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与文学的碰撞_从余华博客看博客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客网站则赋予了个人一个信息化的“ 生活”天 成为了很多名人宣传自我,扩大影响的载体。譬如
地。博客追求的共享性是针对相对稳定和特殊的 余华,选择在沉寂多时又发力作的时候开辟自己
群体的。
的博客,即便其本意并非如此但效果却是毋庸质
其次,博客虽然也可以和 B B S 一样匿名发言, 疑的,直到《 兄弟》下半部问世前夕,他在自己的博
作为第一个在新浪上开博客的作家( 2005 年 9 月 20 日),两个月内他的博客点击率超过 13 万,其 中一篇《 一个作家的力量》,一周左右点击率超过 一万,读者评论有 80 多篇。这让余华觉得十分过 瘾,他感叹说“:书能一下卖这么多吗?”要知道,第 一个吃螃蟹的余华,可是在创作《 兄弟》下半部的 关键时期分出精力建博客的。难怪作家陈村会劝 说他“:放着《 兄弟》的下半部不好好改,弄什么博客 呢?博客是好玩的么?网上的所有东西,不更新就 败了,一个小说家,哪有那么多精神常常照顾这东 西?”而面对这样的质疑,对博客颇为着迷的余华 这样解释他对博客的理解“, 我一生没有写过日 记,也不想把博客写成私生活,通过新浪这个平 台,和读者有一些直接的交流,这对一个作家来讲 是非常重要的。作家是感性的,读者也是感性的, 我想把它做成一个精神上的博客。”
而当博客出现的时候,我们忽然欣喜地发现 了一种新的交流方式和平台,我们不再抱怨现代 化的生活和高速节奏让我们无暇也无处去倾听和 倾诉。或许,发表作品对于作家而言不是大问题, 而一般网友写博或者评论别人的博客很重要的一 个因素就是自我的模拟“ 发表”,哪怕是在圈子里 亦可获得一种满足,这种满足进一步催发了文字 和性情的张扬,自由精神和自由表达在此一点点 彰显。许多学者形容这种博客传播的方式为“ 零进 入”门槛,主要就是指博客作为一种媒介,不再是 高高在上的,而是人人可以接触的,这也是丹·吉 尔默的自媒体概念的含义之一。
受制于政治经济等多方因素的制约,因此网友们 交流。这与一些纯粹灌水的论坛相比,高下自分。
更愿意选择一种相对更加自由,更加迅捷的方式
媒 介 的 变 革 与 文 学 的 发 展 总 是 紧 密 相 联 ,博
来传播和交流自己的思想。正如《 华尔街日报》记 客是一种新的媒介,新的媒介总是在不断的延伸
者佩姬·努南 ( PeggyN oonan)所说:博客是每周 7 着人类的感觉器官,使人类的感官比例不断发生
于文学的“ 垂帘听政”,使得原本只现身在网络的
如果把同样来自互联网的论坛( B B S)比作广 文字,最终可以被包装,被处理成为我们印象中的
场,你可以在这里驻足、观光、社交,但你不会拥有 墨香书籍,甚至成为某些具有商业价值的产物和
它,也没有自己的隐私空间;那么博客则更像一个 宣传利用的手段。
私家住宅,你不仅拥有它,还可以自由的支配使用
现在的博客上大致趋势就是两种风格的语 言,一种就像余华这样有深度,有内涵,同时比较 传统的文字;另一种就像郑渊洁,幽默,风趣,有时 又让人觉得哗众取宠,单纯地为吸引眼球而特立 独行。虽然前者更加让人钦佩,可是明显后者在现 今的博客文学中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
因此,余华等作家都力图使自己的博客在文 学的高雅性和网络的通俗性中寻找一个平衡点。
“ 作为一个八十年代的独生子女, 无数次幻想 着自己能有一个兄弟的情景,余华先生笔下的异姓 兄弟之间的真情,也许正是我们这一代人内心深处 所渴望的一种情感,至少引起了我的共鸣.我是用 我自己的情感在阅读《 兄弟》,所以经常被其中的情 节所打动。”
“ 在一些细节处理上余华开始力不从心了,有 一笔带过的痕迹,很多东西太理想化了。比如顺利 有了工作,有了工作然后就有了工资,有了工资就 买衣服吃面买眼睛, 把这些生活小问题搞定了之 后,余华再把笔转向重点叙述。这太直白了,加点细 节在上面也能稍微掩饰一下剧情的单调和乏力”
出,其中大都是热衷或者至少是看过并且了解余 家,都不可避免的戴上面具和人交流,尽管这种交
华作品的读者,他们中很多有着较高的文学修养, 流可能是发自心内的,但是作家们也不能免俗地
能够就古今中外的作家作品发表自己的见解,对 去关注其对受众的吸引力,也在考虑着这样的文
141
视觉 人文
字所带来的效应和影响,而称博客文学为发自灵 魂的声音,这点也明显是高估了。潘石屹曾经说 过,点击是万恶之源。点击是虚拟的财富,这和纳 斯达克的纸面财富一样,没有意义,却不能没有这 个“ 没有意义”。
142
如他的一组文章“:世界杯开幕前的德国”,余华对 这一特殊时期的柏林的评论也不失为精彩,他说: “ 我感到在这样的城市里应该经常说错些什么,就 像在北京一样,还有在纽约。应该经常说错些什 么,我想这是内心深处的自由。”标志性的照片,点 缀上诗意的语言,画面感和音乐感也许正是打开 所有人内心的钥匙,所谓雅俗共赏的境界也就至 此吧。
有一点是毋庸质疑的,就是作家博客拉近了 作家与读者和社会的距离。普通读者通过作家博 客更亲近作家的生活和作品,作家通过读者留言 更了解读者的想法和意见,无疑,这对于作家的创 作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二、新媒介的优势和商业价值
2002 年 5 月《,新闻周刊》 的特稿标题耸人听 闻《:博客将杀死传统媒体?》。那么,面对传统媒体
据对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调查发现,他们创造 性思维的 50%以上得益于学术交流,特别是无拘 束的学术交流。亚马逊前首席科学家韦思岸说, “ 过去掌握话语权的专家将蜕变为其中发言的一 分子,相较以往会形成一个更公平的社会价值格
局,它将尽可能地改变人类社会原本信息不对称 的现状。”科学如此,文学亦有相同之处。中华古语 有云,即出自《;诗经·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 攻玉”。由此可见,相互启迪,开拓思路,是学术交 流的重要作用。遗憾的是,我们的作家们很多却还 在闭门造车,即便再多的谴辞造句也很难弥补缺 乏交流和社会共鸣的硬伤。
三、博客文学的大众狂欢
对于渐渐兴起的“ 博客文学”热,有人说它正是 宽带孕育出来的大众文学与平民文学,是一场不 折不扣的大众狂欢。
文学评论家葛红兵认为,与传统文学、网络文 学相比,博客文学在传播模式和写作上具有明显 的自我性。综观博客传播如此种种的与众不同,必 须承认的是,博客本身并不是文学的一种也不能 成为文学的分支,充其量它只是像书籍、报纸、杂 志一样,是传播媒介的一种。然而,博客就“ 忽如一 夜春风来”的气势,引得“ 千树万树博客开”的局面 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它所带来的对传统文学形态 的挑战和文学语言的冲击也是不容小觑的“。 博客 文学”这个词对“ 文学”的传统定义是一个挑战。它 的生活化特征、写实性品格、非教益性倾向、自我 记录和抒发的意味对传统的文学观念构成了巨大 的冲击。
博客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吸引越来越多的
它,且不必担心版主指责你“ 灌水”。
知名人士、热点人物与其“ 联姻”,达到互相宣传的
首先,B B S 的意义在于它赋予了“ 大众”在互联 作用。由于博客传播在广度和自由度上具有传统
网这个公共传播媒介上一个平等发言的机会。而 媒体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作为一种宣传手段,博客
天,每天 24 时运转的言论网站。这种网站以其率 变化,文学的发展也总是在寻求和新的媒介形式
真、野性、无保留、富于思想而奇怪的方式提供无 构建起新的平衡点“,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文
拘无束的言论。正是这种自由和宽松的言论环境 学创作的状况是取决于传媒的”。也正因为博客对
让大批网民转向了博客进行交流。
但署名相对固定,信息传播的责任感相对较强,甚 客上连载精彩片段,与其说是一飨读者,不如说是
至可以建立长期的信誉,作为获取个人声望和商 新书预热。事实上,只要我们对博客的传播特性稍
业利益的资源。
做分析,就可以发现,博客实际上只是带着面具的
从在余华博客上发表的网友 发 言 中 不 难 看 “ 零距离交流”—— —任何人,从普通网民到著名作
当余华、陈染、周国平当三位传统作家的博客 总点击量只有 27 万、14 万和 11 万时,年过 50 的 童话大王—— —光头郑渊洁的博客“ 勃客郑渊洁”早 就超过了 100 万的点击量,将余华、余秋雨、周国 平、陈染等同行远远地甩在身后。
当余华对世界杯的描述还是那种略显散漫的 照片加上清雅的点评时,郑渊洁早就与时俱进地 即时发表赛后的感受,尽管他一再表示“:我是一 个伪球迷”,但是其幽默的文风和犀利的观点,成 为了新浪世界杯博客中耀眼的明星。其在黄健翔 “ 解说门”事件发后第一时间的评论更是达到了 70 多万的点击量。对点击量的热切关注,折射出来了 博客们追求自己的文字,图片,声音,或者就是一 个虚拟的自己本身被承认,被崇拜的心理。虽然郑 渊洁也因其博客出位的语言和观点饱受非议,他 形容“ 博客说是家,其实有点儿像妓院,谁都能进 来零距离接触你。而你又心甘情愿,将你自己展示 给大众看。”而相对于普通博客,这些作家博客,名 人博客们更多的考虑的是自己在社会中的认可 度,点击量的地位因此举重若轻。在眼球经济的当 下,不得不承认,在我们的博客世界中,文字的好 坏与否,内容的精彩与否都是由是否文字内容是 否时尚,点击量是否够高来判断的。
140
的强势和网络中各式各样的论坛的挑战,究竟是 各种各样主体的驾驭能力较强,能够形成有自我
什么让博客能够异军突起呢?基于博客建立起来 个性的言论和观点。而这样的交流,这种较为直
的交流平台有何不同之处呢?
接,不加掩饰,好恶分明的意见也许正是作家们在
和博客相比,传统媒体的言论管制更严,同时 现实生活中所闻甚少的,也是最渴望得到的一种
余华除了在“ 文学随笔“”、艺术随笔“”、往事散 文“”、域外印象“”、前言和后记”等栏目中贴出一些 随笔之外,还开设了“ 互动”与“ 篝火论坛”等栏目, 在博客上与读者进行直接的交流。有人给博客下 了三层定义:1.博客是日记。2.博客是媒体。3.博客
文 学 与 传 媒 139
视觉 人文
是人!如余华谈到的“:在博客上,我开始学会和陌 生人交往。大家互相尊重,这是前提,这样我们才 能坐到天亮,否则日出前就不欢而散。我喜欢博客 这样的地方,单纯和睦“。 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博客 本身就是余华自我展示的平台,同时也创建了一 个他自己希望拥有的与读者沟通的渠道,何乐而 不为呢?
喜爱余华作品的读者可以在第一时间看到新
鲜出炉的余华文章,在第一时间发表自己的看法, 有的时候甚至能够得到余华本人的回答,显然是 幸福的读者。有网友以原始人做比“,没想到可以 和您这样接近。原始人围坐在篝火旁,能讲故事的 人是他们的生活中心,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讲述者 的魅力他们可以亲切地感受,而网络时代,我们有 了这种方式。”把余华形容为“ 篝火旁能讲故事的 那个人”,此语也被余华认为是自己得到的最高评 价。
因此余华的博客,不论其最初出于什么目的, 在现今来看,都可以算作是文学和博客的一场强 强合作。作为一个传统作家,余华更多的看重的是 博客作为交流载体的自由性。对于平民百姓而言, 多了一个和自己喜欢的作家平等交流的机会。余 华在一口气发了三篇《 奥克斯福的威廉·福克纳》、 《 大仲马的两部巨著》、西·伦茨的《 德语课》后,惊喜 地发现很多热心网友的讨论和留言,随即在博客 上开辟了一个栏目:互动,从网友们的讨论中选出 几个代表性问题拎出来单独作答,比如 10 月 8 日 《 互动:对虫子说》中,从昵称叫“ 虫子”提出的对哈 金作品的个人喜好扩展到作家和批评家的区别上 来,就此与网友进行交流。除了文学性的交流外, 余华也会对关心他的读者就现状回答,如 10 月 27 日《 互动:im 9394》中,他坦言“,今天我关闭了手机, 觉得自己断开了和外界的接触,当然我不会断开 这个博客,我现在需要这个博客来让自己感到:我 还在人间。”
博客与文学的碰撞
— ——从余华博客看博客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叶剑松 ↓
ຫໍສະໝຸດ Baidu
一、余华博客,交流至上
“ 逝者已去,生者犹在。李兰撒手归西,走上漫 漫阴间路,在茫茫幽灵里寻觅宋凡平消失的气息, 已经不知道两个儿子在人世间如何漂泊。”这是 2006 年 3 月 14 日余华博客上的首段文字。虽然只 是 33 万字中的短短 5000 字,然而这却是期待了一 年之久的读者们第一次接触《 兄弟》 下半部的作 品。仅一天时间,此文的阅读点击率已逼近 3 万, 留言也达数千条。接下来的几天内余华又连续贴 了两篇新作连载,这一做法很快在读者和网友中 掀起了又一波《 兄弟》热潮。网友在小说片段的留 言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