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读后感800字
浮士德读后感(通用16篇)
浮士德读后感浮士德读后感(通用16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
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浮士德读后感(通用1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浮士德读后感1《浮士德》是德国文豪歌德的一部著名歌剧。
它在世界上是一朵花,永不凋谢的奇葩,闪射出魅力迷人的光彩。
它曾是马克思最喜爱的德语文学著作,被他读的烂熟。
正如研究《红楼梦》有“红学”,研究莎士比亚有“莎学”一样,在世界范围内研究《浮士德》也以形成“浮学”。
它为我们讲述的是一个永远不安于现状、永远自强不息的德国男子的故事。
他一生痛苦曲折,但是却敢作敢为、豪迈悲壮。
这本书写的是,在天国里魔鬼头子与上帝打赌,魔鬼认为,人类代表浮士德茫然不定,浑浑噩噩,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傻瓜,疯子,而上帝确认为,他很快就会从浑噩中醒来,成为人类的圣人,带领人类走向幸福。
于是,魔鬼便于上帝打赌可以让他永不安宁的心得到满足。
浮士德在魔鬼的帮助下,恢复了青春,遨游了人间和神间,经历了许多事情,但还是没有获得心灵的满足。
最后在围海造田这一征服自然和替大众谋福利的事业中很老并且双目失明的他找到了心灵美好的家园,然后就死去了,然而他的灵魂魔鬼抓进地狱,而是由天使护送上了天堂,因为他帮助了人们。
本书分为第一节和第二节。
这本书都是在讲浮士德怎样帮助大众,又怎样被魔鬼危害等等后来遇到了玛格丽特这个人,两人一起飞向了更高的天堂。
《浮士德》是一本说不尽的书,谁也不敢说读懂了它,我明白了,不能作恶,不能迷惘,一旦到了地狱,你将万劫不复,为了人类的幸福·美满而奋斗吧!相信吧,你最终会飞往天堂,与思念的人在一起幸福·美满的生活下去!浮士德读后感2这就是《浮土德》触动了我的一句话,也是浮士德性格“肯定”、“善”、“否定”、“恶”的发展历程的概括。
《浮士德》被称为欧洲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
它是一部诗剧,分上下两部,共一万二千余行。
《浮士德》读后感想(精选5篇)
《浮士德》读后感想(精选5篇)《浮士德》读后感想【篇1】《浮士德》是一部以德国民间传说为主题的长篇诗剧,其作者是歌德。
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一场人生体验,更给予我许多人生的感悟。
《浮士德》的作者是德国诗人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他是第一个提出在各民族文学交流的基础上建立世界文学的人。
他希望把近代科学的理性和古希腊审美的感性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符合当时社会环境的完美审美观念。
他认为古典与浪漫的区分是现实与理想之分,主张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相结合。
他是一位追求自由、不断进取的“叛逆者”。
浮士德这本书就完美地体现了作者的内心。
这部诗剧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一开始是上帝与恶魔的对话,恶魔认为上帝创造的人类自私、贪婪,没有进取者,只贪图享乐,不应该有人类。
而上帝则认为人类是善良的,比如人类中最杰出的浮士德就是一个积极进取的典型。
于是上帝与恶魔打赌,让恶魔引诱浮士德走入歧途。
于是浮士德的生命体验,历经追求爱情、追求美,最後走向社会实践的道路。
文中的内容,我最喜欢的一篇是瓦普几斯节。
瓦普几斯节上的欢乐比起*中的勾心斗角更加让人沉醉。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我心里浮士德是博学的`,拥有大智慧的。
他满腹经纶,久负盛名却依然在思索和学习。
他的一生都在不断进取,至死都在做造福人类的事。
我向大家推荐这本书,因为从著名的“浮士德难题”以及面对这种困境所表现出来的“浮士德精神”上让我感动。
《浮士德》让我懂得人类的进步在于不断地学习,人不应该满足于现状,要不断进取。
希望大家都来读一读这本书,它一定会让你受益匪浅。
最后然我用文中的一句话结尾:人类的辉煌成就不外乎是进取、追求、奋进。
《浮士德》读后感想【篇2】我用灵魂换理想《浮士德》讲述的是德国中世纪一个古老传说,年逾半百的炼金术士浮士德向魔鬼出卖灵魂,换取青春和爱情。
歌德借这个题材演绎了广阔、深邃而崇高的人生内容,为人类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唱了一出迄今响彻寰的凯歌。
《浮士德》读后感15篇
《浮士德》读后感15篇《浮士德》读后感1这个星期的任务是《浮士德》。
歌德这个老头子聪明得过分,他还永远有18岁的小姑娘的可爱,这倒罢了,可18岁的小姑娘也爱他。
怪不得他垄断了欧洲的感情。
我总觉得浮士德有些强迫症。
当然了,他的自强不息用心进取是十分值得肯定和效仿的。
可我偏偏就是喜欢那个老和浮士德捣乱的靡菲斯特。
靡菲斯特实在是太酷啦!我私心里觉得他就应是披着斗篷,带着兜帽,时而戏谑,时而冷笑,时而骂娘,时而跳脚的大酷哥一枚。
他就应是冷笑地说:“尊贵的朋友,所有的理论都是灰色的,生活的金树常青。
”OMG,实在是太给力了!我尤其振奋于他即将带领浮士德开始访问小世界时说:“我祝贺你开始这段新的人生旅程!”哇哇,每次看到这句话我的小宇宙就燃烧了,激动之情不能自已!恨不得也和靡菲斯特签个契约。
歌德你实在是太伟大了!创造出这么酷的男二号!深深后悔自我不学无术,如果勤奋些不就早一点读到这么棒的书了么?哎,相见恨晚啊!我太失败了,学外国文学可此刻才读经典,惭愧啊!另外我觉得浮士德对玛加蕾特示爱时说的话太有水平了!“唉,我就不能在你怀里安安静静呆上个把小时,胸贴着胸,灵魂搂着灵魂?”OMG,以后我要是有儿子,他追女孩写情书的时候我必须要强烈推荐他写上这段话!最后,我觉得我的这篇__配上上方的这个题目实在是太天衣无缝,交融,相得益彰,大放华彩啦!《浮士德》读后感2《浮士德》这个故事包含强烈的杯具因素,在浮士德身上反映了新旧时代更迭期的各种冲突:宗教与科学,理智与情感,因循与追求。
浮士德对学十分热爱:"啊,我孜孜不倦,对哲学,法律连同医典,遗憾的还有神学,全部都进行了彻底的钻研。
"甚至,他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天上,他想要最美的星星,地上,他寻找最高的欢畅。
"他为了学,他放弃了自我:"为此,我才想魔发屈服,借助精灵之口,鬼怪之力,看否能明白一些玄机;这样,我就不用再汗流浃背,去谈自我不明白的东西;……"他对未知的东西感到兴奋万分,书本给了他力量和期望。
2022浮士德阅读感想(通用18篇)
2022浮士德阅读感想(通用18篇)2022浮士德阅读感想篇1《浮士德》是歌德根据流传于民间的有关浮士德的故事而写成的一部悲剧,这个民间故事含有强烈的悲剧因素,在浮士德身上反映了新旧交替时期宗教与科学、理智与情感、神性与人性、因循与追求的各种冲突。
歌德笔下的浮士德是文艺复兴时代一个巨人的形象,他厌恶宗教和传统加于他身上的束缚,渴求生活,不断进取,为实现人的价值、生活的真谛而不停地追求。
在浮士德身上有着一种活力,使他日益高尚和纯洁,这种活力就是对人的存在的意义进行锲而不舍的探求,就是在不断克服错误和过失中去追求真理,最后走上正途。
就在对“最高存在”的意义的探索中,他要把全人类的苦乐集于一身,要在个人的内心中领略人类的全部感情。
他冲破了知识的牢笼,摆脱了官能的享受和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情的羁绊,走出了“小世界”,而进入了“大世界”。
在这个“大世界”中,他曾为帝王服务,曾同古代的美结合,但这给他留下的是一片空虚和一场幻景。
最后他在为人类造福、征服大自然的宏伟斗争中,感到了最大的满足,得出了智慧的最后答案,浮士德所得出的最后答案无疑是积极的,但有着空想的性质。
离开改造社会单纯地改造自然,到头来也只能是一个幻想。
失明的浮士德把魔鬼为他挖掘坟墓的场面当作是他的人民与大海搏斗的壮丽景象,为这种幻想提供了一个例证。
这也正是浮士德悲剧意义之所在。
我特别欣赏书中浮士德所说的一句话:“我要纵身跳进时代的奔波,我要纵身跳进时代的车轮;苦痛、欢乐、失败、成功,我都不问,男儿的事业原本要昼夜不停。
”虽然浮士德是一个悲剧人物,但是从他身上体现出来的这种面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积极的进取、追求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2022浮士德阅读感想篇2“一度我也曾英俊像个少年,但那时我生涩的诗脆弱不堪,我的诗神也很苍老,现在我已苍老且患风湿,形体不值一顾,但我的缪思却年轻起来了,我甚至相信,她永恒地向青春的岁月前进像,使维登堡灵视所见的那些天使一样。
浮士德阅读收获(通用27篇)
浮士德阅读收获(通用27篇)浮士德阅读收获篇1《浮士德》是德国大文豪歌德的一部诗剧,后来被改写成小说。
它是世界文学库里一朵永不凋谢的花朵,闪射着美丽迷人的光彩。
它曾是马克思“最喜爱的”一部德语文学著作,被他读得滚瓜烂熟。
正如研究《红楼梦》有《红学》一样,在世界范围内研究《浮士德》也已形成文学领域里的一个独立学科,被称为“浮学”。
《浮士德》给我们讲述的是一个“异人”,一个永远不安于现状、永远自强不息的德国男子的故事。
他的一生痛苦曲折,却敢作敢为,豪迈悲壮。
故事大体是这样的:上帝和魔鬼靡非斯托发生争论,魔鬼认为世人的代表――浮士德野心勃勃,好高骛远,永不知足,不会有好下场。
而上帝认为浮士德在追求时偶尔误入弯道,但最终会走上正途。
他们打赌;由靡非斯托去引诱浮士德,看他是否会放弃自己高尚的追求;弃善从恶,成为魔鬼的俘虏。
魔鬼靡非斯托下到人间,与已对追求感到厌倦和失望的老博士浮士德说,他可以让浮士德永不安宁得到满足,条件是浮士德要用鲜血做抵押,一旦有一天说出:“真美啊,请停下来”,就让靡非斯托带走他的灵魂。
浮士德同意了。
他在魔鬼的帮助下,喝了巫婆神奇的魔汤,恢复了青春,遨游了人间和神界,先后经历了美好的爱情,对宫廷中的权势财富的追求,以及对古希腊艺术为代表的美的追求和享受。
结果都不能获得心灵的满足。
最后,在围海造田这一征服大自然和替大众谋福利的事业中,百岁高龄而且双目失明的主人公找到了心灵的家园,说出了决定赌局胜负的那句话,然后心满意足地倒地而死。
然而浮士德的灵魂,并没有被靡非斯托抓进地狱,而是天使们奋力从魔鬼手中救出浮士德,护送着送上了天堂,因为他最终投身于替大众谋幸福这一崇高的事业。
《浮士德》是一本说不尽的书,把它改写成小说其实是一种冒险,因为谁也不敢说自己读懂了它。
书中运用了许多象征、隐喻手法。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浮士德》,笔者于是斗胆冒险试一试。
在改写过程中,笔者尽量扣紧诗剧原有的情节和文字,以免破坏它原有的内涵和美,只在可以想象的地方稍做渲染。
浮士德读后感
浮士德读后感•相关推荐最终24年的约定钟声将至,浮士德无助又恐慌,他逃无可逃,开始撕心裂肺地咒骂。
他开始诅咒掌管他出生的星辰。
他希望自己从来都没有灵魂,能够化成一缕青烟逃脱。
他开始乞求上帝,并回想曾经学过的毕达哥拉斯的轮回说。
他开始咒骂父母,咒骂自己,咒骂地狱的魔王。
可最终,这些都阻止不了结局的发生,最终浮士德死了。
他所受的天谴,就让后人来警示自己吧。
如何看待浮士德这个角色:我们行事时有两套道德准则,一套用来衡量其他人,一套用来衡量自己。
有时候我们严于律己、宽待他人,有时候则相反。
这部作品中迷茫又充满欲望的浮士德是一位很像我们的普通人:①如果我们用合理化自己的准则来看他,会理解他,同情他,接纳他;②如果我们用严于律己或他人的高道德准则来看他,就会厌恶他,惩戒他,想让他自尝恶果。
不过,无论我们怎么看待浮士德这个人,我们都能从他身上获得一些启迪。
浮士德读后感篇2寒假里,我阅读了德国文学家歌德的著名诗剧作品——《浮士德》,这本书让我实在是受益匪浅啊。
诗剧的主要内容是:上帝与魔鬼靡非斯陀打赌:由靡非斯陀引诱浮士德,看他是否会放弃高尚的追求,弃善从恶,成为魔鬼的俘虏。
魔鬼帮助浮士德恢复青春,遨游了人间和神界,经历了对爱情、宫廷权势和财富、古希腊艺术之美的追求和享受,但均未能满足浮士德的心灵。
最终,在围海造田这一事业中,主人公浮士德找到了心灵的家园,说出了决定赌局胜负的那句话,然后便倒地而死……我印象最深的是故事的结局:浮士德并没有成为魔鬼靡非斯陀的俘虏,而是升入了天堂。
因为他虽然说出了决定赌局胜负的那句话——“真美啊!请停下来”,但最后做的围海造田属于上帝当初所规定的“带领人们走向幸福”这个标准。
他享受爱情、财富、权力,只是满足了自己的欲望,其实并未获得心灵的满足。
只有最终在围海造田这一既征服了大自然,又能替大众谋取福利的公益事业中,百岁高龄、双目失明的浮士德才真正找到了自己心灵的家园,此时,他死了,死得心满意足了。
浮士德优秀读后感(通用8篇)
浮士德优秀读后感(通用8篇)浮士德优秀读后感(通用8篇)浮士德读后感1《浮士德》的作者是德国诗人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他是第一个提出在各民族文学交流的基础上建立世界文学的人。
他希望把近代科学的理性和古希腊审美的感性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符合当时社会环境的完美审美观念。
他认为古典与浪漫的区分是现实与理想之分,主张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相结合。
他是一位追求自由、不断进取的“叛逆者”。
浮士德这本书就完美地体现了作者的内心。
这部诗剧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一开始是上帝与恶魔的对话,恶魔认为上帝创造的人类自私、贪婪,没有进取者,只贪图享乐,不应该有人类。
而上帝则认为人类是善良的,比如人类中最杰出的浮士德就是一个积极进取的典型。
于是上帝与恶魔打赌,让恶魔引诱浮士德走入歧途。
于是浮士德的生命体验,历经追求爱情、追求美,最後走向社会实践的道路。
文中的内容,我最喜欢的一篇是瓦普几斯节。
瓦普几斯节上的欢乐比起文章中的勾心斗角更加让人沉醉。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我心里浮士德是博学的,拥有大智慧的。
他满腹经纶,久负盛名却依然在思索和学习。
他的一生都在不断进取,至死都在做造福人类的事。
我向大家推荐这本书,因为从著名的“浮士德难题”以及面对这种困境所表现出来的“浮士德精神”上让我感动。
《浮士德》让我懂得人类的进步在于不断地学习,人不应该满足于现状,要不断进取。
希望大家都来读一读这本书,它一定会让你受益匪浅。
最后然我用文中的一句话结尾:人类的辉煌成就不外乎是进取、追求、奋进。
浮士德读后感2这书是难懂的,以往看过一遍,是大二的时候,喜欢打手电熬夜看书,每一天也就能安静地看个2、3个小时吧,所以效率不高。
记得老早的时候,看名著只为了情节,直到此刻依然有这种观念,大凡故事不够吸引人的,蕴涵的道理再深刻我也不会有兴趣去读。
所以吧,说到底我不是个爱读书的孩子。
浮士德读后感(优秀7篇)
浮士德读后感(优秀7篇)浮士德的读后感篇一诗剧《浮士德》以欧洲三千年的历史为背景,记录了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人类精神发展的历程,并根据十九世纪初的社会发展状况对人类未来做出了展望。
全诗以浮士德精神的发展为线索,主人公先后经历了五种追求。
而伴随其始终的便是那种“追求真理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勇往直前”、“重视实践和现实,永不满足于现实,不断追求真理”的“浮士德精神”。
(一)深化的原点精神《浮士德》是以“献词”、“舞台的前戏”、“天上的序曲”作为它的序幕,然后由“悲剧?第一部”、“悲剧?第二部”组成。
可以说这个宏伟的诗剧,是以个人与社会、宇宙的关系的“生”为主线,网罗了“生”的各式各样的场面。
歌德在完成这部巨著后曾说:“我这一生的今后岁月可以看作一种无偿的赠品,我是否还工作或做什么工作,事实上都无关宏旨了”因此,从其中一种意义说,《浮士德》是将歌德的青春时代的坐标轴以一生心血不断加以深化的、歌德的激荡生涯的象征。
歌德花费了五十六年完成了巨著《浮士德》,他那持久的创作热情,异乎常人的创作激情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
这便是一种宝贵的出发点,原点精神。
法国的文学家瓦莱里在《歌德颂》中说:“在歌德身上,最惹我注意的是,他那异乎寻常的长寿”。
这里的长寿不仅仅指歌德的高龄,更是知这种一以贯之的原点精神。
它使伟大艺术家超越了时间的沧桑,空间的寂渺,以追求艺术的最高峰为目标。
一八二三年九月十八日歌德在与艾克曼的谈话中说道:“世界是那样广阔丰富,世界是那样丰富多彩?我的诗全部都是应景即兴的诗,来自现实社会,从现实社会中得到坚实的基础。
我一向瞧不起空中楼阁的诗。
”歌德用他的一生孜孜以求这种坚实的基础,只有拥有异乎寻常的创作寿命与持久力,只有不断坚持深化“生命的原点”,足以决定他的人生的、各自牢固的出发点和光源,才能在现实中去发现艺术的精髓,带他奔向伟大的高度,完成生命的蜕变。
(二)理性主题《浮士德》所揭示的理性主题更多的表现在对人性的一种关怀。
《浮士德》读后感15篇
《浮士德》读后感15篇《浮士德》读后感1我用灵魂换理想《浮士德》讲述的是德国中世纪一个古老传说,年逾半百的炼金术士浮士德向魔鬼出卖灵魂,换取青春和爱情。
歌德借这个题材演绎了广阔、深邃而崇高的人生内容,为人类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唱了一出迄今响彻寰的凯歌。
《浮士德》内容博大精深,包含哲学、神学、神话学、文学、音乐等各方面的知识;形式错综复杂,其中有抒情的、写景的、叙事的、说理的种种不同因素,有希望式悲剧、中世纪神秘剧、巴洛克寓言剧、文艺复兴时期流行的假面剧、意大利的行会剧以及英国舞台的新手法、现代活报剧等等。
《浮士德》是歌德倾注毕生心血写成的一部宏篇巨著,值得细细品读。
浮士德自强不息、追求真理,经历了书斋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建功立业五个阶段。
这五个阶段都有现实的依据,它们高度浓缩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期几百年间德国乃至欧洲资产阶级探索和奋斗的精神历程。
在这里,浮士德可说是一个象征性的艺术形象,歌德是将他作为全人类命运的一个化身来加以塑造的。
当然,所谓全人类其实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一个先进知识分子典型形象的扩大化罢了。
同启蒙时代的其他资产阶级思想家并无二致,歌德也是把本阶级视为全人类的代表的。
浮士德走出阴暗的书斋,走向大自然和广阔的现实人生,体现了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直到“狂飙突进”运动资产阶级思想觉醒、否定宗教神学、批判黑暗现实的反封建精神。
浮士德与玛甘泪的爱情悲剧,则是对追求狭隘的个人幸福和享乐主义的利己哲学的反思和否定。
从政的失败,表明了启蒙主义者开明君主的政治理想的虚幻性。
与海伦结合的不幸结局,则宣告了以古典美对现代人进行审美教化的人道主义理想的幻灭。
最终,浮士德在发动大众改造自然,创建人间乐园的宏伟事业中找到了人生的真理,从中我们不难看到18世纪启蒙主义者一再描绘的"理性王国"的影子,并依稀可闻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呼唤未来的声音。
《浮士德》读后感2《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也是他穷其一生所完成的巨作。
读歌德《浮士德》有感
读歌德《浮士德》有感
《浮士德》是德国著名作家歌德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一个博学多才、狂热追求知识的学者浮士德的故事。
浮士德为了追求无限的知识和满足内心的欲望,与魔鬼缔结契约,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结局。
通过阅读《浮士德》,我深深感受到了人类对知识、欲望和力量的渴望,以及这种渴望可能带来的危险和后果。
浮士德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不断迷失自我,最终陷入了无尽的痛苦和内心的挣扎。
这部作品让我深刻反思了人类追求权力和知识的悲剧性,以及在追求欲望和满足虚荣心的过程中可能失去自我和真正的幸福。
同时,也启发我要珍惜自己拥有的,谨慎追求自己的目标,保持内心的平衡和快乐。
《浮士德》是一部值得深思和反思的经典作品,带给人们启示和警示。
浮士德读后感800字
浮士德读后感800字(一)一本好书,就如生命中一朵永不调谢的奇葩,而书中深刻的道理更令我们回味无穷。
《浮士德》是我至今最喜爱的书,书中蕴涵的道理令我永远自强不息。
《浮士德》是德国大文毫歌德的著名小说,《浮士德》现已形成文学领域里的独立学科,被称为“浮学”。
《浮士德》的主要内容是魔鬼靡非斯托和上帝打赌,由靡非斯托去诱引浮士德,看他是否会放弃自己所追求的,弃善从恶,成为靡非斯托的俘虏。
靡非斯托到人间,对知识感到厌倦和永远不安于现状的老博士打赌,说他可以让浮士德永不安宁的心得到满足,条件是浮士德用鲜血作抵押,一旦一天浮士德说出“真美啊,请停下来”,就让靡非斯托带走他的灵魂。
浮士德同意了,他在魔鬼的帮助下,恢复了青春,遨游了人间和神界,经历了宫廷中的权势财富,以及对艺术为代表的美的追求和享受,结果都没获得心灵的满足。
最后,在围海造田这一替大众着想谋福利的事业中,浮士德找到了心灵的家园,说出了那句话,然后倒地而死,然而他的灵魂升上了天堂。
我认为浮士德是个有野心,好高骛远的人,他也是个偶尔会走上歧途,但最终会走上正途的人,在靡非斯托诱引他走上歧途时,他做了欺骗他人,趋炎附势的坏事,但是没有获得心灵的满足。
就是说,当他没为人民着想时,他的灵魂极其难受,如同煎熬。
而在围海造田这一事情中,浮士德找到了自己心灵的归宿,所以才会心满意足的倒地而死。
人不可能没有缺点,浮士德也有缺点,而最重要的是他能不能为别人做有利于别人的事情。
而浮士德就做到了。
浮士德的缺点是:永远不安于现状,优点是自强不息、敢作敢为、为他人服务。
我们来学习浮士德的优点吧,做一个自强不息,为大众着想谋福利吧。
浮士德读后感800字(二)《浮士德》这个故事含有强烈的悲剧因素,在浮士德身上反映了新旧时代更迭期的各种冲突:宗教与科学,理智与情感,因循与追求。
"谁若不断努力进取,我们就把他救助."歌德说过,浮士德得救的秘诀就在这几行诗里.浮士德的身上有一种活力,使他日益高尚化和纯洁化,到临死,他就获得了上界永恒之爱的拯救。
浮士德的读后感800字
浮士德的读后感800字浮士德的读后感800字(篇1)《浮士德》,著名作家歌德的作品.整篇*充满着悲剧色彩。
以浮士德的思想为线索,围绕浮士德引发了一件又一件的悲剧。
这篇诗剧中,魔鬼魔菲斯特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浮士德确实为核心,但其影响力远远不如魔菲斯特。
因为他,所以浮士德更加突出。
魔鬼魔菲斯特认为人类是无法满足的。
他们最终必会堕落于他们的贪婪。
而上帝却认为尽管人类在追求的途中难免会犯错误,但最终能够得到真理.于是魔鬼与上帝打赌,下到人间去诱惑浮士德.浮士德为了寻求新生活,与魔鬼魔菲斯特签约,把自己的灵魂抵押给魔鬼,而魔鬼则满足浮士德的一切要求,如果有一天,浮士德认为自己满足了,那么他的灵魂就归魔鬼所有.于是魔鬼用自己的魔法,让浮士德有了一番奇特的经历,他尝过了爱情的欢乐与辛酸,在治理国家中显过身手,在沙场上立过奇功,又在一片沙滩上建立起人间乐园……就在他沉醉在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中时,他不由地说,自己已经得到满足.就这样,魔鬼收走了他的灵魂,可就在这时,天使赶来,挽救了浮士德的灵魂.这就是大体的情节。
魔菲斯特,书中的魔鬼,我心中的偶像。
浮士德虽然为*主人公,具有其独特的个性,但是性格上的特点却不如魔菲斯特如此的鲜明。
因为是魔鬼。
所以他有着一切人所有的坏品质。
我认为,他是人,亦是魔鬼,他将人们内心的邪恶表现在了脸上。
而人们只是将其掩藏在心中罢了。
魔菲斯特亦是人的代表,只有他,也只能是他才可以真正的体现一个人的本质。
因为他,所以浮士德更加突出。
他的言行举止,处处符合他——一个魔鬼应有的损人利己行为。
他喜欢突然邪邪地笑,扬起嘴角,造出一个“魔菲斯特式的笑容”这个专有名词;他喜欢一本正经地整人,不留一丝痕迹;他能见死不救,无论你是官大或权重;他能杀人不眨眼,居高临下的瞥你一眼,让你尊严尽丧。
一切的一切,都因为他是魔菲斯特,是魔鬼。
可即使他是个魔鬼,又能说明什么呢?他邪恶?他坏?他可以在夜深人静时,静静地思考别人的事,他能为了自己一族,在上帝面前不卑不亢,他能轻蔑地对人类说:“造孽的不是人类自己吗?”他能在别人急得团团转的时候跑出来逗他开心。
浮士德阅读收获(六篇)
浮士德阅读收获《浮士德》是德国大文豪歌德的一部诗剧,后来被改写成小说。
它是世界文学库里一朵永不凋谢的花朵,闪射着美丽迷人的光彩。
它曾是马克思“最喜爱的”一部德语文学著作,被他读得滚瓜烂熟。
正如研究《红楼梦》有《红学》一样,在世界范围内研究《浮士德》也已形成文学领域里的一个独立学科,被称为“浮学”。
《浮士德》给我们讲述的是一个“异人”,一个永远不安于现状、永远自强不息的德国男子的故事。
他的一生痛苦曲折,却敢作敢为,豪迈悲壮。
故事大体是这样的:上帝和魔鬼靡非斯托发生争论,魔鬼认为世人的代表――浮士德野心勃勃,好高骛远,永不知足,不会有好下场。
而上帝认为浮士德在追求时偶尔误入弯道,但最终会走上正途。
他们打赌;由靡非斯托去引诱浮士德,看他是否会放弃自己高尚的追求;弃善从恶,成为魔鬼的俘虏。
魔鬼靡非斯托下到人间,与已对追求感到厌倦和失望的老博士浮士德说,他可以让浮士德永不安宁得到满足,条件是浮士德要用鲜血做抵押,一旦有一天说出:“真美啊,请停下来”,就让靡非斯托带走他的灵魂。
浮士德同意了。
他在魔鬼的帮助下,喝了巫婆神奇的魔汤,恢复了青春,遨游了人间和神界,先后经历了美好的爱情,对宫廷中的权势财富的追求,以及对古希腊艺术为代表的美的追求和享受。
结果都不能获得心灵的满足。
最后,在围海造田这一征服大自然和替大众谋福利的事业中,百岁高龄而且双目失明的主人公找到了心灵的家园,说出了决定赌局胜负的那句话,然后心满意足地倒地而死。
然而浮士德的灵魂,并没有被靡非斯托抓进地狱,而是天使们奋力从魔鬼手中救出浮士德,护送着送上了天堂,因为他最终投身于替大众谋幸福这一崇高的事业。
《浮士德》是一本说不尽的书,把它改写成小说其实是一种冒险,因为谁也不敢说自己读懂了它。
书中运用了许多象征、隐喻手法。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浮士德》,笔者于是斗胆冒险试一试。
在改写过程中,笔者尽量扣紧诗剧原有的情节和文字,以免破坏它原有的内涵和美,只在可以想象的地方稍做渲染。
大学生《浮士德》读后感范文
大学生《浮士德》读后感范文大学生《浮士德》读后感【一】《浮士德》是一部意义深远的著作,在浮士德身上反映了新旧时代更迭期的各种冲突:宗教与科学,理智与情感,因循与追求。
“谁若不断努力进取,我们就把他救助。
”歌德说过,浮士德得救的秘诀就在这几行诗里。
浮士德的身上有一种活力,使他日益高尚化和纯洁化,到临死,他就获得了上界永恒之爱的拯救。
是的,浮士德之所以能够被拯救,不止是这样,还因为他不断行动,不断追求,不断克服迷误,最终走上了正路。
他的精神是向上的,这是我们应该学的。
还要学习他对学的追求,对学的热爱,对学的希望。
我们要善学,乐学,爱学,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
浮士德的肉体毁灭了,但他的精神得救了。
一个行动的人,一个上进的人,一个不断自省并最终走上正途的人,最终会得到救助。
这就是浮士德这个形象上所体现出的不断追求人生真谛的探索精神。
我们每个人在人生追求中都会遇到各种无法逃避的问题,必须选择,而且不断追求,自强不息,勇于实践,使自己免遭沉沦的厄运,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和理想。
作品中还有些东西,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与思考。
比如说,文章中学生说,我要欣喜地投入学问,要怎样才能和学问相亲,先生?靡菲斯特说,远的不必去过问,先看你如何选择课程?学生:我期望做一个饱学诗书,既想学地理,也想学天文,一面研究人文,一面研究自然。
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学东西做事情,时间与精力是有限的。
不要把一切想得过于美好与浪漫,应该客观评价自己,正视自己。
在学好学生阶段要求学习的科学知识外,其他的就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性地学习,不能好高骛远,否则最后只会得不偿失。
在学习的过程中,当遇到难题与疑惑时,我们就要学浮士德一样,积极进取,自强不息,虚心向智者学习,这才是理性的学习方式,也才会拥有充实快乐的人生。
经过一番磨难,一番生活的历练,不管成功与否,天堂幸福之门就会向你开启。
《浮士德》的结尾是光明的。
浮士德喊出了“你真美呀,请稍稍停留!”表面上看,他获得了满足,也准备享受这满足,靡非斯托因此要攫走他的灵魂,但上帝派天使把浮士德的灵魂带到了天堂,因为“凡是自强不息者,到头我辈终能救”,正可谓天道酬勤,上帝嘉许之。
歌德浮士德读后感心得5篇【】
歌德浮士德读后感心得5篇【】——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浮士德》读后感心得1《浮士德》是德国文豪歌德的一部著名诗剧。
它为我们讲述的是一个永远不安于现状、永远自强不息的德国男子的故事。
他一生痛苦曲折,可是却敢作敢为、豪迈悲壮。
故事是这样的:上帝和魔鬼靡非斯仛打赌。
由靡非斯仛引诱浮士德,看他是否会放弃自我的高尚追求,弃善从恶,成为魔鬼的俘虏。
浮士德在魔鬼的帮忙下,恢复了青春,遨游了人间和仙界,先后经历了对男女之爱、宫廷中权势财富,以及对古希腊艺术为代表的美的追求和享受,结果均未能获得心灵的满足。
最终,在围海造田这一征服大自然和替大众谋福利的事业中,高龄而又失明的主人公找到了心灵的家园。
说出了决定赌局胜负的那句话,然后灵魂升上了天堂。
我想当时歌德所在的社会也是这样的吧,歌德在文学、绘画、自然科学的学习中不断追求真理,在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中进取奔走,并在运动的失败中进一步深化认识,成就了思想的高度与深度。
也许我们不能完全体会到当时社会的黑暗与封建,腐朽与罪恶,可是我们能够从这本书里,这个小小的社会里感受到。
人们都说地狱是最肮脏的,歌德却说人类的社会比地狱还要肮脏,腐朽。
完全能够说人间就是一个炼狱,一个充满罪恶的地域恶行者、伪善者表面风光无限,实则心惊胆颤!冥冥苍天,炯炯神眼,原罪的显现、欲望的暴露。
听!慈悲的天神歌,看!流泪的众生相。
有多少二战战犯逃过死刑灵魂却终生受着煎熬,午夜梦回的是一具具腐尸和阴惨凄厉的催命声;一些侥幸出逃的贪官常与亲人分居世界各地,既担心被一锅端又忍受思亲之苦;宗教观念认为以上恶行足以下十八层地狱,最轻拔舌,重则刀锯。
天堂地狱之在你一念之间。
中国有句老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炼狱象征苦难,象征忏悔。
天堂象征救赎这是永恒的主题。
炼狱中的忏悔指人的一念,善念恶念,天堂地狱。
看到天堂的光辉,美梦将会成真!地狱恶鬼又再哀嚎,听得我心碎心惊,拖住我的脚想让我沉沦,而我却渴望自由的翱翔,向往天堂的晨光。
浮士德读书心得800字(5篇素材稿件)
浮士德读书心得800字(5篇素材稿件)浮士德读书心得800字篇1《浮士德》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上帝和魔鬼靡非斯托发生争论,并打赌:由靡非斯托去引诱浮士德,看他是否会放弃自己高尚的追求,弃善从恶,成为魔鬼的俘虏。
浮士德在魔鬼的帮助下,恢复了青春,遨游了人间和神界,先后经历了对男女之爱,对权势财富以及对美的追求和享受,结果均未能获得心灵的满足。
最后,在围海造田这一征服大自然和替大众谋福利的事业中,百岁高龄而且双目失明的浮士德找到了心灵的家园,说出了决定赌局胜负的那句话,然后心满意足而死。
读《浮士德》时,我仿佛融进了书里。
我时而为浮士德与马格丽特真挚的感情而默默祝福,时而为皇帝的荒.唐举动感到鄙视,时而对罗马帝国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的大殿感到惊叹,时而又对魔鬼靡非斯托的丑恶行径感到不齿——在莱姆斯的酒窖里发生的事让我捧腹大笑:四个酒鬼晕晕乎乎地唱歌,靡非斯托突然向他们施了定心咒,结果四个人产生了幻觉,以为来到了法国的葡萄园,还拔出刀子割下酒窖的柱子,竟然以为割的是葡萄呢!我赞赏自强不息,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的浮士德,他在年老眼瞎的时候仍然在追随他心目中理想的王国;我赞赏他永不满足,不断地克服障碍,超越自我,不断向“最高的存在”奋勇前进的乐观精神。
浮士德自以为为人民围海造田,创造了一个伟大王国,当他怀着崇高的幸福感说出“真美啊,请停下来”这句魔鬼咒语时,魔鬼靡非斯托以为可以将他的灵魂带到地狱去,可是,天使们保护了浮士德这个勇敢者的灵魂,并将它带到了天堂,浮士德的灵魂在天堂里蜕去衰老的外皮,变成了一个高大英俊的年轻生命,在这里,他和玛格丽特重逢了,他们手拉着手升入了更高的天国。
看到这里,我的心里充满了快乐和甜蜜,我为浮士德和玛格丽特感到高兴,善良的人还是会有好报的啊!《浮士德》是一张魔毯,它带着我到处飞,让我陶醉在浮士德的世界里,遨游在歌德这所创造史诗的王国!浮士德读书心得800字篇2《浮士德》书中讲述了5个都市少年,他们怀揣着各自的秘密,在彼此的生命里,留下爱与恨的印记。
精选浮士德读后感范文800字左右
浮士德读后感《浮士德》是“天才诗人”歌德毕生的大作,从二十五岁到八十二岁,这部悲剧的写作贯穿了他的青年、中年以及老年时期,是他八十多年的生活和思想的结晶,具有极深刻的哲学内容,充分反映了歌德当时所处的德国社会生活。
《浮士德》是德国最伟大的文学巨著,也是世界文学中的瑰宝。
《浮士德》是一部蕴含了深刻哲理的巨作。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天主与恶魔之间的赌约。
否定一切、打倒一切的恶魔自信能够引诱浮士德堕落,把他的灵魂劫往地狱,而天主坚信“善人虽受模糊的冲动驱动,总会意识到正确的道路。
”,并且认为“人类的活动劲头过于容易放松,他们往往喜爱绝对的安闲;因此我要给他们弄个同伴,刺激之,鼓舞之,干他恶魔的活动。
”因此接受了恶魔的赌约,也允许恶魔进行破坏活动。
他相信浮士德可以得到最终的拯救,并且认为梅菲斯特进行的干扰活动反而可以激励浮士德在追求人生意义的道路上不断摸索与前行,永远不断地进行更高的活动。
这体现了歌德的对立统一规律的哲学思想。
以浮士德为代表的善与以梅菲斯特为代表的恶是一对矛盾,他们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因此在本剧中,恶也成了神力的一部分。
《浮士德》之所以被称为一部悲剧,是因为剧中体现了浓烈的悲剧色彩,但是在歌德的版本中,浮士德的灵魂最终升上了天国,体现了永恒的天主之爱。
这部悲剧分为第一部和第二部。
第一部讲述了浮士德对于知识学问的无力感到失望而乞灵于恶魔梅菲斯特,追求官能的享受,但是浮士德发现官能上的享受包括男女之爱也并不能使他满足,结果以格蕾辛的悲剧告终。
第二部中浮士德先是转向追求以海伦为代表的古典美,即古希腊文化和艺术之美。
浮士德与海伦的结合象征着古希腊文化与北欧文化的结合,但结果又以海伦的悲剧结束,意味着两种文化融合的失败。
最后浮士德转向了为人民的自由与幸福进行创造的活动。
他带领人民征服自然,围海造田,并且从中得出了“智慧的最后总结”——“要每天争取自由和生存的人,才有享受两者的权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浮士德读后感800字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浮士德读后感800字(一)
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
——《浮士德》
这就是《浮土德》触动了我的一句话,也是浮士德性格“肯定”、“善”、“否定”、“恶”的发展历程的概括。
《浮士德》被称为欧洲古典文学四大名着之一。
它是一部诗剧,分上下两部,共一万二千余行。
浮士德本是十六世纪德国民间故事中的人物。
在传说中,浮士德是一个追求世俗享受而把灵魂卖给魔鬼的术士。
歌德借用这一题材,把浮土德塑造成一个德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形象。
作品写浮士德一生从书斋、市民社会小世界走向政治、历史大舞台的过程,其中经历了求知生活、感情生活、政治生活、艺术生活、改造大自然这五个阶段,从而总结了诗人自己一生的生活经验,也概括了文艺复兴以来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精神探索的历史。
浮士德是一个虚构的象征性形象。
但是他有鲜明的个性,那就是永不满足、不断追求,不断探索的精神。
他的内心充满矛盾:一方面满足现状,享受现世幸福,另一方面不断追求更高的理想。
他一生中有过迷惘,有过错误,但是由于他的自强不息,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最后能够找到人生真理的答案,要做一个“每天争取上进和生存的人”,并被天使接到天堂,见到了圣母。
魔鬼在诗剧中作恶造孽,引
诱浮士德堕落,但实际上却促进了浮士德的前进与成长。
套用苏格拉底的话说,如果浮士德是一匹马,那么魔鬼被派遣到这个世上来,好比是马身上的一只牛虻,职责就是刺激它赶快前进。
正是他帮助浮士德走出书斋,投身于实际生活,也是他促使浮士德在克服自身错误的同时摸索前进,魔鬼其实成为了浮士德在前进道路上不可分离的伴侣。
歌德的创作过程长达六十年。
他从青年时代起即构思此诗,直到临死前不久才告完成。
可以说,这本身即是一种追求,对文学的一种孜孜不倦的追求。
也正是这种追求,使歌德在晚年仍不断地学习新事物,探索新问题。
而《浮士德》正是这种追求所带来结果的最好验证,可以说,是这种追求造就了《浮士德》几百年来的经久不衰。
生命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使目己的人生高度在不断追求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每个人在人生追求中都会遇到各种无法逃避的问题,必须选择,而不断追求,自强不息,勇于实践和自我否定的性格,将使其免遭沉沦的厄运,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和理想。
也许不是每一个人都是浮士德,但每一个人都不能缺少浮士德顽强向上、热爱生活、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的品质。
浮士德读后感800字(二)
《浮士德》这个故事含有强烈的悲剧因素,在浮士德身上反映了新旧时代更迭期的各种冲突:宗教与科学,理智与情感,因循与追求。
浮士德对学十分热爱:"啊,我孜孜不倦,对哲学,法律连同医典,遗憾的还有神学,全部都进行了彻底的钻研。
"甚至,他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天上,他想要最美的星星,地上,他寻找最高的欢
畅。
"他为了学,他放弃了自己:"为此,我才想魔发屈服,借助精灵之口,鬼怪之力,看否能知道一些玄机;这样,我就不用再汗流浃背,去谈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他对未知的东西感到兴奋万分,书本给了他力量和希望。
他对自己的知识感到不足,对无法揭开大自然神秘的面纱感到失望……他对学的热爱已经到达了不可自拔的地步了。
"谁若不断努力进取,我们就把他救助。
"歌德说过,浮士德得救的秘诀就在这几行诗里。
浮士德的身上有一种活力,使他日益高尚化和纯洁化,到临死,他就获得了上界永恒之爱的拯救。
是的,浮士德之所以能够被拯救,不止是这样,还因为他不断行动,不断追求,不断克服迷误,最终走上了正路。
他的精神是向上的,这是我们应该学的。
还要学习他对学的追求,对学的热爱,对学的希望。
我们要善学,乐学,爱学,才是向上的人。
针对我学的不良现象,面对浮士德,我们应当感到惭愧,他是那么地热爱学习!
浮士德的肉体毁灭了,但他的精神得救了。
一个行动的人,一个上进的人,一个不断自省并最终走上正途的人,最终会得到救助。
这就是浮士德这个形象上所体现出的不断追求和人生真谛的探索精神。
浮士德读后感800字(三)
一本好书,就如生命中一朵永不调谢的奇葩,而书中深刻的道理更令我们回味无穷。
《浮士德》是我至今最喜爱的书,书中蕴涵的道理令我永远自强不息。
《浮士德》是德国大文毫歌德的着名小说,《浮士德》现已形成文学领域里的独立学科,被称为“浮学”。
《浮士德》的主要内容是
魔鬼靡非斯托和上帝打赌,由靡非斯托去诱引浮士德,看他是否会放弃自己所追求的,弃善从恶,成为靡非斯托的俘虏。
靡非斯托到人间,对知识感到厌倦和永远不安于现状的老博士打赌,说他可以让浮士德永不安宁的心得到满足,条件是浮士德用鲜血作抵押,一旦一天浮士德说出“真美啊,请停下来”,就让靡非斯托带走他的灵魂。
浮士德同意了,他在魔鬼的帮助下,恢复了青春,遨游了人间和神界,经历了宫廷中的权势财富,以及对艺术为代表的美的追求和享受,结果都没获得心灵的满足。
最后,在围海造田这一替大众着想谋福利的事业中,浮士德找到了心灵的家园,说出了那句话,然后倒地而死,然而他的灵魂升上了天堂。
我认为浮士德是个有野心,好高骛远的人,他也是个偶尔会走上歧途,但最终会走上正途的人,在靡非斯托诱引他走上歧途时,他做了欺骗他人,趋炎附势的坏事,但是没有获得心灵的满足。
就是说,当他没为人民着想时,他的灵魂极其难受,如同煎熬。
而在围海造田这一事情中,浮士德找到了自己心灵的归宿,所以才会心满意足的倒地而死。
人不可能没有缺点,浮士德也有缺点,而最重要的是他能不能为别人做有利于别人的事情。
而浮士德就做到了。
浮士德的缺点是:永远不安于现状,优点是自强不息、敢作敢为、为他人服务。
我们来学习浮士德的优点吧,做一个自强不息,为大众着想谋福利吧。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