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课程说课教学提纲

合集下载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五)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五)
-鼓励学生探索个人兴趣领域,将个人喜好融入设计作品。
2.分层次教学: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学习进度,实施分层次的教学策略。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提供额外的辅导和练习机会。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高难度的挑战项目和个性化指导-定期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的需求。
-组织读书分享会,促进学生之间的知识交流和思维碰撞。
2.行业实践:鼓励学生参与实习、志愿者等实践活动,加深对行业的理解。
-建立与设计公司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支持学生参与社会项目,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十五、教学环境与设施
1.教学环境:
-提供安静、明亮、设备齐全的教室,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创意思维的培养和表现方法的掌握。
-设计软件的熟练操作和高级技巧的运用。
2.教学难点:
-对设计原则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
-创意思维与实际设计作品的有效结合。
-在实践中如何平衡技术与艺术,提高作品的艺术性和实用性。
十一、教学策略
1.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展示优秀设计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定期更新教学案例,引入多元化的设计风格和流派。
-提供作业指导,帮助学生明确作业要求和目标。
2.过程评估:通过定期的作业检查和课堂讨论,对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跟踪。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和同伴评估,培养批判性思维。
九、教学支持
1.辅导与答疑:提供课后辅导时间,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定期举办答疑会,针对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解答。
-基础操作培训:针对软件的基本功能进行教学,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操作。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一、引言在美术教育中,平面构成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通过学习平面构成,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构图技巧,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并培养对美感的敏感性。

本教学大纲旨在帮助教师合理安排平面构成教学,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平面构成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包括对称、平衡、重心、对比等概念的介绍和解释。

(2)平面构成的技巧和方法:包括线条构成、形状构成、颜色构成等方面的知识介绍。

(3)平面构成在不同艺术作品中的应用:通过分析现有的艺术作品,教导学生如何运用平面构成原理进行创作。

2. 教学方法(1)示范和讲解: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讲解来介绍平面构成原理和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

(2)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练习和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技能。

(3)讨论和评价: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作品并相互评价,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提高创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知识导入介绍平面构成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平面构成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包括对称、平衡、重心、对比等概念和方法。

3. 示范演示通过示范作品,向学生展示如何运用平面构成原理进行创作,并解释创作过程中的思考和技巧。

4. 学生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根据所学知识和技巧创作自己的作品。

5. 学生作品分享与评价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分享与评价,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提出建议。

6. 知识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平面构成在其他艺术领域中的应用。

五、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评价:根据学生的创作能力和作品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2. 学生口头表达评价:通过讨论和展示,鼓励学生口头表达对作品的评价和理解。

六、教学资源1. 教学材料:提供平面构成的相关教学材料,包括文字资料和图像资料等。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五篇)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五篇)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五篇)第一篇:平面构成教学大纲平面构成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平面构成这门课程是优越设计团队所设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应用美术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教学形式为面授辅导,所学的教材为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的《平面构成》(黄刚编著)。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平面构成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平面图形的构成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对平面设计中形式美规律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前三章为复习前设计软件技巧)第四章 :平面构成设计的点、线、面学时:4小时第五章 :渐变学时:3小时第六章 :重复第七章 :近似第八章 :骨格第九章 :发射第十章 :特异第十一章 :对比第十二章 :密集第十三章 :肌理第十四章: 空间第十五章: 图与底第十六章: 打散第十七章: 韵律第十八章: 分割第十九章: 平衡第二十章: 基本形的多种排列以上内容以每课15-20个实例为主,并且每课后独立设计2-5个相关作品学时:3小时学时:3小时学时:3小时学时:4小时学时:3小时学时:3小时学时:3小时学时:3小时学时:5小时学时:3小时学时:3小时学时:2小时学时:3小时学时:7小时学时:2小时第二篇:平面构成教学大纲《造型2》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造型2 课程编号: LMH1122005一、开设院部: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二、教学对象:艺术设计系三、教学目的:平面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础课,是设计者在处理现实用设计之前如何运用视觉语言的基础训练之一,是视觉艺术界研究平面形象构成的学科。

通过构成理论的教学,①使学生基本掌握视觉元素中的点、线、面的种类、性质以及它们之间在二维空间中的构成种类、方式,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关系构成表现,探索形式美法则怎样在具体构成中体现样式,培养创造性思维在具体构成中的表现;②让学生掌握审美价值的原理、规律、法则和技法,掌握规律,运用逻辑的、抽象的思维方式来研究图形配置。

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构成Ⅰ》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名称:学时数:课程英文名称:学分数:课程编号:课程类型:开课教研室:课程性质:授课对象:执笔人:先修课程:编写时间:开课学期:审批人: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1.课程教学目的:平面构成是现代艺术的基础,是现代艺术设计诸多领域中应用极为广泛,是实用美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和必修课。

通过学习形式美的法则,培养创造新型的基本方法,从形态的知觉和心理立场出发,探讨研究造型和构图基本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设计意识和构成能力,同时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图形想象和创意能力。

2.课程教学要求: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增强学生对外界事物的感受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突出抽象表现的训练手法。

采用理论教学和实际练习结合的方法。

注重在讲课中启发学生的感受力和想象力。

培养其构思、设计能力。

《平面构成》课程基本的教学任务,在于指导学生通过一定数量的平面构成设计练习,掌握平面构成设计的基本技能,掌握装饰图案、抽象图案、几何图案的表现手段,并在练习的基础上掌握形式美的基本法则,掌握平面构成的各种基本表现手法。

本课程要求将形态分解为各种要素,从简单到复杂地研究这些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能按照一定的形式美的构成原则进行组合设计,能通过抽象形态体现形式美的法则,着重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

三、教学目的和重点难点第一章概述【教学目的】明确平面构成课程的性质,明确学习平面构成课程的意义。

【重点难点】理解和谐、对比、对称、平衡、比例、重心、节奏、韵律等形式美法则的基本含义。

第二章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教学目的】理解点线面是一切造型要素中最基本的构成三要素,掌握点线面在表现方面的特点。

【重点难点】平面构成设计练习,掌握基本的平面构成设计规律。

第一节造型基本要素之一——点一、点的定义二、点的性质和作用三、点的错觉第二节造型基本要素之二——线一、线的定义二、线的性质和种类1、直线2、几何曲线3、自由曲线三、线的错觉第三节造型基本要素之三——面或形一、面的定义1、直线形2、曲线形(几何曲线)3、自由曲线4、偶然形二、面的种类及其性质1、面与地2、形的错视第四节点、线、面的构成及其形式法则第五节对称和平衡构成一、对称和平衡的性格二、对称和平衡的基本形式 1. 反射 2. 移动 3. 回转 4. 扩大三、点的平衡构成 1.有秩序点的构成 2.点的自由构成四、线的平衡构成 1.线的有秩序构成 2.线的自由构成 3.直线与斜线相结合的构成 4.直线、斜线与点的结合构成第三章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第一节重复和群化构成一、重复骨骼 1.作用性骨骼 2.无作用性骨骼二、基本形三、复杂骨骼重复基本形的构成1.基本形的重复排列2.重复基本形正负交错排列3.重复基本形在方向上进行横竖或上下交换位置4.重复基本形的单元反复排列5.重复基本形的单元间空格反复排列6.重复基本形的错位排列7.基本形局部群化排列8.基本形交错重叠排列9.基本形自由排列构成四、复杂骨骼近似基本形的构成五、无作用性骨骼的基本构成六、重复基本形的群化构成1.基本形的对称或旋转放射式排列2.基本形的平行对称排列3.多方向的自由排列第二节节奏和韵律构成一、渐变构成1.大小和间隔的渐变2.方向的渐变3.位置的渐变4.形象的渐变5.自然形象的渐变二、发射构成1.离心式发射2.向心式发射3.同心式发射4.移心式发射5.多心式发射第三节“对比、变化”构成一、对比的作用1.空间对比2.聚散对比3.大小对比4.曲直对比5.方向对比6.明暗对比第四节调和、统一的构成一、形象特征的统一二、明暗和色彩的统一三、方向的统一第五节破规、变异构成一、特异构成二、形象变异构成1.抽象法2.变形法3.切割法4.格位放大法5.空间割取及形象透叠法三、空间构成四、视觉感应构成五、考核与成绩评定1.考核方式:考察2.考核标准与比例:平时出勤占10%,平时作业占10%,平时测验占10%,期末考试占70%。

平面构成理论教学大纲

平面构成理论教学大纲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一、编制说明:理论28学时,40实践。

学分:4.5二、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1.课程性质:平面构成是广告专业的造型基础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用的基础课程之一。

2.教学目的:平面构成,是一种视觉形象的构成。

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在平面设计中,如何创造形象,怎样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联系,如何掌握美的形式规律,并按照美的形式法则,构成,设计所需要的图形,从中培养设计人员的审美能力,并提高其创造“抽象形态”和构成的能力。

平面构成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基础造型能力,使其掌握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设计方法,拓展设计思维,为专业设计提供方法和途径,同时也为各艺术设计领域提供技法支持,为今后的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以及产品设计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课程的总体要求:1、基本要求:平面构成的学习重点在于造型,它不是技术的训练,也不是模仿性的学习,而是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方法,在设计造型的过程中,主动地根据所限制的条件,有意义地去组织与创造,在反复的练习中获得能力的训练和创造力的开发。

采用讲课与作业指导的方法,通过讲课使学生掌握平面构成的一般理论和技巧,通过大量的作业使学生在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上有进一步的提高,本课程要求学生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理论;理解并掌握形式美的规律,能够对设计作品进行正确地分析和思考;能够在设计中熟练应用各项基本构成法则;能够理解综合构成中的具体方法并进行形象思维和设计创意。

2、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立体构成、色彩构成有着相辅相成的依存关系。

3、课程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学习重点在于构图能力的培养,难点在于培养创新能力。

四、课题(项目、案例)内容及考核目标:第一课题构成概述这部分知识点的学习目的和重点是帮助学生建立起针对本学科的全局观,以及本门课程的学习方法。

熟练掌握:1、平面构成的定义。

2、平面构成的目的。

掌握:1、平面构成的学习途径。

2、平面构成的材料与工具的准备。

理解:1、电脑在平面构成的作用。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平面设计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72 理论学时:36 实践学时:36适用专业:广告与装潢设计一、课程的教学目的、性质和任务平面构成是广告与装潢设计的基础课,是设计者在处理现实用设计之前如何运用视觉语言的基础训练之一,是研究平面形象构成的学科。

本课城的任务:训练和提高二维空间的形象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熟练地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灵活多变的形象思维能力和严格的理性造型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灵活多变的形象思维能力和严格的理论创造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灵活地掌握平面构成的理论和严格的表现技法,能运用理性和逻辑推理的方法来创造形象,形与形之间的关系、编排。

三、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先修课、后续课、相关课程等)本课程是设计表达系列课程中的一门,相关课程有:色彩构成、效果图、模型制作。

本课程是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等课程的先修课。

四、课程的教学内容第一章概论1、元素:概念元素、视觉元素、关系元素。

2、形象:具象、抽象3、基本形与骨格:有规律性、有作用性、非规律性、非作用性第二章形与空间关系1、重复2、近似3、渐变4、发射5、特异6、对比7、密集8、空间第三章肌理视觉肌理、触觉肌理、想象空间五、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深度、广度重点:形与空间的关系。

难点:形的空间想象。

六、课程教学建议、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本课程采用20人以下的小班授课。

授课时间建议每周三天连堂课,在设计教室进行。

七、课程的学时分配章次内容课堂教学大作业第一章概论 12 随堂第二章形与空间的关系 30 随堂第三章肌理:视觉肌理、触觉肌理、想象空间 30 随堂八、课程教材及参考书籍[1] 满懿《平面构成》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1999[2] 陈菊盛《平面设计基础》中国工业美术协会[内部刊物] 1981[3] 真锅一男高山正喜久辛华泉译《设计技法讲座》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0[4] 洪兴宇新平面构成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1999.12。

平面构成 教学大纲

平面构成 教学大纲

《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平面构成编写人:吕小晶
课程代码:编写时间:2006年9月
周学时:16学时总学时:48学时
开课系:美术系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使用教材:《平面构成》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学参考资料:《平面构成》
一、课程目的及教学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
《平面构成》是设计基础课,通过构成方法的练习建立学生对形态的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观念,通过研究构成的形态及构成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基本要求:
1.教学活动要注意进程安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要遵循知识理论讲授的秩序渐进,强调理论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2.平面构成打破了传统美术具象描写的手法,从抽象形态入手,培养学生对形态的敏感和创造力。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点线面构成练习
难点:形象造型与网络的练习
四、典型作业练习
点线面构成练习
五、考核方式
1.作业成绩均以百分制记载;
2.总成绩评定方式,总分100分,最后单元成绩总评占50%,平时成绩总评占30%,学习表现(考勤情况等综合印象)20%。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一、理论教学1.平面构成概论2.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3.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线面4.基本形与骨骼5.分割构成法6.平面构成的基本构成方法二、实践内容本课程共划分为四个单元,不同单元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四个单元的划分及教学方法与手段:第一单元 本单元由第一、二、三章组成,内容以理论为主,要求学生对所讲内容理解即可。

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上的一般性讲授。

第二单元 本单元由第四、五章组成,内容以理论为主,但内容较为复杂,很多概念、法则不容易理解。

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授、范例讲解、作品分析、作业个别辅导、作业集中讲评(包括优秀作业评点、作业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正方法的分析)等方法相互穿插结合进行教学。

第三单元 本单元由第六、七、八章组成,内容以构成法则为主,实践操作性较强。

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作业练习来反复推敲、印证从而逐步理解、消化所学知识,并在练习中认识设计工作的特点,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提高技法操作能力。

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授、范例讲解、操作技法演示、应用作品分析、作业个别辅导、作业集中讲评(包括优秀作业评点、作业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正方法的分析)等方法相互结合进行教学。

第四单元 本单元为第九章。

内容主要为:通过具体的思维方法和构成手法的讲解和练习来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高创新性造型能力,掌握平面设计中的一些设计方法和专业技能。

教学方法与手段: 通过实例演示分析(针对具体内容选择适当的设计作品)来进行课堂讲授、作业个别辅导、作业集中讲评(包括优秀作业评点、作业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正方法的分析)、平面设计作品欣赏与分析。

三、学时分配本课程总的教学时数为40课时,其中理论教学为16学时,实践教学为24学时序号主要内容理论课时实践课时1平面构成概论242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443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线面44 4基本形与骨骼24 5分割构成法24 6平面构成的基本构成方法24总计 1624《平面构成》教学大纲说明一、本课程性质、作用和任务:课程性质:《平面构成》属于我校艺术系下设的装潢艺术和电脑美术两个专业共同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

最新招贴设计—平面构成教学提纲

最新招贴设计—平面构成教学提纲

讲授过程一、平面构成:1、点、线、面在构成中点、线、面是造型元素中最基本的元素。

由于点、线、面的多种不同形态结合和作用,就产生了多种不同的表现手法和形象。

2、表现形式(1)对比与和谐:大与小、曲与直、冷与暖、粗与细、刚与柔、疏与密、动与静、规则与不规则等造型元素的形式对比(2)对称与均衡:与对称相比,均衡更富有变化,更为自由和个性化,它是动态张力的平衡,又是静中的动态,也可说是对称的变形。

对称均衡(3)比例:指事物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同时彼此之间包含着匀称性、一定的对比,是和谐的一种表现。

黄金分割九宫格分割黄金分割比(1:0.618):黄金分割比例广泛地运用在生活中的许多设计中,如国旗、邮票、书籍、报纸等等采用了黄金比例。

九宫格构图:把画面当作一个有边框的面积,把左、右、上、。

通过教师展示及讲解,学生初步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

下四个边都分成三等分,然后用直线把这些对应的点连起来,画面中就构成一个井字,画面面积分成相等的九个方格,这就是我国古人所称“九宫格”,井字的四个交叉点就是趣味中心。

3、构成形式(1)重复:它以基本形的规律化反复,以加强图像的力度,给人深刻印象,并造成极强的安定性、秩序感与韵律感,并获得高度统一的协调性与整体感,而达到视觉上的美感。

如果表现不当,则会产生呆滞乏味的机械感。

发射(2)渐变:指事物的逐渐不显著的变化。

重复渐变(3)发射:这种构成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有时可形成光学的动感,可以起到对形象的高度强调。

(4)特异:指在规律化的重复中刻意的突变,它是在同类形象中的异质形象强调,以打破重复性的单调,并以对比形成视觉焦点,引起强烈的感知效果。

发射渐变(5)密集:以基本形的多少进行疏密关系的自由安排,通过画面产生的最疏或最密的地方,形成了整个画面的视觉焦点。

二、作品欣赏(优秀招贴设计作品,学生海报设计作品)通过教师展示及讲解,学生初步了解平面构成的设计特点。

第1章人工智能概述课后题答案1.1什么是智能?智能包含哪几种能力?解:智能主要是指人类的自然智能。

平面构成教学设计大纲

平面构成教学设计大纲

平面构成教学设计大纲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能够应用各种平面构成元素和原则进行创作。

3. 掌握不同材料和媒介在平面构成中的应用。

4. 发展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 点、线、面的关系- 平面构成的元素和原则2. 平面构成的不同表现形式- 印刷品设计- 海报设计- 平面广告设计3. 平面构成的材料和媒介- 平面绘画- 平面设计软件应用- 纸质切割和拼贴4. 平面构成案例分析- 分析经典平面构成作品- 分析当代平面构成作品三、教学方法1. 授课法:通过讲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引导学生理论基础的掌握。

2.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平面构成创作,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讨论法: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作品,进行互动讨论和批评指正。

4. 案例分析法:以经典和当代平面构成作品为例,通过分析案例,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

四、教学流程1. 第一课:平面构成基本概念- 介绍平面构成的概念、元素和原则。

- 分析经典平面构成作品案例。

2. 第二课:平面构成应用- 介绍不同平面构成形式的应用场景,如印刷品设计、海报设计、平面广告设计等。

-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自己的创意设计方案。

3. 第三课:平面构成材料和媒介- 介绍平面绘画和平面设计软件的应用。

- 引导学生进行手工切割和拼贴创作。

4. 第四课:案例分析与作品展示- 分析当代平面构成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不同设计理念和表现形式。

- 学生展示自己的平面构成作品,并进行集体评议。

五、教学评价方法1. 学生作品评价:对学生的创作作品进行评价,从构思、构图、配色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

2. 课堂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参与情况。

3. 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平面构成的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参考教材1. 张艳. 平面构成艺术教学.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0年.2. 马化腾. 平面构成与设计.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年.3. 陈沛然. 平面设计基础教程.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8年.七、教学资源1. 平面构成案例图集2. 平面设计软件(如Photoshop、Illustrator等)3. 创意材料(如彩纸、胶水、剪刀等)八、教学环境与条件1. 平面设计教室:配备计算机、投影仪等设备。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一、引言在视觉艺术教育领域,平面构成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技巧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教学大纲旨在系统地介绍平面构成的理论知识、艺术要素和创作技巧,为学生提供全面而深入的学习和实践机会。

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本课程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其对美学的感知能力,并帮助他们形成独特而富有个性的创作风格。

二、课程目标1. 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与原则;2. 掌握平面构成的艺术要素与技巧;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4. 培养学生欣赏与评析艺术作品的能力;5.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与原则1.1 平面构成的定义与特征1.1.1 平面构成的概念界定1.1.2 平面构成与空间构成的对比1.2 平面构成的基本原则1.2.1 对比与对比的表现方式1.2.2 平衡与平衡的表现方式1.2.3 重复与重复的表现方式1.2.4 节奏与节奏的表现方式第二章:平面构成的艺术要素与技巧 2.1 线条与形状2.1.1 线条的种类与特征2.1.2 形状的种类与运用2.2 色彩与明暗2.2.1 色彩的基本属性与运用2.2.2 明暗的表现方式与效果2.3 空间与透视2.3.1 平面构成中的空间表现2.3.2 透视的原理与应用2.4 图形与质感2.4.1 图形在平面构成中的作用2.4.2 质感的表现方式与效果第三章:平面构成的创作技巧3.1 构图与布局3.1.1 构图规则与构图技巧3.1.2 布局原则与布局方式3.2 笔触与表现3.2.1 不同笔触的特点与运用3.2.2 表现技巧的多样性与创造性3.3 素材选择与组合3.3.1 素材的多样性与表现力3.3.2 素材组合的原则与方法3.4 创作过程与方法3.4.1 创作前的准备与构思3.4.2 创作中的探索与实践3.4.3 创作后的评析与反思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授,介绍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艺术要素。

平面构成 教学大纲

平面构成 教学大纲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平面构成教学大纲引言:平面构成是美术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到视觉艺术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平面构成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期能够为美术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 平面构成的定义平面构成是指通过线条、形状、颜色等元素在二维平面上创造出一种有机的结构和组合的过程。

它是视觉艺术的基础,是表达艺术形象的重要手段。

2. 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1)对比原理:通过明暗对比、色彩对比、形状对比等手段,使画面中的元素产生鲜明的对比,增强视觉效果和表现力。

(2)平衡原理:通过元素的分布、大小、形状等来达到画面的平衡,使观者感到舒适和稳定。

(3)重复原理:通过重复使用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创造出一种有规律的节奏和动感。

(4)节奏原理:通过元素的有序排列和重复运动,使画面产生一种有节奏感的动态效果。

(5)层次原理:通过前景、中景、背景等层次的划分和处理,使画面具有空间感和立体感。

二、平面构成的教学内容1. 线条构成(1)线条的类型和表现方法:直线、曲线、斜线、虚线等。

(2)线条的运用:线条的长度、方向、粗细等对画面的表现力有重要影响。

(3)线条的排列和组合:线条的密集程度、间距、交叉等对画面的整体效果产生影响。

2. 形状构成(1)形状的基本类型: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等。

(2)形状的变化和组合:通过形状的大小、比例、重复等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图形效果。

3. 色彩构成(1)色彩的基本特性:明暗、冷暖、对比等。

(2)色彩的运用:色彩的饱和度、明度、纯度等对画面的表现力产生影响。

(3)色彩的组合和配合:通过色彩的对比、相近、相反等关系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色彩效果。

三、平面构成的教学方法1. 观察与分析通过观察和分析艺术作品中的平面构成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2. 创作实践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具体的创作题材和材料,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平面构成原理和技巧进行创作,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设计专业三年专科《平面构成程》课程教学大纲开课时间:一年级第一学期总学时数:68学时(上课64课时+考试4课时)学分:24一、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教学目的:本课程是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方向)舞台美术等专业必修课程教学任务:本课程属于业技能基础课程,主要运用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技法,以平面造型的创作训练为主线,了解抽象形态的视觉意义,结合专业特点进行设计制作。

通过学习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平面构成意识。

正确的理解平面构成中各种要素,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创新思维,空间感表现和意象的构图,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平面构成概述教学要求:1、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2、理解平面构成的元素分类教学重点与难点:1、平面构成与抽象形态2、平面构成形态与知觉心理教学内容:1、平面构成的造型概念2、学习和掌握视觉表达在二维空间中的应用第二章平面构成三要素教学要求:1、正确理解点、线、面2、正确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与难点:1、联系实际分析设计实例教学内容:1、点、线、面的特性和表现力2、对抽象形在二维空间中的视觉感知力第三章形态构成中的平衡法则教学要求:1、了解平面构成形式法则中的平衡法则2、了解视觉意义中的平衡与对称教学重点与难点:1、形态构成中的平衡法则2、平衡在现实设计中的应用教学内容:1、几何纹样的特点与社会作用2、单形、复形、正形、负形、正负形之间的定式3、构成三要素中的对称与平衡第四章骨骼与基本形教学要求:1、骨骼与基本形这两个平面构成的基础概念及其构成方法2、了解几何纹样中的骨格特点教学重点与难点:1、骨骼与基本形在平面构成中的作用及关系教学内容:1、基本形与骨骼2、形式美的法则3、作为切割二维空间的骨格中的几种定式和应用第五章平面构成的形式法则教学要求:1、基本元素的构成形式2、骨骼构成种类及其构成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1、骨骼构成种类间的导同2、规律性骨骼构成与非规律性骨骼构成在设计中的运用及方法教学要求:1、基本形与骨骼2、渐变3、重复4、近似5、发射6、特异7、密集8、肌理9、空间10、打散分割第六章平面构成的肌理训练及平面空间技法教学要求:1、肌理的分类2、肌理在平面构成上的应用3、平面空间的构成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1、平面空间的特性及在设计中的应用教学内容:1、传统手工技法的应用2、数字电脑技法的开阔3、平面空间表达方法四、使用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使用教材:《色彩构成》中国高等院校美术、设计教材、王磊、卢嘉编著辽宁美术出版社主要参考书目:1、《三度空间设计》 LOOIS WOLCHONOK著李长俊译《大陆书店》 83年出版2、《情感与形式》(美)苏珊:朗格著者刘大基并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86年出版3、《艺术与错觉》(英)贡布里希著范景中并译《淅江摄影出版社》87年出版4、《象征之旅》杰克·特里锡德著石毅并译著《中央编译出版社》01年出版五、实践要求及实践内容1、实践中能较好的体现出创新的意识,同时结合课上的理论知识作到学以致用并活学活用。

《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本课程地位:《平面构成》是环境设计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目的:培养学生正确的理性艺术思维方法,丰富学生的艺术表现手段,并通过一定数量的平面构成设计造型训练,掌握形式美的构成原则。

为学生今后在艺术设计造型方面打下一定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设计创造能力和艺术思维能力。

本课程任务:1.掌握平面构成设计的基本技能;2.掌握装饰图案、抽象图案、几何图案的表现手段,并在练习的基础上掌握形式美的基本法则;3. 掌握平面构成的各种基本表现手法。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平面构成》应在学生有了一定素描基础之后开设,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平面构成是现代造型设计教学训练的重要基础之一,平面构成的基本法则在工业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商业美术设计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概论教学要求:介绍平面构成的定义、特点以及发展历史。

重点:平面构成的特点。

难点:平面构成的发展及对设计的应用。

教学内容:第一节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一)构成的概念。

(二)平面构成的概念。

(三)平面构成的特征。

(四)平面构成的分类。

第二节平面构成的历史与现状(一)平面构成的历史。

(二)平面构成的现状。

第三节平面构成与现代设计的关系(一)平面构成是现代设计的基础。

(二)平面构成与现代设计是内外相结合的整体。

第二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教学要求:理解变化与统一、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调和等形式美法则的基本含义。

重点:平面构成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难点:平面构成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在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第一节统一与变化(一)统一(二)变化(三)统一与变化的相互关系第二节对称与均衡(一)对称(二)均衡(三)对称与均衡的相互关系第三节节奏与韵律(一)节奏(二)韵律(三)节奏与韵律的相互关系第四节比例与分割(一)比例(二)分割(三)比例与分割的相互关系第五节案例分析(一)案例分析一(二)案例分析二(三)案例分析三第六节课题训练(一)课题训练一(二)课题训练二(三)课题训练三(四)课题训练四第三章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教学要求:本章介绍了平面构成的基础要素—点、线、面的基本含义及其构成规律。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

《平⾯构成》教学⼤纲《平⾯构成》课程教学⼤纲课程代码:100531023课程英⽂名称:Plane composition课程总学时:48 讲课:48 实验:0 上机:0适⽤专业:环境艺术设计⼤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09⼀、⼤纲使⽤说明(⼀)课程的地位及教学⽬标平⾯构成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是知识与技法相结合的课程,是艺术设计启发和培养创新能⼒的起步。

平⾯构成是创造形象,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联系,掌握美的形式规律,并按照美的形式法则,构成,设计所需要的图形,从中培养提⾼审美能⼒,并提⾼其创造“抽象形态”和构成的能⼒。

平⾯构成以“物以致⽤”的思维理念,着重培养学⽣敏锐的洞察⼒、强烈的感染⼒,拓展其思维与技法,激发创新能⼒,在实践中使学⽣的个性不断完善。

平⾯构成课程⽤现代设计思维⽅式开拓学⽣的视野,启迪学⽣的设计思路,提⾼学⽣的设计技能和设计⽔平。

(⼆)知识、能⼒及技能⽅⾯的基本要求1.知识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和⼀定数量的平⾯构成设计练习,掌握平⾯构成设计的基本技能,掌握在平⾯空间范畴围绕形与形态、形的基本要素和视觉效果、形的结合⽅法与组合排列形式、构成形式美感的审美法则等⼀系列问题。

2.能⼒及技能要求:培养学⽣的创造⼒和基础造型能⼒,使其掌握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设计⽅法,⽴意构图法则、设计构思的图式语⾔表达,形态构成规律,使学⽣从中得到启迪,有所领悟,对平⾯构成有崭新的认识和理解。

培养学⽣科学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式、感知和创新能⼒。

(三)实施说明1. 教学⽅法:采⽤多样化的形式,结合⼤量设计实例,多⽅⾯展⽰、表现、观察平⾯构成艺术的特点,启发、调动学⽣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开拓学⽣的思维创新能⼒,学⽣通过学习,掌握平⾯构成的基本知识和表现⼿法。

2. 教学⼿段:本课程更加注重基础训练与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讲解与⽰例。

针对平⾯构成的特点进⾏了系统的研究、归纳、整理和讲解。

从简单到复杂地研究平⾯构成设计各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能按照⼀定的形式美的构成原则进⾏组合设计,能通过抽象形态体现形式美的法则,着重提⾼学⽣的形象思维能⼒和设计创造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培养学生对平面构成形态的想象 能力、认知能力及创造能力 ?启发性地进行一系列平面设计语言的训练,从而提高学 生对形的认知与创造能力 ?能在艺术设计过程中利用所学的平面构成知识解决实际 设计问题的能力
2
课程目标
四、课程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理性设计观念及严谨、系统的思维方式。 ?启迪学生艺术的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激发其想象力和创 造力。 ?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 ?课程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理论课时 实践课时
2
2
二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
7
5
三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的关系
4
4
四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五 丰富构成语言的方法
4
8
1
3
六 平面构成在设计中的运用
2
10
4
教 学 方 法 (说对象)
教学对象:艺术设计专业一年级学生
对象特点:1、对理论性知识学习的兴趣小于对实践知识的学习;
2、审美认识水平和造型基础能力存在差异; 3、形象思维能力强而抽象思维能力较差; 4、自学能力欠佳和注意力容易分散; 5、普遍用线造型水平低而块面色彩感觉好 ……
4
教 学 方 法 (说手段)
? 在构成设计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设计提出明确的要 求、布置难度适宜的任务,互动式地指导学生,采用多维的评 价方法对学生的 “作品”进行综合整体评价和一对一的个别 评价,从面到点,从普遍问题到个别问题都给予学生具体的评 说与指导,提高了学生有效驾驭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 创造性的思维意识。
3
课程内容
知识点
一、包豪斯与构成 二、平面构成的三要素(重点)
1.点;2. 线;3. 面
4. 点线面综合构成 (重点) 三、平面构成基本形关系
1. 形的概念和种类(难点) 2 .形态构成方法(重点) 3 . 形态组合关系 4 .几何形分割关系 5. 基本形群化关系
知识应用点
一、设计与平面构成 二、平构基本形式与设计应用
艺术表现能力等,为后续的专业类课程学习奠基一定的基础。
1
课程性质
? 与先修、后续课程的联系
.
本课程架起基础与专业设计的桥梁
先修课程
后续课程
2
课程目标
一、课程总体目标
? 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形式规律与视觉语言的基本语法。 ? 通过一定量的手绘构成训练、作品分析,使学生掌握二维空间 内基本形的造型技法与技巧,并逐步提高学生对平面设计的审美认 知能力。 ?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特别是将不同的构成形式、表现技法与设 计创意思维相关联,启发学生创作思路和加强设计能力的同时,整 体上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第一讲 骨格的概念及作用(难点) 第二讲 重复构成与应用 第三讲 渐变构成与应用(难点) 第四讲 特异构成与应用 第五讲 密集构成与应用(重点) 第六讲 发射构成与应用 三、丰富构成语言的方法实践(重点) 第一讲 材料、肌理和质感 第二讲 形式美法则(难点)
四、平面构成在设计中的运用(重点)
3
课程内容
对象优点:1、求知欲强,动手能力强,好胜心强;
2、兴趣爱好广泛,情感丰富; 3、对实践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表现出很高热情和积极性 ……
针对缺点,利用特点,发扬优点,设计教学方法。
如:PK 画作、团队分组教学、情境导入、寓教于乐等
4
教 学 方 法 (说理念)
? 导入团队协作与竞争意识、环保意识、创新 意识和素质观的教学理念 ? 注重理论讲授与应用设计相结合 ? 通过有步骤地构成训练来加深学生对理论内 容的理解,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解决问题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提高学生对创造 性问题的解决能力。
? 在教学过程中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课程结束后举办作业观 摩展,获取更广泛的意见,使教学得到全方位的信息反馈。
? 积极运用多种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复 印图片、参观往届学生优秀作品、观看教师示范作业等方法直 观地将课程知识传输给学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期末 依据行业标准 考核标准 强化职业技能
构成作品与设计应用
后期 课内创意构思 课堂教学 课外细化完成
构成实践训练
中期 讲练结合 课堂教学
专业理论教学
初期 讲授为主 课堂教学
基础理论教学
以人为本,立 足于学生接受 能力和学生的 需求及其个性 特征,让学生 成为学习知识 的主人,促进 学生整体素质 的提高。
《 平 面 构 成 》课 程
1
课程性质
? 课程任务
.
? 通过理论学习 → 了解相关概念、理解相关原理、掌握理性运用艺术思维方法 ? 系统构成训练 → 进一步掌握平面的构成方法、构成技能、构成技巧 ? 在二维空间里 → 研究设计元素内在规律、视觉语言、形式美法则、构成原理 ? 同时培养学生 → 创新意识、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设计创造能力、
《平面构成》课程说课
说课教师:李博慧
艺术系装饰艺术设计教研室. 2015.03.02
目录
1
课程性质
2
课程目标
3
课程内容
4
教学方法
5
单元设计
1
课程性质
பைடு நூலகம்
? 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
.
本课程是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一门必修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
3.立体构成 2.色彩构成 1.平面构成
三大构成
设计训练手段 基础中的基础 门槛式的课程
主要参考教材1 : 《造型设计基础- 平面构成》 蓝先琳编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年8月第2版
主要参考教材2 : 《中国高等院校设计 教程 平面构成基础教程》 江波等编著 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9年6月第1版
4
教 学 方 法 (说学时)
授课内容与实际的理、实学时安排表
章 节
课题
一 平面构成概述
2
课程 目标
1
2
3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2
课程目标
二、课程知识目标
? 了解、理解和掌握平面构成课程中相关的概念、定义和原理 ? 掌握平面构成三要素——点、线、面的应用原理 ? 能较好地把握基本形及其关系、构成形式、构成语言和方法 ? 深刻体会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在设计中的应用
2
课程目标
三、课程能力目标
3
课程内容
感受情境 技法训练 观察思考 范画鉴赏
平面语言表达与形式美构成
重点
教学法
各个突破
分散
难点
怎样改变应考绘画模式 ?
教学演示 临渊摹笔 启发鼓励 量的积累
4
教学方法
1
2 3 4
5
说教材 说学时 说对象 说理念 说手段
4
教 学 方 法 (说教材)
首选教材: 《全国十二五规划精品教材 平面构成》 王彩红等编著 印刷工业出版社 2013年8月第1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