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超声引导下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患者的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超声引导下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患者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3-08-19T15:26:52.17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0期供稿作者:仲伟
[导读] 淋巴结在人体分布很广泛,主要分布在脉管分叉、躯干和关节凹陷处的淋巴液回流通路上。仲伟(江苏省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超声科江苏南京 210014)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0-0294-02 淋巴结在人体分布很广泛,主要分布在脉管分叉、躯干和关节凹陷处的淋巴液回流通路上。以深筋膜为界分成浅、深部两大组,浅表淋巴结以颈部分布最多。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除了可以是其本身的病变外,也可以是许多疾病的伴随表现,包括感染、结核及其他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等。在超声引导下穿刺组织取得活体组织标本,进行组织学病理检查。这对于此类患淋巴结疾病的患者的诊断是非常有必要的一项检查方法。并且此类淋巴结周围经常分布了很多血管,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安全易行。此方法还有费用低、取材成功率较高、术后不留疤痕,微创等优点。但仍属有创性检查,有一定危险性。为保证一次性穿刺成功,尽量避免和减少手术损伤、有效防治并发症非常重要,而贯穿术前、术中、术后的观察与护理是必要的保证。
1 临床资料
1.1病例资料:本组70例,均为浅表淋巴结患者,年龄 10~82 岁。颈部淋巴结61例。
1.2仪器与方法:使用GE VolusonE8型彩超诊断仪,频率11MHz高频探头。应用日本八光16G一次性活检针。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或能暴露穿刺部位的体位,以方便穿刺者更好操作的体位为宜。负责引导的医生彩超扫查后,确定穿刺进针点及路径,操作者避开大血管和脏器进行穿刺。常规消毒、铺巾,无菌薄膜包裹探头。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在淋巴结或肿块不同部位穿刺取得2-3条活体组织后送病理科检测。
2 术前护理
2.1 术前物品准备主要包括:(1) 穿刺用灭菌自动活检枪,选择合适型号的活检针及消毒穿刺包、消毒耦合剂和10%甲醛标本袋。(2)检查前一天做好手术间的空气消毒工作,手术间中备好急救药品和相关抢救器材。(3)1%利多卡因、一次性无菌手套、2%碘伏。
2.2 术前患者准备(1) 术前给予病人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穿刺的目的、临床意义、手术方法、指导患者如何配合。患者对于穿刺检查普遍存在紧张、恐惧等心理。通过护理人员的心理疏导要让患者了解穿刺虽是有创检查,但相比临床广义上认为的手术治疗,创伤及痛苦要小的多,并且相对较为安全,从而让病人放松心情更好的去配合穿刺。(2)术前一天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检测,各项指标在正常范围内才可以穿刺。(3)术前病人无需禁食。术前当日清洁局部皮肤,避免穿刺后感染。
3 术中护理及配合
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之间娴熟的配合,有助于尽量缩短操作时间。(1)穿刺前测量患者生命体征;(2) 协助患者摆好体位,使患者舒适并满足穿刺要求;(3) 医生给其穿刺时尽量分散患者注意力,在实际操作中这点是很有必要的,这有助于穿刺顺利进行;(4) 术中密切观察患者面色、疼痛,如有异常变化应告知医生;(5) 当拔出穿刺针,推出针芯并暴露针槽后,协助将所取标本放入固定液中;(6) 术中帮助存储动、静态图像,以保存患者术中资料。
4 术后护理
(1)压迫止血穿刺后穿刺点用无菌纱布加压5分钟,注意观察伤口有无血性渗出如渗出。(2)穿刺结束后无需卧床休息,但门诊患者在离开之前一定要向患者及家属做注意事项的详细交代并留下电话,以便随访.住院病人穿刺结束后护送病人回病房并与值班护上做好交接班工作。告知患者取病理报告时间。(3)术后有的病人会感觉穿刺局部较轻微的疼痛,告知患者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对于疼痛特别敏感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止痛药。告知患者一般无需服用抗生素,穿刺后当天忌洗澡,不要抓挠,避免穿刺点感染。(4)关注病人的病理报告结果。以方便临床进一步给予病人相关治疗。做好病人的电话回访工作,关注病人的病情同时并提供人文关怀。
5 讨论
对于病因不明、病原不清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穿刺给予临床医生提供诊断和鉴别均具有重要价值。虽然穿刺技术具有快速、准确、取材可靠、痛苦较小的优点,但是仍存在一定的创伤性,往往会给患者造成紧张和恐惧心理。因此,提高活检穿刺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这是医护双方的共同目标。
参考文献
[1]徐丽娜超声引导下穿刺组织学活检患者的观察及护理配合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年4月第4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