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附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
第8课《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8课《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f3499a34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b0.png)
第8课《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方式反复朗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2.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3.通过拓展阅读,进一步了解陈氏“家风”的内涵,体会魏晋风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积累文言字词,疏通文意。
难点:理解陈氏家风的内涵及“家风”的现实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古有云:“家是天下之本”。
家风是一个家庭世代相传、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
上节课我们通过《咏雪》的学习,感受到了东晋谢家“和睦”“高雅”的家风,这也正是谢家人才辈出的原因。
这节课我们先用一个小故事,来认识一个新的家庭。
(引入“陈太丘诣荀朗陵”的故事)材料一:陈太丘诣荀朗陵,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季方持杖后从,长文尚小,载著车中。
既至,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余六龙下食。
文若亦小,坐著膝前。
于时太史奏:“真人东行。
”——《世说新语·德行》译文:陈寔准备拜访荀淑,由于家境贫困,出门没有什么仆人跟从,只是叫大儿子元方驾车,小儿子季方拿着手杖跟在马车的后面,孙子陈群的年纪还小,就和祖父陈寔一起坐在车里。
就这样,他们出门访友去了。
到了荀家之后,荀淑让三儿子荀靖站在门口迎接客人,让六儿子荀爽在饭桌上劝酒,剩下的六个儿子端菜上饭。
孙子荀彧的年纪也还小,便被荀淑抱着,坐在祖父的膝盖前。
就在陈、荀两家相聚的这一天晚上,当时的太史发现天象有变化,赶紧向皇帝报告说:“有才德的人向着东边去了。
”师补充:陈太丘其实叫陈寔,因为做过太丘长,所以人称陈太丘。
就好比大诗人韩愈是昌黎人,就称韩昌黎,柳宗元是河东人,就称柳河东。
用地名来称呼名人,是古人的一种习惯,也是当时的一种文化特征。
陈太丘的大儿子陈纪,字元方;陈太丘还有一个小儿子陈谌,字季方。
陈太丘这一家三父子被东汉时期的人们称之为陈氏三君。
二、了解作者作品1.作品:《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4ebd00f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89.png)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①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②过程与方法:自主与合作、讨论与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陈元方的故事,学习他的智慧、明理和方正的性格。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初学文言文,方法指导很重要;据谷老师介绍,梅林学校七(2)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较高。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积累文言词汇,读懂文章,并且能够形成自己的理解和领悟。
难点:对文言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对课外文言文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设计: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预备:课前三分钟,自学也轻松。
教师出示两个自学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
(1、《世说新语》2、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二、正课:1、读文章,熟悉教材。
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声音。
可以连续读两遍;自读自说课文,要求读出意思。
解决重点词语的理解。
(PPT展示:期行、舍去、尊君在不、相委而去、引与入门不顾)2、看图说话,理解教材。
要求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具体探究步骤:(探究问题,穿插字词句积累)第一步:识人物(教师板书友人、元方)第二步:看友人(“非人哉”的意思?骂谁?为什么要骂陈太丘?责任在谁?由此你能看出这个友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板书明确:无信、无礼)第三步:看元方(元方在干什么?面对父亲友人的责骂,他是如何回答的?由此你能看出这个元方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孩?)(板书明确:聪慧、明理、勇敢)第四步:看结局(听了元方的反驳,友人在语言和动作上有什么反应?表明了他的另外一个什么样的形象?)(面对友人的道歉,元方反应如何?他这样做对不对?)(补充板书:友人知错能改、元方方正)3、再读课文,大声朗读,要求:读出理解,读出人物,读出领悟。
讨论:从文中故事或文中人物中,你能得到哪些领悟?示例: A、做人要讲信用B、与人交往要讲礼貌C、知错就改善莫大焉D、做一个勇敢镇静的人E、为人性格当有方正之气三、课堂读书小结读一篇文言文,自当有一份文人的激情与洒脱,更应该有当代少年的快乐与睿智。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反思(4篇)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反思(4篇)](https://img.taocdn.com/s3/m/e592d38b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60.png)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反思(4篇)陈太丘与友期教学反思(精选4篇)1今日我教完了《陈太丘与友期行》这一课,真的是感慨良深。
八年前,我也教过此文,自我感觉还好。
两相比拟,真的是今非昔比呀,作为教师如不连续学习、与时俱进,那么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这能不叫人心惊吗?八年前,运用多媒体教学,在我们落后的湘西山区从来都没人提及过,更不知道多媒体是什么东西了。
所以,我那时教《陈太丘与友期行》时,采纳传统的教学方法,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也受到了听课教师的全都好评,我自己也认为还不错。
八年后,我同样是教《陈太丘与友期行》这一课,我却感到非常的困难,那就是要运用多媒体手段进展教学。
从这一课的教学设计、课件的制作以及班班通的使用,都花了不少的精力和心血。
在大学时,我没有接触过电脑,自然就更不知道课件的制作了,甚至连课件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
后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开头进入教学领域。
于是,我开头接触了信息技术,初步把握了电脑的一些学问,对于多媒体教学有了一些浅薄的熟悉。
开头,我认为多媒体所起的作用不是很大,可事实证明我的这种熟悉是错误的。
通过今日的教学,我更清晰地熟悉到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所必需的,每一个教师都必需把握这一现代教学技术。
八年前,我采纳传统的教学手段给学生上完了这一课,只是那种灌输式的给学生传授学问,照本宣科而已,根本没有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本没能得到发挥。
同时,给学生传授的学问信息也不多。
八年后,我运用多媒体上完了这一课,虽然不是很好,但我觉得至少是胜利的。
由于这一堂课,我不仅完成了三维目标的教学要求,而且还给了学生大量的学问信息,如如文言文的译法,学问的拓展和延长,课堂训练等。
这么多的信息在八年前用一个课时是无法完成的。
采纳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全方位的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力量。
教师,上了一点年纪的教师,也就是像我这样的教师,在科学技术日益进展的今日,请不要以老自居、苟且度日,而要与时俱进、终身学习。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优秀8篇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f58dd0d9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fa.png)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优秀8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学心得体会、工作心得体会、学生心得体会、综合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培训心得体会、军警心得体会、观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teaching experience, work experience, student experience, comprehensive experience, party member experience, training experience, military and police experience, observation and feedback, essay collection,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陈太丘与友期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学习评价设计+反思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学习评价设计+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00d4d7e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cf.png)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学习评价设计【主要内容】练习从语言和行为两方面入手,分析人物形象。
【评价反馈】学生能够找出人物语言和人物行为,教师通过这两个方面,启示学生归纳人物形象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
教学过程设计【从题目中的文化信息导入】1. 今天我们学习《世说新语》中的《陈太丘与友期行》,第一请一名写字漂亮的同学上台书写课题。
2.大家读题目,说说题目中包含了哪些信息?【设计意图】1.引导学生理解“期”的含义。
2.启示学生关注题目中的文化信息(用地名称呼名人,是古人的一种习惯,也是一种文化特征)【 自由朗读】1.请大家自由朗读文章。
2.朗读时注意读准字音【设计意图】1.检查文中通假字“不”的读音是否存在问题。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再读课文,划分故事段落 】1. 下面请大家再读课文,思考这段内容由哪几个小故事构成?2. 学生自由读。
3. 学生发言4. 教师总结、评价。
【设计意图】1.通过朗读,学生思考,理清文章脉络。
2.归纳概括能力的训练。
【小组合作,理解文意】“太丘与友”1.现在请大家小组合作,将屏幕上的重点字词含义写在小白板上,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讲述第一个故事片段,也就是“太丘与友”的故事。
2.重点字词有:“期、舍、去”3.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元方与友”1.现在请大家小组合作,将屏幕上的重点字词含义写在小白板上,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讲述第一个故事片段,也就是“太丘与友”的故事。
2.重点字词有:“委、引、顾”3.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1.合作分工,合作学习。
2.在合作中理解文章的含义。
【小组合作,分析友人的形象】1.请大家小组合作,找出能体现友人性情特点的句子,写在小白板上。
2.看看你们写的内容都是什么?(都是语言,行为)3.课外迁移4总结元方的性情特征。
【设计意图】1.学生写的句子都是语言和行为,由此启示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
2.及时迁移,从古文迁移到《背影》,总结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2024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2024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7e8c69a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8a.png)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导入1、同学们平时喜欢看故事书吗?老师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世说新语》,这是由南朝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主要记晋代名士言谈、行事的一本书,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篇《陈太丘与友期》。
2、陈太丘,就是陈寔,因曾任太丘县令,所以称陈太丘。
期,就是约定。
整个题目连起来的意思就是“陈太丘和友人约定”。
陈太丘和友人约定什么,发生了什么故事?我们一起来读读全文。
二、读文释义(一)初读课文——出示无句读全文1、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全文,你能读准字音、读对停顿吗?2、请一个学生读,让另一生从字音、停顿进行评价3、打开课本,齐读课文(二)疏通文意1、同学们刚才自读的时候,能看懂这篇文章的意思吗?有哪些字、词、句不太清楚、不太理解呢?提出来,2、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放开声音翻译全文3、师读一句,生齐翻译一句4、字词梳理三、品文研析1、读了这篇短文,8、大家觉得,这篇短文为什么要安排一个才七岁、把喜怒都还摆在脸上的孩子来指责友人的迟到失信呢?(更能突显“信”的重要)9、刚才同学们读友人和元方的对话时,有没有注意到他们所使用的称谓?“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相当于今天的“您”“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尊”是敬词,用于称跟对方有关的人或事,比如“尊姓大名”“家君”是对人称自己父亲的一种谦称;“家”是谦词,用于对别人称自己亲属中年长于自己的人,比如“家父”中国乃礼仪之邦,古人在人际交往中,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贫民百姓,都有许多谦辞和敬辞,体现了对人的尊重。
恰恰今天人际交往中没了这些礼貌用语,见面必呼职位,充分体现官本位社会的特点。
元方这个七岁小儿,即便是在生气状态下,也仍然尊称对方为“君”,而没有爆粗口,说脏话,更加显示出“礼”的重要。
四、课堂回眸1、陈太丘严格遵守约定,决不姑息不守时守信的人,是一种正直;友人面对一个孩子合理的批评,能放下大人的架子知错能改,是一种正直;元方不因对方是大人,有理有据地指出对方过错,对自己的爱憎不遮不掩,也是一种正直。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8篇)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8篇)](https://img.taocdn.com/s3/m/faaccd82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f9.png)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8篇)《陈太丘与友期》教案篇一①学问与力量:积存“期”“舍”等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解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的根本内容,并争取能背诵。
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熟悉诚恳守信和敬重他人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
③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能有理有据地评价人物形象。
1、重点:诵读课文,积存文言词语。
2、难点:理解“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诵读法、点拨法、争论法多媒体设备、随身扩音小喇叭、课件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由“自古英雄出少年”导入(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曹冲称象、曹植作《七步诗》、王冕四岁学画、王羲之七岁通书法)2、出示课题3、出示教学目标二、整体感知课文1、听录音朗读课文2、学生齐读课文3、学生自读课文(自读的要求和步骤)(步骤:1、粗读,读准字音。
2、再读,结合解释粗通文意。
3、反复朗读,直至能够背诵。
4、品读,提疑问,写评注。
要求:1、读书声音要嘹亮。
2、不懂的字词要翻检工具书。
3、养成圈点勾画的习惯。
重点实词下加点,重点虚词下画着重号,疑难句子下画线,疑难问题写上评注。
)三、翻译课文1、译读技巧留:人名,地名,物名,职称等,可照录不翻译。
补: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补出省略成分换:用现代汉语去替换文言词语加:按现代语言习惯加字,把单音节词语变成双音节词语。
2、教师点出重点字、词、句子(先提问学生,后出示答案)与友期(商定)行期日中(中午时分)太丘舍去(放弃)去后乃至(才)元方时年七岁(当时;年龄)门外戏(玩耍)“尊君在不?”(尊称,您的父亲;“不”通“否”表示疑问)待君(待:等待;君:尊称,“您”)非人哉(语气词,啊)相委而去(委:丢下、舍弃;去:离开)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父亲)则是无信(信用)下车引之(拉)元方入门不顾。
(回头看)句子: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3、学生竞赛翻译(先以座位行或列开火车的形式翻译,后出示全篇译文)4、译读积存课文中“尊君”“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尊君:您的父亲(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君:您(有礼貌地称呼对方)家君:我的父亲(谦词,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5、依据课文内容分角色朗读(让学生自由组合形式进展分角色表演:旁白、友人、元方)四、问题探究、分析人物形象1、你认为元方和友人分别是什么样的人?(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朋友的哪两点错误?你观赏元方吗?观赏他哪些方面呢?友人知错而“惭”说明友人是什么样的人?)元方:聪颖机灵、有正义感、童真无邪友人:无信无礼、勇于自责、知错能改2、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意见a: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b:承受友人的赔礼。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及教学反思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250d6a4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46.png)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陈太丘与友期》的内容。
(2)能够解读文中的实词、虚词,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3)能够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借助工具书、注释等资源,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友谊的可贵,学会珍惜友谊。
(2)树立诚信意识,明白诚信的重要性。
(3)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陈太丘与友期》的背诵与理解。
(2)文中实词、虚词的解释与运用。
(3)人物形象的分析与评价。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如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
(2)人物性格的深入分析与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陈太丘与友期的背景故事。
(2)引发学生对友谊、诚信等主题的思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注释等资源,解释文中实词、虚词的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中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实词、虚词的含义与用法。
(2)分析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人物。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文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
(2)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对友谊、诚信等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四、作业布置1. 背诵课文《陈太丘与友期》。
2. 完成课后练习,包括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的解释。
3. 写一篇关于友谊、诚信主题的作文。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背诵情况。
(2)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学生对友谊、诚信等主题的认知和感悟。
2. 教学改进:(1)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及教学反思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975d09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45.png)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陈太丘与友期》。
(2)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太丘”、“友期”等。
(3)掌握文中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比较分析法,分析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3)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友谊的可贵,学会珍惜朋友间的相处时光。
(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宽容待人的品质。
(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培养坚强的意志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陈太丘与友期》。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
(3)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句式结构。
(2)Friendship 的内涵和价值。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陈太丘与友期》的背景和作者。
(2)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解决字词问题。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1)学生讲述自己与朋友间的趣事,分享友谊的珍贵。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友谊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友谊的可贵和正确面对挫折的重要性。
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陈太丘与友期》。
2. 写一篇关于友谊的小作文,表达自己对友谊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2.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
3. 课堂讨论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 作业布置要注重实效,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及教学反思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432f22b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47.png)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及教学反思语文《陈太丘与友期》教案一1.读懂课文,能讲译,能理解课文的主旨。
2.积累文言词语,提高自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理解“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引入课文。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咏雪》,文中主要赞颂的人物是谁(东晋才女谢道韫)赞美了她什么呢(聪明有才学。
)我们现在来学习《陈太丘与友期》,看主人公是谁主旨是什么二.老师范读,学生齐读,然后再叫一个学生单独读,读后让学生评论正误优劣。
三.学生自学课文并讨论。
(可让学生先分组讨论,再全班讨论)1.读懂课文并翻译。
2.讨论“研讨与练习”中一、二两题中属这课的内容。
3.学生提问质疑,师生共同解答。
4.若学生没有提出以下问题就由老师提问:○1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主旨是什么○2本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3在《世说新语》中《咏雪》列入“言语”,《陈太丘与友期》列入“方正”,这是为什么四.先让学生读无标点的原文,再叫学生自读课文,看谁能先背诵。
五.学生课堂做练习,如有时间就课内订正。
(或留作课外作业。
如有时间可让学生即兴表演。
)—————下课!《世说新语》两则练习题1.为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
①撒盐空中差可拟(chā)(nǐ)②太丘舍去(hě)③尊君在不(fǒu)④无奕(yì)⑤友人惭(cán)⑥雪骤(zhu)⑦非人哉(zāi)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撒盐空中差可拟(大致,差不多)(相比)○2未若柳絮因风起(乘着,趁着)○3过中不至(到)○4相委而去(丢下)○5讲论文义(讲解)(讨论)○6去而乃至(才)(到)○7俄而雪骤(不久,一会儿)(急速,大)○8太丘舍去(放弃,即不再等候)(离开,就走了)○9与友期行(约定)(同行)○10与儿女讲论文义(这儿当“子侄辈”讲)○11下车引之(牵,拉)○12入门不顾(回头看)3.翻译下列句子。
○1未若柳絮因风起翻译:不如(比作)柳絮乘着大风飘起。
最新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优质课教案(优秀3篇)
![最新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优质课教案(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4860311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be.png)
最新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陈太丘与友期优质课教案(优秀3篇)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陈太丘与友期优质课教案篇一《智取生辰纲》是一篇从文学名著《水浒传》中节选出来的文章。
在课本中是篇幅比较长的课文,并且文白参半,方言较多,这些都增加了学生阅读的难度。
另一方面,文章情节跌宕起伏,饶有趣味。
以前讲解这样的课文,我总是在字词上花费较多时间,担心学生会在这方面遇到很多困难。
但是,我发现,这样讲授课文,会影响学生阅读的完整性,从而减弱他们对于文章的兴趣。
因此,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我主要的考虑是,如何在不占用很多课堂时间的情况下,让学生读懂文意。
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激发学生兴趣上面,培养他们对于小说阅读的兴趣,进而更主动地进行语文的学习。
想节省课堂时间,就必须做好预习的工作。
我布置学生回家预习课文,疏通字词的读音,认真阅读课文的注释。
课堂讲授的时候,我把生字词讲解的任务分配给了学生,安排一位学生把他认为需要注意的生字词点出来。
这样做的目的,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更好地达到裨补缺漏的效果。
适当地点拨稍难的几个生字词后,我发现学生基本上能够弄懂文章的大意。
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我在几个方面做了准备:1、补充跟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课前,我查阅了很多《水浒传》的资料,特别是跟这一部分有关系的,经过筛选与提炼,在讲课的时候,给学生补充了杨志的生平资料,关于花石纲的小故事,用贴近学生的语言讲给他们听。
我感觉到,学生都听得津津有味,对于杨志这个人,对于课文的故事都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2、运用多种素材:小说这种文体,可以容纳相当广泛的内容,讲授小说的课堂也应该丰富多彩。
在课堂上,我给学生展示了描绘课文情节的邮票,杨志的画像,电视剧里相关的录象,使学生头脑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更加栩栩如生,更加吸引人。
3、重点突出:整节课围绕“智”字进行,让学生在理清情节的基础上,分别概括双方的智慧所在。
在故事中双方智慧碰撞的同时,学生的智慧也在课堂中激荡,体会到了智慧带来的乐趣。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03f3688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46.png)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教案与反思第1篇】《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
两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又是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尝试采用“读一读、译一译、议一议、背一背”的文言文四步教学法,侧重学法指导(诵读、疏通、复述、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
特点如下:1.去掉文章的标点符号,还古文之原貌,请学生朗读。
这一设计不禁使学生更多的认识了古文,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将收到很好的效果。
2、对于课文的研讨,设计由学生自己讨论出问题,再讨论解决问题,突出体现了两个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文本的交流,强调了学生对文本的体验,符合课改的要求;而老师参与讨论,并适时点拨、引导、小结,体现了师生交流,由于学生是在没有框架的情况下发问、研讨,这就对起引导作用的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3、花较短的时间,请学生谈谈学习的感受,进入文本,再从文本中走出,高于文本。
使整个课堂凸现“学生为主体”这一特点。
4.字词积累练习,讲究课内、课外的衔接,讲究由浅到深,讲究运用、积累知识。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步骤一、激趣导入。
出示没有加标点符号的《陈太丘与友期》,告诉学生这是83年高考题,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文。
二、整体感知(一)疏通课文1、分组自学课文,提出自学要求。
2.采用竞赛形式诵读、疏通、复述课文。
理解课文大意。
(二)分析课文1、思考问题:请同学们讨论课文,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参考论题:(1)陈太丘未能坚持等朋友是否也不够守信?(2)友人知错而“惭”说明友人是什么样的人?(3)元方最后“入门不顾”是否失礼?)2、在理解的基础上,探讨作者写作意图。
这篇文章为什么归入《世说新语·方正》?文章如何体现“方正”这个主题的?三.拓展迁移:这个故事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实际意义?四.指导背诵课文。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15篇)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3889d2b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c7.png)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15篇)《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利用注释和工具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握__主要内容,归纳主旨。
重点讲解文中的疑难字词,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
三、教学方法:诵读品味法:读时品味人物语言,体会人物表达情感。
探究评价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人物进行评价。
四、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五、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激兴导入。
从前,有一个年轻人,背着七个背囊赶路,这七个背囊分别装着“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
他来到渡口,渡船刚开出时风平浪静,过了不久,小船上下颠簸,十分危险。
船家说:“客官,我的船小负载太重,你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
”可是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如果你是这个年轻人,你会丢弃哪个背囊?学生:“金钱”、“荣誉”、“美貌”……故事中的`年轻人思考一会儿,把“诚信”抛进水里。
结果没想到这个年轻人因为失去了诚信,找工作四处碰壁,与人交朋友也没人愿意相信他,这时他才醒悟到诚信的重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有关“诚信”的文言故事——《陈太丘与友期》。
2、诵读文本,整体感知。
1、听朗读录音,老师指出__应注意的字词:舍(shě)不(fǒu)通“否”2、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得流畅、读准节奏。
3、指名读,学生评价。
4、把握朗读的语气:“尊君在否?”(让学生回答这是什么句子,强调朗读时要读出什么语气,指名2个学生朗读,评价,然后强调疑问要读升调,并在小黑板上标出升调,齐读这句话。
“非人哉!”,让学生回答这是什么句子,强调朗读时候要注意语调,由于这是骂人的话,所以要重读,而且要读出生气发怒的语气,指名读。
2024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推荐3篇
![2024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798bf5f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a6.png)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推荐3篇〖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陈太丘与友期行》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一篇文言文,主要是在写陈元方的聪明活泼,诚实守信。
文中“无信”“无礼”是本文的核心词,作者用元方和友人的对话来说明“信”和“礼”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我面对的是七年级的新生,刚接触到文言文,学生会感觉很生疏和艰难。
在讲课的过程中多给予方法性的指导,进行读、讲、议的方式相结合,进行授课。
【教学目标】1、积累“期、舍、不”等常见文言词。
2、多角度朗读,触摸人物性格。
3、评述人物,辨别是非。
4、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的优秀品质。
【重点难点】1、多角度朗读,触摸人物性格。
2、评述人物,辨别是非。
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的优秀品质。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课型】教读课【教学过程】一、导入昨天晚上,我和一个学生约好今天中午2:20在办公室,他找我默写《咏雪》,人没来,我该怎么办?谁帮我出主意?(生答)古代有个叫陈太丘的人,也遇到了这样的事,他是怎么办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陈太丘与友期行》。
二、朗读(投影)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1、找一生朗读,其他学生做点评。
学生点评时应让学生朗读,老师顺势作以指导。
2、找学生再读。
3、全班齐读。
三、疏通文意(投影)要求:养成圈点勾画的习惯。
给重点词加点,疑难句子画横线,并写上评注,疑难问题旁打上问号。
如: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请学生按照此法自主学习,根据注释,小组讨论,译读课文。
三五分钟后,学生把有疑难的地方说出来,师生共同解决。
(设计意图:理解课文内容,练习语言表达能力)四、读文章,品人物。
(投影)1、请以“我从----------的句子,看出-------是--------的人”。
如:我从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的句子,看出元方是活泼、开朗的人。
2、根据学生的对人物性格的了解,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初中语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67086b0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9a.png)
初中语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陈太丘与友期行》。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与友期行”、“太丘”、“待其母”等。
(3)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性格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让学生体验课文中的情境,增强理解和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3)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诚信、友善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与背诵:(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3)组织学生进行背诵,加强记忆。
2. 课文解析:(1)解释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与友期行”、“太丘”、“待其母”等。
(2)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性格特点,如陈太丘的宽容、友人的诚实等。
(3)探讨课文所传达的价值观,如诚信、友善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分析课文情节和人物性格特点。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文言文表达方式。
(2)分析课文所传达的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寻找答案。
(2)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进行课文探究,发现课文中的奥秘。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图片,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2)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增强体验感。
(3)情景模拟: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测试评价:定期进行测试,评估学生对课文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5d6ca15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58.png)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诚信和礼仪的重要性。
3.学习文言文的实词和虚词。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朗读文言文,理解内容。
2.分析人物形象。
2.难点
1.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翻译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2.
1.讲述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引出课题。
2.提问学生对诚信和礼仪的看法。
3.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4.
1.学生自由朗读文言文,解决生字词问题。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5.
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6.
1.逐句翻译文言文,理解课文意思。
2.分析陈太丘与友人的行为,体会诚信和礼仪的重要性。
7.
分析人物形象
8.
1.分析陈太丘、友人、元方的人物形象。
2.讨论人物形象的特点和优点。
9.
总结升华
10.
1.总结课文内容和人物形象。
2.引导学生树立诚信和礼仪的意识。
11.
拓展延伸
12.
1.让学生讲述自己身边的诚信和礼仪故事。
2.推荐阅读其他古代文言文。
教学反思:
在教学《陈太丘与友期行》时,故事导入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学生在理解文言文内容和分析人物形象方面做得较好,但在理解实词和虚词时,需要更多的练习和讲解。
拓展延伸部分的故事讲述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诚信和礼仪的重要性,但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陈太丘与友期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10篇)
![陈太丘与友期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6fecaaa8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c5.png)
陈太丘与友期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10篇)陈太丘与友期教案(一):教材分析1.新课标要求构成学生对亲情的认识和感悟本事, 这是篇课内阅读课文, 要求学生经过学习有自我独特的见解, 感悟浓浓的父子情, 亲情是人间真挚而完美的#39;感情, 这一单元体现了亲情的丰富和多样, 从而引起我们的共鸣。
2.本节课要学生学习元方小小年纪就明白维护父亲的尊严, 感悟亲情, 明白诚信与礼貌的重要,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学情分析1.课文短小精悍却反映了道理, 要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 自我感悟出道理。
并树立进取的人生态度。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从文言字词到感悟, 再到进一步谈自我的看法。
3.学生认知障碍点:如何看待元方的做法, 构成自我的见解。
教学目标知识与本事:积累文言词语, 能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理解课文资料, 并争取能背诵。
过程和方法:读并体会故事的资料及其中蕴含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感知资料, 准确理解课文资料。
诵读背诵课文, 引导学生对诚信与礼貌的感悟。
教学难点:领悟深刻的做人道理教学过程导入:这节课教师想领同学们再次走进精典故事, 去认识一位小朋友, 它穿越时空, 沿着中华文化的长河正向我们走来, 让我们一齐去见见他好不好?[引出课题}这是一篇文言文, 究竟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我们来读懂它初读感知1、学生朗读, 同学评价2、齐读译后再读, 合作学习1、对照注释边读边疏通文意, 小组合作2、落实重点词句3、学生讲故事4、引导朗读, 注意停顿与重音, 把握感情, 师生点评。
学生互相挑战诵读, 熟读背诵。
品味探究1、读了这篇课文, 你悟到什么2、“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3、如果是你怎样办设题意图:经过对问题的品味探究, 让学生了解资料, 构成自我对课文深刻道理的理解, 对父子情的感悟, 明白诚信与礼貌的重要。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总结教师点拨: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式尝试用诚信、宽容、理解的方式去与人沟通课堂小结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们应继承发扬这一传统, 为人真诚守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
广丰永丰中学顾志华
【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生词,了解作者和《世说新语》的文学常识。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借助课文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掌握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正确把握人物形象特征,领悟故事情节所包含的积极意义:诚信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
【教学重点】
1.个别重点词句的翻译。
2.体会诚信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激励学生创造性地阅读和感悟文本。
【教学流程】
情境创设——学法引导——组织探究——总结升华
【教学方法] 】活动型阅读教学法。
[教具、课件]
一、故事《狼来了》和《曾子杀猪》
二、图片、多媒体、朗读录音MP3等辅助手段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1、讲故事:放《狼来了》和《曾子杀猪》
2、讨论:这两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3、引入:我们探讨一篇关于“诚信”话题的文章——《陈太丘与友期行》。
(二)学法引导
1、清除障碍,顺畅朗读。
2、理解字句,整体感知。
3、复述故事,推究内涵。
4、审美评价,勇于创新。
(三)组织探究
(利用图片、多媒体等辅助手段)
活动1、清除障碍,顺畅朗读。
(1)互动求助,读准字音。
期( qī)行尊君在否(fǒu )
(2)合理停顿,读准节奏。
a、教师范读:(学生划停顿符号“/”)
b、分组朗读:(纠正其读音与停顿的不当之处)
c、全班齐读,教师点评。
活动2、理解字句,整体感知。
(1)生生互动,理解词句。
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①君与家君期日中②尊君在否
(2)整体理解:逐句理解,积累文言词语。
(3)梳理情节:
这是一篇文言小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各写了什么?
开端:期行不至,太丘舍去。
发展:客问元方,怒骂太丘。
高潮:元方反驳,无信无礼。
结局:客惭下车,元方不顾。
活动3、复述故事,推究内涵。
(1)小组复述:组长复述,其余同学补充。
(2)探究: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3)小结:诚信是立世之本,我们都应当讲究诚信。
活动4、审美评价,勇于创新。
(1)人物评价:你喜欢或者不喜欢哪一位?为什么?谈谈你的想法。
(2)情境体验:假如你是太丘,回来知道故事里的情况,你会怎样做?假如你是元方,父亲回来后,你将怎么做呢?假如你是故事中的友人,太丘回来后你又将怎么做呢?
(3)感悟讨论:学习本文,你懂得了什么或你明白了什么?
(四)总结升华
同学们,老师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以诚待人,以信做人。
用智慧做帆,用勤奋做桨,开动理想之舟,到达美好的未来。
“信”是立世之本,不守信很可能使一件本可能成功的事情失败,无信无礼之人寸步难行。
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首诗歌或短文。
[板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行
太丘友人元方
与友期行过中不至(无信)怒斥友人
舍友与去对子骂父(无礼)有理有椐
[教学反思]
一、本节课可取之处
1、成功的创设情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狼来了》这一故事贴近学生生活,而且出自一名调皮滑稽的同学之口,吸引了全班学生的注意力,为整个课堂的活跃气氛奠定了基础。
2、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实现了角色的转换。
七年级学生刚接触文言文,不了解学习文言小说的阅读步骤与方法,先出示学习方法并提示每一不该做什么,然后遵照步骤逐一引导逐步探究。
在每一步骤中均让学生之间互动合作完成,必要时做点评和补充,让学生尝到了自己播种自己耕耘自己收获的喜悦。
3、设置了开放的探究问题,没有唯一的答案约束学生的思维,如:①文本中人物,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谈谈自己的看法。
②假如你是课文中的陈太丘或友人或元方,你将怎么做?谈谈你的想法。
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所悟,只要言之有理即可,活跃了课堂气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
二、本节课不足之处
1、在扫除字词障碍的过程中,忽视了强调学生积累。
2、忽视了传统文化的积累,如作家作品、时代背景等。
总之,教师要做研究型的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年龄特点、知识状况、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生活情趣及思想动态等,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会话交流的环境,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