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建筑史】02-文艺复兴-佛罗伦萨-阿尔伯蒂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伯鲁乃列斯基的不知名的传记作者,在谈到伯鲁乃列斯基从古代遗迹中体味到某种关系时,很可能已 经道出了真实所在,但是,由维特鲁威开拓并由阿尔伯蒂完善的比例理论,似乎不太可能受到伯鲁乃 列斯基的青睐。
文艺复兴时期最为梦幻的建筑书
《波里菲利之梦——梦中爱的纷争 》 HYPNEROTOMACHIA POLIPHILI
HYPNEROTOMACHIA POLIPHILI 插图
阿尔伯蒂的建筑创作
鲁切拉伊府邸 新圣玛利亚教堂立面 马拉泰斯塔教堂 圣塞巴斯蒂亚诺教堂 圣安德烈教堂
鲁切拉伊府邸
阿尔伯蒂的建筑可以被看作是他的理论的三维空间形 式的说明。位于佛罗伦萨的鲁切拉府邸是于1446年始 建的。在虽然是一座比归甫尔宫要晚一点,但却是试 图使用柱式来表现一座宫殿的立面的第一个足尺度的 尝试。其目的,部分是为了要强调建筑物的宏伟感, 因为,阿尔伯蒂认为一所住宅的体量大小及宏伟与否 ,会反映出其所有者的地位与身份。
比例
在阿尔伯蒂看来,维特鲁威的最大成就,无疑在于他的关 于比例方面的理论贡献,特别是在第三书的一段论述中, 维特鲁威将建筑与人体的比例等同起来看待。这种思想, 即人体形式对于所有比例的权衡具有根本重要性的思想, 是文艺复兴的一个基础,并使文艺复兴建筑与哥特建筑有 了显著的区别,同时,以其所暗示的宇宙的整体和谐,最 终引导出那些潜在于由帕拉蒂奥及其他人所使用的比例体 系中的精确的具有音乐感的和谐。
文艺复兴之二(佛罗伦萨) 阿尔伯蒂及其影响
阿尔伯蒂及其影响
人文主义者 理论家 艺术家 建筑师
阿尔伯蒂的早期经历与写作
在阅读维特鲁威的著作并对古代遗址进行研究中,在大约1443年,他开始自己在建筑 学方面的写作。他还为亲手建造一座房屋的时候,就开始了他在建筑学方面的论文写 作。所有他的作品似乎都是对他的与古代建筑学原理相一致的思想的实践性证明,就 好象他是用他所掌握的罗马建筑遗址的第一手资料,从维特鲁威那里直接推演出的建 筑。尽管他知道,这些资料与维特鲁威的论述并不一致。
与圣米尼亚托教堂不同,这个立面总的 看来有一种无法更动的比例关系,对长 宽高的尺寸做任何改动都回破坏整体的 平衡。这一构图简单到了极点并不足怪 ,——本来它就是一个方块置于两个方 块之上,这一比例关系决定了立面各细 部的比例。
马拉泰斯塔教堂
大约在同时,阿尔伯蒂开始了在里米尼的圣弗 朗切斯科教堂的工作,要将这座教堂重塑成 为里米尼的独裁者西吉斯蒙多·马拉泰斯塔的 荣耀而设的纪念碑。
维特科威尔知道这一目标是通过在立面上使用罗马凯旋门的手法而达到的。他既用了罗马君士坛丁凯旋门, 也用了在里米尼本地的奥古斯都凯旋门的手法。这样的结果是,使最初向西凸现的陵墓被置于一个凯旋门下 ,使其看起来像是一个为死者而设的纪念物,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种Trionfo della Fama,同时也充当了 教堂立面的一种古典的样式。
另外,他还用柱式来区分不同的楼层。他 从古罗马大角斗场的外墙表面垂直处理中 借用了壁柱的思想,罗马大角斗场的四分 之三的柱子设置为多立克、爱奥尼与科林 斯柱式,顶层则用于了科林斯柱式。
在细部设计上,在阿尔伯蒂的立面中,接受传统的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式的向上递进的处理模式,并不是一件容易 的事情。因为,他在底层用了一种既不是多立克也不是爱奥 尼(甚至不是塔斯干)的处理,接着,在主要楼层处用了一 个十分正确的,甚至有点丰富的科林斯柱式,这样做的目的 或许是为了想对重要楼层进行某种强调的需要。顶层用了似 乎有些简单的科林斯柱式的作法,但却可能是从罗马大角斗 场那里学习而来使用两种科林斯柱式的作法,但却可能将之 看作某种不同的柱式。他谈到过他称之为的意大利柱式,但 这可能是一种组合柱式。事实上,他知道组合柱式的正确形 式,这一点可以从鲁切来府邸的支架的柱头中看的出来。
在将这样两个资料来源加以组合之后,他试图在为新的用途提供新的形式,例如,在 佛罗伦萨的新圣玛利亚教堂,以及在曼图亚的另外两个教堂的立面设计,就是如此。
君士坦丁凯旋门,建于公元312-315年
柱式
从维特鲁威那里,阿尔伯蒂还是 发掘出了有关建筑类型方面的主 要知识,此外,也发掘出了维特 鲁威关于柱式的知识,以及关于 建筑比例的理论。 阿尔伯蒂在他的论文中第一次对 古典柱式给出了一个现代的诠释 ,他是第一个试图给柱式赋予各 自的特征并将之加以相互区分的 建筑师。而伯鲁乃列斯基则没有 这种考古学上的兴趣,他只是满 足于用一种粗略而现成的科林斯 柱式来解决一切问题。
明晰的几何图 案用两种不同 色调的石头构 成。
这项设计固然部分有赖于前人设计的建筑,但面对各种选择,阿尔伯蒂宁愿模仿佛罗伦萨 著名的罗马式建筑。他站在整个佛罗伦萨市的立场上来追求“谐美”。
立面的第一层建在早年 的工程的基础上,尖拱 暗示的垂直线由雄伟的 拱门两侧各四个纵向的 条块以及巨大的立柱向 上延伸。然后纵向的线 条被饰以方形图案的横 向宽带所平衡(即对立 物的和谐)。这一横向 宽带对下层而言是楼顶 间,对上层而言则是底 座。建筑的上层围绕哥 特式立面特有的圆花窗 而建,但又模仿了罗马 神殿的式样,四根壁柱 支撑起一条刻有铭文的 檐部,檐部上面冠以人 字墙。上层的两侧是两 个涡螺,或反向曲线, 在这里首次使用,以遮 蔽高高的中堂与侧堂低 矮的单坡顶形成的不和 谐。在此后的几个世纪 里,这一设计为后来的 建筑师反复使用。
新圣玛利亚教堂立面
1442年,科西莫·德·美狄奇为最终建成圣洛伦 佐教堂承担了资助,这是市政当局以外的人资 助公共建筑的开端。考虑到这一慷慨之举,佛 罗伦萨第三号富有的人物乔万尼·鲁切莱办同样 一件善事也Biblioteka Baidu不足为奇。 他要做的是在市内自己的府邸所在地区,为圣 玛利亚·诺维拉教堂完成立面的建设。该教堂是 意大利最重要的多明我会的圣堂之一,这组建 筑是教皇出访佛罗伦萨时的寓所,著名的佛罗 伦萨会议的会址。这次在5世纪30年代举办的会 议旨在将东西方教会统一起来,但未能成功。 教堂的立面在13世纪末就已动工修建,但只建 到拱型墓龛的高度上就停工了,以上部分只是 裸露的砖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