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立体构成教学大纲教学大纲

立体构成教学大纲教学大纲

立体构成教学大纲
导言:
立体构成是艺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和技巧之一。

它指的是
通过巧妙地运用线条、形状、光影等元素,使画面或物体呈现出三
维的立体感。

立体构成的应用广泛,涉及到绘画、雕塑、建筑等领域。

本教学大纲旨在系统地介绍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技法和应用,帮助学生掌握立体构成的理论和实践技巧。

一、课程目标:
1. 理解立体构成的概念、原理和意义;
2. 掌握立体构成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
3. 能够运用立体构成原理进行艺术设计创作;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构图能力和审美意识。

二、课程内容:
1. 立体构成的概述
1.1 立体构成的定义和意义
1.2 立体构成与二维构图的区别
1.3 立体构成在不同艺术领域的应用
2. 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
2.1 空间感的表现
2.2 线条在立体构成中的作用
2.3 形状和体积的表达
2.4 光影在立体构成中的应用
3. 立体构成的基本技法
3.1 透视法的原理和应用
3.2 融合法的运用
3.3 高光和阴影的处理
3.4 颜色在立体构成中的作用
4. 立体构成的实践应用
4.1 静物绘画中的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教学大纲

立体构成-教学大纲

《立体构成》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立体构成 Solid Structure课程性质:是一门重要的工业设计专业必修基础课程,是从平面过度到立体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学分:4总学时:64适用专业:工业设计等设计类中的有关专业先修课程:《素描》、《工业设计概论》、《平面构成》教学目的和要求:培养学生空间的想象力及空间设计能力, 加强脑与手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应用简单经济的材料和制作工艺探求立体形态的形式规律和设计原理,寻求材料,结构,力学与形态表现的和谐规律。

通过对立体构成的学习,学生能够按照形式美规律,进行组织线、面、块的空间构成,并且使其构成元素的色彩及材质与创意相符合,促使其形态的科学合理性。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三、各章节主要知识点与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概述第一节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第二节立体构成是物体形态设计的基础第三节立体构成的教学目的和内容本章重点: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第二章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第一节认识点线面第二节认识体量第三节认识材质第三节认识空间本章重点:材质空间的认识本章难点:空间的构成认识第三章半立体构成第一节一切多折第二节肌理构成本章重点:表情练习——一切多折本章难点:一切多折制作第四章线立体构成第一节垒积、衍架、框架线层排列第二节线织面本章重点:线材构成本章难点:线材构成的实际制作第五章面材构成第一节透空柱体、多面体结构第二节层面排列第三节单体积聚与形体的插接构成本章重点:面材构成本章难点:面材构成的实际制作第六章块材构成第一节有机形体的塑造第二节形体的分割与组合第三节块的积聚构成本章重点:块材构成本章难点:块材构成的实际制作第七章综合构成第一节综合构成的要求、形式与要注意的问题本章重点:综合构成本章难点:综合构成的实际制作四、成绩考核方式以完成设计作业形式的考查课,综合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完成如下作业:1、纸的表情练习(一切多折) 1件 15%2、线材构成 1件 15%3、面材构成 1件 15%4、块材构成 1件 15%5、综合构成 1件 40%五、教材与参考资料《立体构成》胡介鸣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立体构成》赵殿泽著辽宁美术出版社 1996《立体构成基础》蒋民民编著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8《立体构成》蔡从烈等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注:1、本课程作业更偏于创意实践题。

《构成设计》教学大纲

《构成设计》教学大纲

构成设计DesignBasis一、课程基本信息学时:32学分:2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60%)中文简介:构成设计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

通过对平面构成规律与色彩构成规律的全面讲授,以及系统的技法训练,使学生对平面设计语言与设计色彩语言有实际的认识,在掌握理论基础的同时注重学生开拓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并结合市场平面设计与色彩的调研,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平面构成语言与色彩构成语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构成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

在理论上,通过对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理论知识的讲授,学生能科学地掌握从“点线面”三要素到不同色彩构成语言的变化规律。

在实际操作上,通过平面构成技法与色彩构成技法的训练,逐渐提高学生的平面构成组织能力和色彩构成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要求:理论讲授从平面设计的构成语言与色彩语言理论出发,将中西方平面造型设计的知识融合进实践中,学生必须通过一定数量的技法训练来达到提高构成能力的目标。

课程重点在于学生技法与创意结合的思维,对平面构成语言与色彩构成及其规律有独立的审美判断。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教师技法示范法,理论讲授法,作品讲解法,讨论法等。

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对艺术史名家案例与设计史经典案例进行鉴赏分析。

在具体的教学中,采用学生分组讨论、小组作业、教师分别辅导、教师技法示范,对学生作品进行集体综合讲解与点评,同时将课堂与美术馆展览活动相结合,通过实地观摩达到与课堂知识互相补充的效果。

构成设计的整体授课框架包括:理论讲授一一分组讨论一一技法练习一一辅导一一点评一一分组讨论一一评分一一总结。

四、教学内容及目标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1 .[日]朝仓直己.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修订版).林征林华(译).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年2 .[日]朝仓直己.艺术设计的色彩构成(修订版).赵那安(译).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年3 .[英]E.H.贡布里希.秩序感一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范景中(译文).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5年。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标题: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引言:色彩构成是设计和艺术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它涉及到了色彩的基本原理、应用技巧以及色彩搭配和表达等内容。

本文档旨在为色彩构成课程的教学提供一个详细的大纲,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色彩构成的知识。

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色彩构成2. 课程类型:理论课3. 课程学时:32学时(每周2学时,共16周)4.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提高色彩搭配和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1. 色彩理论基础a. 色彩的物理特性和感知原理b. 色彩的基本属性:色相、饱和度、明度c. 色彩模型:RGB、CMYK、HSV等2. 色彩搭配原则a. 对比原则:明暗对比、冷暖对比、补色对比b. 调和原则:色相、互补色、类似色的搭配c. 比例和平衡:色彩的比例和平衡关系3. 色彩表达与传达a. 色彩的情感和象征意义b. 色彩的视觉效果和空间感c. 色彩在不同设计领域中的应用案例4. 色彩构成技巧a. 颜色的层次和深浅处理b. 色彩与构图的关系c. 不同色彩材质的特性和运用5. 实践项目与评估a. 色彩搭配练习b. 色彩表达作品创作c. 学生作品展览和评估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课堂a. 通过讲解、展示和案例分析来传授色彩构成的理论知识和概念。

b.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交流,提高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实践训练a. 设计实践课程,包括色彩搭配练习和作品创作等,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

b. 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探索。

3. 作品展览和评估a. 组织学生作品展览,包括书面评估和口头评述,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和自省能力。

b. 针对学生的作品和表现进行评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四、教材与参考书目1. 教材:《色彩构成与应用》(赵明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 参考书目:a. 《色彩心理学》(Eva Heller著,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年)b. 《色彩设计艺术》(Johannes Itten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8年)结语:本大纲旨在为色彩构成课程的教学提供一个基本框架和指导方针。

构成设计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资料

构成设计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资料

《构成》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艺术设计、动漫设计、环艺设计课程编号:总课时:96大纲执笔人:毕宇娟大纲审核人:一、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1、课程性质:构成是现代艺术的基础,是现代艺术设计诸多领域中应用极为广泛,是美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和必修课。

2、课程任务:通过学习形式美的法则,培养创造新型的基本方法,从形态的知觉和心理立场出发,探讨研究造型和构图基本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设计意识和构成能力,同时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图形想象和创意能力。

3、教学目标:增强学生对外界事物的感受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突出抽象表现的训练手法。

培养其构思、设计能力。

二、学习本课程学生应先修的课程先修课程:素描、色彩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建议学时分配(一)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学内容:1、第一章平面构成的构成要素构成的分类平面构成的造型要素点、线、面的情感特征2、第二章重复构成重复构成的概念基本形的组合关系特殊重复重复构成的形式3、第三章渐变构成渐变构成的分类渐变构成的特征渐变构成在设计中的运用联想渐变构成4、第四章特异构成特异构成的含义特异构成的形式特异构成运用5、第五章对比构成形状对比大小对比色彩对比质感对比位置对比曲直对比6、第六章材料与肌理肌理的概念肌理的分类视觉肌理的形式触觉肌理的形式材料的特点肌理训练的方法7、第七章空间构成空间的概念平面空间表达方法空间的构成形式二维空间的空间表现8、第八章色彩的三要素色与光色相明度纯度色彩与视觉生理色彩的混合色彩构成在设计的运用9、第九章色彩的心理色彩的感觉色彩的联想积极色彩与消极色彩10、第十章色彩对比与调和(一)色彩对比的含义同时对比连续对比明度对比色调11、第十一章色彩对比与调和(二)色相对比色调纯度对比色调面积对比色调冷暖对比色调空间混合的目的及要求12、第十二章线立体形态构成立体构成的研究方向立体构成的形态概念立体构成的基本要求线材构成13、第十三章面与块立体构成(一)面材构成的材料应用面材的含义面材构成的加工手段面材的基本折屈练习14、第十四章面与块立体构成(二)面材构成的特点仿生结构的种类仿生结构的内容与加工方法15、第十五章综合立体形态构成(一)块材的特点块材的性能与性质块材的形提塑造方式16、第十六章综合立体形态构成(二)构成的形式美法则点材、线材、面材的组合形式教学要求:了解:1)构成的概述与分类2)平面构成的基础要素(点、线、面)3)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比与统一、节奏与韵律、分割与比例)4)色彩的构成要素(光与色、色彩的属性及种类)5)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色彩对比形式、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6)立体构成的造型要素(点元素、线元素、面元素、体元素)理解:1)必须理解点、线、面的情感特征2)必须理解色彩构成三要素的应用3)必须理解立体构成的加工方法4)必须理解构成知识在设计中的运用掌握:1)掌握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感。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 100理论: 60 实践: 40适用专业: 广告专业装潢专业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之一, 是艺术设计基本素质培养阶段。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学生亲自动手, 使学生重点掌握建筑设计表达基础的概念、技能、方法, 了解建筑设计基础的概念和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基本美学素养, 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一个牢固基础。

任务:讲授构成基础理论和基本设计,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构成的基础理论知识, 能够为专业设计训练奠定基础。

先修课程:素描、色彩三、教学基本要求:(一)构成理论教学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知识点: 通过对三大构成的概念、造型要素、形式要素的学习, 掌握三大构成的基本设计原则设计符合构成要求的设计图;(2)教学要求:讲授构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使学生掌握构成的基本理论知识, 熟练掌握构成设计方法和基本技巧,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及构成表现能力, 为专业设计训练奠定基础。

2.能力培养要求通过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 要求学生(1)了解: 三大构成的理论知识、构成的基本原则、方法;(2)理解: 正确理解三大构成的设计理论;(3)掌握: 三大构成的概念、造型要素、形式要素。

(二)构成实践性教学环节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知识点: 三大构成设计的基本方法、设计注意事项、创新要求;(2)教学要求:本部分讲授的是构成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对构成的各种形式的练习, 使学生能够设计符合构成原则的作品。

2.能力培养要求通过对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练习, 要求学生(1)了解: 三大构成设计的基本方法、基本原则;(2)理解:构成练习过程的循序渐进原则, 合理安排时间, 在不同学习阶段有针对性的练习。

(3)掌握:三大构成在设计实践中的运用原则, 基本设计方法。

四、教学目标通过该课程学习, 强调训练与图例相结合的讲解, 循序渐进。

就每一构成要素及构成法则作针对性的练习, 重点在指导和讲评, 逐步提高学生的平面构成能力, 为今后创造性课程打好基础。

设计构成(微课版)教学大纲

设计构成(微课版)教学大纲

设计构成(微课版)一、课程信息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设计构成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课程类别:必修先修课程:无学分:3学时:42(32理论+10实训)适用专业(方向):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平面设计、广告策划与设计、包装设计、新媒体设计、建筑设计、工业设计等。

开课学院:艺术与传播学院二、课程简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更注重个性化、差异化、环保化、智能化等方面的设计,这就要求设计行业从业者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设计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对市场趋势的敏锐度,不断学习,深耕专业技能,注重创新和实践,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设计构成是一门现代设计基础课程,其主要以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为基础,旨在详细介绍构成的基本原理、美学法则、表现形式和造型技法,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设计素养和审美能力。

止匕外,课程还附带“构成设计应用”项目,通过对大量设计作品的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会和掌握构成在设计领域的实际应用,以提高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并为未来从事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工艺的了解,掌握传统文化的审美,理解、热爱传统文化,并将其运用到现代作品设计中,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传承。

三、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可以对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素养品性等进行培养。

(一)专业能力培养1.理解构成的定义与分类,掌握构成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2.了解构成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熟悉各阶段的设计特点与风格。

3.熟悉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能够利用点、线、面要素构成具象形态和抽象形态。

4.掌握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和表现形式,能够运用其法则与表现形式设计构成作品以及鉴赏设计作品。

5.掌握色彩基本原理、色彩的感觉以及各种色彩的搭配,能运用色彩对比与调和的原理和方法创作画面和谐的构成作品。

6.掌握立体构成的形态要素与美学法则,培养对三维立体形态的想象力。

7.掌握立体构成中的材料与工艺以及表现形式与造型技法,能够创作立体作品。

《设计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设计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设计构成》课程教学大纲二、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设计构成》是广告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为接下去的广告学设计类课程打下专业基础。

课程由构图、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四部分组成,通过这四部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构图知识,学会运用基本的平面视觉语言,掌握色彩和色彩构成的科学规律以及色彩美学方面的相关知识,并能够从单纯的平面设计中跳脱出来,把常规的二维思维拉向三维,站在更高、更深的角度去进行设计、创意。

《设计构成》课程诣在培养学生们敏锐的观察力、出色的创造性,打造出灵活多变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后续的《广告设计》、《广告图形创意》、《POP广告设计》、《展示设计》等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一)理论教学内容1. 第一章构图基础(1)第一节构图的概念构图的基本概念,构图的目的和作用,构图基本概念中与人们惯常认知有出入的知识点要着重讲解。

(2)第二节构图的法则构图的基本法则:平衡、对比和节奏的基本含义、作用,结合图片分析具体运用方法。

(3)第三节透视与构图透视的三种情况: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和倾斜透视,并结合图片分析,三种不同透视在构图中的不同表现特征。

(4)第四节构图的结构封闭式构图、开放式构图的不同表现手法,并结合图片分析,具体的运用方式及其带来的不同的视觉效果。

(5)第五节构图形式水平构图、垂直构图、倾斜构图、三角构图和框式构图这五种基本的构图形式,分析它们的不同表现特征。

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读书指导法、任务驱动法。

重点与难点:五种常用构图形式的方式和规律,平衡、对比与节奏在造型艺术中的规律和方法,封闭式构图与开放式构图的表现特征。

2.第二章平面构成概论(1)第一节平面构成的概述平面构成的概念与特点,区分平面构成与几何图案的不同之处,平面构成的分类。

(2)第二节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认识平面构成的形态元素——点、线、面,不同的性格特征以及在构成中的表现特点。

(3)第三节平面构成美的法则平面构成美的法则:对称与平衡、节奏与反复、对比与调和。

《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及设置的目的要求:1、课程性质:《立体构成》是电脑美术、装潢艺术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基础课程2、设置目的:是使用各种较为单纯的材料来训练造型能力和空间构成能力的一门学科。

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对立体形态进行科学的解剖,重新组合,创造出新得形态。

以此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艺术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为设计活动提供广泛的构思方案,使学生今后在空间艺术设计造型、包装结构设计方面打下一定的基础,3、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其前期必修课程是平面构成、色彩构成。

与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不同点在于,立体构成侧重于对学生空间意识或空间直觉的培养,要求能通过抽象的立体形态体现形式美的法则,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

4、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空间的想象力及空间设计能力。

通过对立体构成的学习,学生能够按照形式美规律,进行组织线、面、块的空间构成,并且使其构成元素的色彩及材质与创意相符合,包装结构、包装容器科学合理。

5、学时分配:装潢艺术专业开设于第四学期,96课时。

电脑美术开设于第三学期,80课时。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知识要求:理解线、面、块三大构成要素及其构成规律,掌握立体构成设计的基本技能、形式美的基本法则,2、技能要求:掌握立体构成的各种基本表现手法,按照一定的形式美的构成原则使用各种基本材料,将造型要素组成新的立体。

能够科学合理的设计制作包装结构和容器造型。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立体构成设计主要从抽象的点、线、面、体形态入手,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感觉,以及在立体构成形态方面的创造性。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立体构成作品范例,讲解有一定抽象性的立体构成形式要素等内容。

必要时还要用教师自己制作的立体构成作品辅助讲解,以帮助学员理解抽象的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还需要通过一定数量的立体构成设计制作练习,帮助学生逐渐掌握基本的立体构成设计规律。

在制作立体构成作品所用的材料方面,可以尽量使用简便易寻的材料,如硬纸、塑料吸管等等,使学员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较多的立体构成设计练习,掌握规律,达到增强学员空间意识和空间感觉,提高学员立体构成创作意识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艺术类各专业
课程编号:
总课时:64学时/4学分
大纲执笔人:毕宇娟
大纲审核人:
一、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
1、课程性质:构成是现代艺术的基础,是现代艺术设计诸多领域中应用极为
广泛,是美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和必修课。

2、课程任务:通过学习形式美的法则,培养创造新型的基本方法,从形态的知
觉和心理立场出发,探讨研究造型和构图基本规律,从而培养学
生的审美情趣、设计意识和构成能力,同时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图
形想象和创意能力。

3、教学目标:增强学生对外界事物的感受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突出抽象表现
的训练手法。

培养其构思、设计能力。

二、学习本课程学生应先修的课程
本课程以《素描》、《设计色彩》为基础,并与之相配合,利用一定的造型知识设计构成造型与形式,同时又为《构成》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因此,教学过程应注意各课程之间的衔接和配合。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建议学时分配
(一)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和要求
教学内容:
1、第一章平面构成的构成要素
教学内容:1、构成的分类
2、平面构成的造型要素
3、点、线、面的情感特征
教学要求:本章内容是学习后面内容的一个理论基础,也是贯穿整个构成内容的主线,学习时注意掌握点、线、面的表现。

2、第二章重复构成
教学内容:1、重复构成的概念
2、基本形的组合关系
3、特殊重复
4、重复构成的形式
教学要求:了解重复构成的有关概念,为学习后续章节打下基础。

3、第三章渐变构成
教学内容:1、渐变构成的分类
2、渐变构成的特征
3、渐变构成在设计中的运用
4、联想渐变构成
教学要求:了解渐变构成的概念,注意渐变构成的始形与终形,大小比例与渐变全过程的数量以及渐变形状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掌握渐变
的构成方法在设计实例中对设计意念表达的作用,思考运用渐变
构成怎样完成一幅平面设计作品。

4、第四章特异构成
教学内容:1、特异构成的概念
2、特异构成的形式
3、特异构成的运用
4、特异构成的特征
教学要求:了解在同质的事物中,有少量异质因素存在,这些异质的因素就是特异,
特异就是对规律的突破,注意特异基本形与特异骨格的关系, 骨格
要相应
简单,掌握基本形的形状与特异骨格的形状的协调性。

5、第五章对比构成
教学内容:1、大小对比
2、色彩对比
3、质感对比
4、曲直对比、位置对比
教学要求:本章内容是学习对比构成的类别,掌握在设计作品中处理好对比与统一的关系。

6、第六章材料与肌理
教学内容:1、肌理的概念
2、肌理的分类
3、视觉肌理的形式
4、触觉肌理的形式
5、材料的特点与方法
教学要求:了解不同肌理的表现方法,掌握肌理在设计作品中运用,分析材料与肌理结合使用, 视觉肌理与触觉肌理区别。

7、第七章空间构成
教学内容:1、空间的概念
2、平面空间表达方法
3、空间的构成形式
4、二维空间的空间表现
教学要求:了解平面空间的表达方法,掌握矛盾空间与幻想空间的特点。

8、第八章色彩的三要素
教学内容:1、色与光
2、色相、明度、纯度
3、色彩与视觉生理
4、色彩的混合与色立体的作用
5、色彩构成在设计的运用
教学要求:了解千变万化的色彩世界,是由于各种单色光被物体反射与吸收的课程不同而形成的, 掌握蒙赛尔色相环、奥氏色相、日本色立体的区
别。

9、第九章色彩的心理
教学内容:1、色彩的感觉
2、色彩的联想
3、积极色彩与消极色彩
教学要求:理解思维训练首先要从想象和联想的训练入手。

联想是连接人们头脑中记忆符号和想象力的桥梁。

联想与想象是对记忆的提炼、升华、
扩展和创造,而不是简单的再现。

想象离不开联想。

联想是通过赋予
若干对象之间的一种微妙的关系,从中展开想象而获得新的创意的心
理过程。

联想是创意思维的基础。

许多奇妙的新观念和新主意,常常
是由联想的火花点燃。

任何创意活动都离不开联想,联想是孕育创意
萌芽的温床。

10、第十章色彩对比与调和(一)
教学内容:1、色彩对比的含义
2、同时对比
3、连续对比
4、明度对比色调
教学要求:理解色彩对比的分类及定义,同时对比的特征,连续对比的特征。

11、第十一章色彩对比与调和(二)
教学内容:1、色相对比色调
2、纯度对比色调
3、面积对比色调
4、冷暖对比色调
5、空间混合的目的及要求
教学要求:色彩面积的规律,色彩形状的构成规律,色彩位置的构成规律,色彩机理的构成。

12、第十二章线立体形态构成
教学内容:1、立体构成的研究方向
2、立体构成的形态概念
3、立体构成的基本要求线材构成
教学要求:了解自然界中的万物形态都可以归纳总结为单纯的点,线,面,体组成形
态概念。

13、第十三章面与块立体构成(一)
教学内容:1、面材构成的材料应用
2、面材的含义
3、面材构成的加工手段
4、面材的基本折屈练习
教学要求:理解立体构成中,还要注重其质感,量感,空间感以及触感的效果。

14、第十四章面与块立体构成(二)
教学内容:1、面材构成的特点
2、仿生结构的种类
3、仿生结构的内容与加工方法
教学要求:掌握各种材料具有的独特性质及其相应的加工手段都会影响实体的形
状,即可通过材料和加工的体验,追求面形态创造的各种变化。

15、第十五章综合立体形态构成(一)
教学内容:1、块材的特点
2、块材的性能与性质
3、块材的形提塑造方式
教学要求:了解体(块)是内部填满的实体,它具有充实感,厚重感,点,线,面的肥厚性增大均可成为体。

立体形态必须站得住而且牢固,要求既
符合视觉规律,又符合物理材料力学,并且立体形态由于观察点不同
而呈现不同的形状,设计立体形态要求从不同方向观察都能具有美
感。

16、第十六章综合立体形态构成(二)
教学内容:1、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比与统一、节奏与韵律、分割与比例)
2、点材、线材、面材的组合形式
教学要求:了解组合体是由多个形体组成的立体形态。

它包括同一质的多个要素
重复构成的
多个要素主次差异构成的复合体.掌握综合立体构成的设计与制作,思
考怎样塑造立体空间美感。

(二)学时分配
序号教学内容讲课实践习题

1 第一章平面构成的构成要素
2 2
2 第二章重复构成 2
3 第三章渐变构成 2
4 第四章特异构成 2
5 第五章对比构成 4
6 第六章材料与肌理 2
7 第七章空间构成 2 2 2
8 第八章色彩三要素
9 第九章色彩心理 2 4
10 第十章色彩对比与调和(一) 6
11 第十一章色彩对比与调和(二) 2
12 第十二章线立体构成 2 4 2
13 第十三章面与块立体构成(一) 4
14 第十四章面与块立体构成(二)
2
15 第十五章综合立体形态构成(一) 4 2
16 第十六章综合立体形态构成(二) 2 6
合计20 38 6 (三)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

因此,在学习中一方面要通过课堂讲授、习题作业来掌握结构设计所必需的理论知识,通过课程作业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另一方面,要通过实践制作了解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

四、建议教材及学生参考书
使用教材:
《平面构成》作者:李丹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
《色彩构成》作者:王磊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
《立体构成》作者:李刚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
参考书目:
1、《平面构成》作者:满懿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
2、《平面构成》作者:胡诚出版社: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3、《色彩构成》作者:赵国志出版社:辽宁出版社
4、《立体构成》作者:卢少夫出版社: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五、课外学习要求:
引导学生如何对本课程进行课外学习及学习方法等。

1)利用课后时间多加练习
2)在网上找该课程的优秀教程学习
3)阅读大量的设计参考书
4)多看一些国优秀设计作品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
1、考核方式:笔试
2、成绩评定方法:平时成绩占40%,考试成绩占60%。

七、课程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建议
重点:
1. 平面构成的点、线、面情感特征
2.色彩构成的对比与调和
3. 色彩的混合
4. 立体构成的形体组合
难点:
1. 掌握形式美法则与构成的联系
2. 理解构成在设计中的运用
建议解决办法:(1)注意和其他课程的关系;
(2)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3)注意分析方法和解题思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