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

合集下载

构建和美语文的小学生态教学课堂

构建和美语文的小学生态教学课堂

构建和美语文的小学生态教学课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的重视越来越高。

而要培养具有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素养的下一代,教育的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和美语文的生态教学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自然的美好,还可以培养他们关爱环境、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如何构建和美语文的小学生态教学课堂。

要构建和美语文的生态教学课堂,我们可以从课程内容入手。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读书、写字、做文,更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感受自然的美好,体验生态的和谐。

可以通过精选一些关于自然风景、动植物世界的课文和作文题目,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记录自己在大自然中的所见所闻,让他们在用心感受生态美的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构建和美语文的生态教学课堂,还需要通过一些生活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自然生态之美。

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中的花园或者周边的田野中进行春游,让他们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在这样的活动中,老师可以通过解说和讲解,让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的美妙和它对我们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自然保护意识。

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环保行动,比如校园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态美学习生态知识。

构建和美语文的小学生态教学课堂是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工作,需要教师们培养生态意识,创新教学方法,注重课程内容的生态化,同时也需要学校与社会的支持和配合。

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增强对环保和生态保护的意识,从而培养出更加具有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素养的下一代。

希望未来的教育可以更加注重生态教育,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谈谈对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认识

谈谈对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认识

谈谈对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认识【摘要】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是指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情感体验的一种教学模式。

通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下,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得以增强,教学效果更佳。

重视创新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建设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需要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只有让学生热爱语文,用心感悟语文之美,才能实现语文教育的真正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态课堂、语文素养、综合发展、学习氛围、师生互动、创新教学方式、教学质量、教学模式、热爱语文、感悟语文之美。

1. 引言1.1 什么是小学语文生态课堂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出一种良好的教育环境,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不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而是充当引导者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推动者。

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发挥创造力,培养批判性思维,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努力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通过构建这样一个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语文之美,培养对语文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深入实践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迫切需求。

1.2 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重要性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建设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在生态课堂中,不仅仅注重传统的语文知识学习,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合作精神等综合素养。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活动形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能力。

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建设还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可以享受到自由、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潜能。

构建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

构建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

课 堂 创 新【摘 要】要构建语文课堂的和谐生态环境,要有三方面的认识: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应是作为生态双主体的师生共同建造的天地;是教师引导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相得益彰的环境;是有着大语文观念,与社会紧密相连的大课堂。

【关键词】生态和谐;语文课堂;课堂深度生物学上所谓的生态化,是指环境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建立的动态平衡联系。

上世纪 70 年代兴起的教育生态学干脆引进“ 生态”的概念,来强调环境和感性对教育的重要性,说明受教育者与环境的协调关系,我们的教育必须让学习者在与对象世界的交往中建立一种亲密和谐、动态平衡的审美关系,使人彻底地回归自己,寻找到最佳的生存状态。

那么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应当是怎样的呢?语文生态课堂的创建,就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阳光”、“水分”、“空气充足”的“生态园区”。

它是生长着的、生生不息的、动态的、它更是灵动的、生活的……这样一种课堂,是教师、学生、内容与环境之间的全新整合,是这几者之间关系的生长、发展与相互促进的最好环境。

一、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应是作为生态双主体的师生共同建造的天地生态包括生态要素与生态环境,而课堂生态就是研究课堂上师生的活动形态,而且在这个课堂生态中,学生与教师是这个生态的双主体,于是也否定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对话的一方”,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在这种双主体的课堂中,主要存在两种关系,一为生生关系。

学习者之间既是合作伙伴关系又是良性竞争关系,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之间要相互交流、讨论,相互启发思维、互帮互助、合作共进。

所以可在课堂中设置一些小组讨论环节,具体举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教师可设置多个问题,然后将同学分组讨论,并设置小组长做记录和代言工作,这个过程当然就需要学生有合作与集体精神。

同时,学习者之间要在合作的基础上,进行良性竞争,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构建生态型小学语文课堂的实践与探索分析

构建生态型小学语文课堂的实践与探索分析

构建生态型小学语文课堂的实践与探索分析
"构建生态型小学语文课堂"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建立起一个有机的、全面的、多元化的教学生态系统,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和语文能力提升。

实践与探索分析如下:
一、构建生态型语文课堂的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2. 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促进思维发展。

3. 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高文化素质。

4. 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提升语文水平。

二、创建生态型语文课堂的重要环节:
1. 课堂氛围营造:打造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鼓励学生发表观点,培养自信心。

2. 学习兴趣激发: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3.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

4. 合作学习推动:通过小组合作、伙伴学习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5. 创新评价方式:探索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评价,鼓励学生发挥个人优势和特长。

追求语文课堂生态和谐

追求语文课堂生态和谐

追求语文课堂的生态和谐当下课程标准、教材文本的全新出现、学生学习的强烈需求、课程改革的势在必行都倡导我们追求一种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

正所谓“和谐产生美,美在和谐中”,和谐是最佳的组合,是事物的最佳状态和人们的追求。

今天的语文课程承继了几千年的汉民族优秀文化与文明,接纳了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与文明,因而其本身所蕴涵的人文内涵是极其厚实、宽泛而丰富的,它对学生人格、人品、修养、价值观等精神领域的追求和形成是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

一、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是师生平等对话,实现情感共振的绿洲“对话”作为一种交往关系,意味着平等介入。

教师应走出“教师至上”,抛开功利心,怀揣一颗平常心,与学生真诚面对,共同营造一个温馨、静谧、安详的“家”。

在课堂上,师生自在交流,不吐不快,其乐融融。

“对话”作为一种认知方式,意味着动态生成。

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文本的意义,而是通过阅读主体的潜心内化,即通过“对话”方式,与文本不断地“视界融合”,渐进地、动态地生成意义。

引发高质的“对话”,生成独特的理解、体验,在操作上应做到:(1)让学生全程阅读。

先从对课文的“叩问”开始,让学生带着期待走进阅读;然后经历“体验”阶段,通过学生自主的言语实践活动,走进文本的言语的深处,“倾听”文本的声音,“触摸”作者的心灵,体验文本的情境和情感,在人、文“对话”与碰撞中生成带有个体色彩的思想和言语;三是经历“发现”阶段,引导他们对课文进一步读出疑问,读出新意,并活用语言和语言规律,进行极具个性色彩的言语实践。

(2)让学生全心阅读。

全程阅读,高质“对话”,必须把学生带入“情境场”——上下文语言情境,现实生活情境,作者及学生的文化生活背景。

神游于这“三境”,才能激发对话兴趣,激活对话欲望,诱发情感体验,使学生全心沉浸于”对话”中。

二、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是诗情与创意的珠联璧合,交相辉映语文就应是一首诗,语文的活力是诗意,语文的灵魂和生命是诗意,语文的最高境界也是诗意。

生态和谐:我的语文教学主张

生态和谐:我的语文教学主张

情感共振 ; 注重 学 生 语 言 发展 与 精 神 建 构 的 同构 同生 , 求 语 文 诗 意与 提 倡 创 意 的珠 联 璧合 . 堂 上 追 课 学 生 书 声 琅琅 与 静 心 默 想 动静 搭 配 , 师 讲 解 与 学 生 练 .张 弛 有 度 , 到 用好 文 本 与 资 源 、 展 主 次 教 - j 做 拓
分 明 , 师 引 导 与 自主探 究相 得 益 彰 , 心 预 设 与 随机 生成 相辅 相 成 。 教 精
【 关键词】 生态和谐 ; 学主张 ; 堂教 学 教 课
[ 中图分类号】 41 G 5. 6
【 文献标识码】B
பைடு நூலகம்
[ 文章编号】62 12 (000一 0o 0 17 — 182 1)7 O1一 4
也 是 提 高 学 生 理 解 和 运 用 语 言 文 字 的 能 力 的 重 要
师 应 善 于利 用教 材 , 设 教 学情 境 , 自己 的情 感 创 以 调 动学 生 的情感 ,指 导学 生将 自己 的人生 体 验 、 情 感 与课 文融合 在一 起 , 与作 者 、 老师 同悲 同喜 。 同歌 同泣 . 力实 现师 生情 、 者情 的 和谐共 振 , 努 作 在美 与 智 的融合 中形成健康 的个 性和健 全 的人格 。

童、 研究 儿童 , 懂得 儿童文化 的特点 。而儿 童文化是
种 诗性文 化 , 童常 常在现 实世 界和想象 世界 之 儿
间 自由地转 换 . 因此 不 要武 断地 指 责孩 子 们 的“ 无
是最 佳 的组 合 . 事 物 的最佳 状 态 , 是 而生 态 和谐 的
语文课 堂追求 的则是 师与生 、 与放 、 与悟 、 导 练 工具

如何把握小学语文和谐生态课堂.代doc

如何把握小学语文和谐生态课堂.代doc

如何把握小学语文和谐生态课堂(论文)涌泉完小代亚妮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理想课堂该是怎样的呢?毫无疑问,它应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它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能够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也就是和谐生态的课堂。

要构建和谐的生态课堂,必须巧妙地把握好一定的“度”。

所谓“度”字,其中的一个义项是“事物所达到的境界”。

小学语文生态课堂要“达到的境界”是什么呢?一、以师生关系为起点,把握和谐的程度。

要构建和谐生态的课堂,就是要让生命鲜活。

首先是师生关系要呈现和谐之美。

教与学的关系应该是平等、协商、和风细雨式的,而不应该是君临天下式的。

老师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乐学生之所乐,忧学生之所忧。

课堂上,一切顺乎自然,老师顺学而教,学生顺心而学,师生同处于教与学的快乐之中。

其次是生生关系要显现生态之美。

学习是学生的个体行为,要在引导每个学生在主动学习和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合作,引导学生在讨论、探究、互动中学习,实现共识、共享、共进。

要充分发挥出语文的功能,通过阅读、思考、实践和体验,让语文真正进入每个人的生活中去,唤醒他们的生命意识,丰富他们的生命内涵,提升他们的生命质量。

“与语文共舞,让生命鲜活!”构建小学语文和谐生态的课堂,用生命去感动生命,用灵魂来塑造灵魂,用智慧去开启智慧,让置身其中的师生享受到教学所带来的乐趣,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

二、以学生开窍为基准,把握提问的角度。

生态课堂提问的角度是多样的,其最佳角度在哪里呢?就是要着眼于使学生“开窍”。

为使学生“开窍”,教师应注意转换提问视角,采取“一例多问”,即对同一例句从多种角度提出问题,以开拓学生思路,活跃学生思维。

教学实践证明,同一个问题,由于提问角度不同,效果也往往不一样。

所以提问应当尽量回避“是不是”、“怎么样”等一般化、概念化的套路,变换出新颖的角度。

例如,教许地山的《落花生》一课,为了研究文章的结构,教师一般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意思是什么?”在教学时,我一反常规地发问:“这篇课文是由三幅生活的画组成的。

小学语文论文:追求“生态和谐”的新语文课堂

小学语文论文:追求“生态和谐”的新语文课堂

追求“生态和谐”的新语文课堂课堂需要突破,停止了突破,就停止了探索和发展。

突破有起点而无终点,在突破前进的路上还需要总结和反思所经历程,有时甚至还需回到原点(目标)上去对照、把握。

但回到原点不是简单的回归,更不是倒退,而是在回到原点的过程中产生新的想象,寻求一种平衡,酝酿新的突破。

“极高明而道中庸”,从这意义上说,平衡实质上是对事物本质的重新认识和准确把握,是课堂的深入和突破,是一种高明的境界。

当前语文课堂尤其是生成性课堂。

所谓生成是对教学过程可变性的概括,是对以往强调过程的预设性、计划性、规定性的一个重要补充和修正,是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一种理想评价。

渐进的教学过程是个多层次、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是师生及多种因素间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

一方面它不可能百分百地按预定的轨道运作,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有意或无意、重要或不重要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

尤其当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学过程远要比预定的、计划的生动、活泼、丰富的多。

另一方面,从教师设想的、计划的教学程序到实际进行着的过程,从教到学到学生发展的轨迹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生成和动态转化的过程。

然而这种生成并不是没有导向的自由生成,而是有方向、有目标的价值引导下的自主建构。

尽管他表现的是那么的丰富多彩、不拘一格。

目前,由于徜徉在新课程大潮中的教师对“生成”本质的理解存有偏颇,导致有些语文课堂步入迷茫甚至迈向极端,正需要寻求和把握平衡。

[课堂现象]:小学苏教版语文第五册《北大荒的秋天》教学片段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了一组描绘北大荒秋天小河的图片,结合课文的描写,充分体验了北大荒秋天小河的净美后。

有一位学生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小河里能游泳吗?”这一问题引起了许多学生的议论,执教老师也深感意外------随后教师人性化地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并让全班学生进行了一番讨论。

师:你为什么会想到这个问题呢?生:因为我看见小河里的水很清,很漂亮,我想在里面游泳一定很舒服。

让学生在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中快乐学习

让学生在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中快乐学习

让学生在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中快乐学习摘要:学生在课堂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学习”,即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参与课堂学习的方法与规范,这就需要发展教师与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习活动不仅仅是一种纪律的约束,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是被动地继承知识。

关键词:生态和谐课堂课堂是师生共同体验生命历程的场所,教师生命中大多数时间和精力,都是为课堂而付出的。

在新课改的大潮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

为此,我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仅把课堂看作学生继承知识的场所的教师,会争分夺秒地讲授而不顾学生的兴趣与需要;而一个把课堂理解成学生快乐学习与发展的共同体的教师,他的教学就会考虑学生的兴趣与需求,会为每位学生的发展考虑。

学生在课堂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学习”,即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掌握参与课堂学习的方法与规范,这就需要发展教师与学生的创新精神,学习活动不仅仅是一种纪律的约束,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是被动地继承知识。

一、营造一个和谐的生态关系曾经听到这样一则小故事:圣诞前夕的平安夜,美国的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年幼的儿子在大街上观光,大街上非常热闹,年轻的母亲陶醉在节日的气氛中,可儿子却很不安静,年轻的母亲埋怨他不懂得欣赏美景,因此并没有搭理孩子。

直到孩子拉着她的衣角说:鞋带开了。

母亲弯下腰为孩子系鞋带,在系好鞋带后抬头的那一刻,母亲明白了一切,原来,在儿子的那个高度什么美景都看不到,只看到大人的腿和脚,母亲发誓再也不站在大人的角度看问题、看孩子。

故事虽小,却发人深省:是啊!生活中如此,教育更是如此。

要形成和谐的生态课堂,首先就要转变理念,认清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要理解现代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

譬如有的同学上课走神了,我发现后,很自然地提一个与所讲内容有关的问题请他回答,或者走到他的身旁轻轻地拍拍他的肩膀,做个温馨的提醒,这些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而发出的不同信号,既不影响全班学生的听课情绪,又不使未注意听讲的同学感到难堪,维护了学生的自尊,也促使学生自觉停止与课堂学习无关的活动。

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学生快乐学习的天堂

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学生快乐学习的天堂
课 堂情 境 的营 造 也 是 一 个 重 大 失 误 。 苏霍 姆 林 斯 基 说 : “ 有 创 造 一 个 教 育 人 的 环 境 ,教 育 才 能 收 到预 期 的效 只 果 。 ” 生 在 语 文 课 堂 上 应 该 有 一 种 特 有 的 “ 好 和 谐 的 师 美
浓 的爱 意 . 堂 显 得 宽 松 , 师 方 可 游 刃 有 余 地 教 , 课 教 学
生 才 能 轻 松 自主 地 学 。 有 了 爱 意 , 多 一 份 宽 容 , 一 就 多
份 尊 重 : 了 爱 意 , 师 就 不 仅 仅 是 传 授 知 识 , 是 关 注 有 教 更
的 结 果 , 生 十 有 八 九 这 样 回 答 : 记 得 某 某 情 节 , 节 学 只 情
大 量 的 时 问 . 降 低 了课 堂 效 率 。 有 的 老 师 怀 疑 学 生 的 能

是 语 文课 堂 教学 的“ 气 ” 所 在 。语 文 教 学不 仅 仅 是促 人 之
使 学 生 掌 握 一 种 工 具 技 能 ,还 应 通 过 一 篇 篇 凝 聚 作 家 灵 感 的 文 字 , 移 默 化 地 影 响 孩 子 的情 感 、 趣 和 情操 , 潜 情 影

生 态 和谐 的语 文 课 堂 因充满 人 文情 怀 而 生动
个 体 生 命 的 成 长 历 程 ; 了爱 意 , 堂 上 更 多 的是 激 励 , 有 课
是赏识 。
文 、 与 理 、 与 放 、 与 悟 等 方 面 的 平 衡 统 一 , 此 语 文 情 导 练 因
教 师 应 努 力 打 造 一 自 然 、 谐 、 放 、 新 的 语 文 课 堂 。生 和 开 创
的 时 间通 过 多 媒体 观 看 了《 福 》 片 , 节课 我们 来 分 祝 影 这 析一 下 主要 的人 物 形象 。下 面请 同学 们 想 一想 有 哪 几个

浅谈“生态和谐”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重要性

浅谈“生态和谐”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重要性

浅谈“生态和谐”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重要性生态和谐和生态平衡是一个已取得全球化共识的当代人类主题。

它所针对的主要是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强调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和两者的统一性,主张人同自然的和谐相处。

而“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追求的则是师与生、人与文、情与理、导与放、思与悟等方面的平衡、统一、亲和、融洽,打造一种自然、和谐、开放、创新的语文课堂。

本人将这一理念移植并借用到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去,提倡追求“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

一、“生态和谐”的小学语文课堂应是师生心灵融通、情感共振的绿洲首先,应让课堂洋溢浓浓的爱意。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

”有了浓浓爱意,课堂显得宽松,教师游刃有余地教,学生轻松自主地学;有了爱意,就多了一份宽容,多了一份尊重,学生不必揣摩教师的心理,教师也不会以自我为中心,强行灌输有关知识;有了爱意,课堂就不仅仅传授知识,而是更多地关注个体生命的成长历程;有了爱意,课堂上更多的是激励,是赏识。

其次,课堂需呵护孩子未泯童心。

教育是什么,它可以是唤醒,是等待,是激励,是鼓舞,但教育首先是保护。

童年对孩子来说,是纯洁的,充满着天真与好奇,如果孩子在童年时代所持有的好奇、探索精神和创造力能得到珍惜、呵护,这些孩子的一生都可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但童年又十分的脆弱,很容易受到伤害。

因此,我们教师应呵护孩子们的这份天真,这种好奇。

一个好的语文课堂应是成全孩子的发展,保护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课堂,应是孩子们在精神和肉体上都得到放松,并按照他们自己的个性,敢说,敢想,敢表达自己的观点,敢争论甚至敢反驳教师观点的课堂。

于永正老师在执教一篇课文时,为了一个孩子的自尊自信,一个句子竟让孩子读了8遍,他不断鼓励、引导,直到孩子读正确为止。

尽管花了不少时间,可这是对孩子多大的呵护啊!第三,实现师生情感的和谐共振。

情感是文章的灵魂,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气”之所在。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培养学生掌握一种工具技能,从长远看还应通过一篇篇凝聚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美好愿望与情感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孩子们的世界观、人生观。

让语文课堂摇曳生命之绿色——构建小学语文生态课堂

让语文课堂摇曳生命之绿色——构建小学语文生态课堂

让语文课堂摇曳生命之绿色——构建小学语文生态课堂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和文化修养,使他们具备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而生态课堂则是营造一个健康、和谐、自然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观念,使他们感受到语文课堂的生命之美。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绿色生态课堂,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实践。

一、创设自然生态环境营造自然生态环境是构建绿色生态课堂的核心。

在课堂中设置绿色植物、花卉等植物,不仅能够改善课堂环境,还能增强学生与自然相接触的机会,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

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也可以启发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究精神。

二、收集、阅读环保资源教师应向学生介绍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优秀文章、书籍和资源,并为学生收集许多有关环保的图片、视频等资源,让学生接触到真实和直观的环境情况。

借此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并借助课堂活动展示他们关于环保的想法。

三、课文中涉及环保内容选择与环保有关的文本,在课堂上展示和探究,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环保的重要性。

同时,对课文中提到的环保相关术语也进行即时解释和解析,让学生在理解故事情节的同时,了解环境保护知识。

四、开展环保活动开展各种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活动、植树行动、保洁行动等,借此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这样的活动可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团队协作和社会责任感。

总之,构建小学语文生态课堂,需要营造自然生态环境,提供丰富的环保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环保内容,同时开展不同形式的环保活动。

这样的课堂能够发挥长期积累效应,成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真正体验生命之美、走向生态文明未来的重要途径。

生态课堂——奏响语文和谐课堂的最强音

生态课堂——奏响语文和谐课堂的最强音

和技能 的训练 ,就很 难使语文成 为学生生活 的一部 分,成 为提 高他们素养 的基础 。 语文课堂应该是 富有 生命力 的。学生是一个鲜活 的生 命个 体,学生具有 思想 能动性 ,教育 是应该对学生生命 的
潜 能 进 行 开 发 、挖 掘 的 。 那 我 们 的 课 堂 教 学 又 岂能 失 去 生 机 昵 ? 生 态 课 堂 恰 恰 是 以 人 为 本 的 课堂 , 充 分 强 调 生 命 意
开放 、 拓 展 深 化 ” 的特 点 ,是 解 决 当下 课 堂 教 学模 式化 、机 械 化 的 强 心针 ,是 教 育 的 又 一 时 代 追 求 。
关 键词:生态课 堂;语 文;生命
D I 1 .9 9 Jin1 7 -6 9 .0 .20 6 O : 5 6 / .s.6 1 3 62 1 2 .4 O s 1
《 础教育课程 改革纲要》明确指 出,教学过程是师 基 生交往、共 同发展 的互 动过程 。它不仅 是忠 实地执行课程
态 课 堂 应 该 是 充 满 生 机 、 关 注 生 命 的课 堂 , 那 教 师 的 角 色 定位 急 需 从 过 去 的 “ 对 权 威 ”中 解 放 下来 , 转 变 成 课 堂 绝 的引 导 者 、启 发 者 。 在 2 1年 1月 于 杭 州 举 行 的 《“ 课 万 人 ”全 国 小 学 00 1 千


时代的呼唤 个真 正有效的教学 理念 的提 出,不是穿衣戴帽 的作
戏 ”。教学 的专制 ,漠视 了学生生命个 体的鲜活蓬勃与缤 纷多彩,钳制 了学生的活力与个性 的张扬,压抑 了学生 勇
于 创 新 、 敢 于 创 新 的欲 望 , 伤 了 学 生 探 索 和 创 造 的信 心 挫
叶 澜

浅谈语文生态课堂建设_语文生态课堂

浅谈语文生态课堂建设_语文生态课堂

浅谈语文生态课堂建设_语文生态课堂生态课堂于20世纪70年头在西方兴起,我国学者在近几年起先进展探究。

生态课堂的出现唤醒了一种思维方式,它是人本主义的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人的开展为第一要务的教学情境。

在优化的语文生态课堂教学中,我有几点体会。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如在讲《雨巷》时,我支配了两课时。

第一课时以朗读为主。

先让学生自行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诗歌的基调,再播放三首曲子,《秋日的私语》、《广陵散》、《二泉映月》,让学生选择与诗歌相匹配的乐曲,作为朗读的配乐。

然后播放打算好的配乐朗读磁带。

把学生带人创设好的意境中,最终,播放《广陵散》,让学生和着乐曲朗读。

产生身临其境的审美体验。

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焉。

”音乐与人的情感总能相契合,配乐诗朗读就是要通过音乐的传情功能,创设情感气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学问、情感、看法、道德、技能等的传递和开展必需在相对相宜的教学环境中才能实现。

老师要擅长利用教学背景与手段。

适当运用现代化教学协助手段。

在教学中合理增设一点音乐或图画,用音乐来渲染情境,用图像来显示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营造气氛,激发情感,是创设良好教学情境。

构建生态语文课堂的重要因素。

二、老师角色的转换。

巴西闻名教育家保罗・弗雷尔在《不平常的教育思想》中指出:在传统的驯化教育实践中,老师是学生的老师,学生是老师的学生。

在新的解放教育实践中。

老师作为学生的老师必需“死去”。

以便作为学生的学生重新“诞生”。

同时,他有责任向学生建议:学生作为老师的学生应当“死去”,以便作为老师的老师而“重生”。

这段话意味深长,学生是课堂认知活动的主体,而老师是主导。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充当的角色是导演,而不是演员,评定一节课的好坏。

除了看老师教得怎么样外,更重要的是看学生学得怎么样:看学生在课堂上有没有真正地动起来。

例如在讲作文时,我选择一些经典的歌曲和电影片段,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在静静观赏之余。

从生态学角度谈构建初中语文和谐课堂

从生态学角度谈构建初中语文和谐课堂

从生态学角度谈构建初中语文和谐课堂语文课堂是师生共同演绎生命意义的舞台,师生的完整生命想要自由成长,就必须营造一个和谐共生的课堂环境。

本文将从物理环境、文化环境、行为环境以及心理环境四个方面,阐释初中语文和谐课堂的构建。

一、构建和谐的物理环境“物理环境主要指教室内的硬性空间环境,包括光线与照明、隔音效果、教室布置与座位编排等。

教室中的光线和照明一般有自然光和人工照明两种光源,适当的光线与照明与教学效率息息相关。

光线太弱,学生易因视觉疲劳进而产生心理疲倦,光线太强,学生的视觉受到过度刺激,会危害大脑发育,并使学生心情烦躁,不能集中注意力,反应迟钝,影响学习效果。

”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保证教室的光线和照明适当,教室各个角落的明亮度均衡,还要注意减少噪音。

再者,课堂教学对于教室的布置也颇有讲究。

教室作为课堂活动的空间场所,其形状、大小都会对语文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干净、整齐、明亮、充满文化氛围的教室会让师生双方都如沐春风,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教室布置和座位编排与教师在教室中的位置是紧密相连的。

座位编排影响学生的生态位,进而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最终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发展。

半圆型和马蹄型的课堂利于有效地展示信息,同时更便于交流和讨论,师生之间的距离感缩小了,互动机会增多了。

座位编排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并最终影响教学效率。

当然,课堂本身是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统一,而学生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

为了实施有效教学,教室布置要兼顾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学生身心健康的自由发展,让学生能在安全、舒畅的心理环境中认真学习,努力生活,健康成长。

二、构建和谐的文化环境语文课堂要创设和谐的文化环境,必须从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两方面入手。

课堂中的物质文化环境包括整个教室空间环境的布置,比如励志名言、校风班风等宣言口号、名人介绍与座右铭及文化墙等。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些表层的文化环境就是通过长期的耳濡目染来影响师生行为的,“我们在努力做到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

打造和谐高效的小学语文生态课堂

打造和谐高效的小学语文生态课堂

打造和谐高效的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摘要:新课标的出现让教育的改革变得更加人性化,不仅仅只是理论上的探索,更重要的是让教育与学生的发展相适应。

如今,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出现,标志着语文课堂教育观念的改变,意味着语文的文学教育已经走入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本文从语文课堂的基本特征出发,分析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的问题,并探讨如何构建小学语文生态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态课堂课堂是教育实施的主阵地,关于课堂生态的研究是教育生态学的一个重要主题。

课堂生态系统属于微观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教学时空内,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具有信息传递功能的统一体。

课堂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它包括人的因素、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心理环境的综合影响下,多种因素同时并存,并相互制约,不同程度的作用于课堂教学。

一、对于生态课堂的认识生态课堂最本质的特点是生态性,或曰生命性。

它的宗旨就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命状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持续发展。

”致力于提升每一个学生的精神品质,张扬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风采,还孩子一片清新明朗的心灵空间,让每一个孩子有尊严地学习,让每一个生命个体发出夺目的光彩,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持续、健康的发展。

语文学科教育是一种塑造人、培养人的教育。

它的目标设定要围绕学生的身心发展考虑,要围绕国家的教育方针考虑。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它要承载传承文明的重任。

因此,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用人性化的氛围润泽学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用生活化的气息感染学生,使学生体验到知识和生活的联系;用实践性的操作来引导学生,使学生感悟到知识的内涵,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的课堂、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溢着“生态美。

”二、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教学目标如何通过小学语文教学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利用生态系统的原理有机地渗透整合于现实的课堂活动,成为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主要目标。

生态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是生态课堂主体――学生学习生态的建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构建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已势在必行。

正所谓“和谐产生美,美在和谐中”,和谐是最佳的组合,是事物的最佳状态和人们的追求。

而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追求的则是师与生、人与文、情与理、导与放、思与悟等方面的平衡、统一、亲和、融洽,打造一种自然、和谐、开放、创新的语文课堂。

标签:语文课堂教学和谐
一、把握命脉——敲开生态和谐课堂之门
语文课堂的命脉是什么?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能力,是让学生学习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也是让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偏离了这条航道行驶中的船只也许就会南辕北辙。

把握语文的本质,于读书处尽情地读,于写字时认真地写,于品位时深入地品,于交流时大方地交流,于背诵积累时朗朗地诵,大胆地表达,无疑能给学生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语文学习空间。

瞧《古诗两首》的教学,一个“凉”能让学生品出诗歌中所蕴涵的思想情感清凉、凄凉、悲凉;一个“泪”让学生悲切地感受到山河的破碎、城市的萧条以及人民的流离失所;一个“醉”又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国家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和昏庸无能。

短短56个字,字字真情,教师惜字如金不放过任何一个值得推敲的字眼,把语文教学的真谛诠释得淋漓尽致,也让我们不得不惊叹,抓住语言文字,把握语文的命脉,原来课堂可以如此精彩,学生的学习可以如此出彩,教师与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可以如此程度的和谐与灵动!
二、解读文本——走进生态和谐课堂的基石
面对新课改后的教材,课后要求宽泛了,练习少了,参考的教案集少了,连跟踪试卷也少了,留给教师更多的是对文本的解读,对教材的整合与超越。

解读好文本,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就能利用教材,创设情境,以自己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指导学生将自己的人生体验、情感与课文交融在一起,与作者、老师同悲同喜,同歌同泣,从而实现师生情、作者情的和谐共振,在美与智的融合中形成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去年的树》是一篇文质精悍意味深长的小短文,如果不多读几遍、多揣摩揣摩回味回味,我们很难发现文字中所蕴涵的悲伤的别离之情,那种对人类乱砍滥伐的声声控诉以及朋友间的那种真挚之情,那么我们的教学就只能仅限于课文的内容、文字的本身,很难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丰富的精神内在,从而导致我们的教学依旧停留在蜻蜓点水的层面上,这样的局面难道说不是和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有密切的关联?
三、寻找策略——构建生态和谐课堂的抓手
1.引导与自主协调: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对话中,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自我之间进行的交流,精神相遇,
理性碰撞。

文本有短有长,并非处处皆佳景,因此,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文本风景中最有意义、有价值的部分,引领学生对文本中的重点、难点、亮点以及最美的风景予以关注、欣赏、品位、思考。

有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上《荷花》这一课时,引导学生自己读书体会“冒”字的妙用,然后让学生说说“冒”可以换成什么字。

学生的发言异彩纷呈,体现了他们的个性解读。

这里教师没有把教学只局限于“告诉”,而是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去体会,把主要精力放在阅读原文上,进行不同层次的读,一个目标一个目标的台阶式推进,完成全程阅读,让学生在自由自在的阅读实践中理解文本,产生独特的体验,歌唱自己的“心声”。

2.语言与精神相长:文章不是无情物,语言与精神是合二为一的。

语文课堂应努力追求语言训练与人文感悟的最佳平衡点,既不因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机械枯燥训练,肢解了课文;也不因重人文熏陶而只让学生去感悟,虚化了语言的学习。

语言训练与人文感悟应有机结合,二者并举,训练之中有感悟,感悟之中有训练,并且因文因人而异。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是这样一篇极易让教师在教学中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课文。

教学中以“中华之崛起”为着力点,联系上下文、借助多媒体学习“中华不振”,引导学生学会从“伯父与恩来的交谈,从租界地的灯红酒绿,从外国人的耀武扬威以及妇女遭受不幸”的一系列事情中深入浅出地理解不振一词的含义,理解文章中所包含的国家落后遭受凌辱的那种凝重,进而明白恩来为什么立下如此志向。

同时在学文的过程中紧紧抓住课文中出现的四字词语举一反三说一说租借地外的中国老百姓的生活,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对两个世界的鲜明对比,从而通过词语、句子的理解朗读来与文本同呼吸共命运。

3.诗情与创意联袂:语文课堂在某种程度上是充满诗意的,但除了追求诗意外,教师和学生的创意更可以让课堂成为智慧的课堂、学习的乐园。

尊重学生阅读实践中的多元感受,呵护他们在语文实践中闪现的智慧火花,给予学生自由阅读的时空,给予他们自主发表独特见解的机会,多设计一些生动活泼有趣的语文活动,诗意的语文课堂可以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身心放松,思想驰骋。

《走进童话世界》是一篇非常有趣的文章,课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小组合作利用各种媒体与渠道搜集整理了几组有关童话的资料;课上,在精心设计的“哈利波特与我同在、童话天地、作家资料袋、童话大舞台”等环节中学生自由地兴奋地充满个性地展示了经自己整理编排过的作家生平、中外童话、童话起源、童话剧等。

我们不得不感叹:平日里的课堂太封闭太禁锢了,只是一个平台,只是一次异化了的读、说、写,只是一次策略的改变,就让学生找到了那种久违了的轻松,体会到了学习成功的喜悦。

4.文本与媒体结合: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这一高科技已经以全新的速度迅速地渗透到教育领域,语文课采用多媒体教学也成了最常用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中,我们利用多媒体,将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尽情地欣赏千姿百态的四时风光,如临其境地聆听大自然的各种声响;使纯语言文字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使抽象的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为具体的、动态的画面,从而使抽象的语言文字化为学生的直观感觉……例如教学《美丽的南沙群岛》,除了运用配乐朗诵外,我还搜集了不少的图片画面以及一些有关南沙的录像短片,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了南沙丰富
的物产、迷人的风光。

动静结合,声像俱佳,学生个个学得兴趣盎然。

这一个又一个的镜头在眼前闪过,似乎提醒我们,一个词语的理解、一个句子的体会、一段话的品味感悟、一次教学方式的变化、一次师生间的对话、一回语言与精神的感悟、一个珠联璧合的诗意课堂,都可以成为探索语文教学的策略之一。

但水无源则竭流,木无本则不成材,任何一种策略都有赖于教师对文本的潜心解读,对语文命脉的正确把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