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教学论文(1)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课堂教学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课堂教学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师生的互动和合作。
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化学课堂教学是让学生在多元、动态、开放、探究、创新中主动地获取知识,领悟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
因此,高中化学课堂创新教学应在传授知识、陶冶情操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更新观念、重建教学设计新模式成为广大一线教师关注的重点,也是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难题,这也是我们深入思考并设法解决的问题。
一、师生关系的民主性课堂教学中要坚持教学民主、师生平等,尊重学生人格,鼓励学生敞开胸怀,畅想欲言,提倡”群言堂”,不搞“一言堂”。
对于学生存在的学习误区,要细心、耐心地讲解,并给予辩证评价,不打棍子。
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提供良好的氛围和人际关系环境。
通过对全班同学民主氛围的有意培养,既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使化学课成为同学们最受欢迎的课,所以,情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表现为美感、亲和力和感染力。
美感:大方的穿着,端庄文雅的言行,清晰整洁的板书,流畅的思维过程,简明的形式表达,使学生的心情为之一震,眼睛为之一亮,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亲和力:善意的微笑,平易近人的表情,关怀爱护、鼓励的提问,轻松耐心的回答,如“好!”“很好!”“很有创造性!”,通过鼓励的话语拉近老师和学生情感上的距离。
感染力:不失时机的幽默,机智的应变,热情饱满、抑扬顿挫、丰富形象的语言表达,得体助势的肢体语言,都能达到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传统“满堂灌”的传授知识,只能使学生被动地获取知识,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对学习方法、学习技巧知之甚少,思维定式,消极怠慢,缺乏创造性。
因此,教师应彻底转变教学观念,践行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转变。
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时间留给学生,设计采用“化学课堂导学式——五步教学法”的教学模式,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整合教学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整合教学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使用课改新教材,尝试课改新课堂,新最深的感触是新教材对不同层次的教师都提出了一个新挑战,要求教师必须以一个全新的观念去审视新课改。
在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例如课时紧张是新课标实施以来,我感觉最棘手的问题。
表现在若按教材顺序,教材安排的内容按部就搬去讲,首先表现出无法安排学生实验,化学学科如果不让学生亲手实验,就失去了他的特征,也就失去了他的魅力。
其次,各部分知识都浮于表面,出现夹生饭现象。
有些知识可以让学生一点一点随着学习时间的延长逐渐加深理解。
通过思考,通过学习,通过实践和研究,加深了对新课改的认识和理解,探索到有些问题通过进一步整合,是完全能够改善或解决的。
一、整合目标,实现和谐统一本次课程改革,将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列为化学课程目标,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寻找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化学世界,并结合化学提供的丰富素材,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教学中我们要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的关系,实际教学过程是知、情、意、行交织统一的过程,需要做好整合过程,实现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
二、整合知识,深入浅出,突出化学学科思想我体会化学的美在于它的变化,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就会变化成新物质;化学的难也在于它的变化,目前学习的化学知识中总有特殊的不遵循规律的现象;同样的物质,用量不同,条件不同产物就可能不同。
这些变化使化学具备了不确定美,也使化学学习显得繁琐。
出现课时紧张的现象。
为此,教学中突出“类”和“定性定量”的思想。
1.归“类”思想的教学。
首先对物质分类,反应分类。
其次使学生体会形成同类物质具有相似性。
例如:初中学习过二氧化碳的性质,它是酸性氧化物的代表,具有与水、碱、碱性氧化物反应的性质。
高中学习都属于酸性氧化物,如果有“类”的思想,学生可推知二者应具备以上性质,教师在再点化二氧化硅不溶于水,所以不与水反应。
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教学设计论文
浅谈新课程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摘要: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化学课题教学方法与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应当根据新课程理念改革课程教学方式。
本文探讨了高中化学实验的教学改革与设计。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设计历史是发展的,教育是变化的,思想是流动的,一成不变的是教育和不思变革的教育思想是缺乏生命力的,根据时代的特点不断调整我们的思想、发展我们的观点,我们才能成为教育变革的主动者。
化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教师应和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一道,认识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反省自我,迎接挑战,肩负起历史的重托。
研究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问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进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要求,更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要求。
因此,研究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设计问题就成为摆在高中化学教师面前的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
一、化学实验的教学设计化学实验(包括课堂演示和学生实验)具有证明物质的真实性,教学的直观性和启发性,以及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实验技能等功能,但这些评价均属传授知识的范围。
在基础化学教学中,实验的重要性是再怎样强调也不为过分的,……而为有些化学教师所忽视的就是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效用。
这里既包括由实验求知识深化为由实验求能力的要求,也包括推进学生认识产生两个“飞跃”的要求。
认识论指出,占有丰富的大量的感性材料,是认识事物的本质上升为理论认识的重要条件,同时对事物形象掌握得越多,越有助于抽象思维,当未目睹或动手而感知的实验内容,教师无论怎样做生动描述,对学生来说仍属无实验事实根据的“臆测”。
科学家还认为,“实验是一种批判性的操作,使人能够在若干假设之间做出抉择,来决定科学思想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学生与之相仿。
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而言,化学实验也堪称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值得我们很好地探索和实践。
化学实验设计中要目的明确,具有针对性;鲜明直观,富有趣味,富有启发性。
化学教学论文5篇
化学教学论文5篇浅谈高中化学教学论文篇一一、多媒体催化高中化学教学的措施1.1探索微观世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将多媒体与高中化学结合起来能够提升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的在化学课堂中畅游,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录像、幻灯片等将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化,让学生可以愉快的投入学习。
如果教师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是难以将微观的化学世界直观的传递给学生的,在多媒体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通过模拟化学直接将化学世界明晰的展示在学生眼前,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1.2扩展教学容量,让学生深刻的理解化学知识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板书时间,扩展化学课堂的容量,在保障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下能够将大量信息传输出来,高密度的开展讲解工作,达到优化教学效率的目的。
应用图片可以将教学内容直观的展示出来,该种教学模式更加的丰富、形象、生动,可以刺激学生的听觉与视觉,提升化学学科对于学生的吸引力。
例如,在开展关于化工生产的教学内容时,多采用板书、挂图与模型,直观性与真实性不足,无法激发出学生学习化工生产的积极性。
如果应用电脑模拟功能来编写出化工生产图式,为学生展示出化工生产的物质转换与流动性,就可以让学生对化工生产产生更加感性的认知。
因此,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化学教学不仅可以扩大教学容量,还能够对学生的感官产生更深刻的刺激,让学生可以集中注意力,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
1.3应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理解能力在传统化学教学课堂中,教师都将主要的精力放置在了难点与重点知识的讲解上,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厌烦情绪,这是不利于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更无法让学生突破重点与难点。
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选择大量活泼、鲜明的动画与图片,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生动、饱满,这对于提升1.4利用多媒体模拟实验教学活动在高中化学活动中,有大量的实验,利用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深刻的理解化学变化过程,虽然化学实验对于安全操作以及操作步骤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但是如果稍有疏忽,还是有引发安全事故的可能性,这种后果往往是非常严重的,这就导致一些学生对化学实验产生了畏惧心理。
高中化学教学(1)论文
关于高中化学教学的分析摘要:本文针对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教学教法进行探讨,力求找出适合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分析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更多地关注其作为自然科学的属性,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思维培养。
正因为如此,化学课堂往往会出现严谨有余而趣味、活力不足等问题,使课堂气氛过于沉闷紧张,缺少灵动与活泼。
因此,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化学教师应努力构建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都能够全面发展,使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
而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课堂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在今天高中化学教学应试教育思想仍然占据着历史的舞台,让学生如何掌握化学知识考取高分依然是它关注的重点,而不是培养学生的能力。
高中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科学的思维方法,结合价值观和情感观的发展,实施高中化学创新教学势在必行。
化学作为高中所有学科中直观性和趣味性最强的学科之一。
化学教学中制定好教学策略十分必要。
本文就高中化学教学适合实施探究式教学的方法进行了论述,探索有效的实施探究式教学的途径,力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1 使用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意义当前高中教师教学过程中只为应试,盲目灌输的知识,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学习效果效率急剧下降。
探究式教学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针对所学内容提出自由提出问题,表示质疑后去探讨研究,尝试解决问题,注重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
这种方式强调以教材中的问题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要形式,以学生所学为基础,深入逐步学习过程。
探究式教学的应用必将冲击传统灌输教学模式,适应教学改革发展,有其理论和现实的意义。
1.1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在教师的启发下,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去观察,动脑,积极主动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大家一起互动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并且对学生提出的多种解决途给予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这种人人参与的氛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自主、快乐地学习。
新课标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摘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中学化学教育既要让学生学习系统的化学知识与技能,又要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更应当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品质。
这就要求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努力树立科学的学生观,要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创建适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教材作用学习方式课堂主人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模式是一种“生命课堂”,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体验。
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笔者通过中学化学课堂教学实践,得出了以下体会:一、教师理念的改变传统的课堂模式是一种“知识课堂”,以知识为中心,关注的是教学的结果;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模式则是一种“生命课堂”,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
以往,我们总认为教师教学的时候学生就在学习,知识的获得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它的结果是确定并可以量化的,“教学与学习”这一术语的含义往往是“教学及其策略”,很少关注学习本身。
而在“生命课堂”内,学习应该是一种带有反思色彩的智慧活动,这种活动使学习者能够应用已有的经验来理解或评价当前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而影响他在课堂内的思维活动,形成新的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最具有价值的应该是学习者的学习体验。
因此,我们必须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1.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苏教版版化学教材中增加了许多栏目如“你知道吗”“交流与讨论”“问题解决”“信息提示”“资料卡片”“拓展视野”等,这些栏目的设置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由浅入深。
同时也充分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他们去思考,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交流讨论进而设计实验验证得出研究成果的一个认知过程。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方法论文
浅谈“新课标”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方法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新课标的理念深入到教学的各个方面、各个学科,化学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科目也必须积极推进新课标理念的落实。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化学教学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因此我们的化学教学方法也必须对此作出相应的改进和完善。
一、现阶段我国的高中化学教学现阶段我国的高中化学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吸收了新课标教学理念的精髓,但仍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阶段。
高中化学新课标后包括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学生在修完必修课后还要进行选修才能完成高中化学的学习,课程内容也更为贴近现实生活。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多年来形成的教学方式和知识储备、结构都受到了挑战。
高中生在经历了初中学习的历程后,在年龄和知识方面都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心智也逐渐成熟,有了一些自己独立的想法和学习意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面对高中生对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态度与初中学习的转变。
高中化学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衔接进行的,高中生在初中学习的过程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高中化学教学是在教学范围、知识深度、学习方式等方面的进一步发展。
在旧的教学方式和理念仍存留。
新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尚未形成的情况下,目前的高中化学教学仍存在教师对新的教学要求把握不足、教学方式不够科学合理以及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等问题。
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高中化学教学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教育的目标是育人,学生应该是教学中的主体和核心,教师的活动必须以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来展开。
2.教师的教学方式仍以传统的灌输式为主,更多的是老师的讲解,方式单一。
在新形势下,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和兴趣,更难以达到现代社会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的要求。
3.高中化学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重理论教学、轻实验教学的传统局面,学生动手能力不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低,主动性不够。
4.教学资源和设备的更新缓慢,多媒体、网络等教学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一、充分备课与学生预习相结合备课包括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等。
教师在备课时,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确定一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找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化学知识和能力的状况,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的教学策略。
备课要充分、教学设计要详细、要科学合理。
在授每一节新课都要布置预习作业。
预习作业不是叫学生简单地将课本看一遍,而是提供预习提纲,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
例如布置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这节新课的预习时,先提出以下问题:学完了电解质,那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是什么?什么是离子反应?要发生离子反应需要什么条件?什么是离子方程式?该如何来书写离子方程式?通过一系列问题,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就会针对你所提出的问题来预习,通过预习来解决问题,通过预习发现问题并带着问题参与课堂学习。
预习并不局限于课本,还应结合教材配套辅导书,利用辅导书中的同步学案,归纳总结来预习,来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找出疑难问题。
这样,学生就会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来听课。
教师的充分备课和学生的充分预习相结合,课堂上就会减少“损耗”,从而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有事导入,激发兴趣。
一个好的开头,好的引入是整节课成功的一半。
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二)实验引入,激发兴趣。
通过设计或利用趣味实验,以直观现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发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效果。
(三)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以不至于整节课过于沉闷,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就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教师应遵循的教学原则,更是化学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
化学是一门与人类生产、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所以在引入和教学的过程中设法把学生的课堂学习和生活实践相融合,把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用化学科学来实践生活,在生活中学化学,在化学中体验生活,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范文10篇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范文10篇论文1:化学实验设计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论文将探讨化学实验设计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包括实验的目的、步骤、材料和仪器的选择等方面。
通过合理设计实验,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和科学精神。
论文2:有机化学知识的教学策略研究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们普遍认为难以掌握的一部分。
本论文将研究有机化学知识的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方法、教材选择和课堂互动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反应机制。
论文3:高中化学教育中的实践教学研究高中化学教育中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
本论文将研究高中化学教育中的实践教学,包括实验教学、实地考察和科研活动等方面。
通过实践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在化学领域的实际应用能力。
论文4:高中化学知识的跨学科教学研究化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科学,能够与生物、物理、地理等学科相互关联。
本论文将研究高中化学知识的跨学科教学,探讨如何将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教学。
通过跨学科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论文5:探索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高中化学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和实验能力,还需要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本论文将探索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包括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探索等方面。
通过培养问题解决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论文6:高中化学知识的创学方法研究创学方法是激发学生研究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本论文将研究高中化学知识的创学方法,包括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和实验探究等方面。
通过创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论文7: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示范实验研究示范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化学实验是化学的基石,是化学理论的支柱。
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化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的手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科学态度、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的重要途径。
实验是新课程的中心,新课程的实施是围绕着实验来进行的。
在新课程理念下,化学实验教学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①化学实验的课程目标更全面。
作为化学实验的目标不仅有实验知识与能力的要求,而且有实验探究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②化学实验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地位更突出;③化学实验呈现出生活化、探究化、绿色化、现代化、人性化等特点。
一、教师应细致地钻研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合理改进实验和补充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前提,化学实验能生动、直观的展示化学现象,以特殊的魅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教学中实现“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的课程改革目标。
在新课程理念下,应由激发学生积极地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索学习,由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和求异创新。
为了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丰富生动有趣的实验现象。
教师在平时备课的过程中要努力挖掘蕴含于教材中的可供探究的素材,在教学过程中不拘泥于教材中已有实验,对现象不明显、效果不好的实验进行必要的改进,这需要教师在课余时间多进行实验研究,反复实验,寻求现象最明显的实验途径。
教师还可以将教材中可供探究的知识点设计成探究性问题通过实验进行教学,使实验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在对教材中内容进行实验探究时,设计探究问题的难度要恰当,要符合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帮好学生打好进行科学探究必备的知识基础。
通过实验,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
二、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新课程实验教学要求激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老师的任务是引导、协助和点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现代教育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课程改革时代。
转变教育观念,全面实施以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探究性教学已逐渐地走入课堂,原因在于,它将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老师不断给学生创造机会,尽量让课堂更加贴近学生生活,不断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由于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着一些普遍现象,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化学教学须让实验和事实成为学生探究的目标,从而来强化学生学习的动机”。
新教材也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减少了对实验技能要求,强调实验在培养科学思维、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作用。
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
主要的问题如下:①学生的实验依然是被动式的实验,尽管实验教学是学校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学生的实验依然是被动性的实验,很多学生做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学分而不是提高自己的实验水平和实验能力。
②教学手段陈旧,学生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缺乏系统化。
由于目前教学手段的陈旧缺乏系统化,目前的化学实验教学依然是传统式的教学方式,不能够使学生实验技能和实验知识系统化板块化。
③实验教学不能和科研相结合,目前的实验教学是孤立的教学,还没有和科学研究相结合,这样使得实验沉闷无趣,学生对实验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④实验教学内容依然是单纯的验证一个实验结果的模式,学生的实验依然是验证教师教授的和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学生缺乏足够的理论空间,限制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⑤实验考核体系不完善,尽管目前对于学生实验考核,但是实验的考核体系极其的不完善,考核知识对知识的分割考核,没有系统化,综合化的考核因此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探索【摘要】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改革也要根据当前教学实际以及新课程教学要求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工具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以期使高中化学教学工作在满足实际教学需求的情况下,达到高质、高效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化学教学方法教学工具创新新课程教学改革呼吁高中化学教学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充分考虑当前高中学生教学背景的前提下,能够在教师、学生、教材、教学设备等方面进行充分的资源整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更好的为社会培养人才。
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理念的转变在新课程背景下,时代要求我们广大高中化学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创新,寻求新的发展思路来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
教学理念是教学的核心指导原则,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决定了教师会有什么样的教学动作和教学方法;而教师又是教学工作的实施者,是教学目标如何实现的推动者,推进新课程改革教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转变教学理念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前提。
各级教师应充分认识素质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自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使教学实践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
学校是教师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应当集中对教师进行培训,传达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观念转变的重要性以及在新课程背景下所要实施的教学理念,统一思想。
学校要积极营造新课程实施的气氛,充分利用教研活动、业务学习、教学会议等积极宣传新课改的精神和理念,要求教师“不培训不上岗、先培训先上岗”,让教师感到新课改推动的力度和益处,在这种课改舆论大潮下,积极落实新课程培训措施。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利用好的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起着关键作用。
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活。
高中的课堂教学可以说是一门极其复杂,包罗万象,内涵非常丰富的艺术。
不能把教学看做是简简单单的把书本的概念和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将学习的思维和逻辑以灵活的方式让学生掌握。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课堂教学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课堂教学探究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高效。
受高考、课时安排的冲击与教师观念的影响,究竟应该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完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三维目标?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既突出新课程理念,又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呢?下面谈谈我对化学课堂教学的粗浅思考。
一、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与陈述根据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每天备课都要制定教学目标。
在化学教学中,只凭经验和考试的要求进行教学,认为讲完规定的教材内容就达到了教学目标,这是对教学目标的功能缺乏认识。
把握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关键,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它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
陈述化学教学目标时词语表述要清晰,行为目标陈述时行为动词选择要恰当。
案例1:氨气制取的研究。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原理、制取装置、收集方法和验证方法。
问题诊断:“了解”表述不具体,难以评价。
将“了解”改成“能说出并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原理,将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装置、收集方法和验证方法技能目标改成“初步学会”,这样就比较具体,也可评价了。
化学课程标准中虽然将”了解、理解”等动词也列入可供选择的教学目标行为动词中,但我们无法得知学生的学习到什么程度才算是“理解或了解”,我们在制定课时教学目标时可将理解等行为动词再具体到可测量、可评价、可操作、具体而明确的行为动词。
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将直接决定着新课程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的效果。
二、课堂教学过程的创新设计问题引领,激发思维。
新课程理论十分重视试题情境的真实性,即重视把问题连同某个真实情境一道呈现给学生,通过真实情境素材形式问题,来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能力的种子,没有问题也就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们应成为激发学生思维内需的高手。
一个好的问题能唤醒学生的沉睡的心灵。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地预设或埋伏一连串能够激发学生想像情感等兴奋点。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论文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有效教学新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重要途径。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
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一、有效教学的理念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这一概念频繁地出现在英语教育文献之中,引起了世界各国同仁的关注。
有效教学的提出也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
教学是艺术,这是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
它倡导教学是一种教师个性化的、没有公共的方法的行为,一种凭良心行事的、约定俗成的行为,主张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是复杂的,教学结果是丰富的,难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
但是,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才明确地提出,教学也是科学。
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
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
二、传统教学中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分析1、教学目标单纯关注学生的认知,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往我们的教学也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领域,但是受传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始终把反复练习、训练的方式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
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单纯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由于教学目标的偏差,“熟能生巧”的理念逐渐演变成“熟能生厌”的现实,其结果就是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辛苦。
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课堂教学死气沉沉,教学效率低下。
新课程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
新课程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摘要】新课改下的化学教学更注重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验探究。
本文对新课程下高中化学实验的内容变化和呈现方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阐述了面对新教材新教学理念,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变化有效策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方法。
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学生获取实验技能的重要手段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
新课改下的化学教学更注重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验探究,强调运用实验教学让学生感知、理解、巩固和应用知识并形成能力,在许多抽象的化学基本理论教学中要求教师要善于运用形象化学实验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以此形成独立思考,阐明知识规律,养成正确的思维方法,提高学习兴趣,以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新课程高中化学实验内容分析(一)新课程高中化学课程设置情况在新课程的高中化学课程中,化学课程包括《化学1》和《化学2》及《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等模块课程,化学实验贯穿于各个模块中;化学实验还单独作为一个课程模块——《实验化学》,以此来强化化学学科特征,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新课程高中化学实验内容新变化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新课程教材中的很多实验增加或改变了一部分的实验内容。
在《化学1》的第一章就增加了“萃取、蒸馏”等基本操作实验,让学生在刚接触高中化学的时候学习并掌握最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必需的实验基本技能,从而使其树立利用实验学习化学的观念,为其进一步学习化学奠定基础。
在实验原理不变的前提下使实验操作简便、易于观察,并可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将制法、性质、用途设计为一个实验,省时、省药,突出实验的整体性、综合性;从药品的选用、用量、实验的装置、尾气的处理的方面体现绿色化学思想。
(三)新课程高中化学实验呈现方式新变化运用了一些新的实验呈现方式,如“实验活动陈述式”、“实验情景创设式”、“激疑质疑式”、“引导探究式”、“总结提炼式”等,无论哪种呈现方式,都试图体现实验呈现方式对“信息传递、内容表述、情景创设、诱发思维、行为驱动、情感调节、协同作用、教学引导”等实验教学功能的实现。
新课程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论文
新课程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之我见摘要:介绍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如何确认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如何做好引导者的工作。
关键词:高中化学新课改课堂教学0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也在不断进行着。
高中化学作为高中教学的重要课程,也在不断地完善。
高中新课程改革到现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理念逐步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普遍认同。
1研究课程标准,把握新课程理念1.1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是化学课程的新标准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学生是教学工作的对象,是课程学习活动的主体,也是未来文明的创造者。
因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认真注意学生的需要,在考虑学生的需要时,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发展,而不是狭隘地考虑给学生灌输多少知识、传授哪些知识技能。
1.2为化学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和研究提供更多的机会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引导教师不断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课程标准弹性较大,正是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舞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认真钻研课标,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创造性的实施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形式,灵活、机智地把教学引向深入。
2如何落实新课程教学2.1激发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所以,在教学中,尊重和满足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化学的开篇课“绪言”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的魅力,补充一些趣味性实验如“吹气生火”“烧不坏的手帕”“滴水生火”“水变葡萄酒”等,将学生带入神奇的化学世界中,唤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2.2转变观念,让学生作课堂的主人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是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的具体落实。
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尽量多给学生以时间和空间;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以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和学生共同学习。
2.3注重与现实生活的结合新课程中对内容的选择,更重视学生的发展潜力,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实验性教学实践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获取科学知识、掌握基本实验技能、体验科学的学习方法,是高中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实验设计和探究能力及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所以化学实验的探究性教学对于加强实验教学改进、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则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新课程;化学实验;改进;探究性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能正确认识事物及其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
因而,化学实验是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最基本的教学形式,它是学生建立和巩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获取化学知识、形成学科能力、培养科学素质进而形成科学世界观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学习过程。
新课程的化学实验教学淡化了知识体系,更注重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化学实验成为一种让学生了解身边各种事情的工具。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引导下,教师就要教会学生应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学习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运用实验探究的方式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为让学生养成这种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积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论据,进行现象解释并得出结论,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评价与反思。
学生在实验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会体会到探索路程的困难,解决问题的乐趣与收获的心情,学习的积极性及学习效果都会更好。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探究性实验教学的一些做法:一、教学情境氛围的改进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主要讲究知识体系的建构。
在实验教学中多为验证性实验,先由老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出物质的性质、制法或定律,之后由学生通过实验检验。
学生在整个过程中被动接受知识,验证了原先从课本中得知的结论,学习过程缺乏探究的乐趣。
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浅谈新课程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摘要:新的课程改革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主张,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是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性学习、合作交流和探究性学习的情境。
探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师的启发激励下,学生呈现出多向发散的思维状态:自主加信息,大胆设疑,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善于表现自己,形成具有个人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文仅就此教学模式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关键词:合作探究创设情境合作精神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是“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做成功的教学改革”。
新课程强调的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对学生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建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教学模式——“合作探究”。
本文就新课程下的高中化学合作探究式教学谈谈自己浅显的认识。
1.依据化学现象中的问题创设情境,为合作探究奠定基础。
(1)依据实验现象,激活学生的合作探究兴趣。
在化学实验时,可以通过调整实验顺序,优化实验方法来创设合作探究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cu与稀 hn03实验的教学中,为了明显地观察到no无色气体,我们可引导学生进行如下的改进实验:取一个u型管,在合适的橡皮塞上扎入一根螺旋状的铜条塞在u型管一端,往 u型管的另一端加入稀hno3,至u型管的左侧完全淹没铜丝。
这样,可观察到在铜丝附近有一段’无色气体柱。
u行管左侧产生液面下降,产生蓝色液体,u型管右侧液面上升。
这种变化现象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激情,也为他们的合作学习创造了条件。
(2)依据生活事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很多化学现象都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
对此,教师可从生活现象人手,依据化学知识设计问题,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学习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
关于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相关论文
关于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的相关探讨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化学课程正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深化。
高中化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方面,在高中教学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一方面能够提升高中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能够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步伐。
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它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进一步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学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内涵也不断深化,而高中化学教学面临着任务重、时间紧等困难,如何才能突破难点提高教学质量是目前高中化学教学的关键问题。
一、当前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1、对高中化学教学缺乏深入理解。
在化学教学中许多老师对于化学教学的目的掌握的不够深刻。
化学教学要有务本的精神.不可以舍本逐末。
高中的化学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需要教师授人以渔.当学生们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就能随时的获得知识。
然而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很多高中化学都忽略了学生们获取知识的过程与途径,只是一味的教.不在乎学生是否真正的理解,这样在无形中忽略了教育本质教育的本质,最终不利于高中化学教学的顺利进行,阻碍了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学方法不明确。
近几年来,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高中化学的教材不断变革。
新教材打破了以往教材单单重视书本知识体系的传统结构,更加注重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和与实际生活的关系。
但是在实际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高中化学教师们往往习惯于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单纯注重书本知识的教授,对于新教材的内容还缺乏一定的研究和把握。
教学方式以传统灌输式为主,方式单一。
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够系统的掌握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不能够了解学生对新教材掌握的好坏,从而就不能够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阻碍了高中生化学成绩的提升。
3、化学实验课程缺乏。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在当前的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还面临着一些问题。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浅谈论文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浅谈新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而深刻的变化,是时代前进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中阶段又是学生知识增长与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阶段。
因此,高中化学教学寻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应是每位教师追求的根本目标。
笔者拟就新课程理念下,对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学生自主学习是创造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至关重要。
人本主义教学观认为:“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都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
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呢?1、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许多科学家的研究证明:“人的大脑就像一个沉睡的巨人,它比世界上最强大的电脑还要强几千倍。
”因此,教师要以人为本,相信学生的潜能,相信学生能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可塑性,是不断变化发展与进步的个体。
“搬运工与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马克思)。
”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做到尖子生吃饱,中差生吃好,使全体学生自主参与,激励竞争,形成一个“兵教兵,兵教官,官教兵”,全班学生共同提高的统一整体。
如我在每一节教学时,都预先准备一份学案,学案中所涉及的问题有深有浅,首先让学生预习教材,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学案中的题目。
这样一来使好、中、差的学生都各有所得。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的基础。
新世纪呼唤着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要求教师的权威从此不再建于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从而发展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下的高中化学教学之我见
摘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也是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目标。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提高教学效率就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变苦学为乐学,从学习中获得快乐的感受,提升其各方面的技能同,从而从整体上提高中化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教学效率学习兴趣学法指导
思维空间课堂效率的高低离不开教师的专业素质,更离不开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程度、教学时精神状态的好坏、对所授学科兴趣的浓淡以及专业能力的高低等。
在新课程实施中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遇到了诸多的问题和疑惑,我们应该做的就是理清思路,肃清困惑,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不断解决问题,进而探索出一条不断提高课堂效率的新路。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说到底就是用较少的时间、精力的投入,取得学生最大程度的发展。
那么,如何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最大程度的发展呢?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强烈兴趣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探索热情,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现在的中学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多于实践技能的学习。
这样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是: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每况愈下,大多数对学习还有兴趣的学生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家长、老师“威逼利诱”的结果。
面对这样的现实,教师“传道、受业、解惑”的前提是:所做的这一切必须要引起学生的共鸣,若
引不起学生的共鸣,课堂上所做的一切就都是徒劳的,“言者有心,听者无意,教师讲的津津有味,学生听的昏昏欲睡”正是没有引起共鸣的写照。
引不起学生共鸣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最主要的是所讲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脱节。
学生不想听,不愿听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觉得所学内容空洞、与生活实际无关。
理论知识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晶。
究其本源,无一不是来源于生产实践。
如何在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看似空洞的理论之间架起一座认知的桥梁?
这是师生共鸣的关键,是学生保持学习兴趣的关键,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关键。
这需要教师高超的教材处理能力,找出教材中理论的实践来源,将高雅的通俗化、将抽象的形象化。
使学生有了理论源于实践、跳一跳,够得着、努努力,能学懂的感觉。
就化学课而言,巧妙设置悬念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质的变化是千变万化的变化现象是丰富多彩的,利用这些变化和变化的现象,精心设计实验从一些奇妙的化学现象创造悬念,创造欲答而不能,欲罢而不忍的教学情景。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充分调动起来。
二、充分重视学法指导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起作用见效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十分重要的。
指导学生预习方法。
预习不是看一遍书即可,教师可列出提纲让学生
自学,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听课。
指导学生听课方法。
动耳听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动脑加以分析、归纳,将知识加以整理以便加强记忆;动手将重点内容做笔记以备复习。
指导复习方法。
根据遗忘曲线,遗忘是先快后慢。
这就要指导学生及时复习,到后来可间隔一定时间再复习,间隔时间随复习次数越来越长。
学习方法一旦被学生掌握,课堂教学效率必将大大提高,学生也将受益终身。
三、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维空间
课堂上,给学生留一个思维的空间,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有经验的教师从来不会“满堂灌”,而是在细针密线,鞭辟入理的同时,给学生留一个思维的空间。
给学生留一个思维的空间为有以下一些方法:
1.抛砖引玉法。
就是在课堂讲授时,教师讲关键,点要害,把线索思路抛出去,然后留一定时间让学生思考引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这好比射箭一样,教师引导学生张满了弓,却不发箭,让学生自己把箭射出去。
2.演绎归纳法。
是指教师在帮助学生温习旧知,扫除障碍,作好铺垫,唤起联想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找出重点,得出结论,形成规律。
即教师演绎,学生归纳。
如习题课上某一类题的解法,教师可通过一组或几组不同的例题,描绘出大致的轮廓,帮助理清思路,而解题方法或规律,让学生自己去总结。
3.蜻蜒点水法。
如果说演绎归纳法是教师演绎,学生归纳,那么蜻蜒点水法则相反。
此法教师只在重点、关键处点拨一、二,给
学生以简单的提示,大量问题则留给学生自己去思考解决。
4.举一反三法。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倡“举一隅而以三隅反”的教学方法。
在现代教学中也应如此,教师不必面面俱到。
对于某一类问题,只需抓住典型范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以揭示规律,形成思路,而同类教材的其他内容,则留给学生自己去解决。
让学生发散思维,触类旁通。
5.蓄势推导法。
为得出某个问题的结论,教师循循善诱,抽丝剥茧,把思考不断引向深入,把矛盾逐步加以披露。
就在学生心理矛盾交错,欲解难解之际,教师高屋建瓴,进行点拨,使学生茅塞顿开,揭示问题的本质,以导出“真相”,学生自然得出结论,达到知识的彼岸。
即所谓“水到渠成”。
6.存疑激思法。
在某些问题的讲解中,教师故意留下一点不完全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去动脑思索;或者当学生回答某个问题,提出某种设想后,教师不急于作出评价,不匆忙作出结论,而是再问一句:“这样行吗?”然后留一定时间,启发学生再思考。
课堂中,给学生留一个思维的空间,也就给了学生消化、吸收、发现、驰骋的广阔天地。
在有限的知识探索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开发了学生的思考力、理解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效性的课堂教学,是根据学生和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节奏,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高中化学是高中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学好化学十分必要。
要提高高中化学整体教学质量需要高中化学教师在教课时,
选用好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改传统“授之以鱼”的教学模式为“授之以渔”的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发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不断拓展知识视野,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河北省武安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