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诊疗规范内科部分介绍张俊教授
胃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胃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一、胃癌的筛查与早期诊断胃癌的早期症状常常被认为是普通的消化不良,所以筛查和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高风险人群应该定期进行胃镜检查,识别异形胃炎、酒精和烟草使用史、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家族史等因素,并通过活检确定胃癌的早期病变。
二、胃癌分期和分类根据国际TNM分类系统,胃癌的分期依据肿瘤的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情况。
早期胃癌为T1期,分期较低,而晚期胃癌往往达到T3、T4期,有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分期较高。
对于分期较低的早期胃癌,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
而对于分期较高的晚期胃癌,常常采用不同的综合治疗方案。
三、胃癌的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是指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旨在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早期胃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在手术中清除肿瘤并保留足够健康组织。
手术后的患者可以考虑辅助放疗和化疗,以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晚期胃癌的综合治疗包括新辅助化疗、手术切除、术后辅助治疗(放疗或化疗)以及中晚期患者的姑息治疗。
四、胃癌的术后管理和随访胃癌手术后的术后管理和随访非常重要,这有助于早期发现复发和转移病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术后管理包括早期并发症的处理,如吻合口瘘、腹腔感染等,以及康复治疗、饮食指导和心理支持等。
患者在术后应该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肿瘤标记物检查和临床检查,以及探查是否存在复发和转移病灶,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胃癌的术后并发症与处理胃癌手术可能伴随着许多并发症,如吻合口瘘、腹腔感染、胃排空障碍、营养不良等。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需要及时识别和处理,以避免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在术后的恢复期间,严密的术后并发症监测和专业的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六、胃癌的支持治疗与围手术期管理胃癌治疗不仅包括手术和综合治疗,还需要支持治疗和围手术期管理的综合应用。
腹水引流、外周静脉营养支持、贫血纠正等支持治疗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和康复。
消化内科常见病种诊疗规范
消化内科常见病种诊疗规范
介绍
本文档旨在总结和规范消化内科常见病种的诊疗方法,以帮助医务人员提高诊断和治疗效果。
以下是各种常见病种的诊疗规范:
1. 胃溃疡
- 诊断:结合患者症状和体征以及胃镜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 治疗:选用适当的抗酸药物、抗生素和胃粘膜保护剂进行治疗,同时注意饮食调节和生活方式改变。
2. 胃癌
- 诊断:结合患者病史、体检结果和各种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 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癌症分期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
3. 胆囊炎
- 诊断:结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
- 治疗:根据炎症程度和患者的病情确定治疗方案,包括抗生素治疗、胆囊切除术等。
4. 肝炎
- 诊断: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肝功能检查等方法进行诊断。
- 治疗:根据不同类型的肝炎选择合适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并注意患者的饮食和生活惯。
5. 胰腺炎
- 诊断:通过患者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分析进行诊断。
- 治疗:采取积极的对症治疗,包括饮食调节、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结论
本文档提供了消化内科常见病种的诊疗规范,希望能对医务人员提供帮助。
在实际工作中,医务人员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并遵循临床实践经验和相关指南。
《胃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要点
《胃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要点一、概述胃癌是指原发于胃的上皮源性恶性肿瘤。
在我国胃癌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死亡率排第三位。
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
我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仅约20%,大多数发现时已是进展期,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
近年来随着胃镜检查的普及,早期胃癌比例逐年增高。
胃癌治疗的总体策略是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
二、诊断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及组织病理学、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胃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临床表现早期胃癌患者常无特异的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类似胃炎、溃疡病的症状,主要有:①上腹饱胀不适或隐痛,以饭后为重;②食欲减退、嗳气、返酸、恶心、呕吐、黑便等。
进展期胃癌除上述症状外,常出现:①体重减轻、贫血、乏力。
②胃部疼痛,如疼痛持续加重且向腰背放射,则提示可能存在胰腺和腹腔神经丛受侵。
胃癌一旦穿孔,可出现剧烈腹痛的胃穿孔症状。
③恶心、呕吐,常为肿瘤引起梗阻或胃功能紊乱所致。
贲门部癌可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吞咽困难及反流症状,胃窦部癌引起幽门梗阻时可呕吐宿食。
④出血和黑便,肿瘤侵犯血管,可引起消化道出血。
小量出血时仅有大便潜血阳性,当出血量较大时可表现为呕血及黑便。
⑤其他症状如腹泻(患者因胃酸缺乏、胃排空加快)、转移灶的症状等。
晚期患者可出现严重消瘦、贫血、水肿、发热、黄疸和恶病质。
(二)体征一般胃癌尤其是早期胃癌,常无明显的体征,进展期乃至晚期胃癌患者可出现下列体征:①上腹部深压痛,有时伴有轻度肌抵抗感,常是体检可获得的唯一体征。
②上腹部肿块,位于幽门窦或胃体的进展期胃癌,有时可扪及上腹部肿块;女性患者于下腹部扪及可推动的肿块,应考虑Krukenberg瘤的可能。
③胃肠梗阻的表现:幽门梗阻时可有胃型及震水音,小肠或系膜转移使肠腔狭窄可导致部分或完全性肠梗阻;④腹水征,有腹膜转移时可出现血性腹水;⑤锁骨上淋巴结肿大;⑥直肠前窝肿物;⑦脐部肿块等。
ASCO胃肠道会议进展张俊
•FOLFOX4
•观察
•随访
•FOLFOX4+ 贝伐单抗
•Bev 5mg/kg q2w
•贝伐单抗单药
•Bev 7.5mg/kg q3w
•XELOX+ •贝伐单抗
•Bev 7.5mg/kg q3w
•贝伐单抗单药
•Bev 7.5mg/kg q3w
•随访 •随访
•24周
•24周
•De GramoAnStCAO,胃et肠a道l. 2会0议11进A展SC张O俊GI Abstract 362.
vs. XELOX + bevacizumab (if co-primary endpoints met)
PPT文档演模板
ASCO胃肠道会议进展张俊
DFS (ITT Stage III) Data cut-off date: 30 June 2010 (3-year minimum follow-up)
223 (23) 47 (5) 21 (2) 30 (3) 62 (7) 57 (6) 64 (7)
177 (19) 46 (5)
•*And
PPT文档演模板
without
evidence
of
disease
at
randomization;
percentages
bAaSsCeOd胃o肠n道N会议进展张俊
ASCO胃肠道会议进展 张俊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0/29
ASCO胃肠道会议进展张俊
Highlights of 2011 ASCO GI 结直肠癌
辅助化疗
• Abstract # 362:AVANT (XELOX+BVZ VS FOLFOX+BVZ VS
消化内科诊疗规范
消化内科诊疗规范消化内科诊疗规范第一节反流性食管炎病史采集】1.病因:十二指肠溃疡、滑动性食管裂孔疝、胃手术后、大量腹水、反复呕吐。
2.诱因:粗糙食物、饮酒或咖啡。
3.胸骨后烧灼样疼痛,疼痛放射胸背肩部。
一般卧位,前屈时疼痛明显,食酸性食物症状加重,有夜间反酸,间歇吞咽困难,出血。
口服抑制胃酸药可减轻。
检查】1.内镜检查:根据savary和miller分极标准,反流性食管炎的炎症改变内镜下可分四级。
一级为单个或几个非融合性病变,表现为红斑或浅表糜烂;二级为融合性病变,但未弥漫或环周;三级病变弥漫环周,有糜烂但无狭窄;四级表现为溃疡狭窄纤维化,食管缩短及Barrett食管。
2.食管吞钡X线检查:X线可见食管蠕动变弱,粘膜皱壁粗乱。
阳性率约50%。
3.食管滴酸试验:滴酸过程中患者出现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为阳性反应。
4.食管内pH测定:pH降低至4.0以下提示胃液反流。
5.食管压力测定: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若小于1.3kPa,胃液易反流。
6.胃—食管核素显像,有助于诊断。
诊断要点】1.胸骨后炙烤感或疼痛,躯体前屈或仰卧时加重,站立时则减缓,应考虑本病。
2.内镜或活组织检查可相识食管粘膜病变。
3.食管内pH测定、压力测定及食管滴酸试验可协助诊断。
辨别诊断】1.心绞痛:胸骨后疼痛,心电图ST-T改变,食管滴酸试验阴性,口服硝酸甘油疼痛缓解。
2.食管癌:有吞咽艰巨,内镜和活组织检查可确诊。
3.消化性溃疡:周期性发作和节律性疼痛、内镜检查及X线钡餐确诊。
医治原则】1.一般医治:包括床头垫高15cm,削减反流;少食多餐,低脂肪饮食,睡前不进食,肥胖者应减轻体重,制止用抗胆碱能药物及烟、酒、咖啡。
2.药物治疗选择:1)促进胃动力药物:选用:甲氧氯普胺(灭吐灵)、西沙比利、多潘立酮(吗丁啉)。
2)组胺H2受体拮抗剂选用:甲氰咪呱、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1)质子泵阻滞剂:奥美拉唑(洛赛克)、兰索拉唑(达克普隆)。
2)保护粘膜药:硫糖铝、三钾二枸橼酸钕盐(德诺)。
内科学第六章胃癌
内科学第六章胃癌第一篇:内科学第六章胃癌第六章胃癌胃癌(gastric cancer)系指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主要是胃腺癌。
胃癌占胃部恶性肿瘤的95%以上。
2008年全球新诊断出胃癌近100万例,病死人数74万,分别居全部恶性肿瘤诊断病例的第4位和恶性肿瘤病死率的第2位。
虽然胃癌全球总发病率有所下降,但2/3胃病例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地理分布上,以日本、中国等东亚国家高发。
胃癌在我国仍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不同地区之间有很大差异,北方高于南方,农村高于城市。
男性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女性,55-70岁为高发年龄段。
全国平均年死亡率约为16/10万(男性 21/10万,女性10/10万),近年死亡率下降并不明显。
【病因和发病机制】在不良环境、饮食及Hp等多种因素作用下,COX-2及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a等介导发生持续慢性炎症,按照Correa描述的肠型胃癌的发生顺序,由慢性炎症一萎缩性胃炎一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一异型增生而逐渐向胃癌演变。
在此过程中,胃黏膜细胞增殖和凋亡之间的正常动态平衡被打破,基因发生突变;与胃癌发生相关的癌基因,如ras基因、c-myc和bcl-2舌化;抑癌基因包括野生型p53、APC、DCC等受抑,胃上皮细胞过度增殖又不能启动稠亡信号,逐渐进展为胃癌。
(一)环境和饮食因素第一代到美国的日本移民胃癌发病率下降约25%,第二代下降约50%,至第三代发生胃癌的危险性与当地美国居民相当。
故环境因素在胃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此外火山岩地带、高泥碳土壤、水土含硝酸盐过多、微量元素比例失调或化学污染等可直接或间接经饮食途径参与胃癌的发生。
流行病学研究提示,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可降低胃癌的发生。
经常食用霉变食品、咸菜、腌制烟熏食品以及过多摄人食盐,可增加危险性。
长期食用含硝酸盐较高的食物后,硝酸盐在胃内被细菌还原成亚硝酸盐,再与胺结合生成致癌物亚硝胺。
此外,慢性胃炎及胃部分切除者胃酸分泌减少有利于胃内细菌繁殖。
胃癌
胃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一、概述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10年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05年,胃癌死亡率占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3位。
胃癌的发生是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
我国胃癌发病率存在明显地区差异,环境因素在胃癌的发生中居支配地位,而宿主因素则居从属地位。
有研究显示,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ylori)感染、饮食、吸烟及宿主的遗传易感性是影响胃癌发生的重要因素。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胃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胃癌诊疗水平,改善胃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所称的胃癌是指胃腺癌(以下简称胃癌),包括胃食管结合部癌。
二、诊断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及组织病理学、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胃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临床表现。
胃癌缺少特异性临床症状,早期胃癌常无症状。
常见的临床症状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食欲减退、消瘦、乏力、恶心、呕吐、呕血或黑便、腹泻、便秘、发热等。
(二)体征。
早期或部分局部进展期胃癌常无明显体征。
晚期胃癌患者可扪及上腹部包块,发生远处转移时,根据转移部位,可出现相应的体征。
出现上消化道穿孔、出血或消化道梗阻等情况时,可出现相应体征。
(三)辅助检查。
1.内镜检查。
(1)胃镜检查:确诊胃癌的必须检查手段,可确定肿瘤位臵,获得组织标本以行病理检查。
必要时可酌情选用色素内镜或放大内镜。
(2)超声胃镜检查:有助于评价胃癌浸润深度、判断胃周淋巴结转移状况,推荐用于胃癌的术前分期。
对拟施行内镜下粘膜切除(EMR)、内镜下粘膜下层切除(ESD)等微创手术者必须进行此项检查。
(3)腹腔镜:对怀疑腹膜转移或腹腔内播散者,可考虑腹腔镜检查。
2.组织病理学诊断。
组织病理学诊断是胃癌的确诊和治疗依据。
活检确诊为浸润性癌的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
如因活检取材的限制,活检病理不能确定浸润深度,报告为癌前病变或可疑性浸润的患者,建议重复活检或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进一步确诊后选择治疗方案。
内科中级考试胃癌考试大纲
内科中级考试胃癌考试大纲胃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内科中级考试中,胃癌的相关知识是考生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
以下是内科中级考试胃癌考试大纲的详细内容:一、胃癌概述1. 胃癌的定义和流行病学特点2. 胃癌的发病机制3. 胃癌的临床分类和分期二、胃癌的病因学1. 遗传因素2. 环境因素3. 生活习惯与胃癌的关系4.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关系三、胃癌的临床表现1. 早期胃癌的临床症状2. 中晚期胃癌的症状和体征3. 胃癌的并发症四、胃癌的诊断方法1. 内镜检查2. 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3.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肿瘤标志物等)4. 组织病理学检查五、胃癌的分期1. TNM分期系统2. 胃癌的临床分期六、胃癌的治疗原则1. 胃癌的综合治疗策略2. 手术治疗3. 化疗4. 放疗5.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七、胃癌的手术治疗1. 胃癌手术的分类2. 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3. 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八、胃癌的化疗1. 化疗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2. 化疗方案的选择3. 化疗的副作用及其管理九、胃癌的放疗1. 放疗的适应症2. 放疗技术3. 放疗的副作用及其处理十、胃癌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1. 靶向治疗的原理和药物2. 免疫治疗的原理和药物3.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适应症十一、胃癌的预后因素1. 临床分期与预后的关系2. 肿瘤生物学特性与预后的关系3. 治疗方式与预后的关系十二、胃癌的预防和健康教育1. 胃癌的一级预防2. 胃癌的二级预防3. 胃癌患者的健康教育十三、胃癌的护理1. 胃癌患者的护理原则2. 术前护理3. 术后护理4. 化疗和放疗期间的护理十四、胃癌的康复与生活质量1. 胃癌患者的康复计划2. 提高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措施3. 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十五、胃癌的临床研究进展1. 新的诊断技术2. 新的治疗策略3. 临床试验和研究考生在准备内科中级考试时,应重点掌握胃癌的基础知识、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和策略、护理措施以及临床研究进展等内容。
中医内科胃癌食管癌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胃癌食管癌胃癌和食管癌是消化道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中年以上,男多于女,属于中医学“噎膈”、“反胃”的范畴。
由于长期的忧思郁怒,嗜食酒辣油煎硬物,而致肝失疏泄,胃失和降,形成气滞、痰凝、血瘀等一系列病理变化,阻塞胃的通降之路;如病延日久,气火内郁,津液耗损,阴血枯竭,则胃失濡养,甚至阴伤及阳,胃气虚败,脾阳不振,表现晚期的衰竭证候。
【诊断】1食管癌早期常有咽下梗塞感,胸骨后或剑突下隐痛,胸闷,或食物滞留和异物感,后期有进行性吞咽困难,暧气呃逆,泛吐黏痰,进食后呕吐食物痰涎或带血液。
2.胃癌早期大多无症状或体征,以后可出现食欲不振,厌食,胃部发胀,或感疼痛,可有上消化道出血或黑便,晚期有呕吐和幽门梗阻症状。
常有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窦炎史。
3.后期可出现一般癌症共有的恶病质症状,如消瘦、贫血、虚弱、发热等。
并可触及左锁骨上转移性淋巴结肿大。
4.可作大便隐血试验、胃肠道X线检查、纤维食管胃镜、食管脱落细胞及胃镜活检与细胞学等检查,帮助明确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一、辨证论治辨证当分标本虚实。
初期标实为主,气滞、痰凝、血瘀者,当理气、化痰、行瘀;后期本虚为主,阴津枯竭,阳气衰微者,当滋阴润燥或温补中阳。
同时必须注意邪实与正虚之间的相互联系,予以攻补兼施,根据主次处理。
1痰气瘀阻咽食时自觉喉头或胸骨后梗塞不顺,引起噎气或疼痛,呈进行性吞咽困难,初期饮食不下,干食难进,逐渐发展至只可进少量流质,食易复出,呕吐痰涎饮食,间夹紫血,暧气不畅,胸脱痞闷胀痛,甚则如锥如刺,大便干黑,苔薄白;质偏红或紫,有瘀斑,脉小弦或兼滑。
治法:理气降逆,化痰行瘀。
方药举例:启膈散加减。
北沙参15g,丹参15g,广郁金10g,炒枳壳6g,全瓜萎15~30g,法半夏10g,佛手片6g,旋覆花(包煎)6g,代赭石15g,石打穿30g。
加减:气逆,噫暧不畅,加沉香(后下)3g,橘皮6g0呕吐痰涎量多,加炒莱腋子10g,生姜汁10滴,白蜜1匙冲服。
胃癌规范化诊疗指南
胃癌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1 范围本规范制定了胃癌(包括食管胃交界癌)的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农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定点医院对胃癌的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是指病变局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在肉眼下大体类型分为隆起型(I型)、浅表型(II型)、凹陷型(III型)和混合型。
3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指南。
CEA: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癌胚抗原4 诊治流程图5 诊断依据5.1 病因胃癌的病因迄今尚未阐明,但多种因素会影响胃癌的发生。
目前所知主要与下列因素相关:①幽门螺杆菌感染;②亚硝基化合物;③高亚硝酸盐的摄入;④二羰基化合物;⑤真菌;⑥遗传性。
5.2 高危人群5.2.1 性别:男性患胃癌的几率为女性的1.5倍。
肿瘤标志物检测、影像学及内镜等检查 组织或病理学检查 拟诊胃癌病例 胃癌门诊 继续随访 可切除性评估 不可切除 可切除排除诊断 确定诊断 部分早期胃癌 中晚期胃癌 以放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粘膜内癌内镜下微创治疗 随访5.3.2 年龄:胃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升高。
5.3.3 饮食:加盐腌制蔬菜或烟熏肉和鱼。
5.3.4 吸烟:吸烟男性死于胃癌的人数是不吸烟男性的2倍。
5.3.5 治疗:接受过胃部手术。
5.3.6 癌前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
5.3.7 家族肿瘤疾病史:包括家族胃癌史,遗传性非息肉性肠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等遗传性疾病等。
5.3.8 恶性贫血:常合并萎缩性胃炎。
5.3.9 肥胖:超过正常体重20~25公斤的男性患胃癌风险更高。
5.3.10 经济状况:经济较差的地区,胃癌的发病率较高。
5.3 症状5.3.1 发病时间发病到就诊时间,在3个月之内占10%,在3个月至2年之间占70%,在2年以上占20%。
胃癌 诊疗标准
胃癌诊疗标准一、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胃癌患者通常会出现上腹部疼痛、饱胀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黑便、体重减轻等症状。
2.胃镜检查:通过胃镜检查可以观察到胃癌的形态、大小、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边界,同时可以进行病理活检,明确诊断。
3.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可以了解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远处转移的情况。
4.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可以了解胃癌患者的营养状况、是否有贫血以及是否有淋巴细胞减少等情况。
二、分期标准胃癌的分期通常采用TNM分期系统,具体如下:1.T0:无原发肿瘤证据。
2.Tis:原位癌(包括上皮内癌及黏膜内癌)。
3.T1:肿瘤浸润至黏膜下层(含黏膜肌层)。
4.T2:肿瘤浸润至肌层。
5.T3:肿瘤浸润至浆膜下层(含浆膜层)。
6.T4:肿瘤穿透浆膜(含腹膜或邻近结构)。
7.N0:无淋巴结转移。
8.N1:区域淋巴结转移。
9.N2:隔淋巴结转移。
10.N3:远处淋巴结转移。
11.M0:无远处转移。
12.M1:远处转移。
根据以上分期,可以将胃癌分为早期胃癌和中晚期胃癌。
早期胃癌是指肿瘤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中晚期胃癌则是指肿瘤浸润深度超过黏膜下层,伴有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
三、治疗标准胃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
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分期、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
1.手术切除:手术切除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等。
手术切除的目的是尽可能完整地切除肿瘤,同时保留正常的组织和器官。
2.放疗:放疗是利用辐射能量杀死癌细胞的方法,主要用于辅助手术治疗,减轻疼痛和控制肿瘤生长。
3.化疗:化疗是使用化学药物杀死癌细胞的方法,可以在手术前、手术后或不能手术时使用。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氟尿嘧啶、奥沙利铂等。
4.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或蛋白质的药物,如曲妥珠单抗等,可以针对性地杀死癌细胞并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害。
四、预后评估标准胃癌的预后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肿瘤的分期、病理类型、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治疗方法等。
中国胃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3版)
中国胃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3版)前言胃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
在世界范围内,胃癌居恶性肿瘤发病的第5位,居恶性肿瘤死亡的第4位,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近年来,胃癌的基础研究、预防筛查及诊疗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使得胃癌患者的生存有了较大提升,但不同地区间的诊疗水平仍存在较大的差异。
201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导成立国家肿瘤质控中心,推行肿瘤诊疗质量控制,规范肿瘤诊疗行为,促进全国范围内肿瘤诊疗规范化、同质化、标准化,最终提升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为进一步推动胃癌规范化诊疗质控工作,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委托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胃癌质控专家委员会,依据《胃癌诊疗指南(2023年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胃癌诊疗指南2023》等国内外权威指南,结合循证医学、临床经验,在符合科学性、普适性、规范性、可操作性的指导原则下,起草并制定了《中国胃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3版)》,具体如下。
胃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一、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评估率(一)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诊断率1 .指标代码:GC-O1-O1o2 .指标名称: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诊断率。
3 .定义: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完成临床TNM分期诊断的病例数占首次治疗的胃癌患者病例数的比例。
4 .计算公式: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诊断率=E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完成临床TNM分期诊断的病例数/W首次治疗的胃癌患者病例数X1O0%。
住院和门诊患者。
6 .设置理由:反映治疗前全面评估病情,是肿瘤规范化治疗的基础。
7 .指标类型:结果质控。
8 .表达方式:比例提高。
9 .除外患者:治疗后的复发或转移患者。
10 .指标参考依据:《胃癌诊疗指南(2023年版)》、国际抗癌联盟(UniOnfo门nternationa1CancerContro1,U1Ce)/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JointCommitteeonCancer,AJCC)胃癌TNM分期标准第8版。
内科学课件:胃癌(TC)
三、化学治疗
1、早癌且不伴有任何转移者,术后一般不需 要化疗。 2、手术治疗的补充:术前、术中、术后 3、姑息治疗作用 常用化疗药物:5-氟脲嘧啶、丝裂霉素、阿霉 素、顺铂、依托泊苷等
联合用药较单一用药疗效好 介入化疗可减少化疗的副作用
其他疗法:营养、免疫、基因、中医中药等
四、其他治疗
1、生长抑素及COX-2抑制剂能抑制胃癌 生长,但有待进一步研究。
2、营养、免疫、基因、中医中药、介入 等
预后和预防
胃癌的预后直接与诊断时的分期有关。迄 今为止,手术仍然是胃癌的最主要治疗手 段,但由于胃癌早期诊断率低(10%), 大部分胃癌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5年 生存率约7%~34%。
预防 ①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②根除幽门螺杆菌。
③积极治疗癌前疾病。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 胃 癌
(gastric carcinoma)
目的要求: 1、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疾病诊断
和治疗方法。 2、熟悉病理改变、并发症、实验室检查。 3、了解容
1、一般讲述常见病因和发病机制 2、详细讲述病理分类 3、重点讲述典型胃癌的临床表现 4、详细讲述胃镜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5、重点讲述诊断、鉴别诊断及并发症 6、结合临床重点讲述各种治疗方法 7、一般讲述预后和预防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
X线检查:局部胃壁僵硬、皱襞中断,蠕 动波消失,凸入胃腔内的充盈缺损,恶性溃疡 直径多大于2.5cm,边缘不整齐,可示半月征, 环堤征。
诊断
胃癌的诊断主要依据胃镜检查加病理活检。早期 诊断是根治胃癌的前提。
对下列胃癌的高危患者应及早和定期胃镜检查: 1、男性40岁以上,近期出现消化不良症状、呕吐
或黑粪者 2、良性溃疡但胃酸缺乏者 3、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或异型增生者 4、胃溃疡经正规治疗2月无效 5、大于2cm的胃息肉 6、胃大部切除术后10年以上者
胃癌诊疗规范(卫生部-2011年版)
胃癌诊疗规范(卫生部2011年版)一、概述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10年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05年,胃癌死亡率占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3位。
胃癌的发生是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
我国胃癌发病率存在明显地区差异,环境因素在胃癌的发生中居支配地位,而宿主因素则居从属地位。
有研究显示,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ylori)感染、饮食、吸烟及宿主的遗传易感性是影响胃癌发生的重要因素。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胃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胃癌诊疗水平,改善胃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所称的胃癌是指胃腺癌(以下简称胃癌),包括胃食管结合部癌。
二、诊断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及组织病理学、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胃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临床表现。
胃癌缺少特异性临床症状,早期胃癌常无症状。
常见的临床症状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食欲减退、消瘦、乏力、恶心、呕吐、呕血或黑便、腹泻、便秘、发热等。
(二)体征。
早期或部分局部进展期胃癌常无明显体征。
晚期胃癌患者可扪及上腹部包块,发生远处转移时,根据转移部位,可出现相应的体征。
出现上消化道穿孔、出血或消化道梗阻等情况时,可出现相应体征。
(三)辅助检查。
1.内镜检查。
(1)胃镜检查:确诊胃癌的必须检查手段,可确定肿瘤位置,获得组织标本以行病理检查。
必要时可酌情选用色素内镜或放大内镜。
(2)超声胃镜检查:有助于评价胃癌浸润深度、判断胃周淋巴结转移状况,推荐用于胃癌的术前分期。
对拟施行内镜下粘膜切除(EMR)、内镜下粘膜下层切除(ESD)等微创手术者必须进行此项检查。
(3)腹腔镜:对怀疑腹膜转移或腹腔内播散者,可考虑腹腔镜检查。
2.组织病理学诊断。
组织病理学诊断是胃癌的确诊和治疗依据。
活检确诊为浸润性癌的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
如因活检取材的限制,活检病理不能确定浸润深度,报告为癌前病变或可疑性浸润的患者,建议重复活检或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进一步确诊后选择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射治疗适应证
胃癌放疗或放化疗的主要目的: ➢ 术前或术后辅助治疗 ➢ 姑息治疗 ➢ 改善生活质量
术后放化疗适应证:T3-4或N+(淋巴结阳性)的胃癌 术前放化疗适应证: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进展期胃癌 姑息性放疗适应证:肿瘤局部区域复发和/或远处转移
胃癌诊结转移证据,可根据侵犯深度考虑内镜 下治疗或手术治疗,术后无需辅助放疗或化疗
EMR或ESD适应证为 – 高分化或中分化 – 无溃疡 – 直径在2 cm内 – 无淋巴结转移的黏膜内癌
进展期胃癌
局部进展期胃癌或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应采取以手术 为主的综合治疗
卫生部胃癌诊疗规范介绍
背景介绍
卫生部医政司牵头 国内30余位专家参与(外科、内科、放射诊断、放射治疗、病理等) 制定了胃腺癌,包括胃食管结合部癌的诊断、治疗和随访原则,适
用于具备相应资质的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对胃癌的诊断和治疗 主要内容
– 概述 – 诊断 – 鉴别诊断 – 治疗 – 胃癌诊疗流程 – 随访 – 附件:胃肿瘤组织学分类(WHO,2000)、胃癌TNM分期标准、
泛播散和肝脏多灶性(3个以上)转移等 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有明显缺陷,严重的低蛋
白血症和贫血、营养不良无耐受手术之可能者
复发/转移性胃癌
复发/转移性胃癌应采取以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段 在恰当的时机给予:
– 姑息性手术 – 放射治疗 – 介入治疗 – 射频治疗等局部治疗 – 同时积极给予止痛、支架置入、营养支持等最佳支持治
PET-CT:对判断腹膜转移的价值有待进一步明确,目前不 推荐常规使用。对常规影像学检查无法明确的转移性病灶, 可酌情使用
骨扫描:不推荐常规使用,对怀疑有骨转移的胃癌患者, 可考虑骨扫描检查
治疗原则
应采取综合治疗的原则,即根据肿瘤病理学类型及临床分 期,结合患者一般状况和器官功能状态,以手术、化疗、 放疗乃至生物靶向治疗等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 (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有计划地、合理地应 用治疗手段,以期达到: – 根治或 – 最大幅度地控制肿瘤 – 延长患者生存期 – 改善生活质量
超声胃镜检查:推荐用于胃癌的术前分期,有助于评价胃 癌浸润深度和判断胃周淋巴结转移状况。对拟施行内镜粘 膜切除(EMR)、内镜粘膜下层切除(ESD)者等微创手 术者则为必须
腹腔镜:对怀疑腹膜转移或腹腔内播散者,可考虑腹腔镜 检查
组织病理学诊断
组织病理学诊断是胃癌的确诊和治疗依据。活检确诊为浸 润性癌的病例进行规范化治疗
如因活检取材的限制,活检病理不能确定浸润深度。报告 为癌前病变或可疑浸润的病例,建议临床医师重复活检或 结合影像学检查情况,进一步确诊后选择治疗方案
淋巴结
建议外科医师根据局部解剖和术中所见,分组送检淋巴结, 有利于淋巴结引流区域的定位
在未接到手术医师分组送检医嘱或标记的情况下,病理医 师按照以下原则检出标本中的淋巴结: 全部淋巴结均需取材 建议术前未接受治疗病例的淋巴结总数应≥15枚 所有肉眼阴性的淋巴结应当完整送检 肉眼阳性的淋巴结可部分切取送检
疗
化疗部分总述
分为姑息化疗、辅助化疗和新辅助化疗 应严格掌握临床适应证 应充分考虑患者病期、体力状况、不良反应、生活质量及
患者意愿,避免治疗过度或治疗不足 应及时评估化疗疗效,密切监测及防治不良反应,并酌情
调整药物和(或)剂量 疗效评价标准可参照RECIST疗效评价标准或WHO实体瘤
疗效评价标准 不良反应评价标准参照NCI-CTC标准
目前胃癌的药物治疗疗效未臻满意,且无公认的“金标准方案”, 鼓励患者在有资质的单位参加临床研究
晚期胃癌化疗/靶向治疗证据
MAGIC in NEJM (Cunningham,2006) TAX 325 in JCO (Eric Van Cutsem,2006) REAL-2 in NEJM (Cunningham,2008) ML-17032 in Ann Oncol(Kang,2009) FLAGS in ASCO GI(Ajani,2009) ToGA in ASCO (Eric Van Cutsem & Bang,2009) AVAGAST in ASCO 2010 (Kang, 2010) SPIRIT in Lancet Oncol (Koizomi W,2008) ….
胃癌病理学描述、胃癌淋巴结分组/分站标准、放射及化学治疗疗 效判定标准等
推荐级别
必须 建议 酌情使用/考虑 不推荐
诊断部分
分类标准:WHO胃癌组织学分类 分期诊断标准:AJCC TNM分期标准(2010年) 病理学描述:另有附录
腔镜检查
胃镜检查:确诊胃癌的必须检查手段,可确定肿瘤位置, 同时获得组织标本以行病理检查;可酌情选用色素内镜或 放大内镜检查
阳性切缘定义
肿瘤距切缘小于1mm或电刀切缘可见癌细胞
影像学检查(1)
CT: 应作为胃癌术前分期的常规方法。在无造影剂使用禁 忌症情况下,建议在胃腔呈良好充盈状态下进行增强CT扫 描。扫描部位应包括原发部位及可能的转移部位
②磁共振(MRI)检查:是重要的补充手段。推荐以下情 况选用: – 对CT造影剂过敏者 – 其它影像学检查怀疑转移者,如肝转移、卵巢转移等 – MRI有助于判断腹膜转移状态,可酌情使用
影像学检查(2)
上消化道造影: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是诊断胃癌的常用 影像学方法,对疑幽门梗阻者建议使用水溶性造影剂
胸部X线检查:应包括正侧位相 超声检查:对评价胃癌局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表浅部位的
转移有一定价值,可作为术前分期的初步检查方法。但对 操作者的依赖性较强,重复性欠佳
影像学检查(3)
根据肿瘤侵犯深度及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可考虑直接进行 根治性手术或术前先行新辅助化疗,再考虑根治性手术
成功实施根治性手术的局部进展期胃癌,需根据术后病理分 期决定辅助治疗方案(辅助化疗,必要时考虑辅助化放疗)
手术禁忌证
全身状况恶化无法耐受手术 局部浸润过于广泛己无法切除 己有远处转移的确切证据,包括多发淋巴结转移、腹膜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