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论辩艺术技巧
试论《孟子》的论辩艺术
试论《孟子》的论辩艺术《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由孟子及其弟子编撰而成。
在《孟子》中,孟子通过一系列的论辩来阐述自己的思想,展示了精湛的论辩艺术。
本文将试论《孟子》的论辩艺术,探讨孟子在论辩中的技巧和风格,以及其对后世思想和文化的影响。
我们来看孟子的论辩技巧。
孟子在论辩中善于运用比喻、引用典故和实例等手法,以鲜明的论点和生动的语言来抨击对方的观点。
他深谙人心,善于从对方的立场出发,用对方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解构对方的观点。
在《孟子》中,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中就展示了他的这一技巧,他通过引用古代先贤的典故、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让梁惠王在身处道德困境时不至于迷失方向,这一段对话也成为了后世善缺的经典之一。
孟子的论辩风格独特。
孟子在论辩中不仅有力地反驳对方观点,还能够提出具体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他笔下的论辩既有激烈的对抗,又有善意的引导,表现出一种中庸而兼容并蓄的风格。
与孔子强调礼仪和道德的论述不同,孟子更注重于通过理性和智慧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分歧,这一点在他的论辩风格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论辩中,孟子不是单纯地否定对方的观点,而是希望通过论辩来激发双方的智慧,达到共识和和解的目的。
孟子的论辩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传统中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的论辩艺术为后世的论辩学提供了宝贵的范本和启示。
他的论辩技巧和风格被后世的儒家学者和文人所传颂和模仿,成为中国古代论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宋明清时期,许多文人学士都深受孟子的论辩影响,他的论辩艺术成为了他们对抗异端和捍卫正统的利器。
《孟子》的论辩艺术不仅影响了古代的思想文化,而且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官场乃至文化生活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我们也需要注意到,孟子的论辩艺术并非只是一种孤立的技巧,它蕴含着深刻的人性观和道德观。
在孟子看来,论辩并不只是为了争辩胜负,更重要的是通过论辩来改变人的心智,唤醒他们内心的良知和善念。
孟子所强调的“仁”的概念,在他的论辩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浅谈孟子的辩论艺术
浅谈孟子的辩论艺术战国中期,游说讲学,互相辩难之风大盛。
孟子是当时有名的雄辩家,以知言善辩而著称。
在辩论中,他旗帜鲜明,感情充沛,锋芒毕露,说得对方无言以对,显示出雄辩的特点。
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对孟子有这样的评价:“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孟子的雄辩才能,犀利的笔锋,由此可见一斑。
(一)孟子的论辩技巧孟子论辩之所以所向披靡,无往不胜,独特论辩技巧是其重要成因之一。
(1)脉络分明,有条不紊。
孟子的论辩多以事实为基础,论辩起来有理有据,而且有的放失,言必有中。
在具体的论辩中,穿插运用演绎法和归纳法,有正有反,有擒有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地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
如《梁惠王下》: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先以两个设问,使齐宣王顺着自己的思路,得出两个不言而喻的结论,而后类推下去,使齐宣王陷入自我否定的结论中而无言以对,只好“顾左右而言他”。
利用对话体论辩文的特点,巧妙设问,缓缓道来,“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赵岐《孟子章句*题辞》)。
(2)抓住要害,突出中心。
在论辩中一下子就能把握问题的关键,运用对比来揭示矛盾,给人以不容辩驳的感染力,深刻地阐明道理,鲜明地表白自己的观点。
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所不战,战必胜矣,(《孟子•公孙丑下》)。
在这里,孟子用对比的方法,阐明了道之多寡对于战争胜负的关系,启发统治者关注人心所向的大问题。
再如: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孟子在设喻的基础上,通过对比,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舍生取义的人生追求,既深入浅出,又振聋发聩。
试论《孟子》的论辩艺术
试论《孟子》的论辩艺术孟子,名轲,字子车,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被尊为“儒家圣人”之一。
他的著作《孟子》被誉为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被誉为儒家学说的代表作品之一。
《孟子》中的论辩艺术是一大特色,体现了孟子思想的深刻和卓越。
论辩是孟子思想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他与他人交流思想的方式。
孟子在《孟子》中进行的论辩,不仅仅是为了与人辩论,更是为了展示他的思想和哲学观点。
他所进行的论辩极富有说服力,论证严密,展现了他的辩证才能和卓越的思维能力。
在《孟子》中,孟子运用了多种论辩技巧,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技巧是举例论证。
举例论证是通过具体的案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从而使人信服。
孟子在《孟子》中多次运用这一技巧,例如在谈到人性本善时,他举了“若是南方之大盗,必有所依”、“术也者,非劳而取者也”等案例,用丰富的实例证明了人性的本善。
这种举例论证不仅具有说服力,也使人对于孟子的思想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除了举例论证,孟子在《孟子》中还使用了比喻、对话等多种论辩技巧。
比喻是通过类比的方式来让人理解某一概念或观点,这种比喻往往生动形象,容易让人理解。
在《孟子》中,孟子通过比喻来表达他的思想,例如比喻人生崇高的志向如登高远望、宝藏藏在深山等,这些比喻不仅增加了文字的生动性,也让人对于他的思想产生共鸣。
对话也是《孟子》中论辩的一种形式,孟子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自己对于伦理、政治等方面的见解。
对话更加生动活泼,使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通过对话,孟子与他人进行真知灼见的交流,从而使自己的观点更加深入人心。
在论辩中,孟子运用了辩证的思维方式,他善于从多个角度来看待问题,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揭示,这种辩证思维在他的论辩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在《孟子》中,孟子从人性本善和性恶的矛盾中展开了思考,认为人性是善恶并存的,这种辩证的思维方式使他的观点更加深刻和全面。
孟子的论辩还表现出了他的辩才和智慧。
他在《孟子》中运用了各种辩证技巧,反复推敲伦理问题和政治问题,使得他的观点更加深刻和丰富。
关于孟子的辩论技巧
关于孟子的辩论技巧由于周朝末年“礼崩乐坏”,“王钢解纽”,到了战加时代便出现了百年争鸣的局面,其中孟子一直为国人所推崇,就让我们跟着孟子学习其论辩之道。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孟子的辩论技巧,希望能够帮到你。
孟子的辩论技巧一溯本求源,攻击要害,叫人信服。
有一次,齐宣王问孟子:“商汤流放夏桀,武王讨伐殷纣,真有这回事吗?”孟子回答:“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
”齐宣王又问:“做臣子的以下犯上,杀掉他的君王,这难道可以吗?”孟子回答:“破坏仁爱的人叫做‘贼’;破坏道义的人叫做‘残’。
这类人,我们都叫他‘独夫’。
我只听说周武王诛杀了‘独夫’,没听说他‘以臣弑君’。
”齐宣王站在形式上的君臣关系角度,指出商汤流放夏桀、武王讨伐殷纣是犯上作难,也是与儒家主张的“仁爱”思想相对立,似乎历史上的两位暴君是应该得到同情的,商汤和武王的行为反而是应该遭到指责的,把难题抛给孟子。
孟子则巧妙避开齐宣王设置的辩论陷阱,溯本求源,将回击的矛头对准两位暴君的本质,指出他们是“独夫”,而非仁爱的君王,所以武王讨伐殷纣也就不再是“以臣弑君”,反而是对百姓的仁爱。
这一段反驳,直击要害,让人信服。
孟子的辩论技巧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之身,令人叹服。
有一个任国人问屋庐子:“礼和食物哪个重要?礼和美色哪个重要?”屋庐子回答:“礼重要。
”那个任国人又问:“如果遵照礼制求食,便会饿死,不遵照礼制求食,便能得到食物,那么还一定要遵照礼制吗?如果遵照婚娶礼仪,便得不到妻子,而不遵照婚娶礼仪,便能得到妻子,那么还一定要遵照婚娶的礼仪吗?”屋庐山子不知如何回答,第二天到邹国告诉了孟子。
孟子说:“回答这个问题有什么困难呢?金属比羽毛重,难道说一个金属带钩比一车羽毛还重吗?用饮食的重要方面与礼的细节相比较,何止是饮食更重要?用娶妻的重要方面与礼的细节相比较,何止是娶妻更重要?你可以这样回答他,扭断哥哥的胳膊,抢夺他的食物便能得到吃的,不扭断胳膊就得不到吃的,那么就去扭断胳膊吗?翻过东邻的墙头去搂抱人家的少女,就能得到妻子,不去搂抱就得不到妻子,难道就去搂抱吗?”食、色与礼制并非绝对矛盾,两者是可以和谐统一的。
试论《孟子》的论辩艺术
试论《孟子》的论辩艺术《孟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许多论辩的场景和技巧。
论辩是指通过言辞交锋来证明或反驳某种观点或主张的过程。
在《孟子》中,孟子和他的学生们经常与其他学派进行论辩,展现了他们高超的辩才和思维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论《孟子》的论辩艺术。
1. 逻辑严密《孟子》的论辩具有很高的逻辑性,各个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晰明了。
例如,孟子在与梁惠王的对话中,通过“爱民”这个概念的辨析,表达了自己的爱民观点,并用严密的逻辑手段反驳了梁惠王的“割爱”观念。
这种将逻辑严密运用于论辩中的技巧,让孟子的观点更加有力、理性,也更容易说服听众。
2. 善于反问反问是一种很好的辩证思维方式,在《孟子》的论辩中也得到了广泛运用。
孟子通过反问和质疑,剖析对方的论点,让对方无法自圆其说。
例如,在与公孙丑的对话中,孟子质问了公孙丑的“名不正则言不顺”的观点,引出了自己的“名实相副”的观点。
3. 用比喻形象化比喻是将抽象的概念用具体的事物来形象化,易于被人理解和接受。
孟子的论辩艺术中也运用了大量的比喻。
例如,孟子在与公孙丑的对话中,用“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来比喻人才的流失现象,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他的观点,同时也加深了听众对问题的印象。
4. 讲究文辞文辞是论辩中很重要的一环,如果讲话不清、用词不当,就会影响到对方的理解和接受。
孟子和他的学生们都讲究文辞,从用词到构思,都显得十分优雅。
例如,在孟子与禽滑离的辩论中,禽滑离说:“龙也,并非始皇之时有之,夫妇之间,吾未尝不见也。
”孟子则回击道:“龙象于云,飞游九万里,首长数丈,何其大也?原是夫妇之私,安能及若?” 孟子精妙的用词和排比句子,深化了对方对龙的理解,加强了他对自己观点的说服力。
总之,《孟子》的论辩艺术是其思想精深的重要体现,其严密的逻辑性、善于反问、运用比喻、讲究文辞等技巧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这种文化传统和艺术表现不仅在当时有着重要的作用,也给今后的人们留下了宝贵的思维财富。
孟子的对话论辩艺术简答题
孟子的对话论辩艺术简答题摘要:一、孟子对话论辩艺术的背景和特点1.孟子时代的社会环境2.孟子论辩艺术的特点二、孟子对话论辩艺术的具体表现1.孟子善于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进行比喻和类比2.孟子善于运用逻辑推理和实证主义方法进行论辩3.孟子善于运用情感和道德因素进行论辩三、孟子对话论辩艺术的实际应用1.孟子通过论辩达成教育目的2.孟子通过论辩传达自己的政治理念3.孟子通过论辩推动社会变革四、孟子对话论辩艺术的启示和影响1.对后世中国思想家和论辩艺术的影响2.对现代社会论辩和沟通的启示正文:孟子的对话论辩艺术简答题孟子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战乱和思想碰撞的时代。
百家争鸣,各种思想流派层出不穷,人们对于道德、政治、人生等问题有着各种不同的看法。
在这种背景下,孟子以其独特的论辩艺术,阐述了自己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孟子论辩艺术的特点在于,他善于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进行比喻和类比。
在《孟子》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孟子运用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比喻,来说明君民关系;运用“见孺子将入于井”的例子,来说明人们应该具有的惻隐之心。
这些比喻和类比,使孟子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也更容易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
孟子论辩艺术的另一个特点是,他善于运用逻辑推理和实证主义方法进行论辩。
在《孟子》一书中,孟子多次运用逻辑推理,如演绎法、归纳法等,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同时,孟子还善于从实际出发,以实证主义的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例如,他在论述仁政时,就列举了一些实行仁政的实例,以此来证明仁政的优越性。
此外,孟子论辩艺术还善于运用情感和道德因素进行论辩。
孟子认为,人的情感是影响人行为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论辩过程中,他常常运用情感因素,以打动对方的心灵。
同时,孟子还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认为道德是人们行为的准则。
因此,他在论辩过程中,常常以道德为武器,来批判对方的行为。
孟子的对话论辩艺术,不仅在于他独特的论辩技巧,更在于他对于论辩的实际应用。
论孟子的论辩艺术
论孟子的论辩艺术
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创立了“性善、天命、立政”的理论体系,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辩手。
他在论辩中采取了一些
独具特色的方法和策略,这些方法和策略为我们今天的演讲和辩论提
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首先,孟子善于运用比喻。
他常常通过生动的比喻来概括和说明
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使得论点更加直观、易于理解。
例如,他用“不
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个比喻来阐述官员应该遵循职责分工、各司其
职的原则。
其次,孟子善于使用对话。
他常常与对手进行讨论和辩论,通过
双方的交流和对话,不断深入问题的本质,进而发掘出更深刻的道理。
例如,他和齐宣王的辩论,就是典型的对话模式,其中虽然双方观点
截然不同,但孟子一方始终处于理性、客观的状态,从而成功地说服
了齐宣王。
再次,孟子注重应对不同类型的对手和论点。
他会针对不同对手
采取不同的策略,有时候会明辨是非,有时则采取委婉、缓和的方式。
例如,他和荀子的辩论,孟子采取了磨嘴皮子的方法,最终成功地说
服了荀子。
最后,孟子注重自身的话语艺术和形象塑造。
他特别注重在辩论
中展现自己的风度和气质,从而增强自己的说服力和形象。
例如,他
在与梁惠王的辩论中,表现出极大的谦逊和礼貌,这不仅赢得了梁惠王的赞赏,更使得自己深得民心。
综上所述,孟子的论辩艺术呈现出多样性和灵活性,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在今天的演讲和辩论模式中,我们也可以借鉴其中的一些策略,并不断改进创新,从而取得更好的辩论效果。
孟子论辩语言特点
孟子论辩语言特点
孟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之一,他的辩论语言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强调道理:孟子在辩论中非常注重道理的说服力,他认为只有讲道理才是真正的辩论。
因此,他的辩论语言非常准确、简练,能够直接地表达他的观点。
2. 注重说服:孟子在辩论中非常注重说服力,他善于掌握对方的错误,然后从而驳倒对方,这样就能够很好地说服他人。
3. 博闻多识:孟子是一位博大精深的学者,他的辩论语言很注重知识面。
他掌握了很多知识,并且非常善于运用他的知识来驳倒对方。
4. 强调实际:孟子的辩论语言不仅注重理论,还强调实际。
他认为在现实中,用言辞的力量去改变事物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他的辩论语言非常注重实际应用性。
综上所述,孟子的辩论语言特点以强调道理、注重说服、博闻多识、强调实际等为主要特点。
这些特点不仅体现了他的学术水平,也反映了他对辩论的独特见解。
试论《孟子》的论辩艺术
试论《孟子》的论辩艺术《孟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书中包含了孟子的思想和观点。
在《孟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孟子运用了精湛的论辩艺术,通过对话和辩论的方式,阐述自己的观点,与其他人进行辩论,以达到理解和传播自己思想的目的。
孟子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来进行论辩。
在《孟子》中,孟子经常用具体生活中的例子或者故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比如他用“黄丞相”来比喻人才被埋没,用“齐宣王托孤”来寓言君王的才德制约了国家的发展等等。
这样的比喻和寓言深入浅出,生动形象,使观众容易理解并接受他的观点。
孟子擅长建立论据和提出问题来引导论辩。
在与别人辩论时,孟子往往会提出一个问题或者观点,并通过逻辑推理和明确的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他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通过不断的发问和辩论,来引导对方思考和回答问题,从而使论辩过程更加深入和精确。
孟子重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
在与他人辩论时,他不仅仅是为了争论胜负,更重要的是通过辩论来推动思想的交流和学术的进步。
孟子常常会倾听对方的观点,并从中寻找有价值的部分,进行批判和回应,进一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探讨。
他在辩论中不仅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尊重并引用对方的观点,使论辩成为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对话和交流。
孟子注重言辞的表达和修辞的技巧。
他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排比、反问、比喻等等,来增强自己观点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孟子的辩论语言通俗易懂,简洁明了,富有感染力,使人们容易接受并喜欢他的观点。
《孟子》的论辩艺术体现在孟子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建立论据和提出问题、倾听与尊重他人观点以及言辞的表达和修辞技巧等方面。
这种论辩艺术不仅使得孟子的思想观点能够得到更好地传播和理解,也对后世的辩论和思考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论辩艺术技巧探微分析
《孟子》论辩艺术技巧探微分析《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孟子的代表作之一,其中包含了丰富的辩论艺术技巧。
通过分析《孟子》中的辩论技巧,我们可以了解孟子的思想观点和表达方式,同时也可以体会到古代辩论文化的魅力。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孟子》中的辩论艺术技巧进行探讨分析。
首先,孟子在辩论中运用了逻辑论证的技巧。
逻辑论证是辩论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合乎逻辑的推理和论证来说服对方。
在《孟子》中,孟子常常通过引用历史典故、提出具体例子等方式进行逻辑推理,从而让对方接受他的观点。
比如,在《尽心上》一章中,孟子用“燕京绝粟而齐贩粟,齐绝粟而楚贩粟”这个历史典故来说明国家治理的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
这种逻辑论证的技巧在孟子的辩论中是非常常见的,通过合理的推理和具体的例子来说服对方,展示了孟子辩论技巧的高超之处。
最后,孟子在辩论中还注重语言的运用和措辞的技巧。
语言是辩论的重要工具,通过恰当的用词和措辞可以使辩论更加精彩和有力。
在《孟子》中,孟子善于用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精练的措辞和生动的描述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和共鸣。
比如,在《公孙丑下》一章中,孟子通过生动的描述和富有感情的措辞来表达对公孙丑的批评和不满,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共情。
这种语言的运用和措辞的技巧使孟子的辩论更加生动、有趣,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综上所述,《孟子》中的辩论艺术技巧包括逻辑论证、修辞手法和语言运用等多个方面,这些技巧共同构成了孟子独特的辩论风格和表达方式。
通过对《孟子》中的辩论技巧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孟子的思想观点和表达方式,同时也可以领略到古代辩论文化的魅力。
希望本文的探讨能够对读者们对《孟子》中的辩论艺术技巧有所启发和帮助。
孟子的对话论辩艺术简答题
孟子的对话论辩艺术简答题(实用版)目录一、孟子的论辩艺术概述二、孟子论辩艺术的特点1.知言善辩2.养气为本3.逻辑思维严谨4.表达技巧丰富三、孟子论辩艺术的应用实例四、孟子论辩艺术对后世的影响正文一、孟子的论辩艺术概述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理论和教育理念深受后世的推崇。
在众多领域中,孟子的论辩艺术尤为出色,成为后世学习和研究的典范。
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这个时代充满了辩论和争论,各种思想观念和哲学流派相互竞争,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孟子凭借其卓越的论辩艺术,成功地推广了自己的思想,并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孟子论辩艺术的特点1.知言善辩:孟子以其广博的知识和卓越的辩才著称于世。
他在论辩过程中,能够引经据典,善于运用各类知识,使对手无法辩驳。
同时,孟子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进行透彻的分析,从而让对手无从狡辩。
2.养气为本:孟子认为,一个人的辩才并非天生而来,而是通过不断地修养和培养才能达到。
他提出了“养气”的概念,主张要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道义的积累,扩充自己的善端,这样才能在论辩中具备深厚的底蕴和充沛的能量。
3.逻辑思维严谨:孟子虽然不像墨子那样有完整的形式逻辑理论,但他在论辩过程中,却能普遍而熟练地运用形式逻辑的思维规律和思维形式。
他的文章结构严谨,逻辑清晰,能够让读者一目了然。
在论辩中,孟子成功地运用了排中律和矛盾律,从而保证了自己的论辩从未失败。
4.表达技巧丰富:孟子在论辩过程中,善于运用各种表达技巧,如逐层推论法、演绎法、归纳法等。
这些技巧使得孟子的论辩富有变化,具有极高的说服力。
同时,孟子还能在论辩中灵活运用比喻、寓言等修辞手法,使得他的论辩更加生动有趣。
三、孟子论辩艺术的应用实例在《孟子》一书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孟子论辩艺术的应用实例。
如在与齐宣王的对话中,孟子通过逐层推论法,巧妙地引导齐宣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最终接受了孟子的政治主张。
又如在“鱼与熊掌”的寓言中,孟子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让对方明白了“舍生取义”的道理。
《孟子》的论辩艺术技巧
《孟子》的论辩艺术技巧《孟子》是中国哲学家孟子所著的一本著作,该书主要阐述了孟子的思想和哲学观点。
在《孟子》中,孟子以其独特的论辩艺术技巧,给予读者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孟子》的论辩艺术技巧。
首先,孟子注重运用类比和比喻来进行论辩。
在书中,孟子经常以自然界的事物来类比人的道德行为,以更形象生动地说明他的观点。
例如,他用树的成长来比喻人的德行成长;用水火的相互制约来比喻君臣之间的相互制约。
这种利用类比和比喻的方式,使得他的观点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也更具有说服力。
其次,孟子善于运用对比来进行论辩。
他经常通过对比不同的观点或行为,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思想。
例如,在论道德时,孟子与荀子进行对比,阐述了自己对于人性本善的观点。
他通过对比两者的观点,指出了荀子的观点的片面性,并强调了人性本善的重要性。
这种对比的方法,使得他的观点更加突出和有说服力。
第三,孟子善于利用故事和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他通过讲述一系列的故事和事例,来说明自己的思想和道德观。
例如,他通过讲述梁惠王破釜沉舟、顾城相募兵等故事,来说明君臣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责任。
这种运用故事和事例的方式,不仅增加了他观点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也更加深入人心。
最后,孟子善于运用反问来进行论辩。
他经常通过反问的方式,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例如,在论人性时,他用“夫子不知夫死生,而知夫行藏之真伪也?”这样的反问句,来质疑人心的真实性和道德行为的动机。
通过这样的反问,他引发了读者的思考,进一步加深了对他观点的理解。
综上所述,《孟子》通过类比、比喻、对比、故事和事例、反问等论辩艺术技巧,给予了读者深刻的启示。
这些技巧不仅使得他的思想更具有说服力和针对性,也使得读者更易于接受和理解。
通过阅读《孟子》,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他的思想和观点,也可以学习并借鉴他的论辩艺术技巧。
孟子的论辩技巧
孟子的论辩技巧
孟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和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的论辩技巧在当时非常有影响力。
以下是一些他常用的论辩技巧:
1. 反问:孟子经常用反问的方式来引导对话,让对方自己分析问题和找出答案。
他通过反问来探索对方的思考过程,并激起对方的兴趣和思考。
2. 提出例子:孟子善于使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他的观点。
他会列举与所讨论的主题相关的案例,通过具体的例子向对方阐明自己的观点。
3. 引证经典:孟子经常引用《诗经》、《尚书》等经典文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他相信经典中的智慧和道德原则,通过引用经典来加强自己的论证力度。
4. 讲究辞章之美:孟子注重辞章之美,他的言辞婉转而有力,富有感染力。
他运用修辞手法、比喻和对偶等技巧,使自己的论点更具吸引力。
5. 坚持原则:孟子注重道德原则和价值观念,他会坚持自己的观点,并通过道德理由来支持自己的论证。
他认为只有坚持了原则和道德,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这些是孟子常用的一些论辩技巧,他通过这些技巧来展示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并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
《孟子》的论辩艺术技巧
《孟子》的论辩艺术技巧孟子是战国时代首屈一指、技压群雄的论辩大师,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天才的雄辩家。
善于论辩是《孟子》最突出的艺术特点,其论辩艺术技巧主要有回避术、转换术,求同求、擒纵术,圈套术、包抄术,比附术、诡辩术,追问术、反诘术,铺陈术、排比术等,可谓集先秦论辩艺术之大成。
下面小编整理了《孟子》的论辩艺术技巧,一起了解吧。
孟子的辩论技巧一、回避术、转换术孟子在游说国君和与人论辩时,难免遇到对方提出一些自己不愿回答或难以回答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孟子便采用回避术和转换术。
如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章” (《梁惠王上》),记录的是孟子和齐宣王的一场谈话和论辩。
一开始是齐宣王发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是要孟子给他讲讲齐桓公、晋文公这两大春秋霸主称霸的事理。
我们知道,孟子是主张“王道”、反对“霸道”的,并且认为“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告子下》),对齐宣王的这一问题,孟子显然是不愿谈的,他岂能将“罪人”的罪过当功劳宣扬并让齐宣王效尤!那么,孟子此刻该怎么办呢?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他很干脆地回避了对方的问题,又迅速转换了话题,这就是所谓回避术和转换术。
在这里,孟子是以假装不知进行回避的,所说并非实话。
据《论语》所载,孔子与其弟子曾多次谈到齐桓、晋文,一则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二则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以答子路;三则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匡天下,民到于今而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以答子贡(均见《宪问》);且孔子作《春秋》以授弟子,怎么能说仲尼之徒无道其事是以无传呢?在《孟子》中,他自己也多次与人谈及桓、文,如“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公孙丑上》);“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 (《公孙丑下》);“晋之《乘》,楚之《木寿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
浅论孟子的论辩艺术
浅论孟子的论辩艺术
孟子被誉为先秦儒家伟大思想家,他是一位卓越的教师,弘扬自觉教育,重要发表论辩艺术,从而影响了后世的哲学思想。
孟子的论辩艺术不仅在其他思想家中占有重要地位,还影响了后代文学家用以分析和推理的方法。
孟子在论辩中奉行“说服不拒绝,学习不止步”的原则,以一种搞笑的演绎方式,结合通俗的言辞和深刻的思辨,把儒家做为根本思想,推展出多层次的思想分析,深入地挖掘和揭示道理,追求以理服智,帮助他人看到事实,让人们真正明白道理。
孟子所提出的“归根论”,即“以色归根”、“以艺归根”和“以至言归根”,是他论证的基础,也是他的论辩的三大特色。
这三种方式也是后来著名的孟子九章的基础。
孟子认为,事实能够凭其本身而证明,但有时也可以凭根据而证明。
孟子从具体的事实出发,推广开来,论证道理,而不落入宗教迷信、传统教条等陷阱。
孟子还用“获取证据”的方式,广泛吸收传统和现实经验,尤其是古代先贤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当代变化来展开论辩,充分发挥了良知的智慧,使学习进步,并增强对儒家伦理的认知和善意的认同。
孟子的论辩艺术几千年来一直被高度认可,被认为是儒家思想发展史上的一大贡献。
孟子精湛的技艺被誉为“西洋之珠”,他的论辩艺术至今仍在受到国内外学者和读者的广泛关注,也对后世读者一直具有可及性和普遍性,而且其影响也一直在延续至今。
试论《孟子》的论辩艺术
试论《孟子》的论辩艺术《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儒家经典之一,它是由孟子及其弟子所著,内容包括了孟子的思想和学说。
在《孟子》中,孟子以其精湛的辩论艺术,对众多道家、墨家等其他学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批判,同时也对儒家学说进行了阐释和发展。
通过深入探讨《孟子》对论辩艺术的展示,可以深刻理解儒家学说的核心理念和思想。
孟子在《孟子》中展现了出色的论辩技巧和辩证能力。
在《孟子·离娄上》中,孟子与弟子离娄对话,用典故“庖丁解牛”来说明教育的重要性。
这一对话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精彩的辩证,使得离娄对教育的理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孟子还借助辩证的手法,揭示出天性和人性的关系,在《尽心下》中,孟子深入讨论了人的本性和善恶的关系,通过动物、植物等的生长规律,来论证人的本性本善的观点。
孟子的辩证能力使得他可以以浅白的话语,通过具体生活的例子,深刻揭示人生道理,让人们能够深刻领会到他的理念。
《孟子》中体现了孟子精妙的论辩艺术与处世智慧。
在《公孙丑下》一节,孟子通过与公孙丑的对话,论述了做人的道理和处世的智慧。
孟子用“以德报怨”、“不以怨报德”等深刻的论述,来阐明人应该以德报怨,不以怨报德的道理。
这种辩证的手法很好地折射出了孟子的高超的论辩技巧和处世智慧。
孟子在《孟子》中的论述并非空泛而抽象的理论,而是深入浅出的生活道理,让人在读后深感触动,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孟子》中还显示了孟子对道义和伦理之辨的深刻理解和运用。
在《滕文公上》中,孟子通过与滕文公的对话,阐述了天赋不同的人的不同取向,使人们都能成为贤人。
并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来说明了道德和礼节对人的重要性。
孟子对于道义和伦理之辩的运用,更是使得他在辩证中彰显出清晰的阐述,并在道德上有着非常高的要求。
《孟子》不仅仅是一部哲学巨著,更是一部伦理之书,通过深入研读《孟子》,使人们能够认识到孟子高超的辩证能力和对道义的深刻理解。
《孟子》无疑是一部充满了辩证艺术的哲学巨著。
《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
《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
《孟子》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家孟子创作的一部有关政治、道德、教育、经济、礼仪和礼物的典集,它的散文论辩艺术不仅在东汉时期影响了大量的道德家,而且在西方文学史上也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的散文,以“道德”为中心,旨在消解社会冲突,表达其个人对社会道德、正义和责任的看法。
他也用论证方法来向人们说明他的观点,强调了社会公平、道德和秩序。
孟子主要利用的论证方法有类比、假设和演绎三种。
类比例如,“为无穷动物,可以谓之无穷”;假设如“量人以言,以吾即以言求人”;演绎则是指将事实或理论运用到实例中,如:“有政令而行之,则必有仁义”。
孟子通过这种论辩艺术,证明他的观点,指出我们在做出决定时应遵循仁义、
正义和公平的原则,竭尽全力维护共同的利益,而不应忘记保护弱者的义务。
同时,孟子的论辩艺术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文学发展,使许多文学作品
成为古代文学家最重要的参考。
孟子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来阐明观点,启发人们挖掘本质,加深对道德的认知,以及其他文学家的思想。
总而言之,孟子的散文论辩艺术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影响了
东方文明,也为西方文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它的论证方法既深刻又朴实,是学习道德的重要资源,也是今天中国文学家学习历史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孟子》论辩艺术技巧探微
《孟子》论辩艺术技巧探微《孟子》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是一部具有重要思想和文化价值的经典著作。
其中,孟子在论辩上的艺术技巧被广泛认为是其智慧和才华的体现。
本文将探讨《孟子》中论辩艺术技巧的精髓。
孟子注重辩证法的运用。
“辩”意味着争辩、辩论,而“证”则意味着证明。
这种辩证法即是通过对立面的碰撞,寻求方案的最高真理。
例如,孟子提出“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这一立场与当时的“性恶论”相对立,进而展开两者的辩论。
通过辩论,孟子指出人性善的理由和证据,最终成功地反驳了对方的观点,向人们展示了性善的真理。
这种辩证法的运用,体现了孟子在论辩上的深厚功力。
孟子的论辩艺术技巧还包括“以辨明是非”、“辩证分析”和“用比喻”三个方面。
首先,孟子强调“以辨明是非”。
他认为,在辩论中,要善于区分是非,围绕基本的判断标准展开辩论。
例如,当孟子辩论性善时,他将道德标准设定为“以不伤人为善”的原则。
通过以善恶明确的标准为基础,他能够判断并指出对方观点的是非之处,从而更有力地辩驳对方。
这种以辨明是非的论辩技巧,使得辩论更加具有针对性和逻辑性。
其次,孟子的论辩艺术技巧表现在辩证分析的运用上。
他在辩论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进行分析,使得辩论更完整和全面。
例如,在辩论性善时,孟子通过辩证分析,将人性善均衡结合人的本性,引导辩论走向更深层次的思考。
这种辩证分析的技巧使得辩论更具有逻辑性和说服力,增强了对方理解和接受的可能性。
最后,孟子在论辩上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使得辩论更形象生动。
他通过比喻,将抽象的道德观念具象化,使观点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例如,孟子以树木的成长为喻,比喻人性本善有发展的潜力。
这种运用比喻的技巧,不仅使得辩论更具形象感,也方便了听众对观点的理解和记忆。
总的来说,孟子在《孟子》中运用了多种论辩艺术技巧,其中包括辩证法、以辨明是非、辩证分析和用比喻等。
这些技巧使得他的论辩更具有逻辑性、说服力和生动性,使得他的观点更容易为人们接受和理解。
孟子的辩论技巧
孟子的辩论技巧儒家的第二号人物孟轲(前390—前305),人称“亚圣”,是孔子孙孔伋的学生,人们尊称他为圣人,不敢以“辩士”语之;实际上他善于言辩,善于论战。
下面店铺整理了孟子的辩论技巧,希望对你有帮助。
孟子的辩论技巧一、取譬喻理,以理服人齐宣王问孟子:“德何如则可以王(Wàng,动词,做天下王)矣?”孟子一开始就把问题引到行政爱民上来,回答说:“保民而王,莫只能御也(莫有谁抵御得了)。
”齐宣王问:“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孟子曰:“可。
”齐宣王问:“何由知吾可也?”凭什么知道我可以呢?孟子抓住发生在齐宣王自身上的一个故事,把问题引导到说明齐宣王仁德之心可以“保民”上来。
孟子说:“我听到胡龁(hé)说,王坐于堂上,有人牵一头牛从堂下经过,王看见了就问:把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把它牵去杀了用血祭钟。
王说:“把它放了吧!我不忍心看到它这种害怕战抖的样子,没有罪过就走向死地。
”牵牛的人说:“那么,祭钟的事不是废了吗?”王说:“怎么废了呢?用一只羊来替换嘛!”不知国王有这件事没有?齐宣王说:“有这件事。
”孟子说:老百姓都说国王吝啬财物,用羊换牛,以小易大。
我本知道国王见到牛怕死的样子,没有见到羊怕死的样子。
不过,国王有这种怜悯之心,就足够统一天下了。
齐宣王又问:这种怜悯之心合乎统一天下,是什么缘故呢?]孟子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绕了一个弯子,说明齐宣王有怜悯之心,就有了仁德之心。
有了仁德之心而不行仁政,是他不肯去做,而不是他不能做。
接着用了一个比喻反问齐宣王说:“有(人)復(报告)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一钧三十斤),而不是足以举一羽;明(视力)足以察秋毫(秋天鸟毛)之末(尖端),而不见舆薪(一车柴),则王许(听信)之乎?”齐宣王曰:“否。
”孟子通过上述取譬喻理,以理说明齐宣王不行行政是他自己主观上不作为,而不是不能作。
因而他结论是:“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孟子的辩论技巧
孟子的辩论技巧
辩题,是否应该实行义利观念?
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今天我们的辩题是关于是否应该实行
义利观念。
义利观念是指在处理事务时,要考虑到道义和利益的双
重因素,而不是只追求个人利益。
我将站在支持实行义利观念的立场,通过孟子的辩论技巧,为大家阐述我的观点。
首先,孟子曾经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只追求个人利益,
而不考虑道义,那他将无法承担起重大的责任和使命。
实行义利观念,可以让人们更加注重道德修养,从而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
其次,孟子提出了“仁政”、“王道”等思想,强调了统治者
应该以仁义为本,以民众的利益为重。
实行义利观念,可以帮助统
治者更好地领导国家,让国家更加和谐稳定,让人民得到更好的利益。
这也是为了整个社会的长远利益考虑。
最后,孟子强调了人的本性是善的,而不是恶的。
如果我们实
行义利观念,可以让社会更加和谐,人与人之间更加信任,从而促
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总之,实行义利观念是符合孟子思想的,也是符合社会发展的
需要的。
希望大家能够支持实行义利观念,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人与人之间更加互相尊重,共同谋求发展。
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的论辩艺术技巧孟子的辩论技巧一、回避术、转换术孟子在游说国君和与人论辩时,难免遇到对方提出一些自己不愿回答或难以回答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孟子便采用回避术和转换术。
如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章”(《梁惠王上》),记录的是孟子和齐宣王的一场谈话和论辩。
一开始是齐宣王发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是要孟子给他讲讲齐桓公、晋文公这两大春秋霸主称霸的事理。
我们知道,孟子是主张“王道”、反对“霸道”的,并且认为“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告子下》),对齐宣王的这一问题,孟子显然是不愿谈的,他岂能将“罪人”的罪过当功劳宣扬并让齐宣王效尤!那么,孟子此刻该怎么办呢?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他很干脆地回避了对方的问题,又迅速转换了话题,这就是所谓回避术和转换术。
在这里,孟子是以假装不知进行回避的,所说并非实话。
据《论语》所载,孔子与其弟子曾多次谈到齐桓、晋文,一则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二则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以答子路;三则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匡天下,民到于今而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以答子贡(均见《宪问》);且孔子作《春秋》以授弟子,怎么能说仲尼之徒无道其事是以无传呢?在《孟子》中,他自己也多次与人谈及桓、文,如“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公孙丑上》);“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公孙丑下》);“晋之《乘》,楚之《木寿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
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
’”(《离娄下》)作为学者,孟子对桓、文之事岂能不知,怎么能说臣未闻之呢?这显然是假话。
但是面对齐宣王出的难题,试想,倘若不说这假话,要么违心告之,要么正言拒之,均非良策,相比之下,孟子佯装不知,避而不谈,委婉拒绝,仍不失为明智之举,聪明人也会听出其不愿谈此话题的弦外之音的。
如果说这一回避术还不值得特别称道的话,那么他一下子将话题由“霸道”转到“王道”,来了180度的急转弯,而且转得那么突然,大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则无疑令人颔首称道了。
这一手很厉害,因这一转,使他摆脱了不利处境,变被动为主动,迅速掌握了主动权。
又如《梁惠王下》中这样一章: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
事齐乎?事楚乎?”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
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滕文公“事齐”、“事楚”之问,不好回答,故孟子以“是谋非吾所能及也”予以回避,又转而谈了自己的一项建议,即凿池筑城,与民共守云云。
朱熹注曰:“国君死社稷,故致死以守国。
至于民亦为之死守而不去,则非有以深得其心者不能也。
”可见孟子是要对方在加强守备[2](P323)的同时,大力推行仁政,“守义而爱民”。
这也是很快就将话题转入其政治主张的轨道。
再如《梁惠王上》“孟子见梁惠王章”中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晋天下莫强焉章”中梁惠王欲向齐、楚报仇雪耻,问“如之何则可”?孟子却说:“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诸如此类,都是成功运用回避、转换之术的范例。
孟子不只在论辩的开端运用回避转换之术,在论辩过程中也常常用到。
如“齐桓晋文之事章”中王问“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问所谓后必有灾“可得闻与”?孟子都未直接回答,而是避开话头,由他另起话题,反问对方,再转弯摸角地引入原题。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由此可见,善于回避和转移话题,是孟子在论辩中惯用的战术,也是聪敏善辩之人为控制局面、驾驭对方、避其锋芒、出其不意、反客为主、转守为攻而擅长运用的一个重要招数。
孟子的辩论技巧二、求同术、擒纵术如前所说,论辩跟打仗一样,用兵之道讲究有张有驰,有擒有纵,欲擒故纵,论辩亦然。
孟子深谙此理,在论辩中很善于运用求同术和擒纵术。
所谓“求同”,就是寻求与对方在某一方面的共同点,适当地给予肯定,以靠拢对方,取得对方的信任和好感,为下面的辩异、反驳作准备。
求同只是手段,驳异才是目的。
所谓“擒纵”就是有纵有擒,先纵后擒,欲擒故纵,从而将对方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二者都有以退为进、以屈为伸、以伏为起的特点,有着较密切的联系。
在“齐桓晋文之事章”中,孟子将话题引入“王道”后,随之向齐宣王指出“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并肯定他可以“保民而王”,齐宣王不知何由,于是孟子便讲述了从胡齿乞那里听到的宣王“以羊易牛”的故事,说明“是心足以王矣”。
从“臣闻之胡齿乞曰”可以看出,孟子事先是做了一定的调查了解的,这很有必要。
对对方的情况有所了解,心中有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讲完故事后“不识有诸”一问,是明知故问,既是为了让对方证实,更是为了抓住对方,牵着其鼻子走。
这就像我们平常所见到的某些能言善辩者说话总是能拿住人一样。
接着孟子便就“牛羊”之事进行辨析,施展其求同、擒纵之术:“是心足以王也”——一纵;“百姓皆以王为爱(吝惜、小气) 也”——一擒;“臣故知王之不忍也”——又一纵;在齐宣王作了“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的认同和辩解后,孟子又一擒——“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这下把齐宣王搞得晕头转向,无法回答,不无尴尬地笑曰:“是诚何心哉?”并无可奈何地承认“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在此情况下,孟子又来了一纵——主动解围,替其辩解说:“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这一精彩辩说,抓住了问题的要害,显示了孟子的聪明,更说到了齐宣王的心上,难怪宣王非常高兴和激动地说:“《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以上论辩,孟子一拉一送,有纵有擒,但总体上还是为了求同靠拢,以纵为主。
经过一这回合的谈辩,孟子用自己的聪明智慧赢得了对方的信任,使之不得不心悦诚服,甚至感激含戚,从而达到了预期目的。
然而当读到下文“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时,我们又恍然大悟:上述求同靠拢,完全是欲擒故纵!原来孟子胸有成竹,精心策划、成功实施且亲自导演了这一幕求同、擒纵之戏。
其战术之高超,令人不禁为之叫绝!这样的战术的在《孟子》其他篇章中也多有运用。
如《滕文公下》“陈仲子章”,针对匡章所谓“陈仲子,岂不诚廉士哉”之说,孟子先退后进,对曰:“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
虽然,仲子恶能廉,充仲子之操,则蚓而后可也。
……”这也是采用了求同立异、先纵后擒之辩术。
需要说明的是,孟子的“求同术”,完全是为驳斥异说、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服务的,与后世某些人为谋取私利讨好巴结权贵不可同日而语。
其“擒纵术”也是正大而不诡谲,高明而不卑琐。
这都值得我们悉心领会,认真学习。
孟子的辩论技巧三、圈套术、包抄术这里所说的“圈套术”,是指在谈话中预设圈套、暗布陷井、步步诱逼、引人入彀之术。
与此相关的“包抄术”,是指侧面迂回、封锁包围、断其后路、套其隐秘之术。
二者都类似军事谋略,是《孟子》论辩艺术中最为精彩绝妙的一招。
孟子是善用圈套术的高手。
如《梁惠王下》“孟子谓齐宣王”一章: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诒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诒,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这是一段简短而精彩的论辩文字。
孟子为了启发齐宣王反省图诒,巧设圈套,从小事、闲事问起,先问朋友不尽其责当如何对待,继问官吏不称其职该怎样处理,对方不明其意图,不知是计策,顺话答话,自然以弃绝、罢免作答,这便于不知不觉中钻入孟子的逻辑圈套,且被无形的绳索勒紧锁定。
然后孟子就势一推,直奔主题,诘问国家没治理好,意即人君不称其位该怎么办,齐宣王根本无法回答,现出“顾左右而言他”的尴尬狼狈相。
在这里,孟子略施小计,就使对方落入网中,一败涂地。
《梁惠王上》“寡人愿安承教”一章,也是这样。
梁惠王愿安心受教,孟子便劈头问他:“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梁惠王不假思索地答曰:“无以异也。
”因为不管用棍用刀,总归是杀了人,无论问谁也得如是回答。
孟子又问:“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梁惠王大概觉得不妙,但按照逻辑推理,也只好回答:’无以异也。
”于是孟子乃严正教训对方:“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兽相食,人且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这差不多是指着鼻子骂了,只剩下当头棒喝:这不是和用刀用棍杀人的罪犯一样吗?言虽未到,意已及矣。
孟子之所以如此大胆严厉,是因为前边连诱带逼,使对方上了圈套,已承认用政治杀人跟用刀棍杀人无甚区别,这还有何话说?文中虽然未写梁惠王受训斥后的狼狈相,但想来比齐宣王的“顾左右而言他”还要难堪。
《孟子》中这类例子还有许多。
在“齐桓晋文之事章”中,孟子就没有少用圈套。
其“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诸问是圈套,“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之问是圈套,上文谈到的以“牛羊”求同、擒纵,又何尝不是一大圈套,只是另有特色罢了。
由此可见,孟子在论辩中善设机巧,爱挽环环,常以很简单的问话作为诱饵,诱敌深入,由小到大,由远到近,层层收紧,步步进逼,依靠雄辩的逻辑力量,稳操胜券,轻而易举地击败对方,致之窘地而后快,而且使之陷入自我否定的矛盾推论中,无力还击,束手就擒。
循览再三,反复咀嚼,令人为之击节!孟子也善用包抄之术。
如“齐桓晋文之事章”中有这样一个回合:孟子问曰:“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王曰:“否。
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孟子又问:“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王却笑而不言。
对一般人来说,人家不说,只好算了。
但孟子有办法,你不说,我也要把你的话掏出来!他故意绕弯子进行多方测度:“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潍是哉?”这一系列问话,和前边的许多问话一样,皆藏答于问,明知故问,答案是给对方规定好的。
不同的是,此番目的不在拿人,而在从侧面迂回、包抄、排除,以话套话,等到齐宣王按其规定的答案作出否定回答后,孟子一下子直捣黄龙:“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将其欲称霸天下之野心昭然揭出,使其无所逃遁或狡辩。
这就是“包抄术”的妙用。
苏洵在此处批曰:“至此上下之[3](P12—14)间,呼吸变化,奔腾控御,若捕龙蛇,真文之至也。
大概已隐约看到了这一特点。
这种辩术,直到今天,在教育子弟、审讯庭辩等场合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着,而孟子,盖即其开山祖师也。
《滕文公下》中孟子与其弟子彭更的一段论辩,值得注意:(彭更)曰:“梓、匠、轮、舆,其志将以求食也;君子之为道也,其志亦将以求食与?”(孟子)曰:“子何以其志为哉?其有功于子,可食(sì,下同)而食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