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肠道易激综合征中医论治
肠道易激综合征中医论治肠道易激综合征是最常见的胃、肠道生理功能性紊乱疾病,多见于壮年,男性略多于女性,50岁以后首次发病极少,患者常有腹痛不适、腹胀、腹鸣、腹泻和便秘的症状,过去称此症为结肠紊乱,结肠痉挛,结肠过敏,痉挛性结肠炎等,实际上并没有炎性病变,而功能性紊乱也不局限于结肠,在小肠功能障碍显著的患者,則表现水样腹泻,伴脐周不适或阵发性疼痛和肠鸣亢进,往往因情绪波动而激发,有些患者,由于只在一段小肠发生较持久的痉挛,可有上腹或脐周持续性隐痛而无腹泻,肠易激综合征多属于为中医的“气滞腹痛”的范畴,多由情志不畅,肝木失于条达,气机不畅所致,其症状以腹部胀闷疼痛,痛无定处,嗳气、矢气后减轻,情志郁怒加重为其特点,并伴有其他气滞不行之象,当然在临床上不是单一出现,常兼杂寒热虚实的症候,我们根据临床加以辩证加减,取得很好的疗效,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科收治病例46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27例,年龄最大59岁,最小21岁:病程1年以上者16例,3个月到一年者30例。
大便中伴有粘液者26例,不伴粘液者20例。
日大便在4次以上者15例,2-4次不等者26例,最多每天7次,便秘者5例,本组46例病人均针对其病情、病史、病程而进行过大便常规检查和培养,乙状结肠镜检查和钡灌肠而排除器质性病变。
同时全部病例均不同程度和不同时间服过黄连素、土霉素、氟派酸等抗菌药物和654-2类解痉剂,因无明显疗效而改服中药治疗。
2 临床症状患者常腹痛不适、腹胀、腹鸣、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3个月以上,每天大便次数2~4次以上,甚至可达7次以上,每次泻下量不多,亦无里急后重感,或2-3天一大便。
其中大便有伴少许粘液者,也有无粘液者。
也有服黄连素后先是有效,后渐失效,也有服氟哌酸有效,后亦无效者,更见食减、体瘦、头晕、乏力、失眠、多梦等。
脉细弦或细软无力,苔薄白腻或淡黄薄腻苔。
3 诊断标准1986年全国慢性腹泻学术讨论会制定诊断参考标准如下:1)以腹痛、腹泻及便秘为主诉,伴有全身神经官能症状。
中西医综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探析
文献标 识 码 : B
文 章编 号 :0 60 7 (0 12 — 03 0 10- 992 1 )00 2— 2 -
肠 易激综 合 征(B ) 一种 发病 机 制不 甚 明 了的肠 功 能紊 乱 腹 泻 、 不 适及 全身 症状 等 , 随访 一月 观察 复发情况 。 IS是 腹部 并 性疾 病 , 现 为 以腹痛 、 部 不适 、 表 腹 排便 习惯 改变 为 主要 特 征 , 同 1 疗 效评 定 : 效 : 症状 消失 , 无 复发 。好转 : . 5 显 临床 观察 临床症 状 时伴 有抑郁 、 失眠 、 焦虑 、 头晕 、 痛等 精神 症状 , 病是 最 常见 的 减 轻好转 , 察部 分复 发 。无 效 : 症状无 变化 。 头 本 观 临床
止。
内蒙古 中医药
分平衡 ; 进 胃液分 泌 , 强消 化功 能 。据 笔者 观察 , 药合用 在 月 。 7 4 9. 促 增 两 4 7— 7 治 疗腹泻 型 I S B 方面能 够起 到相互 协 同 的作用 , 具有 较好 的临 床 【 中华 医学会 消化 病 学分会 胃肠 动 力学组 . 易激综合征诊 断和 2 ] 肠 治 疗的共识 意见f . J 中华 消化杂 志 ,0 81 ( 8 ,, — 0 ] 2 0 ,, 2 ) 1 8 4 . 3 效果 , 未发 现毒副作 用 。 综 合疗法 强调 患者 在治 疗 疾病 中的 主体 作用 和病 因 防治 的 【 陈灏 珠, 3 】 丁训 杰, 王卫 平, 实 用 内科 学 【 】 1 版. 等. M . 1 北京 , 民 第 人
21年 l 01 O月
条 静脉通 道通 畅 , 测呼 吸 、 监 心率 、 血压 和 血氧 饱 和度 。③ 呼吸 功
2 3
如 果 孩子 手 足 出现 疱疹 , 可采 用外 洗 法 , 野 菊花 、 草 、 则 用 紫
伴焦虑抑郁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伴焦虑抑郁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进展作者:王丹李慧田耀洲潘程宇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2年第07期摘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消化系統常见疾病之一,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其沉重的经济负担,从而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与疾病本身相互作用,恶性循环。
近年来,中医药干预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的IBS-D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IBS-D 作为一种社会-心理关系密切的身心疾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参与IBS-D的发病,IBS-D 的胃肠道症状也可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产生情绪的异常,但目前IBS-D与情绪相关的机制仍需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中医通过辨证施治、专方治疗及外治法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具有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等优势,但目前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辨证分型标准尚未统一,存在临床研究的样本量较小,疗效评价患者主观性影响较大等局限性,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进一步完善。
通过对近年的文献学习,对中医药干预的伴焦虑抑郁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诊疗现状进行探讨。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焦虑;抑郁;中医药中图分类号:R256.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2)07-0093-04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with predominant diarrhea,IBS-D)作为肠易激综合征最常见的亚型之一,以腹痛为主要症状,伴排便频率的改变[1]。
近年来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发病率逐渐增高,精神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在本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明显。
2020年一项针对IBS患病率的meta分析表明,基于罗马IV诊断标准下的全球发病率分别为3.8%[2],其中IBS-D占IBS患病率的35%,另一项全球调查性研究发现,基于互联网及入户调查两种模式,我国IBS发病率分别为2.3%及1.4%,仅25%的患者到医院就诊[3],另一项meta分析显示抑郁和焦虑状态在IBS中的发生率分别为36%和44%。
《柴芍温胆汤治疗儿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气乘脾证)的临床观察》
《柴芍温胆汤治疗儿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气乘脾证)的临床观察》一、引言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或便秘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
在儿童中,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尤为常见,常伴随着肝气乘脾证的病症表现。
针对这一病症,传统中医治疗方法如柴芍温胆汤的疗效已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通过对柴芍温胆汤治疗儿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气乘脾证)的临床观察,分析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设计方法,对柴芍温胆汤治疗儿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气乘脾证)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
研究对象为符合诊断标准的儿童患者,年龄在5-14岁之间。
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名患者。
治疗组采用柴芍温胆汤进行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安慰剂治疗。
疗程为四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体检、实验室检查及症状评分等。
三、临床观察结果1. 症状改善情况:经过四周的治疗,治疗组在腹痛、腹泻等症状的改善程度上明显优于对照组。
治疗组患者症状评分明显降低,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2. 肝功能改善情况:治疗组在肝功能指标的改善上亦优于对照组。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转氨酶等肝功能指标明显降低,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善。
3. 安全性评价: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治疗组患者对柴芍温胆汤的耐受性良好,未发现明显的药物过敏或不良反应。
四、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柴芍温胆汤在治疗儿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气乘脾证)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通过四周的治疗,治疗组在腹痛、腹泻等症状的改善程度以及肝功能指标的改善上均优于对照组。
这表明柴芍温胆汤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药物过敏或不良反应,说明柴芍温胆汤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柴芍温胆汤作为传统中医治疗方法,其药理作用主要包括疏肝理气、健脾和胃等。
在儿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中,通过调节肝气、改善脾胃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治疗临床疗效探究
出合 理 的 药物 处 方 ,现 阶段 ,只有 患 者 出 现感 染 严 重 、高 血 压 、
抗 结 核 药 是才 可 实 施 药 物联 用 的 方式 。只有 合 理 用 药 ,才 能促 进
[ 2 ] 何书石
2 0 1 4 ,1 2( 9) : 1 3 8 - 1 3 9 .
[ 3 】 郭晓琴. 1 7 0例 妊 娠 合 并 贫 血 病 例 回 顾 性 分析 [ J] . 山 西 中 医
身 体 的健康 。
学院学报 ,2 0 1 1 ,1 2( 1 ) : 3 8 — 3 9 .
腹泻型肠易激综 合征 中医治疗 临床 疗效探究
贾 春红
【 摘要 】 目的 本次对腹泻型肠 易激综合征 中医治疗进行 临床 疗效探究 。
1 . 2~8 年, 平均 3 . 5 6 年, 患者均 伴有 不 同程度 的腹 泻 、 腹痛 、 腹胀 。
多种 西药联合 应用导致不 良反应的分析 U 】 l 中国 医药指 浅析 临床 范畴 内对西 药的合 理联 用 [ J l 中国医药指南 ,
南 ,2 0 1 3 ,1 1( 3 6) : 1 7 4 — 1 7 5
加 重 患 者病 情 ,临 床用 药 时 应 了解 药 物 联用 的相 关 知识 ,以便 做
5 例 ,两 方 法 选取我 院就诊 的 9 0患者例分为 实验组 和对照组各 4 5 例 ,实验组 将 所 有患 者按 照 随机 抽选 的方式 分 为实 验组 和对 照 组各 4 给 予 中 医 方 法进 行 治 疗 ,对 照 组 给 予 西 医 方 法进 行 治 疗 。 结 果 实验 组 组 患者 年 龄 、性 别 等 一 般 资 料 均 无 显著 差 异 ,P> 0 . 0 5 ,无统 计
内外兼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26例
引起 。其 特 点 是 肠 道 无 结 构 上 的 缺 陷 , 对 刺 激 有 但 过 度 的反 应 或反 常现 象 。主 要 表 现 为 腹 痛 、 秘 、 便 腹 泻 , 交 替 性 腹 泻 与 便 秘 、 液 性 大 便 等 , 状 可 持 或 黏 症 续 存 在 或 反 复 发 作 。 临床 上 以腹 泻 型 最 常 见 。 根 据 临 床 表 现 , 医 辨 证 为 小 肠 虚 寒 证 , 科 从 2 0 ~ 中 我 O5 21 0 0年用 中 成 药 加 热 疗 治 疗 该 病 患 者 2 6例 , 得 取
内外 兼 治 中国 民间疗法
CHI NA ’ NATUROPATHY S ,Au 20 11 Vol 19 g No 8
.
孑 , 而化燥 所成 。验 之 临 床 , 病 属 于 阴 虚血 燥 的甚 L郁 本
多 。头 为诸 阳之 会 , 阳气 升 发 于 上 , 于 风 者 , 先 受 伤 上 之, 风为 阳邪 , 阳相合 , 两 阳盛 阴虚 , 顶缺乏 营 血濡养 , 头 是 发病 的基础 。风 邪择 虚 而 客 , 而 化 热 , 发 病 的诱 郁 是 因。二者 互相作 用 , 邪热 灼炼 营血 , 久之 头皮 甲错 , 屑 皮
肠 易 激 综 合 征 (B ) 常 见 的 肠 道 ( 肠 或 小 IS 是 大
肠 ) 功 能 性 疾 病 , 由 肠 管 运 动 与 分 泌 功 能 异 常 所 的 是
为 主诉 , 有 全身性 神 经 官 能症 症 状 ( 状持 续 或 反 复 伴 症 超过 3个 月 ) 。②一 般 情况 良好 , 消瘦及 发热 , 无 系统 体 检仅 发现 腹部 压痛 。③ 多 次 粪 常规 及 培 养 ( 至少 3次 ) 均阴性 , 潜血试 验 阴性 。④ X线钡 剂灌 肠检 查无 阳性 粪 发现 , 或结 肠有 激惹 征象 。⑤ 纤维 结肠 镜示 部分 患者运 动 亢进 , 明显黏 膜 异 常 , 织 学 检 查 基本 正 常 。⑥ 血 无 组 尿 常规正 常 , 血沉 正 常 。⑦ 无 痢 疾 、 吸 虫 等 寄 生虫 病 血 史 , 验 性治疗 无 效 ( : 甲硝 唑试 验治 疗和 停用乳 制 试 注 指
62 脾胃科 泄泻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泄泻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16年发布的《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共识意见》及《中医内科学》(张伯礼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出版)。
诊断要点:泄泻:以腹痛、大便粪质清稀为主要依据。
或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甚则如水样;或泻下完谷不化。
常先有腹胀腹痛,旋即泄泻。
暴泻起病急,泻下急迫而量多,多由外感寒热、暑湿或饮食不当所致;久泻起病缓,泻下势缓而量少,有反复发作史,多由外邪、饮食、情志、劳倦等因素诱发或加重。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罗马IV诊断标准《Bowel Disodrers》(cy A,FerminMear in,Lin Chang,et al. [J]. Gastroenterology, 2016, 150(5):1393-1407.)及Mutli-Dimensional Clinical Profile (MDCP) for Functional Gastroint estinal Disorders(North Carolina: the Rome Foundation, 2015)。
根据罗马IV标准,肠易激综合征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最近3个月内每周至少发作1天,伴有以下2项或2项以上:①与排便有关;②发作时伴有排便频率改变;③发作时伴有粪便性状(外观)改变。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持续存在。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 typ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至少25%的排便为Bristol 6~7型,且Bristol 1~2型的排便小于25%。
(二)证候诊断1.肝郁脾虚证:腹痛即泻,泻后痛减;急躁易怒,发作常和情绪有关;身倦乏力;两胁胀满;纳呆泛恶;舌淡胖,也可有齿痕,苔薄白;脉弦细。
2.脾虚湿盛证:大便溏泻;腹痛隐隐;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神疲纳呆,四肢倦怠;舌淡,边可有齿痕,苔白腻;脉虚弱。
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各有妙招
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各有妙招发布时间:2021-07-14T06:20:48.045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4期作者:周围[导读]乐山市市中区中医医院 614000肠易激综合征英文简称IBS,是现阶段我国较为常见的一种功能障碍性综合征,并且该疾病发病人群以青中年为主。
另外女性患者的数量远远高于男性,在发病群体方面有着一定的特殊性。
患者在发病期间往往会感受到腹部存在排便前疼痛等症状,对于工作和生活有一定的影响。
该病的发病机制相对较为复杂,但是由于该病病情相对较轻,不少的患者容易忽视该病的危害,有可能导致病情的加重。
在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方面,临床方面采用的较多的极为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中药治疗以及其他治疗等方法。
但是肠易激综合征在病情以及治疗方面存在一定的个体化差异,因此需要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后对症下药。
本文就将对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西医治疗进行简单的概括。
1.肠易激综合征是什么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多发于年轻人和中年人群之间的功能障碍性综合征,致病因素相对较为复杂。
患者的发病期间往往会出现一段时间的腹痛,但是腹痛情况在排便后会随之改善,部分合并高血压患者在发病时会感受到明显的不适感。
肠易激综合征的致病因素既包括患者自身因素,也与外界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自身因素包括患者心理方面的障碍以及神经系统等方面的异常,外界因素包括社会压力的普遍增大以及外科手术等诱发该病的发生。
除此之外,肠易激综合征往往不易受到人们的重视,长此以往有可能导致病情的加重或者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出现。
2.肠易激综合征的西医治疗临床医疗领域一般将肠易激综合征按照患者粪便特点进行分类,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腹泻型,第二类是便秘型,而第三类是混合型,我国所有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以腹泻型为主。
西医治疗中现阶段还未出现一种能够有效治愈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或者方法,由于在对患者腹部进行胃镜和肠镜检查时无法发现异常,但是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因此现阶段在治疗中仅能通过药物等方式进行改善,降低该疾病的发病概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张姣兰;毕俊花
【期刊名称】《山西中医》
【年(卷),期】2005(21)6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腹泻为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肠胃康4片,3次/日,口服及匹维溴铵50 mg,3次/日,口服;对照组予以匹维溴铵50 mg,3次/日,口服,疗程均为4周.分别观察治疗4周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61.11%,总有效率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愈显率36.11%,总有效率63.89%,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腹泻为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总页数】1页(P24)
【作者】张姣兰;毕俊花
【作者单位】山西省肛肠医院,太原,030012;山西省肛肠医院,太原,030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4.4
【相关文献】
1.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2.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3.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4.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5.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虚湿阻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徐陆周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经验总结
徐陆周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经验总结顾浩然;徐陆周【摘要】[目的]总结探讨徐陆周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师学习,收集并整理相关病例和资料,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介绍徐陆周教授的临证经验及遣方用药思路.并列举验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徐陆周教授认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前驱期和初期以湿热为主,治当清热化湿、健脾助运;中期以寒湿为主,兼有脾阳亏虚、土虚木贼之候,治当温阳健脾、调和土木;后期脾虚及肾、肝旺乘脾,治当温肾助阳、养肝柔肝.风邪为患可出现在疾病的任意阶段,故升举清阳、祛风除邪之法当贯穿疾病始末.所举验案,患者疾病日久,寒湿阻遏、脾肾阳虚、肝脾不调,发为泄泻,治当健脾化湿、温补脾肾、疏肝理气、祛风止泻,以自拟经验方\"白石温脾汤\"加减治疗,收效甚著.[结论]徐陆周教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进行分期论治,见解独到,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期刊名称】《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9(043)004【总页数】4页(P350-353)【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分期论治;健脾化湿;自拟经验方;白石温脾汤;医案;徐陆周;临床经验【作者】顾浩然;徐陆周【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京 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京 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1肠易激综合征是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频率及形状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功能性肠病,病程大于6个月,且诊断前3个月内该症状持续存在[1]。
罗马Ⅳ标准将其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及不确定型[2]。
近年来,随着生活环境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该病的发生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西药对于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如止痛、止泻、抗焦虑等,无法根治,而祖国医学在该病的治疗中展现出了巨大的优势。
虽然历代古籍中对该病没有独立的病名记载,但根据临床症状,可将其归于“腹痛”“泄泻”等范畴。
中医辨证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疗效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疗效观察余大强;乐伟芬;周蓥;王宇新【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年(卷),期】2005(012)006【摘要】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原因及发病机理不甚明确的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性和大便性状异常、可持续存在或间隔发作,但又缺乏明显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可以解释的症候群,包括以往称之为粘液性肠炎、痉挛性肠炎、过敏性肠炎、肠功能紊乱等,现统称为肠易激综合征。
本病呈良性经过,但发病率高,病情迁延,患者深感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现代医学对本病治疗的药物相对较少,而中医药治疗该病有一定的优势。
笔者采用辨证施治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36例,并与同期25例肠易激综合征服用得舒特作对照,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总页数】2页(P78-79)【作者】余大强;乐伟芬;周蓥;王宇新【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2002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4【相关文献】1.辨证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J], 任才厚2.中医辨证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J], 周军丽;张颖3.中医辨证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106例临床观察 [J], 姚超4.中医药辨证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J], 张声生;汪红兵;李振华;唐旭东;王新月;刘建平;张福文;陈明;陶琳;唐博祥;朱培一;吴兵;李保双;宋秀江;刘敏;查波5.中医药辨证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卫生经济学评价 [J], 汪红兵;张声生;李振华;唐旭东;王新月;张福文;陈明;陶琳;唐博祥;朱培一;吴兵;李保双;宋秀江;刘敏;查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
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刘峰;林霞【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5(6)23【摘要】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urative effect of Shengyangyiwei decoction in treatment of diarrhea 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Methods According to hospital sequence, 50 cases of diarrhea typ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25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25 cases). Study group received shengyangyiwei decoction, control group receive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ResultsThe effective rate of diarrhea 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n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96% and 84%(P<0.05). Conclusion Shengyangyiwei decoction treatment of diarrhea typ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has curative effect.%目的:探讨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
方法5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25例研究组和25例对照组。
研究组接受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接受西药治疗。
中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9年 , 均 病程 5±1 3年。对 照组 3 平 . O例 中 , 1 男 7例 , 1 女 3
例; 年龄 2 O岁 一 9岁 , 4 平均 年龄 3 . 4 3岁 ; 程 1 2年 , 5 7± . 病 —1
和加 重临床症 状 - 。西药 治疗 常 以肠 道钙 离子拮抗 剂解 痉 , 3 】 增
3 治 疗 结 果 3 1 疗 效 标 准 .
[ ] T o yR K c 美 )主编. 2 i t oh( m h 刘希 双 , 姜志荣 , 素擐 , 刘 主译. 肠疾 结
加肠蠕动或止泻药 , 焦虑抗 抑郁药 , 抗 肠道菌群 凋整药 。因治疗 靶点多 , 疗程长 , 病情顽 固治疗效果常不佳 。
平 均病程 6±12年。两组 患者年 龄 、 . 性别 、 程经 统计 学处 理 病 无显著性 差异( 0 0 ) 具有可 比性 。 P> .5 ,
1 2 诊 断标准 .
2 治疗方 法
机为 胃肠受纳腐熟 , 分清泌浊功能失司 , 水谷并走肠 间而成泄泻 ; 肝失疏泄, 脾失健运故腹痛。《 景岳全书. 泄泻》 凡遇怒气便作 云“ 泄泻者 , 必先以怒 时夹食 , 致伤 脾 胃, 但有所范 , 故 即随 触而发此 肝脾两脏病也 。 ,泄泻之本 , ”“ 无不 由脾 胃” 杂病源流犀烛 ・ 。《 泄 泻源流> 湿盛则飨 泄, 云“ 乃独 由于湿也” 治疗 以疏肝 健脾渗湿 为 主。该方药中柴胡疏肝解郁 , 当归养血 和血 , 白芍柔肝缓急 , 三药 合用补肝体而助肝用 。白术 , 健脾和中渗湿而营血生化有 源 茯苓 且 能实土以御木侮 。木香 , 吴茱萸止痛 。诸药合用解肝郁补脾 虚 能有效改善 1S临床症状。本临床观察显示 中药治疗腹泻型肠易 B 激综合征 明显优于西药组。但仍 有不 尽人意之处 , 如本组 病例数 目较小且观察时间较短 。中药治疗该病疗 效尚需进一步评价 。
加味四神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6例
与感受外邪 ; 饮食损伤脾 胃, 临床常见部分患者进 食某些食物诱发症状加重 ; 志失调 , 情 致使肝气郁 结 , 郁不达 , 木 横逆 犯 脾 , 如 陶春 祥 出 : S发 正 提 I B 病往往 因情绪波动而诱发。属情志失调 , 气机升降
维普资讯
2 2
复 鲞
s 』 a o ua Meii etm e 0 7V 1 。 o5 e 1 f r dc e S p br 2 0 o. N . R l n e 5
・
临床 中医 ・
加昧 四神 丸治疗腹 泻型肠 易激 综合征 5 例 6
泄泻范畴 , 故参照卫生部[ 2 l 制定的中医药治疗泄泻。 治愈 : 大便正常 , 其他症状 消失 , 临床检验正常 ; 好 转: 大便次数 明显减少 , 其他症状改善 ; 未愈 : 症状
未 见改善 。
2 结果 治疗 组 5 6例 中 , 治愈 3 , 转 l 9例 好 3例 , 未愈 4
房 学民
【 摘要 】 目的
凡怀 亲 :
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治疗思路与疗效 。方法 8 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 6 对照组 3 例采 0
治疗组 总有效率为 9 . %, 28 对 6
用西医常规疗法 , 治疗组 5 例用加味 四神丸( 6 改为汤剂 ) 治疗 ,0日为一疗程 。结果 3 有显著差异 ( =43 , .6 P<O0 ) . 。结论 5
肠 易激 综合 征 (rt lbw lydo eIS是 Iibe o esn rm ,B ) ra
帖 , 晚两 次 煎服 ,0剂为 一疗程 。 早 3
最常见 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 ,临床分为腹泻型 、
便秘 型 和腹泻 便秘 交替 型【 l l 。目前 病 因病机 不 明。 其 中腹 泻 型 患者 , 以腹 痛 或腹 部 不 适 , 泻 次 数 多 常 腹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进展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胃肠功能性疾病,由于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现代医学对其治疗仍以支持对症为主,目前以个体化治疗及综合治疗为原则。
中药具有副作用小、多靶点、综合调节整体治疗的优势,对IBS具有较好的疗效,其对IBS等胃肠功能性疾病的疗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及关注。
现从辨证论治、专方专药及针灸推拿其他疗法三方面对近些年中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现状进行简要介绍:一、辨证分型治疗从报道看,目前中医治疗以辨证分型治疗为主,疏肝健脾、理气温肾法最为常用。
其次为清热、化湿、祛瘀、活血、滋阴、润肠。
常用方剂有:痛泻要方、半夏泻心汤、干草泻心汤、六磨汤、柴胡疏肝饮、藿朴夏苓汤、平胃散、枳术丸、三黄汤、连理汤、香连丸、白头翁汤、葛根芩连汤、参苓白术散、升阳益胃汤、当归四逆散、少腹逐瘀汤、乌梅丸、真武汤、理中丸、附子温胆汤、一贯煎、增液汤、润肠丸、麻子仁丸等。
治疗中应抓住主证,注重兼夹,灵活辨证治疗。
目前临床辨证一般分3-4型较多。
我所宋德勇等对近40篇关于IBS中医辨证分型论治的文章进行分析,所有收录文章的作者都来自县级以上的医院,结果这些文章主要的辨证分型有肝不乘脾、脾胃湿热、寒湿困脾、脾胃阴虚、脾肾阳虚6种,还有少量辨证为痰湿、气滞血瘀型的统归为其它类,共为7类。
蔡茜虹等将其分为肝郁脾虚型、寒热夹杂型、肠道津亏型四型,并配合吴茱萸加生粗盐炒热后外敷脐周腹部进行治疗,同时设立对照组,对照组病例口服得舒特,每次50mg,每天三次,疗程为六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明显优于西医治疗组。
刘永奇则将IBS分为脾胃虚弱、肝木乘脾、脾胃阴虚三型治疗,结果:84例病人痊愈68例,占81.0%;好转12例,占14.3%;无效4例,占4.7%;总有效率为95.3%。
在80例有效病例中,疗程最短14d,最长58d,平均22d。
其中脾胃虚弱证平均疗程30d,肝木乘脾证平均疗程25d,脾胃阴虚证平均疗程为21d。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进展
药出版社,2017.
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2017 年) [ J] .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
志,2018,26(3) :227-232.
孙金山,三峡大学研究生院,三峡大学人民医院;吴煦
东,三峡大学人民医院。
·121·
( 五) 针刺结合艾灸法
王少茹选取中脘至中极以及两侧大横穴连线组成的十
医药探究
字线,采用隔姜泥灸,并结合针刺天枢、足三里等穴治疗肝郁
脾虚证的 IBS-D,总有效率达 90.00% ,效果显著优于普通针
良好疗效。 李彤采用疏肝解郁温针灸法治疗肝郁脾虚证的
IBS-D 患者 30 例,结果显示,在改善患者病情症状、生活质
量及情绪方面都优于口服匹维溴铵的对照组。
( 三) 电针法
钟峰等采用电针刺激大肠经合募俞配穴治疗 30 例腹泻
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结果显示,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
目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辨证分型大致为:肝
刺组。
( 六) 穴位贴敷
周丽等使用穴位贴敷治疗 32 例 IBS-D 患者,选取双侧天
枢、神阙为主穴,并结合辨证选穴,结果总有效率达 84.40% ,显
著高于口服匹维溴铵的对照组。
( 七) 穴位埋线
赵娟娟采用穴位埋线法治疗肝郁脾虚证 IBS-D,选取中
脘、双侧脾俞、肝俞、大肠俞、天枢、足三里为主穴,对照组予
[14] 牟建蛟,王琼,罗会用,冯庆奎. 温针灸治疗腹泻型
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J] .世界中医药,2016,11( 11) :
2404-2407.
[15] 李彤.疏肝解郁温针灸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 肝郁脾 虚 型) 的 临 床 疗 效 观 察 [ D] . 北 京: 北 京 中 医 药 大
(最新整理)62脾胃科泄泻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
62脾胃科泄泻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62脾胃科泄泻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62脾胃科泄泻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的全部内容。
泄泻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住院患者。
一、泄泻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泄泻病(TCD:BNP11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CD-10:K59。
902).(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16年发布的《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共识意见》及《中医内科学》(张伯礼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出版)。
(2)西医诊断标准(《cy A,FerminMearin,Lin 参考罗马IV诊断标准《Bowel Disodrers》Chang,et al. [J]。
Gastroenterology, 2016, 150(5):1393-1407。
》)及Mutli—Dimensional Clinical Profile (MDCP) for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North Carolina: the Rome Foundation, 2015)。
2.证候诊断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泄泻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泄泻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常见证候:肝郁脾虚证脾虚湿盛证脾肾阳虚证脾胃湿热证寒热错杂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泄泻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加味资生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型的临床观察
04
加味资生丸治疗腹泻型肠易 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观察方法与评价指标
观察方法
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型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加味资生 丸,对照组30例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观 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临床疗效及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评价指标
症状积分包括腹痛、腹胀、腹泻、排便次 数、粪便性状等指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 法(VAS)进2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IBS的一种亚型 ,主要表现为慢性腹泻、腹痛等症状。
3
中医药在治疗IBS-D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特别 是对于脾胃虚弱型的患者。
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旨在观察加味资生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 弱型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型患 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研究伦理学考虑与展望
伦理学考虑
本研究遵循了伦理学原则,充分保护患者的隐私和权益,确保了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展望
未来在研究伦理学方面,可以进一步加强伦理审查和监管,提高科研人员的伦理意识和素养,确保研究的科学 性和伦理性。同时,可以探讨如何更好地将伦理学原则应用于临床实践和研究中,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 的治疗方法和手段。
临床疗效分析
治疗组
加味资生丸组30例患者中,治愈12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 为93.3%。
对照组
马来酸曲美布汀组30例患者中,治愈9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6例,总有 效率为80.0%。
不良反应与安全性分析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1例出现轻度恶心,对照组有2例出现轻度头痛和恶心,均未影响治疗。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治疗临床分析
龙源期刊网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治疗临床分析
作者:张运红黄文彪
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2年第26期
【摘要】目的:研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治疗方法并对其进行临床效果统计和分析。
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124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64例为中医组,采用中医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60例为西医组,采取西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果:中医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西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发表时间:2017-03-21T15:32:31.877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2期作者:何群芳
[导读] 应用中医加味痛泻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汝城县中医医院湖南汝城 424100
【摘要】目的研究中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各有50例患者的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中医方式进行治疗,分析并对比两种方式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中医加味痛泻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医治疗;西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
前言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虽然持续性或间歇性发作,但是未在检查中发现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等器质性病变,腹泻型是其中的一种典型分支,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以及排便异常(排便习惯或大便性状发生改变),是一种生物、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综合作用下产生的复杂疾病[1-2]。
目前在临床上仍未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进行确切的阐明,仅采用西医药物进行治疗,但是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因此应对此疾病的治疗进行深入地研究,探究更为有效的治疗方式。
本文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应用中医加味痛泄方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各有50例患者的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中,男性患者有21例,女性患者有24例;年龄最大为59岁,年龄最小为25岁,平均年龄(38.25±3.24)岁;病程最长为9.0年,病程最短为1.5年,平均病程(4.25±3.58)年。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22例,女性患者有23例;年龄最大为57岁,年龄最小为26岁,平均年龄(38.84±3.57)岁;病程最长为8.2年,病程最短为1.3年,平均病程(4.45±3.29)年。
通过比较,发现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分布以及患病时间等基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本次研究将肠易激素综合征的罗马Ⅱ度诊断标准作为参考依据,患者病程均超过一年,期间持续性或间歇性发作,经常感到腹部疼痛或腹部不适,并且在发病时通常伴有以下症状(至少符合一项):①患者在排便时可感到较重的急迫感和里急后重感;②患者每天的排便次数均超过3次,大便基本不能成形,或呈现稀水状或粘液状;③对患者进行血沉、B超、血糖、纤维结肠镜检查,均未在结果中发现异常情况。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药物进行治疗:给予患者盐酸洛哌丁胺胶囊(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10085)口服进行治疗,每天2次,每次4mg,当症状有所缓解后,可减至每次2mg。
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方式进行治疗,给予其加味痛泻方,具体药方组成为:红花、防风、绿萼梅、灸甘草、醋制柴胡、陈皮各10g,白术、白芍、煨肉豆蔻各15g,白花蛇舌草、炒米仁、鸡眼草各30g。
每天一剂,用水煎后,取药汁分别于每天早餐后和晚餐后30分钟饮用。
以四周为一个疗程,需要连续服药一个疗程进行治疗。
在治疗期间,须叮嘱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按时服药,禁止食用油腻、生冷、辛辣的食物。
1.4疗效判定标准
[3]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排便频率恢复正常,大便基本成形,排便时的里急后重感和紧迫感完全消失。
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排便次数频率减少至每天1~2次,排便时仍感到轻微紧迫感和里急后重感。
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和排便频率未得到明显改善,甚至出现恶化。
(显效+有效)/例数×100%=总有效率。
1.5统计学方法
进行数据分析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以()表示计量资料,并用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并用检验,若显示为P<0.05,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由表1可知,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的比较(n,%)
3.讨论
虽然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疾病,但是在现代西医领域里,仍未对其发病机制具有明确阐释,因而西医治疗只能暂时缓解症状而不能根治。
在中医传统理论中,认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属于“痛泻”的范畴,主要病机为肠道传导不通畅、脾胃虚弱、肝脾气机不调等因素,在治疗上应该将疏肝、健脾、温肾、涩肠作为治疗目的[4]。
本次研究中所采用的方剂,其中的白芍可以养血泻肝、补脾益气,可促进机体加快分解吸收营养物质和水液代谢的速度;白术有利于补虚泻实、健脾燥湿,成分中包含的挥发油可以促进胃肠蠕动;鸡眼草具有清热解毒的效果,能够对肠道病毒形成抑制作用;陈皮能够对胃肠形成温和的刺激,有助于消化液的分泌和胃肠道内积气的排出[5]。
在多种
药物的相辅相成下,各药材的疗效共同发挥,达到补足肝脾、调节气机、标本兼治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采用中医治疗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采用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应用中医加味痛泻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燕贞.中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22):158-158.
[2]彭浩,姚真,王晶晶,等.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近况[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26(06):94-97.
[3]梅瑞平,杨德平.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学,2014,15(08):1-3.
[4]贾春红.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治疗临床疗效探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05):237-238.
[5]诸孟娟,张科,曹蕊芸,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71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5,47(12):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