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兰西的“实践哲学”相关理论涵义的分析

合集下载

葛兰西的“实践哲学”相关理论涵义的分析

葛兰西的“实践哲学”相关理论涵义的分析

葛兰西的“实践哲学”相关理论涵义的分析葛兰西的实践哲学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深入和发展,实践哲学是葛兰西哲学思想的巨大成就。

本文根据葛兰西既从实践的观点出发,阐述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反对了机械的经济决定论观点,又提出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同时强调了实践哲学对于革命斗争的重要作用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进一步丰富和深化的阐述。

标签:实践哲学市民社会实践哲学的核心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一、何谓“实践哲学”实践哲学的涵义最早是由亚里士多德建立的,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实践哲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

亚里士多德把学科分为三种:理论之学、实践之学和制作之学。

三大学科中,理论之学最明确,制作之学最不完整,实践之学范围最不清楚。

简单地说,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所谓实践哲学,就是人类社会实践的哲学,是以人的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的,严格地说,是关于人的实践活动上升到理论的部分,未上升到理论的部分还不能算哲学的范畴。

在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中对此也有类似的划分,认为哲学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他们对实践哲学理解上的一致性,形成了这一学科的主导性传统。

二、实践在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相互作用葛兰西所说的实践概念与我们通常意味的“人们在意识的能动作用下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略有差异,他更多是指人的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不断趋于一致的过程。

当然,这种观点是不是人们对它的误解,是不是跟葛兰西早年身陷囹圄,不得不做出的一种妥协,其实意在指代马克思主义也尚未可知。

不过,葛兰西的实践哲学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一次创造和发展是毫无疑问的。

比如葛兰西同样承认世界的物质第一性原则,但物质又与精神不可分割。

创新之处体现在葛兰西对主观和客观的理解上,与传统的哲学明显不同,传统哲学理解下的主观是与客观不相关的事物,而葛兰西认为主观是必须以依赖客观为条件,如果离开客观,主观也将无法证明自己的存在,并且主观与客观的在实践中找到了统一。

哲学的实践

哲学的实践

哲学的实践作为一名马克思主義者,葛兰西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解读对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文章拟在阐述葛兰西哲学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的基础上,在葛兰西的视域下去理解马克思的实践观点,并揭示其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独特理解。

标签:葛兰西;实践哲学;马克思主义一、葛兰西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1.实践一元论在《狱中札记》中,葛兰西多次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作“实践哲学”,一方面这是他逃避监狱检查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也是在表征他所认同的一种世界观,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即实践哲学。

在论述实践一元论时,他说:“在这种场合下(实践哲学)‘一元论’此词的意思是什么?它肯定不是唯心主义的一元论,也不是唯物主义的一元论。

”他坚决否认的有两点:第一,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不是唯心主义;第二,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也不是唯物主义。

在他看来,哲学可分为感受的、整理的、创造的,实践哲学不是单纯依靠感受和整理得来的。

感受的,本身就内含着一定有一个“绝不能改变”“客观存在”的外部世界;整理的和感受的相似,虽有一定程度的改造,但却是有限的。

葛兰西认为马克思一直批判传统的、机械的唯物主义,不是唯物主义一元论。

实践哲学应该属于创造的,但这种创造不是思维、精神所创造的。

由思维、精神去创造外部世界,这种思维方式很容易“陷入唯我论”。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没有将精神看作是物质世界的创造者,绝不是唯心主义一元论。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既不是唯物主义,也不是唯心主义,葛兰西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统一于行动哲学,即将物质和精神、人和自然联结起来的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

他把这种哲学称为“实践一元论”,力图用其终结传统的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之争。

2.人的本质在回答人是什么——这个被哲学家们称为一切哲学的首要和基本的问题时,葛兰西说:“人是一个过程,更准确地说,人是他的活动的过程。

”人是实践活动的主体,人在改造客观外部世界的同时,外部世界也在促进人不断发展,所以人不是被规定好的、受限制的个体,而是一个能动的过程,以自然界为物质基础,在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而来的。

论葛兰西的实践哲学

论葛兰西的实践哲学

论葛兰西的实践哲学内容简介:安东尼奥·葛兰西是意大利共产党的重要缔造者。

他从"什么是哲学"这一问题入手,把"实践哲学"看作是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

葛兰西以此为基石,一方面批判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物质一元论”与唯心主义哲学观“精神一元论”;另一方面,批判了对马克思思想起源和组成部分做僵化的研究。

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内在统一的,是一种总体的知识。

同时,葛兰西也反对庸俗唯物主义和经济唯物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

葛兰西认为"实践哲学"开辟了一种新的哲学观。

哲学不是一种理论教条,而是一种历史性的政治实践。

哲学不仅描述了这个世界,而在于推翻非人的旧世界,并建立合理化的新世界。

论葛兰西的实践哲学谈到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葛兰西,人们最先想到的是他的政治哲学。

传统的学术研究在指涉到这一内容时,常常是从分析其市民社会理论、国家理论、领导权理论等入手的。

在直观的意义上,这并无不妥,因为葛兰西论述过的这些理论问题,本就系于政治哲学的范式。

但如果从葛兰西与他的思想先驱马克思之链接来看,他的政治哲学之构造的根本支点却是作为其重磅理论组件的“实践哲学”。

人们往往以为实践哲学与政治哲学在葛兰西理论结构中是互为他者、彼此外在的,但我们发现在实践哲学中却也包藏着一种政治哲学的理论逻辑,这种逻辑又因为葛兰西与马克思的关联而通向了后者的思想之躯体。

如果忽视了这一信息,进而不能使葛兰西不同理论节点内在打通,无论对其政治哲学还是实践哲学的研究,都会是褊狭的、不完整的。

安东尼奥·葛兰西是意大利共产党的重要缔造者。

在1926-1937年11年间残酷的牢狱生活中,他写作了享有盛誉的《狱中札记》,留下了令后人肃然起敬的理论思考和精神创造。

这些理论思考和精神创造以“实践哲学”为主旨,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发展史上,葛兰西的实践哲学,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发展史上,起到了上承卢卡奇、柯尔施的反思,下启法兰克福学派理论的重要作用。

葛兰西的哲学观与实践哲学

葛兰西的哲学观与实践哲学

葛兰西的哲学观与实践哲学作者:王晓筱来源:《青年时代》2019年第36期摘要:葛兰西立足于哲学、历史与政治三者同一的思想,通过论述哲学的形成、哲学的根本问题以及哲学的功能等问题,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哲學观,并对他的实践哲学和以夺取文化领导权为核心意识形态理论形成了根本性的影响。

本文探讨了葛兰西的哲学观与其实践哲学,有利于把握葛兰西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及其当代价值。

关键词:葛兰西;哲学观;实践哲学一、葛兰西历史性哲学观的内涵葛兰西的哲学观首先是围绕哲学与历史的关系这个问题展开论述的。

对于这个问题,他认为“人人都是哲学家”,因为任何人在思维活动和日常生活中都受自发或自觉的世界观所支配,只不过这种世界观一开始是自发和不系统的,既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存在于人们的语言中。

人们从自发和不系统的世界观上升到自觉和系统的世界观,既是对以往的哲学史、文化史展开批判的结果,也是一定的社会集团的世界观影响和教育的结果。

葛兰西由此通过具体论述哲学与宗教、常识、语言、历史以及政治的关系,论证哲学的形成离不开对哲学史、文化史的批判。

在葛兰西看来,哲学虽然是一种与宗教、常识不同的智识秩序,又与宗教、常识有着内在的联系,宗教和常识之所以不能构成智识秩序,是因为它们都不能构成具有统一性和一致性的东西。

葛兰西立足于哲学、历史和政治三者同一来阐释他的哲学观,强调哲学与日常生活、文化史和政治实践的内在联系,反对把哲学看做是对纯粹概念的研究,强调哲学是改变人们心态和传播新文化的活动,并把“人是什么”的问题看做是哲学的根本问题。

他强调实践哲学的历史性和历史主义思维方式,反对对实践哲学做机械论和唯心论解释,把实践哲学看做是以人的实践为基础,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学说,强调实践哲学的功能在于通过有机知识分子来形成无产阶级的文化意识形态领导权。

基于以上认识,葛兰西进一步论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他看来,常识是历史的产物和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组成部分,常识中包含一种世界观,人们选择某种世界观,既取决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取决于一定的社会集团的教育和影响。

葛兰西的实践法哲学及其方法论意义

葛兰西的实践法哲学及其方法论意义

2021年1月 陇东学院学报Jan.2021 第32卷 第1期 JournalofLongdongUniversityVol.32 No.1 葛兰西的实践法哲学及其方法论意义李其瑞(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陕西西安710063)摘 要:实践哲学是葛兰西对马克思哲学的独特认识,也是葛兰西政治法律观的理论基础。

葛兰西实践法哲学主要受到马克思、拉布利奥拉、列宁和克罗齐思想的影响,它不仅开创了研究马克思法哲学的新视角,也使葛兰西成为实践法哲学的倡导者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开启者之一。

葛兰西认为,法律是人类社会集体实践活动的产物,现代法律的合法性基础并非建构于抽象论证的社会契约论,而是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的霸权所致。

法律既通过惩罚制裁来实现统治的职能,还采取教育和激励进行积极文明建设。

葛兰西对人的活动及其实践的关注,以“领导权”替代了“统治”的话语和概念,这为后来包括法学研究在内的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实践转向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关键词:葛兰西;实践法哲学;方法论;意义中图分类号:D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1730(2021)01 0095 06收稿日期:2020 10 24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项目(17VHJ005)作者简介:李其瑞(1961—),男,江西萍乡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法哲学与法治文化理论研究。

葛兰西作为欧洲共产主义思想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开启者,提出了“霸权”“有机知识分子”“市民社会”“阵地战”等创新意义上的概念,并运用这些概念建构了一种具有欧洲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

这一思想体系不同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的解读方式,把马克思主义进一步阐发和深化为一种实践哲学,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哲学与政治的完美联姻[1]。

葛兰西实践法哲学主要受到马克思、拉布利奥拉、列宁和克罗齐思想的影响,它不仅开创了研究马克思法哲学的新视角,也使葛兰西成为实践法哲学的倡导者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开启者之一。

葛兰西的实践哲学与马克思的实践观

葛兰西的实践哲学与马克思的实践观

葛兰西的实践哲学与马克思的实践观摘要:葛兰西的实践哲学是重新定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尝试,企图确立一种超越主体与客体的实践一元论体系。

但是与马克思的实践观相比,葛兰西抛弃了马克思实践观的唯物主义立场,葛兰西否认有独立于主体实践以外的物质实在,认为人本身是客观性的尺度;马克思的实践观虽然也强调了主体的能动性,但是是把客观世界作为第一原则的,始终强调唯物主义的基础的。

但同时葛兰西的实践哲学也使得马克思的实践观念重新得到重视,这是葛兰西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所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键词:实践哲学、历史主义、人道主义葛兰西是意大利共产党的代表人物,也是意大利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的大量著作都是在漫长的牢狱生活中完成的,在《狱中札记》中,葛兰西写道:“在实际上,在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第一条提纲中批判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彼此片面的立场正在重复着,现在还和那时一样,虽然处在历史的一个较为发达的时刻,在实践哲学发展的更高的水平上进行综合还是必要的”。

在此他着对普列汉诺夫的所谓的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批判,他认为普列汉诺夫与他所标榜的正统趋向相反,他“滑到庸俗唯物主义去了”,而且“普列汉诺夫提出问题的方式是实证主义方法的典型,并证明了他的思辨和编史的能力的贫疮”①。

因此葛兰西提出重新定义马克思主义,他认为“实践哲学”是最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的。

一、对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超越“实践哲学”这一词实际上并不是葛兰西提出的,他是从拉布里奥拉那里借用来的,但他赋予它以新的含义。

在《狱中札记》的“辩证法”篇中,他说:“只有当把实践哲学看作是一种开辟了历史的新阶段和世界思想发展中的新阶①葛兰西:《狱中札记》,第402、387页段的、完整而独创的哲学的时候,才能领会辩证法的基本功能和意义,而实践哲学则在其超越作为过去社会的表现的传统的唯心主义和传统的唯物主义,而又保持其重要要素的范围内做到这点。

如果只把实践哲学看作臣服于另一种哲学,那就不可能领会新的辩证法,然而,实践哲学却正是通过它(指辩证法)来实现和表现对旧哲学的超越的”②。

葛兰西实践哲学的人道主义意蕴

葛兰西实践哲学的人道主义意蕴
第 2 8 卷第 1 期
2 0 1 5年 2月
濮 阳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P u y a n g Vo c a t i o n a l a n d T e c h n i c a l C o l l e g e
Vol _ 28 No . 1
的线索 。 ( 一) 实践 哲 学人道 主 义 内涵 的理论 基 础— — 人
性 论
命 陆续遭 到 反动 当局 的镇 压 而失败 ,无产 阶级 革 命
运 动遭 到极 大 的破 坏 。 革命 迅 速转 人 低潮 。 在 这 种情
况 下 ,很 多欧洲 工人 运 动 的领导 人和 理论 家 普遍 觉

9一
“ 实践哲 学 ” 的研 究 主的研 究 中透露 出的是 “ 历 史 的绝对 的人道 主
自然 ,人 们在 对 自然认识 与改 造 中与 自然 发生 着 紧
发. 也 是 葛 兰 西马 克 思 主 义观 的集 中表 现 。 葛 兰 西 的 实践 哲 学理 论 大体 包括 “ 实 践 一 元论 ” 、 历 史主 义和 人 性 论 三 个 方 面。 而贯 穿 这 三 个 方 面 的 是 一 条 以人 性 论 为 基础 构造 的人 道 主 义 线 索 .人 道 主 义精 神 的处 处 彰 显 正 是 葛 兰西 实践 哲 学 的 闪 光 点和 迷 人 之
处。
关键 词 : 实践 哲 学 ; 人道 主义 ; 实践 一 元 论 ; 历 史 主 义 中 图分 类 号 : B 1 5 l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 9 1 6 1 ( 2 0 1 5 ) 0 1 — 0 0 0 9 — 0 3
葛兰西是 2 0世 纪 著名 的西 方 马 克思 主义 理 论

对葛兰西实践哲学的探析

对葛兰西实践哲学的探析

!"#$%&'#(#)%*"',(,-%."学论理★★★★+",$%&/,(,0%."收稿日期:2019-10-11作者简介:桑雪(1995-),女,河北邢台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对葛兰西实践哲学的探析桑雪(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150080)葛兰西作为意大利著名的哲学家,有着自己的哲学思想和观点,他吸收借鉴了其他哲学家的合理观点,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建构了自己的实践哲学理论。

葛兰西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支持者和发扬者,强调社会历史、实践的价值和作用,并重视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其实践哲学理论对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和推动当今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价值。

一、葛兰西实践哲学的社会背景(一)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工业革命以后,生产力空前提高,世界市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得资本主义的资本积累愈加增多。

资本家看到了资本迅速积累的良好前景,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对工人不断进行压榨和剥削,大量的资本流入他们手里。

但作为社会主要劳动力的底层人民来说,收入却是相当薄弱,劳动者的付出得不到相应的回报,社会贫富悬殊越来越大,社会大众对这种现实状况产生了极大的不满。

许多资本主义国家都存在着诸多类似的不公平现象,葛兰西所在的意大利也不例外,资产阶级统治者的长期剥削,使无产阶级备受压迫,意大利国内阶级矛盾愈演愈烈。

一战期间,意大利资产阶级者为壮大自身力量,投靠惨无人道的法西斯,很快法西斯主义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他们采取武力镇压人民,迫害无产阶级者,使得广大人民遭受苦难。

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深深地影响了葛兰西,为葛兰西实践哲学理论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西欧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失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者带来希望。

列宁带领俄国人民进行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通过奋力抗争,最终取得了影响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胜利,这为全世界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怎样理解葛兰西的实践哲学

怎样理解葛兰西的实践哲学

怎样理解葛兰西的实践哲学葛兰西,作为20世纪极富独创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其哲学毫无疑问是对马克思哲学的解读。

其理论贡献之一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兴起葛兰西研究热以来,国内外诸多专家和学者对葛兰西的哲学理论进行了极为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围绕葛兰西的“实践哲学”以及他的“实践哲学”同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关系,我国学术界也展开了广泛的争论。

随着研究的展开,理论界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实践哲学”不仅仅是一个掩我耳目的隐喻,它作为葛兰西哲学的标志,它即是马克思哲学的葛兰思解读,也是葛兰西哲学的本质表现。

但是,究竟应该怎样来理解葛兰西的“实践哲学”?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解的独特性呢?一、葛兰西“实践哲学”出发点葛兰西是本世纪根据正在变化的先进工业资本主义环境去继承马克思的首批思想家之一,他在《狱中札记》里写道:“实在既不依靠自身而存在,也不存在于自身之中、为自身存在,而只存在于它和(那些改变它的)人们的一种历史关系中。

”他对“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把社会哲学降为一种专门的经济分析提出了批评。

他认识到,这样一种有限的分析是不可能对付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挑战的。

在反对和超越考茨基、普列汉诺夫和第二国际的决定论唯物主义中,他企图重新采用“实践哲学”,并摆脱了机械论解释的模式而高度珍视历史辩证法。

二、实践一元论葛兰西认为“实践一元论”是实践哲学的本质特点,“实践一元论”是指在实践的基础上物质和精神、人和自然的“对立面的同一性”,是指处于具体的历史行为活动中的人与物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他既反对唯心主义,也反对传统的机械唯物主义,是超越传统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一种现代哲学。

这种一元论既不是精神的一元论,也不是物质的一元论,而是“实践一元论”.他说:“在这个场合下,‘一元论’这一术语将表达什么意思呢?当然不是唯物主义的,也不是唯心主义的。

这一术语将标明在具体的历史行为中的对立面的同一性,也就是与某一种被组织起来的(历史化了的)‘物质',与人所改造的自然不可分地联系着的具有具体性的人的活动(历史-精神)。

浅析葛兰西实践哲学

浅析葛兰西实践哲学

浅析葛兰西实践哲学摘要:葛兰西结合意大利当时的社会历史状况,提出了超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把实践当作基础,将实践作为本体看成是研究的对象,这与以往哲学家有所不同。

哲学不再是形而上的纯理论问题,而是将其融入到社会历史领域,并解决现世问题。

本文拟从葛兰西实践哲学的形成,理论内涵以及评价三部分来进行论述。

关键词:葛兰西;实践哲学;历史主义葛兰西的实践哲学不仅摆脱了二元论的限制,而且也给唯物主义者与唯心主义者一种思考自身学说的全新方式。

而且葛兰西结合当时一战后意大利的社会历史状况,将哲学理论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提出了自己的实践哲学的理论,来指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

一、实践哲学的形成(一)实践哲学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1.资本主义深刻的社会危机。

由于两次工业革命的出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经济迅猛发展,企业规模逐渐扩大,以往的模式无法继续促进自身的发展,从而出现了股份制的集资方式,股份制使得更多大型企业筹集到来自多方面的投资,但是规模小的便无法与其竞争,导致许多企业不断倒闭,还有许多被兼并合并,这样使资金不断集中。

资本家为了扩大资产,不断的剥削劳动者,使得劳动者与资本家的矛盾不断加大,阶级差距不断增加,贫富差距不断拉大。

随着经济差距的拉大,发达的国家为了继续促使本国经济不断发展,开始了向外掠夺之路。

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亚非拉等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被列强瓜分完后,新一轮的瓜分世界的狂潮就会开始。

随着战争的结束,虽然意大利是战胜国,但是他政治、经济却受到极大破坏,由于战争的结束,生产军工的企业不断缩减,许多企业面临倒闭,出现了一战后的第一次经济危机。

这场经济危机不断转化成政治危机,为了镇压这场危机,意大利政府走向了法西斯道路,他们不断镇压社会主义,实行专制,使得民不聊生。

所以诸多国家与共产国际的首要任务就是与法西斯主义作斗争。

2.西欧无产阶级革命的尝试。

虽然一战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不可磨灭的,但是一战使得人们不断认识到资产阶级是产生苦难的根源,所以许多国家的无产阶级不断壮大,其中包括俄国与法国,1917年俄国的布尔什维克革命就是由列宁领导的,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这是对当时许多国家无产阶级的鼓励,如:芬兰、德国、匈牙利等国家,他们也开始了暴力革命的诸多尝试,但是由于很多原因,他们的尝试惨遭失败。

浅析葛兰西实践哲学

浅析葛兰西实践哲学

浅析葛兰西实践哲学【摘要】葛兰西实践哲学是一种强调实践和行动的哲学理论体系。

本文首先介绍了葛兰西实践哲学的定义和研究意义,探讨了其理论基础和核心观点,以及在当代的应用。

还对葛兰西实践哲学与其他哲学流派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批评与评价。

文章总结了葛兰西实践哲学的影响,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的方向。

葛兰西实践哲学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为我们理解世界、改变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对当代社会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葛兰西实践哲学,定义,研究意义,理论基础,核心观点,当代应用,哲学流派关系,批评与评价,影响,展望。

1. 引言1.1 葛兰西实践哲学的定义葛兰西实践哲学是由法国哲学家葛兰西提出的一种哲学思想体系,主要关注实践和行动的问题。

葛兰西认为,实践是人类活动的核心,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世界和改变世界。

实践哲学强调个体的主体性和行动的重要性,强调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和价值。

葛兰西认为,哲学研究的对象不应该局限于知识的领域,而是应该关注人类的生存和实践活动。

实践哲学旨在重塑哲学的观念和方法,将哲学与实践相结合,促进人类的自我解放和社会变革。

葛兰西实践哲学的核心思想包括“实践即真理”、“实践即自由”、“实践即道德”。

实践哲学的提出对当代哲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

1.2 研究意义葛兰西实践哲学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葛兰西实践哲学提出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哲学观念,对传统哲学思想进行了挑战和突破。

通过对实践的深入研究和探讨,葛兰西实践哲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加贴近现实、更具操作性的哲学思考方式,拓展了哲学研究的领域和视野。

葛兰西实践哲学的核心理念可以为我们提供解决现实问题和挑战的新思路和方法。

葛兰西实践哲学关注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和特点,强调实践对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性。

这种实践导向的哲学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当下社会、文化和政治等方面的问题。

研究葛兰西实践哲学还有助于我们深入思考人类存在意义和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问题。

葛兰西的意识形态观——论《实践哲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推荐下载】

葛兰西的意识形态观——论《实践哲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推荐下载】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葛兰西的意识形态观——论《实践哲学》对马克思主
义理论的贡献
葛兰西的意识形态概念是宽泛的、描述性的概念。

他指明了意识形态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关系;认为同一社会基础上存在多种意识形态的统一;他还力图寻找政治行动中危机和错误产生的意识形态与上层建筑等方面的原因。

葛兰西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他把策略的因素引入意识形态理论之中,使意识形态理论获得了现实的政治意义。

葛兰西对于意识形态有关理论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论文关键词:葛兰西;意识形态理论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之一,意大利哲学家、政治家葛兰西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但是近年来,国内学者在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中却往往重卢卡奇轻葛兰西,对葛兰西理论的研究多是集中在对其理论的哲学立场(即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的评判,以及对其文化领导权理论的研究方面,对葛兰西的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为数不多,而且往往把它与卢卡奇的意识形态理论放在一起作为同一理论观点来研究,并把前者作为后者的理论支撑来论述。

所以,有必要对葛兰西意识形态理论,特别是对葛兰西与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进行比较研究。

本文从葛兰西的《实践哲学》人手,探寻葛兰西的意识形态观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

一、描述性的“意识形态”概念
葛兰西在其代表作《实践哲学》一书中多次提到“意识形态”一词,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葛兰西实践哲学下的有机知识分子与文化领导权理论

葛兰西实践哲学下的有机知识分子与文化领导权理论

学史 的批判考察 , 使大家从现有意识形态的遮蔽 中挣脱出来 , 批判常识与意识形态, 以更深刻、 更高层次地认
识历 史 以及生 活 的形 式 , 获 得文 化领 导权 , 实现 对社会 生 活 的变革 , 从 而实 现革命 的成 功 。
信: 哲 学不 是 对于 在人 之外 客观 地 发 挥作 用 的机 械装 置 的认 识 , 哲学“ 之 所 以是 创 造 性 的 , 也 是 因为 它教 导
说, 独立的、 自在 的 和 自为 的 现 实 并 不 存 在 , 存 在 的 只 是 处 在 同 那 些 改 变 它 的 人 们 的历 史 关 系 之 中 的 现
西之所 以研 究实践哲学就是 为了在历史 中将之 实现 出来 , 以促 成人 民大众 自觉批 判 的意识 。而 实现人 民大众 自觉 批判 的意 识则需要教 育和培养 自己的有机 知识分子 , 组织和领 导人 民大众批判 和超越 共 同感 。这是 实现无 产 阶级文化 领导 权的重 要 保证 , 也是获得无产 阶级革命胜利 的必备 条件之一 。
作用于社会的程度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 葛兰西反复强调哲学 、 理论与历史 实践 、 现实生活 的有机联 系以及 因此而具有的重要性 : “ 唯一的‘ 哲学 ’ 是行动中的历史 , 那就是说 , 是生活本身” …钔, 这也是哲学思辨与革命 实践 的关系。葛兰西反对纯粹 的思辨 , 他认为思辨必须 同实践相结合 , 实践哲学思辨就是一种政治的意识形 态 和作 为 一种 实践 活 动 的工具 。它 既是 哲 学也 是政 治 , 是一 种 “ 政治 的哲 学 ” , 同时 又是 一种 “ 哲学 的政治 ” 。
关键 词 : 实践哲学; 有机知识分子; 文化领导权
中 图分类 号 : B 0 8 9 . 1

葛兰西实践哲学及其价值探究马会颖

葛兰西实践哲学及其价值探究马会颖

葛兰西实践哲学及其价值探究马会颖发布时间:2023-07-28T06:57:04.04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3年9期作者:马会颖[导读] 葛兰西是发展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创作的实践哲学,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和认识,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实践哲学中,葛兰西立足于人类社会,研究自然界人的认识活动和人本身的发展,并且把人的发展看作是一个永恒的发展过程,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中,研究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具有深刻的内在逻辑。

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24摘要:葛兰西是发展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创作的实践哲学,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和认识,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实践哲学中,葛兰西立足于人类社会,研究自然界人的认识活动和人本身的发展,并且把人的发展看作是一个永恒的发展过程,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中,研究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具有深刻的内在逻辑。

实践哲学以实践概念为核心,强调人的积极性和意识的能动性,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实问题放到总体性范畴里去理解,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丰富和深化了实践哲学的理论内容,对于当代实践哲学的发展和指导现实社会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实践哲学深刻内涵当代价值葛兰西作为意大利著名的哲学家,具有独特的哲学思想和观点,他吸收借鉴了其他哲学家的合理观点,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实践哲学理论,强调社会历史、实践的价值和作用,并重视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对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和推动当今社会的发展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葛兰西实践哲学有其深刻的理论来源和现实基础。

在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资本积累日益扩大,社会大众贫困程度日益增加,贫富差距扩大,广大群众对这种现实状况产生了极大的不满,阶级矛盾不断深化。

同时各国效仿俄国十月革命,进行无产阶级运动,但大都以失败告终。

论葛兰西实践哲学的政治意蕴

论葛兰西实践哲学的政治意蕴

体 和哲学家的哲学之 间的联 系。一个 时代 的哲学并 不是 这个或那个哲学 家 的哲 学 , 这个 或那 个知 识分 子集 团的哲学 , 民群 众 的这 一大 部分 或那一 大部 人 分 的哲 学。它是所有这 些要 素 的结 合过 程 , 个过 这
程 在 一 种 整 体 的趋 势— — 其 顶 峰 变 成 为 集 体 活 动 的
在 于 : 人 都 是哲 学 家 , 业哲 学 家 与 非 职 业 哲 学 家 人 职 只有 “ ” 区别 , 无 “ ” 不 同。这是 因为 , 量 的 而 质 的 每

家’ 。这 两 个 阶 层 一 方 面 相 当 于统 治 集 团通 过 社 会 行 使 的 ‘ 权 ’ 能 , 一 方 面 相 当 于 通 过 国 家 和 霸 职 另 ‘ 法 ’ 府 所 行 使 的 ‘ 接 统 治 ’ 管 辖 职 能 。这 司 政 直 或 些 职 能 都 是 有 组 织 的 、 互 关 联 的 。 我 们 在 此 需 相 ” 要 指 出 两 点 : 一 , 兰 西 虽 然确 认 了 国 家结 构 的两 其 葛 个 部 分 , 相 形 之 下 他 更 加 看 重 市 民社 会 , 为 “ 但 因 市
治社 会 , 为 市 民 社 会 。它 们 以不 同 的权 力 形 式 行 二
使 国家 的统治 职能 , 前者实施 的是直 接 的强制性 权
力 , 者则 实 施 的 是 立 基 于 民众 同 意 之 上 的 “ 化 后 文 霸权 ” 这 两 部 分 也 就 构 成 了 上 层 建 筑 的 两 大 领 。 域 , 如 葛 兰 西 所 说 , 我 们 目前 可 以 确 定 两 个 上 层 即 “
易 看 出 , 学 的 内容 其 实 就 承 载 在 文 化 的实 体 当 中 。 哲 在 这 样 一 个 关 联 点 上 , 们 发 现 在 实 践 哲 学 中 同样 我 涌 动 着 一 种 政 治 哲 学 的 理 论 逻 辑 , 需 要 结 合 葛 兰 这

浅谈葛兰西哲学的实践一元论

浅谈葛兰西哲学的实践一元论

浅谈葛兰西哲学的实践一元论作者:陈睿琦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16期摘要安东尼奥.葛兰西,他的思想著作大多都是在监狱中创作,是意大利共产党的代表人物,其思想在战后得到了认可并广为流传,是掀起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之一。

实践是哲学的核心及出发点,我的这篇论文简单从实践的认识论、人性观、物质观方面体现实践一元论,从而有了更深地领悟。

由此,实践也有了更加条理清晰的层次。

葛兰西把历史的运动置于人的实践活动基础之上,实践哲学得以生成的根据就是以人的主体性为关键。

这篇论文,主要针对葛兰西的实践一元论展开讨论,领悟实践哲学的深刻涵义,浅显的探讨实践哲学一元论的局限性,从而阐发有关实践的重要观点及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实践一元论现实意义局限性第一章实践哲学——实践一元论对于实践这一概念,有许多不同的涵义和新的内容,人的思想是产生于实践的,也就是说人的主观意识来源于人的劳动实践,这是恩格斯曾在自然哲学中所表达的看法。

主张人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马克思所主张的观点,历史性、階级性、物质、辩证的是社会意识所独具的,实践具有社会性。

在葛兰西的实践一元论中,主要以总体性原则为出发点,进而得出了实践一元论的初步概念。

第一节实践哲学的社会背景及理论来源葛兰西提出了许多重要论题,是学术界的一个思想来源,许多问题都具有当代感,实践一元论,表达了很多富有内涵的重要思想,葛兰西与卢卡奇、科尔施的所处背景有许多相一致的地方,但是与他们不同的是,他的最后生命在法西斯监狱中度过,用鲜血和顽强的斗志撰写了《狱中札记》一书,这本书一经发表问世,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学术界立刻掀起轩然大波,世人对葛兰西的思想有了更深地研究兴趣。

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在发达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而这场革命的胜利实际上是首先在落后的国家通过暴力进行,葛兰西的实践哲学不断反思并且吸取经验,分析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在20世纪是最具独创性的思想家。

同时,文化领导权问题与实践哲学是紧密相连的,在当今的政治哲学的讨论中依然占有重要的地位。

实践哲学——葛兰西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践哲学——葛兰西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践 哲 学
葛 兰西视 野 中的马克 பைடு நூலகம் 主义哲 学
陈章奇
( 徽 工 商职 业 学 院 会计 系 ,安 徽 合 肥 2 0 4 ) 安 30 1


要:实践哲学被 葛兰西首次明确提 出,他认为马克思的 “ 实践哲学”既不同于唯物主 义,也不同于唯心主义,而是
超越二者、综合二者的更 高的哲学。是拒斥 “ 形而上 学”和物质本体论 的独创 自主的哲 学,更是一种 “ 创造 的”哲学. 关键词:实践哲学;社会 历史;创造
就 给 了 ‘ 理 的 ’此词 以十 分精 确 的 意义 。 [ I 合 ” H5 P2 葛兰 函 没 有 直接 说 出 “ 合理 的辩 证法 ” 的 “ 精确 意 义 ”
这一术 语被葛兰 西用来指称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新哲学。 在葛兰 西看来 ,马克思的 “ 实践哲学”既不同于唯物主义 , 也不同于唯心主义, 而是超越 二者、 综合二者 的更高的哲学。
葛 兰 西 是 马 克 思主 义 哲 学 理 解 史 上 第一 个 明 确地 把 马 克 思
主义哲学理解为 “ 超越”的 “ 实践哲学”的人 。以下就葛兰 西的 “ 实践哲学”的理解方式作一探讨和简要评析 。
是什么。但他的意 思是说辩证法只有在 “ 实践辩证法”的意 义上才是 “ 合理 的辩证法” ,而 唯物主义的辩证法是不合理
葛 兰西 批 评 了 “ 统 ” 解 中的 唯物 主 义 倾 向 。 认 为 , 正 理 他
为三类 ,第一类是 “ 感受 的”哲学 ,第二类是 “ 整理的”哲 学 ,第三类是 。 创造的”哲学 。葛兰西认为 “ 实践哲学”属
马克思的 “ 实践哲学遭到了双重 的修正” 一方面,它的某 ,“

实践哲学:葛兰西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的开题报告

实践哲学:葛兰西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的开题报告

实践哲学:葛兰西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的开题报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西方哲学的批判和超越,其核心思想是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论。

然而,在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与实践之间是否存在距离和矛盾?葛兰西是一位重要的哲学家,他在其著作中提出了“实践哲学”的理念,试图将理论和实践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推动社会变革。

本文拟就葛兰西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展开研究,旨在探讨实践哲学理念在当前社会变革中的现实意义。

一、葛兰西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葛兰西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大局限在于将理论与实践割裂开来,把实践纯粹视为实现理论的手段。

他认为,实践是理论进入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没有实践作为验证和检验,任何理论都是不可靠的。

因此,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不是一种简单的工具性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关系。

葛兰西特别强调了“实践哲学”的概念。

他认为,实践哲学不是某种哲学派别或者某种思想体系,而是一种哲学思想方法,它试图将哲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从而实现对社会现实的深入分析和理解。

实践哲学更加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强调人类应该将探究实践作为哲学的主要研究方向。

二、实践哲学在社会变革中的意义实践哲学强调的“实践”并不仅仅涵盖了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活动,而是包括了所有改造社会、提高人类福祉的实践。

从这个角度来看,实践哲学是一种面向社会变革的哲学思想方法。

它不仅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关系,也强调了理论的实践价值。

实践哲学不仅是对现实的反思,更是对未来的探索和构想。

在当代社会变革中,实践哲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问题日益复杂,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方位、多层次的思考和探讨。

在这样一个变革时代,实践哲学的思想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

三、结语实践哲学是一种旨在深化人类社会实践研究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哲学思想方法。

它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比不断挑战和超越,使得理论更加贴近实践,从而探索更为深入的社会问题。

常识、实践哲学和领导权

常识、实践哲学和领导权

常识、实践哲学和领导权“实践哲学”是葛兰西对马克思主义的独特称谓。

实践哲学的任务在于把普通大众从“常识”的世界观中解放出来而上升到“健全的见识”,这实质上是一种领导权斗争。

标签:实践哲学;常识;领导权在《狱中札记》中,葛兰西把马克思主义称之为“实践哲学”,这不仅是为了避免监狱检察官的注意而采用的一种隐晦说法,而且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葛兰西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新看法。

在葛兰西看来: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它在普通群众中的吸引力和接受程度。

实践哲学的使命在于把普通大众从“常识”的世界观中解放出来上升到“健全的见识”,这实质上是一种领导权斗争。

一、从“常识”到“健全的见识”在葛兰西看来:哲学本质上就是一种世界观。

每个人(病理学上的痴呆患者除外)在从事实际活动时总是暗含着一种世界观的指导,葛兰西把这种世界观叫做“常识” (Common Sense),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自发哲学”。

在《狱中札记》中,葛兰西把常识界定为一个“集合性名词”,主要体现在人们的日常语言和宗教信仰之中。

语言是“常识”的一部分,语言也是一种世界观。

这与葛兰西对语言的独特看法有关。

在葛兰西看来:语言不是语法意义上的字和词的总和,而是一种既定的观念和概念的总和。

陶里亚蒂认为:葛兰西的兴趣不在于研究词汇的发展史,他是要从每一个词甚至每一个音节的历史上看到社会思想和社会现实的历史。

在葛兰西看来,词的历史就是风俗、习惯和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的相互关系的历史。

所以,语言包含了世界观和文化要素,从一个人说的语言中就可以估量出他的世界观或大或小的复杂性。

因此,“方言是一种狭隘的世界观”,如果一个人只会说方言,那么他对世界的了解就只是一种狭隘性的直觉。

葛兰西进而指出,意大利的民族统一之所以迟迟没有完成,原因之一是意大利一直存在着数量庞大而且差异极大的各种方言,语言统一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语言统一问题是意大利民族和国家的思想和精神统一运动的组成部分”〔1〕(P5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葛兰西的“实践哲学”相关理论涵义的分析
作者:陈金锋
来源:《中文信息》2015年第07期
摘要:葛兰西的实践哲学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深入和发展,实践哲学是葛兰西哲学思想的巨大成就。

本文根据葛兰西既从实践的观点出发,阐述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反对了机械的经济决定论观点,又提出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同时强调了实践哲学对于革命斗争的重要作用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进一步丰富和深化的阐述。

关键词:实践哲学市民社会实践哲学的核心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中图分类号:B5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7-0385-01
一、何谓“实践哲学”
实践哲学的涵义最早是由亚里士多德建立的,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实践哲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

亚里士多德把学科分为三种:理论之学、实践之学和制作之学。

三大学科中,理论之学最明确,制作之学最不完整,实践之学范围最不清楚。

简单地说,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所谓实践哲学,就是人类社会实践的哲学,是以人的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的,严格地说,是关于人的实践活动上升到理论的部分,未上升到理论的部分还不能算哲学的范畴。

在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中对此也有类似的划分,认为哲学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他们对实践哲学理解上的一致性,形成了这一学科的主导性传统。

二、实践在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相互作用
葛兰西所说的实践概念与我们通常意味的“人们在意识的能动作用下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略有差异,他更多是指人的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不断趋于一致的过程。

当然,这种观点是不是人们对它的误解,是不是跟葛兰西早年身陷囹圄,不得不做出的一种妥协,其实意在指代马克思主义也尚未可知。

不过,葛兰西的实践哲学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一次创造和发展是毫无疑问的。

比如葛兰西同样承认世界的物质第一性原则,但物质又与精神不可分割。

创新之处体现在葛兰西对主观和客观的理解上,与传统的哲学明显不同,传统哲学理解下的主观是与客观不相关的事物,而葛兰西认为主观是必须以依赖客观为条件,如果离开客观,主观也将无法证明自己的存在,并且主观与客观的在实践中找到了统一。

葛兰西提出了“实践一元论”的观点,其具体涵义就是在具体的历史事件中的对立面存在同一性,历史化的事物与被人改造的事物具有某种同一性。

从中我们可以尝试理解葛兰西对实践哲学的定义,也可以理解他提出的“实践一元论”的基本内容。

三、实践哲学及其“市民社会”的内涵
葛兰西根据西方社会与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之间的显著区别,得出了他的“市民社会”理论。

在这个视域下,俄国的市民社会尚处于原始未开化的阶段,其原因是因为俄国经济文化的落后,民主政治的匮乏,对国家产生了过度依赖,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就是一切。

这也决定了无产阶级必须通过暴力革命的手段,才能推翻专制统治,夺取无产阶级领导权,这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中心环节和首要任务。

比如列宁的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就是基于这一观点。

但在西方社会中,没有经济文化落后和民主政治匮乏的局面,相反它的经济文化比较发达,民主政治相对完善,在这样的背景下,市民社会也相当开化和成熟,成为社会的上层建筑,以及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内在主体。

因此,市民社会在西方社会中的地位至关重要,西方社会中的国家不过是为市民社会提供堡垒的工具,某种程度上,西方社会爆发的暴力革命只是隔靴搔痒,并不能从本质上动摇国家和社会的结构。

葛兰西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关于“市民社会”的表述进行了新的诠释,并赋予了这一概念新的内涵,虽然依然叫“市民社会”,说明葛兰西对马克思主义著作中这一概念也有所继承,但是在葛兰西看来,“市民社会”的真正内涵是起到支撑国家政权和文化霸权的上层建筑。

四、葛兰西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理论与实践的观点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个概念,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是作为唯物史观的基础存在的,同时把理论与实践的概念归入认识论的领域。

对这两对概念,葛兰西从实践哲学的角度进行了重新思考。

他以马克思的《序言》为理论依据,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进行了阐述,他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的文明成果都是历史实践的结果,也是未来发展的基础。

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之上产生相应的经济基础,然后在经济基础上产生与之相对应的上层建筑。

葛兰西认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是辩证的关系,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对于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葛兰西说:“我们固然总是根据经济力量来行动,致力于组织和发展经济的生产机构,但不能因此得出结论说,上层建筑因素可以放任自流,听任它们自生自灭、时断时续地发展。

”[ 《葛兰西文选》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葛兰西认为实践哲学是人们深受经济压迫,从奴役的环境中获得解放,并且建立新的政治制度的要求。

这与“经济决定论”中认为人们根本无需通过任何实践活动,社会主义就会自然到来的论调不同,葛兰西认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任何从精神上消解革命力量的思想都是历史发展的障碍。

因此,葛兰西的立场是与机械的经济决定论鲜明对立的,后者必然会导致革命的失败。

葛兰西在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完成了对理论与实践的阐述。

葛兰西认为,实践哲学是人类历史的优秀成果和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当代文化思潮的一部分,它给人们源源不断地产生精神食粮和武器,从而使无产阶级自觉地由关系生存的经济斗争上升到夺取领导权的政治斗争的高度。

葛兰西不仅从实践的观点出发,阐述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反对了机械的经济决定论观点,提出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同时强调了实践哲学对于革命斗争的重要作用,综合这些方面,葛兰西在理论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参考文献
[1]徐长福《论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概念》,吉林大学学报2004年。

[2]葛兰西《狱中札记》,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3]《葛兰西文选》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作者简介:陈金锋,男,(1985.2-),华中师范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