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上册《碳和碳的氧化物》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 初三巩固练习题附加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题(含答案解析)(2)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题(含答案解析)(2)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题(含答案解析)(2)一、选择题1.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分子由原子构成,因此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子B.金刚石、石墨和C60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因此它们的性质相似C.纯净物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则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D.不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是软水,则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一定是硬水2.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煮沸可给水杀菌消毒B.过滤时滤液液面要高于滤纸边缘C.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D.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异味3.有关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A.元素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微粒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C.转化观:在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D.守恒观:100mL酒精中加入100mL水,总体积等于200mL4.化学学习要建构若干基本观念,以下四类化学基本观念中认识不正确的是()A.元素观:H2O、CO2、KMnO4和O2中均含有氧元素B.变化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分类观:从组成上看五氧化二磷和氯酸钾(KC1O3)都属于化合物D.微粒观: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向燃烧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B.收集二氧化碳C.点燃酒精灯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6.下列物质鉴别方案不正确的是()选项鉴别物质实验方案A水和双氧水加入二氧化锰B二氧化碳和氧气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看能否变红C氯酸钾和二氧化锰观察颜色D硬水和食盐水蒸干后看是否有固体残留A.A B.B C.C D.D7.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碳循环和氧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植物的光合作用使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逐年提升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大C.为了达到“低碳”出行的目的应当禁止使用机动车D.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在各种因素作用下能保持相对稳定8.北京大学科研团队以炼钢废气为原料,实现了制备油品的新催化过程,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巩固提升练习(包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巩固提升练习(包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巩固提升练习一、单选题1.实验室制取CO2有以下几个步骤:①安装好仪器②注入稀盐酸③加入块状石灰石④检查气密性⑤收集气体.以上操作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③②④⑤B.①②④③⑤C.②①④③⑤D.①④③②⑤2.我市中考实行网上阅卷.答题时必须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2B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A.石墨B.金刚石C.木炭D.C603.小亮同学设计下图装置来制取并收集气体,你认为他能制得的气体是()A.用KMnO4粉末制取O2B.用KClO3和MnO2制取O2C.用Zn和稀硫酸制取H2D.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4.某无毒气体的密度约是空气密度的5/9,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的方法可采用①向上排空气法②向下排空气法③排水法()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5.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大量温室气体的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

现在大力提倡“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 ),下列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A.多使用布制储物袋购物,尽量少使用塑料袋B.多使用煤炉进行冬季取暖,尽量少用其他方式取暖C.多步行,骑自行车,尽量选用公共汽车出行,少开车D.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饭盒,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6.碳和碳的化合物组成一个庞大的家族.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CO和CO2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大气中CO2含量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D.正常雨水的pH≈5.6,是因为雨水中溶入了CO2而含有少量碳酸7.下列有关CO2的实验中,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是()A. B. C. D.8.小美同学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来做家庭小实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a、d为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湿润棉花,b、c为含有紫色石蕊的干燥棉花。

垂直固定装璃管的装置末画出)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初三化学上册《碳和碳的氧化物》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初中巩固练习题附加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碳和碳的氧化物》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初中巩固练习题附加答案

《碳和碳的氧化物》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巩固练习】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5•广东一模)根据如图所示实验,不能得到的结论是()A.CO2不能燃烧B.CO2不支持燃烧C.CO2密度比空气大D.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2.下列叙述中“碳”和“炭”两字使用正确的是()①木炭、焦炭、活性炭等都是无定形碳;②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是含氧、炭二种元素的化合物;③木碳有吸附能力,焦碳常用于冶金工业;④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碳有金刚石和石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B.金刚石和石墨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黑色晶体D.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4.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及C60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它们都能导电C.它们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单质D.它们都很硬5.(2015•河南模拟)下列过程中,只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二氧化碳使石蕊试液变红C.二氧化碳灭火D.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6.下列关于碳单质的用途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橡胶里添加炭黑能增加耐磨性;②干电池里的碳棒是石墨制成的;③电冰箱除味剂是活性炭;④防毒面具用焦炭吸收有毒气体;⑤制糖工业用炭黑来吸附有色物质;⑥金刚石不仅能刻划玻璃,还能装在钻头上钻凿坚硬的炭层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④⑤7.①水银不是银②干冰不是冰③铅笔不含铅④金刚石不含金,以上说法正确的是()A.①④B.②C.②③D. ①②③④8.把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CO2气体中,石蕊试纸不变色。

将CO2气体通入滴有石蕊指示剂的水中,溶液变红色。

再将该溶液敞口加热一段时间,发现溶液的红色褪去,冷却到原温度后,再次通入CO2,溶液又变红色。

上述实验现象不能说明的是()A.CO2能和水发生化学反应B.CO2的水溶液具有酸性C.加热能使CO2水溶液的酸性减弱D.CO2具有酸性9.碳及碳的化合物在生产及人类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下列各项描述都正确的是( )A.物质与其性质木炭——可燃性一氧化碳——有剧毒二氧化碳——酸性B.反应与反应类型高温煅烧碳酸钙——化合反应一氧化碳燃烧——分解反应木炭还原氧化铜——化合反应C.物质与其用途金刚石——刻画玻璃石墨——作电极活性炭——除臭味D.物质与其分类碳——单质二氧化碳——化合物大理石—纯净物10.用一氧化碳还原12g含有杂质的氧化铜(杂质不参加反应,而且不含铜元素),完全反应后得到8g 铜,则氧化铜的质量分数是()A.83.3%B.42.6%C.50%D.10%11.一氧化碳和某一气体的混合气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5%,则该气体可能是()A.CO2B.NO2C.H2OD.SO212.将一定质量的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沉淀质量恰好等于原混合气体的质量,则原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质量比为()A.14:11B.11:14C.7:11D.11:713.下列物质中,不能与焦炭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氧气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D.氧化铜14.已知甲为固体,乙、丙、丁为气体,它们相互间能发生下列反应:甲+乙→丙;乙+丁→丙;甲+丙→丁,则甲可能是( )A.氧化铜B.铁C.碳酸钙D.碳二、实验题15.(2015•益阳中考)在一次化学课上,老师提供了以下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方法。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复习总结(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复习总结(含答案解析)

第六单元复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了解金刚石、石墨、活性炭、木炭的性质和用途。

2.探究实验室中制取CO2的装置,并制取CO2。

3.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及一氧化碳的性质。

一、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是天然最硬的物质。

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但在高温或点燃条件下,碳的活性大大增强。

2.可燃性: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 CO2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 2CO3.还原性: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2Cu + CO2↑用于装饰品钻石,切割玻璃、钻探机的钻头。

石墨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细鳞片状固体,质软,有良好的导电性、润滑性常用于做电极,铅笔芯、石墨炸弹等活性碳吸附性常用木炭与活性炭做吸附剂。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2.可燃性: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C+O点燃CO2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点燃2CO3.还原性:C+2CuO 高温2Cu+CO2↑(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三、二氧化碳的制法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经典复习题(含答案解析)(3)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经典复习题(含答案解析)(3)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经典复习题(含答案解析)(3)一、选择题1.证据和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C.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可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气体D.有氧气参与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没有氧气参与的反应一定不属于氧化反应2.在如图气密性良好的装置中充满了二氧化碳气体,往2支试管中分别缓缓注入5mL含有石蕊试液的水和5mL澄清石灰水。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观察到左边试管内液体变红色右边试管内石灰水变浑浊B.碳酸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为红色C.充分反应后,U型管中的液面左边高于右边D.相同体积的水和石灰水,石灰水吸收的二氧化碳较多3.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释下列事实,正确的是()A.降温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水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物质C.醋酸是酸的,蔗糖是甜的是因为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D.不同分子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混合物4.下列物质鉴别方案不正确的是()选项鉴别物质实验方案A水和双氧水加入二氧化锰B二氧化碳和氧气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看能否变红C氯酸钾和二氧化锰观察颜色D硬水和食盐水蒸干后看是否有固体残留A.A B.B C.C D.D5.O2和CO2总与我们如影随形,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活中,O2可助燃,CO2可灭火B.乙炔(C2H2)与O2反应产生高温时,生成物只有CO2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能够实现O2和CO2的相互转化D.光合作用和海水吸收是维持空气中O2、CO2含量保持基本不变的主要途径6.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变红B.酒精蒸发,分子体积增大C.氯化钠由氯化钠分子构成D.元素的种类由原子中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7.小明同学在化学学习后梳理了以下知识,其中正确的是()①自制简易净水器可将自来水变为蒸馏水;②原子核内不一定有中子;③工业上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空气制备氧气;④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但能使火焰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⑤氧气可以支持燃烧,所以氧气可以做燃料;⑥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人教版本初中化学初中九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复习《碳及碳的氧化物》单元复习检测题含标准答案

人教版本初中化学初中九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复习《碳及碳的氧化物》单元复习检测题含标准答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检测题(含答案)————————————————————————————————作者:————————————————————————————————日期:2《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检测题一、单项选择题1.有一混淆气体经过澄清石灰水无明展现象,节余气体经浓硫酸洗气后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切合上述现象的气体组合是A.H2、CO、CO2B.N 2、O2、CO2C.H 2、CH4、COD.H2、CH4、CO22.以下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B. 石墨和C60是由不一样种原子构成C.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相像D. 活性炭包可放在冰箱中除异味3.除掉物质中的少许杂质,以下实验方法不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除掉铜粉中混有的少许碳粉在空气中充足灼烧B除掉FeCl2溶液中的少许CuCl2加入过度的铁粉、过滤C除掉水中的空气将水煮沸D除掉CO2中混有的少许CO将气体经过灼热的氧化铜A.AB.B4.以下对不一样工业废水的办理举措及对应的方法,都正确的选项是()选项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办理举措方法A纯碱加石灰水蒸馏法B氯化铜加硫酸钠过滤法C不溶性颗粒物加明矾结晶法D异味物质加活性炭吸附法A.A B.B5.以下波及学科看法的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3A.微粒观:和两个粒子最外层电子数同样,化学性质相像A.转变观:二氧化碳和氧气在必定条件下能能够互相转变B.能量观: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天然气焚烧汲取热量C.构造观: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较大差别是因为碳原子的构造不一样D.6.如下图,“—”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响,“→”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变成另一种E.物质,部分反响物、生成物及反响条件未标出。

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F.G.H.I.J.K.A.甲是酸,乙和丙能够是金属 B.甲是碳,乙和丙能够是氧化物L.C.甲的物质类型只好是单质或酸 D.甲、乙、丙、丁可分属不一样类其他物质M.7.以下实验现象描绘正确的选项是N.在加热的条件下,一氧化碳复原氧化铜时黑色粉末渐渐变成红色O.电解水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P.红磷在空气中焚烧生成五氧化二磷Q.二氧化碳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R.8.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S.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X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焚烧T.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少许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Y和Z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污浊。

基础强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章节测试练习题(含答案详解版)

基础强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章节测试练习题(含答案详解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章节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氧气已集满B.CO2密度比空气大,不可燃也不助燃C.该实验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2、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天然硬度最大的物质B.二氧化碳能灭火利用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C.在煤炉上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D.书写档案时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3、夏季,在车窗紧闭的汽车内打开空调休息,有气体中毒的风险,该气体可能是A.氮气B.氧气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4、碳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氧元素未参与该循环过程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吸收CO2C.控制化石燃料的使用可减少碳排放D.动植物遗体被微生物分解可产生CO25、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A B.B C.C D.D 6、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A.A B.B C.C D.D 7、下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部分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连接仪器B.制备气体C.收集气体D.处理废弃固体药品8、碳元素是世界上最大的元素家族.有关碳单质及其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C、CO、CO2都具有还原性B.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它们的原子构成不同C.碳具有可燃性,因此在常温下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D.CO2无毒,但是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窑应做灯火实验9、下列各组气体中,不能用燃着木条区分的是A.氧气和空气B.二氧化碳和氮气C.氢气和空气D.氮气和氧气10、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冒出大量白烟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石蜡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理解和掌握学科基础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必要条件。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后复习卷(一)——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后复习卷(一)——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后复习卷(一)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a-40。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A.石墨B.铁C.金刚石D.木炭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中,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的是()3、科学家在制备碳纳米管时得到了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副产品,该副产品外观类似泡沫、质地轻盈,被称为碳纳米泡沫,它的发现极大地推动了碳素材料的研究。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碳纳米泡沫和碳纳米管属于同种物质B.碳纳米泡沫是一种单质C.碳纳米泡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D.碳纳米泡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还原氧化铜4、如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正确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的质地较软,常用作润滑剂B.这四种物质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化学式都是CC.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CO2D.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因此化学性质和用途完全不同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所选药品,正确的是()A.石灰石和稀硫酸B.石灰石和稀盐酸C.碳酸钠和稀盐酸D.大理石和浓盐酸6、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有以下几个步骤,操作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①按要求装好仪器②向漏斗中注入稀盐酸③向反应器中放入块状石灰石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收集生成的气体A.①③②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①④③②⑤ D.①②④③⑤7、向盛有紫色石蕊试剂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看到明显现象之后,再将试管进行加热,整个过程中看到的颜色变化正确的是()A.紫→红→紫B.红→紫→红C.紫→蓝→红 D.红→紫→无8、“碳中和”的含义是工厂或企业通过某些方式来相抵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从而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下列措施对“碳中和”无益的是()A.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放高空B.增加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的使用C.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D.在建造建筑时,采用节能技术9、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收集一瓶氧气 B.检验二氧化碳C.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 D.观察氧气的流速10、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化学式)和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相同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所以其性质完全相同C.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多种元素,所以含有多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所以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是由分子保持的11、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两种气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通常情况下,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B.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用于光合作用C.CO可作燃料,CO2不能燃烧但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12、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按下表进行实验,取等质量的同种大理石加入足量酸中(杂质不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实验编号药品Ⅰ块状大理石、10% H2SO4溶液Ⅱ块状大理石、7% HCl溶液Ⅲ大理石粉末、7% HCl溶液B.实验Ⅱ和Ⅲ对比,说明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固体的颗粒大小C.实验Ⅰ和Ⅱ对比,说明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酸的浓度D.实验Ⅱ和Ⅲ完全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相等的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13、阅读下列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可多措并举,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或将其转化、再利用等。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化学(上)【巩固练】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化学(上)【巩固练】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巩固练1.下列气体的大量排放,会使“温室效应”增强的是A.CO2B.SO2C.O2D.CO【答案】A【详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温室里的玻璃和塑料薄膜一样,既能让阳光透过,又能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向外散失,起到了对地球的保温作用,这种现象造成了温室效应;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臭氧、甲烷、氟氯代烷(或氟利昂)等。

故选:A。

2.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部分操作,其中错误的是A.检查气密性B.加入石灰石C.加入稀盐酸D.验满【答案】B【详解】A、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操作为:先将导管的末端放入水中,然后再用手捂住试管,若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松开手后在导管的末端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选项操作正确;B、向试管中加入石灰石的操作为:先将试管平放,把石灰石放在试管口,再缓缓的竖直试管,使石灰石慢慢的滑入试管底部,故选项操作错误;C、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的操作为:打开试剂瓶塞,并倒放在桌面上,试剂瓶标签朝向手心,试剂瓶口紧挨着试管口,试管略倾斜,缓缓的将液体倒入试管中,故选项操作正确;D、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因此二氧化碳验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实验现象,若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满,木条不能伸入集气瓶中,故选项操作正确。

故选B。

3.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硬度大,可用来切割玻璃B.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作电极C.干冰易升华吸热,可用来人工降雨D.O2具有助燃性,可用作燃料【答案】D【详解】A.金刚石硬度大,可用来切割玻璃,说法正确;B. 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作电极,说法正确;C. 干冰易升华吸热,可用来人工降雨,说法正确;D. O2具有助燃性,可用作助燃剂,但是不具备可燃性,所以不能用作燃料,说法错误;故选D。

4.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热,因此可作制冷剂,广泛用于食品的冷藏保鲜和冷藏运输等。

干冰的化学式是A.H2O B.CO C.CO2D.N2【答案】C【详解】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故选C。

中考化学总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题训练(附带答案)

中考化学总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题训练(附带答案)

中考化学总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题训练(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A.氮氧化物B.甲烷C.氟氯代烷D.臭氧2.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A.化学是一门富有创造性的中心学科B.典型的空气污染物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C.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物理变化D.用墨书写的字画长时间不变色是因为常温下碳具有稳定性3.下列实验方法错误的是()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B.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D.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检验氧气是否集满4.我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

下列措施对实现碳中和无积极意义的是()A.限制燃放烟花B.发展燃煤发电C.分类处理垃圾D.倡导公交出行5.规范实验操作可以减少不必要麻烦,提高实验的成功率,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A.向试管中塞进橡胶塞B.倾倒二氧化碳气体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6.构建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的二维图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如图是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 点可能是 CH4B.B 点对应物质完全燃烧可得到 D 点对应物质C.碱式碳酸铜对应的点是 FD.C 点对应物质与水反应可得到 E 点对应物质7.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制取气体的是(1)用硫酸铜固体和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2)二氧化锰固体和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3)二氧化锰固体和氯酸钾溶液制取氧气(4)锌片和稀硫酸制取氢气A.仅(1)(2)B.仅(3)(4)C.仅(1)(2)(4)D.仅(1)(3)(4)8.为探究CuO和C反应生成Cu和CO2的最佳质量比(忽略其它副反应),化学兴趣小组按如图1所示装置,取CuO和C的混合物17.2g,按不同的质量比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①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有红色固体铜生成②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不需要夹住胶皮管③该反应中氧化铜发生了还原反应,反应前后只有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④反应前后铜元素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不变⑤CuO和C的最佳质量比对应图二中的b点⑥a点时,反应消耗的C的质量为9.2g,CuO的质量为8g⑦c点对应的原固体中CuO和C的质量分别为17.2g、0gA.③⑤⑦B.①③⑥C.①②④⑥D.①③④⑦二、填空题9.归纳与比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对比CO和CO2,它们的组成元素(填“相同”或“不同”,下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工业上CO可用来炼铁,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废气不能随意排放,处理方法是.10.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

(人教版)北京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经典复习题(答案解析)

(人教版)北京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经典复习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B.该反应前后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C.该反应中甲、乙和丙的分子个数比是2:2:3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解析:C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A、B原子的个数分别是6、2,生成物中含A、B原子的个数分别是0、2,故生成物中还应含6个A 原子,故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不符合题意;B、化学反应前后,A、B元素都由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化合价一定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C、该反应中甲、乙和丙的分子个数比是:2:3:1,符合题意;D、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图中表示氢原子,表示氮原子,在一定条件有如下图反应发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该反应前两种物质均为单质C.该反应前后三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4:1:2D.一个分子中含有三个氢原子和一个氮原子C解析:C【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是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3N 3H 2NH 一定条件。

A 、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B 、反应前两种物质是氮气和氢气,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C 、该反应前后三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1:2,符合题意;D 、由图可知,一个 分子中含有三个氢原子和一个氮原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3.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50 0.5 0 0 反应后的质量/g23x243A .乙可能是催化剂,x 的值等于0B .甲一定是化合物,丙丁可能是单质C .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8:1D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可能不变A 解析:A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50+0.5+0+0=23+x+24+3,x=0.5。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巩固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巩固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巩固及答案1.透明的____________、灰色的_______和足球状的________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2.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_______,它可用于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石墨很软,有滑腻感,可用于制____________;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于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木炭、活性炭具有_____的结构,有________性,可用于制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一个C60分子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6.我国古代一些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至今而不变色,是因为_________。

7.在实验室里,常用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填名称)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固体二氧化碳叫___________,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如右图所示,把CO2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把上述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与所列出的性质不一致的是()12.下列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无明显现象的是()13.⑴甲同学组装了实验室还原氧化铜的三种装置:①若通入H2,应选用装置是__________(填写序号,下同);若通入CO,应选用装置是__________;实验结束时应该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停止通气体。

基础强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必考点解析练习题(含答案详解版)

基础强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必考点解析练习题(含答案详解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必考点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硫单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后质量增加,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钙元素和钡元素是不同种元素,是因为它们的原子中质子数不同2、下列各选项中,事实与解释不相符的是A.A B.B C.C D.D 3、实验课上,同学们用蜡烛设计了如下实验,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A.对比人呼出的气体与空气中氧气含量B.证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C.测定蜡烛完全燃烧的产物D.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4、下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部分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连接仪器B.制备气体C.收集气体D.处理废弃固体药品5、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活性炭吸附异味B.干冰作制冷剂C.稀有气体作保护气D.金刚石切割玻璃6、一种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生产炭黑的物质转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Ⅰ发生后,固体物质所含铁元素质量分数变大B.反应Ⅱ发生后,碳元素化合价降低C.反应Ⅱ中,FeO与C的质量比为18:1D.整个循环过程可将CO2转化为C和O27、我国向世界承诺,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

下列行为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A.使用新技术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B.研发新工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产品C.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D.露天焚烧垃圾8、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氧气已集满B.CO2密度比空气大,不可燃也不助燃C.该实验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9、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A B.B C.C D.D 10、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2022-2023学年基础强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章节练习试题(含答案详解版

2022-2023学年基础强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章节练习试题(含答案详解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章节练习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夏季,在车窗紧闭的汽车内打开空调休息,有气体中毒的风险,该气体可能是A.氮气B.氧气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2、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金刚石硬度大,可制造钻头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C.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可制作导线D.H2O2溶液中加入MnO2,立即产生大量气泡,MnO2是催化剂3、下列关于物质反应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产生黑烟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软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后泡沫少、浮渣多D.在二氧化碳中变红的石蕊小花烘干后变回无色4、鉴别与除杂是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下列设计的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鉴别蒸馏水和MgCl2溶液—加入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情况B.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通入过量氧气,点燃C.除去氮气中混有的少量氧气—将混合气体缓慢通过灼热的铜网D.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两种液体—加二氧化锰,观察产生气泡情况5、下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部分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连接仪器B.制备气体C.收集气体D.处理废弃固体药品6、2016年3月,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

“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

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B.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C.具有吸附性,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D.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7、下列相关观点解释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8、如图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①:下方燃着的小木条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B.②:抽掉玻璃板后,两瓶中气体颜色发生变化,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③: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D.④:粉状的碳酸钙反应更快,说明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快9、如图,有四支充满不同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当拔开塞子时,最后试管中水位上升最高的是A.空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氮气10、臭氧(O3)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

2022-2023学年基础强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章节练习试题(含详解)

2022-2023学年基础强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章节练习试题(含详解)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章节练习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A.A B.B C.C D.D2、为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使用等量的同种钙片和同体积、同浓度的白醋开展四组实验,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选取CO2的浓度从0-8%为研究对象,实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A.对比①③,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B.对比②③,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小,反应速率越慢C.对比③④,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D.温度和反应物接触面积都会影响化学反应速度3、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分析推理说法不正确的是A.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具有吸附性,说明结构决定性质B.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说明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C.某物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以推测出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镁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烧,说明二氧化碳分子中有氧气4、碳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氧元素未参与该循环过程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吸收CO2C.控制化石燃料的使用可减少碳排放D.动植物遗体被微生物分解可产生CO25、某同学设计化学“消消乐”游戏,点击灰色格,与该格中物质能反应的相邻物质就一起消失(反应条件为常温、高温或点燃),点击下图灰色格,剩余物质最少的是A.B.C.D.6、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7、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创新实验。

2021-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巩固练习试卷【完整版】

2021-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巩固练习试卷【完整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巩固练习试卷【完整版】(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食物的腐烂变质与动植物的新陈代谢均为氧化反应B.进入菜窖前应先检验窖内二氧化碳的浓度,目的是防止二氧化碳中毒C.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硬水泡沫多,软水泡沫少D.石油的分馏得到多种化工产品,是利用各物质的熔点不同2、下列方法能鉴别氧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3瓶气体的是A.闻气味B.观察颜色C.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H中,黑色固体变红色B.把烧黑的铜丝加热迅速伸进2CO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由紫色逐渐变红色C.2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4、性质决定用途,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石墨有金属光泽,可用作干电池电极B.氨气性质不活泼,可用于制造氮肥C.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有色光,可用作电光源D.固态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可用于人工降雨5、如图,有四支充满不同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当拔开塞子时,最后试管中水位上升最高的是A.空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氮气6、碳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氧元素未参与该循环过程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吸收CO2C.控制化石燃料的使用可减少碳排放D.动植物遗体被微生物分解可产生CO27、下列关于CO2和CO的说法正确的是A.CO2和CO都会使人中毒B.CO2在加热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铜C.CO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D.CO2和CO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构成不同8、一种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生产炭黑的物质转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Ⅰ发生后,固体物质所含铁元素质量分数变大B.反应Ⅱ发生后,碳元素化合价降低C.反应Ⅱ中,FeO与C的质量比为18:1D.整个循环过程可将CO2转化为C和O2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小明同学去九仙山旅游时,用瓶装了一些山上的泉水,带回实验室。

(必考题)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章碳和碳的氧化物经典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必考题)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章碳和碳的氧化物经典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0分)[ID:133038]化学学习中常用梳理、归纳、类推等思维方法,以下是某同学对化学知识的理解:①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②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③因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有新物质生成,所以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④燃烧能放热,所以放热的变化都是燃烧;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所以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一定不变。

其中不正确的数目有A.2个B.3个C.4个D.5个2.(0分)[ID:1330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作烟花常加入镁粉,原因是镁燃烧能发出耀眼的白光B.木炭在氧气中能燃烧,所以氧气具有可燃性C.巴黎圣母院失火,消防队员用水灭火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实验时,氯酸钾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加热,发现产生氧气的速率加快,原因是高锰酸钾对氯酸钾分解起催化作用3.(0分)[ID:133011]临近期中考试,箫明同学对所学知识进行了一些总结 ,其中正确的有()①进行实验时如果酒精灯翻倒着火,应用湿抹布盖灭火焰②在微粒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③工业制氧气用的是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④加入肥皂水搅拌后,产生大量泡沫的水是软水⑤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以使固体受热均匀⑥对着镜子哈气,可以证明呼出气体含有的水蒸气比空气的多⑦木炭、硫粉、镁条、石蜡与氧气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⑧陕西省内河流众多,是全国人均水资源充沛的省份⑨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铁元素A.3条B.4条C.5条D.6条4.(0分)[ID:133010]从化学的角度对下列古文、成语等进行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A.“钻木取火”——摩擦做功产生热量,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引发燃烧B.“点石成金”——化学反应改变了元素种类C.“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蕴含着物质无限可分的思想D.“釜底抽薪”——破坏了燃烧的条件可以灭火5.(0分)[ID:133008]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离子是带电的微粒,故带电的微粒都是离子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故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C.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故离子也能通过失得电子变成原子D.化学变化常伴随能量的吸收或释放,故有能量吸收或释放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6.(0分)[ID:133005]如图所示,从a处通入氧气,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只有右侧木炭燃烧;立即从a处改通氮气,燃烧的木炭熄灭。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巩固提高检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巩固提高检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第六单元巩固提高检测试卷(满分:50分 时间:50分钟) 班级: 姓名: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a :40,C :12,O :16, Fe :56一、选择题(只有一个答案,答案填在下表中,每题1分,共11分)1. 小明从化学课知道蛋壳的主要成份是碳酸盐,决定制作一个“无壳鸡蛋”送给妈妈,他应从厨房中选择鸡蛋和下列物质A. 味精B. 白酒C. 酱油D. 白醋2. CO 2和O 2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两种气体,它们的相同点是 A .都能灭火 B .都能供给呼吸 C .都可用向上排空法收集 D .都是光合作用的原料3. 下图是老师正确放置在实验桌上的三瓶气体,它们分别是H 2、CO 2、O 2中的一种,下列关于这三瓶气体的猜测,正确的是A. ②中存放的一定不是O 2B. ③中存放的一定是H 2C.可向①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检验它是否为CO 2D. ③中存放的可能是CO 24.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一组药品是A .大理石和稀盐酸B .石灰石和稀硫酸C.木炭和氧气 D.碳酸溶液5.下列物质中不能使氧化铜还原的是A.C B.CO C.H2 D.CO26.一定质量的木炭与氧气(氧气的量能满足木炭燃烧的需要)在密闭容器内加热使其充分反应。

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是7.继发现C60后,C70也已制得。

下列有关C70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是一种化合物 B.它是一种单质C.它是由分子构成的 D.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0g8.下列物质燃烧时,火焰为蓝色的是A.蜡烛B.一氧化碳C.磷D.镁9.一氧化碳不宜用排空气法收集是因为A.密度与空气非常接近B.易溶于水C.有剧毒D.无色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①用氮气作保护气②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③用酒精作燃料④用铜制作导线⑤用焦炭冶炼金属⑥用CO2灭火A.①②④⑤ B.①③⑤⑥ C.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⑥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相似B.碳单质都具有和木炭一样的吸附性C.炭黑制墨是利用了炭黑的颜色和稳定性D.CO冶炼金属是利用了CO的氧化性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2.从金刚石、石墨、木炭、活性炭、焦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酸钙中,选出适当的物质,按要求填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和碳的氧化物》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竹炭制品深受消费者欢迎,竹炭是竹子经过炭化处理后形成的多孔性材料,竹炭不
具有的性质是()
A. 黑色固体
B. 易溶于水
C. 有吸附性
D. 能够燃烧
2.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2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提倡使用塑料袋 B.使用节能灯泡,人走灯灭
C.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D.纸张双面打印,寄电子贺卡
3.如图,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过了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房间逃离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湿毛巾捂住鼻子
B.成站立姿势跑出
C.伏低身子逃出
D.淋湿衣服爬出
4.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下列关于CO2与CO的对比不正确的是()
A.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
D.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5.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小明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

下图所示是他的主要实验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6.使用燃气具(如煤气炉、燃气热水器等),应充分保证室内的通风,保持足够的氧气,否则容易中毒,造成人中毒的气体是( )
A.甲烷
B.氮气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7.如图是上海世博会提倡的“低碳生活”宣传画之一。

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减低碳、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下列作法不符合低碳生活要求的是( )
A.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B.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餐具
C.出门少坐公交车,多用私家车
D.尽量把工作放在白天做
8.CO2常用来灭火,因为它()
①不能燃烧;②不支持燃烧;③能溶于水;④密度大于空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实验室制取CO2应选择的装置是()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②⑤
10.下列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比空气重 B.都可以用碳和氧气反应得到
C.都有还原性 D.都能和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
11.(2014·苏州中考)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也不能作为植物养料
B.实验室常用纯碱粉末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C.干冰可用作制冷剂和制造舞台云雾
D.若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过高,则会引发酸雨
12.(2014·邵阳中考)“两型”社会,提倡“低碳”生活。

下列有关碳及碳的化合物叙述中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B.一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
C.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单质,两者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D.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3.下列关于O2和CO2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含有氧元素 B.都是氧化物
C.都含有氧气分子 D.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4. 可把下表中每一组气体物质分别区别开来的共同方法是()
A.滴入澄清石灰水
B.滴入酚酞试液
C.插入带火星的木条
D.滴入蒸馏水
15.取四朵用石蕊试剂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进行如下操作,能够观察到纸花变红的是( )
A.喷石灰水
B. 直接喷水
C.直接放入CO2中
D.喷水后放入CO2中
二、填空题
16.下列物质中是氧化物的是。

①石灰石;②干冰;③石灰水;④碳酸
17.(2015•新昌县模拟)小组同学分别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做收集并检验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

连接A、B装置时,应将A装置中的e连接B装置中的(选填“a”或“c”)。

实验中:
(1)在A装置的锥形瓶中加入大理石,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
(2)打开a、c,关闭b,向B中集气瓶内充入气体;
(3)关闭a、c,打开b,用冷毛巾捂住B中集气瓶,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装置中烧杯内液面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18.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是酸性氧化物;②会造成温室效应;③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④碳不完全燃烧的产物
19.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利用塑料饮料瓶(质软)和注射器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及所学的知识,结合实验推测振荡后塑料瓶将发生什么变化。

20. 下列关于区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①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②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③分别通入水中;④观察颜色和闻气味A.①②③B.①②C.②③④D.②④
【答案与解析】
1.【答案】B
【解析】竹炭的主要成分是碳,碳难溶于水。

2.【答案】A
【解析】使用塑料袋既浪费资源又会造成环境污染。

3.【答案】B
【解析】由高的蜡烛先熄灭,茶杯内上端CO2浓度大,且有C生成,因此B做法不正确。

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阻止烟尘吸入人体内;伏低身子利于吸进O2;淋湿衣服可以降低衣服温度。

4.【答案】C
【解析】固态二氧化碳能用于人工降雨,不是一氧化碳。

5.【答案】D
【解析】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燃着的木条应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进集气瓶内。

6.【答案】D
【解析】一氧化碳有剧毒。

7.【答案】C
【解析】私家车越来越多,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有毒气体。

8.【答案】B
【解析】CO2灭火与①②④有关,而与是否能溶于水无关。

9.【答案】B
10.【答案】B
【解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虽然只差一个氧原子,但它们结构不同,其性质也相差很大,即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

11.【答案】C
【解析】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但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吸收二氧化碳,因此二氧化碳可作为植物养料,A错误;纯碱粉末和盐酸反应速率太快,不易控制,实验室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B错误;干冰在汽化时要吸收周围环境中的热量,使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可用作制冷剂,干冰汽化时可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形成人造云雾,C正确;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在空气中含量过高时,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而二氧化碳溶于水不会引发酸雨,D错误。

12.【答案】D
【解析】二氧化碳溶于雨水,虽能使雨水呈弱酸性,但还不能成为酸雨,酸雨是指pH<5.6的降水,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A错误;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B错误;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单质,两者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错误;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正确。

13.【答案】A
14.【答案】A
【解析】N2、O2、CO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5.【答案】D
【解析】由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约色,故应选D。

16.【答案】②
【解析】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混合物;石灰水是将氢氧化钙溶于水后制成的溶液,也为混合物;碳酸存在于CO2的溶液中,其化学式为H2CO3,组成元素有三种,不属于氧化物。

干冰是固态CO2,为纯净物,其组成元素只有两种,且有一元素为氧元素,故选择②。

17.【答案】a (3)下降
【解析】将A、B装置连接时,应将A装置的导管e与B装置的导管a相连,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瓶中的空气从c排出。

(3)用冷毛巾捂住B中集气瓶,瓶内二氧化碳气体遇冷收缩引起烧杯内的氢氧化钠溶液进入集气瓶,进入瓶内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而使瓶内气体减少,烧杯内氢氧化钠溶液则会更多地流入集气瓶,烧杯内的液体减少,液面下降。

18.【答案】①②③
【解析】二氧化碳能与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反应生成盐和水,是一种酸性氧化物。

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19.【答案】塑料瓶变瘪
【解析】CO2与NaOH反应(或CO2+2NaOH=Na2CO3+H2O),使塑料瓶内气体减少(或压强减小),塑料瓶在大气压作用下变瘪。

20.【答案】B
【解析】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水中,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一氧化碳不与水反应,但在实验现象上都无明显变化,所以无法区别这两种气体。

两种气体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从颜色和气味上无法区分。

【反馈练习】
1.下列过程的原理,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C)
A.蒸发
B.导电
C.燃烧
D.灭火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B)
A.矿石粉碎
B.纸张燃烧
C.酒精挥发
D.冰雪融化
学习内容三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讨论交流】
分析蜡烛燃烧过程中有什么变化发生?
【温馨点拨】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相互联系的。

分析蜡烛燃烧的过程:
同时发生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着熔化,但熔化的过程中却有一部分在燃烧。

【名师归纳】
物理变化不难辨,没有新物质出现;化学变化则不然,物质本身已改变;两种变化有区别,有无新物作判断;两种变化有关联,化变中间有物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