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第二次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次作业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1)从唯物论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道路。(500字左右)
(2)运用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500字左右)
答案:
(1)
在唯物辩证法中,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统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一种联系和趋势。具体表现为:第一,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赖性,矛盾双方各自以对方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互为媒介,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第二,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贯通性,矛盾双方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存在相互渗透的渠道和桥梁,相互转化的趋势和可能。矛盾的对立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一,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根源于物质,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推动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这一原理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进一步说,是要求我们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反对主观主义。二,我国现阶段国情存在着人口过多、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这一系列问题,严重地影响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引发诸多严重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需求又未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走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发展的道路,才能有效解决当前问题,这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观点。三,就中国的国情而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保持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使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共进,促进社会文明健康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这体现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使主观符合客观的观点。
(2)
1.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不变资本不断增长而可变资本相对减少,从而它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形成了相对过剩人口。所谓相对过剩人口,是指这部分劳动者不能给资本家带来平均的剩余价值,而不是说劳动者绝对的过剩。表现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失业工人,即材料中的失业工人。
2.相对过剩人口是劳动力的蓄水池,可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间歇式发展的需要。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还会对现役劳动者造成巨大的压力,有利于加重对他们的剥削。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必然造成无产阶级的贫困。所以说过剩的工人人口是资本主义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又是资本主义
资本积累的杠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必要条件。3.资本积累导致了两方面的结果,一方面是财富的积累,另一方面是贫困的积累,因此,社会的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即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必然的存在,不能说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率就低甚至没有。4.要解决就业问题,国家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在保持目前较高经济增长和资本投入增长的前提下,有效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劳动力要素流动,通过市场重新配置劳动力资源,通过就业结构的变动,既促进经济增长,又促进就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