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下篇·佳兵原文及译文
《天工开物·佳兵》
《天工开物·佳兵》导语:古代战争所使用的兵器,以冷兵器为主,需要铸造,下面是《天工开物》中有关我国兵器的介绍,欢迎参考!宋子曰:兵非圣人之得已也。
虞舜在位五十载,而有苗犹弗率。
明王圣帝,谁能去兵哉弧矢之利,以威天下,其来尚矣。
为老氏者,有葛天之思焉。
其词有曰:“佳兵者,不详之器。
”盖言慎也。
火药机械之窍,其先凿自西番与南裔,而后乃及于中国。
变幻百出,日盛月新。
中国至今日,则即戎者以为第一义,岂其然哉虽然,生人纵有巧思,乌能至此极也○弧矢凡造弓,以竹与牛角为正中干质,(东北夷无竹,以柔木为之。
)桑枝木为两梢。
弛则竹为内体,角护其外;张则角向内而竹居外。
竹一条而角两接,桑肖则其末刻锲,以受弦区,其本则贯插接笋于竹丫,而光削一面以贴角。
凡造弓,先削竹一片,(竹宜秋冬伐,春夏则朽蛀。
)中腰微亚小,两头差大,约长二尺许。
一面粘胶靠角,一面铺置牛筋与胶而固之。
牛角当中牙接,(北边无修长牛角,则以羊角四接而束之。
广弓则黄牛明角亦用,不独水牛也。
)固以筋胶。
胶外固以桦皮,名曰暖靶。
凡桦木关外产辽阳,北土繁生遵化,西陲繁生临洮郡,闽、广、浙亦皆有之。
其皮护物,手握如软绵,故弓靶所必用。
即刀柄与枪干亦需用之。
其最薄者,则为刀剑鞘室也。
凡牛脊梁每只生筋一方条,约重三十两。
杀取晒干,复浸水中,析破如苎麻丝。
北边无蚕丝,弓弦处皆纠合此物为之。
中华则以之铺护弓干,与为棉花弹弓弦也。
凡胶乃鱼脬杂肠所为,煎治多属宁国郡,其东海石首鱼,浙中以造白鲞者,取其脬为胶,坚固过于金铁。
北边取海鱼脬煎成,坚固与中华无异,种性则别也。
天生数物,缺一而良弓不成,非偶然也。
凡造弓初成坯后,安置室中梁阁上,地面勿离火意。
促者旬日,多者两月,透干其津液,然后取下磨光,重加筋胶与漆,则其弓良甚。
货弓之家,不能俟日足者,则他日解释之患因之。
凡弓弦取食柘叶蚕茧,其丝更坚韧。
每条用丝线二十余根作骨,然后用线横缠紧约。
缠丝分三停,隔七寸许则空一二分不缠,故弦不张弓时,可折叠三曲而收之。
天工开物【古籍精品原文】
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
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
是中国科技史料中保留最为丰富的一部,它更多地着眼于手工业,反映了中国明代末年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力状况。
目录
上篇
∙乃粒
∙乃服
∙彰施
∙粹精
∙作咸
∙甘嗜
中篇
∙陶埏
∙冶铸
∙舟车
∙锤锻
∙燔石
∙膏液
∙杀青。
天工开物译注
7-2诸色质料
5
7-3蓝淀
7-4红花
7-5附:燕脂、 槐花
8-2黄金 8-3银附:朱砂银
8-4铜 8-5附:倭铅
8-6铁 8-7锡
8-8铅附:胡粉、黄 丹
9-2鼎
1
9-3钟
2
9-4釜
3
9-5像、炮、 镜
4
9-6钱附:铁 钱
5
10-2治铁
01
10-3斤、 斧
02
10-4锄、 镈〔1〕、 鎈、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7-2酒母 17-3神曲〔1〕 17-4丹曲〔1〕
18-2珠 18-3宝 18-4玉 18-5附:玛瑙、水晶、琉璃
二、二十四节气及 时辰换算表
一、古今度量衡单 位换算表
三、本书插图目录
作者介绍
这是《天工开物译注》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精彩摘录
这是《天工开物译注》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天工开物译注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著作
自然科学 史 换算 表
粱
单位 粟
天工开 物
潘吉星
专家
铅
度量衡
天工开物
水利
麻
麦麦工
盐
麦灾
菽
内容摘要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 本书由我国著名的自然科学史专家潘吉星对《天工开物》做了详细的注释及白话翻译,并保留了全部的图版。
天工开物·佳兵(4)原文
天工开物·佳兵(4)原文天工开物·佳兵(4) 凡取硝制药,少者用新瓦焙,多者用土釜焙,潮气一干,即取研末。
凡研硝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则祸不可测。
凡硝配定何药分两,入黄③同研,木炭则从后增入。
凡硝既焙之后,经久潮性复生。
使用巨炮,多从临期装载也。
【注释】①官引:由官府发放的专卖许可证。
②长、淮:长江、淮河。
③黄:硫黄。
【译文】硝石这种东西,中国和外国都有,而中国只有西北部才出产。
东南地区卖硝石的人如果没有官府下发的运销凭证,就会以走私的名义而被治罪。
硝石和盐都是在地底下面生成的,随着水气蒸发,出现在地面。
近水而土层薄的地方形成盐,靠山而土层厚的地方形成硝。
因为它入水即消溶,所以就叫硝。
长江、淮河以北地区,过了中秋节以后,即使是在室内,隔天扫地也可扫出少量的粗硝,以供进一步煎炼提纯。
我国有三个地方出产硝石为最多:其中,四川产的叫做川硝,山西产的叫做盐硝,山东产的叫做土硝。
把刮扫来的粗硝(土墙中有时也有硝冒出来)放进缸里,用水浸一夜,捞去浮渣,然后放进锅中,加水煎煮直到硝完全溶解并又充分浓缩时,倒入容器,经过一晚便析出硝石的结晶。
其中浮在上面的叫芒硝,芒长的叫马牙硝(这都是各地出产的硝再经过纯化得到的),而沉在下面含杂质较多的叫朴硝。
要除去杂质把它提纯,还需要加水再煮。
扔进去几只萝卜一起煮熟后,再倒入盆中,经过一晚便能析出雪白的结晶,这叫做盆硝。
牙硝和盆硝制造火药的功用相同。
用硝制造火药,少量的可以放在新瓦片上焙干,多的就要放在土锅中焙。
焙干后,立即取出研成粉末。
不能用铁碾在石臼里研磨硝,因为铁石摩擦一旦产生火花,造成的灾祸就不堪设想了。
硝和硫按照某种火药所要求的配方比例拌匀研磨以后,木炭末随后才加入。
硝焙干后,时间久了又会返潮,因此大炮所用的硝药,多数是临时才装上去的。
硫黄【原文】凡硫黄配硝,而后火药成声。
北狄无黄之国,空繁硝产①,故中国有严禁,凡燃炮,拈硝与木灰为引线,黄不入内,入黄即不透关。
天工开物全文及译文
天工开物《天工开物 / 作者: 宋应星》全书详细叙述了各种农作物和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以及一些生产组织经验,既有大量确切的数据,又绘制了一百二十三幅插图。
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又细分做十八卷。
上卷记载了谷物豆麻的栽培和加工方法,蚕丝棉苎的纺织和染色技术,以及制盐、制糖工艺。
中卷内容包括砖瓦、陶瓷的制作,车船的建造,金属的铸锻,煤炭、石灰、硫黄、白矾的开采和烧制,以及榨油、造纸方法等。
下卷记述金属矿物的开采和冶炼,兵器的制造,颜料、酒曲的生产,以及珠玉的采集加工等。
《天工开物》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
收录了农业、手工业、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尤其是机械,更是有详细的记述。
明末科学家宋应星(1587-1661),字长庚,江西奉新人)撰。
宋应星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
宋应星对农业方面的丰富经验进行了总结,全面反映了工艺技术的成就。
书中记述的许多生产技术,一直沿用到近代。
该书文字简洁,记述扼要,书中所记均为作者宋应星直接观察和研究所得。
问世以后,有不少版本流传,先后被译成日、英、法、德等国文本,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宋应星生平宋应星(1587—1661),字长庚,奉新县北乡雅溪牌坊村(今宋埠镇牌楼村人)。
其曾祖父宋景,明正德、嘉靖年间,累官吏、工二部尚书,改兵部,参赞机务,入为左都御史。
祖父宋承庆,字道征,县学禀膳生员。
父宋国霖,字汝润,号巨川,庠生。
弟兄4人,胞兄宋应查看全文2012-11-16 08:11:42 作者:宋应星年代:明浏览:205 好评:0 分类:天工开物天工开物-舟车[原文] 宋子曰:人群分而物异产,来往懋迁(1)以成宇宙。
若各居而老死,何藉有群类哉?人有贵而必出,行畏周行(2);物有贱而必须,坐穷负贩。
天工开物中的天著段落
天工开物中的天著段落
《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科技名著,其中的名句有很多,下面列举一些供参考:
- 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
《天工开物·序》- 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
《天工开物·序》
- 佳兵者不祥之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天工开物·佳兵》
- 若夫中华四裔,驰名猎取者,皆饶郡浮梁、景德镇之产也。
《天工开物·陶埏》- 凡京师为军民集区,万国水运以供储,漕舫所由兴也。
《天工开物·舟车》
这些名句都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和文化的精髓,对现代社会也有很大的启示和影响。
2019秋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人教版)演练:第八单元经典原文8《天工开物》两则
第八单元科学之光经典原文 8《天工开物》两则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勤奋智慧的中国人民以前在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获得了累累硕果。
中国在古代文学、物理学、化学、地学、医药学等方面的优秀成就以前居于世界当先地位,举世有名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四大发明更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让我们走进被称为“中国 17 世纪的技术百科全书”的《天工开物》来研究一番吧!美天工神工不朽是人工,开物造物传世乃人物。
字体赏美文宋应星断想我们先看一下宋应星的简历。
宋应星,万历四十三年他 28 岁,考取举人。
但此后五次进京会试均告失败。
五次跋涉,见闻大增,他说:“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行闻。
”他在田间、作坊检查到很多生产知识。
他唾弃那些“知其味而忘其源”的“公子王孙”与“经士之家”。
在担当江西分宜县教谕年间写成了《天工开物》。
稍后,他又出任福建汀州推官、亳州知府,大概在清顺治年间逝世。
宋应星一世讲究实学,反对士医生小看生产的态度。
他对劳感人民怀有深刻的怜悯,对官府压迫人民深为不满。
他除著《天工开物》外,还有《卮言十种》《画音归正》《杂色文》《原耗》等著作,多已失传。
当前,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已经成为世界科学经典著作在各国流传,并遇到高度评论。
如法国的儒莲把《天工开物》称为“技术百科全书”,英国的达尔文称之为“威望著作”。
从这段简洁的介绍中,我们不难看出,宋老先生其实也是一个封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
他前半生美好的光阴,所有用在了科举考试上,28 岁中举后,先后五次进京会试不第,才改弦易辙,走上了科学研究之路,他扔掉书买卖气,深入生产生活实质,展开检查研究,把科学研究的成就写入书中。
中国风起云涌的政界上少了一个不足挂齿的小官吏,却多出了一个空前的、拥有里程碑意义的大科学家。
作为现代人,我们可能认为宋应星弃仕从研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但在当时,宋应星的选择,倒是要有大智慧的人材能做到的。
他生活的封建时代,是“万般皆下品,惟有念书高”的时代,是官本位、官崇敬的时代。
天工开物·佳兵(3)原文
天工开物·佳兵(3)原文天工开物·佳兵(3) 国朝军器④造神臂弩、克敌弩,皆并发二矢、三矢者。
又有诸葛弩,其上刻直槽,相承函十矢,其翼取最柔木为之。
另安机木,随手扳弦而上,发去一矢,槽中又落下一矢,则又扳木上弦而发。
机巧虽工,然其力绵甚,所及二十余步而已。
此民家妨窃具,非军国器。
其山人射猛兽者名曰窝弩,安顿交迹之衢,机旁引线,俟兽过,带发而射之。
一发所获,一兽而已。
【注释】①弩牙发弦者:弩上有突牙,用以扣弦以发弩箭。
②《汉书》名曰:蹶张材官:蹶张材官,又作材官蹶张。
材官:应即兵士中较强壮者。
注:脚蹋强弩张之,故曰蹶张。
《汉书申屠嘉传》:申屠嘉,梁人也。
以材官蹶张从高帝击项籍,迁为队率。
③不能穿鲁缟:《韩长孺传》: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
注:鲁缟,缟中尤薄者。
④军器:疑指军器局。
明置兵仗、军器二局,分造火器及刀牌、弓箭、枪弩等各种武器。
【译文】弩是镇守营地的重要兵器,不适用于冲锋陷阵。
其中直的部分叫身,横的部分叫翼,扣弦发箭的开关叫机。
砍木做弩身,长约二尺。
弩身的前端横拴弩翼,拴翼的孔离弩面划定一分厚(稍微厚了一些,弦和箭就配合不精准),与弩底的距离则不必计较。
弩面上还要刻上一条直槽用以盛放箭。
有的弩翼只用一根柔木做成,叫做扁担弩,这种弩的射杀力最强。
如果弩翼是在一根柔木下面再用竹片(挨次缩短)叠撑的就相应叫做三撑弩、五撑弩或七撑弩。
弩身后端刻一个缺口扣弦,旁边钉上活动扳机,将活动扳机上推即可发箭。
上弦时全靠人的体力。
由一个人脚踏强弩上弦的,《汉书》称为蹶张材官。
弩弦把箭射出,快速无比。
弩弦用苎麻绳为骨,还要缠上鹅翎,涂上黄蜡。
弩弦装上弩翼时虽然拉得很紧,但放下来时仍然是松的,所以鹅翎的头尾都可以夹入麻绳内。
弩箭的箭羽是用箬竹叶制成的。
把箭尾破开一点,然后把箬竹叶夹进去并将它缠紧。
射杀猛兽用的药箭,则是用草乌熬成浓胶蘸涂在箭头上,这种箭一见血就能使人畜丧命。
强弓可以射出二百多步远,而强弩只能射五十步远,再远一点就连薄绢也射不穿了。
天工开物节选赏析
设计分析
水碓的特点:
1、利用水力、杠杆和凸轮的原理去加工粮食。
2、水碓是脚踏碓机械化的成果。 3、使用立式水轮结构,经济环保。 4、连机碓是一个大水轮驱动数个水碓,即一个原动机带动数个工作 机的形式。 5、回转运动带动上下摆动输出运动。
背景介绍
《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作者是明朝 科学家宋应星。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 与自然力相配合。是中国科技史料中保留最为丰富的一部,它 更多地着眼于手工业,反映了中国明代末年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时期的生产力状况。 《天工开物》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明朝中叶以前中
中晚期,明代的漆器、染织、陶瓷、家具等设计都进入了黄金时期,明 代的设计造物达到了鼎盛时期,园林和家具设计名扬古今中外。从本质 上看,这些造物成就都是对明朝的政治经济面貌的艺术表现。 1.农业方面: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也在增加;农作物 种类日益增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都有大幅度提高。 2.手工业方面:分工更细、技术更高、成就非凡。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在 纺织等领域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3.商业方面:商业资本更加活跃,白银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涌现了一些 有名的商帮;沿海地区商贸中心和新兴市镇进一步发展。
水碓的动力机械是一个大的立式水轮,轮上装有若干板叶,转轴上装 有一些彼此错开的拨板,拨板是用来拨动碓杆的。每个碓用柱子架起一 根木杆,杆的一端装一块圆锥形石头。下面的石臼里放上准备加工的稻 谷。流水冲击水轮使它转动,轴上的拨板臼拨动碓杆的梢,使碓头一起 一落地进行舂米。凡在溪流江河的岸边都可以设置水碓,还可根据水势 大小设置多个水碓,设置两个以上的叫做连机碓,最常用是设置四个碓。 利用水碓,可以日夜加工粮食。
2019-2020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案:第八单元 经典原文8 《天工开物》两则(含答案)
开物》两则(含答案)对应学生用书P66宋应星(1587-?),明代科学家。
字长庚,江西奉新人。
自幼聪颖,博闻强记。
年轻时致力于科举,以期金榜题名,重振门第(宋家乃名门望族,到他出生时,家境“渐以萧条”)。
万历四十三年(1615),与其兄同中举人,时称“奉新二宋”,但在此后15年间,与进士无缘。
多次北上的万里之游,开阔了他的视野,增长了他的见闻,田间农业技术、作坊手工操作都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他作了不少笔记和工艺流程素描图,为日后写《天工开物》奠定了基础。
北上应试的屡屡受挫,社会政治的黑暗,使他对科举彻底绝望,遂下决心转向实学,研究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科学技术问题。
崇祯十七年(1644),弃官回乡,卒于清顺治年间。
宋应星一生讲求实学,反对士大夫轻视生产的态度。
他对劳动人民怀有深深的同情,对官府压榨人民深为不满。
他才大学博,又勤于著述,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著作除《天工开物》外,还有《卮言十种》《画音归正》《杂色文》《原耗》等,多已失传。
《天工开物》所产生的背景可以从当时的社会发展和作者自身的人生经历两个方面来理解。
明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在宋元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农作物的耕种栽培技术更加成熟,特别是以长江流域为中心的水稻种植,提供了一多半的全国口粮。
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市场,江、浙、皖一带手工业,闻名全国。
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客观上为宋应星的著述提供了条件。
宋应星出生时,家境“渐以萧条”,这使他有更多的机会与平民百姓接触,熟悉农业耕作、手工作坊的生产情况。
明思宗崇祯七年,宋应星任分宜县(今属江西)教谕,较为闲暇。
宋应星在工作之余,整理资料,从事写作,1637年,宋应星出版了他一生的力作《天工开物》,奠定了他大科学家的历史地位。
《天工开物》是一部总结我国明末以前农业和手工业技术成就的百科全书,分上、中、下3部,原有20卷,只刊刻18卷,分别叙述了有关我国古代农业、纺织、制糖、冶铸、造船、酿酒以及制造火药、兵器等物品的生产过程。
天工开物·佳兵(5)原文
天工开物·佳兵(5)原文
天工开物·佳兵(5) 万人敌:用于边远小县城里守城御敌,有的没有炮,有的即使配有火炮也笨重难使,万人敌便是适合近距离作战的机动武器。
硝石和硫黄配合产生的火力,能使千军万马炸得血肉横飞。
它的制法是:把中空的泥团晾干后,通过上边留出的小孔装满由硝和硫黄配成的火药,并由人灵活地增减和掺入毒火、神火等药料,压实并安上引信后,再用木框框住。
也有在木桶里面糊泥并填实火药而造成的,道理是一样的。
如果用泥团就一定要在泥团外加上木框以防止抛出去还没爆炸就破裂了。
敌人攻城时,点燃引信,把万人敌抛掷到城下。
这时,万人敌不断射出火力,而且四方八面地旋转起来。
当它向内旋时,由于有城墙挡着,不会伤害自己人;当它向外旋时,敌军人马会大量伤亡。
这是守城的首要武器。
凡能通晓火药性能和火器制法的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这种武器发明还不到十年,负责守卫疆土的将士们都应密切关注其中的技巧原理呀!
【评析】
自古以来,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摩擦。
两个人的摩擦会引起争吵,两个国家的摩擦,严重时就会引起战争了。
但凡战争,为了保护自己,也为了求胜利,就有兵器的生产。
有对付少数人的兵器,也有一次可以对付一群人的兵器。
在明代,随着传教士东来的,还有西洋武器的传入。
这些传统武器和西洋武器的制造方法与作用,在本篇
中都有说明。
《天工开物》全文翻译
《天工开物》全文翻译
《天工开物》
原文:
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事物而既万矣,必待口授目成而后识之,其与几何?万事万物之中,其无益生人与有益者,各载其半;世有聪明博物者,稠人推焉。
乃枣梨之花未赏,而臆度楚萍;釜之范鲜经,而侈谈莒鼎画工好图鬼魅而恶犬马,即郑侨、晋华,岂足为烈哉?
幸生圣明极盛之世,滇南车马,纵贯辽阳;岭徼官商,横游蓟北。
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见见闻闻。
若为士而生南宋之季,其视燕、秦方物,已成夷产;从互市而得裘帽,何殊肃慎之矢也。
且夫王孙帝子,生长深宫,御厨玉粒正香,而欲观耒(耒吕);尚宫锦衣方剪,而想像机丝。
当斯时也,披图一观,如获重宝矣!年来著书一种,名曰《天工开物》。
伤哉贫也!欲购奇考证而乏洛下之资欲招致同人商略赝真而缺陈思之馆随其孤陋见闻藏诸方寸而写之岂有当哉?吾友涂伯聚先生,诚意动天,心灵格物,凡古今一言之嘉,寸长可取,必勤勤恳恳而契合焉。
昨岁《画音归正》,由先生而授梓;兹有覆命,复取此卷而继起为之,其亦凤缘之所召哉!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观众」「乐律」二卷,其道太精,自揣非吾事,故临梓删去。
丐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时崇祯丁丑孟夏月,奉新宋应星书于家食之问堂。
(选自《天工开物》)
【注释】楚萍:楚国的浮萍。
苔鼎:苔国的铜鼎。
郑侨:郑国的子产。
晋华:晋朝的张华,编纂有中国第一部博物学著作《博物志》。
肃慎:先秦古国名。
天工开物·佳兵(3)原文
天工开物·佳兵(3)原文天工开物·佳兵(3) 国朝军器④造神臂弩、克敌弩,皆并发二矢、三矢者。
又有诸葛弩,其上刻直槽,相承函十矢,其翼取最柔木为之。
另安机木,随手扳弦而上,发去一矢,槽中又落下一矢,则又扳木上弦而发。
机巧虽工,然其力绵甚,所及二十余步而已。
此民家妨窃具,非军国器。
其山人射猛兽者名曰窝弩,安顿交迹之衢,机旁引线,俟兽过,带发而射之。
一发所获,一兽而已。
【注释】①弩牙发弦者:弩上有突牙,用以扣弦以发弩箭。
②《汉书》名曰:蹶张材官:蹶张材官,又作材官蹶张。
材官:应即兵士中较强壮者。
注:脚蹋强弩张之,故曰蹶张。
《汉书申屠嘉传》:申屠嘉,梁人也。
以材官蹶张从高帝击项籍,迁为队率。
③不能穿鲁缟:《韩长孺传》: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
注:鲁缟,缟中尤薄者。
④军器:疑指军器局。
明置兵仗、军器二局,分造火器及刀牌、弓箭、枪弩等各种武器。
【译文】弩是镇守营地的重要兵器,不适用于冲锋陷阵。
其中直的部分叫身,横的部分叫翼,扣弦发箭的开关叫机。
砍木做弩身,长约二尺。
弩身的前端横拴弩翼,拴翼的孔离弩面划定一分厚(稍微厚了一些,弦和箭就配合不精准),与弩底的距离则不必计较。
弩面上还要刻上一条直槽用以盛放箭。
有的弩翼只用一根柔木做成,叫做扁担弩,这种弩的射杀力最强。
如果弩翼是在一根柔木下面再用竹片(挨次缩短)叠撑的就相应叫做三撑弩、五撑弩或七撑弩。
弩身后端刻一个缺口扣弦,旁边钉上活动扳机,将活动扳机上推即可发箭。
上弦时全靠人的体力。
由一个人脚踏强弩上弦的,《汉书》称为蹶张材官。
弩弦把箭射出,快速无比。
弩弦用苎麻绳为骨,还要缠上鹅翎,涂上黄蜡。
弩弦装上弩翼时虽然拉得很紧,但放下来时仍然是松的,所以鹅翎的头尾都可以夹入麻绳内。
弩箭的箭羽是用箬竹叶制成的。
把箭尾破开一点,然后把箬竹叶夹进去并将它缠紧。
射杀猛兽用的药箭,则是用草乌熬成浓胶蘸涂在箭头上,这种箭一见血就能使人畜丧命。
强弓可以射出二百多步远,而强弩只能射五十步远,再远一点就连薄绢也射不穿了。
文言文阅读篇:文言句式与文句翻译
年级初二学科语文编稿老师赵鑫课程标题文言文阅读篇:文言句式与文句翻译一校张琦锋二校黄楠审核马加蕊1. 考点:了解句意,能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2. 重点:文言句式与文言翻译的要求3. 难点:把握文言翻译“信、达、雅”的标准一、知识精讲(一)文言句式现代汉语按语气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种句式。
文言句式是指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掌握这些文言句式既可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也能让我们更高效地翻译文言句子。
最常见和最重要的文言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四种。
1. 判断句所谓判断句,就是用来判断主语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属于某一类或不属于某一类的句子。
判断句的宾语用来表示和主语有同一关系或隶属关系的事物或人等。
如:我是中国人。
这个句子中的宾语“中国人”用来说明主语“我”的国籍,现代汉语的判断句常用判断动词“是”来表示,除了“是”外,有时还用“叫”、“做”、“为”等,后面都带名词或名词性宾语。
如果表示否定判断,就在判断词前面加上否定词“不”、“非”、“无”、“未”等。
文言文表示判断一般不用“是”这个现代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动词,而往往使用特定的词语配合一定的格式来表示判断。
⑴用“者”、“也”表示判断。
最完整的形式是“……者,……也”的格式,有时只有前句用“者”,有时只在后句用“也”,有时“者”“也”合并,形如“……者也”,有时“者”“也”都不使用。
例①陈胜者,阳城人也。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译文:陈胜是阳城人。
例②夫战,勇气也。
(《左传·庄公十年·曹刿论战》)译文:作战是靠勇气的。
例③佳兵者,不祥之器。
(宋应星《天工开物·佳兵》)译文:优良的兵器是不吉祥的东西。
例④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例⑤大将军忠臣。
(班固《汉书·霍光传》)译文:大将军是忠臣。
《天工开物》下篇·珠玉原文及译文
《天工开物》下篇·珠玉原文及译文下篇·珠玉原文作者:宋应星宋子曰:玉韫山辉,珠涵水媚,此理诚然乎哉,抑意逆之说也?大凡天地生物,光明者昏浊之反,滋润者枯涩之仇,贵在此则贱在彼矣。
合浦、于阗行程相去二万里,珠雄于此,玉峙于彼,无胫而来,以宠爱人寰之中,而辉煌廊庙之上,使中华无端宝藏折节而推上坐焉。
岂中国辉山、媚水者,萃在人身,而天地菁华止有此数哉?○珠凡珍珠必产蚌腹,映月成胎,经年最久,乃为至宝。
其云蛇蝮、龙颔、鲛皮有珠者,妄也。
凡中国珠必产雷、廉二池。
三代以前,淮扬亦南国地,得珠稍近《禹贡》“淮夷珠”,或后互市之便,非必责其土产也。
金采蒲里路,元采杨村直沽口,皆传记相承之妄,何尝得珠。
至云忽吕古江出珠,则夷地,非中国也。
凡蚌孕珠,乃无质而生质。
他物形小而居水族者,吞噬弘多,寿以不永。
蚌则环包坚甲,无隙可投,即吞腹,囫囵不能消化,故独得百年千年,成就无价之宝也。
凡蚌孕珠,即千仞水底,一逢圆月中天,即开甲仰照,取月精以成其魄。
中秋月明,则老蚌犹喜甚。
若彻晓无云,则随月东升西没,转侧其身而映照之。
他海滨无珠者,潮汐震撼,蚌无安身静存之地也。
凡廉州池自乌泥、独揽沙至于青鸾,可百八十里。
雷州池自对乐岛斜望石城界,可百五十里。
户采珠每岁必以三月,时牲杀祭海神,极其虔敬。
户生啖海腥,入水能视水色,知蛟龙所在,则不敢侵犯。
凡采珠舶,其制视他舟横阔而圆,多载草荐于上。
经过水漩,则掷荐投之,舟乃无恙。
舟中以长绳系没人腰,携篮投水。
凡没人以锡造弯环空管,其本缺处对掩没人口鼻,令舒透呼吸于中,别以熟皮包络耳项之际。
极深者至四五百尺,拾蚌篮中。
气逼则撼绳,其上急提引上,无命者或葬鱼腹。
凡没人出水,煮热毳急覆之,缓则寒栗死。
宋朝李招讨设法以为耩,最后木柱扳口,两角坠石,用麻绳作兜如囊状。
绳系舶两傍,乘风扬帆而兜取之,然亦有漂溺之患。
今户两法并用之。
凡珠在蚌,如玉在璞。
初不识其贵贱,剖取而识之。
自五分至一寸一分经者为大品。
天工开物——精选推荐
天工开物天工开物《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也是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
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十八章。
此文章内含四种版本:明崇祯十年涂绍煃刊本、明末清初书林杨素卿刊本、菅生堂刊本及和钞本。
《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
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尤其是《机械》篇详细记述了包括立轴式风车、糖车、牛转绳轮汲卤等农业机械工具,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
是中国科技史料中保留最为丰富的一部,它更多地着眼于手工业,反映了中国明代末年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力状况。
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又细分为十八章,各章的前后顺序,是以「贵五穀而贱金玉」为原则,先介绍农业,最后才是珠宝制造。
上卷记载民以食为天的乃粒(穀物)的栽种和加工方法、乃服(养蚕)及织造加工类型、彰施(染色)技术、粹精(五穀)精制程序、作咸(制盐)、甘嗜(造糖)方法;中卷包括民生日用的陶埏(砖瓦陶瓷)、治铸(锺鼎制钱)窑制工序、舟车(车船)制造、锤锻(铁铜)诸金属铸鍊、燔石(煤炭石灰) 、膏液(榨油)、杀青(造纸)採制工法;下卷则集中于五金(金银)矿物採炼、佳兵(弓弩)等兵器制造、丹青(朱墨)颜料调配、麴蘖(酒麴)酿造生产、珠玉(珠宝)採获与精制。
大致目录上篇:乃粒:关于粮食作物的栽培技术乃服:衣服原料的来源和加工方法彰施:植物染料的染色方法粹精:谷物的加工过程作咸:介绍盐的生产方法甘嗜:种植甘蔗及制糖、养蜂的方法中篇:陶埏:砖、瓦、陶瓷的制作冶铸:金属物件的铸造舟车:船舶、车辆的结构、制作和用途锤锻:用锤锻方法制作铁器和铜器燔石:石灰、煤炭等非金属矿的生产技术膏液:植物油脂的提取方法杀青:造纸的方法下篇:五金:金属的开采和冶炼佳兵:兵器的制造方法丹青:墨和颜料的制作麹蘖:做酒的方法珠玉:珠宝玉石的来源本文现收集四种版本(页底为全四种文件夹),关于天工开物的版本详细介绍可参见:《天工開物》知識普及《天工開物》從未在國內失傳明崇祯十年(1637)涂绍煃刊本#更新(2017年9月15日)为原色高清文件这是《天工开物》的明代初刊本,最为珍贵,此后所有版本都源出于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工开物》下篇·佳兵原文及译文作者:宋应星宋子曰:兵非圣人之得已也。
虞舜在位五十载,而有苗犹弗率。
明王圣帝,谁能去兵哉?弧矢之利,以威天下,其来尚矣。
为老氏者,有葛天之思焉。
其词有曰:“佳兵者,不详之器。
”盖言慎也。
火药机械之窍,其先凿自西番与南裔,而后乃及于中国。
变幻百出,日盛月新。
中国至今日,则即戎者以为第一义,岂其然哉?虽然,生人纵有巧思,乌能至此极也?○弧矢凡造弓,以竹与牛角为正中干质,(东北夷无竹,以柔木为之。
)桑枝木为两梢。
弛则竹为内体,角护其外;张则角向内而竹居外。
竹一条而角两接,桑肖则其末刻锲,以受弦区,其本则贯插接笋于竹丫,而光削一面以贴角。
凡造弓,先削竹一片,(竹宜秋冬伐,春夏则朽蛀。
)中腰微亚小,两头差大,约长二尺许。
一面粘胶靠角,一面铺置牛筋与胶而固之。
牛角当中牙接,(北边无修长牛角,则以羊角四接而束之。
广弓则黄牛明角亦用,不独水牛也。
)固以筋胶。
胶外固以桦皮,名曰暖靶。
凡桦木关外产辽阳,北土繁生遵化,西陲繁生临洮郡,闽、广、浙亦皆有之。
其皮护物,手握如软绵,故弓靶所必用。
即刀柄与枪干亦需用之。
其最薄者,则为刀剑鞘室也。
凡牛脊梁每只生筋一方条,约重三十两。
杀取晒干,复浸水中,析破如苎麻丝。
北边无蚕丝,弓弦处皆纠合此物为之。
中华则以之铺护弓干,与为棉花弹弓弦也。
凡胶乃鱼脬杂肠所为,煎治多属宁国郡,其东海石首鱼,浙中以造白鲞者,取其脬为胶,坚固过于金铁。
北边取海鱼脬煎成,坚固与中华无异,种性则别也。
天生数物,缺一而良弓不成,非偶然也。
凡造弓初成坯后,安置室中梁阁上,地面勿离火意。
促者旬日,多者两月,透干其津液,然后取下磨光,重加筋胶与漆,则其弓良甚。
货弓之家,不能俟日足者,则他日解释之患因之。
凡弓弦取食柘叶蚕茧,其丝更坚韧。
每条用丝线二十余根作骨,然后用线横缠紧约。
缠丝分三停,隔七寸许则空一二分不缠,故弦不张弓时,可折叠三曲而收之。
往者北边弓弦,尽以牛筋为质,故夏月雨雾,妨其解脱,不相侵犯。
今则丝弦亦广有之。
涂弦或用黄蜡,或不用亦无害也。
凡弓两肖系区处,或以最厚牛皮,或削柔木如小棋子,钉粘角端,名曰垫弦,义同琴轸。
放弦归返时,雄力向内,得此而抗止,不然则受损也。
凡造弓,视人力强弱为轻重,上力挽一百二十斤,过此则为虎力,亦不数出。
中力减十之二三,下力及其半。
彀满之时皆能中的。
但战阵之上洞胸彻札,功必归于挽强者。
而下力倘能穿杨贯虱,则以巧胜也。
凡试弓力,以足踏弦就地,称钩搭挂弓腰,弦满之时,推移称锤所压,则知多少。
其初造料分两,则上力挽强者,角与竹片削就时,约重七两。
筋与胶、漆与缠约丝绳,约重八钱。
此其大略。
中力减十之一二,下力减十之二三也。
凡成弓,藏时最嫌霉湿。
(霉气先南后北,岭南谷雨时,江南小满,江北六月,燕、齐七月。
然淮、扬霉气独盛。
)将士家或置烘厨、烘箱,日以炭火置其下。
(春秋雾雨皆然,不但霉气。
)小卒无烘厨,则安顿灶突之上。
稍怠不勤,立受朽解之患也。
(近岁命南方诸省造弓解北,纷纷驳回,不知离火即坏之故,亦无人陈说本章者。
)凡箭,中国南方竹质,北方萑柳质,北边桦质,随方不一。
竿长二尺,簇长一寸,其大端也。
凡竹箭削竹四条或三条,以胶粘合,过刀光削而圆成之。
漆丝缠约两头,名曰"三不齐"箭杆。
浙与广南有生成箭竹,不破合者。
柳与桦杆,则取彼圆直枝条而为之,微费刮削而成也。
凡竹箭其体自直,不用矫揉。
木杆则燥时必曲,削造成时以数寸之木,刻槽一条,名曰箭端。
将木杆逐寸戛拖而过,其身乃直。
即首尾轻重,亦由过端而均停也。
凡箭,其本刻衔口以驾弦,其末受镞。
凡镞冶铁为之。
(《禹贡》石乃方物,不适用。
)北边制如桃叶枪尖,广南黎人矢镞如平面铁铲,中国则三棱锥象也。
响箭则以寸木空中锥眼为窍,矢过招风而飞鸣,即《庄子》所谓嚆矢也。
凡箭行端斜与疾慢,窍妙皆系本端翎羽之上。
箭本近衔处剪翎直贴三条,其长三寸,鼎足安顿,粘以胶,名曰箭羽。
(此胶亦忌霉湿,故将卒勤者,箭亦时以火烘。
)羽以雕膀为上,(雕似鹰而大,尾长翅短。
)角鹰次之,鸱鹞又次之。
南方造箭者,雕无望焉,即鹰、鹞亦难得之货,急用塞数,即以雁翎,甚至鹅翎亦为之矣。
凡雕翎箭行疾过鹰、鹞翎,十余步而端正,能抗风吹。
北边羽箭多出此料。
鹰、鹞翎作法精工,亦恍惚焉。
若鹅、雁之质,则释放之时,手不应心,而遇风斜窜者多矣。
面箭不及北,由此分也。
○弩凡弩为守营兵器,不利行阵。
直者名身,衡者名翼,弩牙发弦者名机。
斫木为身,约长二尺许,身之首横拴度翼。
其空缺度翼处,去面刻定一分,(稍厚则弦发不应节。
)去背则不论分数。
面上微刻直槽一条以盛箭。
其翼以柔木一条为者名扁担弩,力最雄。
或一木之下加以竹片叠承(其竹一片短一片),名三撑弩,或五撑、七撑而止。
身下截刻锲衔弦,其衔傍活钉牙机,上剔发弦。
上弦之时唯力是视。
一人以脚踏强弩而弦者,《汉书》名曰“蹶张材官”。
弦送矢行,其疾无与比数。
凡弩弦以苎麻为质,缠绕以鹅翎,涂以黄蜡。
其弦上翼则谨,放下仍松,故鹅翎可扌及首尾于绳内。
弩箭羽以箬叶为之。
析破箭本,衔于其中而缠约之。
其射猛兽药箭,则用草乌一味,熬成浓胶,蘸染矢刃。
见血一缕则命即绝,人畜同之。
凡弓箭强者行二百余步,弩箭最强者五十步而止,即过咫尺,不能穿鲁缟矣。
然其行疾则十倍于弓,而入物之深亦倍之。
国朝军器造神臂弩、克敌弩,皆并发二矢、三矢者。
又有诸葛弩,其上刻直槽,相承函十矢,其翼取最柔木为之。
另安机木随手扳弦而上,发去一矢,槽中又落一矢,则又扳木上弦而发。
机巧虽工,然其力绵甚,所及二十余步而已。
此民家妨窃具,非军国器。
其山人射猛兽者名曰窝弩,安顿交迹之衢,机傍引线,俟兽过,带发而射之。
一发所获,一兽而已。
○干凡干戈名最古,干与戈相连得名者,后世战卒,短兵驰骑者更用之。
盖右手执短刀,左手执干以蔽敌矢。
古者车战之上,则有专司执干,并抵同人之受矢者。
若双手执长戈与持戟、槊,则无所用之也。
凡干长不过三尺,杞柳织成尺径圈置于项下,上出五寸,亦锐其端,下则轻竿可执。
若盾名中干,则步卒所持以蔽矢并拒槊者,俗所谓傍牌是也。
○火药料火药、火器,今时妄想进身博官者,人人张目而道,著书以献,未必尽由试验。
然亦粗载数叶,附于卷内。
凡火药以硝石、硫黄为主,草木灰为铺。
硝性至阴,硫性至阳,阴阳两神物相遇于无隙可容之中。
其出也,人物膺之,魂散惊而魄齑粉。
凡硝性主直,直击者硝九而硫一。
硫性主横,爆击者硝七而硫三。
其佐使之灰,则青杨、枯杉、桦根、箬叶、蜀葵、毛竹根、茄秸之类,烧使存性,而其中箬叶为最燥也。
凡火攻有毒火、神火、法火、烂火、喷火。
毒火以白砒、砂为君,金汁、银锈、人粪和制。
神火以朱砂、雄黄、雌黄为君。
烂火以硼砂、磁末、牙皂、秦椒配合。
飞火以朱砂、石黄、轻粉、草乌、巴豆配合。
劫营火则用桐油、松香。
此其大略。
其狼粪烟昼黑夜红,迎风直上,与江豚灰能逆风而炽,皆须试见而后详之。
○硝石凡硝,华夷皆生,中国则专产西北。
若东南贩者不给官引,则以为私货而罪之。
硝质与盐同母,大地之下潮气蒸成,现于地面。
近水而土薄者成盐,近山而土厚者成硝。
以其入水即硝熔,故名曰“硝”。
长淮以北,节过中秋,即居室之中,隔日扫地,可取少许以供煎炼。
凡硝三所最多:出蜀中者曰川硝,生山西者俗呼盐硝,生山东者俗呼土硝。
凡硝刮扫取时,(墙中亦或迸出。
)入缸内水浸一宿,秽杂之物浮于面上,掠取去时,然后入釜,注水煎炼。
硝化水干,倾于器内,经过一宿,即结成硝。
其上浮者曰芒硝,芒长者曰马牙硝,(皆从方产本质幻出。
)其下猥杂者曰朴硝。
欲去杂还纯,再入水煎炼。
入莱菔数枚同煮熟,倾入盆中,经宿结成白雪,则呼盆硝。
凡制火药,牙硝、盆硝功用皆同。
凡取硝制药,少者用新瓦焙,多者用土釜焙,潮气一干,即成研末。
凡研硝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则祸不可测,凡硝配定何药分两,入黄同研,木灰则从后增入。
凡硝既焙之后,经久潮性复生。
使用巨泡,多从临期装载也。
○硫黄(详见《燔石》卷)凡硫黄配硝,而后火药成声。
北狄无黄之国,空繁硝产,故中国有严禁,凡燃炮拈硝与木灰为引线,黄不入内,入黄即不透关。
凡碾黄难碎,每黄一两,和硝一钱同碾,则立成微尘细末也。
○火器西洋炮熟铜铸就,圆形若铜鼓。
引放时,半里之内,人马受惊死。
(平地引炮有关捩,前行遇坎方止。
点引之人反走坠入深坑内,炮声在高头,放者方不丧命。
)红夷炮铸铁为之,身长丈许,用以守城。
中藏铁弹并火药数斗,飞激二里,膺其锋者为齑粉。
凡炮引内灼时,先往后坐千钧力,其位须墙抵住,墙崩者其常。
大将军二将军(即红夷之次,在中国为巨物。
)佛郎机(水战舟头用。
)三眼铳百子连珠炮地雷埋伏土中,竹管通引,冲土起击,其身从其炸裂。
所谓横击,用黄多者。
(引线用矾油,炮口覆以盆。
)混江龙,漆固皮囊炮沉于水底,岸上带索引机。
囊中悬吊火石、火镰,索机一动,其中自发。
敌舟行过,遇之则败。
然此终痴物也。
鸟铳。
凡鸟铳长约三尺,铁管载药,嵌盛木棍之中,以便手握。
凡锤鸟铳,先以铁梃一条大如箸为冷骨,裹红铁锤成。
先为三接,接口炽红,竭力撞合。
合后以四棱钢锥如箸大者,透转其中,使极光净,则发药无阻滞。
其本近身处,管亦大于末,所以容受火药。
每铳约载配消一钱二分,铅铁弹子二钱。
发药不用信引,(岭南制度,有用引者。
)孔口通内处露消分厘,捶熟苎麻点火。
左手握铳对敌,右手发铁机逼苎火于消上,则一发而去。
鸟雀遇于三十步内者,羽肉皆粉碎,五十步外方有完形,若百步则铳力竭矣。
鸟枪行远过二百步,制方仿佛鸟铳,而身长药多,亦皆倍此也。
万人敌。
凡外郡小邑乘城却敌,有炮力不具者,即有空悬火炮而痴重难使者,则万人敌近制随宜可用,不必拘执一方也。
盖消、黄火力所射,千军万马立时糜烂。
其法:用宿干空中泥团,上留小眼筑实消、黄火药,参入毒火、神火,由人变通增损。
贯药安信而后,外以木架匡围,或有即用木桶而塑泥实其内郭者,其义亦同。
若泥团必用木匡,所以妨掷投先碎也。
敌攻城时,燃灼引信,抛掷城下。
火力出腾,八面旋转。
旋向内时,则城墙抵信,不伤我兵。
旋向外时,则敌人马皆无幸。
此为守城第一器。
而能通火药之性、火器之方者,聪明由人。
作者不上十年,守土者留心可也。
宋先生说:用兵是圣人不得已才做的事情。
舜帝在位长达五十余年,只有苗部族仍然没有归附。
即使是贤明的帝王,谁能够放弃战争和取消兵器呢?“武器的功用,就在于威慑天下”,这句话由来已久了。
写作《老子》一书的人,怀有葛天氏“无为而治”的理想,书中有句话说:“兵器这玩意儿,是不吉祥的东西。
”那只是警戒人们用兵要慎重罢了。
制造新式枪炮的技巧,是西洋人较早使用后来经由西域和南方的边远地区传到中国来的,紧接着它很快就变化百出,日新月异。
时至今日,中国有些带兵的人已把发展兵器放到了第一位,难道这种想法对头吗?不过话说回来,人类即便有着巧妙的构思,武器的发展怎能到此为止呢?弧矢造弓,要用竹片和牛角做正中的骨干(东北少数民族地区没有竹,就用柔韧的木料),两头接上桑木。