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葛兰西的实践哲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讲 葛兰西的实践哲学和无产阶级革命
一、葛兰西生平(1891-1937)简介 1891年1月23日,葛兰西生于意大利撒丁岛一个小职员 家庭,家境贫寒,靠勤工和奖学金读完都灵大学。在大学 期间,1913年他加入意大利社会党。大学毕业后,担任都 灵社会周报《人民呼声报》主编。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 爆发。葛兰西响应列宁“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 口号,发动都灵工人举行反战武装起义,在工人中赢得威 望,被选为社会党都灵支部书记。 大战结束后,意大利革命运动空前高涨,工人和农 民决心要走“俄国人道路”。1921年1月21日意大利共产党 成立。葛兰西是党的创始人之一。1922年5月,葛兰西作为 意共代表当选为共产国际执委会书记处书记。
由于市民社会是由独立个人组成的联合 体,其中的个体被个人欲求所驱使,所有的 一切都以金钱为标准,这就要求有外部力量 对个人的行为进行规范和整合,于是人们通 过签订社会契约来保证市民社会的正常运行。 在市民社会中,“个别的人,作为这种国家 的市民的来说、就是私人,他们都把本身利 益作为自己的目的。”伦理精神在市民社会 中处于一种由私人利益支配的不自足的异化 状态,这导致了国家的产生。国家是“伦理 精神的现实”,只有国家才能把个人、家庭、 市民社会的不同利益和目的协调起来,使社 会的普遍目的和利益得以实现。
葛兰西的霸权理论首开关于文化革命的思想 的先河,其讨论是在现实政治语境中进行的。首 先,他从社会集团角度出发,提出在政治学上把 马克思的上层建筑概念区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 “市民社会”,即“私人的”组织的总和,另一 个是“政治社会”或“国家”。在他看来,这两 个层次一方面相当于统治集团通过社会行使的 “霸权”职能,另一方面相当于通过国家和“司 法”政府所行使的“直接统治”或管辖职能。在 他看来,国家是强制力量保障的霸权。
市民社会主要指民间的社会组织机构,代表 社会舆论,它通过民间社会组织,如政党、学 校、教会、学术文化团体等,向人们传播本阶 级的价值观体系,以获得群众的认同和忠诚。 国家是强制力量保障的霸权。国家是在市 民社会中形成和发展的,国家最初是在几个社 会集团中,其中一个构成了对其他集团的强制 性领导,这时国家主要通过政治社会维护其统 治。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强制性领导逐渐让 位于通过市民社会的文化、道德的非强制性领 导。
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本质在于人对客观现实 的创造性。当然,创造性决不是唯我论的思想的创 造外部世界,而是客观地改变客观现实的实践创造 性。这种实践创造性的内涵就在于它表明了“并不 存在本身的、自在的和自为的‘现实’,‘现实’ 始终存在于同那些改变它的人的历史的相互关系 中”。因此,与抽象的主体与客体相比,作为两者 中介的实践恰恰更为重要。 葛兰西指出,重要的不仅仅是改变世界,而且 是“推翻实践”,人类社会历史应该是“改变整个 实践活动的过程”。
文化霸权即统治者不是通过军队、战争、法庭、 监狱、刑罚、威吓等暴力的形式来达到统治,而是 通过被统治阶级的积极认同,从而达到统治目的。 文化霸权是一套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意识形态 话语。它与葛兰西的实践哲学、国家构成理论以及 政治权力理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实践哲学是其 理论基础,市民社会与政治社会的分层关系为其理 论架构提供了可能,而政治权力中的另一种权力观 念——“同意”则成为其理论的核心,也是其理论 独创性之所在。
随着葛兰西著作的出版,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在西方掀起了“葛兰西热”。在苏联 解体、东欧剧变,国际共运处于低潮的严峻形 势下,葛兰西的实践哲学和领导权理论更加受 到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和左派的重视。因为早在 20 世纪 30 年代,葛兰西就对苏联的官方哲 学和政治体制进行过分析和批判,他强调“回 归马克思”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葛兰西的实践哲学的札记是一位身陷囹圄 的共产主义战士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和独 立思考。
的,无产阶级在改变世界的同时必须改变自身,事实上,任何 科学离开社会发展的实际都会成为一种空洞无用的东西。
葛兰西认为,实践不是僵死不变的物质 活动,而是一个生机勃勃,不断向前的历史 过程,实践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从社会主 体出发的创造性物质活动。而且,随着社会 历史的发展,实践必然“从劳动活动形式 (注:受本能驱使)推进到科学活动(注: 规律支配下)的完成以及历史的人道主义。”
葛兰西承认实践是一种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客观 物质活动,但他又认为仅仅看到实践的客观性是不 够的,绝不能简单地将实践解释成某种实体(“自 然+人”),实践的本质特征也断非什么离开人而 存在的物质实在性,而是人的主体性,即马克思所 说的“从主体出发”,把实践理解为一种“由内向 外的活动”。这种由主体到客体的运动是实践的根 本目的,“改造外部世界,改造一般的关系就意味 着加强自己本身,发展自己本身”。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与无产阶级革命的现实溶为一体
黑格尔发展了“市民社会”的概念。在他那里, 伦理的矛盾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级。第一,直接 的或自然的伦理精神—家庭,第二,市民社会— 这是伦理精神直接丧失了直接的统一,进行分化, 而达于相对性的观点。市民社会是公共的领域, 人们之所以组成市民社会,是为了通过人身和财 产权利的法律制度,维护他们的特殊利益和公共 利益的外部秩序,因此,它反映的是人们的经济 关系。
葛兰西(Gramsci,Antonio 1891~1937) “无产阶级的解放是一个艰苦的事业,只有 坚贞不屈的人才能胜任,只有那些在人们普遍感 到悲观失望的时候能够保持不屈不挠的精神的人, 只有那些意志锻炼得坚如刀剑的人,才配称为工 人阶级的战士,才配称为革命者。”这是意大利 共产党创始人安东尼奥· 葛兰西的生前名言。
社会主义革命与变革 葛兰西对于落后的农民文化和工业城市的体验, 影响了他的观点的形成,即认为在意大利从事任何 社会主义革命,都要具备一种全民的观点,并且必 须使工人阶级和农民结成联盟。在他的作品中始终 贯串着这样的主题,即工人阶级必须摆脱它的集团 利益,同时必须强调文化和思想意识所具有的政治 作用。 葛兰西欢呼十月革命的成功,认为这场革命是 由社会群众而不是由一些精英人物所实现的社会变 革的范例,他还认为这场革命说明在马克思的《资 本论》中所读到的东西已失效,因为这些东西可能 提示人们革命要等到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得 到充分发展以后才能实现。在他的著作中,社会主 义的社会变革被定义为民主管理的扩大。
1948-1951 年,《狱中札记》在都灵由艾 伊纳乌迪出版社按内容分 6 卷陆续出版,分别是: 《历史唯物主义和克罗齐的哲学》、《知识分子 和文化组织》、《民族复兴运动》、《关于马基 雅维利、政治与现代国家的笔记》、《文学和民 族生wenku.baidu.com》及《过去和现在》。从 1954 年开始, 葛兰西的早期著作——《青年时期著作集 ( 1914-1918 )》、《防波堤下( 19161920 )》、《新秩序( 1919-1920 )》、 《社会主义和法西斯主义( 1921-1922 )》和 《共产党的建设( 1923-1926 )》也先后编辑 出版。
1922年10月,以墨索里尼为首的法西斯分子在 意大利夺取了国家政权。由于在1924年被选入意大 利议会,葛兰西受共产国际委派回国领导意共开展反 法西斯斗争,他致力于把意大利共产党从其早期的宗 派主义改造成为一个扎根于群众运动的政党而斗争。 1926年11月不幸被捕,并被判20多年的徒刑。他 在法庭上对法西斯分子义正词严地说:“你们把意大 利引向毁灭,我们共产党人一定要挽救它。”在监狱 中,虽遭百般折磨,他仍以坚强的意志研究革命理论, 他曾写道,他在监狱中从事研究的出发点是为了对知 识分子的政治功能进行考察。葛兰西在狱中写札记并 从事各种专题的创作,这些作品受到监狱官的检查, 而且可利用的资料也零星不全,但他最后竟写出32 本《狱中札记》,这是意大利现代思想史上的重要著 作。 1937年4月27日,葛兰西这位坚强的战士在法 西斯狱中与世长辞。
国家
市民社会
镇压机器(军队、警察、 霸权机器(文化、政治、 管理、法院,官僚机构等) 经济) 政府(严格意义上的国家) 完整意义上的国家 作为权力机构的国家 作为同意的领导权组织者 的国家
霸权(hegemony)是一种统治策略
社会中的统治集团是通过获得和阶级的共识来实现自己的 统治的,霸权即是统治集团在谈判和形成共识过程的有利地位。 (1)它是一种清晰明白的共识; (2)统治阶级成功地说服其它阶级接受的道德、政治和文化价值; (3)这种说明并非总是和平的,它包含着通过物质和智力力量的 压制和文化上的诱惑两个方面; (4)霸权是一种“常识”,它积淀为一种无意识,一种统治意识 形态在其中实践和扩散的文化领域; (5)它也是出现在社会和阶级斗争之外的东西,但它塑造和影响 了人们的思想; (6)它是一系列的观念,统治集团通过它们维持自己的领导权, 使下层阶级赞同他们的统治。
葛兰西认为,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统一的 中心”,马克思主义则是一种实践的“一元论”。 这种“一元论不是唯物主义的,也不是唯心主义 的”。为了一方面肯定主体能动性又避免唯我论, 另一方面避免抹煞主体能动性的机械论、庸俗唯物 论,就必须“历史地”考察问题,同时把实践作为 哲学的基础。葛兰西才说“‘一元论'这一术语表 达……表明在具体的历史行动中的对立面的同一性, 也就是某一种被组织起来的(历史化了的)‘物 质’,与人所改造的自然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的具有 具体性的人的活动(历史—精神)。这是行动的 (实践,发展)哲学”。
三、葛兰西的文化霸权 如果说西方发达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起 来革命的关键是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觉醒,是无产 阶级在自我意识中重新成为自为的成熟思想主体, 那么,革命的中心任务就将发生重大的转移:即从 原来那种仅仅关注社会经济和政治变革转到更加重 视人的主体结构以及整个社会文化心理系统的根本 变革上来。所以,文化意识方面的革命成为早期西 方马克思主义关于现实革命问题的主要关注焦点。
葛兰西认为,从历史的长河看,“实践哲学是以过 去的一切文化为前提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德国 哲学和法国革命,加尔文教和英国古典经济学,世俗 的自由主义和作为整个现代人生观基础的历史主义。 实践哲学使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对立辩证化,是这 一切思想、道德改革运动的结果。实践哲学与下面这 种结合相符:新教改革加法国革命——这是哲学也是 政治,这是政治也是哲学”。 在葛兰西看来,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首次将 解释世界与改造世界统一起来,将理论与实践、哲学 与政治(历史)、先进的思想与人民群众的利益、需 要、愿望统一起来。
“市民社会”最早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 他所指的市民社会主要是古希腊的城邦国家, 指社会从蒙昧状态过渡到了文明状态,其含 义相当于“文明社会”。启蒙思想家洛克、 孟德斯鸠提出了近代西方政治文化的“市民 社会”的内涵。他们从“自然法”和“社会 契约论”出发,认为人们之所以要签订契约, 组成国家,主要是为了捍卫人天生的自由和 平等状态。在他们看来,国家的权力不是无 限的,应受到市民社会的监督和制约。这里 市民社会是一种外在于国家政权的社会民间 组织,“政治自由”是市民社会的核心。
二、葛兰西所理解的实践哲学 实践哲学,在康德等近代人那里,实践 哲学指的是合理化安排世俗生活的哲学探讨。 马克思从主客体关系角度确立实践是社会历 史的本质,它的最重要的基础表现为人类的 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自拉布里奥拉以 来,人们喜欢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为实践 哲学。
葛兰西用“实践哲学”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 他对实践哲学的论述是从说明马克思和列宁在整个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地位出发的。他认为,从马 克思到列宁,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历了“从空想到科 学和由科学到行动”两个阶段。马克思创立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实质,就是人类的思想理性和社会意愿 从一种空想转变为探寻社会历史实践发展规律的科 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本质就是社会历史的实 践性;更重要的是,列宁第一次使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科学“实在地发生在一定的土地上了”,马克思 主义哲学由此走下神坛,走向了客观实践,从科学 实现为行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