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孟子的辩论艺术
(完整版)浅谈《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
浅谈《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孟子,名珂,字子舆,战国鲁国邹人。
孟子一世都致力于游说诸侯,进行政治活动,宣扬自己行王道、施德政的政治思想。
孟子擅长论辩善用譬喻,其文章气壮河山,感情豪放,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尤其突出。
孟子高妙的论辩能力和技巧使他在论辩过程中战无不胜,势不行当。
《孟子》风格雄辩锋利,在言谈中 , 巧用设问谆谆教导 , 让对方在不知不觉中掉进了早先设计好的“圈套”里而词穷理屈, 最后达到他要说理的目的。
在《梁惠王章句上》中, 孟子就是擅长运用启示引诱, 层层追求, 步步进逼的方法来引人就范的。
齐宣王是个雄心勃勃的君王 , 他一心想称霸天下 , 但孟子是儒学派的代表 , 在政治上反对用武力征服天下的“霸道”而主张“王道”。
所以 , 在孟子说说齐桓公、晋文公在春秋时为何能称霸诸侯的事时,他故意奇妙地避而不谈“霸道”, 而用详尽的案例把问题逐渐指引到“王道”上去 , 他推断齐宣王的心理 , 特意把齐宣王以前做过的一件“以羊易牛”的小事说成是“仁术” , 可以作为“保民而王”的大事业的基础 , 并大加一定。
这样牢牢抓住齐宣王的心理 , 使宣王自己兴致勃勃地咨询“王天下”的事 , 走到孟子说理的轨道上来。
接着孟子针对齐宣王用武力征服天下的野心 , 连续启示引诱 , 指出齐宣王这类野心的极端危险性 , 并深刻解析了齐国与天下形势 , 给齐国指出一条通往德政的道路。
最后齐宣王完整被孟子的高论所服气 , 提出让孟子协助他完成大业。
孟子进一步论述了实行“德政”的各项详尽措施 , 从而达到说服齐宣王弃“霸道” 、施“德政”的论辩目的。
类比推理,巧设属类,擅长同类对比,也是《孟子》论辩的艺术特色。
《梁惠王章句上》:“狗彘食人而不知检 , 途有饿莩而不知发 ; 人死 , 则曰 : ‘非我也 , 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曰, ‘非我也, 兵也。
’王无罪岁, 斯天下之民至焉。
”这段话中,以“为荣华人家的猪狗吃掉了百姓的粮食 , 却不加以检查和制止 ; 道路上有饿死的人 , 却不想到开仓贩救。
《孟子》的辩论技巧
《孟子》的辩论技巧《孟子》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哲学著作,被誉为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
在这部书中,孟子以自己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他独到的辩论技巧。
下面我将从孟子的辩论方法和技巧,及其在书中的运用等方面进行解析。
首先,孟子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
在《孟子》中,孟子经常使用寓言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并通过生动形象且易于理解的比喻来为自己的主张提供依据。
例如,在《梁惠王上》中,孟子以山林中的树木为比喻,说明众人对梁惠王的恩德应如何回报。
这种运用寓言和比喻的辩证方法,不仅使得孟子的思想更直观、易于理解,也更容易打动人们的情感,使人们更容易接受他的观点。
其次,孟子善于运用反问的辩证方式。
在《孟子》中,孟子经常用反问的方式与对手进行辩论,从而揭示对方的谬误、引出问题的实质,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例如,在《梁惠王下》中,孟子问梁惠王:“王欲壹国而治之,若此其任也夫?”通过这种反问的方式,孟子逐步揭示梁惠王的误区,并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
这种反问的辩证方式,既能够凸显孟子的观点,也能够引发读者思考,使人们更深入地理解问题的复杂性。
此外,孟子善于运用事实论证的辩论方式。
在《孟子》中,孟子经常通过列举具体实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他会通过讲述历史上的英雄事迹或者自然界的现象,来推断人的本性和行为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道德价值观。
例如,在《滕文公上》中,孟子通过讲述当时的历史事件,如大禹治水和稷下学宫的故事,向滕文公阐述统治者的责任与义务。
这种通过事实论证的辩证方式,既增加了论证的可信度,也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孟子的观点。
最后,孟子善于运用对比和分析的辩证方法。
在《孟子》中,孟子经常通过对比不同情况或者分析问题的不同方面来阐明自己的观点。
他会将非理想状态与理想状态进行对比,从而引发读者对问题的思考,并最终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例如,在《离娄上》中,孟子通过分析亲情和义理二者的关系,以及它们对于社会秩序的影响,来阐述自己的主张。
浅谈孟子的辩论艺术
浅谈孟子的辩论艺术战国中期,游说讲学,互相辩难之风大盛。
孟子是当时有名的雄辩家,以知言善辩而著称。
在辩论中,他旗帜鲜明,感情充沛,锋芒毕露,说得对方无言以对,显示出雄辩的特点。
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对孟子有这样的评价:“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孟子的雄辩才能,犀利的笔锋,由此可见一斑。
(一)孟子的论辩技巧孟子论辩之所以所向披靡,无往不胜,独特论辩技巧是其重要成因之一。
(1)脉络分明,有条不紊。
孟子的论辩多以事实为基础,论辩起来有理有据,而且有的放失,言必有中。
在具体的论辩中,穿插运用演绎法和归纳法,有正有反,有擒有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地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
如《梁惠王下》: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先以两个设问,使齐宣王顺着自己的思路,得出两个不言而喻的结论,而后类推下去,使齐宣王陷入自我否定的结论中而无言以对,只好“顾左右而言他”。
利用对话体论辩文的特点,巧妙设问,缓缓道来,“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赵岐《孟子章句*题辞》)。
(2)抓住要害,突出中心。
在论辩中一下子就能把握问题的关键,运用对比来揭示矛盾,给人以不容辩驳的感染力,深刻地阐明道理,鲜明地表白自己的观点。
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所不战,战必胜矣,(《孟子•公孙丑下》)。
在这里,孟子用对比的方法,阐明了道之多寡对于战争胜负的关系,启发统治者关注人心所向的大问题。
再如: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孟子在设喻的基础上,通过对比,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舍生取义的人生追求,既深入浅出,又振聋发聩。
试论《孟子》的论辩艺术
试论《孟子》的论辩艺术孟子,名轲,字子车,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被尊为“儒家圣人”之一。
他的著作《孟子》被誉为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被誉为儒家学说的代表作品之一。
《孟子》中的论辩艺术是一大特色,体现了孟子思想的深刻和卓越。
论辩是孟子思想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他与他人交流思想的方式。
孟子在《孟子》中进行的论辩,不仅仅是为了与人辩论,更是为了展示他的思想和哲学观点。
他所进行的论辩极富有说服力,论证严密,展现了他的辩证才能和卓越的思维能力。
在《孟子》中,孟子运用了多种论辩技巧,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技巧是举例论证。
举例论证是通过具体的案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从而使人信服。
孟子在《孟子》中多次运用这一技巧,例如在谈到人性本善时,他举了“若是南方之大盗,必有所依”、“术也者,非劳而取者也”等案例,用丰富的实例证明了人性的本善。
这种举例论证不仅具有说服力,也使人对于孟子的思想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除了举例论证,孟子在《孟子》中还使用了比喻、对话等多种论辩技巧。
比喻是通过类比的方式来让人理解某一概念或观点,这种比喻往往生动形象,容易让人理解。
在《孟子》中,孟子通过比喻来表达他的思想,例如比喻人生崇高的志向如登高远望、宝藏藏在深山等,这些比喻不仅增加了文字的生动性,也让人对于他的思想产生共鸣。
对话也是《孟子》中论辩的一种形式,孟子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自己对于伦理、政治等方面的见解。
对话更加生动活泼,使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通过对话,孟子与他人进行真知灼见的交流,从而使自己的观点更加深入人心。
在论辩中,孟子运用了辩证的思维方式,他善于从多个角度来看待问题,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揭示,这种辩证思维在他的论辩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在《孟子》中,孟子从人性本善和性恶的矛盾中展开了思考,认为人性是善恶并存的,这种辩证的思维方式使他的观点更加深刻和全面。
孟子的论辩还表现出了他的辩才和智慧。
他在《孟子》中运用了各种辩证技巧,反复推敲伦理问题和政治问题,使得他的观点更加深刻和丰富。
关于孟子的辩论技巧
关于孟子的辩论技巧由于周朝末年“礼崩乐坏”,“王钢解纽”,到了战加时代便出现了百年争鸣的局面,其中孟子一直为国人所推崇,就让我们跟着孟子学习其论辩之道。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孟子的辩论技巧,希望能够帮到你。
孟子的辩论技巧一溯本求源,攻击要害,叫人信服。
有一次,齐宣王问孟子:“商汤流放夏桀,武王讨伐殷纣,真有这回事吗?”孟子回答:“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
”齐宣王又问:“做臣子的以下犯上,杀掉他的君王,这难道可以吗?”孟子回答:“破坏仁爱的人叫做‘贼’;破坏道义的人叫做‘残’。
这类人,我们都叫他‘独夫’。
我只听说周武王诛杀了‘独夫’,没听说他‘以臣弑君’。
”齐宣王站在形式上的君臣关系角度,指出商汤流放夏桀、武王讨伐殷纣是犯上作难,也是与儒家主张的“仁爱”思想相对立,似乎历史上的两位暴君是应该得到同情的,商汤和武王的行为反而是应该遭到指责的,把难题抛给孟子。
孟子则巧妙避开齐宣王设置的辩论陷阱,溯本求源,将回击的矛头对准两位暴君的本质,指出他们是“独夫”,而非仁爱的君王,所以武王讨伐殷纣也就不再是“以臣弑君”,反而是对百姓的仁爱。
这一段反驳,直击要害,让人信服。
孟子的辩论技巧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之身,令人叹服。
有一个任国人问屋庐子:“礼和食物哪个重要?礼和美色哪个重要?”屋庐子回答:“礼重要。
”那个任国人又问:“如果遵照礼制求食,便会饿死,不遵照礼制求食,便能得到食物,那么还一定要遵照礼制吗?如果遵照婚娶礼仪,便得不到妻子,而不遵照婚娶礼仪,便能得到妻子,那么还一定要遵照婚娶的礼仪吗?”屋庐山子不知如何回答,第二天到邹国告诉了孟子。
孟子说:“回答这个问题有什么困难呢?金属比羽毛重,难道说一个金属带钩比一车羽毛还重吗?用饮食的重要方面与礼的细节相比较,何止是饮食更重要?用娶妻的重要方面与礼的细节相比较,何止是娶妻更重要?你可以这样回答他,扭断哥哥的胳膊,抢夺他的食物便能得到吃的,不扭断胳膊就得不到吃的,那么就去扭断胳膊吗?翻过东邻的墙头去搂抱人家的少女,就能得到妻子,不去搂抱就得不到妻子,难道就去搂抱吗?”食、色与礼制并非绝对矛盾,两者是可以和谐统一的。
试论《孟子》的论辩艺术
试论《孟子》的论辩艺术《孟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许多论辩的场景和技巧。
论辩是指通过言辞交锋来证明或反驳某种观点或主张的过程。
在《孟子》中,孟子和他的学生们经常与其他学派进行论辩,展现了他们高超的辩才和思维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论《孟子》的论辩艺术。
1. 逻辑严密《孟子》的论辩具有很高的逻辑性,各个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晰明了。
例如,孟子在与梁惠王的对话中,通过“爱民”这个概念的辨析,表达了自己的爱民观点,并用严密的逻辑手段反驳了梁惠王的“割爱”观念。
这种将逻辑严密运用于论辩中的技巧,让孟子的观点更加有力、理性,也更容易说服听众。
2. 善于反问反问是一种很好的辩证思维方式,在《孟子》的论辩中也得到了广泛运用。
孟子通过反问和质疑,剖析对方的论点,让对方无法自圆其说。
例如,在与公孙丑的对话中,孟子质问了公孙丑的“名不正则言不顺”的观点,引出了自己的“名实相副”的观点。
3. 用比喻形象化比喻是将抽象的概念用具体的事物来形象化,易于被人理解和接受。
孟子的论辩艺术中也运用了大量的比喻。
例如,孟子在与公孙丑的对话中,用“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来比喻人才的流失现象,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他的观点,同时也加深了听众对问题的印象。
4. 讲究文辞文辞是论辩中很重要的一环,如果讲话不清、用词不当,就会影响到对方的理解和接受。
孟子和他的学生们都讲究文辞,从用词到构思,都显得十分优雅。
例如,在孟子与禽滑离的辩论中,禽滑离说:“龙也,并非始皇之时有之,夫妇之间,吾未尝不见也。
”孟子则回击道:“龙象于云,飞游九万里,首长数丈,何其大也?原是夫妇之私,安能及若?” 孟子精妙的用词和排比句子,深化了对方对龙的理解,加强了他对自己观点的说服力。
总之,《孟子》的论辩艺术是其思想精深的重要体现,其严密的逻辑性、善于反问、运用比喻、讲究文辞等技巧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这种文化传统和艺术表现不仅在当时有着重要的作用,也给今后的人们留下了宝贵的思维财富。
试论《孟子》的论辩艺术
试论《孟子》的论辩艺术《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是儒家学说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它被誉为“孔子后儒家圣人”。
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论辩艺术,通过对《孟子》中的论辩艺术进行分析和探讨,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儒家哲学,并从中汲取宝贵的智慧和启示。
孟子还擅长利用比喻和成语来进行论辩,比如他常用“鸟枭之心”、“有忧乐有忧乐”等比喻来说明自己的观点,通过这种直观的比喻,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和认同。
孟子还在《孟子》中提到了很多故事和典故,通过这些生动的故事和典故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使得论辩更加生动有趣,更加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在孟子的论辩艺术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是他运用情理并重的辩证策略。
他在论辩中,既会运用理性分析,悉心推敲问题的本质和内在逻辑,又会用情感共鸣来打动人心,使对方心悦诚服。
这种情理并重的辩证方法,不仅使孟子的论辩更加全面和丰富,也使他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还注重在论辩中保持礼貌和风度,避免居高临下或者咄咄逼人的态度,这不仅能够赢得对方的尊重和共鸣,也能够使得论辩更加富有教养和意义。
在孟子的论辩艺术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他高超的辩证能力,更能够品味到他的高尚品德和优良风度。
通过《孟子》中的论辩艺术,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宝贵的知识和经验。
孟子的论辩艺术告诉我们,在进行辩论时,首先要注重理性的分析和思考,不能被情绪和情感左右,要善于运用逻辑和推理来说服对方。
孟子的辩证方法告诉我们在进行论辩时,要注重说服力和感染力,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比喻和故事来吸引对方的注意力,从而更容易得到对方的认同。
孟子的风度和礼貌告诉我们,在进行辩论时,要注意保持风度和礼貌,不要与人争吵和冲突,要用理性和温和来说服对方,才能够取得更好的辩论效果。
《孟子》中的论辩艺术是一门非常宝贵的艺术,它不仅是对儒家哲学的生动诠释,更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宝贵经验和智慧。
在当今社会,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离不开辩论和交流,通过学习和领悟《孟子》中的论辩艺术,我们就能够在交流中收获更多的智慧和成果,取得更好的交流效果。
《孟子》的论辩艺术技巧
《孟子》的论辩艺术技巧孟子的辩论技巧一、回避术、转换术孟子在游说国君和与人论辩时,难免遇到对方提出一些自己不愿回答或难以回答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孟子便采用回避术和转换术。
如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章”(《梁惠王上》),记录的是孟子和齐宣王的一场谈话和论辩。
一开始是齐宣王发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是要孟子给他讲讲齐桓公、晋文公这两大春秋霸主称霸的事理。
我们知道,孟子是主张“王道”、反对“霸道”的,并且认为“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告子下》),对齐宣王的这一问题,孟子显然是不愿谈的,他岂能将“罪人”的罪过当功劳宣扬并让齐宣王效尤!那么,孟子此刻该怎么办呢?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他很干脆地回避了对方的问题,又迅速转换了话题,这就是所谓回避术和转换术。
在这里,孟子是以假装不知进行回避的,所说并非实话。
据《论语》所载,孔子与其弟子曾多次谈到齐桓、晋文,一则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二则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以答子路;三则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匡天下,民到于今而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以答子贡(均见《宪问》);且孔子作《春秋》以授弟子,怎么能说仲尼之徒无道其事是以无传呢?在《孟子》中,他自己也多次与人谈及桓、文,如“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公孙丑上》);“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公孙丑下》);“晋之《乘》,楚之《木寿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
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
’”(《离娄下》)作为学者,孟子对桓、文之事岂能不知,怎么能说臣未闻之呢?这显然是假话。
但是面对齐宣王出的难题,试想,倘若不说这假话,要么违心告之,要么正言拒之,均非良策,相比之下,孟子佯装不知,避而不谈,委婉拒绝,仍不失为明智之举,聪明人也会听出其不愿谈此话题的弦外之音的。
如果说这一回避术还不值得特别称道的话,那么他一下子将话题由“霸道”转到“王道”,来了180度的急转弯,而且转得那么突然,大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则无疑令人颔首称道了。
论孟子的论辩艺术
论孟子的论辩艺术
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创立了“性善、天命、立政”的理论体系,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辩手。
他在论辩中采取了一些
独具特色的方法和策略,这些方法和策略为我们今天的演讲和辩论提
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首先,孟子善于运用比喻。
他常常通过生动的比喻来概括和说明
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使得论点更加直观、易于理解。
例如,他用“不
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个比喻来阐述官员应该遵循职责分工、各司其
职的原则。
其次,孟子善于使用对话。
他常常与对手进行讨论和辩论,通过
双方的交流和对话,不断深入问题的本质,进而发掘出更深刻的道理。
例如,他和齐宣王的辩论,就是典型的对话模式,其中虽然双方观点
截然不同,但孟子一方始终处于理性、客观的状态,从而成功地说服
了齐宣王。
再次,孟子注重应对不同类型的对手和论点。
他会针对不同对手
采取不同的策略,有时候会明辨是非,有时则采取委婉、缓和的方式。
例如,他和荀子的辩论,孟子采取了磨嘴皮子的方法,最终成功地说
服了荀子。
最后,孟子注重自身的话语艺术和形象塑造。
他特别注重在辩论
中展现自己的风度和气质,从而增强自己的说服力和形象。
例如,他
在与梁惠王的辩论中,表现出极大的谦逊和礼貌,这不仅赢得了梁惠王的赞赏,更使得自己深得民心。
综上所述,孟子的论辩艺术呈现出多样性和灵活性,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在今天的演讲和辩论模式中,我们也可以借鉴其中的一些策略,并不断改进创新,从而取得更好的辩论效果。
试论《孟子》的论辩艺术
试论《孟子》的论辩艺术《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孟子的众多名言和哲理。
孟子的论辩艺术在其中得到了充分展现,他不仅在辩论中展现了出色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表现出高超的口才和理论深度。
本文将分析《孟子》中的论辩艺术,探讨孟子的辩论技巧和思想风格。
孟子的论辩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在《孟子》中,孟子以一种富有敬畏之心的态度与对手展开非常深刻的讨论。
他首先会用对方的观点为出发点,然后进行逻辑思辨,通过分析归纳,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要求对方作出回答,引导对话的深入。
孟子的论辩过程中,总是按部就班,一环扣一环,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这种逻辑性和条理性是孟子论辩艺术的重要特点,也是其思想深邃的体现。
孟子的论辩具有很强的口才和表达能力。
孟子擅长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来表述自己的观点,他的言辞富有正义、激情和感染力,容易打动人心。
在《孟子》中,孟子可以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自己深刻的思想,很好地说服了对手和读者。
他的辩论言辞富有音韵节奏感,通过修辞手法和语言技巧,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让人产生共鸣。
孟子的口才和表达能力使他的论辩更有力量和影响力。
孟子的论辩具有很强的思想深度和内涵。
孟子在辩论中常常将道德伦理问题、政治哲学和人性论等深刻的问题拿出来作为讨论的中心,从而引发对方和读者深思。
他以儒家的仁爱之道和政治理论为基础,论证人性的本善和天命的道义,引导对方和读者从思想上接受自己的观点。
孟子在论辩中常以理论分析和实例佐证相结合的方式,深刻阐述自己的思想,使得其论辩更富有内涵和哲学深度。
《孟子》中的论辩艺术表现出了孟子辩论的逻辑性、口才和表达能力以及思想深度。
他的论辩风格精炼而深刻、富有感染力,在当时的中国哲学思想中具有很高的影响力。
他的论辩艺术也对后世的思想家和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古代儒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代社会,我们也可以从《孟子》中的论辩艺术中寻找到一些启示。
孟子的辩论风格和思想方法,对我们进行辩论和思辨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试论《孟子》的论辩艺术
试论《孟子》的论辩艺术《孟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书中包含了孟子的思想和观点。
在《孟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孟子运用了精湛的论辩艺术,通过对话和辩论的方式,阐述自己的观点,与其他人进行辩论,以达到理解和传播自己思想的目的。
孟子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来进行论辩。
在《孟子》中,孟子经常用具体生活中的例子或者故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比如他用“黄丞相”来比喻人才被埋没,用“齐宣王托孤”来寓言君王的才德制约了国家的发展等等。
这样的比喻和寓言深入浅出,生动形象,使观众容易理解并接受他的观点。
孟子擅长建立论据和提出问题来引导论辩。
在与别人辩论时,孟子往往会提出一个问题或者观点,并通过逻辑推理和明确的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他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通过不断的发问和辩论,来引导对方思考和回答问题,从而使论辩过程更加深入和精确。
孟子重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
在与他人辩论时,他不仅仅是为了争论胜负,更重要的是通过辩论来推动思想的交流和学术的进步。
孟子常常会倾听对方的观点,并从中寻找有价值的部分,进行批判和回应,进一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探讨。
他在辩论中不仅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尊重并引用对方的观点,使论辩成为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对话和交流。
孟子注重言辞的表达和修辞的技巧。
他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排比、反问、比喻等等,来增强自己观点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孟子的辩论语言通俗易懂,简洁明了,富有感染力,使人们容易接受并喜欢他的观点。
《孟子》的论辩艺术体现在孟子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建立论据和提出问题、倾听与尊重他人观点以及言辞的表达和修辞技巧等方面。
这种论辩艺术不仅使得孟子的思想观点能够得到更好地传播和理解,也对后世的辩论和思考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试论《孟子》的论辩艺术
试论《孟子》的论辩艺术《孟子》是中国古代典籍之一,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孟子及其学说的总称。
《孟子》以“性善论”为核心,强调人性本善,通过教育和修养可以使人实现道德的完善。
而论辩艺术在《孟子》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孟子》中的论辩艺术。
《孟子》中的论辩艺术体现在孟子与其他学派之间的辩论交流中。
孟子曾与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进行过多次辩论,例如与墨子辩论兼爱和以时辰礼对待父母,与荀子辩论人性的恶与善,与齐国的宰相相子辩论仁义等等。
这些辩论展示了孟子的辩论才华和思想深度,也展示了他对其他学派的理解和批判。
《孟子》中的论辩艺术还表现在孟子与他的弟子之间的辩论中。
孟子对他的弟子提问、反问,引导他们思考和辩论问题,以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在《尽心下》一章中,孟子通过与他的弟子公不韦的辩论,激发了公不韦的思考和认识,使他明白了治国的根本在于道德修养。
《孟子》中的论辩艺术还彰显在孟子以辩论为手段劝化君王和诸侯的过程中。
孟子认为君王和诸侯应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通过辩论来劝导君王和贵族,使他们自觉尽责,关心民众,推行善政。
在与齐国的宰相相子辩论中,孟子通过以众臣之心代言,以大义感染齐国宰相,使其明白仁义之美,改变了错误的做法。
孟子的论辩艺术还体现在他与学生和信众之间的辩论中。
孟子通过讲学和回答学生、信众的提问,引导他们思考和理解儒家思想,培养他们的才智和思辨能力。
他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从不用教条主义的方式灌输知识。
孟子的论辩艺术在这个层面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后世儒家教育奠定了基础。
《孟子》中的论辩艺术表现在与其他学派的辩论中、与弟子的辩论中、与君王和诸侯的辩论中以及与学生和信众的辩论中。
这些论辩不仅展示了孟子的辩论才华,更展现了他在教育、思辨和道德修养等方面的深厚思考和广博知识。
《孟子》的论辩艺术对后世影响深远,为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传统做出了重要贡献。
《孟子》的论辩艺术技巧
《孟子》的论辩艺术技巧《孟子》是中国哲学家孟子所著的一本著作,该书主要阐述了孟子的思想和哲学观点。
在《孟子》中,孟子以其独特的论辩艺术技巧,给予读者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孟子》的论辩艺术技巧。
首先,孟子注重运用类比和比喻来进行论辩。
在书中,孟子经常以自然界的事物来类比人的道德行为,以更形象生动地说明他的观点。
例如,他用树的成长来比喻人的德行成长;用水火的相互制约来比喻君臣之间的相互制约。
这种利用类比和比喻的方式,使得他的观点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也更具有说服力。
其次,孟子善于运用对比来进行论辩。
他经常通过对比不同的观点或行为,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思想。
例如,在论道德时,孟子与荀子进行对比,阐述了自己对于人性本善的观点。
他通过对比两者的观点,指出了荀子的观点的片面性,并强调了人性本善的重要性。
这种对比的方法,使得他的观点更加突出和有说服力。
第三,孟子善于利用故事和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他通过讲述一系列的故事和事例,来说明自己的思想和道德观。
例如,他通过讲述梁惠王破釜沉舟、顾城相募兵等故事,来说明君臣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责任。
这种运用故事和事例的方式,不仅增加了他观点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也更加深入人心。
最后,孟子善于运用反问来进行论辩。
他经常通过反问的方式,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例如,在论人性时,他用“夫子不知夫死生,而知夫行藏之真伪也?”这样的反问句,来质疑人心的真实性和道德行为的动机。
通过这样的反问,他引发了读者的思考,进一步加深了对他观点的理解。
综上所述,《孟子》通过类比、比喻、对比、故事和事例、反问等论辩艺术技巧,给予了读者深刻的启示。
这些技巧不仅使得他的思想更具有说服力和针对性,也使得读者更易于接受和理解。
通过阅读《孟子》,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他的思想和观点,也可以学习并借鉴他的论辩艺术技巧。
《孟子》的论辩艺术技巧
《孟子》的论辩艺术技巧孟子是战国时代首屈一指、技压群雄的论辩大师,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天才的雄辩家。
善于论辩是《孟子》最突出的艺术特点,其论辩艺术技巧主要有回避术、转换术,求同求、擒纵术,圈套术、包抄术,比附术、诡辩术,追问术、反诘术,铺陈术、排比术等,可谓集先秦论辩艺术之大成。
下面小编整理了《孟子》的论辩艺术技巧,一起了解吧。
孟子的辩论技巧一、回避术、转换术孟子在游说国君和与人论辩时,难免遇到对方提出一些自己不愿回答或难以回答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孟子便采用回避术和转换术。
如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章” (《梁惠王上》),记录的是孟子和齐宣王的一场谈话和论辩。
一开始是齐宣王发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是要孟子给他讲讲齐桓公、晋文公这两大春秋霸主称霸的事理。
我们知道,孟子是主张“王道”、反对“霸道”的,并且认为“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告子下》),对齐宣王的这一问题,孟子显然是不愿谈的,他岂能将“罪人”的罪过当功劳宣扬并让齐宣王效尤!那么,孟子此刻该怎么办呢?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他很干脆地回避了对方的问题,又迅速转换了话题,这就是所谓回避术和转换术。
在这里,孟子是以假装不知进行回避的,所说并非实话。
据《论语》所载,孔子与其弟子曾多次谈到齐桓、晋文,一则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二则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以答子路;三则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匡天下,民到于今而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以答子贡(均见《宪问》);且孔子作《春秋》以授弟子,怎么能说仲尼之徒无道其事是以无传呢?在《孟子》中,他自己也多次与人谈及桓、文,如“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公孙丑上》);“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 (《公孙丑下》);“晋之《乘》,楚之《木寿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
试论《孟子》的论辩艺术
试论《孟子》的论辩艺术《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儒家经典之一,它是由孟子及其弟子所著,内容包括了孟子的思想和学说。
在《孟子》中,孟子以其精湛的辩论艺术,对众多道家、墨家等其他学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批判,同时也对儒家学说进行了阐释和发展。
通过深入探讨《孟子》对论辩艺术的展示,可以深刻理解儒家学说的核心理念和思想。
孟子在《孟子》中展现了出色的论辩技巧和辩证能力。
在《孟子·离娄上》中,孟子与弟子离娄对话,用典故“庖丁解牛”来说明教育的重要性。
这一对话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精彩的辩证,使得离娄对教育的理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孟子还借助辩证的手法,揭示出天性和人性的关系,在《尽心下》中,孟子深入讨论了人的本性和善恶的关系,通过动物、植物等的生长规律,来论证人的本性本善的观点。
孟子的辩证能力使得他可以以浅白的话语,通过具体生活的例子,深刻揭示人生道理,让人们能够深刻领会到他的理念。
《孟子》中体现了孟子精妙的论辩艺术与处世智慧。
在《公孙丑下》一节,孟子通过与公孙丑的对话,论述了做人的道理和处世的智慧。
孟子用“以德报怨”、“不以怨报德”等深刻的论述,来阐明人应该以德报怨,不以怨报德的道理。
这种辩证的手法很好地折射出了孟子的高超的论辩技巧和处世智慧。
孟子在《孟子》中的论述并非空泛而抽象的理论,而是深入浅出的生活道理,让人在读后深感触动,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孟子》中还显示了孟子对道义和伦理之辨的深刻理解和运用。
在《滕文公上》中,孟子通过与滕文公的对话,阐述了天赋不同的人的不同取向,使人们都能成为贤人。
并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来说明了道德和礼节对人的重要性。
孟子对于道义和伦理之辩的运用,更是使得他在辩证中彰显出清晰的阐述,并在道德上有着非常高的要求。
《孟子》不仅仅是一部哲学巨著,更是一部伦理之书,通过深入研读《孟子》,使人们能够认识到孟子高超的辩证能力和对道义的深刻理解。
《孟子》无疑是一部充满了辩证艺术的哲学巨著。
试论《孟子》的论辩艺术
试论《孟子》的论辩艺术1. 引言1.1 引言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孟子被誉为诸子百家之首,被认为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的论辩艺术在其著作中得到了充分展现,其辩论方法、辩论技巧、论辩目的等方面都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
通过深入研究孟子的论辩艺术,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其思想观点及其对后世影响的重要性。
本文将从孟子的辩论方法入手,探讨其在辩论中所采用的策略和手段,如何运用逻辑推理和辩证分析等方式进行论证。
还将分析孟子在辩论中展现出的辩论技巧,包括借助寓言故事、对比等手法来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本文将结合孟子的论辩目的,探讨其辩论背后所追求的价值取向和目标。
探讨孟子的辩论与现代辩论的联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孟子对话与现代社会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通过分析孟子辩论艺术的意义,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孟子在古代哲学史上的独特地位以及其对后世思想的深远影响。
通过对孟子的论辩艺术进行系统的阐述和探讨,可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把握孟子思想的精髓和价值所在。
2. 正文2.1 孟子的辩论方法孟子的辩论方法可以总结为三个关键要素:逻辑推理、修辞技巧和道德争辩。
孟子在辩论中使用逻辑推理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他善于运用逻辑推理来解决问题,从而使他的论据更加严密和可信。
他会根据事实和逻辑原理进行推理,推导出结论,并据此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孟子擅长运用修辞技巧来增加说服力。
他善于运用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使自己的论述更加生动、形象和易于理解。
这种修辞手法可以使听众更容易接受他的观点,并增加说服力。
孟子在辩论中也注重道德争辩。
他认为道德是人类行为的准则,因此在辩论中常常会引用道德规范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他会强调人的本性和道德之间的关系,从而使他的论证更加有力。
孟子的辩论方法是综合运用逻辑推理、修辞技巧和道德争辩,这种方法在辩论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他的言论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这种辩论方法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辩论能力和思辨能力。
孟子的辩论技巧
孟子的辩论技巧儒家的第二号人物孟轲(前390—前305),人称“亚圣”,是孔子孙孔伋的学生,人们尊称他为圣人,不敢以“辩士”语之;实际上他善于言辩,善于论战。
下面店铺整理了孟子的辩论技巧,希望对你有帮助。
孟子的辩论技巧一、取譬喻理,以理服人齐宣王问孟子:“德何如则可以王(Wàng,动词,做天下王)矣?”孟子一开始就把问题引到行政爱民上来,回答说:“保民而王,莫只能御也(莫有谁抵御得了)。
”齐宣王问:“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孟子曰:“可。
”齐宣王问:“何由知吾可也?”凭什么知道我可以呢?孟子抓住发生在齐宣王自身上的一个故事,把问题引导到说明齐宣王仁德之心可以“保民”上来。
孟子说:“我听到胡龁(hé)说,王坐于堂上,有人牵一头牛从堂下经过,王看见了就问:把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把它牵去杀了用血祭钟。
王说:“把它放了吧!我不忍心看到它这种害怕战抖的样子,没有罪过就走向死地。
”牵牛的人说:“那么,祭钟的事不是废了吗?”王说:“怎么废了呢?用一只羊来替换嘛!”不知国王有这件事没有?齐宣王说:“有这件事。
”孟子说:老百姓都说国王吝啬财物,用羊换牛,以小易大。
我本知道国王见到牛怕死的样子,没有见到羊怕死的样子。
不过,国王有这种怜悯之心,就足够统一天下了。
齐宣王又问:这种怜悯之心合乎统一天下,是什么缘故呢?]孟子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绕了一个弯子,说明齐宣王有怜悯之心,就有了仁德之心。
有了仁德之心而不行仁政,是他不肯去做,而不是他不能做。
接着用了一个比喻反问齐宣王说:“有(人)復(报告)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一钧三十斤),而不是足以举一羽;明(视力)足以察秋毫(秋天鸟毛)之末(尖端),而不见舆薪(一车柴),则王许(听信)之乎?”齐宣王曰:“否。
”孟子通过上述取譬喻理,以理说明齐宣王不行行政是他自己主观上不作为,而不是不能作。
因而他结论是:“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浅论孟子的论辩艺术
浅论孟子的论辩艺术
孟子被誉为先秦儒家伟大思想家,他是一位卓越的教师,弘扬自觉教育,重要发表论辩艺术,从而影响了后世的哲学思想。
孟子的论辩艺术不仅在其他思想家中占有重要地位,还影响了后代文学家用以分析和推理的方法。
孟子在论辩中奉行“说服不拒绝,学习不止步”的原则,以一种搞笑的演绎方式,结合通俗的言辞和深刻的思辨,把儒家做为根本思想,推展出多层次的思想分析,深入地挖掘和揭示道理,追求以理服智,帮助他人看到事实,让人们真正明白道理。
孟子所提出的“归根论”,即“以色归根”、“以艺归根”和“以至言归根”,是他论证的基础,也是他的论辩的三大特色。
这三种方式也是后来著名的孟子九章的基础。
孟子认为,事实能够凭其本身而证明,但有时也可以凭根据而证明。
孟子从具体的事实出发,推广开来,论证道理,而不落入宗教迷信、传统教条等陷阱。
孟子还用“获取证据”的方式,广泛吸收传统和现实经验,尤其是古代先贤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当代变化来展开论辩,充分发挥了良知的智慧,使学习进步,并增强对儒家伦理的认知和善意的认同。
孟子的论辩艺术几千年来一直被高度认可,被认为是儒家思想发展史上的一大贡献。
孟子精湛的技艺被誉为“西洋之珠”,他的论辩艺术至今仍在受到国内外学者和读者的广泛关注,也对后世读者一直具有可及性和普遍性,而且其影响也一直在延续至今。
《孟子》论辩艺术技巧探微分析
《孟子》论辩艺术技巧探微分析《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孟子的代表作之一,其中包含了丰富的辩论艺术技巧。
通过分析《孟子》中的辩论技巧,我们可以了解孟子的思想观点和表达方式,同时也可以体会到古代辩论文化的魅力。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孟子》中的辩论艺术技巧进行探讨分析。
首先,孟子在辩论中运用了逻辑论证的技巧。
逻辑论证是辩论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合乎逻辑的推理和论证来说服对方。
在《孟子》中,孟子常常通过引用历史典故、提出具体例子等方式进行逻辑推理,从而让对方接受他的观点。
比如,在《尽心上》一章中,孟子用“燕京绝粟而齐贩粟,齐绝粟而楚贩粟”这个历史典故来说明国家治理的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
这种逻辑论证的技巧在孟子的辩论中是非常常见的,通过合理的推理和具体的例子来说服对方,展示了孟子辩论技巧的高超之处。
最后,孟子在辩论中还注重语言的运用和措辞的技巧。
语言是辩论的重要工具,通过恰当的用词和措辞可以使辩论更加精彩和有力。
在《孟子》中,孟子善于用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精练的措辞和生动的描述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和共鸣。
比如,在《公孙丑下》一章中,孟子通过生动的描述和富有感情的措辞来表达对公孙丑的批评和不满,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共情。
这种语言的运用和措辞的技巧使孟子的辩论更加生动、有趣,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综上所述,《孟子》中的辩论艺术技巧包括逻辑论证、修辞手法和语言运用等多个方面,这些技巧共同构成了孟子独特的辩论风格和表达方式。
通过对《孟子》中的辩论技巧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孟子的思想观点和表达方式,同时也可以领略到古代辩论文化的魅力。
希望本文的探讨能够对读者们对《孟子》中的辩论艺术技巧有所启发和帮助。
孟子的辩论技巧
孟子的辩论技巧
辩题,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正方观点,人性本善。
反方观点,人性本恶。
正方观点:
1.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生下来就有良知和道德感,愿意做好事,善良的品质是与生俱来的。
2. 人性本善的观点符合人们对于美好社会的向往,如果人性本恶,那么社会秩序将难以维持。
3. 孟子在与其他思想家的辩论中,常常运用悖论和比喻,巧妙地表达了人性本善的观点,展现了他的辩论技巧。
反方观点:
1. 人性本恶的观点认为,人天生就具有自私、贪婪、嫉妒等负面品质,需要通过教育和规范才能变得善良。
2. 孟子的辩论技巧虽然高超,但是他的观点在实际社会中并不成立,人性本恶的观点更符合现实情况。
3. 孟子在辩论中虽然善于运用比喻和悖论,但是对于人性本善的观点,缺乏实际的证据和逻辑支撑。
结论:
孟子的辩论技巧在辩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的辩论中,尚无定论。
无论人性本善还是本恶,都需要通过教育和规范来引导人们做善良的事情,建立和谐的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孟子的辩论艺术
论辩,或者辩论,是指持不同观点的双方,为了各抒己见,所进行的证明与反驳。
德国著名诗人兼政论家海涅说过:“合理的与不合理的,两者都必须经过相似的辩驳。
”他的话清楚地说明了论辩的基本特征。
论辩的背后虽然隐藏着不同的社会利益,但论辩本身却是思想的直接交锋,智慧的反复比较,乃至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长期论争。
郭沫若在《荀子的批判》(《十批判书》)中说:“孟文的犀利,庄文的恣肆,荀文的浑厚,韩文的峻峭,单拿文章来讲,实在各有千秋。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曾出现非常多优秀的热于论辩长于论辩的人士,而今笔者想以己之愚见,浅谈战国时期散文大家孟子的论辩艺术。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鲁国邹人。
孟子以孔子的继承者自命,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奠定了封建社会的孔孟之道,被尊称为“亚圣”。
游说诸侯,进行政治活动,宣传自己行王道、施仁政的政治主张,是孟子一生的主要活动内容。
在此过程中,孟子表现出高超的论辩能力和技巧,其思想的犀利和性格的刚烈在先秦诸子中独树一帜。
《孟子》的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同时又精练准确,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是极富感染力的文学散文。
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对孟子有这样的评价:“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孟子的雄辩才能,犀利的笔锋,由此可见一斑。
(一)、孟子的论辩技巧
孟子论辩之所以所向披靡,无往不胜,独特论辩技巧是其重要成因之一。
(1)、类比推理法,在具体的论辩中,穿插运用演绎法和归纳法,有正有反,有擒有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地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
如《梁惠王下》: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饣妥其妻子,则如之何?”
王曰:“弃之。
”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王曰:“已之。
”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
先以两个设问,使齐宣王顺着自己的思路,得出两个不言而喻的结论,而后类推下去,使齐宣王陷入自我否定的结论中而无言以对,只好“顾左右而言他”。
利用对话体论辩文的特点,巧妙设问,缓缓道来,“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赵岐《孟子章句*题辞》)。
(2)对比法,运用对比来揭示矛盾,给人以不容辩驳的感染力,深刻地阐明道理,鲜明地表白自己的观点。
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所不战,战必胜矣,(《孟子•公孙丑下》)。
在这里,孟子用对比的方法,阐明了道之多寡对于战争胜负的关系,启发统治者关注人心所向的大问题。
再如: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
者也,(《孟子•告子上》。
孟子在设喻的基础上,通过对比,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舍生取义的人生追求,既深入浅出,又振聋发聩。
(3)譬喻法,“孟子长于譬喻”(赵岐《孟子章句*题辞》),谭家健认为,孟子的比喻“浅近平易而生动有有趣,轻快灵便而又深刻贴切”,“堪称比喻圣手”。
在论辩中运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
孟子的比喻性推理,从逻辑上来说,有些未免牵强,却使孟子的论辩,富于形象性,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如“民之归人也,犹如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离娄上》)以一个简单的比喻,表现民众归仁德必然趋势。
(二)、孟子的论辩风格
风格是孟子论辩艺术的总体特点。
如果孟子的论辩艺术没有独特的风格,就不成其为孟子的论辩艺术了。
(1)、气势浩然是《孟子》散文的重要风格特征。
这种风格,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
孟子曾说:“我善养浩然之气。
”(《公孙丑上》)“养气”是指按照人的天赋本心,对仁义道德经久不懈的自我修养,久而久之,这种休养深升华出一种至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
具有这种“浩然之气”的人,“说大人,则藐之”(《尽心下》),在精神上首先压倒对方,能够做到藐视政治权势,鄙夷物质贪欲,气概非凡,刚正不阿,无私无畏。
正如苏轼所说:“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气之间,称其气。
”(《上枢密韩太尉书》)气盛言宜,孟子内在精神修养上的浩然气概,是《孟子》气势充沛的根本原因。
(2)、同时,《孟子》大量使用排偶句、叠句等修辞手法,来加强文章的气势,使文气势磅礴,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
如:他在劝君主端正对大臣的态度时,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
孟子还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上述观点皆本人的浅显之谈,对于亚圣孟子的散文,还待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