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菖蒲的药理作用研究
石菖蒲的功效和用法用量
石菖蒲的功效和用法用量石菖蒲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石菖蒲的根茎。
主产于四川、浙江、江苏等地,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均有分布。
早春采挖,去叶,洗净.晒干;鲜品夏末采挖。
生用或鲜用。
以条粗,坚实,断面类白色,香气浓者为佳。
【成分功用】石菖蒲主要含挥发油,其中主要为细辛醚、细辛醛、甲基丁香酚等成分。
药理作用芳香开窍,逐痰去浊。
其原理为:镇静、健胃(促进消化液分泌)、镇痛(解除肠管平滑肌痉挛)、利尿。
体外实验对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性味功效】石菖蒲性味辛温。
入心、胃经。
具有醒神益智,化湿和胃,通窍除痰的功效。
主治神昏癫痫,健忘耳聋,脘痞满闷不饥,噤口下痢,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痈疽疥癣等症。
石菖蒲用作香料,有提神、通窍、杀菌的功能。
【用法用量】常用量6-10克,鲜品加倍。
外用适量。
【食用方法】菖蒲茶:菖蒲10克,腊梅花3克,桔梗6克,沸水浸泡代茶饮。
具有清利咽喉的作用,适用于声音嘶哑而见喉炎或声带水肿者。
【药用验方】安神补心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处方:丹参300克,五味子(蒸)150克,石菖蒲100克,安神膏560克。
功能与主治:养心安神。
用于阴血不足引起的心悸失眠,头晕耳鸣等症。
,【注意事项】石菖蒲性燥,对于阴虚阳亢、烦躁汗多者均不宜用。
【传说趣事】l石菖蒲被誉为“神仙灵药”:石菖蒲曾作为古代道家或仙家重要的服食药物。
如《神仙传》载有“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益心智,高志不老”。
莒蒲即常见的水草植物蒲类,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与兰花、菊花、水仙并称为“花草四雅”。
宋代苏轼用诗赞美菖蒲:“碧玉碗盛红玛瑙,青盆水养石菖蒲”,“斓斑碎石养菖蒲,一勺清泉半石盂。
”古代医家、道家颇为推崇菖蒲,称菖蒲为“水草之精英,神仙之灵药”。
2.一坛菖蒲酒卖五品官:山西省垣曲县出产菖蒲酒,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被历代宫廷列为端阳节必饮的御用酒浆。
其味清香逸远,醇和可口,甜而不腻,饮后令人神清气爽。
因此,历代皇家都视菖蒲酒为稀世琼浆,滋补玉液。
石菖蒲安神定魄的中医药物
石菖蒲安神定魄的中医药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又称天南星,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被广泛用于中医药学,特别是用于安神定魄的治疗。
石菖蒲具有很多药用功效,包括镇静安神、解热、止痉、消肿和抗菌等。
本文将全面介绍石菖蒲在中医药学领域的应用。
1. 石菖蒲的药理作用石菖蒲主要含有挥发油,其中的β-天壤酮是其最主要的成分。
β-天壤酮对中枢神经有镇静和麻醉作用,能够帮助安神定魄。
此外,石菖蒲中还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具有抗炎、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的促进作用。
2. 石菖蒲的临床应用石菖蒲在中医中常用于治疗失眠、焦虑、抑郁症和精神紧张等症状。
它能够平静神经系统,减少焦虑和压力,从而改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
此外,石菖蒲还可用于缓解头痛、偏头痛和神经官能症等疾病。
3. 石菖蒲的制剂和用法石菖蒲可以制成不同的药物制剂,包括颗粒、丸剂、酊剂和散剂等。
其中,石菖蒲颗粒是最常用的一种制剂,其用法是每次口服3~6克,分2次服用。
此外,也可以将石菖蒲煎煮成茶水,每日饮用2~3次,以增强安神定魄效果。
4. 石菖蒲的禁忌和注意事项虽然石菖蒲对大多数人是安全的,但还是有一些人需要注意。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不宜使用石菖蒲。
另外,石菖蒲不宜与酒精混合使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同时,长期服用石菖蒲也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因此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谨慎使用。
总结:石菖蒲是一种安神定魄的重要中草药,在中医药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的药理作用为麻醉和镇静,可以缓解失眠、焦虑和抑郁等症状。
石菖蒲可以制成不同的药物剂型,如颗粒、丸剂和酊剂等,方便患者的口服。
然而,对于特定人群,如孕妇和儿童,还是需要谨慎使用,并注意禁忌和不良反应。
中医药学对于石菖蒲的研究和应用还在不断深入,后续可能会有更多的发现和进展。
为了更好地利用石菖蒲的药理作用,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其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以期开发更安全、更高效的中药制剂。
石菖蒲行气止痛缓解头痛胸闷的好帮手
石菖蒲行气止痛缓解头痛胸闷的好帮手石菖蒲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其根茎常被用作中药,有行气止痛、缓解头痛胸闷等功效。
石菖蒲内含多种活性成分,如挥发油、黄酮类物质等,具有抗炎、镇痛、扩张血管等作用。
下面我们将探讨石菖蒲的药理作用及其在缓解头痛胸闷方面的应用。
一、石菖蒲的药理作用石菖蒲的主要活性成分是挥发油,其中包含β-艾草醛、脑后酮等多种成分。
这些成分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可以通过调节神经传导、改善血液循环等方式来缓解头痛胸闷。
此外,石菖蒲中还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如石菖蒲苷、石菖蒲甙等。
这些黄酮类物质具有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可以减轻头痛胸闷引起的炎症反应,改善血管通透性,从而缓解症状。
二、石菖蒲的应用1. 缓解头痛石菖蒲可以通过舒张血管,改善头部血液循环,减轻头痛症状。
石菖蒲沸腾后的蒸汽可以通过吸入的方式作用于口鼻,或者将石菖蒲制成药物贴敷于额头等部位,来缓解头痛。
2. 缓解胸闷石菖蒲的挥发油成分具有舒张血管的效果,可以改善胸部血液循环,减少心脏负荷,缓解胸闷不适。
可以将石菖蒲泡水饮用,或者将石菖蒲制成药物搽剂按摩胸部,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 通鼻塞当鼻塞时,可以将石菖蒲沸腾后的蒸汽吸入鼻腔,可以起到舒张鼻腔、通畅呼吸的作用。
这是因为石菖蒲挥发油中的成分可以刺激黏膜,引起鼻黏膜血管扩张,减轻鼻塞症状。
三、石菖蒲的使用注意事项1. 孕妇、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石菖蒲,因为石菖蒲的药理作用会对胎儿或婴儿造成不良影响。
2. 使用石菖蒲时,应遵循医生或药师的嘱托,按照规定剂量使用,不可过量使用。
3. 对于个体敏感或过敏的人群,应慎重使用石菖蒲,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4. 石菖蒲属于中草药,属于药食两用植物,一般可在药店或超市买到,但仍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
综上所述,石菖蒲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具有行气止痛、缓解头痛胸闷等功效。
其挥发油和黄酮类物质的药理作用,能够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并且能舒张血管、缓解头痛胸闷等不适症状。
石菖蒲的功效和作用
石菖蒲的功效和作用石菖蒲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其有着丰富的药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石菖蒲的功效和作用。
1. 抗菌作用石菖蒲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其中主要成分为一种叫做异龙脑的物质,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
研究表明,石菖蒲的挥发油能有效抑制多种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因此,石菖蒲在中医中常被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如感冒、咽炎和皮肤炎等。
2. 调理肠胃石菖蒲具有温中健胃的功效,可以促进消化液分泌和肠胃蠕动,增加食欲,改善消化功能。
此外,石菖蒲还有助于缓解胃痛、腹胀、恶心和呕吐等症状,对于消化不良和胃寒引起的腹泻也有一定疗效。
3. 缓解痛经石菖蒲含有丰富的芳香化合物,这些物质能够舒缓子宫肌肉,减轻痛经的不适感。
研究还发现,石菖蒲经常应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中,如痛经、月经不调和更年期综合征等。
4. 抗炎作用石菖蒲中的挥发油成分还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症状,促进伤口愈合。
因此,石菖蒲在中医中常被应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如关节炎、肌肉疼痛和皮肤炎症等。
5. 安神助眠石菖蒲具有舒缓神经、安定情绪的效果,能够缓解焦虑、失眠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中医认为,石菖蒲能够激活人体的阳气,提高人的精神状态和免疫力。
因此,石菖蒲常被用作安神药材和辅助治疗睡眠障碍的草药。
总结起来,石菖蒲具有抗菌、调理肠胃、缓解痛经、抗炎和安神助眠等多种功效和作用。
然而,使用石菖蒲时也需要注意,应遵循医嘱或专业药师的建议,避免滥用或长期使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同时,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等特殊人群,应谨慎使用石菖蒲草药。
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禁忌石菖蒲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它被广泛用于中药领域,被誉为“药王”。
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多种多样,包括抗菌消炎、祛湿止痛、安神助眠、改善记忆等。
然而,因为石菖蒲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时也需要谨慎,禁忌症也需要注意。
下面,我们对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进行详细的介绍并阐述其禁忌事项。
一、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1. 抗菌消炎作用:石菖蒲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油成分,具有很强的抗菌消炎作用。
它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繁殖,对治疗感染性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2. 温阳祛寒作用:石菖蒲具有温阳祛寒的特性,适用于肾阳不足、寒湿阻滞等症状。
它可以通过温补作用改善血液循环,促进体内的阳气运行。
3. 至宝将军作用:石菖蒲具有很强的祛湿作用,能够安脏祛湿、化痰止咳。
它对湿气所致的胸闷滞气、肠胃不适等症状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4. 安神助眠作用:石菖蒲含有挥发油成分,具有镇静、安神的功效,可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缓解焦虑、失眠等症状,促进睡眠。
5. 改善记忆作用:石菖蒲中含有一种叫做菖蒲酮的活性成分,具有改善记忆、提高学习能力的作用。
它可以增加脑血流,促进脑细胞的代谢活动。
6. 养颜美容作用:石菖蒲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过程。
同时,它还能够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改善皮肤的光泽度,具有一定的美容效果。
7. 缓解痛经作用:石菖蒲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作用,对于痛经、经期不调等症状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二、石菖蒲的禁忌:1.孕妇禁用:由于石菖蒲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妇应禁止使用。
石菖蒲中的挥发油成分以及其他活性成分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影响胎儿的发育。
2. 儿童禁用:儿童的身体机能还不完全发育,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
石菖蒲对于儿童来说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因此不适宜使用。
3. 体质虚弱者慎用:体质虚弱者包括老年人和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
虚弱的身体对于药物的代谢能力较差,容易产生不适应反应。
因此,石菖蒲在这类人群中应慎用。
石菖蒲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_陈俐
石菖蒲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陈 俐 综述1 廖卫平 审校2(1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广州510120;2广州医学院神经研究所,广州510260) 关键词 石菖蒲;药理作用;实验研究中图分类号 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36(2002)04-0075-04作者简介:陈俐,女(1972.10-),住院医师,硕士。
研究方向:癫痫。
石菖蒲原名昌蒲(菖蒲),又名昌本,昌阳,山菖蒲,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 )的干燥根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95版一部)。
性味辛苦温,入心、胃经,具芳香之气,行散之力较强,为宣气通窍之佳品,功能豁痰开窍、化湿和胃、醒神益智,是芳香宁神,涤痰开窍之要药。
可用于热病神昏、癫狂、痰厥、健忘、痴呆、耳聋耳鸣、心胸烦闷、胸腹胀满、胃肠绞痛、痈疖肿痛、跌打损伤等,现就石菖蒲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 石菖蒲的药理研究1.1 中枢神经系统作用(1)镇静抗惊:此为石菖蒲最主要的药理作用,水煎剂1~10g/kg 腹腔注射(ip )可明显降低小鼠的自主活动度,解除单笼饲养小鼠的攻击行为,并与阈下催眠剂量的戊巴比妥钠有明显的协同和延长作用[1],石菖蒲挥发油的镇静作用更强。
用挥发油的1/6和1/3LD 50可减少小鼠的自发活动,减弱麻黄碱的中枢兴奋作用,并增强戊巴比妥的催眠作用[2],解除独居小鼠的攻击行为[3]。
当剂量大于25mg/kg 时,即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广泛抑制,抑制程度与剂量相关,起效快,持续时间长;石菖蒲醇提物也可使动物安静、昏睡;石菖蒲氯仿提物对猴等多种动物有镇静作用,强度与剂量相关[2]。
单用石菖蒲小鼠不出现睡眠,先ip 20min 后再给硫喷妥钠,则能加强其催眠作用,0.05mL/kg 的石菖蒲挥发油即能显示出极强的催眠效果[4],33%的石菖蒲混悬液10mL/kg ip30min 后可使小鼠对戊四唑(PTZ )的惊厥率从93%降到60%[5].挥发油中的2细辛醚可能是其对抗警觉的有效成分,小鼠在ip50mg/kg 剂量的α2细辛醚0.5h 后,自发活动明显减少(P <0.01),作用持续5h 以上。
中药“开窍药”——石菖蒲
中药“开窍药”——石菖蒲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干燥根茎。
主产于四川、浙江、江苏。
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本品气芳香,味苦、微辛。
以条粗、切面类白色、无须根、香气浓者佳。
鲜用或生用。
一、药性和功效本品性味辛、苦,温。
归心、胃经。
具有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和胃之功效。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鲜品加倍。
二、歌括《药性歌括四百味》歌诀:菖蒲性温,开心利窍,去痹除风,出声至妙。
三、临床应用1.痰蒙清窍,神昏癫痫本品辛开苦燥温通,芳香走窜,善于化湿、豁痰、辟秽而开窍醒神,擅治痰湿秽浊之邪蒙蔽清窍所致之神志昏乱。
治疗中风痰迷心窍,神志昏乱、舌强不能语,常与半夏、天南星、陈皮等燥湿化痰药同用,如涤痰汤(《济生方》);若治痰热蒙蔽,高热、神昏谵语者,常与郁金、半夏、竹沥等配伍,如菖蒲郁金汤(《温病全书》);治痰热癫痫抽搐,可与枳实、竹茹、黄连等配伍,如清心温胆汤(《古今医鉴》)。
2.健忘失眠,耳鸣耳聋本品入心经,开心窍,具有宁心安神益智、聪耳明目之功。
治健忘证,常与人参、茯苓等配伍,如不忘散(《证治准绳》)、开心散(《千金要方》);治劳心过度、心神失养所致的失眠、多梦、心悸证忡,常与人参、白术、龙眼肉等配伍,如安神定志丸(《杂病源流犀烛》);治心肾两虚所致耳鸣耳聋、头昏、心悸,常与菟丝子、女贞子、五味子等配伍,如安神补心丸(《中药制剂手册》);若湿浊蒙蔽,见头晕、嗜睡、健忘、耳鸣、耳聋等症,又常与茯苓、远志、龙骨等配伍,如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
3.湿阻中焦,脘痞不饥,噤口下痢本品气味芳香,具有化湿醒脾和胃之功。
用治湿浊中阻,脘痞不饥,常与砂仁、苍术、厚朴等配伍;若治湿热蕴伏之身热吐利、胸脘痞闷、舌苔黄腻者,可与黄连、厚朴等配伍,如连朴饮(霍乱论》);若治湿热毒盛,水谷不纳、里急后重之噤口痢,又常与黄连、茯苓、石莲子等配伍,如开噤散(《医学心悟》)。
四、现代药理研究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挥发油:细辛醚,欧细辛醚,顺式甲基异丁香酚,榄香烯,细辛醛,6-荜澄茄烯,百里香酚,肉豆蔻酸;黄酮类成分:顺式环氧细辛酮,2′-二羟基细辛酮。
石菖蒲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石菖蒲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石菖蒲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石菖蒲(Acorusta-tarinowiiSchott)的干燥根茎。
始载于《神衣本草经》,列为上品。
气芳香,味苦、微辛。
性味辛、苦、温。
归心、胃经。
具有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和胃之功效。
临床上用于神昏癫痫,健忘失眠,耳鸣耳聋,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的治疗。
现对石菖蒲的化学成分和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化学成分研宄石菖蒲的化学成分的研究一直是人们的研究重点,现代药理研究,其化学成分主要为挥发性成分和非挥发性成分。
目前,以挥发部位研究较多,非挥发部位研究较少。
挥发性成分较为复杂,已知成分达60余种,主要结构类型为苯丙素类(简单苯丙素、木脂素及香豆素类)和萜类(单萜、倍半萜、二萜及三萜类)化合物2。
非挥发性成分主要生物碱类,醛和酸类,醌和酮类,甾醇类,氨基酸类及糖类等。
挥发性成分石菖蒲的须根、叶和根茎中均含有挥发油,且以根茎中含量较高(2%),不仅供药用,也是一种香料4。
《中药学》中记载本品中挥发油〇.11%~〇.42%,含油率随产地不同差异较大。
挥发油是石菖蒲镇静、催眠、抗惊厥作用的主要有效部位5,而挥发油中主要活性成分是细辛醚(Asarone;AsarumCamphor)系列物,化学名称:2,4,5-三甲氣基-1-丙烯基苯(2,3,5-trinethoxyphenyl)-1-propene,分子式为C12H16O3,分子量为,有3个同分异构体,分别是:a-细辛醚(=1,2,4-trimethoxy-5-(1-phenyl)ben?zene,9CI(Z)form,亦称trans-a-asarone,isoas-arone)、p-细辛醚(=1,2,4-trimethoxy-5-(1-phenyl)benzene,9CI(Z)form,亦称cis-p-asarone,cis-asarone,cis-isoas-arone)、-细辛醚(==1,2,4-trimethoxy-5-(2-phenyl)benzene,9CI(Z)form,亦称Euasarone,isoasrone,Sekis-hon)。
石菖薄的功效与作用
石菖薄的功效与作用石菖蒲,又称菖蒲,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属于天南星科菖蒲属。
它生长在湖泽、水塘和河滩等湿地地区,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之一。
石菖蒲以其独特的功效与作用而闻名,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
1. 抗菌抗炎作用石菖蒲具有明显的抗菌抗炎作用。
研究发现,石菖蒲中的挥发油含有丰富的抗菌活性成分,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繁殖,对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此外,石菖蒲还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减轻组织的损伤。
2. 改善记忆与认知功能石菖蒲具有改善记忆和认知功能的作用。
中医认为,石菖蒲具有温中健脾、开窍醒脑的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石菖蒲中的挥发油成分具有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能够促进大脑功能的发挥,提高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石菖蒲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脑供血量,从而提高脑的营养供应。
3. 舒筋活络、祛风除湿石菖蒲具有祛风活络和舒筋活血的作用。
中医认为,石菖蒲性味辛、温,具有行气活血、舒筋止痛的功效。
现代研究发现,石菖蒲中的活性成分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筋骨疼痛,对于风湿性关节炎、脚气病等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此外,石菖蒲还具有祛风除湿的作用,可以缓解风湿性疼痛和湿疹等症状。
4. 利尿消肿石菖蒲具有利尿消肿的作用。
中医认为,石菖蒲能够行水利湿,具有消肿利尿的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石菖蒲中的挥发油成分能够促进肾脏的尿液生成与排泄,增加尿量,从而起到利尿消肿的作用。
石菖蒲还能够促进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减轻水肿和浮肿症状。
5. 缓解情绪压力石菖蒲具有缓解情绪压力的作用。
中医认为,石菖蒲能够疏肝解郁,安定情绪,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
现代研究发现,石菖蒲中的挥发油成分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能够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情绪状态,从而缓解压力和调整情绪。
总结起来,石菖蒲具有抗菌抗炎、改善记忆与认知功能、舒筋活络、祛风除湿、利尿消肿和缓解情绪压力等多种功效与作用。
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详解
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详解养生导读:石菖蒲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根茎常作药用,具有理气、化湿开胃、醒神益智的功效,中医常用来治疗记忆力减退、神智混沌、心烦腹痛等症。
下面我们一起来全面了解一下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吧。
一、石菖蒲功能主治:石菖蒲味辛、苦,性温,归心、胃经。
具有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的功效。
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
理气,活血,散风,去湿。
治癫痫,痰厥,热病神昏,健忘,气闭耳聋,心胸烦闷,胃痛,腹痛,风寒湿痹,痈疽肿毒,跌打损伤。
1、痰蒙清窍,神志昏迷本品辛开苦燥温通,芳香走窜,不但有开窍醒神之功,且兼具化湿,豁痰,辟秽之效。
治中风痰迷心窍,神志昏乱、舌强不能语,常与半夏、天南星、橘红等燥湿化痰药合用,如涤痰汤(《济生方》);若治痰热蒙蔽,高热、神昏谵语者,常与郁金、半夏、竹沥等配伍,如菖蒲郁金汤(《温病全书》);治痰热癫痫抽搐,可与枳实、竹茹、黄连等配伍,如清心温胆汤(《古今医鉴》);治癫狂痰热内盛者,可与远志、朱砂、生铁落同用,如生铁落饮(《医学心悟》);用治湿浊蒙蔽,头晕,嗜睡,健忘,耳鸣,耳聋等症,又常与茯苓、远志、龙骨等配伍,如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
2、湿阻中焦,脘腹痞满,胀闷疼痛本品辛温芳香,善化湿浊、醒脾胃、行气滞、消胀满。
用治湿浊中阻,脘闷腹胀、痞塞疼痛,常与砂仁、苍术、厚朴同用;若湿从热化、湿热蕴伏、身热吐利、胸脘痞闷、舌苔黄腻者,可与黄连、厚朴等配伍,如连朴饮(《霍乱论》)。
3、噤口痢本品芳香化湿、燥湿,又行胃肠之气。
治疗湿浊、热毒蕴结肠中所致之水谷不纳,痢疾后重等,可与黄连、茯苓、石莲子等配伍,如开噤散(《医学心悟》)。
4、健忘,失眠,耳鸣,耳聋本品入心经,开心窍、益心智、安心神、聪耳明目,故可用于上述诸症。
治健忘证,常与人参、茯苓、菖蒲等配伍,如不忘散(《证治准绳》)、开心散(《千金方》);治劳心过度、心神失养引发的失眠、多梦、心悸怔忡,常与人参、白术、龙眼肉及酸枣仁、茯神、朱砂等配伍,如安神定志丸(《杂病源流犀烛》);治心肾两虚、耳鸣耳聋、头昏、心悸,常与菟丝子、女贞子、旱莲草及丹参、夜交藤等配伍,如安神补心丸(《中药制剂手册》)。
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点
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点石菖蒲,又称马兜铃,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马兜铃科。
它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被广泛用于中医药学中。
石菖蒲的主要功效和作用包括舒肝、理气、化痰、祛风湿、止痛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石菖蒲的各类功效及其作用。
1.舒肝解郁:石菖蒲具有调节肝脏功能的作用,可舒缓肝脏郁结的症状,缓解因肝气郁结而引起的胸闷不适、烦躁易怒、头晕头痛等症状。
其中的细胞色素P450酵素能够起到抗炎镇痛的作用,调节神经内分泌,从而舒缓情绪。
2.理气开郁:石菖蒲可平肝理气,舒缓气滞不舒的症状,常用于治疗胸腹胀满、食欲不振、乳房胀痛等症状。
石菖蒲中富含挥发油成分,具有改善消化功能和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从而改善气滞症状。
3.化痰清热:石菖蒲具有祛痰作用,可用于治疗痰湿阻滞、咳嗽痰多等症状。
它能够刺激支气管粘膜分泌,增加纤毛运动,从而促使痰液排出。
此外,石菖蒲还可清热解毒,对于湿热痰饮、口舌黄苔等症状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祛风湿止痛:石菖蒲有温通经络、祛风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风湿性疼痛、关节炎、肌肉痛等症状。
其中的挥发油成分能够温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局部肌肉的疼痛。
它还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等症状。
5.镇静安神:石菖蒲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失眠、焦虑、多梦等症状。
它含有的挥发油成分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静、安神的效果。
此外,石菖蒲还能够增加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从而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
6.抗菌消炎:石菖蒲具有抑制细菌、真菌和病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皮肤感染、口腔溃疡等症状。
它的挥发油成分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能够破坏细菌的细胞膜结构,抑制其生长繁殖。
此外,石菖蒲还具有抗炎作用,能够减轻炎症反应,促进伤口的愈合。
7.驱蛔虫:石菖蒲可用于驱虫,特别是对于蛔虫有较好的驱除效果。
石菖蒲中的活性成分能够影响蛔虫的神经系统,引起蠕动性麻痹,从而排出蛔虫。
除以上的功效和作用外,石菖蒲还可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乳腺增生等妇科疾病;对于眩晕、头痛、癫痫等疾病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石菖蒲安神助眠缓解焦虑失眠的好帮手
石菖蒲安神助眠缓解焦虑失眠的好帮手石菖蒲,安神助眠缓解焦虑失眠的好帮手石菖蒲是一种古老而神奇的中草药,被广泛用于安神助眠和缓解焦虑失眠的治疗中。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药用价值,不仅能够改善睡眠质量,还具有舒缓情绪、缓解焦虑的功效。
本文将介绍石菖蒲的起源和作用机制,并提供一些使用石菖蒲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石菖蒲的起源与药用价值石菖蒲,又名菖蒲、菖蒲香,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南等地。
在中草药领域中,石菖蒲早在古代就有记录,被广泛用作草药治疗各种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如焦虑、失眠、神经衰弱等。
它的药用价值在相当长的历史中得到了验证。
二、石菖蒲的作用机制石菖蒲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和有效成分,主要包括菖蒲醇、菖蒲酮、菖蒲素等。
这些成分能够与人体的神经系统产生相互作用,以达到舒缓情绪、安神助眠的效果。
1. 舒缓情绪石菖蒲中的挥发油成分具有镇静作用,可通过嗅觉和皮肤吸收渗透入体,从而影响人体的情绪调节中枢。
它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抑制,降低焦虑、紧张和烦躁情绪,从而起到舒缓情绪的作用。
2. 安神助眠石菖蒲的菖蒲酮成分具有镇静和催眠效果,能够缓解失眠问题。
当人们处于焦虑和紧张状态时,往往难以入睡。
而石菖蒲则能够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使人更容易进入深度睡眠,从而提高睡眠质量。
三、使用石菖蒲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接下来,我们介绍一些使用石菖蒲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帮助您更好地应用石菖蒲来缓解焦虑和失眠问题。
1. 泡脚法将适量的石菖蒲用开水冲泡,使其溶解后,加入足浴盆中,用温水泡脚。
石菖蒲中的有效成分能够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内,起到舒缓情绪、安神助眠的作用。
2. 泡茶法将适量的石菖蒲放入茶壶中,冲入沸水,焖5-10分钟后即可饮用。
石菖蒲的香气和成分能够透过呼吸道进入体内,发挥其安神助眠的效果。
使用石菖蒲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儿童和孕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避免不良反应。
(2)使用石菖蒲后,如果出现过敏症状,如皮肤发红、瘙痒等,应立即停止使用。
石菖蒲的药理作用研究
石菖蒲的药理作用研究实验【实验目的】1.学习镇静药物的实验方法2.应用小动物自主活动仪,研究石菖蒲、地西泮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从而研究石菖蒲挥发油对小白鼠的中枢神经的影响3.学习动物惊厥模型的制备方法及抗惊厥药的实验方法4.观察石菖蒲水煎液对动物电惊厥的保护作用5.学习抗抑郁药物的实验方法6.知道石菖蒲抗抑郁的实验机制【实验原理】1.镇静作用小动物自主活动仪原理:在活动箱内,将一束或几束光线照射到对侧光电感应器上,动物在箱内每活动一次,感应电流发生变化,经过放大装置,使电脉冲驱使继电器启动,通过记录器记录动物活动次数。
地西泮是镇静催眠的代表药。
石菖蒲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明显,最新研究结果表明,总挥发油是镇静、催眠、抗惊厥的主要成分,α-细辛醚和β-细辛醚则是石菖蒲上述作用的最主要活性成分[1]。
石菖蒲具有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的作用,其最主要的药理作用表现为中枢镇静抗惊作用[2].2.抗惊厥作用石菖蒲具有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的作用,其最主要的药理作用表现为中枢镇静抗惊作用[3] 。
实验中常用电刺激、声刺激或化学方法建立实验性动物惊厥模型,用来筛选抗癫痫。
苯巴比妥钠能部分地对抗震颤素引起的大鼠实验性巴金森综合征的肌肉震颤。
石菖蒲挥发油对单突触的膝反射无抑制,但对多突触的屈肌反射呈抑制作用,说明其抗惊作用与眠尔通类相似,系中枢性的肌肉松弛剂,作用部位在脊髓或皮层下。
3.抗抑郁作用在小鼠悬挂试验和大鼠强迫游泳试验中,石菖蒲水提醇沉液与水提液一样均能使动物的不动时间显著缩短, 两者作用与抗抑郁药氟西汀相当。
石菖蒲的乙醇提取液也与水提液一样能显著缩短小鼠的不动时间, 与氟西汀阳性对照组比较, 石菖蒲乙醇提取液组的作用与氟西汀无显著性差别, 水提液组作用稍差。
石菖蒲醇提后的其他萃取部分(正丁醇、氯仿、醋酸乙酯) 在行为绝望动物模型上的作用较小或无效。
石菖蒲开窍明目镇静安神的中药佳品
石菖蒲开窍明目镇静安神的中药佳品石菖蒲,又称白菖蒲、香菖蒲,是一种具有多年生草本植物。
它在中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并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学中。
石菖蒲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开窍明目、镇静安神等药效的中药佳品。
本文将介绍石菖蒲的来源、药理作用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一、石菖蒲的来源石菖蒲原产于中国东北地区,湿地、水边沼泽是其主要生长环境。
其根茎被用作中药材,富含精油和其他活性成分。
石菖蒲的采摘一般在秋季进行,采摘后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以保证其药效的稳定性。
二、石菖蒲的药理作用1. 开窍明目石菖蒲含有挥发油和醌类成分,这些成分能够刺激脑神经的活动,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脑供血,从而改善记忆力和思维敏捷度。
此外,石菖蒲还含有芳香气味,可通过香味分子刺激嗅觉神经,促进大脑对外界信息的感知、认知和处理。
这些作用使石菖蒲成为一种具有开窍明目功效的中药材。
2. 镇静安神石菖蒲中的活性成分具有镇静和安神的作用。
研究表明,石菖蒲提取物能够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促进神经递质的平衡,减轻焦虑和抑郁等精神压力症状。
因此,石菖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失眠、焦虑、抑郁等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良好的镇静安神效果。
三、石菖蒲的临床应用价值1. 脑血管疾病防治石菖蒲具有改善脑供血的作用,能够增加脑血流量,减少脑缺血缺氧,并具有一定的降血压作用。
因此,石菖蒲在防治脑血管疾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可用于预防中风和治疗脑血栓等疾病。
2. 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石菖蒲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焦虑症、失眠症、抑郁症等神经系统疾病。
石菖蒲中的活性成分能够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平衡神经递质的水平,帮助患者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改善睡眠质量,减轻症状。
3. 抗菌消炎石菖蒲中的挥发油及其他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可用于外用消炎、杀菌。
石菖蒲精油含有较高浓度的挥发油,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对多种病原菌具有抑制和消灭的效果。
结论石菖蒲作为一种具有开窍明目、镇静安神等药效的中药佳品,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石菖蒲的作用与功能主治及用量
石菖蒲的作用与功能主治及用量1. 石菖蒲的概述石菖蒲,学名Acorus tatarinowii,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菖蒲科。
它被广泛用作中药材,并在中医中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石菖蒲具有独特的香气和药用价值,主要分布于亚洲地区。
下面将介绍石菖蒲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以及适用的用量。
2. 石菖蒲的作用与功能主治石菖蒲具有多种药用效果,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和食品领域。
其主要功效如下:•健脾益胃:石菖蒲能够促进胃液分泌,增加食欲,有助于消化和吸收,对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理气开窍:石菖蒲有舒筋活血,理气开窍的功效,对于头晕、健忘、失眠、情绪低落等症状有辅助治疗作用。
•解毒祛湿:石菖蒲具有较强的解毒作用,在中毒、湿疹、湿疾等病症中有一定的疗效。
•驱虫止痛:石菖蒲能够驱除体内的虫子,对蛔虫、蛲虫等肠道寄生虫有一定的驱除作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止痛效果。
3. 石菖蒲的用量石菖蒲的用量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和个体情况。
一般来说,以下是石菖蒲的一些常见用量参考:•煎剂:每次用15-30克石菖蒲,加水煎煮,分3次服用。
•膏剂:将石菖蒲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清水搅拌,生成糊状,外敷于患处。
•浸泡剂:将石菖蒲加入适量的酒精中浸泡,数天后即可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石菖蒲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和药师建议进行剂量调整。
同时,石菖蒲还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时需谨慎,避免过量使用和长期使用。
4. 注意事项•石菖蒲不宜与其他药物长期混合使用,应避免与其他草药混合煎剂同时服用。
•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儿童慎用石菖蒲。
•对石菖蒲过敏的患者应避免使用。
•使用石菖蒲时如出现过敏反应、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总之,石菖蒲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草药材,具有多种作用和功能主治,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遵循正确的用量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中药故事平肝息风的石菖蒲
中药故事平肝息风的石菖蒲石菖蒲是一味被广泛应用于中药领域的草本植物,因其具有平肝息风的功效而备受推崇。
石菖蒲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故事。
本文将通过介绍石菖蒲的起源、药理作用、主要应用以及相关的中药故事,全面展示石菖蒲的独特魅力。
1. 石菖蒲的起源石菖蒲,学名为Acorus tatarinowii或Acorus calamus,属于天南星科草本植物。
其源于中国,是一种生长在湖泽边缘的多年生植物。
古代中医学家对石菖蒲进行了广泛研究,并逐渐发现了其独特的药理作用。
2. 石菖蒲的药理作用石菖蒲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菖蒲油、菖蒲醇和菖蒲酮等。
这些成分赋予了石菖蒲广泛的药理作用,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它的平肝息风作用。
平肝息风是指石菖蒲可以舒缓肝气郁结、平衡肝火和治疗风寒感冒等症状。
此外,石菖蒲还具有抗菌、镇痛、解痉和健胃等作用。
3. 石菖蒲的主要应用基于石菖蒲的药理作用,它在中药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以下列举了一些主要的应用领域:3.1 治疗头痛眩晕石菖蒲具有疏肝理气、宣肝清热的作用,因此常被用于治疗头痛眩晕等症状。
中医理论认为,头痛眩晕常常由于肝气不舒所致,石菖蒲能够平缓肝气、舒筋活络,从而缓解相关症状。
3.2 缓解焦虑抑郁石菖蒲还具有镇静安神的功效,可以缓解焦虑和抑郁等精神疾病。
当人们情绪低落、情绪波动时,适量食用或使用石菖蒲泡水饮用,可以调整情绪、舒缓压力。
4. 相关的中药故事石菖蒲作为一味常用中药,自古以来在中医药领域有许多与其相关的故事。
以下介绍几个脍炙人口的中药故事:4.1 李时中与石菖蒲相传唐代李时中是一个病弱的孩子,他的父亲请来了一位智者,希望能够给李时中找到一味能够治愈他病痛的药物。
智者仔细观察了李时中的症状后,深思熟虑地为他开出了一副由石菖蒲制成的药方。
李时中按照药方治疗,不仅疾病逐渐好转,而且他的体质也得到了改善。
李时中因此对石菖蒲一直怀有感恩之情。
4.2 石菖蒲与乡村治疗在中国的一些乡村地区,由于医疗资源的匮乏,居民们常常依靠自然疗法来治疗一些常见病。
石菖蒲镇静安神缓解焦虑
石菖蒲镇静安神缓解焦虑石菖蒲(scientific name: 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领域。
它具有镇静安神、缓解焦虑的功效,备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一、石菖蒲的概述石菖蒲,又名虎眼蒲、菖蒲、虎眼菖蒲等,为天南星科、菖蒲属的植物。
它生长于湖沼、水田、河边等湿地环境中,主要分布在中国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
石菖蒲的地下茎是其药用部位,经过干燥和加工后可制成中药材。
二、石菖蒲的药理作用1. 镇静安神:石菖蒲富含挥发油成分,其中主要活性成分为β-阿魏酸。
β-阿魏酸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能够舒缓紧张情绪、减轻焦虑情绪,帮助人们恢复平静和放松。
2. 缓解焦虑:石菖蒲能够促进γ-氨基丁酸(GABA)的释放,GABA是一种能够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重要神经递质。
适度提高GABA水平可以缓解焦虑症状,降低紧张情绪,改善睡眠质量。
三、石菖蒲的应用范围1. 焦虑症:石菖蒲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作为辅助治疗焦虑症的药物使用。
它可以减轻焦虑症状,缓解紧张情绪,帮助患者恢复平静和放松。
但在使用石菖蒲治疗焦虑症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使用,避免过量使用或长期使用。
2. 失眠:石菖蒲具有安神助眠的效果,可治疗轻度失眠。
在晚上临睡前适量饮用石菖蒲泡制的茶水,有助于放松心情,促进睡眠。
但对于严重失眠的患者,仍需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3. 神经衰弱:石菖蒲的镇静安神作用有助于改善神经衰弱症状,如焦虑、紧张、疲劳等。
可以适量饮用石菖蒲茶,或经医生嘱咐后使用石菖蒲药物,帮助舒缓神经、放松身心。
四、石菖蒲的使用方法1. 泡制石菖蒲茶:将适量的石菖蒲切成细条状,加入开水中,浸泡10-15分钟后即可饮用。
饮用时可以适量加入蜂蜜、枸杞等调味品,提升口感。
2. 中药冲剂:将石菖蒲粉末或石菖蒲片剂加入适量的温水中,调匀后饮用。
用量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使用。
3. 石菖蒲浸泡沐浴:将石菖蒲放入热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进行沐浴,有助于放松身心,缓解焦虑。
石菖蒲安神助眠缓解焦虑的中草药良方
石菖蒲安神助眠缓解焦虑的中草药良方中草药一直以来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其中石菖蒲作为一味具有众多疗效的中草药,在安神助眠和缓解焦虑方面具有独特的功效。
本文将深入探讨石菖蒲的药理作用、使用方法以及潜在的注意事项。
一、石菖蒲的药理作用石菖蒲,又名伏龙芝,属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长在我国南方地区。
根据中医理论,石菖蒲属于归肝经的药材,具有舒肝散热、安神定惊、健脾消滞、化痰开窍的功效。
其主要活性成分包括菖蒲酮、菖蒲醇等化合物。
1. 安神定惊:石菖蒲含有挥发油,能够有效舒缓神经系统,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对于失眠、多梦以及容易惊悸的人群有明显的疗效。
2. 缓解焦虑:石菖蒲内含的挥发油成分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调节焦虑情绪。
它具有舒展气机、疏泄肝火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情绪紧张和焦虑的症状。
二、使用方法针对石菖蒲的安神助眠和缓解焦虑功效,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应用。
1. 冲泡饮用将适量的石菖蒲干燥品放入碾砂器中研磨成粉末,或者直接使用市售的石菖蒲花茶。
取适量石菖蒲粉末或茶叶,放入杯中,冲入沸水,盖上盖子浸泡10分钟后饮用。
每日1-2次,长期饮用能够有效缓解焦虑和改善睡眠质量。
2. 石菖蒲精油按摩购买市售的石菖蒲精油,并按照说明稀释后,在颈部、太阳穴、腕部等脉搏跳动的位置进行按摩。
石菖蒲精油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通过皮肤吸收可迅速进入血液循环,起到安神助眠的作用。
每天按摩10-15分钟,坚持使用数周即可见到明显疗效。
三、注意事项使用石菖蒲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以避免可能的副作用。
1. 不宜过量使用:石菖蒲属于中药材,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胃肠不适、头晕等不良反应。
建议按照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2. 孕妇慎用:由于石菖蒲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孕妇在使用前应咨询医生的意见。
3. 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石菖蒲可能与一些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如镇定剂、催眠药等。
在同时使用其他药物时,请务必告知医生或药剂师。
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石菖蒲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它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并且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能够对人体产生积极的影响。
然而,由于其一些特殊药性,也存在一些禁忌情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并说明其禁忌情况。
石菖蒲,学名为Acorus calamus,是草本植物菖蒲的根茎。
它在中国古代的《本草纲目》中就被列为重要的中药材之一。
石菖蒲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挥发油、芳香烃等,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β-菖蒲内酯。
这些活性成分赋予了石菖蒲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首先,石菖蒲具有舒肝理气的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石菖蒲被认为有“舒肝理气”之功效。
这是因为石菖蒲可以调节人体的肝脾功能,促进气机的畅通,从而缓解痛经、胃脘胀满等症状。
此外,石菖蒲还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脂,对肝胆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其次,石菖蒲具有祛风止痉的作用。
石菖蒲的挥发油中含有较多的香豆素类成分,这些成分可以舒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起到祛风止痉的作用。
中风、偏瘫、癫痫等症状常常伴有肌肉痉挛,石菖蒲可以缓解痉挛,减轻相关症状。
此外,石菖蒲还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研究表明,石菖蒲中的挥发油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可以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的生长。
因此,石菖蒲在中医治疗感冒、咳嗽、口腔溃疡等疾病时常常被应用。
此外,石菖蒲还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预防感染。
然而,虽然石菖蒲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使用上的禁忌情况。
首先,孕妇应避免使用石菖蒲。
石菖蒲具有刺激性和收敛性,容易导致子宫收缩,有可能引发流产。
因此,孕妇慎重使用石菖蒲。
其次,具有过敏史的人群应避免使用石菖蒲。
石菖蒲中的一些成分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红肿等。
因此,对于对石菖蒲过敏的人群,应尽量避免使用。
除了上述禁忌情况外,还应注意合理使用石菖蒲。
石菖蒲作为一种药材,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在使用时,应注意剂量的控制,不可过量使用。
同时,石菖蒲具有刺激性和毒性,如果使用不当,可能导致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菖蒲的药理作用研究实验
【实验目的】
1.学习镇静药物的实验方法
2.应用小动物自主活动仪,研究石菖蒲、地西泮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从而研究石菖蒲挥发油对小白鼠的中枢神经的影响
3.学习动物惊厥模型的制备方法及抗惊厥药的实验方法
4.观察石菖蒲水煎液对动物电惊厥的保护作用
5.学习抗抑郁药物的实验方法
6.知道石菖蒲抗抑郁的实验机制
【实验原理】
1.镇静作用
小动物自主活动仪原理:在活动箱内,将一束或几束光线照射到对侧光电感应器上,动物在箱内每活动一次,感应电流发生变化,经过放大装置,使电脉冲驱使继电器启动,通过记录器记录动物活动次数。
地西泮是镇静催眠的代表药。
石菖蒲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明显,最新研究结果表明,总挥发油是镇静、催眠、抗惊厥的主要成分,α-细辛醚和β-细辛醚则是石菖蒲上述作用的最主要活性成分[1]。
石菖蒲具有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的作用,其最主要的药理作用表现为中枢镇静抗惊作用[2].
2.抗惊厥作用
石菖蒲具有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的作用,其最主要的药理作用表现为中枢镇静抗惊作用[3] 。
实验中常用电刺激、声刺激或化学方法建立实验性动物惊厥模型,用来筛选抗癫痫。
苯巴比妥钠能部分地对抗震颤素引起的大鼠实验性巴金森综合征的肌肉震颤。
石菖蒲挥发油对单突触的膝反射无抑制,但对多突触的屈肌反射呈抑制作用,说明其抗惊作用与眠尔通类相似,系中枢性的肌肉松弛剂,作用部位在脊髓或皮层下。
3.抗抑郁作用
在小鼠悬挂试验和大鼠强迫游泳试验中,石菖蒲水提醇沉液与水提液一样均能使动物的不动时间显著缩短, 两者作用与抗抑郁药氟西汀相当。
石菖蒲的乙醇提取液也与水提液一样能显著缩短小鼠的不动时间, 与氟西汀阳性对照组比较, 石菖蒲乙醇提取液组的作用与氟西汀无显著性差别, 水提液组作用稍差。
石菖蒲醇提后的其他萃取部分(正丁醇、氯仿、醋酸乙酯) 在行为绝望动物模型上的作用较小或无效。
在小鼠5HTP增强甩头试验中, 较大剂量(10g / kg) 的石菖蒲水提醇沉液与氟西汀一样能增加小鼠甩头反应次数。
以上说明石菖蒲抗抑郁的有效部位主要存在于水提取液和乙醇提取液中, 其抗抑郁作用可能与阻断中枢5 - 羟色胺等单胺类递质的重摄取有关[4]。
【实验动物】
1.镇静作用
小鼠6只,实验前禁食12h
2.抗惊厥作用
小白鼠6只,雌雄不限,体重18-22g
3.抗抑郁作用
小鼠6只,雌雄不限
【药品与仪器】
1.镇静作用
0.05%地西泮溶液,0.05%石菖蒲挥发油,生理盐水
动物自主活动仪1台,电子天平1台,1ml注射器2支,烧杯2个
2.抗惊厥作用
0.05%石菖蒲挥发油,生理盐水,0.5%苯巴比妥钠,药理生理多用仪
3.抗抑郁作用
0.05%石菖蒲挥发油,生理盐水,0.5%盐酸阿米替林
电子天平, 注射器, 电子秒表,隔板,铁架台
【实验方法】
1.镇静作用
将小鼠随机分成3组, 每组2 只, 每组为一剂量组。
甲组腹腔注射0.05%石菖蒲挥发油(0.2ml/10 g),乙组腹腔注射0.05%地西泮溶液(0.2ml/10 g),丙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ml/10 g),3 分钟后,将小鼠置于自主活动仪内,分别记录10分钟内动物的活动数, 用t值测定对照组与给药组之间有无显著差异。
2.抗惊厥作用
2.1 调机:将药理生理多用仪选择适宜参数:频率至4,电压调节旋钮置于适当位置(100~140V)。
2.2 动物筛选:将输出导线前两个鳄鱼夹用生理盐水浸湿,分别夹住小鼠两只耳朵,按“启动”按钮,选择发生前肢屈曲、后肢伸直的强直性惊厥的小鼠为合格小鼠,记录下各只动物惊厥阈值。
如动物未出现惊厥,将电压逐渐升高,再次刺激,如仍未出现惊厥,弃之不用。
2.3 记录实验:将合格小鼠9只,称重并标记,随机分三组。
第一组小鼠灌胃石菖蒲水煎液0.3ml/10g,第二组小鼠等体积灌胃生理盐水,第三组小鼠等体积灌胃苯巴比妥钠,30min后,各只动物以原惊厥阈值给予刺激,记录各动物的惊厥发生率和死亡率。
3. 抗抑郁作用
3.1 将动物随机分为三组: 生理盐水组( 对照组) 、盐酸阿米替林组(阳性对照组),石菖蒲组。
3.2 小鼠悬尾实验动物连续灌胃8d, 剂量0.2ml/10g, 第9天灌胃后1 h, 用黏膏条将其尾固定于连接有BL-420E+ 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的张力换能器上,使其呈倒挂状态, 距离桌面20cm, 两侧用木板隔断其视线, 适应1min 后, 记录5min 内小鼠不动的时间为失望时间[5]。
3.3 统计学处理实验数据采用SAS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数据均以 x±s 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的差异。
【实验结果】
1.镇静作用
表1 腹腔注射石菖蒲醇溶液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
组别药物动物数(n)剂量(g/kg)自主活动次数石菖蒲挥发油
地西泮溶液
生理盐水
2.抗惊厥作用
表2 石菖蒲抗电惊厥作用
组别剂量(g/kg)致惊厥阈值(参数)再次通电后的反应石菖蒲
苯巴比妥钠
生理盐水
3.抗抑郁作用
表3. 石菖蒲抗抑郁作用
组别药物动物数(n)剂量(g/kg)5min内小鼠不动的时间(s)石菖蒲挥发油
盐酸阿米替林组
生理盐水
【参考文献】
[1] 胡锦官,顾健,王志旺.石菖蒲及其有效成分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的实验研究
[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9,15(3):19.
[2] 刘新民. 石菖蒲的研究现状[J]. 中医药研究, 1992, (4) : 57.
[3] 唐洪梅,席萍石.菖蒲不同部位镇静抗惊厥作用实验研究.中国实验方剂学杂
志,2004,08(4).
[4] 张均田. 防治衰老和促智药物的研究[J]. 赣南医学院学报,1991,11(4):
191-197.
[5] 李明亚、陈红梅. 广东药学院药理研究室(广州510224).中药材第24卷第
1期. 200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