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一环”南拓道路沿线两侧用地绿线管理图则
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5年修订版)

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5年修订版)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5年修订版)目录1总则 02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2)3城乡用地 (3)4建筑容量控制指标 (15)5建筑间距、退让与高度 (16)6公共设施 (22)7道路交通 (27)8市政设施及其它公用设施 (33)9景观与环境 (44)10特定区域 (46)11附则 (47)附录一:用词说明 (48)附录二:名词解释 (49)附录三:计算规则 (51)附录四:建筑间距和离界距离图示 (61)附录五:佛山市单一重现期暴雨强度公式 (66)1总则1.1为科学编制城市规划,严格城市规划管理,实现城市规划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制定本规定。
1.2本规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为依据,并结合佛山市城市发展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
1.3在佛山市“1+2+5”组团的城区及其他镇中心区范围内的城市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工作,应按本规定执行,其他区域参照执行。
尚不具备实施条件的村庄和集镇,可按国家、广东省及佛山市有关村镇的相关规定执行。
1.4本规定未涉及的内容,应符合国家、广东省现行法律、法规、规范和佛山市有关规定的要求。
2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城市规划编制体系2.1佛山市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
规划内容和深度按《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指引》、《广东省“三规合一”工作指南》等规定执行。
规划编制应采用佛山市统一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图2.1 佛山市城市规划编制体系总体规划的编制2.2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前,可根据需要先组织编制城市概念规划。
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为15~20年;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为3~5年。
依据近期建设规划,可编制年度的规划实施方案,作为城市用地年度供应计划的依据。
2.3佛山中心城区以外的区域,应依据已经依法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组团分区规划,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强度分区和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的配置等做出进一步的安排。
佛山市绿地系统规划

佛山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0-2020)文本佛山市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局2011.08目录市域文物古迹保护图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图城区公园绿地规划图城区生产防护绿地规划图绿地率规划图城区其他绿地规划图古树名木保护规划图绿地避灾系统规划第一章规划总则第一条规划意义1)为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推进佛山城市环境建设,优化城市品质,促进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2)进一步落实和深入《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和珠三角区域层面规划中对于佛山市域绿地与城市绿地规划的相关布局和控制管理内容。
3)全面衡量和整合已经完成和正在编制的佛山市的多项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相关的规划内容。
4)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市域绿地和城市绿地的分类、配置以及空间布局。
5)建立并且严格实行绿地的指标量化管制和绿地空间布局的管制制度,建立绿地指标的层级控制体系,并指导下位规划明确划定各类绿地范围控制线。
6)按照《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三年促变绿地佛山”项目计划》等具有前瞻性的指导文件的规划要求,增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2)《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3)《广东省城市规划指引-区域绿地规划指引(GDPG-003)》;4)《广东省城市规划指引-环城绿带规划指引(GDPG-004)》;5)6)7)8)9)10)11)12)13)14)15)16)17)《佛山市2+518)19)20)21)22)23)《佛山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6-2020)》;24)《佛山市景观生态规划》(2004年编);25)《佛山“一环”沿线两侧用地绿线管理图则(2007-2020)》;26)《佛山“一环”南拓道路沿线两侧用地绿线管理图则(2008-2020)》;27)《佛山市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规划纲要》(2003年编)第三条规划指导思想1)依法治绿:以国家和省市各项法规、条例和行政规章为准绳,以佛山市城市相关规划为依据,为市民构筑安居乐业和生态良好的园林城市。
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一环”城际快速干线景观绿化实施办法的通知

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一环”城际快速干线景观绿化实施办法的通知【法规类别】市政公用与路桥【发文字号】佛府办[2005]108号【发布部门】佛山市政府【发布日期】2005.04.27【实施日期】2005.04.27【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失效依据】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政府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一环”城际快速干线景观绿化实施办法的通知(佛府办〔2005〕108号)禅城、南海、顺德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有关单位:现将《“一环”城际快速干线景观绿化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五年四月二十七日“一环”城际快速干线景观绿化实施办法“一环”城际快速干线是构筑我市交通路网的核心骨架,地位十分重要,为把“一环”修建成一条具有时代气息的生态环保走廊和标志性的景观道路,充分调动各区建设“一环”、绿化“一环”、美化“一环”的积极性,参照其它城市的做法,特制订“一环”景观绿化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一环”的景观绿化遵循以下原则:以公路绿化为基础,以城市道路绿化为核心,统一设计、属地实施和属地维护管理。
全线按面、段、点进行设计,东南线海八路至325国道28公里路段作为重点景观段进行设计,并对海八路立交、平胜大桥和325国道乐从立交三个重要的节点进行主题设计,其余路段在全线统一的设计原则下按城市道路绿化要求进行设计。
二、责任划分(一)“一环”总的景观绿化面积约730万m (景观绿化实施面积和投资以最后的施工图为准,下同),设计由市路桥公司委托专业设计单位负责全线景观绿化的总体规划和施工图设计,提供“一环”全线的景观绿化施工图纸。
(二)景观绿化分区域实施,全线的分隔带、互通区和边坡等约584万m 绿化,由市路桥公司负责。
(三)路基两侧边沟至征地线范围内约155.1万m 绿化,由沿线各区政府负责,其中禅城区约16.7万m ,南海区约98.4万m ,顺德区约40万m 。
佛山一环改造方案

1.社会效益
-提高城市交通的整体服务水平,改善市民出行体验。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2.经济效益
-降低交通拥堵导致的运营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通过道路改造,带动沿线地区土地开发和商业活动。
3.环境效益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居住品质。
-减少交通污染,促进绿色低碳出行。
第2篇
佛山一环改造方案
一、项目概述
佛山一环作为佛山市的重要交通干线,承担着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任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流量不断增长,现有的一环道路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为此,特制定本改造方案,以期提升道路通行能力,优化交通结构,增强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改造原则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工程安全。
六、项目效益
1.社会效益
改造后的佛山一环将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市民出行质量,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2.经济效益
道路通行能力的提升将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高沿线土地价值,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3.环境效益
道路绿化提升和慢行系统完善将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市民生活品质。
本方案旨在为佛山一环改造项目提供合法合规的实施方案,具体实施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优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努力打造优质工程,为佛山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规划道路绿化,增加植被种类和数量,提高绿化覆盖率。
-设计具有地方特色的道路景观,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五、实施步骤
1.前期准备
-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环评、规划许可等前期工作。
-组织设计单位进行详细的工程设计,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一环快速干线沿线地区规划管理的通知

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一环快速干线沿线地区规划管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佛山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5.12.21•【字号】佛府[2005]140号•【施行日期】2005.12.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一环快速干线沿线地区规划管理的通知(佛府[2005]140号)禅城、南海、顺德、三水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有关单位:2004年11月和2005年2月,市政府先后发布了《关于对“一环”沿线土地实施规划和土地控制的通知》(佛府〔2004〕175号)和《关于“一环”沿线土地实施规划和土地控制有关事项的通知》(佛府办〔2005〕43号),对保证“一环”沿线地区城市建设按规划有序、科学地推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市规划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组织编制了《佛山市一环快速干线沿线地区规划与城市设计》(深化方案)和《佛山市一环快速干线沿线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各规划成果名称见附件)。
经研究,原则同意上述规划。
现就有关规划管理问题通知如下:一、自发文之日起,停止执行《关于对“一环”沿线土地实施规划和土地控制的通知》(佛府〔2004〕175号)及《关于“一环”沿线土地实施规划和土地控制有关事项的通知》(佛府办〔2005〕43号)的管理规定。
二、“一环”沿线地区规划报建和管理按以下要求办理(一)《佛山市一环快速干线沿线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范围内的建设项目,按属地原则由市规划局各分局进行规划管理。
(二)对属于“一环”快速干线沿线控制范围,现暂未编制《佛山市一环快速干线沿线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建设项目,可根据《佛山市一环快速干线沿线地区规划与城市设计》(深化方案)、《佛山一环与周边路网的连接规划》、《佛山市一环城际快速干线景观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按属地原则由市规划局各分局进行规划管理。
二、《佛山市一环快速干线沿线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为建设用地、而现状为非建设用地的,应在完善有关土地手续后,统筹安排,按规划有序开展建设。
佛山一环改造方案

佛山一环改造方案1. 引言佛山市是广东省的一个重要城市,拥有众多的人口和繁荣的经济。
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交通流量的增加,佛山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一环道路。
因此,为了改善佛山市交通状况,本文将提出一套佛山一环改造方案。
2. 问题分析佛山市一环道路是佛山市内的一条重要交通干道,连接了许多社区和商业区域。
然而,由于快速城市发展和车辆增加,一环道路经常出现交通拥堵现象,给市民出行带来了许多困扰。
因此,我们需要考虑以下问题:•一环道路的车辆容量是否满足当前交通需求?•一环道路的道路状况是否还能满足交通安全标准?•一环道路的交通规划是否合理,是否需要进行调整?•是否有其他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方式?3. 改造方案3.1 增加车道和交通信号灯为了增加一环道路的车辆容量和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我们建议在适当的路段增加车道并设置交通信号灯。
这样可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车辆排队等待时间。
3.2 优化交通信号配时为了更好地调控一环道路上的交通流量,我们建议对交通信号灯的配时进行优化。
根据交通流量和车辆需求,合理调整红绿灯的时间,确保道路上的车辆能够顺畅通行。
3.3 增加公共交通设施为了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使用量,我们建议在一环道路沿线增加公共交通设施,包括公交站点和单车租赁点。
这样可以提供更多的选择,方便市民出行,同时减少道路上的车辆拥堵。
3.4 鼓励非机动车出行为了减少机动车数量,我们建议鼓励市民使用非机动车出行,如骑自行车或步行。
为此,我们可以建设非机动车专用道和步行街,提供更好的出行环境。
3.5 加强交通管理和执法为了确保交通秩序和安全,我们建议加强对一环道路的交通管理和执法力度。
例如加大对违章停车的处罚力度,严查交通拥堵引起的违法行为,有效维护道路通畅和交通安全。
4. 结论通过对佛山市一环改造方案的论述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增加车道和交通信号灯、优化交通信号配时,有助于提高一环道路的通行能力和缓解交通拥堵;•增加公共交通设施和鼓励非机动车出行,可以减少私家车使用量,改善交通状况;•加强交通管理和执法力度,可以确保道路安全和交通秩序。
城市红线绿线紫线蓝线管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城市道路、城市绿地、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城市水体和生态环境等公共资源的保护,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城市红线、绿线、紫线及蓝线的规划管制,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城市红线,是指本市城市规划区内道路路幅的边界线。
包括道路交叉口用地范围的边界线。
本办法所称城市绿线,是指本市城市规划区内的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其他绿地等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本办法所称城市紫线,是指本市城市规划区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及经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构)筑物的保护范围界线。
本办法所称城市蓝线,是指本市城市规划区内依法需要保护的城市水域(包含长江、河渠、水库、城市调蓄水体等)边界控制线。
第四条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红线、绿线、紫线及蓝线的规划管制工作。
市建设、园林绿化、水利、环保、文化、国土资源、城市管理等部门,应当依照法定职责,参与城市红线、绿线、紫线及蓝线规划管制工作。
第二章城市红线规划管制第五条城市红线确定的依据:(一)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道路交通规划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红线;(二)依据详细规划确定城市支路及街巷红线。
第六条城市红线的审批:(一)城市主次干道红线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已审批的城市总体规划、道路交通专业规划、分区规划,组织编制城市道路红线,报市人民政府审批;(二)城市支路红线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各类城市详细规划审批中一并确定。
第七条城市道路红线范围内经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按城市规划要求建设绿化、市政公用管(杆)线、交通管制设施、消防设施、环卫设施,限制建设城市雕塑、报刊栏、广告和指示牌等,不得建设与市政公用设施无关的建(构)筑物。
第八条严禁占用城市道路红线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第七条规定可以建设的内容除外)。
临街单位或个人增设或改变出入口位置,必须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并经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红线、绿线、蓝线、紫线、总规、控规、修规

红线、绿线、蓝线、紫线、总规、控规、修规•2015•全套规划术语规划红线一般称道路红线,指城市道路用地规划控制线。
包括用地红线、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对“红线”的管理体现在...七线:红线、绿线、蓝线、紫线、黑线、橙线和黄线“红线”主要针对道路控制;“绿线”是规划城市公共绿地、公园、单位绿地和环城绿地等;“蓝线”规定城市水面,主要包括河流、湖泊及护堤;“紫线”规定历史文化街区;“黑线”规定给排水、电力、电信、燃气等市政管网。
“橙线”轨道交通管理“黄线”地下文物管理。
"红线"是指道路用地与其它建设用地分界线,红线与建筑控制线之间还有可能存在绿线,黄线等。
红线所谓“建筑红线”,就是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授权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保障公路运行安全和节约用地的原则划定的用以界定公路两侧能否建盖永久性非公路设施的界线。
建筑红线控制就是路政管理部门按照公路管理的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建筑红线范围以内建盖永久性非公路设施的管理过程。
建筑红线由道路红线和建筑控制线组成。
道路红线是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
基地与道路邻近一侧,一般以道路红线为建筑控制线,如果因城市规划需要,主管部门可在道路线以外另订建筑控制线,一般称后退道路红线建造。
任何建筑都不得超越给定的建筑红线。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规定建筑物的台阶、平台、窗井、地下建筑及建筑基础,除基地内连通城市管线以外的其它地下管线不允许突出道路红线。
允许突出道路红线的建筑突出物:1.在人行道地面上空:(1)2米以上允许突出窗扇、窗罩,突出宽度不大于0.4米;(2)2.50米以上允许突出活动遮阳,突出宽度不应大于人行道宽度减1米,并不应大于3米;(3)3.50米以上允许突出阳台,凸形封窗、雨棚、挑檐,突出宽度不应大于1米;(4)5米以上允许突出雨棚、挑檐,突出宽度不应大于人行道宽减1米,并不大于3米。
南海新区主要道路两侧建筑规划控制一览表

东至环海路西至青山路 东至环海路西至青山路 东至环海路西至青山路 东至圣海路西至育才路 东至圣海路西至河滨路 东至圣海路西至龙海路 东至圣海路西至海景路 东至龙翔东路西至河滨路 东至圣海路西至河滨路 东至龙跃东路西至河滨路 东至环海路西至环海路 东至创业路西至金海路 东至金海路西至昌盛路 东至香水河坝西至现代路 东至明珠路西至环海路 东至文辉路西至育才路 东至海景路西至环海路 东至滨海路西至环海路 东至明珠西路西至黄垒河东 东至明珠路西至黄垒河东 东至明珠路西至黄垒河东 东至金来路西至观海路
3+14+3 3+18+3 3+18+3 3+18+3 3+12+3 3+12+3 3+14+3 3+14+3 3+18+3 3+9+3 3+9+3 3+9+3 3+18+3 3+18+3 3+15+3 3+54+3 3+15+3 3+15+3 3+21+3 3+12+3 3+12+3 3+12+3 3+18+3 3+15+3 3+15+3 3+15+3 3+36+3 3+18+3 3+12+3 3+12+3 3+15+3
18 18 18 27 21 18 24 18 21 21 24 18 24 24 21 24 24 20 21 20 20 18
佛山市绿地绿线动态维护管理办法

佛山市绿地绿线动态维护管理办法第一条(制定目的)为规范本市绿地绿线调整规划的编制和管理程序,动态维护本市的绿地绿线数据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绿化条例》《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城市绿线划定技术规范》《广东省城市绿化条例》《佛山市城市绿化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绿地绿线动态维护概念)绿地绿线动态维护包括绿地绿线调整规划与入库两部分内容。
本办法所指的绿地绿线包括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生态控制线。
第三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辖区内各类绿地绿线的动态维护。
其中生态控制线调整程序还应符合《广东省生态控制线管理条例》。
第四条(组织编制)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统筹组织全市绿地绿线动态维护工作。
区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区行政辖区内的绿地绿线动态维护工作。
第五条绿地绿线一经划定,非经规定程序不得擅自更改。
第六条(调整分类)绿地绿线调整规划分为局部调整和技术修正。
第七条(技术修正的界定)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认定为技术修正:(一)因基础数据(包括地形图、土地使用证等)不准确、缺失或笔误等原因需要微调边界的;(二)因蓝线、红线、黄线、紫线和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实施的需要,导致绿地边界有相应轻微变化的;(三)因绿地建设需更新现状绿地地块边界的;(四)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认定的其他情形。
第八条(局部调整的界定)除技术修正外的其他情形视为局部调整。
主要包括以下情形:(一)因城市总体规划等上位城乡规划发生变更,提出修改规划要求的;(二)因重大建设项目对控制区域的功能与布局产生重大影响,确需修改的;(三)因保护自然资源、景观资源及有利于规划绿地实施建设需要,经市园林绿化和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共同研究认定确需调整的。
第九条(局部调整原则)绿地绿线应遵循以下原则进行调整:(一)公园绿地调整原则:1.不减量原则:调入绿地面积不少于调出绿地面积;2.完整性原则:对绿地形状和轮廓边界进行调整应有利于绿地用地完整性和可达性,不得分割绿地;3.同质原则:调入绿地必须与调出绿地类型一致;4.就近原则:调入绿地与调出绿地应位于同一服务范围内。
《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5年修订版)佛府办函〔2015〕337号-附件

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5年修订版)目录1总则 (1)2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2)3城乡用地 (3)4建筑容量控制指标 (16)5建筑间距、退让与高度 (17)6公共设施 (23)7道路交通 (29)8市政设施及其它公用设施 (36)9景观与环境 (47)10特定区域 (49)11附则 (50)附录一:用词说明 (51)附录二:名词解释 (52)附录三:计算规则 (55)附录四:建筑间距和离界距离图示 (65)附录五:佛山市单一重现期暴雨强度公式 (71)1总则1.1为科学编制城市规划,严格城市规划管理,实现城市规划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制定本规定。
1.2本规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为依据,并结合佛山市城市发展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
1.3在佛山市“1+2+5”组团的城区及其他镇中心区范围内的城市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工作,应按本规定执行,其他区域参照执行。
尚不具备实施条件的村庄和集镇,可按国家、广东省及佛山市有关村镇的相关规定执行。
1.4本规定未涉及的内容,应符合国家、广东省现行法律、法规、规范和佛山市有关规定的要求。
2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城市规划编制体系2.1佛山市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
规划内容和深度按《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指引》、《广东省“三规合一”工作指南》等规定执行。
规划编制应采用佛山市统一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图2.1 佛山市城市规划编制体系总体规划的编制2.2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前,可根据需要先组织编制城市概念规划。
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为15~20年;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为3~5年。
依据近期建设规划,可编制年度的规划实施方案,作为城市用地年度供应计划的依据。
2.3佛山中心城区以外的区域,应依据已经依法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组团分区规划,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强度分区和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的配置等做出进一步的安排。
佛山市“一环”快速干线绿化养护及环境整治

Gr e p c n e v to n v r n n mp o e n l n n e E p e si u h n ci e n S a e Co s r a i n a d En io me tI r v me ta o g g On x r s n F s a t y
第9 卷
第5 期
中
国 城
市 林
业 .
Vo . No 5 19 .
21 0 1年 1 O月
Junl f hns Ub nF r t ora o iee ra oe r C sy
0c. 0 1 t2 1
佛 山市 “ 环 ’ 一 ’快速 干线 绿化 养 护及 环 境 整治
be ci e n cnmca deo g a ojcvs l knacut £ enah vdadeoo i n cl i l bet e s t e con o e oc i a oa
Ke r s r e nn ,c n e ai n n i n n mp o e n y wo d :g e i g o s r t ,e vr me ti rv me t v o o
Lio Yig i a n yn
( u h nR a F s a o d& B d eC n t c o o t., u h n5 8 0 C ia i r g o s t nC .Ld F s a 2 0 0, hn ) n r i
Ab t a t sr c :Rig O e E p e s o u h n C t a e n c n t ce n u n u e f ry a s n o r e i gte n n x r s f s a i h s b e o s u td a d p ti s o e r .a d s me g e n n r e F y r s e ish v e a e .I h sc ne t o o c n e v h r e p c n iti u ru dn n i n n a e p ce a e d g d d n t i o tx ,h w t o s r e te g e n s a e a d man an s ro n i g e vr me th v r o b c mea d f c l is e t a ke T e p p r it d c d t e g e n s a e c n ev t n tc n lge n n i n n e o ii u t s u o t c l. h a e nr u e h e p c o s ra i e h oo is a d e vr me t o r o o i r v me t tu b n e p e s s a o t d i h v rl u g a i g o e n s a e ao g Ri g On x r s fF s a mp o e n 。 r a x r se d p e n t e o ea l p r dn fg e p c ln n e E p e s o u h n o r C t ,Wih t e c n e v t n tc n lg n n i n n mp o e n ,b t r ln s a e e e tao g te e p e sh s i y t h o s r ai e h o o y a d e vr me t i r v me t et a d c p f c ln h x r s a o o e
佛山一环改造方案

佛山一环改造方案佛山一环,作为佛山市的交通主干道和城市环线,承载着重要的交通运输和城市发展功能。
然而,随着城市发展的快速推进,佛山一环的交通压力日益加大,道路拥堵问题愈发突出。
为了改善佛山一环的交通状况,提高城市形象和居民的出行体验,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改造方案势在必行。
一、改造目标佛山一环改造方案的主要目标是解决道路拥堵问题,提高一环道路的通行能力和交通效率。
与此同时,还要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周边居民的出行环境,使佛山一环成为一个舒适、便捷、绿色的城市大道。
二、交通规划1.拓宽道路:首先,对佛山一环的道路进行拓宽,增加车道数量。
通过拓宽道路,可以提高一环的通行能力,缓解交通压力。
拓宽道路的同时,要合理规划行人过街设施和非机动车道,确保不影响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通行。
2.建设快速公交系统:在佛山一环的重要道路上,建设快速公交系统。
该系统可以减少汽车在路面上行驶的数量,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行效率,同时减少环境污染。
3.建设地下通道和立交桥:在佛山一环的交通繁忙路段,建设地下通道和立交桥。
地下通道可以有效分流车流,避免交叉口拥堵,提高交通效率。
立交桥则可以解决不同方向的交通冲突问题,缓解道路压力。
三、绿化美化1.增加绿化带:在佛山一环的两侧,增加绿化带。
通过增加绿化带,可以净化空气、降低噪音,改善周边居民的居住环境。
2.美化立面:对佛山一环沿线的建筑进行美化。
可以采用彩色装饰、灯光装置等手段,提升建筑立面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同时,鼓励沿线商家进行外墙装饰,打造独特的商业氛围。
四、智能交通系统在佛山一环改造中,引入智能交通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安装摄像头、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车辆识别系统等设备,可以实现交通流量的智能优化和管理。
此外,还可以推广使用手机APP等方式提供实时交通信息,引导驾驶员选择最佳路线,避开拥堵路段。
五、资金保障佛山一环改造方案的实施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持。
可以通过政府资金拨款、金融机构贷款和民间投资等多种方式来筹集资金。
佛山市人民政府印发佛山市道路绿化管理办法的通知

佛山市人民政府印发佛山市道路绿化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佛山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11.29•【字号】佛府[2007]140号•【施行日期】2008.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佛山市人民政府印发佛山市道路绿化管理办法的通知(佛府[2007]140号)各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佛山市道路绿化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佛山市道路绿化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道路绿化工作,促进道路绿化事业的发展,绿化、美化道路,改善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城市绿化条例》和《佛山市道路建设规划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的道路绿化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指道路绿化是指道路绿带、交通岛绿地、广场和停车场绿地以及道路用地范围内各种边角空地的绿化。
道路包括公路和城市道路。
第四条道路绿化是道路建设和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纳入道路建设、管理、养护和国土绿化的发展计划中,加强道路绿化的科学研究,推广运用先进技术,提高道路绿化的水平和科技含量。
第五条道路绿化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属地管理。
在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市交通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负责全市公路绿化建设、保护和管理,并协助省高速公路管理机构做好高速公路的绿化建设、保护和管理;市城市绿化主管部门负责城市道路绿化建设、保护和管理。
各区交通、城市绿化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在当地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根据职能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范围内的道路绿化建设、保护和管理工作;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乡村道路绿化建设、保护和管理工作。
道路用地范围外沿线绿化由所在地的区、镇(街道)政府(办事处)负责建设和管理。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佛山市市级统筹路网项目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佛山市市级统筹路网项目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12.27•【字号】•【施行日期】2019.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公路正文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佛山市市级统筹路网项目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完善我市干线公路网,加强路网建设市级统筹,加快推进跨市跨区的干线公路及城市主干路网项目建设,规范项目建设管理工作,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公路建设监督管理办法》《公路建设市场管理办法》《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暂行办法》《交通基本建设资金监督管理办法》《基本建设财务规则》《基本建设项目建设成本管理规定》《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的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由政府财政投资,并且纳入市级统筹建设项目库项目的建设管理。
市级统筹建设项目库包括佛山“一环”西拓项目、《佛山市“断头路”连通五年行动计划(2017—2021年)》中的跨市跨区项目,以及经市人民政府批准新增入库的项目。
新增项目如需纳入市级统筹建设项目库,原则上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一是已纳入省、市重点项目计划的项目,二是纳入省、市重要规划的项目(列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省干线公路网规划、广佛同城规划、广佛肇经济圈规划、市干线公路网规划、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综合规划等的项目),三是市人民政府有关工作部署应当纳入的项目。
具体项目由市交通运输局会市发展改革局、财政局、国土规划局等以及各区人民政府的意见后,上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章部门职责与项目管理第三条市交通运输局负责市级统筹路网项目建设的策划、整体协调及行业管理工作。
各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相关市级统筹项目属地行业管理及协调工作。
各相关职能部门按各自职责进行管理。
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佛山市城市绿化管理规定的通知(2005)-佛府[2005]41号
![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佛山市城市绿化管理规定的通知(2005)-佛府[2005]41号](https://img.taocdn.com/s3/m/8cd5ecf6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b3.png)
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佛山市城市绿化管理规定的通知(2005)正文:---------------------------------------------------------------------------------------------------------------------------------------------------- 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佛山市城市绿化管理规定的通知(佛府[2005]41号)各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佛山市城市绿化管理规定》业经市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五年四月十一日佛山市城市绿化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发展城市绿化事业,加强城市环境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根据《城市绿化条例》、《广东省城市绿化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绿化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
第三条佛山市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的城市绿化工作,并组织实施本规定。
各区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建制镇人民政府依照本规定负责本辖区内的城市绿化建设、保护和管理。
城市规划、建设、市政公用、国土、计划、公安、交通、环保、工商、行政执法、电力、通信等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协同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实施本规定。
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由林业(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等管理的绿化工作,依照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城市绿化的建设和维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城市建设中安排一定投资比例用于城市绿化,提高公众绿化和环境意识,组织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加强城市绿化科学研究,提高城市绿化的科学技术和艺术水平。
第五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所有单位和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应当依法履行植树或其他绿化义务以及爱护绿化设施的义务,并有权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进行检举。
各级人民政府对在城市绿化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解读)

18
建筑退让道路红线 5.24 建筑退让道路红线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5.24的规定。
5.27
建筑物的围墙、基础、台阶、管线、阳台和附属设施,不得逾越道路
规划红线;围墙中心线后退道路红线应不少于2米;在规定的后退道路规划 红线的距离内,雨蓬、阳台、招牌、灯饰等可外挑,但其离室外地面的净空 高度不得小于3米。
19
建筑退让轨道交通控制线 5.32 城市轨道交通保护区分为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和城市轨道交通特 别保护区。 (1)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是指:地下车站与隧道结构外边线外侧50 米内;地面和高架车站以及线路轨道结构外边线外侧30米内;出入口、通 风亭、车辆段、控制中心、变电站、集中供冷站等建(构)筑物结构外边 线外侧10米内;城市轨道交通过江隧道两侧各100米范围内;已经批准的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线路或已经批准的建设规划线路,线路两侧60米 范围内的区域。软土、砂土、溶洞、高含水率等地质条件特殊的地段,其 范围可根据地质情况扩大。 (2)城市轨道交通特别保护区是指地铁地下工程(车站、隧道等)结构 边线外侧面5米内;高架车站及高架线路工程结构水平投影外侧3米内;地 面车站及地面线路路堤或路堑边线外侧面3米内;以及车辆段内建(构) 筑物结构边线外侧3米范围内的区域。 建筑退让河涌、河道 5.34 当建筑临河布置时,建筑红线由规划部门划定 , 建筑退让河涌、河道 堤脚线距离不宜小于5米,且不得超出城市蓝线控制范围,并应满足水利部 门的规定。
5.2 建筑间距计算按照附录三第5款,建筑高度确定按照附录三第7款,建筑 间距图示见附录四。 建筑间距的其他规定 5.16 临时建筑工程的建筑间距控制要求应按照本规定执行。 5.17 对于超高层建筑和其他特殊情况的开发建设项目,若按上述要求难以 确定或满足建筑间距控制要求时,在满足退让用地红线距离不少于自身高度 应退间距一半的基础上,可通过采用日照分析软件进行日照分析,提交专项 日照分析报告,在满足日照标准等强制性条文要求的前提下,确定实际的退 缩间距要求。
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佛山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的通知

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佛山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的通知
【法规类别】市政公用与路桥
【发文字号】佛府[2005]40号
【发布部门】佛山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5.04.11
【实施日期】2005.05.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佛山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的通知
(佛府[2005]40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
《佛山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业经市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五年四月十一日
佛山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根据《城市规划法》、《广东省城市绿化条例》(广东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城市绿线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12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城市绿线的划定和监督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城市绿线,是指本市行政区域内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第四条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全市行政区域内城市绿线管理工作。
各区人民政府和建制镇人民政府城市规划和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本办法负责本辖区内的城市绿线管理工作。
城市建设、市政公用、国土、农业(林业)、水利、环保、公安、房产、行政执法等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协同城市规划和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实施本办法。
铁路、公路沿线两侧、江河两岸、水库周围等城市绿地,由法律、法规规定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在城市规划区内,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由林业(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等管理的绿化工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山"一环"南拓道路沿线两侧用地绿线管理图则(2008-2020)佛山市规划局佛山市国土资源局佛山市公用事业管理局佛山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2009年04月项目名称:佛山"一环"南拓道路沿线两侧用地绿线管理图则(2008-2020)编制单位:佛山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资格证书:甲级 [建]城规编第(081104)号院长:朱墨(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总工:冯萍(教授级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副院长:温卫华(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审定:冯萍(教授级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审核:李汉飞(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规划一所所长)校对:卞芸芸(城市规划师、注册规划师、硕士)项目负责:金灿(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规划二所所长)规划设计:金灿(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规划二所所长)陈宁锋(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刘淑婷(助理规划师)彭雄亮(助理规划师、硕士)目录一、项目背景 (1)二.佛山“一环”南拓道路概况 (1)三、规划依据 (2)四.总体目标 (3)五、工作内容及成果 (4)六、城市绿地分类及绿线 (4)七、绿线划定原则 (5)八.绿线划定方法 (6)九、绿地规划指引 (7)十、总体管制要求 (7)附表:1、附表一:佛山“一环”南拓道路规划绿地统计表(按街镇划分)2、附表二:佛山“一环”南拓道路规划绿地占用土地现状地类表(按区划分)3、附表三:佛山“一环”南拓道路规划绿地占用土地现状地类表(按街镇划分)分图则反馈意见及其回复一、项目背景建设部颁布的《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已经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我市城市绿化事业的实际,市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的《佛山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也于2005年5月1日起施行。
《佛山市“2+5”组团(首批)绿线管理图则》已编制完成,并已由市政府审批通过。
为进一步提升全市园林绿化水平,改变和提升城市景观形象,市委市政府于2007年3月提出“三年促变,绿地佛山”的战略部署。
按照《“三年促变,绿地佛山”项目计划》的要求,《佛山“一环”沿线两侧用地绿线管理图则(2007-2020)》编制已完成,于2008年11月通过市政府审批。
佛一环的建成通车有效地组织了佛山市各城市组团之间的联系以及外部交通疏导,为进一步扩大佛一环的连通范围,拟向南拓展其通达区域。
与佛一环不同,“一环”南拓道路主要为组织、利用现状道路。
根据市政府会议决定和顺德区征求意见的情况,佛山“一环”南拓路线走向如下:由一环东路佛陈路立交沿佛陈公路往东,至碧桂公路转向南,至高赞大桥东引道(横九)转向西,经高赞大桥,沿高富路,经甘竹滩大桥,至龙江跨G325国道,至龙高公路转拟建的南庄至九江公路(一环西路南延线),接一环西路。
由于佛山“一环”南拓道路环内面积较大(约400平方公里),为进一步提高环内路网通达水平,将一环东线南延,使佛山“一环”南拓道路大体呈“日”字形,全部路段总长约96公里,与原佛山“一环”长度大致相当。
为进一步完善佛山市城市绿线管理、保障“一环”南拓道路沿线两侧的绿化景观、规范“一环”南拓道路沿线两侧用地的合理开发,由佛山市规划局、佛山市国土资源局以及佛山市公用事业管理局三家单位委托我院编制《佛山“一环”南拓道路沿线两侧用地绿线管理图则(2008-2020)》二.佛山“一环”南拓道路概况佛山“一环”南拓道路全长约96公里,目前共设11处大型互通立交。
“一环”南拓道路绝大部分位于顺德区境内,其余少部分位于南海区和禅城区。
途经10个镇街,分别是顺德区的陈村镇、北滘镇、伦教街道、大良街道、容桂街道、杏坛镇、龙江镇、勒流镇,南海区的九江镇和禅城区的南庄镇。
佛山“一环”南拓道路途经行政区统计表“一环”南拓道路现状红线宽度32-100米不等,本次规划采用与佛一环一致的红线宽度(即120米)确定“一环”南拓道路统一的红线宽度。
“一环”南拓道路沿线生态斑块连片分布,多为桑基鱼塘,总体来说建设量较少,建设较为密集的地区主要分布于北滘和容桂。
一环一环南拓佛山“一环”南拓道路示意图三、规划依据“一环”南拓道路所经各街镇均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但沿线地区尚未覆盖经审批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与分区规划限于规划深度,难以作为直接依据,本次绿线规划将结合建设与地籍现状以及本次规划的要求对其进行部分修正。
1、《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佛山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3、《城市绿地分类标准》4、《佛山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5、《佛山2+5组团绿线管理图则(2006-2020)》6、《佛山市景观生态建设规划》7、《佛山市顺德区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四.总体目标培育佛山绿网骨架,打造佛山绿色生命线,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在《佛山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两带、两区、三环、九廊”的绿地规划结构中,佛一环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一环”南拓道路与佛一环在佛山市内组织成一个系统的快速环路,“一环”南拓道路沿线地带串联了多处大型生态敏感地区,与佛一环绿化廊道共同优化了佛山市的绿地系统,对于打造全市范围的绿地生态系统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环一环南拓佛山市绿网示意图“2+5”组团是佛山城市结构的主要特点,组团间以及内部片区之间需要不断加强交通联系,另一方面也需要进行有效的区隔,这既是保持城市发展特色所需要的,也是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城市竞争力所需要的。
佛一环与“一环”南拓道路及其绿化建设将极大地满足这种发展的要求,将促使诸多城市子系统根据佛一环及“一环”南拓道路调整自身构筑的框架,向着规划的城市形态方向发展。
由此可见,佛一环及“一环”南拓道路绿化不仅仅是道路绿化,更涉及到佛山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五、工作内容及成果1、规划范围佛山“一环”南拓道路的绿化工程内容包括全部路段和7个大型立交节点,绿化范围包括两个部分:道路红线以内的道路绿地和道路红线以外的防护绿地。
道路红线以内的绿化范围为“一环”南拓横断面规划的道路绿地;道路红线以外的绿化范围原则确定为道路红线外侧各300米范围内的区域。
本次绿线划定的对象是“一环”南拓道路120米红线外侧各300米范围内的区域。
2、工作内容本次绿线规划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依据各相关法定规划及现状综合情况划定城市绿地的边界控制线,并落实到坐标,达到准确控制绿线的目的。
本次绿线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准确界定“一环”南拓道路红线外侧300米内的绿化用地。
六、城市绿地分类及绿线1、城市绿地分类根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城市绿地共分为五类:G1:公园绿地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
公园绿地包括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
G2:生产绿地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和草圃等圃地。
G3:防护绿地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
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带、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和城市组团隔离带等。
G4:附属绿地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
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
G5:其它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
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
本次绿线划定工作的对象为G1公园绿地、G2生产绿地与G3防护绿地。
2、绿线定义城市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本次规划所划定的绿线分为现状绿线和规划绿线,现状绿线是只现状各类绿地的保护线,现状绿线范围内不得进行非绿化建设;规划绿线是指规划划定的各种功能绿地的控制线,规划绿线范围内将按照规划进行绿化建设或改造。
七、绿线划定原则原则一:尊重现状原则为便于本次绿线规划成果实施操作,划定过程中尊重现状建设条件和宗地权属情况,现状建设状况较好的、并且符合规划的地段将根据实际情况划定绿线。
另外,绿线划定工作还将结合现状地籍、地物情况进行,避免形成零碎的边角地。
原则二:依据法定规划原则为保持各项规划管理、实施的统一性和连续性,本次绿线控制直接依据各项相关法定规划,进一步细化、校核绿地的边界,并将其以坐标的形式确定下来。
原则三:绿线、红线、蓝线统一协调原则绿地绿线、道路红线、水域蓝线等城市建设控制线应相互协调,避免冲突。
因此,为保持三线控制的协调统一性,在本次绿线规划中,绿线与红线、蓝线重合的部分不予划定坐标,重合部分界线由红线和蓝线控制。
八.绿线划定方法除合法获得建设用地使用权和村民居住用地外,绿线控制范围内其余的土地均应纳入绿线控制范围。
↓↓绿线划定方法示意九、绿地规划指引1、绿化原则(1)与生产相结合维持原水塘、鱼塘、山林地的用地性质不变,结合生产种植经济植物或其它投入小、生长快的乔木。
同时可依据现有条件或创造条件引入经营性的花场苗圃。
(2)与生态相结合绿化要尽量融入周边的自然地形、地貌、地物环境,不破坏原有山体、水体。
树种选择应体现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景观特色,以乡土树种为主,尽量选粗生、易管养的。
“一环”南拓的绿化应有利于形成整体的、宏观的、大气的绿化景观;又要照顾到植物生态的多样性,以减低病虫害造成的景观损失。
绝大部分采取自然生态的种植形式,树木自然生长,不需要修剪或每年仅作一次控制生长的修剪。
(3)与绿地分类相结合本次规划对于规划绿地的绿化指引只适用于生产、防护绿地,公共绿地的绿化配置要求可根据其规划确定。
2、树种选择绿线内绿化树种选择要坚持适地适树、生态学的原则,充分体现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景观,树种选择可参考《佛山市道路绿化树种选择指引》。
具体选择的树种在修建性详细规划中根据立交节点和路段的环境特点、地形等因素以及设计风格和特色要求来确定。
十、总体管制要求1、本次绿线划定的范围内,“一环”南拓道路120米道路红线两侧各29.5米范围内所划定的绿线为强制控制线,强制控制线与“一环”南拓道路120米红线两侧各300米之间所划定的绿线为原则控制线。
强制控制绿线范围内的规划绿地必须严格控制。
原则控制绿线范围内的规划绿地控制操作分为三个步骤:首先,需控制其中的农用地、未利用地、建设用地中的已平整但尚未正式建设的用地,将其用地功能转换为绿地;其次,控制经济效益较差的已建设用地,将其用地功能转换为绿地;最后将剩余部分的用地功能转换为绿地。
2、城市绿线一经划定,绿线内所有的树木、绿地、植被、绿化设施等,任何单位、任何个人不得擅自移植、砍伐、侵占和损坏,不得改变其绿化用地性质。
3、城市绿线内不得新建、扩建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或其它地上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