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道德与法治7《中华民族一家亲》说课稿(3课时)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第3课时说课稿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第3课时说课稿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第3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第3课时,主要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是一家,各民族之间要相互尊重、团结友爱。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对民族团结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生活中,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民族歧视、排斥异族的现象。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国家特点,知道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尊重、宽容、团结、友爱的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内心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直观展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学生的认知体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民族团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呈现典型民族案例,让学生了解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团结友爱的现象,引导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如何在生活中维护民族团结,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分享交流: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引导学生从内心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增强民族自豪感。

部编道德与法治小学五年级上册《中华民族一家亲》说课稿

部编道德与法治小学五年级上册《中华民族一家亲》说课稿

部编道德与法治小学五年级上册《中华民族一家亲》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道德与法治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

本单元的教学要通过感受我们神圣的国土,了解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及民族关系等问题,培养学生爱国土、爱祖国的情感及民族团结意识,这是本单元的价值取向。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的第2课,教材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了阅读材料谈启示、查找各民族对中华文化贡献的例子、开展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展示会、班会策划建议等活动园,安排了阅读角和知识链接,通过这些环节引导学生充分了解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新型民族关系,使学生懂得各民族共同为中华腾飞做出贡献,培养学生民族团结互助的情感。

本课包括“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和“互相尊重守望相助”三部分内容。

分两课时教学。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我国民族的构成和分布特点,感受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2.了解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共同奠定祖国疆域,开发国土,发展经济,创造中华文化;3.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4.感受各民族之间相互融合,相互尊重,守望相助,相互尊重彼此的生活习俗。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材料谈启示、查找各民族对中华文化贡献的例子、开展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展示会、班会策划建议和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民族团结互助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懂得各民族互相尊重、守望相助。

2.教学难点: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二、学情分析。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7《中华民族一家亲》说课稿2篇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7《中华民族一家亲》说课稿2篇

7.《中华民族一家亲》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中华民族一家亲》。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6 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中华民族一家亲》是统编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7 课,共有三个话题,本节课学习的是第一个话题《中华民族大家庭》,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构成和分布特点,感受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旨在引导学生感受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于汉族、少数民族的概念已经不再陌生,并且大都能够说出几种少数民族,有的学生曾见过几个少数民族同胞,但对于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分布及民族关系的了解很有限。

因此,要通过有效的教学,帮助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基于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解,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我确定了三个。

1. 知道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分布特点。

2.提高饼形图和柱状图的读图、识图能力及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

3. 感知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及新型的民族关系。

教学重点是:在活动中感知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及新型的民族关系。

其中,感知中华民族大家庭新型的民族关系又是教学的难点。

四、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以活动为教学的主要组织与实施形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领悟,在活动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落实行为实践;在学法上,主要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本节课我设计了导入新课、学习新知、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四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用课件出示各民族大团结的照片,教师引导学生认一认,能认出几个少数民族的人,说一说我国是由多少个民族组成的国家,其中有多少个少数民族,,由此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中华民族一家亲。

新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中华民族一家亲》说课稿 附反思含板书【共两套说课稿】

新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中华民族一家亲》说课稿 附反思含板书【共两套说课稿】

新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说课稿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第七课《中华民族一家亲》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中华民族一家亲》。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程序”、“说板书”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具体研说,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本课时主要是民族团结为教育主题,引导学生认识要维护民族团结。

同时理解我们新型的民族关系。

学会与少数民族的人和睦相处,互帮互助。

中华民族的人团结如一家。

本课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民主,和谐的观点。

二、说学情由于青少年的自我认识水平和控制能力不高,有时候对一件事情的认识可能会出现偏差,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并且能够学习到新型的民族关系,与少数民族的人和睦相处,从而从我做起,为维护民族团结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认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3、知识目标: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确认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认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五、说教法依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年龄特征,本课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和直观演示法指导学生使用合作探究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法等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于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主动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六、教学过程【中华民族大家庭】1、民族知识知多少: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多少个民族?我国最大的、人口最多的民族是哪个民族呢?除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统称为什么民族?为什么把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称为“少数民族”呢?2、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在辽阔美丽的国土上,共同生活着56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91.5%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总人口已达13.7亿。

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55个民族因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习惯称为“少数民族”。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 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三课时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 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三课时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 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三课时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华民族一家亲》是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要相互尊重、团结友爱。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所了解。

但在民族问题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生动的事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培养学生民族团结意识,增强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

3.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难点:培养学生民族团结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运用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民族团结的意义。

3.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案例和创设情境。

3.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民族文化多样性。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各民族之间是如何相处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

通过分析案例,让学生明白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要相互尊重、团结友爱。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民族团结。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 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三课时优质课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 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三课时优质课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 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三课时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中华民族一家亲》是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增强民族团结,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是一家,各民族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共同发展。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使学生感受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社会常识和道德观念,但对民族政策和国家民族团结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可能对少数民族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同时也可能存在一些误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国的多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是一家。

2.培养学生尊重、关爱各民族的情感,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3.引导学生学会与各民族同学相处,共同发展。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难点:培养学生尊重、关爱各民族的情感,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民族团结的意识。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民族政策的理解和感受,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3.游戏教学法:通过民族风情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各民族的文化,增进友谊。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例,用于教学展示。

2.准备民族风情游戏,确保游戏安全、有趣。

3.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让学生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了解民族政策,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民族风情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各民族的文化,增进友谊。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3.7《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3.7《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3.7《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三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华民族一家亲》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三课时的内容。

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增强民族团结意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和睦、统一的大家庭。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地图,帮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从而增进学生对各民族的尊重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社会认知和民族观念,他们对各民族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之间可能还存在一些对民族的误解和偏见。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民族团结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2.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和睦、统一的大家庭。

3.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知道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各民族的意识,增强民族团结。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方案。

3.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各民族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故事,引导学生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民族,了解该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然后向全班同学进行分享。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7《中华民族一家亲》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7《中华民族一家亲》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7《中华民族一家亲》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中华民族一家亲》是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特点,引导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习俗,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文字,让学生感受到各民族之间的友谊和团结,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对身边的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但他们在面对民族问题时,可能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对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究、讨论,从而提高他们对民族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特点,知道各民族之间的友谊和团结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习俗,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特点,知道各民族之间的友谊和团结的重要性。

难点:引导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习俗,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景教学法:通过播放案例视频、图片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各民族之间的友谊和团结。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3.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提问、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4.情感教育法:通过讲述感人至深的民族故事,唤起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一首民族歌曲《中华民族一家亲》导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2.案例分析:播放一段关于各民族之间友谊和团结的案例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特点。

7《中华民族一家亲》(说课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7《中华民族一家亲》(说课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法律意识、公民责任、民族团结、爱国主义。通过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1. 法律意识: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自觉维护民族团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2. 公民责任:学生能主动参与维护民族团结,关心国家民族问题,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二)存在主要问题
1. 课堂管理: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过于活跃,课堂纪律较为松散。这导致课堂秩序混乱,影响了教学效果。
2. 教学方法:虽然我采用了情境模拟和互动交流等方式,但部分学生仍然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课堂参与度不够。
3. 教学评价:在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时,我发现过于注重知识掌握,而忽视了学生在情感态度、能力提升等方面的评价。
四、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的教材,以便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和复习。
2. 辅助材料:收集和整理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生动形象地展示我国各民族的特色和文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纳多元文化。
3. 实验器材:本节课不涉及实验操作,无需准备实验器材。
九.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我国的民族政策,了解了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大家能够理解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知道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明确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维护民族团结。同时,通过学习,大家还培养了自己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情怀。
当堂检测:
1. 根据教材内容,简述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
例题4: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正确的答案。(此题属于判断题,不计入总分)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第3课时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第3课时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第3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华民族一家亲》是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的主题,第3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等。

本课时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对我国各民族的基本风俗习惯有所了解。

但在深度和广度上还有待提高,部分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各民族的特色,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和风俗习惯,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

3.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增强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风俗习惯以及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民族团结的意识,使学生明白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事例,使学生深刻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民族的图片、视频、文字资料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课堂提问和讨论问题,确保课堂环节的顺利进行。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各民族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通过展示视频、图片等资料,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民族,深入了解该民族的风俗习惯,并分享给其他组的同学。

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7. 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三课时说课稿

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7. 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三课时说课稿

小学道德与法治《7.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三课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7.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三课时。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目标、重难点、方法、设计和板书七个方面来进行详细说明。

一、教材分析《中华民族一家亲》这一课是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主题五“我们的国家”第2条“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而编写的。

《中华民族一家亲》是教材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主题中第二课,本课有三个板块:“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互相尊重、守望相助”。

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到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搜集整理并运用信息,理解并认识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

第三个板块的话题是“互相尊重、守望相助”,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各民族在文化习俗,生活环境等方面虽然各有不同,但都在为幸福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

我国各民族只有相互了解,彼此尊重,互帮互助,才能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真正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这三个板块相互联系。

第一个板块,从总体上明确了民族关系,即56个民族是一家。

第二个板块与第三个板块分别从认知和行为两个层面,说明了各民族之间“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和“互相尊重守望相助”的意义,进一步体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主题。

第三课时的教学将学习第三板块的内容。

二、学情分析民族团结关乎着祖国的发展和统一,而学生对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守望相助等的了解并不是很多,他们的视野与经验往往局限于自己身边的人和事。

引导学生认识、尊重、接纳各民族的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团结意识,明白祖国的发展离不开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显得尤为重要。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3.7《中华民族一家亲》说课稿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3.7《中华民族一家亲》说课稿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3.7《中华民族一家亲》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中华民族一家亲》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让学生明白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应该团结友爱,平等互助,共同进步。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各民族之间的友谊,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民族政策的具体内容,以及如何做到民族团结,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让学生逐步理解并接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各民族的情感,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3.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学会与不同民族的同学友好相处。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各民族的情感,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同时,我会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多元文化。

2.新课导入:讲解我国的民族政策,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3.案例分析:分析各民族之间的友谊,让学生感受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做到民族团结,如何与不同民族的同学友好相处。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各民族,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6.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中华民族一家亲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反馈来进行。

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7课 民族团结一家亲 说课稿

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7课 民族团结一家亲  说课稿

第七课《中华民族一家亲》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中华民族一家亲》。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具体研说,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本课时主要以民族团结为教育主题,引导学生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同时理解我们新型的民族关系。

学会与其他民族的人和睦相处,互帮互助。

中华民族团结如一家。

本课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民主、和谐的观点。

(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认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3.知识目标: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确认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认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二、说学情五年级的孩子由于自我认识水平和控制能力不高,有时候对一件事情的认知可能会出现偏差。

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学习新型的民族关系,与其他民族的人和睦相处,从而从我做起,为维护民族团结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说教法、学法依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年龄特征,本课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和直观演示法帮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法、讨论法、观察法等方法学习,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于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主动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四、说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通过视频《爱我中华》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歌曲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考察学生民族知识民族知识知多少: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多少个民族?我国最大的、人口最多的民族是哪个民族呢?除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统称为什么民族?为什么把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称为“少数民族”呢?设计意图:结合学生对民族知识的掌握情况,适当调整第一部分的授课。

板书课题----《中华民族一家亲》(二)新授课第一部分:【中华民族大家庭】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中华民族一家亲》(两课时全)说课稿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中华民族一家亲》(两课时全)说课稿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中华民族一家亲》(两课时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中华民族一家亲》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增强民族团结意识,感受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鲜活的事例、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展现了我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教材内容丰富,富有教育意义,适合五年级的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各种民族的同学,对各民族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民族团结的内涵、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到民族团结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加深对民族团结的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掌握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学会尊重和关爱各民族同学。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情感,使学生树立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思想。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让学生深刻理解民族团结的内涵,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和关爱各民族同学。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资源,生动展示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各民族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学习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让学生观察图片,了解各民族的分布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各民族分布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一课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中华民族一家亲》。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中华民族一家亲》是教材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主题中第二课,本课有三个板块:“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互相尊重、守望相助”。

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到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搜集整理并运用信息,理解并认识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

第三个板块的话题是“互相尊重、守望相助”,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各民族在文化习俗,生活环境等方面虽然各有不同,但都在为幸福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

我国各民族只有相互了解,彼此尊重,互帮互助,才能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真正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这三个板块相互联系。

第一个板块,从总体上明确了民族关系,即56个民族是一家。

第二个板块与第三个板块分别从认知和行为两个层面,说明了各民族之间“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和“互相尊重守望相助”的意义,进一步体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主题。

第一课时的教学将学习第一板块的内容。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对社会现象开始关注,知道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身边也能接触到一些不同民族的同学,但仅限于基本信息的了解。

对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新型民族关系等方面的了解却不多,也不深入。

基于此,课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查找有关资料,课上补充数据、资料、法律等内容,显得十分必要。

三、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1.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民族分布的特点。

2.初步感受各民族间的交往,明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

3.知道我们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民族制度,明白各民族一律平等,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教学重难点:1.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民族分布的特点。

2.知道我们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民族制度,明白各民族一律平等。

四、教学环节和设计意图本课设计如下六个活动。

活动一:歌曲导入,初步认识民族此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民族。

教师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适时追问:这首歌中有一个数字反复出现,是什么?引导学生关注“56”这个数字的含义,同时,让学生自由交流自己知道的民族,从而使学生明白:在辽阔美丽的国土上,共同生活着56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的歌曲欣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认识到我国是由56 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活动二:分享交流,感受身边民族此环节主要围绕两个问题进行分享交流:1.我们班都有哪些民族的同学?2.在我们身边,有哪些民族的同胞?在分享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由交流,感受身边的民族。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自主的分享交流中感受身边的民族情况,引导学生懂得我国各民族是和谐生活在一起的一家人。

】活动三:调查阅读,了解少数民族含义此环节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含义。

1.学生根据课前调查,上台分享展示研究成果:年级同学民族构成的情况。

2.结合学生分享的调查情况,教师相机提问:看了他们的调查情况,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发现年级学生民族构成情况:汉族同学居多,其他民族的同学少。

3.紧接着,教师出示教材54页“民族比例饼状图”,追问:这是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画出来的图,看了这张图,你又有什么发现?学生在阅读、分析、比较年级和全国范围民族构成情况后,自然而然明白了“汉族人数多,其他民族人数少”这一普遍特点。

4.此时,教师请学生计算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具体人数,从而引导学生明白“少数民族”名称的由来及含义。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调查研究,结合图表和数据的分析,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少数民族的含义,懂得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这个和谐大家庭中的一员,像兄弟姐妹一样,关系亲密无间。

】活动四:小组活动,感受民族分布此环节主要围绕“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在了解小组活动要求后,首先进行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然后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料包进行探究,资料包内容包括:中国民族分布图及相关资料。

探究结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台进行汇报交流。

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对民族分布的特点,形成初步的认知。

此时,教师相机播放有关民族分布的视频,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各民族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的特点。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用小组活动的方式开展学习,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辅助以资料包,让学生的小组活动有所依托,有话可言。

同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欣赏视频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我国的民族分布。

】活动五:数据分析,感受民族交融此环节,学生首先通过阅读教材55页“活动园”中的资料,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从数字的变化中,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在阅读完资料,进行数据分析后,很容易就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各民族、各地区间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

但这只是表面现象,需要引导学生再往下走一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各地区、各民族的人口流动更加频繁,这带来的好处是什么?探讨这个问题,学生需要思维的碰撞,因此,此处教师请学生进行同桌交流,打开思路,激活思维。

此时,教师再相机邀请班级中的少数民族同学交流自己对生活地区变化的感受,以及生活在现在这个地方的体验等,使话题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更加直观,便于理解。

其他学生也会在身边人的讲述中,逐步感受到身边民族交融的常态化。

【设计意图:民族交融是平时生活中的常态,学生是不会陌生的,通过数据资料的分析,学生能更直观和深入地了解我国的民族交融情况,从而明白我国各民族间通过相互交往交流交融,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活动六:宪法规定,保障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此环节主要围绕教材“相关链接”中宪法第四条规定展开。

首先,从学生自己说起:在你印象中,一个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引导学生明白:每个成员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关系。

接着,出示宪法第四条规定,并提问:宪法为什么要这样规定?学生自然而然会根据刚刚提及的,家庭成员间相互平等的关系,进行正向迁移,得出结论:虽然各民族人口数量不同,但大家的地位是平等的。

宪法第四条规定所包含的内容不止于此。

于是,教师适时追问:除了平等的民族关系之外,你还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将目光聚焦于“国家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与利益”这点上。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点,需要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设计探究问题为: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民族平等以及国家注重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呢?与之前的小组活动步骤类似,学生在明确要求后进行分工,围绕“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学习。

(1)学生交流过程中,当提及“民族区域自治”时,教师相机引导:目前,我国建立了哪些自治区?你能从地图中找出来吗?引导学生认读这五个自治区。

(2)教师相机补充资料:自治区相当于我们的省,除了自治区外,在一些少数民族比较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还建立了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

学生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逐步明白:国家重视民族平等,各族人民团结互助,共同奋斗,共谋发展。

这几个环节结束后,教师应当结合板书,进行课堂总结,在帮助学生梳理课堂学习内容的同时,再次引导学生感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各民族汇聚成一个大家庭,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设计意图:法治教育的融合不仅仅是法律条文的学习,而是要融入课堂学习情境之中。

通过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互动和活动情境,深入浅出,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各族人民一律平等的地位与国家对民族交融的政策保障。

】8.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二课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中华民族一家亲》。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中华民族一家亲》这一课是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主题五“我们的国家”第2条“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而编写的。

《中华民族一家亲》是教材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主题中第二课,本课有三个板块:“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互相尊重、守望相助”。

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到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搜集整理并运用信息,理解并认识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

第三个板块的话题是“互相尊重、守望相助”,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各民族在文化习俗,生活环境等方面虽然各有不同,但都在为幸福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

我国各民族只有相互了解,彼此尊重,互帮互助,才能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真正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这三个板块相互联系。

第一个板块,从总体上明确了民族关系,即56个民族是一家。

第二个板块与第三个板块分别从认知和行为两个层面,说明了各民族之间“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和“互相尊重守望相助”的意义,进一步体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主题。

第二课时的教学将学习第二板块的内容。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开始对不同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感兴趣,但是缺乏具体深入的了解,如对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化等方面的了解就很局限。

不过,这也是正常现象,学生生活中能接触到的几率较小,这就需要教师去做好相应的教育引导工作,要积极引导学生理解各民族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深厚情谊。

三、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各民族间谁也离不开谁,了解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的事例。

2.明白各民族共同奠定祖国疆域、开发国土、发展经济,共同创造中华文化。

教学重难点:1.知道我国各民族间谁也离不开谁,了解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的事例。

2.明白各民族共同奠定祖国疆域、开发国土、发展经济,共同创造中华文化。

四、教学环节和设计意图活动一:合作探究,感受交流合作此活动共设计两个教学环节,旨在从整体上感受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一)阅读材料,初步感受交流与合作此环节围绕“茶马古道”的学习展开,学生在阅读教材56页资料的同时,思考三个问题:1.茶马古道在哪里?2.茶马古道有什么作用?3.茶马古道的意义是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同桌交流,并将研究成果与全班同学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