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化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初二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初二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初二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第一章:化学基本概念一、物质1. 物质的分类(1)元素:由原子组成,不能分解为其他物质的物质。

(2)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化合而成的物质。

(3)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纯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

2. 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可以通过观察和测量来确定,如颜色、形状、密度、熔点和沸点等。

(2)化学性质: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燃烧、氧化、还原等。

3. 物质的分离(1)物理分离:根据物质的性质不同,采用不同的分离方法,如过滤、蒸发、结晶、离心等。

(2)化学分离:利用化学反应的性质进行分离,如电解、还原等。

二、原子结构1. 原子的结构(1)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

(2)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带负电荷。

2. 元素的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依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元素化学性质将元素分组,形成周期表。

(2)主族元素:周期表中IA、IIA、IIIA、IVA、VA、VIA、VIIA族元素。

(3)副族元素:周期表中IIIB至VIIIB族元素。

三、化学式与化合价1. 化学式(1)离子化合物: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通过化学式表示。

(2)分子化合物:由非金属元素的共价键组成,通过分子式表示。

2. 化合价(1)单质元素:元素化合价为0。

(2)单价离子:离子的化合价等于电荷数。

(3)非金属元素:根据元素的周期数和族数来判断化合价。

四、化学实验1. 常用实验仪器(1)烧杯、烧瓶、试管、坩埚等玻璃仪器。

(2)电秤、天平等称量仪器。

(3)酒精灯、Bunsen燃气灯等加热仪器。

2. 常用实验方法(1)重量法:利用电子天平、瓶子称量物质的重量。

(2)容积法:利用烧杯、试管等容器称量物质的容积。

五、物质的能量1. 物质的能量转化(1)热能:物质的内能,可通过燃烧、加热等方式使其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

(2)化学能:物质中的化学键形成和断裂时伴随的能量变化。

沪科版八年级化学(全一册)知识点总结

沪科版八年级化学(全一册)知识点总结

沪科版八年级化学(全一册)知识点总结
化学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通过研究化学,我们能够了解许多事物的本质和性质。

下面是沪科版八年级化学全一册的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物质的基本结构
1.1 物质的种类和性质
1.2 物质的组成
1.3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第二章:常见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2.1 固体的分离
2.2 液体和气体的分离
第三章:化学式
3.1 化合价和化学式
3.2 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
3.3 分子化合物的化学式
第四章: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4.1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
4.2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4.3 化学反应的分类
第五章:酸、碱和盐
5.1 酸的性质
5.2 碱的性质
5.3 酸碱中和反应
5.4 盐的性质和分类
第六章:氧气和氧化物6.1 氧气的制取和性质
6.2 氧化物的命名和性质6.3 碳酸盐和硫酸盐
第七章:金属和非金属7.1 金属的性质和分类
7.2 非金属的性质和分类
7.3 金属与非金属的化合物第八章:水和溶液
8.1 水的性质和用途
8.2 溶解度和饱和度
8.3 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含义第九章:电和化学反应9.1 电和电流
9.2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9.3 电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第十章:热和化学反应
10.1 热的基本概念
10.2 热和化学反应的关系
10.3 热反应和热力学
总结:沪科版八年级化学全一册涵盖了化学基本概念、常见物
质的分离与提纯、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酸碱和盐、氧气和氧化物、金属和非金属、水和溶液、电和化学反应、热和化学反应等多个方面,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化学知识。

学好化学,需要不断地练习和积累。

初中化学第一单元重难点知识(整理版),附例题!

初中化学第一单元重难点知识(整理版),附例题!

初中化学第一单元重难点知识重点一: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

注意: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解析:如蜡烛燃烧时,除了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同时蜡烛融化了。

2、如何辨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我们常用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并吸热、放热、发光等现象来帮助辨析是否发生化学反应,但有这些现象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比如:氧气由气态变为液态,颜色变为淡蓝色,物理变化。

水的沸腾,放出气体,物理变化。

浑浊的水静止一段时间后,生成沉淀,物理变化。

水的三态变化,要吸热放热,物理变化。

灯泡通电发光,物理变化。

所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析,其本质还是要看是否生成了新物质。

例题:(2020安徽中考)《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结晶,书中描述的下列制瓷工序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烧裂矿石B. 粉碎矿石C. 淘洗矿粉D. 取泥制坯【解析】A、烧裂矿石过程中存在燃烧,燃烧一定会产生新的物质,烧裂矿石涉及化学变化,符合题意;B、粉碎知识将大块矿石变为小颗粒矿石,无新物质的生成,为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淘洗知识将矿粉中可以溶解的部分溶解,溶解时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在制坯过程中知识将泥块和矿粉混合,并改变形状,此过程中无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重点二: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1、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

性质决定变化,变化反映性质。

2、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一定是物理性质,但物理性质不一定必须通过物理变化表现出来,如物质的颜色、状态等不需要通过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也处于物理性质。

例题:(2019恩施州中考)下列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状态B.密度、硬度C.可燃性、酸碱性D.熔点、沸点【答案】选C。

重点三: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例题: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如下探究。

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最全面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化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全面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化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全面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化学第一单元知
识点归纳总结
本文档将对最全面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化学第一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物质的分类
1. 纯物质和混合物的区别
- 纯物质:由同种物质组成,可进一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 混合物:由不同种物质混合而成,可进一步分为均质和非均质混合物。

二、燃烧与火焰
1. 燃烧的条件
- 燃料:可燃物质。

- 氧气:氧化剂。

- 火源:提供活动能。

2. 燃烧的类型
- 完全燃烧:燃料与氧气充分接触并完全燃烧。

- 不完全燃烧:燃料与氧气接触不充分,产生有害气体,如一
氧化碳。

3. 火焰的组成
- 明火焰:内部的数百度高温区域,产生明亮的光热能。

- 暗火焰:火焰外部的较低温度区域。

三、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
1. 化学式
- 元素的符号组合,用于表示物质的种类和数目。

2. 化学方程式
- 由化学式组成的反应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发生和物质的
转化过程。

四、常见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1. 氧化反应
- 指发生氧气参与的化学反应。

常见的氧化反应有金属的氧化、非金属的氧化等。

2. 还原反应
- 指发生还原剂参与的化学反应。

常见的还原反应有金属的还原、非金属的还原等。

以上为最全面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化学第一单元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希望对您的研究有所帮助。

鲁教版八年级上化学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鲁教版八年级上化学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鲁教版八年级上化学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物质的组成与变化
-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 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 物质的性质: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 气体的压力和对环境的影响
第二单元:纯净物质的认识
- 元素和化合物的区别
- 常见元素及其符号和性质
- 离子和价电子的概念
- 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应用
第三单元:常见气体
- 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应用
- 有关空气的知识
第四单元:金属的认识
- 金属的性质和分类
- 常见金属的特点和应用
- 金属的常见化合物及其性质
第五单元:非金属的认识- 非金属的性质和分类
- 常见非金属的特点和应用
- 非金属的常见化合物及其性质
第六单元:酸碱盐的认识- 酸、碱和盐的性质和特点
- 酸碱反应和中和反应
- 盐的种类和用途
第七单元:固体的认识
- 固体的性质和分类
-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 固体的使用和应用
第八单元:液体的认识
- 液体的性质和分类
- 液体的表面张力和沸点
- 液体的应用和特点
这份文档总结了鲁教版八年级上化学的各个单元的知识点,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每个单元的内容和重点。

学生可以根据这份总结进行复,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初中化学第一单元必背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第一单元必背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第一单元必背知识点总结学校是我们刚刚接触化学这门学科的时候,正是打好学问基础的关键时刻,所以大家肯定要重视起来,力求把握好每一个学问点。

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学校化学第一单元必背学问点总结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学校化学第一单元必背学问点总结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化学是讨论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

2、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区分: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色、味、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挥发等。

化学性质: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表格对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性质进行总结。

4、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蜡烛的燃烧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5、人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相同点:人体在吸入和呼出气体时都有水、氧气、二氧化碳参加。

不同点:在吸入气体的过程中使用的氧气多;在呼出气体的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多。

结论: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试管烧杯酒精灯漏斗滴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6、各种常见仪器:(1)固体药品的取用:①存放:广口瓶。

②取用:粉状药品—药匙或纸槽(一倾二送三直立)块状—镊子 (一横二放三慢滑)(2)液体药品的取用:①存放:使用的仪器是:细口瓶。

②取用:瓶塞倒放;标签朝手心;口对口紧挨着慢倒;试管略倾斜(3)量筒:①无‘0’刻度;②正确读数:视线与凹液面下端平视(否则俯大仰小)(4)酒精灯:①留意事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禁止“灯对灯”点燃酒精灯;必需用灯帽熄灭酒精灯,禁止用嘴吹。

②火焰分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

对物质加热用外焰(5)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对液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干燥,试管中液体不超过试管1/3,试管口向上与桌面成45°,先预热再加热,加热用外焰,试管口不行对人。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如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锅、蜡烛受热熔化等;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如木炭燃烧、铁生锈等。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铁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铜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并发光、放热等,有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物理变化: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延展性、密度等都属于物理性质。

知识点二:观察实验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的程序:变化前:物质的颜色、气味、形状变化中:物质发生变化的主要现象,如是否发光、放热、颜色怎样变化、是否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否有气味、有什么颜色的沉淀产生等变化后:生成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描述实验时应注意语言清晰、准确,先说现象后得结论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蜡烛燃烧前:侧重观察颜色、状态、形状、硬度、气味、溶解性、密度等(2)点燃蜡烛:燃烧过程外焰:温度最高①火焰内焰:温度较高焰心:温度最低熔化燃烧的现象②蜡烛的外观变短倒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杯内壁有水珠生成③生成物向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火焰(3)熄灭蜡烛白烟→能否点燃蜡烛外观知识点三:药品取用使用化学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实验用的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

(1)固体药品的取用小颗粒或粉末状药品应用药匙或纸槽。

“一斜二送三直立”。

块状或密度大地金属颗粒可用镊子夹取。

“一横二放三慢竖”。

(2)液体药品的取用①少量液体可用胶头滴管取用,向指定容器中滴入时,应在容器的正上方垂直滴入。

注意:胶头滴管不能倒放、乱放、平放,应放在指定位置;滴加时,不要伸入仪器内,一般要做到悬空垂直四不要②从细口瓶倒取试液时,应把瓶塞拿下,倒放在桌上;倒液体时,瓶上的标签应向着手心,以防止瓶口残留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同时使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

初二化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初二化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初二化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2.物质的性质:物质不需发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物质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等.二、基本实验操作:1.药品的取用:(1)取药量:没有说明用量,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液体取 1—2mL .(2)注意事项:“三不”:不闻、不尝、不摸(3)取用少量液体药品用胶头滴管 ,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用量筒量取,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 ,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取用较大量液体时用倾倒方法,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 ,瓶口要紧靠容器口.2.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其中外焰温度最高.(2)使用酒精灯时,酒精不能超过灯容积的2/3,绝对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熄 .(3)给试管液体加热,试管所盛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要倾斜放置,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 .3.仪器的洗涤: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在容器内壁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一、空气的成分和组成1.空气的成分:空气成分 N2、 O2 稀有气体 CO2 其它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 78% 21% 0.94% 0.03% 0.03%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如右图)观察到的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P + 5O2 点燃 4P2O5;结论:空气是混合物; O2约占空气体积的1/5,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4/5 .思考:(1)液面小于五分之一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2)能否用铁、碳代替红磷? 不能 ,原因是碳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3.空气的污染及防治(1)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和烟尘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 CO、SO2、NO2 、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二、氧气的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 不易溶于水2.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反应中作氧化剂.3.氧气的制取(1)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法,利用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此变化属于物理变化.(2)实验室制取氧气原理:固固加热:(化学方程式)2KClO3MnO22KCl+3O2↑、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固液不加热:2H2O2 MnO2 2H2O + O2↑3)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排水集气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4)操作步骤和注意点: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②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③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时再收集;④实验结束时,先移开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防止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5)氧气的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已满.4.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八年级化学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化学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化学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举例说明?答: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而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2.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为什么?1)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

—物理变化2)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

—化学变化3)纸张燃烧。

—化学变化4)瓷碗破碎。

—物理变化5)铁生锈。

—化学变化6)石蜡熔化。

—物理变化3.为什么说点燃蜡烛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答:蜡烛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蜡烛受热熔化无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4.下列哪些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哪些是物质的化学性质?为什么?1)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物理性质2)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

—物理性质3)食物在人体中消化,最后能变成水、二氧化碳等。

—化学性质4)以粮食为原料能酿酒。

—化学性质5)铜的密度是8.9g/cm3,熔点是1083℃—物理性质6)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性质7)酒精能燃烧。

—化学性质8)酒精能挥发。

—物理性质二)化学是一门以尝试为基础的科学1.你家里用什么燃料烧水做饭?燃烧过程中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燃料燃烧是不是化学变化?为什么?答:目前,我国家庭使用的燃料品种很多,主要有化石燃料(煤炭、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煤气等)和生物质燃料(薪草、沼气、粪便等。

)尽管这些燃料燃烧的现象不一定相同,但肯定都属于化学变化。

燃料燃烧是当前人类利用化学变化获取能源的主要途径。

2.在家中帮助家长洗碗或玻璃杯时,你怎样检查碗或玻璃杯是否洗干净了?答:洗过的碗或玻璃杯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集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透露表现已洗干净。

第二单位我们周围的空气一)空气1.利用家庭中的经常使用物品设计一个证明空气存在的小尝试,简述步调和方法。

答: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是把空杯子口向下压入水面以下,水不能进入,说明杯子中有空气,它阻止了水的进入。

2.你去过城镇繁杂的街道或乡村广阔的田野吗?在这两处的感受是不是一样?这两处的主要不同是什么?答:在城镇繁华街道附近,一般空气质量较差,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污染物较多、机车尾气、灰尘、细菌等,噪声也较大;乡村广阔的田野空气质量好,平静。

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本文档总结了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的主要知识点,以帮助
学生对该单元的研究内容进行复和总结。

1. 物质的性质
- 物质的属性:颜色、味道、硬度、材质等。

- 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

- 物质的状态:固体、液体和气体。

2. 分子与离子
- 分子的组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

- 离子的组成:由带电的正离子和负离子组成。

- 分子与离子的区别:分子一般不带电荷,而离子则带有电荷。

3. 反应方程式
- 化学反应: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过程。

- 反应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化学式或化学式与符号的组合。

- 反应方程式的平衡:反应物与产物的物质数量保持不变。

4. 酸、碱和盐
- 酸的性质:酸味,酸性溶液能导电,与碱反应产生盐和水。

- 碱的性质:苦味,碱性溶液能导电,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水。

- 盐的性质:无味,中性溶液不导电。

5. 氧气和二氧化碳
- 氧气的性质:无色、无味、不可燃,支持燃烧和呼吸。

- 二氧化碳的性质:无色、无味、不可燃,不能支持燃烧和呼吸。

6. 金属与非金属
- 金属的性质:有光泽、导电、导热、延展性好。

- 非金属的性质:无光泽、不导电、不导热。

以上为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希望这份文档对学生们复习和巩固相关知识有所帮助。

【鲁教54】八年级化学(全一册)考点总结

【鲁教54】八年级化学(全一册)考点总结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全一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一、材料:1.天然材料:自然界原来就有未经加工或基本不加工就可直接使用的材料。

如:木材、棉花、石料、沙子、蚕丝、竹子、亚麻、羊毛、真皮等。

2.人工合成材料(人造材料):自然界中本来没有,经过人类加工制造的材料。

如:塑料、玻璃、钢铁、陶瓷、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

二、变化:1.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又叫化学反应)2.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3.主要区别:有没有新物质生成4.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有: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

5.注意:(1)有上述现象发生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

(如:电灯发光)。

(2)化学变化可能没有任何现象。

只要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

6.常见的例子:(1)化学变化:生锈、燃烧、腐烂、变质、酿造、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中毒、煮熟、消毒、生长、衰老等。

(2)物理变化:外形的改变、物质的三态变化、电器的工作过程(电熨斗,电饭煲等)。

(3)注意: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但其中蜡烛熔化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7.知识提升:(1)从宏观角度看:定义: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新物质指的是组成和结构与原先不同的物质,如:氧气、液氧是同种物质,氧气和氢气是不同物质。

)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2)从微观角度看:物理变化:分子和原子本身不变,只是分子间隔和排列方式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分子先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

区别:有无新的分子生成。

共同点:原子都不变。

特别注意:核裂变既不是化学变化,也不是物理变化。

三、物质的构成微粒1.世界万物都是由对应的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

(1)有的由分子构成,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H2O;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O2;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H2(2)有的由原子直接构成,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Fe;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C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

初中八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

初中八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知识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化学研究的对象:研究物质的①组成和结构;②性质和变化规律;2、物质的变化:(1)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本质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伴随的现象:发光、放热、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如:燃烧、腐蚀、生锈、酿酒、酿醋、食物腐烂(变质)、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燃烧引起的爆炸等。

(2)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如:物质的三态变化、溶解、结晶、挥发、粉碎、变形、压强增大引起的爆炸等。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物质的性质:(1)化学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碱性、腐蚀性等。

(2)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凝固点、着火点、溶解性、导电导热性等。

4、性质与变化的区别:变化是一个过程,而性质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属性。

在语言描述上,性质通常用“能、可以、会、容易、是、具有”等词描述。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1、实验观察的内容:变化前: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等。

变化中:观察是否发光、放热、颜色是否变化、是否有气体、水或沉淀生成。

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2、药品取用的原则:三不原则:不闻药品气味;不尝药品味道;不能用手触摸药品。

节约原则:按实验规定用量取药,不要浪费。

若没说明,应取最少量(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剩药处理原则: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不能随意丢掉,更不能带出实验室。

应放在指定的容器里。

3、基本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药品的取用:(1)块状固体的取用:一横,二放,三慢竖。

粉末状固体的取用:一斜,二送,三直立。

(2)液体的取用:①瓶盖倒放在桌面上,防止药液污染;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药液流下腐蚀标签;③瓶口紧靠试管口,防止药液溅出浪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化学研究的对象o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

2.物质的变化o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伴随现象包括发光、放热、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如燃烧、腐蚀、生锈、酿酒、食物腐烂等。

o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如物质的三态变化、溶解、结晶、挥发等。

o判断依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物质的性质o化学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酸碱性等。

o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等。

4.性质与变化的区别o性质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属性,变化是一个过程。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1.实验观察的内容o变化前: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等。

o变化中:观察是否发光、放热、颜色变化、是否有气体、水或沉淀生成。

o变化后:观察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2.药品取用的原则o三不原则:不闻药品气味;不尝药品味道;不能用手触摸药品。

o节约原则:按实验规定用量取药,不要浪费。

若没说明,应取最少量(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o剩药处理原则: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不能随意丢掉,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的容器里。

3.基本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o药品的取用:块状固体的取用(一横、二放、三慢竖);粉末状固体的取用(一斜、二送、三直立);液体的取用(瓶盖倒放、标签向手心、瓶口紧靠试管口)。

o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三不”(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熄灭时用灯帽盖灭,不可吹熄)。

o加热操作:给固体加热时,先预热,用外焰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给液体加热时,试管与桌面成45°角,试管口不能对着人,试管外壁不能有水。

o量筒与托盘天平的使用: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天平使用时,应调零,左物右码,先大后小,后调游码。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o实验现象:红磷燃烧,冒出大量白烟,烧杯中的水倒流进集气瓶,液面上升约1/5。

八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八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八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物质的分类一、物质的分类1. 纯净物质:由同一种物质构成,不含其他物质。

如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等。

2.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如空气、海水、土壤等。

3. 物质的分类方法:(1)按性质分类:按化学性质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按物理性质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2)按构成分类: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的混合物。

4. 物质的变化:物质经历着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而改变它的性质。

5. 实验室常用的纯净物质分离方法:(1)过滤:用于分离固液混合物。

(2)挥发:用于分离溶质与溶剂。

(3)结晶:用于分离固体混合物中的单质。

(4)沉淀法:利用沉淀物的特性分离物质。

(5)蒸馏:利用液体的气化性质分离物质。

二、元素和化合物1. 元素: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纯净物质。

2.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元素通过化学反应结合而成。

3. 元素和化合物性质的不同:(1)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

(2)元素可以通过化学反应生成化合物,化合物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分解成元素。

(3)元素可以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单质反应,而化合物无法发生单质反应。

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 物理变化:物质的组成成分没有改变,仅仅是其外在性质发生了改变。

2. 化学变化:物质的组成成分发生了改变,新的物质形成。

3.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1)在物理变化中,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化学变化中,物质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2)物理变化可以通过物理手段恢复原状,化学变化不能通过物理手段恢复原状。

(3)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不变。

第二章:原子结构一、原子的结构1. 原子的基本组成部分:电子、质子、中子。

2. 亚原子粒子:电子、质子、中子。

3.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占据整个原子的绝大部分质量。

4. 原子的电子层次分布规律:K层最多2个、L层最多8个、M层最多18个。

5. 质子与电子的数目相等,原子是电中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

2、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色、味、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挥发性、溶解性、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等。

化学性质: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毒性等。

4、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
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
蜡烛的燃烧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5、人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相同点:都有水、氧气、二氧化碳、氮气
不同点:吸入气体:氧气多呼出气体:二氧化碳、水多
结论: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各种常见仪器
试管烧杯酒精灯漏斗滴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
(1)固体药品的取用:①存放:广口瓶。

②取用:粉状药品—药匙或纸槽(一倾二送三直立)
块状—镊子(一横二放三慢滑)
(2)液体药品的取用:①存放:细口瓶。

②取用:瓶塞倒放;标签朝手心;口对口紧挨着慢倒;试管略倾斜
(3)量筒:①无‘0’刻度;②正确读数: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否则俯大仰小)
(4)酒精灯:①注意事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禁止“灯对灯”点燃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熄灭酒精灯,禁止用嘴吹。

酒精灯用量1/4~2/3
②火焰分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对物质加热用外焰(5)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对液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干燥,试管中液体不超过试管1/3,试管口向上与桌面成45°,先预热再加热,加热用外焰,试管口不可对人。

对固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干燥,试管口略下倾,先预热再加热,加热用外焰。

(6)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7)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可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需要垫石棉网)
不能加热的仪器:量筒、集气瓶
(8)取用药品时做到:口不尝、手不摸、鼻不闻(闻的方法:扇闻)
未说明药品用量时:液体一般取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低部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