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变异、育种与进化

合集下载

二轮第8讲 变异育种和进化

二轮第8讲 变异育种和进化
生殖隔离 。
(2)生物进化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答案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3)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 B 过程吗? 答案 不一定, 除了上述的渐变式, 还应有爆发式及人工创造
新物种。
【思维辨析】 (1)突变的可遗传性阻碍生物进化 (2012· 江苏,5D)( × )
(2)“超级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原因是定向突变 (2011· 广东,25A)( × ) (3)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发生于 非同源染色体 之间 区别 属于 染色体结构变异 (变 异类型 ) 可在显微镜下 观察到 2.观察图示,区分生物的变异类型
发生于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
妹染色单体 之间
属于 基因重组 (变异类型) 在显微镜下 观察不到
分别发生的变异类型为① 缺失 ;② 重复 ;③ 倒位;④
基因
突变

2.变异原因的探究 (1)变异的原因及分析 ①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变异可在其自交后代或与其他个 体的杂交后代中再次出现(即能遗传)。 ②仅由环境条件的改变引起的变异不能遗传给自交后代或 杂交后代。 (2)判断变异原因的方法 ①自交或杂交获得子代, 子代自交或子代之间杂交, 用这种 方法确定变异的原因。 如果子代自交或杂交的后代出现变异 性状,则变异性状是由于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反之,变异 性状的出现仅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②将变异个体和正常个体培养在相同的条件下, 两者没有出 现明显变异,则原来的变异性状是由环境引起的。
产生了原基因的等位基因
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变异 基因重组 种群
突变和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
减Ⅰ的四分体和后期
填 充 关 只产生新基因型,
缺失、易位、倒位、重复

不产生新基因

高考生物二轮课件:4-3变异、育种、进化

高考生物二轮课件:4-3变异、育种、进化

染色体变异类型: 包括染色体数目变 异和染色体结构变 异
染色体数目变异: 包括整倍体变异 和非整倍体变异
染色体结构变异: 包括倒位、移位、 插入、缺失等
染色体变异的影响: 可能导致生物性状 的改变,对生物进 化有重要影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数目或 结构的改变,影响性状
基因突变:DNA序列的改变, 影响性状
原理:通过诱 导植物细胞染 色体加倍,产 生多倍体植株
特点:植株高 大,果实大,
产量高
应用:广泛应 用于农作物育 种,如小麦、 水稻、玉米等
优点:提高产 量,改善品质,
增强抗病性
原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到目标生物中,实现定向育种 特点:高效、精确、可控 应用:抗病、抗虫、抗逆、品质改良等 前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未来育种的重要方向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高考生物二轮课件: 4-3变异、育种、进化
汇报人:
目录
变异
育种
进化
变异
基因突变的定义: DNA分子中碱基对 的替换、增添或缺 失
基因突变的原因:物 理因素(如辐射)、 化学因素(如药物)、 生物因素(如病毒)
基因突变的结果: 产生新的基因型, 可能对生物性状产 生影响
基因突变的频率: 低,但具有随机性 和不定向性
杂交育种的优 点:可以快速 获得优良性状, 提高产量和品

杂交育种的步 骤:选择亲本、 杂交、选择优 良后代、培育
新品种
杂交育种的应 用:在农业生 产、畜牧业、 林业等领域广
泛应用
原理:利用物理或化学因素诱导生物发生基因突变 优点: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提高育种效率 缺点:突变方向不可控,可能产生有害突变 应用:在农业、医药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高考生物总复习命题区域3 遗传的分子基础与基本规律、变异、进化、育种 第3讲 变异、育种与进化

 高考生物总复习命题区域3 遗传的分子基础与基本规律、变异、进化、育种 第3讲 变异、育种与进化

第一部分命题区域3 第三讲变异、育种与进化课时跟踪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B.虽然亚洲与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C.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古老地层中都是简单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层中含有复杂生物的化石解析:选A 种群中所有个体所含有的基因才是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A项错误;各大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B项正确;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可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项正确;越古老的地层中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说明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进化的,D项正确。

2.(2019·陕西宝鸡质量检测)下列有关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B.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C.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D.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一定改变解析:选A 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A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并非只有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B错误;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等于女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C错误;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一定改变,D错误。

3.(2019·内蒙古鄂尔多斯一模)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B.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D.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解析:选B 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因基因突变、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等因素的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也会发生变化,A错误;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共同进化的过程,因此,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B正确;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而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错误;基因突变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错误。

高考生物复习生物变异育种与进化讲义

高考生物复习生物变异育种与进化讲义

第3讲生物变异、育种与进化基础自查明晰考位[纵引横连建网络]提醒:特设长句作答题,训练文字表达能力[边角扫描全面清]提醒:判断正误并找到教材原话1.(1)经低温处理过的植物根尖,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以固定细胞形态,再用盐酸冲洗。

(×)(2)解离液:盐酸和酒精,其中盐酸的作用是使洋葱细胞的细胞壁软化,并使细胞间的中胶层物质溶解,有利于植物细胞分离开来。

解离后的漂洗用的是清水。

改良苯酚品红也是碱性染料。

(√)(3)低温处理时,植物细胞还是活的,低温抑制了纺锤体的形成以及细胞分裂,同时抑制着丝点的分裂,所以有些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4)最后,视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改变的细胞(因为低温处理时,不是每个细胞都恰好正要分裂且正要形成纺锤体)。

(P88实验)(√)2.X射线照射野生型链孢霉能使其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加入某种维生素则立即能生长,说明基因突变可能影响了酶的合成从而影响了该维生素的合成。

(P96技能应用)(√) 3.选择育种是不断从变异个体中选择最好的进行繁殖和培育,其缺点是周期长,可选择的范围广。

(P107本章小结)(×)4.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的个体,而且是个体的表现型,但研究进化不能只研究个体表现型,还必须研究群体的基因组成的变化。

(P114中部正文)(√)5.捕食者往往优先捕食数量多的物种,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减少物种多样性。

(P123小字)(×)6.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它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P124中部正文)(√)考点梳理整合突破整合考点10 “千变万化”的生物变异及育种命题分析[考点突破固考基]一、变异类型的判别1.判断可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的方法(1)两类变异的本质区别是遗传物质是否改变。

遗传物质改变产生的变异可以遗传,但是否遗传给后代,关键要看遗传物质的改变是否发生在生殖细胞中。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变异、育种和进化相关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变异、育种和进化相关

化学物质或病毒等。
染色体变异的意义
03
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可能导致生殖障碍
、遗传疾病和物种形成等。
变异在生物体中的普遍性和意义
变异在生物体中的普遍性
变异是生物体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无论是基因突变还是染 色体变异,都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中。
变异的意义
变异对生物体的适应性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它为生物提 供了更多的遗传信息和更强的环境适应性,有助于物种的 生存和繁衍。
02
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丰富的遗传材料,使得生物在适应环境
变化时能够产生新的特征和性状。
变异是不定向的,包括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其中基因突变是
03
最主要的变异来源。
育种是人工选择的过程
1
育种是通过人工方法选择和培育具有优良性状的 个体,以获得符合人类需求的品种的过程。
2
人工选择可以加速生物进化过程,通过选择性繁 殖,将有益基因组合传递给下一代,从而改变物 种的遗传特征。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 习课件变异、育种和 进化相关
contents
目录
• 变异 • 育种 • 进化 • 变异、育种和进化的关系
CHAPTER 01
变异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的概念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的偶然变化,通常是由化学物质、辐射或 病毒等外部因素引起的。
基因突变的类型
基因突变可以分为点突变和插入/删除突变,其中点突变是最常见 的类型,涉及到单个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
变异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变异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来源之一,它有助于形成不同的 生物种群和物种,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产生和维持。
CHAPTER 02
育种
传统育种方法

高中生物变异、育种与进化ppt课件

高中生物变异、育种与进化ppt课件
尾(m)是显性。现用普通有尾鸡交配产生的受精 卵来孵小鸡,在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一点点胰岛 素,孵化出的小鸡就表现出无尾性状。 (1)普通有尾鸡交配产生的受精卵的基因型是 ____m__m____,如果不在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 素,发育成的个体的表现型应是____有__尾________。 (2)针对上述现象,提出假设并设计实验验证你所 提出的假设。①胰岛素诱导基因m突变为M(或胰岛 ①假设:____素__影__响__了__胚__胎__的__正__常__发__育__)_______。
应考高分突破
选择题抢分技巧——找准选项
例 1 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如图
所示的方法: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据图
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通过过程①②③最后育出纯合高蔓抗病植株, 说明变异是定向的
B.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个体均为纯合子 C.过程③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需要
第三讲 变异、育种与进化 主干知识回扣
一、生物的变异 1.生物变异的类型和来源
变 不可遗传的变异 原环因境变化, 遗传物未质变

类 型
基因突变 (最根本的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 来源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2.基因重组的类型 (1)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 非同源染色体 上的非 等位基因的 自由组合 。
(2)减数分裂形成 四分体 时期,位于同源染色体 上的 等位基因 有时会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

让不同 生物细 胞原生 质融合
将具备所 需性状的 体细胞核 移植到去 核卵细胞

可以提
优 点
操 简 目 性单 作 标 强, 高 频 大 地 某变 率 幅 改 些异 , 度 良 品

可以明 显地缩 短育种 年限

(山东专用)2021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3 第3讲 变异、育种和进化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

(山东专用)2021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3 第3讲 变异、育种和进化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

第3讲变异、育种和进化网络构建■易错辨析···································································生物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和特点1.基因突变一定导致生物性状改变,但不一定遗传给后代。

(×)提示: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隐性突变等原因,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改变;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时一般不遗传给后代,发生在配子中时,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自然突变是不定向的,人工诱变是定向的。

(×)提示:基因突变都是不定向的。

3.染色体上某个基因的丢失属于基因突变。

(×)提示:基因突变不改变基因的数目,染色体上某个基因的丢失属于染色体变异。

4.DNA分子中发生一个碱基对的缺失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提示: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染色体片段的改变,DNA分子中发生一个碱基对的缺失若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则属于基因突变。

5.淀粉分支酶基因中插入一段外来DNA序列属于基因突变。

(√)6.二倍体生物的单倍体都是高度不育的。

(×)提示:蜂王是二倍体,其卵细胞发育成的雄蜂是单倍体,可育。

第3讲 变异、育种与进化 讲义

第3讲 变异、育种与进化 讲义

第三讲变异、育种与进化[考纲要求]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Ⅱ) 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Ⅱ) 3.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Ⅱ) 4.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Ⅱ) 5.转基因食品的安全(Ⅰ) 6.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Ⅱ)7.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Ⅱ)[知识主干·系统联网]理基础建网络回扣关键知识■高考必背——记一记1.可遗传变异的几个核心知识点(1)关于“互换”的问题:①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参与互换的基因为“等位基因”。

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参与互换的基因为“非等位基因”。

(2)关于“缺失”问题:①DNA分子上若干“基因”的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②基因内部若干“碱基对”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

(3)关于变异的水平:①分子水平: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属于分子水平的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

②细胞水平:染色体变异是细胞水平的变异,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

2.关于育种过程的几个核心知识点(1)诱变育种:可以提高基因突变频率,但不能决定基因突变的方向,所以需要大量处理实验材料。

(2)单倍体育种:包括杂交、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三个主要环节,应在秋水仙素处理后对各种纯合子进行选择,而不能选择花粉或单倍体,因为花粉不表现相关性状,单倍体植株弱小,高度不育,也难以表现相关性状。

(3)多倍体育种:若处理幼苗,得到的整个植株并不是所有细胞染色体数目均加倍,根部细胞一般仍保持正常染色体数目。

(4)“可遗传”≠“可育”;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育种。

3.生物进化中的认识误区(1)生物进化≠物种的形成①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产生。

②生物发生进化,并不一定形成新物种,但是新物种的形成要经过生物进化,即生物进化是物种形成的基础。

(2)物种形成与隔离的关系:物种的形成不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但必须要经过生殖隔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变异、育种与进化
Hale Waihona Puke 2.植物杂交育种的育种年限分析 对相对性状的显性纯合子为例,在逐代自交过程 中将隐性纯合子去掉。
第三讲变异、育种与进化
解析 A 项卵裂是有丝分裂,若抑制第一次卵裂不 可能产生三倍体;B 项精子被破坏,则只靠卵细胞 的遗传物质发育而成的个体为单倍体;C 项中去核 卵细胞中植入早期胚胎细胞的细胞核,则发育成由 该细胞核决定的二倍体;D 项中受精后的卵细胞将 正常发育成为二倍体,若极体不能正常释放,则极 体中所含的一个染色体组将保留在受精卵中,导致 产生三倍体。 答案 D
第三讲 变异、育种与进化 主干知识回扣
一、生物的变异 1.生物变异的类型和来源
变 不可遗传的变异 原因 环境变化, 遗传物质 未变

类 型
基因突变 (最根本的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 来源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第三讲变异、育种与进化
2.基因重组的类型 (1)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 非同源染色体 上的非 等位基因的 自由组合 。
(2)减数分裂形成 四分体 时期,位于同源染色体 上的 等位基因 有时会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
交换而发生交换。
(3)DNA 重组技术。 3.可遗传变异的实践意义——生物育种
基因突变 育种应用 诱变育种 基因重组 育种应用 杂交育种 、基因工程育种 染色体变异 育种应用 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
第三讲变异、育种与进化
第三讲变异、育种与进化
训练 5 (2009·广东卷,20)某人群中某常染色体 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 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 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
( A) A.10/19 B.9/19 C.1/19 D.1/2 解析 设此致病基因由 A 控制,由题意知,该常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 19%,则隐性纯合 体 aa 的概率为 81%,a 的基因频率即为 90%,A 的基因频率则为 10%。则该夫妇基因型及基因型 频率为:妻子:AA(1/19)、Aa(18/19),丈夫:aa。 此夫妇所生子女中,正常的概率为:18/19×1/2= 9/19,患病的概第率三即讲变为异、1育-种与9进/1化9=10/19。
高频考点整合
考点一 三种可遗传变异的比较
变异类型 比较项目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非同源染色体上
的非等位基因, 自然状态下
类型及原理
因非同源染色体 发生的——
重组而重组
自然突变
同源染色体上的 人为条件下
非等位基因,因 发生的—— 非姐妹染色单体 诱发突变
交叉互换而重组
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结构变异: 缺失、易位、重复、 倒位 染色体 个别增减 数目变 成倍增减 异
第三讲变异、育种与进化
解析 由题意知,AA∶Aa=1∶2,所以该群随机 交配的方式有以下几种:①1/3AA×1/3AA→ 1/9AA;②2×(1/3AA×2/3Aa)→2/9AA+2/9Aa; ③2/3Aa×2/3Aa→1/9AA+2/9Aa+1/9aa(死 亡)。第一代中 AA 的比例是 1/9AA+2/9AA+1/9AA =4/9AA,Aa 的比例是 2/9Aa+2/9Aa=4/9Aa, aa 的比例是 1/9,因为 aa 在出生前就已经死亡, 所以 AA∶Aa=1∶1。 答案 A
检验
第三讲变异、育种与进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甲、乙两图都表示染色体变异,染色体
变异可用显微镜观察检测。只要有染色体的生
物,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就 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
答案 C
第三讲变异、育种与进化
实例 现有基因型为 BBEE 和 bbee 的两种植物或 动物,欲培育基因型为 BBee 的植物或动物品种, 育种过程用遗传图解表示如下:
第三讲变异、育种与进化
元贝驾考 元贝驾考2016科目一 科 目四 驾考宝典网 / 驾考宝典2016科目一 科目四
第三讲变异、育种与进化
解析 这种变异既可能是显性突变,也可能是隐性 突变,A 项错误;若是显性突变,则该个体是杂合 子;若是隐性突变,则该个体是隐性纯合子,这两 种情况下自交后代中均会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 合个体,B 项正确;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 体形态是用光学显微镜,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可能观 察到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C 项错误;假设突变是 显性突变,则该杂合子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将形成显 性单倍体和隐性单倍体两种单倍体,需经加倍和筛 选后才能得到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D 项错误。 答案 B
D.图中筛选过程不改变抗病基因频率
解析 过程①表示杂交育种,杂交中通过基因重 组,产生多种性状,变异是不定向的。过程②是单 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个体为单倍体,单 倍体经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加倍后形成的个体才 是纯合子。③是转基因成功的体细胞发育成植株的 过程,需要用组织培养技术,涉及脱分化和再分化 两个过程,需要植物激素;基因工程可产生定向变 异。图中筛选过程其实是通过人工选择挑选优良品 种,所以抗病基因频率通过不断筛选而提高。 答案 C
第三讲变异、育种与进化
训练 2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 2 种变
异,甲图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有关
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图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增加了生物变
异的多样性
②乙图中出现的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
③甲、乙两图中的变化只会出现在有丝分裂中
④甲、乙两图中的变异类型都可以用显微镜观察
二、生物的进化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1)种群是生物进化和 繁殖 的基本单位。 (2)突变和基因重组 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3)自然选择 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 定向 改变,决 定 生物进化的方向 。 (4) 隔离 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5) 共同进化 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2.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生物 多样性形成的过程实际上是 生物与生物 、生物 与无机环境 共同进化的过程。 3.生物多样性的层次 基因(遗传)多样第性三讲、变物异、种育多种与样进化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
应考高分突破
选择题抢分技巧——找准选项
例 1 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如图
所示的方法: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据图
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过程①②③最后育出纯合高蔓抗病植株, 说明变异是定向的
B.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个体均为纯合子 C.过程③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需要
植物激素参与诱导 第三讲变异、育种与进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