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之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之比较

---以孔子与苏格拉底为例

摘要:东西方的两位思想家孔子和苏格拉底,对于人事、道德、思想教育等方面问题诸多有相似之处,然而,由于中西方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孔子的守成态度与苏格拉底的批判精神也反映出两位鼻祖各自的思想倾向对比。由此比较中西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取向、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它们主要表现为注重整体价值取向与个体价值取向。强调德治与强调法治、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等方面的区别。

关健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孔子;苏格拉底;比较

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思想政治教育自古有之,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以伦理道德教化为中心,政治要求寓于伦理道德的教化之中,伦理政治化,政治伦理化,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干的、把伦理教化和政治教化融为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大多体现在个人经验和直觉感悟,具有一定的感性色彩;而西方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大多注重科学研究和逻辑分析,理性色彩浓重,并具有强烈的反思和批判精神。

说起中西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鼻祖,人们不禁会想起中国的孔子和西方的苏格拉底,两位圣贤在中西文化传统中的历史地位大致相当,难分伯仲,他们都是用“述而不作”这种方式表达思想——格言式的孔氏“论语”是孔门弟子整理而成的,论辩式的苏氏“论语”则是柏拉图、色诺芬等人记载下来的。不过,两位圣贤之间存在很多差异:孔子怀有强烈的入世之心,为了重返仕途,曾多年风尘仆仆地奔走于各国;苏格拉底始终安心做一个职业的雕刻技师,喜欢利用业余时间漫步雅典街市,自由闲适地找人谈天。此外,孔子晚年的基本身份是教师,招收的学生比较多,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的说法,相比之下,苏格拉底的朋友比较多,在交往的过程中,平等的争辩随处可见。由于这两位思想家的思想在中西方薪火相传,影响深远,将他们的部分思想作一比较研究,可以进一步帮助我们理解传统中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与个性。

一.苏格拉底和孔子的异同

首先,苏格拉底和孔子都很关心人事。自从希腊第一个哲学家泰利斯提出“什么世界的本原?”问题后,以后的哲学家或智者都在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苦苦探索,并相继提出了水本源说、无定说、气本源说、火本源说、数本源说、种子说、原子论等观点,但始终跳不出“本原是变与不变,一与多”这种即定的思维模式,而苏格拉底是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的人,他认为,哲学家如果只关心天上的事而不重视人事问就是不务正业,人首先要认识自己,认识人的心灵,通过这种方法来认识世界,因为人的心灵内部已经包含了世界上一切的自然规律,人天生就拥有知识但常人却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而只有通过接受教育,才能把心中既有的知识显现出来。人的心灵就像是一块被灰尘覆盖的石头,一旦接受教育,就像把蒙蔽在石头上的灰尘拂去,从而显露出应有的光芒。苏

格拉底首创了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称之为“助产术”或对话法。即以对话的方式,通过缜密的逻辑推理引导人们一步一步去发现自己原有的思想认识、道德观念中的混乱、矛盾和错误,从而逐渐得出理性的认识,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而在东方的另外一个国度相隔不过百年之遥的孔子也非常重视入世、救世的思想,他认为“学而优则仕”,儒家的思想就是为了培养救世的君子、大丈夫、圣人的。西周后期,政治衰败,宗教精神观念发生动摇,春秋时期,“神”的信仰出现严重危及,以孔子为代表的思想家把视野开始转向“人”,逐渐形成一股轻“天”重“人”的思潮。便出现“民为神主,神依人而定”的思想,这种是对传统人、神关系的颠倒,引申出重民的政治原则,即“重民轻君”。

其次,苏格拉底和孔子都重视道德教化。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从人的灵魂入手,改善公民的丑恶灵魂,使他们变得崇高而善良,并且把国家的荣辱放在第一位,重视个人的名誉,不要为一己私利而不顾一切。他提出“德行就是知识”的著名论断,究其深层的逻辑必然,是因为苏格拉底所坚持的真善一体思想,知识的真假所代表的为是非判断,德行的善恶所代表的价值判断,既然苏格拉底相信真的即是善的,由此必定得出“德行就是知识”的论断。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如果真正知道什么是善,就一定会行善,如果一个人不去行善,恰恰是因为他没有真正懂得什么是善,一个人知道什么是善而不去行善是不可能的事,并由此推导出“无人有意作恶”,一切恶行都是在不知道的情况下所做的。而孔子所说的“德”基本上是属于伦理道德范畴,德即是仁,仁者爱人。政治被赋予了非常浓厚的道德教化的色彩,甚至可以说道德教化就是“德政”。孔子认为道德教化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的本性,使之心存仁厚,自觉尊礼守礼,从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举起所而众星共之。”[1] 充分道出了德政的重要意义,所以,仁德的君主必须把施行德政、化民以德当作首要任务,“不教而杀谓之虐”。[2]在孔子看来,不对犯错误的人进行教导,就进行杀戮,可称之为暴政。道德教化的根本一条就是要人知礼,只有知道礼仪廉耻,才能行仁义之事。“不学礼,无以立”。[3] 也就是说,作为个人,要立足社会,必须知礼学礼,克己复礼,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4]这样就可以做到天下归仁,王道自现。

苏格拉底和孔子在治国的方面也存在相似之处,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他认识到政治是一门严肃、伟大、美妙的技艺,这种技艺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掌握纯熟的,只有兼具卓越的智慧和崇高道德水准者才能运用好这门技艺,从而被称为政治家。也就是说,政治家不仅要具备博大深厚的知识积累,他的灵魂也必须有善的哲学修养,方能引导人们从善如流。否则让那些不懂治国之道的政客来治理城邦是很危险的,就像一个没有必要知识的人却被任命去驾驶一条船或带领一支军队,他只会给那些他所不愿毁灭的人带来毁灭,同时使他自己蒙受羞辱和痛苦。这就是他的所谓“贤人政治论”。无独有偶,孔子也有诸多任贤的思想,统治者要知人善任,选贤任能,善于把贤德之人聚拢在自己周围,帮助自己治理国家,他从前人的经验中总结道:“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5]提醒为政者举贤才,远小人。

苏格拉底反对强权,他多次批判智者派所宣扬的弱肉强食、以强凌弱的观点,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他把自己比喻成牛虻,为的是时刻提醒人民心存美德,他的伟大使命就是要使政治家和人民懂得改善灵魂中争权夺利的恶念是人类走向美好生活关键所在。而孔子也反对战争,他把春秋各国的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