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优质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优质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压强定义,掌握压强计算方法。

2. 解影响压强大小因素,掌握增大和减小压强方法。

3. 能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压强定义及计算,增大和减小压强方法。

难点:压强计算公式应用,理解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之间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压强计、演示用压力分布板、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气球被挤压变形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压力和受力面积对物体形变影响,进而引出压强概念。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压强定义,给出压强计算公式,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压强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压强计算例题,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几道压强计算练习题,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5. 知识拓展:介绍增大和减小压强方法,结合实际生活中例子,让学生解压强知识应用。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两部分:1. 压强定义、计算公式及单位。

2. 增大和减小压强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根据给定压力和受力面积,计算压强。

(2)应用题:生活中如何应用增大和减小压强方法?2. 答案:(1)计算题答案:根据压强计算公式,将压力除以受力面积得到压强。

(2)应用题答案:例如,在自行车轮胎上,通过减小受力面积(轮胎宽度)来增大压强,提高行驶稳定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使学生掌握压强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增大和减小压强方法。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辅导。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压强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如建筑设计、交通工具设计等,提高学生物理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细节是需要我重点关注。

是实践情景引入部分,这是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关键环节。

人教版物理八下9.1《压强》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物理八下9.1《压强》优秀教学案例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4.设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同时,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如雪山、深海等,引导学生感受压强的存在。
(四)总结பைடு நூலகம்纳
1.教师组织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影响压强的因素。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讨论压强的计算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3.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五)作业小结
1.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介绍影响压强的因素,包括压力大小、受力面积以及是否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4.利用多媒体展示实验动画,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过程和结果。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布置小组讨论任务,让学生探讨影响压强的因素,并提出实验方案。
2.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设计实验,探究压力、受力面积与压强之间的关系。
3.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提示,确保实验的安全和有效性。
2.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引导学生相互评价和反馈,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4.组织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在教学评价方面,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思考,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设置具有挑战性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拓展思维,提升创新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第1节《压强》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第1节《压强》优秀教学案例
2.强调压强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压强的兴趣和热情。
3.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方法,如观察、实验、讨论等,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运用。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液体压强、气体压强等,巩固所学知识。
2.提醒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注意压强的计算方法和单位的转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探究压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2.利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压强的存在和作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课的案例亮点体现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4.反思与评价:本节课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学习方法和经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这种反思与评价的方式有助于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教学策略:本节课采用了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和作业小结等多种教学策略,使得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这些教学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2.问题导向:本节课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压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学生能够逐步理解压强的本质,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范文5篇

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范文5篇

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范文5篇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道压力的概念;懂得压力垂直于受力面。

(2)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帕斯卡;能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的计算,解释简单的现象和解决简单的问题。

(3)知道压强增大和减小的途径。

重点、难点重点:压强的概念难点: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学准备实验器材:教师用:砖二块、泡沫塑料,学生用:图钉(每人一个)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一、感受压力的效果组织学生用食指和大拇指轻轻夹着图钉(或一只一头削尖的短铅笔),两个手指的感觉怎样呢?问:为什么感觉不相同呢?引导学生观看图11-2滑雪图,问:为什么雪地行走,脚容易陷入雪中,而且能够在雪上滑行呢?讲述:事实上,图钉对手指、滑雪板对雪地都有力的作用。

物理学中将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强调压力的方向,分析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安排两名学生完成图11-3所示的实验。

问:实验结论是什么?学生回答学生思考、回答学生听讲、思考分析压力与重力的区别、联系学生观察、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明确压力不一定都是重力产生的明确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两个二、压强的计算讲述:物理学中,把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做压强。

公式:P=F/S,F表示压力,单位是牛顿,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是米2,P的单位是N/m2称为帕斯卡,符号为Pa。

讲述:1Pa的压强很小,相当于把3粒芝麻压成粉,均匀地分布在1cm 2的面积上所产生的压强。

讲述:请同学们利用公式计算课本24页例题讲评、指正。

讲述:请同学们估算自已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并思考怎样增大对地面的压强。

学生听讲、记忆学生思考、记忆学生思考、记忆学生利用公式计算形象地理解Pa的大小培养学生利用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压强的增大与减小问:从压强的.公式看,我们怎样增大压强?问:从压强的公式看,我们怎样减小压强?问:课本图11-8、11-9、11-10、11-10、11-11是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的?问:你还能举出生活中有哪些增大或减小压强的例子?小结:组织学生小结学生回答:当F一定时减小S,当S一定时增大F。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压强》-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压强》-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压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压强》的相关知识点。

该章节主要介绍了压强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具体内容包括:1. 压强的定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2. 压强的计算方法:压强 = 压力 / 受力面积。

3. 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压强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压强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2. 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压强的实际例子,如:为什么石头掉进水中会沉入水底?为什么气垫船能够浮在水面上?2. 知识点讲解:(1)介绍压强的定义。

(2)讲解压强的计算方法:压强 = 压力 / 受力面积。

(3)讲解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3. 例题讲解:举例讲解如何运用压强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一个重量为10N的物体放在面积为1平方米的桌面上,求物体的压强。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压强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一个重量为5N的物体放在面积为0.5平方米的桌面上,求物体的压强。

5. 板书设计:压强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6. 作业设计:(1)请用压强公式计算下列物体的压强:a. 一个重量为8N的物体放在面积为0.4平方米的桌面上。

b. 一个重量为12N的物体放在面积为0.6平方米的桌面上。

(2)请分析下列现象,说明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a. 为什么石头掉进水中会沉入水底?b. 为什么气垫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掌握了压强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压强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压强优秀教学案例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生活实例引入压强概念,如:冰块破裂、石头陷进泥地等,让学生感受压强的存在。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冰块会破裂吗?为什么石头会陷进泥地呢?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3.宣布本节课的主题:学习压强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理解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二)讲授新知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例如,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如:一个体重为500N的人站在地面上,求他对地面的压强。通过解答这类问题,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此外,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如:讨论在压力一定时,如何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如何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通过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验演示,如:压强计的使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压强的变化,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如:为什么建筑物的基础要做宽?为什么滑雪时要穿雪橇?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压强是什么?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有什么关系?
2.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问题,如:在压力一定时,如何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如何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3.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查阅资料等方法,寻找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个课题,如:探究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2.引导学生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数据分析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组织小组汇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精品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精品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的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压强的定义、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的单位以及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具体涉及教材的章节为第九章第一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2. 使学生了解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单位;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难点:压强的计算及应用;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压强计、演示用压强板、压力计、细线、钩码等。

学具:小组用压强计、细线、钩码、剪刀、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演示:用压强板在不同压力下,观察压强计指针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压力与压强的关系。

(2)学生讨论: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与压强有关?2. 知识讲解(1)教师讲解: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及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2)例题讲解:计算不同情况下的压强。

3. 随堂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计算给定压力和接触面积下的压强。

(2)小组讨论: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4. 实验探究(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2)教师指导:注意事项,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2)教师点评,强调重点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2. 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3. 实验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给定压力和接触面积,计算压强。

(2)应用题:生活中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2. 答案:(1)压强计算题答案。

(2)生活应用题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

2. 拓展延伸:(1)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2)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

(3)气压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4)生活中的压强应用实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三节《压强》。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单位,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以及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单位;2. 探究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3. 学会运用压强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单位,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难点:压强公式的运用,以及如何将压强知识应用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压强计、实验器材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生活中的压强现象,如用力挤压气球、踩扁易拉罐等,引导学生思考压强的概念。

2. 知识讲解:介绍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单位,通过示例讲解压强公式的应用。

4. 例题讲解:分析与压强相关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问题,及时反馈并进行讲解。

6. 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讨论压强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自行车轮胎的充气、建筑物的承重等。

7. 板书设计:板书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以及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8. 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1. 填写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单位;2. 根据压强公式,计算给定压力和受力面积下的压强;3. 举例说明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2)答案:1. 压强计算公式:压强 = 压力 / 受力面积;2. 举例:已知压力为20N,受力面积为0.02m²,则压强为1000Pa;3. 生活应用:自行车轮胎的充气、建筑物的基础承重等。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讨论、实验、练习等形式,使学生掌握了压强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压强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1压强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1压强优秀教学案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热爱,感受物理知识的魅力,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2.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4.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在压强领域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3.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持续学习和进步。
4.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冰块压力实验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冰块在压力作用下的变化,引发学生对压强概念的好奇心。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1压强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1压强优秀教学案例,以“压强”为主题,旨在让学生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掌握压强概念,并通过生活实例感受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压力的概念、压强公式及其应用,以及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此外,结合我国实际,可适当引入相关领域的应用实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在教学设计上,要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反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如提问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是否清晰,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如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压强知识的掌握程度。

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教案(精选12篇)

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教案(精选12篇)

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教案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教案(精选12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压力,会画压力示意。

2.通过探究知道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并能建立压强定义公式。

3.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帕)。

4.经历测量人体对地面压强的过程,培养乐于和他人合作进行探究的团队精神,初步掌握测量,计算,表达能力及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6.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定量计算。

教学设想重点:通过探究知道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并能建立压强定义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压力的概念。

会画压力示意。

教学教法实验探究式教学准备一端削尖的铅笔、小桌子、沙盘等。

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不知道大家注意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没有:[出示钉]钉的帽子做得又大又平,而钉头却又尖又细;在茫茫的雪原里,步行的人容易陷下去,可是滑雪者却悠然自得,而且滑得很快。

这些现象看起来简单,但其中包含的物理学道理却是很深刻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准备解决这些问题。

二讲授新课一只杯子放在地面上,受到地面对它的支持力,那么地面受不受力呢?(如果用手作为地面,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压力,可见地面受到杯子的压力,谁来画一画地面受到的压力?)同样的道理,钉对墙面也有压力;放在斜面上的木块对斜面也有压力,请大家完成力的示意。

(学生板演)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

多媒体展示压力,说明压力的方向始终和接触面相垂直。

(学生观察并回答)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虽然我们知道了压力的定义,但是压力的作用效果和那些因素有关呢,我们用实验来探寻答案。

[实验1]将压力小桌正放入沙盘,其中一次在小桌上放一个重物,比较两次小桌陷入沙盘的深度。

(学生观察)压力作用的效果和压力大小有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第九章第2节液体的压强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第九章第2节液体的压强优秀教学案例
5.教学策略的运用: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了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教学策略。这些策略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2.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思考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分析实验结果,探讨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沟通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执行能力。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讲解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2.教师讲解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深度等因素的关系,并通过示例和图示进行讲解,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液体压强的特点。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液体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浮沉、潜水员潜水和上升等,帮助学生理解液体压强的实际意义。
3.控制变量法:在实验探究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深度等因素的关系。通过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学生能够系统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
4.知识应用: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与液体压强相关的现象,如船舶浮沉、潜水员潜水和上升等。通过知识应用的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液体压强的实际意义,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液体压强的理解和感受,并讨论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深度等因素的关系。
2.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认为液体压强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1节《压强》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1节《压强》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1节《压强》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2. 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3.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4. 压强的测量工具——压强计的使用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压强的定义,掌握计算压强的公式;2. 能够分析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3. 学会使用压强计测量压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以及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难点是压强计的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压强计;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用力压一块泥巴,泥巴的形状发生变化,引出压强的概念。

2. 理论知识讲解:讲解压强的定义,给出计算公式,并通过示例解释公式的应用。

3. 实验演示:使用压强计进行实验,展示压强计的使用方法,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4. 课堂练习: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计算压强,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压强的定义;2. 压强的计算公式;3. 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4. 压强计的使用方法。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计算练习:给出一些物体的压力和受力面积,让学生计算压强;2. 应用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压强现象。

作业答案:1. 计算练习:根据给出的压力和受力面积,计算出压强;2. 应用练习: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压强现象,给出解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压强的应用,如流体的压强、大气压强等,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我们需要明确压强的定义。

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其计算公式为:压强 = 压力 / 受力面积。

这个公式是理解压强与其他两个因素关系的基石。

1. 压力大小对压强的影响: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也越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9章第1节压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9章第1节压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9章第1节压强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第1节——压强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采用问题驱动的方式,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压强的存在,理解压强的概念,学会计算压强。

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压强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压强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运用压强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2.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海绵、尺子、重物等)。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与压强相关的图片,如高跟鞋、跳板等,让学生感受到压强的存在。

2. 讲解:讲解压强的概念,让学生明白压强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3. 实验: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压强的变化,学会使用尺子、海绵等器材进行压强测量。

4. 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一些生活中的压强问题,如计算人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强。

六、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

2. 活动难点:如何让学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压强的存在,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

在课后,学生可以回顾课堂上的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压强问题,如自行车轮胎的压强、水坝的设计等,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引入环节的生活实例我在引入环节选择了与压强相关的生活实例,如高跟鞋、跳板等。

这些实例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到压强的存在。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的第一课时。

主要内容包括: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以及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具体涉及教材的章节为第九章第1节,详细内容为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如何通过实验探究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了解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物理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压强的计算方法,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实验探究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压强计、演示用压强板、压力计、细线、钩码等。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包括压强计、细线、钩码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鞋子、书包带等,让学生感受压强的存在,引导学生思考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 基本概念:讲解压强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压强是描述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 计算方法:介绍压强的计算公式,解释各物理量的含义,并通过例题讲解如何计算压强。

4. 实践探究: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包括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等。

6. 巩固练习:布置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压强的定义2. 压强的计算公式3. 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压力大小受力面积4. 实验结果与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根据给定的压力和受力面积,计算压强。

(2)实验题: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2. 答案:(1)计算题答案:根据公式计算得出压强值。

(2)实验题答案:实验过程和结果,包括实验现象和结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程度,实验探究过程中的表现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1节《压强》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1节《压强》优秀教学案例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通过多媒体展示自行车轮胎、跳水板等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压强的作用。
2.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自行车轮胎为什么要有花纹吗?跳水板为什么要有一定的弹性吗?”引发学生的思考。
3.宣布本节课的主题:“压强”,激发学生对压强的兴趣。
(二)讲授新知
1.讲解压强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压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5.反思与评价: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加深对压强概念和计算方法的理解。通过自评、互评和他评等方式,让学生对自身的表现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的理解。
2.通过自评、互评和他评等方式,让学生对自身的表现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的进步。
4.结合学生的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通过实验和实例,解释压强的作用和影响因素,如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等。
3.引导学生思考压强在实际中的应用,如自行车轮胎、跳水板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实例,如自行车轮胎、跳水板等,讨论压强在该实例中的作用和影响因素。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设计实验,如比较不同材质的物体在相同压力下的凹陷程度,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压强的作用。
3.创设问题情境,如为什么自行车轮胎会有花纹?为什么跳水板要有一定的弹性?引导学生思考压强的影响因素。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递进式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2.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压强的本质,理解压强的计算方法。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第1节《压强》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第1节《压强》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第1节《压强》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一节《压强》。

该章节主要介绍了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压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公式。

2. 能够通过实例说明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及其应用。

2. 教学重点: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其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包括海绵、重物、尺子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尺子、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些与压强相关的现象,如踩在海绵上的感觉、用力压扁气球等,引导学生思考压强的概念。

2. 知识讲解:讲解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以及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压强的含义。

3. 实验演示: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记录数据,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 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设计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5. 知识拓展:介绍一些与压强相关的实际应用,如汽车轮胎的压强、气压计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压强概念: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公式:P = F/S关系: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有关应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七、作业设计1. 请用一句话解释压强的概念。

2. 运用压强公式,计算一个重为20N的物体放在面积为1平方米的平板上的压强。

3. 举例说明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答案:1. 压强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 P = 20N/1m² = 20Pa3. 压强与压力成正比,与受力面积成反比。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第3节大气压强》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第3节大气压强》优秀教学案例
(二)讲授新知
1.讲解大气压强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其含义。
详细讲解大气压强的定义、特点和作用,让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和描述大气压强。
2.教授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技巧。
(二)问题导向
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大气压强的概念。
2.分析问题,引导学生探讨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3.解决问题,让学生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问题导向,引导学生思考大气压强的概念和测量方法。首先,提出问题,如“大气压强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然后,分析问题,如“如何测量大气压强?”,引导学生探讨并得出结论。最后,解决问题,如“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生活实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设计实验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
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情景创设,以生活实例导入新课。例如,讲解吸管喝饮料、钢笔吸墨水、抽水机等现象,让学生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接着,设计实验情境,如托里拆利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实验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3.了解大气压强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拓宽知识面。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例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讲解吸管喝饮料、钢笔吸墨水、抽水机等现象,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如托里拆利实验,使他们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究大气压强。同时,通过介绍大气压强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如飞机飞行、气压计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1节压强 教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1节压强 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1节压强一、教学内容1. 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 压强的计算公式:p = F/S,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受力,S表示受力面积。

3.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可以增大压强;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反之,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压强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压强计算公式的运用,以及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2. 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压强的计算方法,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压强的实际例子,如:为什么深海处的海水压力很大?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引出压强的概念。

2. 知识点讲解:(1)介绍压强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

(2)讲解压强的计算公式,让学生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

(3)讲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控制压强。

3.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有关压强的例题,如: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力面积为1平方米,压力为10牛顿,求压强。

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给出几道关于压强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哪些现象与压强有关,并分享讨论成果。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压强的定义2. 压强的计算公式:p = F/S3. 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4. 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七、作业设计1. 请用彩色笔在教材上标注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3. 观察生活中与压强有关的现象,并简要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9章第1节《压强》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9章第1节《压强》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9章第1节《压强》一、教学内容1. 压强的定义: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

2. 压强的计算公式:P = F/A,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受到的压力,A表示受力面积。

3. 压强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Pa),1Pa = 1N/m²。

4.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可以增大压强;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反之,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

5. 压强与生活: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自行车轮胎的充气、吸管喝饮料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掌握压强的单位。

2. 学会运用压强公式解释生活中有关增大和减小压强的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以及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2. 难点:压强公式的运用和生活中有关压强问题的解释。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实验器材(压力计、海绵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三角板、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例,如自行车轮胎的充气,引出压强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讲解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以及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有关压强的问题,如吸管喝饮料的原理。

4. 课堂实验: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压力和受力面积对压强的影响。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压强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场解答。

六、板书设计1. 压强的定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

2. 压强的计算公式:P = F/A。

3. 压强的单位:帕斯卡(Pa)。

4.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

5. 压强与生活:自行车轮胎的充气、吸管喝饮料等。

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已知一个压力为10N的物体,放在面积为1m²的受力面积上,求压强。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1节压强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1节压强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1节压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1节“压强”。

本节课主要介绍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压强的含义,掌握计算压强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计算压强的方法。

2. 通过对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的探究,使学生能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压强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压强计、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冰块能漂浮在水面上的?2. 探究压强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压强计的示数变化,从而理解压强的含义。

3. 讲解压强的计算方法:利用公式 P = F/S,讲解压强的计算方法。

4. 探究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在不同压力、不同受力面积下压强的变化。

5. 应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压强的概念2. 压强的计算方法:P = F/S3. 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一个重为20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的压强,受力面积为0.01m²。

答案:P = F/S = 20N / 0.01m² = 2000Pa2. 题目:一个重为10N的物体放在桌子上,桌子受力面积为0.02m²,求桌子的压强。

答案:P = F/S = 10N / 0.02m² = 500Pa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使学生掌握了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压强9.1.1 压力和压强【学习目标】1.知道压力概念,会画压力的示意图和会求压力大小。

2.知道压强的概念、压强公式和单位,会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

【重点难点】1.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及压强的计算。

2.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压力的画法。

【学习内容】压强【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29-P31上面文字内容和插图,重点内容作上记号,记一记。

【自学检测】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阅读课本后我们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的大小_有关。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一、压力1.在修公路时压路机把路面压平,手向墙上按图钉时都给对方施加了一个力,想一想这些力的方向有什么共同特点。

(1) 垂直受压物体,(2)指向受压物体。

可见:压力是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方向是指向受压物体。

2.物理学中压力是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方向是垂直于受力面,指向受力物体_,画出下面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示意图:3.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如何?下列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是怎样产生的?如图物体重10N,说出下列各图中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小和重力大小的关系。

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参看课本的实验(图9.1-3):1.怎样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海绵的凹陷程度。

2.怎样改变压力的大小?在桌子上加减砝码。

3.怎样改变受力面积?桌脚朝下或桌面朝下。

4.比较乙、丙,压力一定时,受的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比较甲、乙,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

可见: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5.在这个探究实验中用到的研究物理问题的主要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精讲点拨】压力与重力的区别:①性质不同:压力是弹力,重力是引力;②方向不同:压力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压力与重力联系:只有放置在水平面上静止的物体的重力才等于水平面受到的压力。

【即时练习】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A.重力就是压力B.压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总是一致的C.压力和重力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有的压力是由重力产生的D、所有压力的大小与重力无关2.如图所示,物体A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D)3.用大拇指和食指夹住一端削尖,已用得很短的铅笔两端试一试,两指间的凹陷程度是不同的(填“相同”或“不同”),这表明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4.判断下图桌面受到的压力F压与物块重力G物之间的大小关系。

F压=G物_ F压=G物F 压=F +G 物 F 压=G 物-FF 压=F -G 物 F 压=F _ 学习内容三:压强及计算 【自学检测】1.定义:在物理学中,物体所受的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的比叫做压强,用公式表示为p =FS_。

压强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面积所受到的压力。

压强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单位:公式中力的单位是牛(N),面积单位是平方米(m 2),压强单位是Pa(N/m 2)。

3.换算关系:1Pa =1_N/m 2,2Pa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1m 2面积上受到压力是2N 。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1.学习P31例题思考:①本题所求未知量是什么?②要求未知量必须知道哪些量?③先求什么?后求什么?④计算时,单位要统一成什么单位?2.将一重10N 的底面积为1dm 2的正方体放在一上表面积为1m 2的水平桌面上,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强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解:最大压强p 最大=F S =GS 小=10N 14×1×10-2m2=4000Pa ,最小压强p 最小=F S =G S 大=10N1×10-2m 2=1000Pa 。

【精讲点拨】1.应用压强公式p =F S 及变形式F =pS 和S =F p可以计算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

2.在应用压强公式计算时,要先把单位换成国际单位后再计算。

3.受力面积是指接触部分的面积,而不是物体的底面积或表面积。

【即时练习】1.一个质量是60kg 的人,仰躺在硬床上和“席梦思”软床上,身体与床的接触面积分别为0.01m 2和0.4m 2,请你计算人受到的压强各是多少?2.人站立时和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强一样吗?估算一下站立时对地面压强多大? 【当堂练习】见训练案基础部分9.1.2 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学习目标】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会解释日常生活中利用和控制压强的现象。

【重点难点】利用增大或减小压强方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学习内容】 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 【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31~P32文字内容和插图。

【自学检测】根据压强公式知道:要增大压强,可以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要减小压强,可以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请用压强知识解释下列现象:1.指出P31四图各采用什么方法增大或减小压强?2.交通部门为什么限制货车超载?(减小压力从而减小压强)3.为什么房子地基做得又宽又厚?(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压强)4.由同种材料制成的质地均匀的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高都为h,底面积不同,静置于地面上,分别求出它们对地面的压强。

(提示:设底面积分别为S圆柱、S正、S长,密度为ρ,推导结果p圆柱=p正=p长=ρgh)【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精讲点拨】1.圆柱体、长方体等柱状物体压在水平面上的压强只与ρ和h有关,而与S无关,计算公式为P=ρgh。

2.在计算压强时,先确定压力和受力面积,怎样确定受力面积的大小呢?受力面积是指两个物体发生力的作用时的实际接触面积,不一定等于施压物体的底面积或受压物体的表面积。

【即时练习】1.P32页第2题。

2.如图所示,物体A重30N,B重15N,物体A的底面积为10cm2,物体B的底面积为5cm2。

则(1)A对B的压强多少帕?(2)B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帕?(提示:A对B的压力的受力面积是B的底面积,B对桌面的压力是A与B的总重力。

) 2.P32第4题。

【当堂练习】见训练案基础部分9.2.1 液体压强特点【学习目标】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形成液体压强的原因。

2.掌握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重点难点】1.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2.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因素的实验设计。

【学习内容】液体压强特点【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33文字内容和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做上记号,然后观看演示实验(图9.2.2)【自学检测】家里水池底部的橡皮塞容易提起,装满水后橡皮塞不易提起,证明水对容器底_有压强,液体能从容器的侧壁喷出证明液体对容器侧壁_有压强,喷泉能向上喷起说明液体向__上___也有压强,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1.常用测液体压强的仪器是什么样的?压强计由哪几部分构成?2.认识压强计:我们用U型管压强计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它是根据U型管左右液面产生的高度差_来反映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2.教师演示:(1)将U型管压强计的探头伸入水中,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__有__高度差,说明液体内__有__(均选填“有”或“无”)压强。

(2)保持探头中心在水中同一深度处,使探头向不同方向,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产生的高度差相等_(“相等”或“不相等”),说明在同一液体的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_(“相等”或“不相等”)。

(3)增大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产生的高度差变__大__,说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_(“增大”或“减小”)。

(4)将探头分别放在水、盐水的相同深度处,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产生的高度差不相等_(“相等”或“不相等”),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_有关,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密度大的液体的压强大。

【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精讲点拨】1.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同一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液体内部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具有重力和流动性。

2.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深度和液体密度的关系时,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即时练习】P38第1、2题学习内容二:液体压强大小计算方法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35至P36上面文字内容和插图,特别是液体压强公式推导过程,弄清每步换算的理由,记住液体压强计算公式。

【自学检测】1.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p=ρgh。

2.符号的意义及单位:p——压强——帕斯卡(Pa)ρ——密度——(kg/m3)g——重力与质量的比值——(9.8N/kg)h——深度——(m)【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1.液体压强公式推导过程:请同学们思考:如图9.2.3所示,液面下的h米深的S面上,液体产生的压强的方向怎样?讨论:(1)处在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各点的压强有什么特点?(2)能否用我们已经学过的计算压强的公式p=F/S进行解答?(3)所取S面以上的液体柱重力如何表达?(4)液面下h米深的压强如何表示?总结: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由此公式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跟液体密度_和所处液体深度_有关。

2.学习例题:思考:本题分几步计算,每一步用到公式是怎样的?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3.尝试练习:P38第4题。

【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精讲点拨】总结归纳:使用液体压强公式P=ρgh时,应该注意问题:(1)P=ρgh是液体压强的专用公式,但对于置于桌面上的均匀材料组成的直柱形固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等)同样适用。

(2)计算时,各物理量要统一到国际制单位。

(3)公式中“h”表示压强处到液面的竖直长度(高度)。

(4)非直立柱体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可用P=ρgh计算,不能用P=G/S计算。

(5)非直立柱体时液体容器底的压力可用F=P S=ρgh计算。

例题分析例1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里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A、B两点到量筒底部的距离相等,则这两点液体的压强P A和P B的大小关系是(B)A.P A>P B B.P A<P BC.P A=P B D.无法判断解析:柱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等于液体重力,即F水=G水,F酒精=G酒精,“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可得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P酒精,因为“A、B两点到容器底部的距离相等”,A、B两点下方的液体对容器底压强水=P A下〉P B下,A、B两点的压强是两点上方的液体产生的,则P A=P水-P A下,P B=P酒精-P B下,即解。

例2下图是三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容器壁厚忽略不计),装有同种液体,则液体对各容器底部的压力F与液体重力G的大小关系怎样?解析:以圆柱形容器为例,容器底受到的压强P=ρ液gh,压力F=PS=ρ液gh·S=ρ液gV液柱=ρ液gV液=G液,底小口大的容器底受到的压强P=ρ液gh,压力F=ρ液gh·S=ρ液gV液柱<ρ液gV液体=G液,底大口小的容器底受到的压强P=ρ液gh,压力F=ρ液gh·S=ρ液gV柱>ρ液gV液=G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