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言 特 殊 句 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特殊句式

现代汉语习惯的常规语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即主语在谓语前,谓语在宾语前,修饰语在中心语前;但有时因修辞、强调等的需要语序会发生变化。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1、用“者……也”表判断。这是判断句的典型形式,“者”表示提顿,“也”表判断。例: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注意】

有的“者……也”形式是用判断句的形式表原因(实际上是因果复句),释为“之所以……是因为……”。

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有的“所以……者”省略,但仍然是解释原因的判断句,

如:良庖岁更刀,割也”即“良庖(所以)岁更刀(者),割也。

2、用“……,……者也”、“……,……也”、“……者,……”表判断。

例: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夫战,勇气也。(左丘明《曹刿论战》)

③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3、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注意】

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如: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复指“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这

件事。)

②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指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过

失。)

4、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译时将判断语意与副词语意一并译出。

①“臣本布衣。”“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③且相如素贱人。(《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

⑤当立者乃公子扶苏。⑥梁父,即楚将项燕。

⑦夫六国与秦皆诸侯。⑧此亡秦之续耳。

5、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秋水》)

②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6、用“此……也”、“是……也”“斯……也”结构表示判断的,可译为“这是……”。

①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②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斯固百世之遇也。(《五人墓碑记》)

7、无标志判断句。

①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②秦,虎狼之国。

二、被动句

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一)古代汉语中有标志的被动句式主要有四种:

1、介词“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用介词“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于”放到动词后,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

①不拘于时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见”“见……于……”表被动。

在动词前用“见”或又在动词后加“于”引进主动者。它的形式是:“见+动词”或者“见+动词+于+主动者”。

例: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为”“为……所……”表示被动。

“为”放在动词前边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为+主动者+动词”或者“为+主动者+所+动词”。

①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屈原列传》)

⑤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4、“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

它的形式是:“被(受)+动词”或者“被(受)+动词+于+主动者”。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见”也表被动)(《屈原列传》)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二)古代汉语中无标志的被动句,是指句子不含有被动词的被动句,也就是意念上的被动句,这需要根据上下文的语义来判别。

①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②洎牧以谗诛。(《六国论》)③城之破也。

④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⑤韩信拜大将。

【注意】: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

“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

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见笑”等就是此种用法。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其中的“见”不表示被动,可以理解为“我”。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

上面的两个“见”都相当于代词“我”,指的是刘兰芝,后面都接动词。这是一个难点,注意理解掌握。

三、省略句

古今汉语都有成分省略,但在古汉语中,省略现象更为普遍,而且按照现代汉语习惯,一些不能省略的成分也都省略了。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主语的省略,就是把主语省略掉。

⑴承前省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柳宗元《捕蛇者说》)

⑵蒙后省

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⑶自述省

(予)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柳宗元《愚溪诗自序》)

⑷对话省

(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王)曰:‘不若与人。’”

2、谓语的省略,就是把谓语省略掉。

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修饰语的省略]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中心词的省略] (《荀子》)

4、宾语与兼语的省略,文言文不但常省略动词宾语,也常省略兼语结构中的兼语。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

②屠惧,投(之)以骨。(蒲松龄《狼》)

5、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主要是“于”“以”两词)。

①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

②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司马迁《鸿门宴》)

③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④旦日,客从外来,与(其)坐谈。(《邹忌讽齐王讷谏》)

6、分句的省略例如:

①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亦可至远),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四、倒装句

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定)主─[状]─谓─(定)─宾

倒装句有下面几种情况:

1、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2、定语后置(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3、宾语前置(宾语置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复习重点)

4、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状语处在动词谓语之后)

(一)主谓倒置:主语——谓语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①子耶,言伐莒者?(言伐莒者,子耶?)②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③美哉室!(室美哉!)④大哉,尧之为君也!(尧之为君也,大哉!)

⑤灼灼其华。(其华灼灼)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⑦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也!“在安”,宾语前置)

⑧美哉,我少年中国!(我少年中国,美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