。 经济型:强调有效和实用。 审美型:重视外形与和谐匀称的价值。 社会型:强调对人的热爱。 政治型:重视拥有权力和影响力。 宗教型:关心对宇宙整体的理解和体验的融合。
- 5 -
三种职业的人对价值观重要性的排序
排序 1 2 3 4 牧师 宗教 社会 唯美 政治 采购代理商 经济 理性 政治 宗教 工业工程师 理性 政治 经济 唯美
什么是价值观?
价值观的特点
1、因人而异。由于每个人的先天条件和后天环境不同,人生经历也不尽 相同,每个人的价值观的形成会受到不同的影响,因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 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 2、相对稳定。价值观是人们思想认识的深层基础,它形成了人们的世 界观和人生观。它是随着人们认知能力的发展,在环境、教育的影响下,逐 步培养而成的。 3、可以改变。由于环境的改变、经验的积累、知识的增长,人们的价 值观有可能发生变化。 4、取决于人生观和世界观 价值观取决于人生观和世界观。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从出生开始,在家庭 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所处的经济 地位,对其价值观的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 5、影响效应 价值观不仅影响个人的行为,还影响着群体行为和整个组织行为。在同 一客观条件下,对于同一个事物,由于人们的价值观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 行为。同一个规章制度,如果两个人的价值观相反,那么就会采取完全相反 的行为,将对组织目标的实现起着完全不同的作用。
- 3 -
价值观的分类:
斯普兰格的分类
第一类是理性价值观:以知识和真理为中心 第二类是审美价值观:以外形协调和匀称为中心 第三类是政治性价值观:以权力地位为中心 第四类是社会性价值观:以群体和他人为中心 第五类是经济性价值观:以有效和实惠为中心 第六类是宗教性价值观:以信仰为中心
- 4 -
1、奥尔波特(Allport)及其助手的分类 :
价值观
价值观
某主管说: “35年前召募进来的员工,每个都很上进、认真、 诚实,又肯苦干实干,不过这一代就不同了” 。你同意吗? 你觉得员工个人的价值观和他的事业成就间是否有关 ?
- 1 -
价值观(values):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 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价值观代表一系列基本的信念:从个人或社会的角度来看, 某种具体的行为类型或存在状态比之相反的行为类型或状态 更可取。 包含内容和强度两个属性: 内容:某种具体的行为类型或存在状态是重要的 强度:重要程度的大小 价值观体系: 价值观体系是指人对周围诸事物的看法和评 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 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价值观体系的源泉:遗传(40%的工作价值观)、民族文化、 父母行为、教师、朋友以及其他相似的环境因素。 价值观的大部分是由于环境因素决定的。 价值观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这是由自身的遗传成分和获得 方式所决定的。 - 2 -
个人主义、竞争、个人主义与合作混合 野心勃勃
越少越好 是手段、只有经 济需要 专权方式 头等重要 虽不好,但不可避免, 有时必要 是手段,也是目的 开明专制、专制和民主 混合 主要的,但也要考虑其 他集团
合作
企业的合作者 本身就是目的 民主、高度的参与 式 并不比其他集团更 重要
美国企业经营价值观经历了由利润最大化,到利润-价值 - 14 最大化,再到价值最大化的发展过程。
价值观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动力作用—作为个体追求价值行动的动力 标准作用—界定人们对事物的舍取 调节作用—调节自己的行为指向一定的价值目 标 定向作用—具有强烈的倾向性
价值观通常影响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所 以对于研究组织行为是很重要的; 它可以使我们了解员工的态度和动机;同 时,也影响我们的知觉和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