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六盘山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清平乐·六盘山》教学设计 (西师版六年级下册)_3

《清平乐·六盘山》教学设计 (西师版六年级下册)_3

《清平乐·六盘山》教学设计(西师版六年级下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毛泽东创作这首词的历史背景。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这首词。

教学难点:体会词的意思。

教具准备:课件(长征路线图)、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一、板书,揭示课题。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2、教师解释课题:清平乐是词牌名,是决定音韵和格律的。

3、教师简介这首词的创作背景。

二、读通词,掌握相关的生字新词。

1、学生自由读词,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尽量读出韵律来。

2、检查学生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

重点指导“缚”的声母是“f”,“陕”是卷舌音,“缨”是后鼻音;“雁”的里面是两个单人旁,不要写成双人旁。

3、学生齐读生词后正确、流利、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读懂课文,深入了解词的背景。

1、教师导读:这首词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的呢?请同学们读课文。

读中学习并掌握本课的其他生字新词,再和同桌说说毛主席创作这首词的背景。

2、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

3、指名反馈(要求简单地复述课文内容,也就说出了这首词的创作背景。

)4、教师在学生反馈的基础上,出示红军长征路线图,一边看图,一边介绍创作背景。

5、教师引导:了解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你能想像出毛主席当时写这首词时的心情吗?6、学生怀着喜悦、激动的心情读一读,读出革命者对胜利的信心和期待。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毛泽东领导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挽救了中国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光辉的一页。

同学们课后还可以搜集有关红军的资料,加深自己对长征的了解。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词。

2、熟读词,读出词的韵律来。

3、搜集毛泽东主席的其他诗词。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词,理解词的意思,体会此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总结全文,诵读毛泽东主席的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词,背诵这首词。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努力学习,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效祖国,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清平乐_六盘山教案示例

清平乐_六盘山教案示例

清平乐·六盘山教课设计示例教课目的1.指引学生经过自学,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会认 4 个生字,会写 8 个字,掌握难认难写字。

查阅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自主累积词语。

2.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背诵课文。

3.认识词章《清平乐·六盘山》,领会这首词饱含的革命激情。

4.经过学习课文,领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使命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培育学生乐观踊跃的生活和学习心态。

教课要点1.指引学生经过自学,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会认 4 个生字,会写8 个字,掌握难认难写字。

2.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背诵课文。

3.经过学习课文,领会《清平乐·六盘山》这首词饱含的革命激情。

领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使命感。

教课难点理解词章《清平乐·六盘山》。

培育学生乐观踊跃的生活和学习心态。

教课准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文朗诵录音、课文插图、红军长征的有关料教课数2教课程第一一、复引入。

1.得第九辛弃疾写的那首《清平》?我一同来背一背:“茅檐低小⋯⋯”2.“清平”是个牌名,它表示填的平仄、韵律、奏格式。

我今日要学的文也是的牌。

3.板: 21.清平·六山4.。

你理解了什么 ?《清平·六山》是一首。

以“清平” 牌名,“六山”是首的目。

5.首是在什么候写的?是什么意思呢 ?六山又在哪里?学了篇文,同学就知道了。

二、初文,准字音。

1.学生一看文一听文音。

2.听了篇文,你认识了些什么?(《清平·六山》是毛在 1935 年 9 月第一方面翻越六山的有感之作。

正式写是在1935 年 12 月。

)3.自由文。

4.自学生字及。

可文将不不理解的字画记出来,借助课后的生字表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或查词典理解词语。

也能够先读课后的生字,读准字音,再读课文。

假如课文中除了生字还有不认识的字,可讨教同学或老师。

《清平乐 六盘山》教学设计

《清平乐  六盘山》教学设计

11.《清平乐•六盘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和会写生字“缨、缚”。

能正确读写词语“屈指、漫卷、长缨、缚住”。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背诵这首词。

3.引导学生理解《清平乐·六盘山》的意思,感受毛泽东和他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把革命到底的壮志豪情。

体会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博大胸怀和高昂气概。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描绘的景象和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感受诗人所表达的意境和抒发的感情。

教具挂图、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请欣赏挂图,说说图画描写了什么景象?2.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毛主席的一首词——《清平乐·六盘山》。

(老师板书课文题目)3.老师解释课文题目:《清平乐·六盘山》是一首词。

“清平乐”为词牌名,“六盘山”是这首词的题目。

二.出示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背诵这首词。

2.理解《清平乐·六盘山》这首词的意思,感受诗人抒发的感情。

三.背景介绍六盘山,在宁夏、甘肃交界处,高2900米。

山路曲折,要经六重盘山道才能到达顶峰,因此得名。

1935年10月,长征途中,毛泽东率领红军,在六盘山前,击败了前来围堵的敌人,打了胜仗。

在胜利的鼓舞下,红军战士一鼓作气,翻越六盘山,10月底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四.初读诗词(出示课件)1 读准字音,读准确、流利。

2 指导学习生字,缨( yīng ) 缚( fù )。

五.指导朗读,注意节奏、停顿。

(出示课件)清平乐·六盘山毛泽东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六.理解词句意思,体会作者情感1.小组讨论,理解词意。

望断:向远处望直到看不见。

漫卷:随风翻卷。

长城:借指长征的目的地。

红旗:词中指红军胜利的红旗。

长缨:长绳子。

这里指革命军队。

苍龙:太岁,是一种凶神恶煞。

清平乐·六盘山教案示例

清平乐·六盘山教案示例

清平乐·六盘山教案示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会认4个生字,会写8个字,掌握难认难写字。

查阅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了解词章《清平乐·六盘山》,体会这首词饱含的革命豪情。

4.通过学习课文,体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使命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和学习心态。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会认4个生字,会写8个字,掌握难认难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清平乐·六盘山》这首词饱含的革命豪情。

体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使命感。

教学难点理解词章《清平乐·六盘山》。

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和学习心态。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课文插图、红军长征的相关资料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引入课题。

1.还记得第九课辛弃疾写的那首《清平乐》吗?我们一起来背一背:“茅檐低小……”2.“清平乐”是个词牌名,它表示填词的平仄、韵律、节奏格式。

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也是这样的词牌。

3.板书课题:21.清平乐·六盘山4.读课题。

你明白了什么?《清平乐·六盘山》是一首词。

以“清平乐”为词牌名,“六盘山”是这首词的题目。

5.这首词是谁在什么时候写的?是什么意思呢?六盘山又在哪里?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一边看课文一边听课文录音。

2.听了这篇课文,你了解了些什么?(《清平乐·六盘山》是毛泽东在1935年9月带领红军第一方面军翻越六盘山时的有感之作。

正式书写是在1935年12月。

)3.自由读课文。

4.自学生字及词语。

可边读课文边将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画记出来,借助课后的生字表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清平乐 六盘山教案

清平乐 六盘山教案

清平乐六盘山教案教案标题:清平乐六盘山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并理解中国红色经典电影《清平乐》中的历史背景和故事情节。

2. 学习并掌握有关六盘山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知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批判思维,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和艺术欣赏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相关任务。

教案步骤:1. 导入(5分钟)- 在黑板上展示《清平乐》的电影剧照,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 提问:“你们对六盘山有了解吗?它有什么特别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吗?”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2. 观看电影片段(20分钟)- 播放《清平乐》电影的片段,突出展示六盘山的重要场景和人物形象。

- 学生观看时,鼓励他们做好笔记,记录感兴趣的片段和问题。

3. 小组合作探究(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一个六盘山相关的话题(如六盘山的地理特点、历史事件、文化遗产等)。

-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准备一个简短的小组报告。

4. 小组展示和讨论(15分钟)- 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小组报告,介绍他们所研究的六盘山相关话题。

-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评论和补充信息,进行互动和讨论。

5. 文学鉴赏和艺术欣赏(1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电影片段,分析其中的情节、人物形象和艺术手法。

- 提问:“你们对电影中的哪些场景和角色印象最深?为什么?”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表达。

6. 总结和反思(10分钟)- 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回答问题:“通过学习《清平乐》和六盘山,你们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悟和收获?”-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提出对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进建议。

教学资源:1. 电影《清平乐》的片段2. 黑板和粉笔/白板和马克笔3. PPT或图片资料关于六盘山的地理、历史和文化信息4. 小组合作任务和报告的指导材料教学评估:1. 学生的小组合作任务和报告表现,包括对六盘山相关话题的理解和呈现能力。

2. 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通过对电影片段的笔记和回答问题来评估。

六盘山教案

六盘山教案

《清平乐.六盘山》教案育英小学四年级语文组211班执教:王立娟教学目标:1.自主积累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了解词章《清平乐·六盘山》,体会这首词饱含的革命豪情。

3.通过学习课文,体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使命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和学习心态。

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 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清平乐·六盘山》这首词饱含的革命豪情。

体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使命感。

3.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清平乐·六盘山》这首词饱含的革命豪情。

体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使命感。

教学难点:理解词章《清平乐·六盘山》。

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和学习心态。

教学准备课文朗读录音、课文插图、红军长征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课题。

1,谈话导入2,.板书课题:21.清平乐·六盘山3.,读课题。

你明白了什么?《清平乐·六盘山》是一首词。

以“清平乐”为词牌名,“六盘山”是这首词的题目。

5.这首词是谁在什么时候写的?是什么意思呢?六盘山又在哪里?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一边看课文一边听课文录音。

.听了这篇课文,你了解了些什么?(《清平乐·六盘山》是毛泽东在1935年9月带领红军第一方面军翻越六盘山时的有感之作。

正式书写是在1935年12月。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3.检查评价,请学生朗读这篇课文,引导学生适时评价。

4.多读几遍,讨论疏通词句。

交流搜集的长征资料,理解“第一方面军”“六盘山”“会师”“瓦窑堡”“陕北革命根据地”等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简称红一方面军,曾称“中央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之一1930年8月由红军第1、3军团组成,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周恩来先后任总政委。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六盘山》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六盘山》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六盘山》教学设计第1篇:语文小学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的意思,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揭题,介绍“词”: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宋朝一位著名的词人*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

(板书:清平乐村居宋*弃疾)2、唐诗、宋词、元曲都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

词有它自己特殊的表现形式。

词有各种格式。

每一种格式有一个名称。

《清平乐村居》这首词中,“清平乐”是词牌名。

“村居”是这首词的题目。

二、初读,整体感知:过渡:《清平乐村居》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呢?1、自读。

请同学们自己反复读读课文,细细看看课文中的*图,想一想,这首词描写了什么地方什么样的情景?2、听读。

我们来听听录音朗读,然后模仿录音朗读。

注意:剥的读音。

3、学生再练读。

4、指名读。

三、细读,理解词意:过渡:同学们,词和诗一样,语言十分精练。

我们要想理解这首词讲了什么意思,必须得弄明白每个字、词的意思,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词所描绘的情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1、自学思考。

2、逐“片”讨论:⑴上片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谁能有条理地说说?提示:“檐”、“吴音”、“相媚好”、“翁媪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清贫》教科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方志敏甘于清贫的*精神,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的关系。

2、学习简明生动地叙述一件事,在叙述中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点:学习方志敏甘于清贫的*精神。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交流课前收集的信息,对方志敏同志产生初步了解,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学生班级范围内交流,互相补充。

(2)教师补充,强调方志敏同志的为人品质,导入新课。

西师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清平乐六盘山

西师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清平乐六盘山

西师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清平乐六盘山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板书:第二课时二、回顾课文内容。

1. 读一读、想一想。

⑴自由读一读这三句话,说说写对话时要注意些什么?⑵小结。

对话的三种形式,提示语在前、在中、在后时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

2.再读,体会表达效果。

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不同的对话形式在表达上的不同效果。

3.运用。

(1)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运用恰当的对话形式,写一两句人物的对话。

(2)交流点评。

二、词语拾趣1. 自由读第一排范例,说说发现什么。

2. 同桌合作读,完成后面的词语接龙。

3. 教师抽读。

4. 开火车接龙。

三、互动平台1. 自由读,说说自己从这几段话中知道了什么。

2. 指名举例说说什么叫叠词。

3. 同桌比赛:看谁知道的叠词多。

4. 举例体会叠词的表达效果。

(1)生动形象。

(2)富有美感和韵味。

(3)感觉亲切。

5.试着运用叠词说一两句话。

四、自主阅读园地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刘翔创造亚洲奇迹》和《亚洲飞人——刘翔》。

2. 用自己的读书符号,留下你阅读的痕迹,记下你阅读中的感悟。

3. 引导学生交流读后感悟。

(1)说说这两则新闻报道分别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2)你从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感情倾向?(3)说说你对新闻报道的认识。

五、口语交际:说出自己的见解1. 课中联系旧知,引出话题。

从本单元的课文中,我们认识到:一场暴风雨,有的人认为是一种毁灭,可拉法埃莱费拉里斯却认为它带来的是更加绚丽华美的景色;在多数人眼里,丝瓜是再常见不过的了,可季羡林先生却认为它是那么神奇,仿佛既有思想,又有行动;有人觉得兰花要种在花盆里,有人却觉得还是长在空谷的幽兰好;就连那小小的'天窗,也会让我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来。

我们认识到: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看起来很平常的现象,很普通的事物,人们往往也会有不同的看法。

你心中也一定有你喜欢的感兴趣的事情,也一定会有自己的看法。

小学六年级语文《清平乐·六盘山》优质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清平乐·六盘山》优质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清平乐·六盘山》优质教案《清平乐·六盘山》表达了红军北上抗日的坚强意志;下阕则写近处,如火的红旗在高山之巅,迎着西风舒卷,烘托了红军将士胜利的英姿。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语文《清平乐·六盘山》优质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六年级语文《清平乐·六盘山》优质教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毛泽东创作此诗的历史背景,理解词义体会所表达的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诗词,背诵并默写。

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诗词,背诵并默写难点:。

体会所表达的感情。

一、自主学习1、给字加音。

逶迤磅礴丸崖岷2、理解词语含义。

望断:长缨:屈指:苍龙:3、理解句子含义。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二、合作探究1、作者都写了哪些景象?2、作者远看六盘山的景象,又想到了什么?3、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诗词的理解。

、三、展示反馈1、默写《清平乐·六盘山》2、说说:“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给你的启示。

四、拓展延伸清平乐·会昌东方欲晓,莫道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小学六年级语文《清平乐·六盘山》优质教案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会认4个生字,会写8个字,掌握难认难写字。

查阅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了解词章《清平乐·六盘山》,体会这首词饱含的革命豪情。

4.通过学习课文,体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使命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和学习心态。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会认4个生字,会写8个字,掌握难认难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清平乐·六盘山》这首词饱含的革命豪情。

清平乐六盘山教案

清平乐六盘山教案

清平乐六盘山教案《清平乐六盘山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并理解《清平乐六盘山》的基本情节和寓意。

2. 提高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戏曲的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学习传统戏曲的表演艺术。

教学内容:1. 讲解《清平乐六盘山》的基本情节和寓意。

2. 观看《清平乐六盘山》的视频,学习戏曲的表演技巧。

3. 分组,学生分别扮演剧中人物,进行小品表演。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引入《清平乐六盘山》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你们听说过《清平乐六盘山》吗?对这个剧有什么了解?二、讲解剧情(1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清平乐六盘山》的基本情节和寓意。

2. 使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加深学生对剧情的理解。

三、观看视频(25分钟)1. 教师播放《清平乐六盘山》的视频片段。

2. 学生观看视频的同时,注意观察演员的表演技巧和动作,借鉴其优点。

3. 观看完视频后,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剧中的精彩表演和感受。

四、分组表演(3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剧中的场景进行表演。

2. 学生根据剧情和角色特点,设计并排练自己的表演。

3. 学生进行分组表演,教师进行点评和提建议。

五、总结(10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学到了什么。

2. 学生发表自己的学习感受和收获。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对《清平乐六盘山》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学习到了戏曲的表演技巧。

分组表演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但是,课堂时间有限,没有足够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表演,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下次可以适量调整教学时间,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表演能力的培养。

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清平乐六盘山》,可以增加一些相关的音乐和艺术元素的介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清平乐·六盘山教学设计

清平乐·六盘山教学设计

清平乐·六盘山教学设计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清平乐·六盘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自主积累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课文,体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使命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词章《清平乐六盘山》,体会这首词饱含的革命豪情。

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和学习心态。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清平乐六盘山》这首词饱含的革命豪情。

体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使命感。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和学习心态。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课题。

1、谈话导入2、板书课题:清平乐六盘山3、读课题。

你明白了什么《清平乐六盘山》是一首词。

以“清平乐”为词牌名,“六盘山”是这首词的题目。

5、这首词是谁在什么时候写的是什么意思呢六盘山又在哪里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一边看课文一边听课文录音。

听了这篇课文,你了解了些什么(《清平乐六盘山》是毛泽东在1935年9月带领红军第一方面军翻越六盘山时的有感之作。

正式书写是在1935年12月。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3、检查评价,请学生朗读这篇课文,引导学生适时评价。

4、多读几遍,讨论疏通词句。

交流搜集的长征资料,理解“第一方面军”“六盘山”“会师”“瓦窑堡”“陕北革命根据地”等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简称红一方面军,曾称“中央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之一。

1930年8月由红军第1、3军团组成,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周恩来先后任总政委。

曾在江西中央苏区粉碎国民党军四次“围剿”。

1934年10月开始长征。

次年10月胜利到达陕甘苏区。

抗日战争爆发后改编为八路军115师,六盘山:中国西部山脉。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南部、甘肃省东部。

《清平乐六盘山》 精品课件

《清平乐六盘山》 精品课件

《清平乐六盘山》精品课件《清平乐六盘山》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词牌名含义。

2、掌握中国地图,熟悉自东向西的地理环境。

3、了解写作背景。

(二)能力目标1、领会“望”字在诗中的作用。

2、理解诗歌对景物的描写及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及鉴赏能力。

(三)情感目标1、感受作者豪迈的情感及英雄气概。

2、激发学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1、把握诗歌的意境。

2、背诵诗歌。

三、教学难点1、领会“望”字在诗中的作用。

2、理解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直接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毛泽东的诗词作品——《清平乐六盘山》。

2、提问导入:谁知道“清平乐”是什么?“六盘山”又是什么?在课本的注释中找答案。

3、背景导入:简单介绍时代背景。

(课件展示)(二)整体感知1、播放录音,学生跟读,把握诗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3、指名朗读,纠正字音及节奏。

4、教师范读,学生标出朗读节奏,反复朗读,熟悉诗意。

5、指名翻译,纠正好理解有误的地方。

6、诗歌中哪个字能统领上阕?哪些句子是写“望”的内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7、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8、全班交流讨论,教师进行点拨、指导。

9、学生齐读,注意停顿和重音,读出感情。

10、学生背诵诗歌,自由选择方式,当堂展示。

(三)拓展延伸1、你还知道毛泽东的哪些诗词作品?能否背诵其中的一首?2、这首词与《沁园春雪》在感情基调上有何异同?3、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祖国山河壮丽的诗词作品?能否朗诵其中的一段?(四)小结归纳这首词通过对六盘山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豪迈的情怀,表达了对革命根据地的深厚感情和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

全词情景交融,意蕴深刻,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五)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题。

2、搜集有关毛泽东的诗词作品,并加以整理、阅读。

清平乐·六盘山教学设计21

清平乐·六盘山教学设计21

《清平乐·六盘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这首词。

3.了解词章《清平乐·六盘山》,体会这首词饱含的革命豪情。

4.通过学习课文,体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使命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和学习心态。

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体会词包含的革命豪情,体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乐观主义精神,激发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积极乐观心态。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课文插图、红军长征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课题。

1、复习导入。

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

记得第九课辛弃疾写的那首《清平乐》吗?我们一起来背一背:“茅檐低小……”2.“清平乐”是个词牌名,它表示填词的平仄、韵律、节奏格式。

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也是这样的词牌。

3.板书课题:21. 清平乐·六盘山4. 课题质疑这首词是谁在什么时候写的?是什么意思呢?六盘山又在哪里?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就知道了。

四、创作背景1935年8月,毛泽东主席粉碎了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机会主义路线后,率红一方面军继续向陕北根据地挺进。

9月中旬,攻克天险腊子口,奇迹般越过岷山草地,进入甘肃南部。

10月初,国民党一方面调集重兵“围剿”陕北革命根据地,另一方面在六盘山一带建立防线,妄图围歼长征红军。

工农红军在毛泽东指挥下,佯攻天水,示行于东,然后出敌不意,从哈达铺掉头北进,攻克通渭城,进入平凉、固原大道。

10月7日,在六盘山的青石嘴,又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扫清了阻碍,摆脱了追敌,当天下午,一鼓作气,翻越六盘山。

之后,长驱直入,于10月19日到达陕北保安县吴起镇(今吴旗县),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这首《清平乐·六盘山》就是毛泽东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

五、理解课文,感悟朗读。

1.过渡:并非“无人会登临意”,诗人毛泽东率众将士于1935年10月7日亲自登上万里长征最后一座主峰——六盘山主峰,面对西部的高天白云,清朗秋气, 再凝望阵阵南飞的大雁,毛主席一抒胸中情怀,以闲远欢欣之气眺望又要开始的新的征战.诗人在此心情是放松的、高旷的.在诗人所写的几首有关长征题材的诗中, 就这一首是大好心情从心田里汩汩奔流而出的,没有半点悲烈之气, 犹如作者自己所说此时的心境是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一村了”.2.此时的红军,此时的毛泽东主席,心情怎样呢?你从哪些词可以看出?(1)找出两个带有“一边……一边……”的句子“毛泽东同志一边和身边随行人员谈古论今,一边观赏着六盘山的风光。

清平乐六盘山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清平乐六盘山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清平乐六盘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学习和了解《清平乐》中描绘的六盘山事件,使学生了解我国的革命斗争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革命精神,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1. 文学背景知识:介绍《清平乐》的作者高行健和他的创作背景;2. 六盘山事件:了解六盘山事件的故事背景及其在中国革命斗争中的重要性;3. 文学鉴赏:学习和欣赏《清平乐》中描绘的六盘山事件,分析其中的艺术特点和价值。

三、教学方法1. 听课法:通过教师朗读《清平乐》中六盘山事件的描写,使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和音乐性;2. 组织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六盘山事件在《清平乐》中的作用、对主人公的影响和对革命意义的理解;3. 课堂演讲:让学生选择一个角色并进行扮演,表演角色在六盘山事件中的感受和心理变化。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要介绍高行健和《清平乐》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和作品的重要性;2. 学习六盘山事件:教师以课堂朗读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六盘山事件的故事情节和背景;3. 文学鉴赏:教师分析《清平乐》中对六盘山事件的描写,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4. 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六盘山事件在作品中的作用,对主人公的影响以及对革命意义的理解;5. 课堂演讲:学生选择一个角色并进行扮演,通过演讲表达角色在六盘山事件中的情感和心理变化;6.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思考。

五、教学评价1. 观察记录:教师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课堂演讲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六盘山事件和《清平乐》的理解;2. 问答评价:通过提问学生对《清平乐》中的艺术特点和价值的理解,评估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3. 作业评价:布置文学鉴赏作业,评价学生对六盘山事件在文学作品中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清平乐》的文本材料;2. 六盘山事件的背景资料;3. 视频或音频素材,用于引入和学习六盘山事件的描写;4. 小组讨论和演讲的策划表格和评价表格。

《清平乐·六盘山》教学设计

《清平乐·六盘山》教学设计

《清平乐·六盘山》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毛泽东创作这首词的历史背景。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这首词。

教学难点:体会词的意思。

教具准备:课件(长征路线图)、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一、板书,揭示课题。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2、教师解释课题:清平乐是词牌名,是决定音韵和格律的。

3、教师简介这首词的创作背景。

二、读通词,掌握相关的生字新词。

1、学生自由读词,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尽量读出韵律来。

2、检查学生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

重点指导“缚”的声母是“f”,“陕”是卷舌音,“缨”是后鼻音;“雁”的里面是两个单人旁,不要写成双人旁。

3、学生齐读生词后正确、流利、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读懂课文,深入了解词的背景。

1、教师导读:这首词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的呢?请同学们读课文。

读中学习并掌握本课的其他生字新词,再和同桌说说毛主席创作这首词的背景。

2、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

3、指名反馈(要求简单地复述课文内容,也就说出了这首词的创作背景。

)4、教师在学生反馈的基础上,出示红军长征路线图,一边看图,一边介绍创作背景。

5、教师引导:了解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你能想像出毛主席当时写这首词时的心情吗?6、学生怀着喜悦、激动的心情读一读,读出革命者对胜利的信心和期待。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毛泽东领导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挽救了中国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光辉的一页。

同学们课后还可以搜集有关红军的资料,加深自己对长征的了解。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词。

2、熟读词,读出词的韵律来。

3、搜集毛泽东主席的其他诗词。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词,理解词的意思,体会此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总结全文,诵读毛泽东主席的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词,背诵这首词。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努力学习,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效祖国,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清平乐六盘山》教学设计

《清平乐六盘山》教学设计
筛选优质资源
根据教学需求和资源质量,筛选具有权威性、准确性、适 用性的优质网络资源。
分类整理资源
将收集到的网络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建立资源库,方便教 学过程中的随时调用。
多媒体技术应用与展示
制作多媒体课件
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包含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元素的多媒体课件,使教学内容更 加生动、形象。
创设教学情境
2023-2026
ONE
KEEP VIEW
《清平乐六盘山》教 学设计
REPORTING
汇报人:
2024-01-08
CATALOGUE
目 录
• 课程背景与目标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教学过程设计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 • 教学实施与效果评估
PART 01
课程背景与目标
《清平乐六盘山》背景介绍
诵读法
通过反复诵读,引导学生感受诗 歌的韵律美、意境美和语言美,
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 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培养 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精神。
情境教学法
创设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情境,让 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悟,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
教学手段运用
多媒体辅助
教学内容适切性
评价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实际需求和认知水平,是否体现课程 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
教学方法有效性
评价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积极性。
学生表现评价方式
课堂表现观察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听讲、思考、发言、合作等方 面,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
整合相关内容
将与《清平乐六盘山》相关的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进行 整合,形成完整的教学资源体系。

11 清平乐 六盘山 教案

11 清平乐 六盘山 教案

《清平乐.六盘山》教案汲冢镇多媒体小学五一班张冉教学目标:1.自主积累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了解词章《清平乐•六盘山》,体会这首词饱含的革命豪情。

3.通过学习课文,体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使命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和学习心态。

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 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清平乐•六盘山》这首词饱含的革命豪情。

体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使命感。

3.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清平乐•六盘山》这首词饱含的革命豪情。

体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使命感。

教学难点:理解词章《清平乐•六盘山》。

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和学习心态。

教学准备课文朗读录音、课文插图、红军长征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课题。

1,谈话导入2,.板书课题:21.清平乐•六盘山3.,读课题。

你明白了什么?《清平乐•六盘山》是一首词。

以“清平乐”为词牌名,“六盘山”是这首词的题目。

5.这首词是谁在什么时候写的?是什么意思呢?六盘山又在哪里?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一边看课文一边听课文录音。

.听了这篇课文,你了解了些什么?(《清平乐•六盘山》是毛泽东在1935年9月带领红军第一方面军翻越六盘山时的有感之作。

正式书写是在1935年12月。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3.检查评价,请学生朗读这篇课文,引导学生适时评价。

4.多读几遍,讨论疏通词句。

交流搜集的长征资料,理解“第一方面军”“六盘山”“会师”“瓦窑堡”“陕北革命根据地”等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简称红一方面军,曾称“中央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之一1930年8月由红军第1、3军团组成,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周恩来先后任总政委。

曾在江西中央苏区粉碎国民党军四次“围剿”。

清平乐六盘山教案

清平乐六盘山教案

清平乐六盘山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清平乐的历史背景和创作背景;2.理解清平乐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3.学习清平乐《六盘山》的歌词和曲调;4.能够演唱清平乐《六盘山》。

二、教学重点1.清平乐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2.清平乐《六盘山》的歌词和曲调。

三、教学难点1.清平乐的历史背景和创作背景;2.清平乐的演唱技巧和表现方法。

四、教学内容1. 清平乐的历史背景和创作背景清平乐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种,起源于明代,流传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清平乐的创作背景与历史背景密不可分,它是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由民间艺人创作出来的一种新的戏曲形式。

清平乐的创作主要是以社会生活为素材,反映社会现实,表现人民的生活和命运,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2. 清平乐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清平乐的艺术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以歌唱为主,兼有说白、念白、舞蹈等表现形式;2.以情节为主,兼有抒情、叙事、议论等表现手法;3.以音乐为基础,兼有文学、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的综合表现;4.以民间语言为基础,兼有文言、白话等语言形式的表现。

清平乐的表现手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唱腔:清平乐的唱腔主要有“大板”、“小板”、“二六板”、“三板”等,每种唱腔都有其独特的表现特点;2.说白:清平乐中的说白主要用于情节的转折和人物性格的描写,是表现手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3.念白:清平乐中的念白主要用于情节的衔接和人物的心理描写,是表现手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4.舞蹈:清平乐中的舞蹈主要用于情节的表现和人物形象的描写,是表现手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清平乐《六盘山》的歌词和曲调清平乐《六盘山》是一首反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歌曲,歌词和曲调都非常优美。

歌词中表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艰辛和英勇,曲调中则表现了中国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

4. 清平乐的演唱技巧和表现方法清平乐的演唱技巧和表现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声音控制:清平乐的演唱需要有较强的声音控制能力,能够根据情节的需要调整声音的大小和音调的高低;2.情感表达:清平乐的演唱需要有较强的情感表达能力,能够根据歌曲的情感变化表现出不同的情感状态;3.舞蹈表现:清平乐的演唱需要有较强的舞蹈表现能力,能够根据歌曲的节奏和情节表现出不同的舞蹈动作。

最新《清平乐六盘山》教学设计

最新《清平乐六盘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自主学习本课生字,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内容。

2 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感情。

3 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人博大的胸怀与豪迈的气概,学习和发扬长征精神,磨炼意志,培养乐观向上的情感态度。

4 背诵课文,默写《清平乐六盘山》。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红军长征中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等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学生:课前利用各种途径搜集有关红军长征和毛泽东的相关资料。

教学设计七律长征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 抗日战争时期,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工农红军创下了世界战争史上的一个前所未有的奇迹。

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毛泽东当时亲自率领红军长征,在胜利时回顾红军战士经历的千山万水,千难万险,心潮澎湃,挥笔写下了一首气势雄伟、情感激昂的壮丽诗篇。

2 出示诗题《七律长征》。

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自学生字词;初读感知诗歌内容。

三、细读理解,品味诗境1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抽学生用自己的话介绍诗句的意思--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经历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只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2)讨论:从“只等闲”里你体会到了什么?(3)根据自己的体会练读诗句。

(4)学生汇报朗读--自评(他评)--练读--分组读。

2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出示诗句,齐读。

(2)通过“五岭逶迤”、“乌蒙磅礴”体会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

(3)通过“腾细浪”、“走泥丸”体会红军的英雄气概--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

(4)带着体会练读诗句。

3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1)通过影像或文字资料了解“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故事。

感受自然环境的险恶和与敌人战斗的激烈,体会红军无畏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

(2)有感情地练读诗句。

4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自读诗句,谈自己的理解。

(2)多种形式读诗句,理解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对美好的革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平乐·六盘山教学设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清平乐·六盘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自主积累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课文,体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使命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词章《清平乐六盘山》,体会这首词饱含的革命豪情。

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和学习心态。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清平乐六盘山》这首词饱含的革命豪情。

体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使命感。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和学习心态。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课题。

1、谈话导入
2、板书课题:清平乐六盘山
3、读课题。

你明白了什么?《清平乐六盘山》是一首词。

以“清平乐”为词牌名,“六盘山”是这首词的题目。

5、这首词是谁在什么时候写的?是什么意思呢?六盘山又在哪里?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一边看课文一边听课文录音。

听了这篇课文,你了解了些什么?(《清平乐六盘山》是毛泽东在1935年9月带领红军第一方面军翻越六盘山时的有感之作。

正式书写是在1935年12月。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3、检查评价,请学生朗读这篇课文,引导学生适时评价。

4、多读几遍,讨论疏通词句。

交流搜集的长征资料,理解“第一方面军”“六盘山”“会师”“瓦窑堡”“陕北革命根据地”等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简称红一方面军,曾称“中央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之一。

1930年8月由红军第1、3军团组成,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周恩来先后任总政委。

曾在江西中央苏区粉碎国民党军四次“围剿”。

1934年10月开始长征。

次年10月胜利到达陕甘苏区。

抗日战争爆发后改编为八路军115师,
六盘山:中国西部山脉。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南部、甘肃省东部。

南段称陇山,南延至陕西省西端宝鸡以北。

是近南北走向的狭长山地。

山脊海拔超过2,500米,最高峰米缸山达2,942米。

其北侧另一高峰亦称六盘山,达2,928米,由平凉至静宁的公路经此。

山路曲折险狭,须经六重盘道才能到达顶峰,因此得名
会师:行军时各路人马聚集于一处
瓦窑堡:陕西安定(今子长县)是当时陕北革命根据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瓦窑是陕北革命根据地中心
陕北革命根据地:共产党成立后不久,1922年8月,陕西也建立了党团组织。

陕西的党团组织成立后,积极开展革命活动,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陕西的刘志丹和谢子长两位民族英雄,他们在家乡陕西北部开展革命斗争,先后组织发动了清涧起义、渭华起义,逐步把陕西的革命斗争推向高潮。

解放了当地,人民翻身当主人,人民再没有地主土豪的压迫和剥削,这是当时全国唯一保存的革命根据地,毛主席就是在这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948年3月28日才离开陕北根据地来到河北的平山县西柏坡指挥了全国人民的解放战争,取得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的胜利,最终赢得了全国的解放。

5、课文有几个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第一部分是毛泽东写的词《清平乐六盘山》,第二部分是介绍这首词产生的过程。


三、观看录像《长征》片段,创设情境。

1、想不想一起来看一段电视连续剧《长征》的片段?
在观看录像的同时,老师简要介绍长征的历史背景。

1934年4月,中央苏区的北大门广昌成了蒋介石的进攻重镇。

1934年10月,红军为了保存实力北上抗日,开始长征。

红军四渡赤水、抢渡大渡河、翻越积雪千年的夹金山、穿过荒无人烟的草地。

英勇的红军指战员不畏艰难,忍饥挨饿,终于胜利地走出草地。

党中央于9月12日开完俄界会议后,毛泽东就随一军团前进。

9月16日腊子口战役打响。

9月17日晨,终于占领了天险腊子口。

10月19日,毛泽东、周恩来骑着马走进吴起镇,这一天被正式定为中央红军结束长征的日子。

四、理解课文,感悟朗读。

1、过渡: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经历了千难万险,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路,来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固原县西南的六盘山,这里是六盘山山脉的主峰,险窄的山路要盘旋多重才能到达峰顶。

翻过六盘山,马上就要到达目的地——陕北革命根据地了,这就是我们这篇课文描写的情景。

2、谁愿意读读课文中描写的这番情景?指名朗读第二部分。

3、此时的红军,此时的毛泽东主席,心情怎样呢?你从哪些词可以看出?
(1)找出两个带有“一边……一边……”的句子
“毛泽东同志一边和身边随行人员谈古论今,一边观赏着六盘山的风光。


“他坐在一块石头上,习惯地用右手摘下帽子,伸开双腿,一边休息,一边眺望远方,高兴地说……”
(2)指名读。

说说从这两句话中,你感受到毛主席什么样的心情?
(一种胜利在望的喜悦,一种苦尽甘来的激动,一种历尽艰辛的轻松,一种大局在握的豪情……)
(3)你能把你感受到的心情读出来吗?指名读这两句话,集体评价。

正是在这样的心情之下,毛泽东写出了《清平乐六盘山》。

4、学习词章《清平乐六盘山》
(1)幻灯片出示这首词。

(2)指名朗读。

评价是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小组讨论,理解词意。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望断:向远处望直到望不见了。

长空高阔白云清朗,南飞的大雁已望到了天边)这里的景色美吗?这是词人对六盘山风光的无限赞美。

读出对六盘山的赞美。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长城:借指长征的目的地。

屈指:弯着手指头计算数目。

不登临长城关口绝不是英雄,算下来已征战二万里。

)这是这首词的上阕,毛主席从爽朗,舒畅之情转入对英雄豪迈的青春吟唱,艰难险阻的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已在脚下终结,目的地的关口已经到达,好汉们的业绩就要进入一马平川的时期,此刻,我们就能感受到毛主席在高高的六盘山上那回顾征程的从容以及藐视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只有我们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才能完成这样异常艰巨的事业)我们要读出词人坚毅的性格,面对困难英勇无畏的态度、历尽艰辛的自豪。

读上阕。

接着我们来到这首词的下阕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红旗:首次发表时原作“旄máo头”,一九六三年版《毛主席诗词》改为“红旗”。

词中指红军胜利的红旗。

六盘山上雄峰拔地而起,烈烈的西风漫卷着红旗。

)这句毛主席将目光收到近处,高山之巅,红旗飘飘,红军将士在秋天的山峰间盘旋向前,此情此景,我们的将士能不豪情万丈?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长缨:长带子,长绳子。

缚:捆绑。

苍龙:一种凶神恶煞,这里指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集团。

整句词意是:今日我紧握着武器长绳在手中,哪一天能将蒋家这条狂龙捆缚呢?)作者以设问的形式,肯定在不久的将来总有一天,红军将士要消灭国民党反动派,夺取最后的胜利!这首词作是1935年秋天写的 1936年的2月,在毛主席带领革命战士奔赴抗日前夕又写了《沁园春雪》中最后一句就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扭转乾坤,腕定中国大好江山是现在的应用无畏的革命将士,谁知道这首词?你能有感情地背诵吗?
(4)我们再英勇无畏,充满豪情壮志读这首词,好吗?
(5)齐读这首词后,你可以用一个什么词形容这首词章?(启发学生在课文中寻找——“不朽”)了解“不朽”是什么意思,(不朽:永不磨灭。

)为什么说这首词是“不朽”的呢?(这首词里的什么地方让你的记忆永不磨灭?)壮美的山河;对待困难英勇无畏的态度,历尽艰辛自豪和把握未来的豪情壮志。

(6)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词。

指名读,比赛读,齐读。

(7)能背诵吗。

有感情地背诵一次。

五、总结拓展。

1、通过这个故事,可以感受到毛泽东是个什么样的人?(壮志满怀、豪情万丈、乐观无畏、抱负远大……)
2、总结:毛泽东不仅是我国伟大的革命领袖、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呢!我们今天只学到了他的一首词,还有更多的毛主席诗词等着同学们去阅读、去感受。

3、向同学们推荐毛泽东主席在长征途中写下的几首有代表性的诗词。

大家课后可以读一读,背一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