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LCD构造与成像原理
tft-lcd工作原理
![tft-lcd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882fcea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fd.png)
tft-lcd工作原理TFT-LCD工作原理TFT-LCD(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是一种液晶显示技术,广泛应用于平板电视、电子游戏机、智能手机和计算机显示器等设备中。
它通过利用液晶的光学特性和薄膜晶体管的电学特性来实现图像的显示。
TFT-LCD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步骤:电学控制和光学调制。
第一步电学控制,液晶显示屏由一系列的像素组成,每个像素由液晶分子和薄膜晶体管构成。
薄膜晶体管是一种电子开关,通过控制其通断状态来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从而实现像素的显示。
每个像素都有一个对应的薄膜晶体管,它们分别由一个源极、栅极和漏极组成。
当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压升高时,源极和漏极之间会形成一个导通通道,电流可以通过。
反之,当栅极电压降低时,通道将关闭,电流无法通过。
第二步光学调制,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会影响光的传播和偏振方向。
液晶分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可以呈现不同的排列方式,分别为平行排列和垂直排列。
当液晶分子呈现平行排列时,光线经过液晶层时会发生偏转,无法通过偏振器,像素呈现出黑色。
而当液晶分子呈现垂直排列时,光线能够通过液晶层和偏振器,像素呈现出亮色。
通过控制薄膜晶体管的通断状态,可以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从而控制像素的亮度和颜色。
在TFT-LCD中,每个像素都包含有红、绿、蓝三个亚像素,通过调节每个亚像素的亮度和颜色来显示出丰富多彩的图像。
这是通过在液晶层前面加入颜色滤光片实现的。
颜色滤光片分别为红、绿、蓝三个基色,与每个亚像素一一对应。
当液晶分子呈现垂直排列时,光线可以通过液晶层和颜色滤光片,从而显示出相应的颜色。
而当液晶分子呈现平行排列时,光线无法通过颜色滤光片,像素呈现出黑色。
TFT-LCD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学控制和光学调制来实现图像的显示。
电学控制通过控制薄膜晶体管的通断状态来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从而实现像素的亮度和颜色的控制。
TFT-LCD构造与成像原理
![TFT-LCD构造与成像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c03883c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7.png)
9.1.3.2.用三种颜色相混,所能混出的颜色, 只能在三个色点所连成的三角形内。
9.1.3.3.从舌尖图上可以看出用R、G、B三 个点,所围成的三角形越大,越能显示出自然 界中较多的颜色,但肯定不可能显示所有的色 彩。
2.2.2:再让此偏振光通过另一个光栅,则通过光线的强弱与两者之间形成的 角度有关。
(X方向的偏光片只能让X振动方向的光通过。例如:参考图中自然光源向下射出光线,通过一 个X向的偏光片成为X向偏振光,而垂直Y向光线则被挡住不能通过。)
2.2.3:如何改变偏振光与检偏器之间的角度。利用液晶来完成。
2
液晶模组件
3.TFT-LCM的面板构造
标准白光源 偏光片 电极板 彩色滤光片
偏光片
视面
TFT-LCD由:背光板、下 偏光片、液晶模组件 (下玻璃、信号电极、 TFT、下配向膜、液晶、 上配向膜、共通电极、 彩膜、上玻璃)、上偏 光片等组成。
3
4.液晶的要求
4.1、无色透明 透光性好,不影响色彩。
4.2 、长棒形形状 长棒状可以方更位置固定。(配向层) (配向膜是形如挫衣板一样有机膜,当它与液晶接触时,很容易
结论:通过改变加在电极两端电压的大小,即改变电 场的强弱,从而可以达到改变画面明暗的目的。
7
6.信号驱动示意图
视频信号输入端
显
示
线
控
制
端
将画面分成若干的像 素,分别用各自的电
极控制,就可以得到
光通量各自不同的像
素单元,便可组成一
幅完整的画像。
控制液晶旋 转角度的信 号电压。
tft lcd工作原理
![tft lcd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6cc9b64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4f.png)
tft lcd工作原理
TFT(薄膜晶体管)LCD(液晶显示器)是一种基于薄膜晶体
管技术的液晶显示器。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像素结构:TFT LCD由一系列的像素组成,每个像素都包
含了红、绿、蓝三个基色的液晶单元和一个薄膜晶体管。
液晶单元根据电压的变化来控制光的透过程度,从而实现颜色的显示。
薄膜晶体管则负责控制电流的开关。
每个像素中的液晶单元和薄膜晶体管都被附着在透明的玻璃基板上。
2. 薄膜晶体管的作用:薄膜晶体管是TFT LCD的核心部件,
它负责控制电流的开关。
当电流通过薄膜晶体管时,它会改变液晶单元的电场,从而改变其透光性质。
薄膜晶体管的开关控制是通过将其上的栅极电压调高或调低来实现的,进而控制液晶单元的透光程度。
3. 光的透过过程:当液晶单元处于关闭状态时,它不能透过光,显示为黑色。
当液晶单元处于开启状态时,根据电场的变化,液晶分子会重新排列,使光线通过透射,显示为不同的颜色和亮度。
4. 控制信号:为了控制TFT LCD的每个像素,需要向每个像
素提供控制信号。
这些控制信号是通过一些线路和电路驱动器传递的,以确保每个像素都能准确显示所需的颜色和亮度。
总结来说,TFT LCD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薄膜晶体管来调
节液晶单元的透光性质,从而显示不同的颜色和亮度。
通过像
素的排列和控制信号的传递,TFT LCD可以呈现出清晰、亮丽的图像。
TFT-LCD原理与设计
![TFT-LCD原理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db0e78c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72.png)
TFT-LCD原理与设计
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是一种广泛使用于平板
电视、电脑显示器、手机等设备中的液晶显示技术。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薄膜晶体管和液晶分子的特性实现图像显示。
TFT-LCD的结构由多个层次组成,包括色彩滤光片、透明电极、薄膜晶体管和液晶层等。
色彩滤光片用于调节液晶层的颜色显示,透明电极用于施加电场,而薄膜晶体管则负责控制电流的流动。
这些层次协同工作,使得液晶分子在电场作用下产生偏转,并改变光的透过率,从而形成显示图像。
TFT-LCD的工作原理基于液晶的光电效应。
液晶分子具有两
种状态:向列方向对齐的“ON”态和与列方向垂直的“OFF”态。
当施加电场时,液晶分子会发生扭曲,产生向与列方向垂直的“ON”态。
通过调节电场的强弱和方向,可以控制液晶分子的
偏转程度,进而控制透过液晶层的光的亮度和颜色。
TFT-LCD还需要使用后端的驱动电路来控制薄膜晶体管的导
通和断开,以及控制液晶分子的偏转。
这些驱动电路通常由晶体管和电容器组成,能够实现高速刷新和精确的图像显示。
在TFT-LCD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像素密度、
色彩还原、亮度和对比度等。
为了提高图像质量,设计者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优化电流和电场的控制参数,并采用高精度的光学和电子元件。
总之,TFT-LCD利用薄膜晶体管和液晶分子的特性,通过控
制电场来实现图像显示。
其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以实现高质量的图像效果。
tft lcd技术原理
![tft lcd技术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029cc2d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13.png)
tft lcd技术原理TFT(LCD)技术原理是指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技术(TFT-LCD,Thin-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下面将详细介绍其工作原理。
TFT-LCD由液晶显示屏和后端驱动电路两部分组成。
液晶显示屏是由若干个液晶单元组成的,每个液晶单元由液晶分子、电极和偏振片构成。
液晶分子具有特殊的电光特性,可以根据电场的变化来控制光的通过程度,从而实现图像显示。
液晶单元中的液晶分子处于两种不同的排列状态:平行排列和垂直排列。
当液晶分子是平行排列时,光线经过液晶层时会发生旋光现象,没有电场作用下,光线通过液晶层时方向不会发生改变。
而当液晶分子是垂直排列时,光线经过液晶层时会被旋转90度,即偏振方向会发生变化。
TFT液晶显示屏利用切换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来控制光的透过程度。
每个液晶单元都配备一个薄膜晶体管(TFT),TFT作为一个电子开关,可以控制电场的加与不加。
当电场加到液晶单元上时,液晶分子会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排列状态的改变。
TFT-LCD通过后端驱动电路对每个液晶单元的TFT进行精确的电压控制,从而控制光的透过程度。
后端驱动电路根据输入的视频信号和控制信号生成相应的电压信号,这些信号通过电极施加到TFT上,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
具体来说,当后端驱动电路向液晶单元的TFT施加正向电压时,电场作用下液晶分子垂直排列,光线被旋转90度,无法通过偏振片,显示为暗状态。
而当后端驱动电路向TFT施加负向电压时,电场作用下液晶分子平行排列,光线无需经过旋转,可以通过偏振片,显示为亮状态。
通过对每个液晶单元的TFT施加不同的电压,可以实现不同程度的光透过,从而形成图像。
多个液晶单元组合在一起,就可以形成液晶显示屏,可以显示出各种复杂的图像和视频。
总结来说,TFT-LCD技术利用电场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通过后端驱动电路对每个液晶单元的电压进行精确控制,从而实现图像的显示。
tft-lcd工作原理
![tft-lcd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ce46af9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99.png)
tft-lcd工作原理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是一种常用于电子产品的显示技术,它在手机、电视、电脑等设备中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TFT-LCD 的工作原理入手,介绍其基本结构和工作过程。
TFT-LCD由多个液晶单元组成,每个液晶单元由一个薄膜晶体管(TFT)和一个液晶分子层构成。
薄膜晶体管是一种用于控制液晶分子的开关,液晶分子层则是用于调节光的通过状态。
整个液晶显示器由成千上万个液晶单元组成,每个液晶单元控制一个像素点的亮度和颜色。
液晶分子层是TFT-LCD的核心部分,它由两片平行的玻璃基板组成,中间夹着液晶分子。
液晶分子具有向不同方向旋转光线的特性,通过电压的作用,可以控制液晶分子的旋转角度,从而改变光的通过状态。
液晶分子层的两片玻璃基板上分别涂有透明导电层和栅极线,形成了每个液晶单元的电极。
TFT薄膜晶体管是控制液晶分子旋转的关键部件。
每个TFT晶体管由一个薄膜晶体管和一个电容器组成。
薄膜晶体管是一种用于放大电信号的开关,它由半导体材料制成。
当电流通过薄膜晶体管时,半导体材料中的电子会被激发,从而改变导电性能,控制电荷的流动。
电容器用于存储电荷,通过改变电容器的电荷状态,可以控制薄膜晶体管的开关状态。
TFT-LCD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光的控制和电信号的控制。
在光的控制阶段,背光源发出白光,经过液晶分子层后,根据电压的作用,液晶分子的旋转角度不同,光的透过率也不同,从而实现对光的控制。
在电信号的控制阶段,输入的电信号经过电路控制,通过薄膜晶体管控制对应液晶单元的电压,从而控制液晶分子的旋转角度,进而控制光的透过率。
TFT-LCD的优点在于色彩鲜艳、显示效果好、功耗低等。
与传统的CRT显示器相比,TFT-LCD具有更高的分辨率、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薄的厚度。
此外,TFT-LCD还具有广视角、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使其在各种电子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TFT-LCD是一种基于薄膜晶体管和液晶分子层的显示技术,通过控制液晶分子的旋转角度,实现光的控制,并通过薄膜晶体管控制电信号,实现对液晶分子的控制。
TFT型LCD工作原理简述
![TFT型LCD工作原理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e7ea24fade80d4d8d05a4fb7.png)
TFT型LCD工作原理简述TFT型LCD的工作原理较为复杂,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加以理解:1.结构特点TFT型LCD主要由LCD控制模块和LCD面板两部分组成。
由于采用TFT(薄膜晶体管),因此又称为薄膜晶体管显示器。
TFT的作用是用来主动控制每一个像素的器件,这样就相当于在每一个像素点上设计了一个场效应开关管。
多个TFT构成一个TFT液晶板,如下图所示。
因此,TFT型LCD容易实现真彩色和高分辨率。
TFT型LCD是由两层玻璃基板夹住液晶组成的,形成一个平行板电容器,通过嵌入在下玻璃板上的TFT对这个电容器和内置的存储电容充电,来维持每幅图像所需要的电压直到下一幅图像更新。
由于LCD面板本身并不发光,因此还必须增设背光灯作为光源,并加上一个背光板来分布光线,从而提高屏幕亮度。
2.电路原理在TFT型LCD中使用的TFT是一个三端器件,其功能就是一个开关管.在TFT型LCD的玻璃基板上制作半导体层,在两端有与之相连接的源极和漏极,并通过栅极绝缘膜与半导体相对应,利用施加于栅极的电压来控制源、漏电极间的电流.显示屏上的每个像素从结构上可以看作为像素电极和公用电极之间夹有一层液晶,从电学的角度可以把它看作电容.其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
其工作原理是:要对 j行i列的像素点户(i、j)充电,就要把开关K(i,j)导通,对信号线D(i)施加目标电压,使数据线G(j)的数据信号加到像素P点.当像素电极被充分充电后,即使开关断开,电容中的电荷也得到保存,电极间的液晶分子继续有电场作用。
数据线的作用是对信号线施加目标电压,而行驱动器的作用是起开关的导通和断开作用。
由于加在液晶上的电压可以存储,因此液晶层能稳定的工作。
3.彩色形成原理TFT型LCD中的红、绿、蓝三原色是由彩色滤光片产生的。
彩色滤光片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的滤片,有规律地制作在一块大玻璃基板上,每个像素(点)是由三种颜色的单元或称为子像素所组成。
如下图所示为彩色滤光片排列图,每个子像素的左上角(灰色矩形)为不透光的TFT。
TFT-LCD知识培训
![TFT-LCD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da40f1d4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ab.png)
04
TFT-LCD产业现状与趋 势
全球TFT-LCD产业现状
产业规模
全球TFT-LCD产业规模持续增长,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技术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TFT-LCD产 品的分辨率、色彩表现、对比度等 性能指标不断提升。
总结词
技术突破,广泛应用
详细描述
第二代TFT-LCD技术在第一代的基础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提高了响应速度,改善了色彩表现和视角。 这一代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中,成为主流显示技术之一。
第三代TFT-LCD技术
总结词
高清晰度,高分辨率
详细描述
第三代TFT-LCD技术主要解决了高清晰度和高分辨率的问题 ,实现了更细腻的画面表现。这一代技术广泛应用于高清电 视、显示器等领域,满足了人们对高品质视觉体验的需求。
详细描述
目前,4K、8K等高分辨率TFT-LCD显示屏 已经逐渐普及,能够提供更加细腻、真实的 画面效果。同时,大尺寸化也是未来的发展 趋势,将有助于拓宽应用场景,如家庭影院、 高端电视等。
柔性显示
总结词
随着可穿戴设备和移动设备的兴起, 柔性显示技术成为TFT-LCD的重要发 展方向,将显示屏做成可弯曲、可折 叠的形态,为用户带来更多样化的使 用体验。
绿色环保成为行业发展趋势随着 Nhomakorabea保意识的提高,绿色环保成为TFT-LCD行业发展的趋势,推 动产业向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06
TFT-LCD的未来发展方 向
高分辨率、大尺寸化
总结词
随着消费者对视觉体验要求的提高,TFTLCD技术正朝着高分辨率、大尺寸化的方向 发展,以满足市场对更高清晰度、更大屏幕 的需求。
tft-lcd原理与设计
![tft-lcd原理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39d2f2e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96.png)
tft-lcd原理与设计
TFT-LCD(Thin-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是一种液晶显示技术,它使用了薄膜晶体管(Thin-Film Transistor)作为电流控制开关来激活液晶分子,从而实现图像显示。
TFT-LCD 的设计和原理如下:
1. 像素(Pixel):TFT-LCD显示屏是由许多微小的像素组成的。
每个像素由红、绿、蓝三个子像素组成,可以通过控制这三个子像素的亮度来显示不同颜色。
2. 色彩混合:每个子像素可以通过改变透过的光的颜色和强度来显示不同的颜色。
通过控制红、绿、蓝三个子像素的亮度,可以实现各种色彩的混合。
3. 薄膜晶体管阵列(TFT Array):每个像素都有一个对应的薄膜晶体管,它位于液晶分子和电流源之间。
当电流经过薄膜晶体管时,它会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从而改变光的透过性。
4. 透明导电层:液晶屏的上下两侧分别涂有透明导电层,上层导电层是固定的,下层导电层可以通过控制电压的方式改变,用于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
5. 液晶分子:液晶分子是一种特殊的有机化合物,具有两种排列方式:平行排列和垂直排列。
液晶分子在没有电场作用下是有序排列的,当电场作用于液晶分
子时,它们会改变排列方式从而改变光的透过性。
6. 控制信号:通过控制薄膜晶体管和透明导电层之间的电流,可以产生控制信号来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从而控制光的透过性。
这些控制信号由显示控制器产生并发送给液晶显示屏。
总的来说,TFT-LCD显示屏通过控制薄膜晶体管和透明导电层之间的电流来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和透过性,从而实现图像的显示。
tftlcd使用原理
![tftlcd使用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b56e7c0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dc.png)
tftlcd使用原理
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液晶分子的定向控制和薄膜晶体管的电子控制。
以下是其具体使用原理:
1.电学控制:通过控制薄膜晶体管的通断状态,改变液晶分子的排
列方式,从而实现对像素亮度和颜色的控制。
2.光学调制:通过液晶分子与颜色滤光片的组合作用,控制光的传
播方向和偏振状态,实现像素的显示。
TFT-LCD由两块平行的玻璃基板组成,中间填充着液晶材料。
每个像素点都由三个互补色彩的亚像素点(红、绿、蓝)组成。
在玻璃基板上有一层透明导电层,称为ITO(铟锡氧化物)。
当电信号被施加到ITO层时,薄膜晶体管会通电并改变其开关状态,从而影响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
液晶分子在电场的作用下会发生扭曲或倾斜,导致液晶层的光学特性发生改变。
这些改变会影响穿过液晶层的光线的偏振方向,进而影响颜色滤光片对光的过滤效果。
通过调整薄膜晶体管的电流大小和方向,可以控制液晶分子的扭曲或倾斜程度,从而实现对像素亮度和颜色的精确控制。
在TFT-LCD中,每个像素点的颜色由红、绿、蓝三个亚像素点的颜色组合决定。
这三个亚像素点分别对应着红、绿、蓝三种基本颜色,通过调整每个亚像素点的亮度,可以实现不同颜色的组合和灰度级别的显示。
总之,TFT-LCD通过电学控制和光学调制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图像的
显示。
这种技术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还降低了能源消耗,成为现代电子产品中广泛应用的显示技术之一。
最详细的TFTLCD液晶显示器结构及原理
![最详细的TFTLCD液晶显示器结构及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beee5a5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e8.png)
最详细的TFTLCD液晶显示器结构及原理TFT-LCD(T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是一种常见的液晶显示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包括智能手机、电视、电子游戏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TFT-LCD液晶显示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TFT-LCD液晶显示器的结构主要由下面几个部分组成:背光装置、液晶模组、控制电路和驱动芯片。
首先是背光装置,它通常由冷阴极荧光灯(CCFL)或LED背光源组成。
背光装置产生光线,并通过背面照亮整个显示面板。
接下来是液晶模组,它包含两片玻璃基板和液晶材料。
其中液晶材料由液晶分子组成,这些分子具有光学特性,可以通过外部电场的作用来调节光的透过程度。
液晶材料位于两片玻璃基板之间,其中的每个像素点由一个液晶分子和一个电极组成。
然后是控制电路,它负责接收从电源和信号源传来的信号,并将这些信号转换为控制信号来控制液晶分子。
控制电路通常由硅晶圆制成,包括存储器、时钟、逻辑电路等。
最后是驱动芯片,它与控制电路紧密结合,用于控制每个像素点的液晶分子的状态。
驱动芯片通常包括行驱动器和列驱动器,分别用于控制液晶分子的行扫描和列选择。
TFT-LCD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如下:1.电压施加:控制电路将电压信号发送到驱动芯片,然后驱动芯片发送适当的电压信号到液晶模组中的每个像素点。
2.电场影响:液晶分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变化。
当电场施加到一个像素点时,液晶分子会重新排列,导致光的透过程度发生变化。
3.光的透过:背光照射在液晶模组后,根据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光线可以透过模组的一些区域,被观察者看到。
4.彩色显示:在一些液晶显示器中,为了显示彩色,每个像素点通常由红、绿、蓝三个亚像素组成,其中每个亚像素有一个滤光片来控制光的通道。
通过调整不同颜色亚像素的透光度,可以实现彩色显示。
总结起来,TFT-LCD液晶显示器的结构和原理主要涉及背光装置、液晶模组、控制电路和驱动芯片。
TFT-LCD基础必学知识点
![TFT-LCD基础必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276ad8a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94.png)
TFT-LCD基础必学知识点1. TFT-LCD是什么?TFT-LCD是一种使用薄膜晶体管(TFT)作为控制元件的液晶显示技术。
液晶TFT-LCD使用各个像素点的液晶颗粒来控制光的透过与阻挡,从而实现显示功能。
2. TFT-LCD的工作原理是什么?TFT-LCD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各个像素的液晶颗粒的存储和释放电荷来控制光的透过与阻挡。
当没有电荷通过液晶颗粒时,液晶就会阻挡光线的透过,显示为黑色;当有电荷通过液晶颗粒时,液晶就会允许光线透过,显示为亮色。
3. TFT-LCD的组成结构是什么?TFT-LCD主要由以下几个组件组成:玻璃基板、液晶层、色彩滤光器、透明导电薄膜、液晶晶体管、背光源等。
其中,玻璃基板是整个显示结构的主体,液晶层用于控制光的透过与阻挡,色彩滤光器用于产生各种颜色,透明导电薄膜用于传输电荷,液晶晶体管用于控制电荷的存储和释放,背光源用于提供光源。
4. TFT-LCD的分辨率是什么?TFT-LCD的分辨率是指显示器能够显示的像素数量。
分辨率通常以水平像素数和垂直像素数来表示,例如1920×1080表示水平有1920个像素,垂直有1080个像素。
5. TFT-LCD的色彩深度是什么?TFT-LCD的色彩深度是指每个像素能够显示的不同颜色的数量。
常见的色彩深度有16位、24位和32位,分别表示能够显示2^16、2^24和2^32种颜色。
6. TFT-LCD的刷新率是什么?TFT-LCD的刷新率是指显示器每秒更新显示内容的次数。
刷新率越高,显示的画面就越流畅。
常见的刷新率有60Hz、120Hz和240Hz等。
7. TFT-LCD的视角是什么?TFT-LCD的视角是指显示器在不同角度下能够保持观看画面的质量和亮度。
通常以水平视角和垂直视角来表示,视角越大表示观看画面的范围越广。
8. TFT-LCD的响应时间是什么?TFT-LCD的响应时间是指液晶颗粒从接收到电荷到改变状态所需的时间。
最详细的TFTLCD液晶显示器结构及原理
![最详细的TFTLCD液晶显示器结构及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9466b3e7e21af45b307a852.png)
⏹液晶的入门知识⏹LCD显示器概述⏹液晶显示器原理⏹HTPS LCD面板技术综观⏹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技术⏹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分级⏹主流液晶面板的类型⏹液晶的多种应用途径探讨⏹LCD技术图文解说⏹LCD技术详细介绍⏹液晶的几种模式的工作原理⏹TFT-LCD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LCM显示类型⏹液晶显示器鲜为人知的技术细节⏹关注液晶色彩技术指标液晶的入门知识 2006-5-31--------------------------------------------------------------------------------液晶的组成:LCD使用的液晶,一般是指混和液晶,由多种液晶单体及手性剂混和而成。
液晶的特性:TN液晶一般分子链较短,特性参数调整较困难,所以特性差别比较明显。
STN液晶是通过STN显示数据模型,计算出所需的液晶分子长度,及其光学电学性能参数,然后化工合成多种分子链接构类似的具有不同极性分子基团的单体,互相调配成一个特性相似的系列液晶。
不同系列的STN液晶往往具有完全不同的分子链,因此,不同系列的STN液晶除非制造商说明可以互相调配外,不能互相调配。
液晶分子中有带极性基团的和不带极性基团的,带极性基团分子的液晶单体主要决定混和液晶的阀值电压参数,不带极性基团分子的液晶单体主要决定混和液晶的折射率和清亮点。
液晶中带极性基团的单体与不带极性基团的单体在静置条件下会出现同性异构体层析现象。
为了增加机器本身的待机时间和增强液晶显示器的驱动能力,液晶厂商开发了能满足低电压和低频率条件下使用的低阀值电压液晶。
它具有以下特性:低阀值电压液晶中带极性基团的单体与不带极性基团的单体在静置条件下出现同性异构体层析现象的时间更短。
更多的带极性基团的单体组份,也意味着液晶更容易结合水分子以及其它带极性的游离离子,从而降低了液晶的容抗电阻,从而引起漏电流和功耗的增大。
当极性液晶单体的分子链在紫外线激化后,极性分子基团容易互相缠绕形成中性分子团,变成非层列错向状态,因而造成阀值电压升高,对导向层的锚定作用不敏感,失去低电压驱动能力。
tft-lcd原理与技术
![tft-lcd原理与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9611f68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b5.png)
tft-lcd原理与技术TFT-LCD原理与技术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是一种常见的显示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如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
本文将介绍TFT-LCD的原理与技术,帮助读者理解这一显示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TFT-LCD是由薄膜晶体管和液晶层组成的。
薄膜晶体管是一种电子器件,可以控制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从而实现像素点的亮与暗的切换。
液晶层由液晶分子组成,这些分子可以通过电场的作用改变其排列方式,从而改变光的透过性。
TFT-LCD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液晶分子的光学特性。
当电场施加在液晶层上时,液晶分子会发生排列变化,使得光通过液晶层时发生偏振。
通过调整电场的强度和方向,可以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从而控制光的透过性。
这样,当电场作用在某个像素点上时,该像素点就会变亮或变暗。
TFT-LCD技术在制造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种材料和工艺。
首先,需要使用透明导电材料制作出薄膜晶体管。
常用的材料有氧化铟锡(ITO)等。
然后,通过光刻工艺和化学蚀刻等步骤,将这些材料制作成薄膜晶体管的结构。
接下来,液晶层的制作是关键步骤之一。
液晶层由两片玻璃基板组成,中间夹着液晶材料。
在液晶材料中,还需要加入对齐剂等物质,以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
最后,通过封装工艺,将薄膜晶体管和液晶层组装在一起,形成最终的显示器件。
TFT-LCD的优点之一是可以实现高分辨率和高色彩饱和度。
由于每个像素点都有独立的薄膜晶体管控制,因此可以实现更高的像素密度和更细腻的图像显示。
此外,TFT-LCD还具有响应速度快、视角广、功耗低等优点,使其成为了电子产品中最主流的显示技术之一。
然而,TFT-LCD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TFT-LCD在观看角度较大时会出现颜色变化和对比度下降的问题,这被称为视角效应。
此外,TFT-LCD在显示快速运动的图像时,可能会出现残影现象,影响图像的清晰度。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改进技术也被应用于TFT-LCD中,如IPS(In-Plane Switching)和VA(Vertical Alignment)等。
TFT-LCD结构及工作原理
![TFT-LCD结构及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1e677e0770bf78a652954d8.png)
TFT液晶屏:TFT-LCD结构及工作原理TFT-LCD即薄膜场效应晶体管LCD,是有源矩阵类型液晶显示器(AM-LCD)中的一种。
TFT的显示采用“背透式”照射方式——假想的光源路径不是像TN液晶那样从上至下,而是从下向上。
这样的作法是在液晶的背部设置特殊光管,光源照射时通过下偏光板向上透出。
由于上下夹层的电极改成FET电极和共通电极,在FET电极导通时,液晶分子的表现也会发生改变,可以通过遮光和透光来达到显示的目的,响应时间大大提高到80ms左右。
因其具有比TN-LCD更高的对比度和更丰富的色彩,荧屏更新频率也更快,故TFT俗称“真彩”。
TFT-LCD的主要特点是为每个像素配置一个半导体开关器件。
由于每个像素都可以通过点脉冲直接控制。
因而每个节点都相对独立,并可以进行连续控制。
这样的设计方法不仅提高了显示屏的反应速度,同时也可以精确控制显示灰度,这就是TFT色彩较DSTN更为逼真的原因。
目前,绝大部分笔记本电脑厂商的产品都采用TFT-LCD。
早期的TFT-LCD主要用于笔记本电脑的制造。
尽管在当时TFT相对于DSTN具有极大的优势,但是由于技术上的原因,TFT-LCD在响应时间、亮度及可视角度上与传统的CRT显示器还有很大的差距。
加上极低的成品率导致其高昂的价格,使得桌面型的TFT-LCD成为遥不可及的尤物。
不过,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良品率不断提高,加上一些新技术的出现,使得TFT-LCD在响应时间、对比度、亮度、可视角度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拉近了与传统CRT显示器的差距。
如今,大多数主流LCD 显示器的响应时间都提高到50ms以下,这些都为LCD走向主流铺平了道路。
LCD的应用市场应该说是潜力巨大。
但就液晶面板生产能力而言,全世界的LCD主要集中在中国台湾、韩国和日本三个主要生产基地。
亚洲是LCD面板研发及生产制造的中心,而台、日、韩三大产地的发展情况各有不同。
目前主流的TFT面板有a-Si(非晶硅薄膜晶体管)、TFT技术和LTPS TFT(低温复晶硅)TFT技术。
tft-lcd 主要工作原理
![tft-lcd 主要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2474363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00.png)
TFT-LCD 主要工作原理随着科技的发展,液晶显示技术在电子产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作为一种主流的液晶显示技术,在手机、电视、电脑等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那么,TFT-LCD 到底是如何工作的呢?接下来,我们将从主要工作原理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基本构成1. 液晶屏幕TFT-LCD 的核心部件就是液晶屏幕,它由液晶材料和玻璃基板组成。
液晶材料是一种特殊的有机化合物,可以通过电压的变化来控制光的穿透和阻挡。
2. 薄膜晶体管TFT-LCD 还包括大量的薄膜晶体管,它们被集成在显示面板的背面。
每个像素点都对应一个薄膜晶体管,用于控制该像素点的颜色和亮度。
3. 驱动电路TFT-LCD 背面还集成了大量的驱动电路,这些电路可以给每个薄膜晶体管提供精确的电压,从而控制每个像素点的显示状态。
二、工作原理1. 液晶材料的特性液晶材料是一种特殊的有机化合物,它的分子结构可以根据外加电场的强弱来改变。
当没有电场作用于液晶材料时,它会保持无序排列,光无法通过。
而当有电场作用于液晶材料时,它的分子结构会重新排列,使得光线可以穿过。
2. 薄膜晶体管的作用每个像素点都由一个薄膜晶体管控制。
当电压施加到晶体管上时,晶体管会改变通道的导电性,从而改变液晶材料的排列。
这就决定了每个像素点的显示状态。
3. 驱动电路的控制驱动电路是整个液晶显示器的控制中枢,它可以根据输入信号,精确地控制每个薄膜晶体管的电压。
通过调节每个像素点的电压,驱动电路可以控制整个屏幕的显示状态。
三、工作过程1. 信号输入当外部设备发送视瓶信号时,这些信号会经过TFT-LCD 的接口进入显示屏。
2. 信号处理信号进入后,驱动电路会对信号进行处理,然后将处理好的信号传送给每个像素点对应的薄膜晶体管。
3. 显示效果薄膜晶体管根据驱动电路提供的电压,改变液晶材料的排列,从而实现对光的控制。
整个屏幕就会显示出相应的图像了。
四、优缺点TFT-LCD 作为一种主流液晶显示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 优点4.1.1色彩丰富TFT-LCD 可以显示出数百万种颜色,色彩饱满丰富。
TFTLCD基础知识介绍
![TFTLCD基础知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37d94a84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36.png)
详细描述
柔性TFT-LCD显示器可以弯曲、折叠,甚至 可以穿戴在身上。这种新型显示技术为移动 设备带来了更多创新的可能性,如可折叠手 机、智能手表等。同时,柔性显示还可以应 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为人们 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便利。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低功耗技术
总结词
为了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间和节省能源 ,低功耗技术已成为TFT-LCD的重要 发展方向。
详细描述
通过改进背光源设计和优化电路控制 ,TFT-LCD能够实现更低的功耗。这 不仅可以提高设备的续航能力,还有 助于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柔性显示
总结词
随着可穿戴设备和移动设备的普及,柔性显 示已成为TFT-LCD的重要应用领域。
轻薄便携
总结词
TFT-LCD具有轻薄便携的特点,便于携带和使用,尤其适合移动设备应用。
详细描述
由于TFT-LCD采用了薄膜晶体管作为开关元件,因此其结构相对简单、轻薄。这一特点使得TFT-LCD 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为用户提供了轻便、便携的显示体验 。
03
TFT-LCD生产工艺流程
源极驱动器的性能直接影响 TFT-LCD的显示效果,包括亮 度、对比度、响应速度等。
栅极驱动器
栅极驱动器负责控制像素点的开 关,通过控制栅极的电压,决定
像素点是否通电。
栅极驱动器的设计对TFT-LCD的 显示效果和性能有重要影响,如
响应速度、视角等。
栅极驱动器的稳定性对TFT-LCD 的寿命和可靠性也有很大影响。
阵列制程
01
02
03
04
玻璃基板清洗
去除玻璃基板表面的污垢和杂 质,确保其洁净度。
最详细的TFTLCD液晶显示器结构及原理
![最详细的TFTLCD液晶显示器结构及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18da0ca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66.png)
最详细的TFTLCD液晶显示器结构及原理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中的显示技术。
它的结构相对复杂,涉及多个层次和部件。
下面将详细介绍TFTLCD液晶显示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基础液晶显示原理TFTLCD使用液晶物质的光电效应来显示图像。
液晶分为有机液晶和无机液晶两种类型。
当施加电场时,液晶分子会排列成特定的方式,光线通过液晶时会发生偏振现象。
通过控制电场的强度和方向,可以对光线进行精确控制,实现显示图像。
2.TFT液晶结构一个TFT液晶显示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2.1前端玻璃基板前端玻璃基板是TFT液晶显示器的基础结构,其承载液晶层、电极、TFT芯片等关键组件。
2.2后端玻璃基板后端玻璃基板是用于封装液晶层和前端电极,同时也提供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2.3液晶层液晶层是TFT液晶显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由液晶分子组成。
液晶分子分为垂直向上和垂直向下两种排列方式。
液晶层的液晶分子在正常情况下是扭曲排列的,通过施加电场,可以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
2.4像素结构TFT液晶显示器中的每个像素都由一对透明电极组成,它们位于液晶层的两侧。
其中一种电极是像素电极,用来控制液晶的取向,另一种是透光电极,用来调节光的透过程度。
当电场施加到液晶层时,液晶分子排列的方式会发生改变,从而控制光的透过程度,实现图像的显示。
2.5色彩滤光片色彩滤光片位于液晶层和玻璃基板之间,用于改变透过液晶后的光线的色彩。
每个像素点都有红、绿、蓝三个滤色片,通过控制光线通过滤色片的程度,可以实现不同颜色的显示。
2.6驱动电路TFT液晶显示器需要复杂的驱动电路来控制每个像素点的显示,以及刷新频率等参数。
驱动电路通常由TFT芯片和一系列的逻辑电路组成。
3.TFT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当TFT液晶显示器工作时,控制电压将被应用到像素电极上。
这会引起液晶层中液晶分子的重新排列。
具体来说,液晶分子会扭曲,改变光的透过程度,进而控制像素的颜色和亮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1.4.2.空间混色:
在相距较近的物理空间上,放置两种颜色,两者之间距,小于人眼的 分辨能力,则同样能达到混色效果,如:彩色电视机的银屏就是由RGB 三种色点组成。
苏州京东方茶谷电子有限公司
Su Zhou BOE CHATANI Electronics Co..Ltd
18
THE END
2005/01/17
吴正福 19
苏州京东方茶谷电子有限公司
Su Zhou BOE CHATANI Electronics Co..Ltd
4
4.4 、光学性质 双折射、全反射。偏振光逐层逐个分子传播光线,振动方向随 液晶位置变化而改变。 (X向偏振光被迫随一个个液晶分子逐渐旋转90度,成 为Y向偏振光。) 4.5 、为有极性分子(分子的两端分别带有“+”“-”电荷,但正 负电荷总量相等) 易受电场力作用,以便通过电场控制并改变液晶的位置(由平 躺变为竖列)。 (将液晶置于两个电极之间,当电极加压,所形成电场力 足以使液晶分子竖立起来时。则此时原来被液晶旋转90度的偏 振光,会因失去液晶旋转作用,而不能使其振动方向由X向变成 Y向。) 4.6 、有弹性 便于记住原始位置,在电场撤消后,能自行归位。
11
8.光源
光源要求具有下例特定条件: 1.白度好,不偏色。 2.发光效率高,省能。 3.高度均匀。
苏州京东方茶谷电子有限公司
Su Zhou BOE CHATANI Electronics Co..Ltd
12
8.1.光學元件的效率
苏州京东方茶谷电子有限公司
Su Zhou BOE CHATANI Electronics Co..Ltd
13
8.2.側光式背光源的構造
====将线光源变成面光源 ==== 苏州京东方茶谷电子有限公司
Su Zhou BOE CHATANI Electronics Co..Ltd
14
9.彩色
9.1:混色原理: 9.1.1:加法混色: R(红)+G(绿)+B(蓝)=W(白)
苏州京东方茶谷电子有限公司
Su Zhou BOE CHATANI Electronics Co..Ltd
15
9.彩色
9.1.2:减法混色: R(红)+Y(黄)+B(蓝)=BL(黑)
苏州京东方茶谷电子有限公司
Su Zhou BOE CHATANI Electronics Co..Ltd
16
9.彩色
9.1.3:混色:
9.1.3.1. 用两种颜色相混(每种颜色在舌尖图
上用一个点表示),所能混出的颜色只能在 两个色点所连成的线段上。 9.1.3.2.用三种颜色相混,所能混出的颜色, 只能在三个色点所连成的三角形内。 9.1.3.3.从舌尖图上可以看出用R、G、B三 个点,所围成的三角形越大,越能显示出自 然界中较多的颜色,但肯定不可能显示所有 的色彩。 9.1.3.4.将LCD上各个像素单元,有规律地 分别加上R、G、B三种彩色薄膜,使各像 素变成不同亮度的RGB彩色光线,就可以 达到显示彩色画面的目的。
液晶模组件 视面
苏州京东方茶谷电子有限公司
Su Zhou BOE CHATANI Electronics Co..Ltd
3
4.液晶的要求
4.1、无色透明 透光性好,不影响色彩。 4.2 、长棒形形状 长棒状可以方更位置固定。(配向层) (配向膜是形如挫衣板一样有机膜,当它与液晶接触时,很容易 使长棒形液晶分子自然地顺着配向膜槽躺下。配向膜上下各有一个, 槽面相对,中间夹着液晶,两个配向膜槽向成90度正交。) 4.3 、有粘性 多层重叠而不滑落,让光线有改变方向的机会。 (由于液晶的粘度作用,迫使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从上至下,水 平旋转90度。)
TFT-LCD
构造与成像原理
2005/01/17
吴正福 0
1.什么是TFT-LCM
TFT-LCM的英文全称 :
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Module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
苏州京东方茶谷电子有限公司
Su Zhou BOE CHATANI Electronics Co..Ltd
2.2.3:如何改变偏振光与检偏器之间的角度。利用液晶来完成。
苏州京东方茶谷电子有限公司
Su Zhou BOE CHATANI Electronics Co..Ltd
2
3.TFT-LCM的面板构造
标准白光源 偏光片 电极板 彩色滤光片 偏光片 TFT-LCD由:背光板、下 偏光片、液晶模组件 (下玻璃、信号电极、 TFT、下配向膜、液晶、 上配向膜、共通电极、 彩膜、上玻璃)、上偏 光片等组成。
7.TFT-LCM的面板纵向剖示图
玻璃基板 框胶 TFT 异向性 导电膜 TAB 接插件 控制IC 印刷电路板 下偏光片 驱动IC 扩散片 间隔剂 导光板 增光片 灯管 反射片 上偏光片 黑纹
彩色滤光片
保护层 共通电极 配向层 液晶 电容 像素电极
苏州京东方茶谷电子有限公司
Su Zhou BOE CHATANI Electronics Co..Ltd
苏州京东方茶谷电子有限公司
Su Zhou BOE CHATANI Electronics Co..Ltd
5
5.液晶显像原理示意图
光线
上偏光片下配向层 下偏光板
苏州京东方茶谷电子有限公司
Su Zhou BOE CHATANI Electronics Co..Ltd
6
5.液晶显像原理示意图
苏州京东方茶谷电子有限公司
Su Zhou BOE CHATANI Electronics Co..Ltd
7
6.信号驱动示意图
视频信号输入端
控制液晶旋 转角度的信 号电压。
让信号电压通 过的控制开关 (TFT)。 控制开关(T FT)的控制 端。
显 示 线 控 制 端
将画面分成若干的像 素,分别用各自的电 极控制,就可以得到 光通量各自不同的像 素单元,便可组成一 幅完整的画像。
自然界的颜色 所有颜色成一幅舌尖状 图 苏州京东方茶谷电子有限公司 Su Zhou BOE CHATANI Electronics Co..Ltd 17
9.彩色
9.1.4:两种混色的方法:
9.1.4.1.时间混色:
让不同的颜色,在不同的时间段,快速分别进入人的视野,则人眼分 不出这两种颜色,只能感觉到一种颜色(两色相混的结果。如:在风车叶 子上涂上不同的颜色,旋转后,只能看到一种颜色)。
5.1:(图左部分)光线(标准白光源)通过上偏光片(假设为横向 )形成横向偏振光,由于所选择之液晶之本身特性以及上、下配 向层的作用,使得上、下层之间的液晶旋转了90度,从而也使偏 振光线跟着旋转90度,变为纵向偏振光,当通过下偏光片(假 设也为横向)时,由于方向不同(成90度)光线不能通过,此 时画面为黑。 5.2:(图右部分)给液晶(有极分子)加一个足够大的电场,在电 场力的作用下,液晶分子全部站列起来,摆脱了配向层的束缚, 此时光线不能旋转90度,偏振光与下偏光片同向,光线通过, 此时画面为白。 5.3:如果控制所加电场电压大小,能使液晶分子在0-90度之间 变化,则最终射出的光线也会从黑至白逐渐变化,如果再使光线 通过一层有色滤光片,则可以实现各种彩色显示。 结论:通过改变加在电极两端电压的大小,即改变电 场的强弱,从而可以达到改变画面明暗的目的。
一个像素 单元。 两个电极将 液晶夹在中 间。
苏州京东方茶谷电子有限公司
Su Zhou BOE CHATANI Electronics Co..Ltd
8
6.信号驱动示意图
6.1: TFT
D S
D S D S
G
G
G
6.1.1. TFT=MOS管,可视为一个开关。
不通时保持信息电压
导通时读取信息电压 苏州京东方茶谷电子有限公司
Su Zhou BOE CHATANI Electronics Co..Ltd
9
6.信号驱动示意图 6.2.像素的显示控制 6.2.1:同一行横向TFT之门极连在一齐,一行一根线,有多 少行,就有多少根控制线,称之为GATE端。 6.2.2:GATE工作方式:逐行依次打开,每次只打开一根线。 6.2.3:同一列纵向TFT 之漏极(DATA)连在一齐,一列一 根线,有多少列就有多少根数据(信号)线,称之SOURCE端 。 SOURCE端同时作用于各自列。每一个TFT的源极接像素 电极的一个极(信号电极),所有像素的另一个电极,连在 一齐,称之为共通电极COM,做在上玻璃内侧,由于像素电 极所形成的电容量太小,所以能存储的电荷很少,不能克服 因电容泄漏造成的电场失落,从而影响画面内容的存储时间 ,所以设计上,增加了一个储存电容与像素电极并联。 苏州京东方茶谷电子有限公司 Su Zhou BOE CHATANI Electronics Co..Ltd 10
1
2.显示图像的思路
2.1、如何得到一种可以明暗变化自如的光线。
2.1.1:控制白炽灯的电压:速度不够。NG! 2.1.2:用一个物体遮挡住部分光线,快速改变物体的形状,达到目的。OK! 是什么? 2.1.3:用一束电子快速扫过荧光粉,同时控制电子束强度,达到目的。OK! 是什么?
以上的思路建立在“控制光线强弱”基础上。 新思路:利用光线振动的有方向性。
2.2.1:先让光线通过一个光栅变成单一振动方向的偏振光。(有何缺点?)
(光有波粒二重性,自然界中光的振动方向在360度各个方向都有。偏光片是一个光栅栏,它 只能让特定振动方向的光波通过,例如水平X方向。)
2.2.2:再让此偏振光通过另一个光栅,则通过光线的强弱与两者之间形成的 角度有关。
(X方向的偏光片只能让X振动方向的光通过。例如:参考图中自然光源向下射出光线,通过一 个X向的偏光片成为X向偏振光,而垂直Y向光线则被挡住不能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