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与水浒之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二者之“义”

摘要:追本溯源,从“义”的原始概念着手,以此为基础分析《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其中对“义”内涵的诠释及其演变深化。探讨“义”在政治集团内部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与“忠”、“仁”思想的结合,对比两部小说在“义”这一概念的共同点。另外,对于其中的个人之“义”和集体之“义”作研究,辨析《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在此层面的着重点,区别其中的“义”。

《释名》曰:“义,宜也。制裁事物,使各所宜。”那么何而为宜?《说文》曰:“宜,所安也。”如此阐释,我们需要揣测其中要领。即是“所安”,可以诠释为“使事物朝着合理化的方向发展”或者“使人心得到良性的安慰”。《大学》里云:“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又如《论语》云:“君子义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任侠好义”、“侠肝义胆”也是为人所熟知的仗义行径。即“义”已经成为了明主、君子、侠客所执着恪守的价值取向,有“义”与否,是划定君子与小人、英雄与强盗的重要标志。而作为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小说的开山之作的《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在剖析奸臣当道、乱世凶年的形势中,也打出了“义”这面旗帜,不仅刻画一批大义凛然的英雄豪杰,也塑造出为“正义”而与邪恶势力作斗争的政治群体。尽管两部小说皆涉及到本质的“义”,但由于其中所呈现的史实环境与创作环境等诸因素的不同,二者在具体“义”的阐释上又有分歧。本文就其异同点作逐一剖析。

两部小说皆是以塑造英雄形象和描绘战争场面为主体,以集体主义为主要行动原则,“义”在其个人行为以及政治集团所体现的内涵和作用都有诸多相似之处。

(一)“义”由个人到群体,由群体到整团逐步地深化,超越了简单地处理人际关系的约束或者是道德要求,而演变为与群体、政治集团密切关联的涵义,甚至作为其政治纲领和行动的基本准则。

《三国演义》里的刘备阵营最初是由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为“义”的基础逐步扩散、辐射的,因为他们彼此都有着匡扶正义、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满腔抱负,所以得以共举大事。而后沿路收兵,不断壮大自己的军事政治实力,最终才衍变成以刘备诸葛、五虎将为核心的实力雄厚而且凝聚力强的中央领导和作战集体。尽管在桃园结义之后未曾在施行具体的结义行为,但是彼此心照不宣,誓同生死,“义”的概念始终统领着他们的思想与行动。《水浒传》则是在“义”的旗帜下,从各地独行好汉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到后来聚义梁山泊,此是整体的脉络。其中更为具体的是“七星聚义”、“三山聚义”、“白龙庙聚义”等等,基本是“义”在引导着。

(二)从“义”的牵制作用着手。在统一思想观念“义”的指引下,能够确定集体的奋斗目标,因此有助于维持集团内部的稳固与平衡。但是有时候也会受到“义”的束缚,认为“义气当先”,从而不顾后果、丧失理智,最终导致损兵折将。

首先,“义”成为维护团结的重要因素。在“义”的基础上,会产生了统一的、自觉的道德约束机制,规范着个体行为,求得行为的统一性、目的的一致性。作为领袖人物的刘备、宋江非常懂得团结一致,共同对敌的重要性。在搞好集团内部团结上,再没有比一个“义”字具有更强的粘合力了,所以他们始终将“义”挂在嘴边。比方《三国演义》第二回,张角杀败董卓,幸遇刘备、关羽、张飞救了董卓。而董卓从刘备口中知现无居职,皆“白身”,很轻视刘备,张飞气不打一处来,便欲杀之。刘备、关羽急以“朝廷命官,岂可擅杀”制止。张飞却曰:“若不杀这厮,反要在他部下听令,其实不甘!二兄要便住在此,我自投别处去也!”刘备这时把“结义”搬上台板,曰:“我三人义同生死,岂可相离?不若都投别处去便了。”刘备懂得贯彻“义”的思想纲领,并且以身作则,才能使得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等

为其舍生忘死。且看关羽千里走单骑,毫不为曹操的金帛名马、国色美女所动;赵云于乱军中浴血奋战,单骑救主,虽肝脑涂地亦在所不惜;诸葛亮为刘氏天下兢兢业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后星落五丈原诸事即可得证。《水浒传》里宋江则以领袖的远见卓识和“及时雨”的“义”气,不断引导众弟兄行正道,从而潜移默化地实现了蜕变。本来一百单八名好汉就是成分复杂、地位不同,其中有很多人做过强盗,干过许多不义之事,甚至打家劫舍、杀人越货。但自从聚集梁山义旗之下后,纷纷脱胎变成仁义的英雄,不仅保境安民,甚至除恶惩奸,“义”成为了集团内部个人之间自律、他律的准则。

其次,“义”也是引发冲动的祸源。对于深受“义”灌输的好汉,一般都是嫉恶如仇、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这类好汉固然是能够见义勇为,但是往往也会被“义”冲昏头脑,从而不计后果、考虑不周便冒然去践行和维护所谓的“义”,到头来却害了自己。《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雪弟恨先主兴兵”里提到,由于关羽败走麦城后被东吴所杀,而刘备出于手足之“义”以及顾及桃园结义所立誓言,决定兴兵讨伐东吴,为关羽报仇雪恨。殊不知刘备这是因为一己私情而弃国家安危与不顾,赵云以及诸位大臣苦谏未果,最终招致夷陵之战的败绩,刘备不久也在白帝城撒手人寰。张飞的死也是“义”在作祟,在他闻知关羽被东吴所害,旦夕号泣,血湿衣襟。诸将以酒解劝,酒醉怒气愈加,帐上帐下,但有犯者,即鞭挞之,多有鞭死者。而《水浒传》里也有类似情况。第五十九回,鲁智深到少华山探望史进,没想到史进被贺太守拿在牢里。鲁智深得知兄弟遭遇大怒,即刻要杀到州里,结果贺太守,救出史进。武松劝以天色以晚,才把他拽到山上。要救史进,非大队人马不可,因此武松主张回梁山报与宋江,再行定夺。可鲁智深却一人独闯华州城,最终反被贺太守擒住。尽管作者如此安排是为显出他的义气以及与史进的交

情,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出他的冒进。由此可知,当“义”被无限地放大是很危险的。本来“义”作为道德规范的要求是为人所驾驭的,使其对自己的行为限定准则而不去违背超越它,而一旦将其置于高于生命甚至国家命运,就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尽管孔孟常言:“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但是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总是最好的,特别是担负着国家命运的时候,是切记这类极端化思想观念的。正如刘备因为“义”所衍生的冲动而兴兵攻吴,才会在夷陵之战中全军覆没,从而导致蜀国的力量大打折扣。

(三)义与忠、仁等结合,构成忠义、仁义的道德、政治范畴。忠义是自下而上,对于领袖、帝王甚至国家的效命与维护,而仁义是自上而下,帝王、领袖为了笼络下层民众而施行的仁爱政策。

两部小说均以“义”为道德内核,以忠、仁为政治瞻首,求得目标的一致性,并左右着集团的发展道路、斗争理想和政治归宿。在两部小说里,“忠义”和“仁义”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这种性质不仅表现在许多英雄人物身上,也体现在军事政治集团的战斗目标中。首先是《三国演义》,在东汉末年,朝政败坏、盗贼蜂起,整个国家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而当董卓为应何进之召进入朝廷,却废少帝立献帝,把持国家大权,为非作歹、祸国殃民。于是作为世受皇恩、赤胆忠心的曹操挺身而出,以献刀为名图谋刺杀董卓,为国家除去大害,不料却刺杀失败。但曹操没有就此罢手,为了拯救国家,他又发矫诏召集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此等“忠义”之心不言而喻。再看蜀汉政权,作为领袖的刘备行仁政、标义举、仁治天下、义统三军,以仁义达到了政治与军事的完美结合,从而使得手下人为他赴汤蹈火、舍生忘死。这也就是统治者行“仁义”和部下人民效“忠义”的完美融合。而在《水浒传》里,尽管朝廷是奸臣当道、不许忠良进身,布满滥官污吏,陷害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